不得不佩服棒子导演,硬是把一部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拍成了抗日电影。
该说不说崔岷植的演技和片中老虎的特技都相当不错,虎胆忠心,身负重伤也不忘报当年的救命之恩,男主与老虎之间的情谊远远超出了本片要表达的历史内容,最后一战,人虎相拥坠崖拍的很悲壮,猎虎场面较多且十分血腥,晕血者慎观!
棒子创世神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檀君,朝鲜神话中的万民始祖,地位等同于中国的黄帝。
对朝鲜神话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檀君是他的父亲和一个熊女生下的。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段神话还有一个细节。
那就是他父亲恒雄当时除了熊以外,还有一个备胎,就是一只老虎。
相传恒雄把熊和虎都关在山洞里,只能终日吃大蒜为生,吃够一百天的就能变成美女和自己啪啪啪(棒子的创世神都这般变态:囚禁、虐待、调教、人兽)。
最后老虎受不了了,在变成美女和不吃大蒜之间选择了后者。
虽然没有被天神大神临幸,不过也能位列仙班,被尊为山神和朝鲜民族的精神图腾。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吉祥物就是一只老虎。
韩国足球队的标志也是一只老虎,他们球队也被成为太极虎。
韩国人拍一部关于老虎的电影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再来开始聊聊电影。
很多人说此片是抗日主旋律题材,个人觉得理解有点片面了。
我们试想一下,把电影中的日军角色换成一个贪得无厌的大商人。
这个商人出钱雇佣了当地的捕虎队来抓“”山君”。
其他一切设定和剧情都不变,仔细想想是不是电影的整体效果也能出来?
所以这绝不是什么抗日题材。
但是,如果没有日军的设定,这部电影至少会下降两颗星的档次。
那么,日军在电影里究竟起到些什么作用呢,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老虎山君是电影中和老男孩崔大爷并列的主角,戏份很重,而且还有很多感情戏。
做为一个全CG生成的角色,如何能让老虎的形象丰满起来呢。
首先做为老虎的第一主要标准就是要威猛强悍。
如何表现威猛强悍呢?
当然就是干净利落的杀人啦。
不过刚才说过,山君在这部电影里有很多感情戏(关于老虎和崔大爷的相爱想杀的孽缘先暂不展开谈论),杀人过多过于残暴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情绪。
这非常不利于老虎形象塑造。
怎样解决威猛与残暴之间的矛盾呢。
很简单嘛,既然必须杀人,杀日本人就行了嘛(另外还有一些森林狼躺枪,可怜)。
第二:如果没有引入侵略者的设定(比如换成奸商),那老虎就单纯只是老虎。
加入了日本人这个元素以后,在韩国的观众心里,老虎就不再只是老虎,而是带有强烈的民族象征性。
老虎山君的形象得到了升华。
使用之前假设的奸商设定的话,电影的年代可以选择任何时代,甚至可以是2016年。
但是加入日军,电影来到了朝鲜半岛最黑暗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为什么很多电影都喜欢把故事选在历史动荡的大背景下呢,因为其中人物的命运和感情会被历史大背景加强。
让观众更加唏嘘(试想如果《拯救大兵瑞恩》设定不是二战而是阿富汗战争或者越战)。
第三:迎合韩国国内浓厚的反日情绪。
我们在论坛里经常调侃“中韩友谊靠日本,中日友谊靠韩国”。
韩日之间的仇恨远远大于中日,要不是双方战后都认了米国当爹,两国早就水火不容了。
关注韩国电影的朋友一定发现了。
韩国电影早年近现代题材大部分是半岛内战背景比如《共同警备区》《实尾岛》《高地战》《东莫村》等等,但是这几年南北对抗题材逐渐减少,抗日题材逐渐增多。
这两年如《暗杀》《鸣梁海战》都是优秀的作品。
可以说这个微妙的变化也是因为美国在东亚影响力渐弱,中国影响力增强之后韩国国内民意变化的缩影。
当然,电影主旋律的地方肯定是有的,除了老虎这个民族象征性很强的元素,还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点,我在这里帮大家点出来:就是电影的发生地——智异山。
智异山在半岛是三大神山之一,地位和相当于中国的泰山之类的。
三大神山中我们中国更可能更加熟悉朝鲜境内金刚山,韩朝两国对于金刚山开放旅游的问题反反复复,相信爱看新闻的朋友应该知道。
还有一座是遥远济州岛的汉拿山。
智异山是韩国最雄奇的山脉,主峰之下有延绵近百里的云海,这点电影里也有很多出表现。
智异山本来就已经是神山了,而这只老虎居然能被成为神山里的山神。
电影中的朝鲜人对于这个山君都是敬重有加的,民众对于猎杀山君都是忧心忡忡的,连那个帮助日本人镇压游击队的朝鲜籍军官都对猎杀行动有些迟疑。
然而最终没有一个人敢反抗日军。
因为相比于对山神的敬畏,他们更加畏惧的骑在他们头顶的日本殖民者。
这部电影的百度百科中居然写到“该片以朝鲜日治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捕猎高手千满德为了保护朝鲜最后一只老虎,与日军拼死相搏的故事”???
这完全是一派胡言。
且不说崔大爷完全没有与日军有任何对战,他和日军的唯一对手戏就是开始日军让他当向导他不肯而已,这就是濒死相搏了??
就单说“保护”这个词也是不恰当的。
可以说“日军猎虎行动”与“崔大爷和老虎”这是两条不同的线,相互联系,相互推进。
日军猎虎,一是满足日军高官的私欲,二是日军作为半岛征服者,想对征服当地人心中的神(山和虎)。
捕虎队的队长是为了报仇,其他成员则是混口饭吃。
千满德连续拒绝了日军和捕虎队的邀请。
如果单单只理解到他想保护老虎,就太肤浅了。
千满德与老虎的故事分四个阶段: 第一:1915年的冬天,千满德家穷的只有几颗米和三个土豆了,于是只有硬着头皮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进山捕猎,他临走时家里的窘迫状况为他救下小虎做了铺垫。
被褥单薄熟睡的孩子,面容憔悴的妻子,他感到他就是这个家的唯一希望,唯一支柱,如果他不站出来,这个家就完蛋了。
所以当他猎杀掉了大老虎后看到小老虎,他由自己的家想到了老虎的家:老虎一家现在没有顶梁柱了,在这茫茫白雪的大山里这两只小老虎的命运注定只有死亡。
刚才如果是自己被老虎先杀死了,自己老婆孩子的命运就会和这小老虎一样。
所以他动了恻隐之心,救了两只小老虎,帮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一个冬天。
第二: 多年后的一次围捕行动,因为赶虎人的失误,把老虎赶向了村子的方向(这里从主观上洗白了一下老虎)。
导致千满德误杀了自己的妻子。
而山君在千满德开过一枪、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放过了他。
到这里,千满德和老虎扯平了——千满德导致了山君的母亲(也可能是父亲,老虎性别分不清)死亡,而放过了山君;山君导致了千满德妻子的死亡,放过了千满德。
千满德受到了很大打击,从此挂枪,以采草药为生。
第三:十年后日军猎虎行动开始。
山君的两哥孩子和配偶相继被捕杀,山君的家庭被摧毁。
而千满德的孩子主动参加了捕杀行动,最终也惨死在狼群手里(注意山君在当时放过了他的,而且还在狼群手里帮千满德夺回尸体)。
千满德的家庭也被彻底摧毁。
可以说,山君家人被杀不关千满德的事,千满德儿子被杀也不怎么关山君的事。
千满德没有出卖山君的行踪,山君送还小孩遗体给千满德。
又扯平了。
自此影片进入第一个高潮:这一人一虎,一个是最强的猎手,一个是最强的山神。
他们都失败了,他们的世界都毁灭了。
深夜,他们自个独守着孩子的遗体。
这两个和巍巍智异山同样伟岸的男人已经做下了最后的决定。
第四:日军调来了正规军参加猎杀行动,山君如同开挂一般把一队荷枪实弹的日军全部击杀。
但是日军没有放弃,包围圈越来越小,身受重伤的山君感到自己命不久矣,当晚来找千满德。
(这里崔大爷可谓演技爆炸,要知道老虎是全CG,他是对着一块绿布演的呀)浑身流血的山君,老态龙钟的千满德,跨越物种的对望,这是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之间平等的交流。
“对呀,还有我们之间的事呢”千满德喃喃的说。
故事进入了最后的高潮,千满德拿出封存的猎枪,烧掉了家和自己的孩子的遗体,独自向智异山1900米的主峰天王峰爬去;山君安顿好了小老虎的遗体,走出山洞,君临山顶俯瞰着云海,发出王者般的怒吼,他们都知道今天就要迎来自己最后的时刻了。
受到了极大羞辱的日军如蛆虫般向山顶爬来,千满德和山君的决战开始了,山君在第一回合放慢了动作,他还是不想杀死千满德。
这时捕杀队和日军已经爬上来了。
千满德引山君到山崖边,他不想山君落入日本人的手里。
这里有人问,为什么山君和千满德最后要决战呢?
根据前面的分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仇了。
因为他们虽然人虎殊途,但生命轨迹却彼此交融,而他们命运也是如此相似:他们同样是这片山林的孩子,同样成为了这片山林里最强的存在,他们彼此伤害过对方的亲人又彼此选择了释怀和宽容,命运的车轮又同时把他们逼到了绝境。
“如果你能说话,我们一定能成为好兄弟的” “我已经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我相信你也是,今夜就是最后一夜了。
孤独的我在最后的时刻想到的只有同样孤独的你。
今夜,我们一起走吧” 影片最后,他们相拥而亡,身体渐渐被漫天飞舞的白雪掩盖,融入了千里冰封的智异山的怀抱之中,两个山的孩子,成为了山的一部分。
为什么他们能够心意相通呢?
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是有爱的。
他们对于自己亲人的爱,跨越了物种之间的巨大鸿沟,传递给了对方。
啊!
原来我们这么相像啊。
不知不觉写了好多,最后假想了一下,其实中国东北也可以拍出一部一样剧情的电影嘛,不过要是国产,我估计剧情是:猎户王大胆从地主的手下救了一只小老虎,老虎长大以后常年在山路上击杀鬼子的运输队,鬼子收编附近的猎户去捕杀老虎,猎户们不忍杀害老虎,调转枪口开始打鬼子。
鬼子进村正准备玷污王大胆的青梅竹马二妮的清白,老虎突然杀出击退了鬼子。
然后王大胆加入了附近的抗联队伍,和老虎一起组成神虎侠侣,一人一虎,杀得鬼子魂飞魄散。
哈哈,这个剧情还不错吧!!
2016年8月21日 写于成都
最近两年韩国战争题材的影片增多(《鸣梁海战》、《暗杀》、《延坪海战》、《西部战线》等),这或许和近年来韩国同日本及朝鲜间紧张的关系有关,在对日问题上,不时地给国民打打鸡血,至少在打嘴炮时能够壮起胆;在南北题材电影里,则延续“你对我残酷无比,我被迫与你为敌,但我却依然爱着你”的模式。
但这次被标记上“战争”标签的《大虎》,吸引我的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演崔岷植。
这位从《生死谍变》开始展露气质的演员,在《老男孩》中因其塑造的极具个性的角色被我们熟知。
去年集中看了他2010年以后的几部电影《与犯罪的战争》、《新世界》、《鸣梁海战》(2010年的《看见恶魔》没下载到),崔岷植在50岁以后,正式开始酷到没朋友了,以后他的电影估计要跪着看完,大脸王宋康昊明年满50暂时不说他,凭借一部《杀人回忆》就可以吊打韩国年轻演员20年。
二脸王孙贤周虽也算得上戏骨,但有些面瘫的表演风格还不够犀利。
爱情、文艺片演太多的韩石圭不够硬朗。
—————————————————正题分割线—————————————————影片讲述的是日据时期,围绕着殖民者-捕虎人-老虎,在朝鲜族神山智异山发生的故事。
作为世界上最能YY的民族之一,电影被注入标准的韩剧色彩,实现了从“武松打虎”到“智异山二壮士”的转变。
但这种商业民族主旋律,很容易引发观影者的共鸣,漫天飞雪中的群山大气磅礴,广袤的空间给人以肃穆感,而戏骨崔岷植塑造的捕虎达人外表平静淡薄,但内心却如皑皑群山,隐藏着极度厚重的情感——最终从人到神。
CG特效制作的老虎在技术上基本合格,作为片中的“男二号”,人性化到快成精了,导演还给安排了丰富的内心戏….它负责让观众燃起热血,同时也化身民族的守护者催人泪下——从山神到民族之神。
<图片1>日据时期这一特殊背景是产生民族共鸣感和营造民族精神的最好时机。
在影片的几个反派人物身上,导演在处理“自己人”时显得比较暧昧。
1:朝鲜籍日军军官,这位“深爱”自己职位的军官在捕虎这件事上一直充满迟疑,他清楚作为智异山山神的大虎在朝鲜人心里的地位,但他朝鲜籍的身份又让他不得不卑躬在其上级前,他是个在日本军营里血统不纯的小角色,他渴望得到真正的认可,他希望动用自己的力量即朝鲜捕虎人来捕获这只大虎,来换取自己在上级前的地位,内心拒绝由正规日本炮兵队来协助捕虎,隐约有点“自家事,自家解决的”味道。
2:捕虎队长,他是意愿最为强烈的杀虎人,这个服务于日本人的朝鲜猎人在捕虎这件事上,和日本人保持高度一致。
但他并非常规战争题材里的“狗腿子”,他也有着自己内心纠葛和尊严,在这个人物身上,既能看到其可恨的一面,也有着为之动容的地方。
他杀虎的原因并不单纯的是取悦日本人,影片让他作为大虎的受害者身份出现(自己被糊了一巴掌,半个脸毁容;同时其妻子/女朋友也被大虎杀死),因此他捕虎的动机实为报私仇,最后也以猎人最圆满的方式死在了山里。
这两个人物虽然加速了主角和大虎的死亡,但导演依旧没有给他们扣上明显的恶人帽子,朝鲜人内部之间的矛盾导演刻意让他们不那么激烈影片实现情感飞跃和主题深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入悲剧色彩,并最终从个人悲剧上升到民族悲剧。
千满德(崔岷植)作为出色的猎手,在经历几次“神秘”(影片开始并未说明)遭遇后忽然带着独子过起隐士般的生活,这里设置的悬念是为了后来制造“人虎孽缘”的第一次高潮埋下伏笔。
他和大虎的关系十分纠结,一个归隐的猎人和一支被逼上绝境的老虎。
随着影片的推进,他与大虎间的交缠使得他们几乎融为一体,达到人虎不分的状态,单纯猛虎手撕日本鬼子的剧情虽可以短暂激起观影人的热血,但深层次里民族情感的注入才能让这种一厢情愿式的屠杀变得富有正义感。
为了实现这一点,编剧们可谓煞费苦心并且终于让电影充满韩剧味道,首先,这只神兽得与千满德之间可谓是孽缘,这也是为啥题目叫:人兽畸情。
早年,千满德杀死了大虎的母亲———千满德救下了还是虎仔的大虎,并养了它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大虎的干扰(实际大虎也是被逼无奈,后面会解释)千满德误杀了自己的妻子———千满德自责无比,和儿子一起归隐——朝鲜猎人杀了大虎的妻儿——朝鲜猎人、日军和大虎PK,千满德的儿子被大虎误杀(这里是被大虎被迫杀死,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误杀)———千满德与大虎最后跳崖同归于尽……导演给予了这只老虎充分的内心戏,赋予了它与人类一样的情感表达,把本能的自卫和复仇演绎得如同勇助朝鲜人抗日一样精彩。
这种设置在观影中达到最佳的催泪和燃情效果,于是大虎被逐渐英雄化,但同时,又不断地对这个“英雄”进行折磨与打击(妻儿被杀,又被各种追杀),将它置于悲壮的境地,;千满德痛失妻子,后又失去儿子这一唯一的精神寄托,他的归隐被未让他逃出悲剧,影片并没有过多的展现这位技艺高超的猎人的英姿,几乎全程都是描绘他消极隐世的状态,不断在荧幕前灌注他对儿子的情感,这让最后其子的惨死带来最震撼的打击。
人与虎都被逐渐被逼入凄凉的境地,他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共同在智异山中的生活,影片中多次出现主角和大虎从山崖向下遥望村庄的镜头,这种带有某种守护意味的画面,将他们的形象深化。
当最后发现原来千满德隐居的家,其实正对大虎在峰顶的巢穴时,又演变为他们彼此的守护与牵绊。
千满德利用自己与大虎的“情感牵绊”让它在智异山中安稳地生活,至少对普通朝鲜人无害,影片开始我们就发现这只老虎偶尔杀杀日本人,这是日本人想要杀死它的直接原因。
而千满德则一直坚决不和日本人合作,于是从他们身上幻化出英雄光芒。
影片的第一个情感高潮便是大虎将千满德儿子的尸体从野狼群中抢出来,并拖到他家门前,人与虎以极度复杂的情感对视(这大虎人性化到就差蹦出几句台词了!
)。
然后便引出一段略感狗血的回忆。
这段经历让人虎进一步合一,略微伸展出大虎与千满德神似“父子”般的关系,一种孽化版的情缘(参照之前的关系图)。
而影片的第二个情感高潮,便是千满德爬上神山,在山顶与大虎“对决”,最后一跳入万丈悬崖,实现最终的神化!
千满德家破人亡,再无活下去的理由,大虎与他的情感纠葛需要画上句号;儿子虽被大虎杀死,但他或许会将责任归为自己对他的保护不够(或许也可追溯到他当初没有杀死还是虎仔的大虎),让他加入了捕虎队,加之他隐瞒着自己和大虎间的关系,又联系到自己失手杀掉孩子的母亲……等等的一切让他懊恼与自责胜过对大虎的怨恨,他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时他对大虎是有着感情的,因为他是杀死大虎母亲的“凶手”,他宁愿让大虎最终和自己死在一起,也不让它屈辱地被日本人捕杀。
他们的自杀成仁,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本身就作为朝鲜民族“山岭之神”的太极虎在这里与这个背负极大痛楚的男人纵身跃崖,最后他们的尸体渐被风雪掩盖,与巍峨险峻的高山和莽莽森林融为一体…这种简单直白的歌颂和情绪表达,深得韩剧的精髓,我甚至都在脑补:千满德的儿子最后骑着大虎,冲入敌阵大战日本人,千满德在远处各种狙击猎杀,最后他们都身负重伤,一起用尽力气爬到神锋顶端,高喊口号,纵身跳崖…….好在戏骨崔岷植的演技,让一切浮夸的狗血剧情也不那么不堪,当崔岷植以《荒野猎人》里小李子一样的妆容出现在画面里,你本能地感受到来自演员的强大力量!
这只大虎充分体现了韩国人民的人性,但结局真够垃圾的,太写实了,要我说,日本本来侵占了你们国家,你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他们,最后居然来个与老虎同归于尽,你TM是不是该和老虎并肩作战,把那个皇军首领干掉才是正事。
真垃圾的结局,懦弱的民族,太懦弱了,只晓得声音吼得大,点用都没得。
拍抗日题材的片子我们应该多学学韩国。
从《明梁海战》到《暗杀》再到《大虎》,高丽人从不手撕鬼子,但却让日本人颜面扫地屁滚尿流,让爱国者看了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在电影《大虎》中,“山君”这只朝鲜第一猛虎俨然是“太极虎”朝鲜民族的化身,勇猛无敌,有情有义。
为守护家园和日本兵拼了个你死我活,最后被倭人包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悬崖上纵身一跳,成就了一代传奇。
表面上看《大虎》讲的是狩猎,讲的是人虎斗。
实际上是在讲抗日战争,讲的是人鬼斗。
当你开始心疼那只会吃人的大老虎,那你一定会恨死日本鬼子,因为他们是真的禽兽不如。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受到了震撼。
我去豆瓣看了看,5000来人观看过,分数7.2。
评价者都以抗日等等标签来给它定义,还有人说是韩国人的YY。
我突然觉得很想替它正名。
于是我写下了这篇影评,解读一下我心目中的《大虎》。
业障之丧歌很难说,这座山最开始究竟是谁的。
即使这个答案存在,另一个问题却仍旧更难说:孰是孰非。
只能说的是,业障,从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了。
老虎很简单,它们所要的只有一样:生存。
猎杀生物觅食,是为了生存;攻击侵略者,是为了生存。
如此强大的肉身,却住着一个如此简单的灵魂,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的幸运。
但人要的就多了。
人不仅要生存,还要权力、财产和荣誉,还有其他无数难以总结的东西。
在这样的需要的推进下,人会选择抢掠,选择主动进攻。
实话说,人跟老虎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为了想要的东西杀戮。
在这一点上,两者的道德没有高下之分。
而千满德和独眼虎,似乎都是这两个群体中的异类。
千满德是个简单的捕手,为了生存捕猎,但他有道德感,也就是说,他不会为其他的理由伤害生物,也会为弱小的新生命提供帮助。
但他的存在,依然是个悲剧。
因为,即便他有道德感,在为生计捕猎的过程中,他也犯下了无数洗不去的罪行。
他的两手沾满了血。
业障给他带来的,是一个可怕的惩罚。
他误杀了自己的妻子。
这个事件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罪恶及其业障,千满德选择了金盆洗手。
他收起枪,采药为生。
但是,谁也没有告诉他,他的业障并没有因此结束。
独眼虎也很简单,要生存和繁殖。
它头脑简单,闯入它地盘的人都可以归类为侵略者,所以它夺走了无数生命,而不论这些生命究竟是不是抱有恶意。
在这些防御中,它不免地杀戮了无辜者,因此导致了一个仇恨者的诞生。
这个业障使得它不得不承受丧子丧妻之痛。
除此之外,它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存在,这给它这畜生的眼里添进了一丝人性,也使得这虎像个成精的神仙。
可是,尽管它要感恩千满德的放生和喂养,它也不会忘记,自己母亲的死,也因为这个恩人的子弹。
千满德是恩人,也是仇人。
为了恩情,它曾放过他的儿子石一次,但石对它开了一枪后,它没有再次下慈悲。
石没有父亲的道德觉悟。
他想要获取,他要跟自己喜欢的女孩结婚,于是他需要钱。
猎杀大虎是他筹钱的最快捷的办法。
他很天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极度弱小,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完全是侵略和伤害。
于是,他承受了这个业障。
他的死亡,从我们外人的眼中来看,不能说是一场无辜的悲剧。
但他的无知,也来源于父亲的沉默和漠然。
也因此,他的父亲一样要承受业障。
是了,即使千满德因为愧疚收起了枪,他也没有把这个认识延续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相反地,他选择了隐瞒自己的罪恶。
这间接造成了儿子的天真无知及其死亡。
独眼虎把石还给了千满德。
仿佛在告诉他,这是我的罪行,也是你的罪行。
你和我,你和我。
后来,他伤痕累累地来找千满德,再次向他表示,你我将要结束这个业障。
千满德明白了。
他轻轻说声:你和我。
然后烧掉房子,重新握起枪,爬上巅峰,对大虎说道:“做个了断吧。
”可是,大虎最后却偏偏要让他一次。
这个行为让这只大虎看起来更加高尚了。
原来,它意识到了自己的业障,它是强者,于是想要凭自己结束它。
它没能意识到的是,千满德同样也要结束他的业障。
他俩业障的纠葛不可能因为它单方面的自寻死路而结束。
在千满德在悬崖边充满怒火和不甘的吼叫中,它明白了他的觉悟。
于是,它拼尽全力,与他同归于尽。
二者的业障就谈到这里。
接下来,要谈仇恨者。
九景本就是一个缺乏良心的捕手。
从这个性格形成开始,他的孽缘就种下了。
他杀掉了大虎的母亲,还想杀掉两个幼崽。
后来,在遭遇大虎时,他的妻子被杀,他却活了下来。
这时候,他的天真的一半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尽的仇恨。
他的仇恨非常可怕,一方面来源于独眼虎的业障,另一方面来源于人本性的业障。
这个仇恨使得他的生命只有恶行,再无善意。
石临死前向他求助,他没有选择帮助他,而被仇恨驱使着盲目向前。
这种恶使得他的角色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似乎,他无法被救赎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够结果他的仇恨和他的业障的,只有大虎。
可是,临死前,九景却觉悟了。
他对捕手同伴说:“永远不要害怕。
捕手在山里死去,是本命。
”他所说的这个本命,即是捕手的业障。
他抬起头,望向天空。
他看见了绕着圈飞行的鸟,仿佛暗示着周而续转的“业”永远循环。
他明白了,自己的死亡能够结束一份业障了。
于是,他最后一句话是:“我会就这么死去。
”电影虽选择了日军侵略的二战时期,但我绝不认为它是简单的侵略和抗争片。
《大虎》在我心目中,甚至不是一个歌颂人性力量的片子。
有的影评说,《大虎》是韩国人把自己象征为一只强大的老虎反抗侵略者,这个解读实在是贻笑大方。
电影选择了这个时期,只是想借这个小故事进行放大。
它想说,不论人类为了利益如何侵犯他者,不择手段地抢掠与伤害,最终业障还是会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可见,在电影中,侵略者绝不止是日军,捕手小队是侵略者,九景是侵略者,石是侵略者,千满德也曾是侵略者。
所以,他们最终都因业障而死了,死于大虎手下。
而大虎却是影片中唯一一个守卫者。
但它不仅仅是守卫者。
它的使命,不仅仅是防御和自保,也不仅是反抗侵略,不是释放某个个体或民族的怒火。
它的使命,是要为这一切业障安排结果。
大虎站在巅峰,它的怒吼响彻山间——不,那是业障之丧歌。
影片讲述的是朝鲜🇰🇵日据时期,朝鲜🎎最后一只老虎🐯和最出色的名捕手千满德的故事。
日本高官,想带着朝鲜的最后一只老虎衣锦还乡回日本,所以下达了捕虎任务。
❶ “大虎”代表着朝鲜一族在日本法制下的桀骜不驯与危而不惧的战斗精神,所以里面的大虎显得非常壮观而神秘。
❷ 不遵循自然法则的后果是血淋淋的教训、也就是说因果循环的教训。
❸ “有仇必报”与“有恩必报”的双重性格证明了这只太极虎不单单是智异山🏔山君的守护者,更是妻儿子女的守护者,所以它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代表者。
❹ 本片镜头🎥下的老虎与千满德的演技相当的牛🐂,所以值得观看。
本人给个四颗星!
⭐️⭐️⭐️⭐️❺有时人与动物的命数是一样的!
人与动物没什么与众不同的!
都是大地的儿女,就像13年的非典、今年的新冠肺炎。
🦇所以记得“爱护动物,保护自我。
”哦!
———— 盗马贼
古德猫宁!
之前有朋友留言,说小燚介绍电影喜欢玩神秘,难道就不能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吗?
小燚的回答是:当然可以!
接下来就是「燚见」周末推荐的时刻。
话说1910年8月29日,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接受日本统治。
今天小燚推荐的这部电影——《大虎》,正是这一时期发生的故事。
其实你看题目应该能猜出来一些《大虎》的故事梗概。
而我可以慢慢补充:电影的主角是朝鲜最后一只老虎,本来这只老虎只想安静地和家人在智异山中快乐生活。
但是你知道所有电影的本来都不是本来的样子,所以这时一个有怪癖的日本高官就出现了。
这位军官有收藏动物的爱好,他的办公室简直就是动物世界。
就差一个赵忠祥老师当解说了。
所以当日本军官听说智异山有一只被称为山神的老虎时,顿时觉得自己只有动物,没有世界。
于是马上下令安排手下去围捕,他希望能够带着这只老虎返回日本。
无愧于自己动物收藏王中王之霹雳小金刚菩萨总动员的称号。
但是围捕了一段时间,连山神的毛没捉到,手下倒是死了不少。
于是他开始强迫动用当地捕手一起捕虎。
这其中就有声名赫赫的名捕手——千满德。
这时小燚必须强行插入,一个故事。
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在网上看过的一个视频吗?
两个年轻人领养了一只狮子,并把它当做家庭成员般朝夕相处。
一年后,因为高昂的伙食费,他们不得不把狮子放归野外。
几年后,很多人说狮子已经恢复野性,可他们坚持来到当年放生的地方。
狮子很快认出了他们,然后他们热烈拥抱的场景感动了所有人。
《大虎》的故事内核和这个狮子的故事有点儿像。
捕手千满德在多年前对大虎有过救命之恩。
因此当日本军官要求千满德猎杀大虎时,千满德自然是拒绝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虎被村民封为智异山山神。
有它在,山里的野狼什么的,才不至于兴风作浪。
而《大虎》虽然没有像狮子的故事般感人,但也利用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穿插。
当日军用枪械、陷阱、毒药、连环爆破等粗暴方式毁坏森林,只为了捕捉山神时。
山神勇猛出现,各种撕咬日本鬼子,看得人大呼过瘾。
之后又感到深深的悲壮。
面对昔日恩人千满德,山神又表现出温顺的一面。
仿佛变回了多年前那只小老虎。
当然,如果电影就是这样的话,那也就是个不错的人与自然教育片。
韩国导演会这样做吗?
当然不会!
在《大虎》中,这只叫山神的老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正如前面所说,日据时期的朝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尤其在二战期间,日本大量掠夺朝鲜劳动力、大量强征慰安妇,为侵略战争服务。
所以朝鲜人对于日本人的恨,用咬牙切齿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电影中的老虎象征的正是顽强抵抗的朝鲜人,老虎亡妻丧子的过程完全可以代入到朝鲜人的切身体会中。
千满德和山神之间的身份,在影片中,也是一种隐喻,可以互为映照的。
他们同样都只想清静生活,却总被恶意冒犯,最后失去亲人,用命反抗,用血哀歌。
《大虎》中的山神是电脑制作,但其逼真程度已经无懈可击。
实力派演员崔岷植戏份不少,台词并不多,主要是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变化。
表演难度大,更显演员实力本色,小燚预计他要拿奖。
小燚觉得,《大虎》唯一的问题就是前半部略显拖沓,铺垫稍长。
或许是导演过于想圆满讲述故事,反而变得无法取舍。
总体来看,推荐你看。
———— END ————更多文章,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燚见——来自新乡,坚持原创。
关于读书、电影、美食、音乐。
<图片1>
我没见过真正的野生老虎(见过估计就没了)。
感觉《大虎》的电影其它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感觉独眼老虎山君太过人性化了。
老虎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会深入狼穴把崔岷植的死了儿子拖回来,都快要死了,居然不是回去陪自己两只死了都小老虎?
只能说电影就是电影,不能讲究太多,但这个片子也不是搞笑片吧,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小时候亲眼看到一只饿了的母猪直接咬死一只公鸡,然后生吃了。
在生存本能前面,人也会吃人,哪有那么多感情好讲?
的确老虎可以为自己的后代而继续扑上枪口,但不可能为了崔岷植(对山君来说,他既有杀父/杀母之仇也有养育之恩),而不顾重伤深入狼穴拖崔岷植的儿子的,何况自己就是被他儿子射伤。
朝鲜日治时期(1910年-1945年),名猎手千满德(崔岷植饰)早年以打猎为生,凭借过人的天分和强健的体魄成为智异山地区有名的猎户,但他在日军侵入半岛后,便放下枪隐居山林,选择守护曾经的猎物、被称为“智异山山君”的朝鲜最后一只老虎。
岁月流转,满德年事渐高。
日军已经统治朝鲜多年,日本军官(大杉涟饰)即将被调回,为了衣锦还乡,他计划猎杀这只老虎带回日本,并找来经验丰富的九景(郑万植饰)和曾经和满德上山打猎的七久(金尚浩饰)与朝籍属下(郑锡元饰)组成捕虎队,进山搜猎,他们和满德的冲突也随即展开。
此时,满德守护的已经不仅仅是那只老虎,还有失去国土的尊严整部影片都必须由男主角崔岷植发挥自我想象力拍摄而成,相当考演员的演技。
不过影片出来后得到一片好评,连小朋友入场都称赞非常有趣,认为崔岷植是个英雄,而成年的观众则指影片无论从故事性上、影像上、配乐上,都是一部大师水准的佳作,虽然看完的心情有点沉重,但还是相当值得一看
有点拖沓
其实质量上可以到三星,但故事不太信服,把这老虎也太拟人化了,略假的感觉。
韩国片怎么差到了这个程度?国被占了,人只好屈服,让老虎来抗日?故事低级,演员越泼命越滑稽。
最好的猎手不是枪法第一,而是比别人多了一份恻隐之心
日本毛绒手办爱好者的收藏之路
老虎化身正义使者歼灭日军N人,完成了朝鲜人民的夙愿。朝鲜版TFBOY花样作死命丧虎口喜闻乐见,我说老崔你先杀人家老妈你队友后杀人家老婆孩子,大虎把你国侵略者干趴下把你傻BOY儿子捡尸回来你跟人家同归于尽,是不是不太地道?HD 720P 16/02/08
竟然是一部韩国片
历史片还是yy片?
有点长 结尾无力
韩国人和老虎都弄得脏兮兮的。
日本毛绒手办爱好者的收藏之路
总体感觉略单薄,且不够真实。但为结尾不那么狗血+1星,老头子没有骑着大虎背着儿子的尸体(内藏炸药) 冲向日军老大...
民族性、人与自然、父与子,剧本扎实,特效一流,想想中国的导演和投资人都在干些什么啊
究竟是人可怕还是虎可怕
不是很好看
大虎 山君
老虎和猎人的纠缠命运,放在日据时期的背景下更多了一份悲凉。为了谋生猎虎的捕手们无可厚非,所以死在虎口之下也只说是命该如此。但仅仅为了自己喜好和脸面的日军将领,一个命令导致老虎和手下人同归于尽,可真是人类天性的展现。几个实力派出演,尤其崔岷植不愧是影帝,眼神充满了感情。老虎的特效也做得很不错。而且人家的时代片主旋律片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一切都很真,特别服化道方面。
精彩不足悲怆有余
韩式主旋律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日据时代的朝鲜,“大虎”象征着朝鲜这只太极虎,桀骜不驯又不畏强权的拼死战斗着,不尊重自然的后果和不尊重他国主权的后果一样,必然遭遇因果循环的业障,人虎对峙千钧一发之际看的人惊心动魄。人兽各自舐犊情深的铺陈,有怜悯之心是为大善。可人有时候连禽兽都不如..
两个多小时的片长,说是又臭又长吧倒也不至于,技术上说做的挺踏实,不算差,CG方面表现的不错,在韩国电影里算有进步吧,毛发什么的做的精细,虽然虎和狼的动作都有点飘。崔岷植这两年民族主义高涨啊,老接爱国主义题材。这片就一老虎撕鬼子,韩国人怂逼啊,打鬼子都要靠老虎了。另外,老虎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