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为独特的爱情电影了,虽然在看完《新桥恋人》时我也说过同样的话,但我还是想用“独特”这个词来形容这部影片。
《私恋失调》让我看见了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身上的无限可能性,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之后他拍出了那部堪称伟大的《血色将至》。
其实早在《不羁夜》和《木兰花》时,安德森的才华就已经显露无疑,但到了这部《私恋失调》能明显看出导演是在做减法,不管是剧情上还是人物数量上都在走去繁从简的路数,这恰恰体现出了安德森在创作上的超强自信。
而在影像风格上,蓝色作为主色调所散发出的幽幽的气质同样令人着迷。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偌大的房间一隅,亚当•桑德勒所饰演的Barry一直在讲电话,虽然他的语气很平和,但从谈话内容上却给人一种压迫感,相信无论是电话的那头,还是屏幕前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而此时躲在角落里的摄影机更像是在凝视他,紧接着镜头跟随Barry走出办公室,一个变焦镜头突出视线的落脚点——马路。
这是在安德森作品中常会出现的长镜头类型,通过主角的走动交代基本信息,进而完成转场。
《不羁夜》的开场就是个经典的例子,镜头跟随马克•沃尔伯格牵扯出了一大票角色,这种节奏感的掌控完全就是一次行云流水的技术展示。
回到本片中的这个开场,仅仅就是一个镜头,它传达的信息量却是不容小觑的,从构图上来看被逼迫到角落里的男主角明显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我们会猜测他是一个有些封闭的人,而在观察到男主角的西装颜色和办公室的墙壁颜色非常的相似时更加验证了我们对他的判断,这种变相的自我保护心态其实就是内心边缘化的体现。
仔细分析Barry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会发现他的压抑大部分都来自于他的那个拥有七个姐姐的庞大家庭,在这种阴盛阳衰的氛围下长大的Barry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不懂得如何跟女性相处,所以偶尔也会打打色情电话聊以慰藉。
最不幸的是他没有调节情绪的能力,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姐姐的生日派对上,受不了七嘴八舌的Barry愤怒地砸碎了玻璃,还有一次是Barry和Lena在餐馆约会时,Lena无意间提到了Barry儿时的丑事,表面笑容可掬的Barry偷偷到卫生间发泄了一番。
Barry的这种歇斯底里和他彬彬有礼的外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的时候他更像是一个情绪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孩子,像是他要用布丁兑换券来换回飞机里程数时的执拗,以及当小钢琴是捡来的这一事实被揭露时的慌张,这些孩子气的行为都为Barry这个角色注入了细节上的魅力。
实际上本片的内核是一个真爱故事,而且是那种最传统的一见钟情模式。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Barry与Lena的初次邂逅,逆光下的这个场景充满了梦幻感,尤其是当阳光洒在Lena的头发上时,这一切显得美极了。
Lena的扮演者艾米丽•沃森并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美女,看过《她比烟花更寂寞》的人一定会记得沃森饰演的那位天才大提琴家,在她身上有种一般女演员都没有的气质,说是偏执也好,或是有点神经质,总之和这部电影的格调很搭。
如果换做一般的甜心美女来演,观众绝对会对这段爱情产生质疑,而沃森的表演让我们相信Lena就是Barry生命里终将出现的那个天使。
在获得了真爱之后的Barry有着明显的性格转变,从初次见面躲在墙后面偷瞄的怯懦,到为了追寻Lena生平第一次坐上飞机,Barry渐渐从封闭的自我中走了出来。
而最关键的一次矛盾冲突发生在Lena因为Barry的原因受伤住院,在这之前积累的愤恨全部喷薄而出,Barry骨子里流动的暴力因子在爱的名义下得到了释放。
高潮是发生在Barry去挑衅由菲利普•塞默尔•霍夫曼饰演的色情电话公司头头时,他冲口说出的那句“我现在心有所爱了,这让我无比的强壮“,就在那一刻Barry彻底完成了蜕变,而这也是影片最迷人的地方,它传达了关于爱的力量。
说实话导演能启用亚当•桑德勒来出演男主角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因为桑德勒在观众心中已经形成了喜剧演员这一既定印象,如何让他从插科打诨的傻小子变成片中这个有些焦虑同时渴望爱情的男人Barry是对导演的巨大考验。
像桑德勒这样有鲜明特色的演员很容易为电影贴上自己的标签,以至于观众最后会忽略导演称这些电影为亚当•桑德勒作品,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完全将桑德勒这样的演员藏匿于戏中,而不是利用其固有的表演风格来博取噱头,这种重塑演员的难度完全超出了要去调教一个新人,类似成功的例子还有《暖暖内含光》里的吉姆•凯瑞。
所以最后影片呈现出来的是彻头彻尾的安德森作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桑德勒的表演不够突出,相反这种对角色的完全融入才是一个好演员应有的特质。
在七姐妹压抑环境下怯懦、自卑、易燥怒、时常突然大哭、不懂表达的男主,会偷偷钻小空执拗地集齐布丁换飞行旅程,搬走路边的钢琴发泄弹两调。
sister的聚会上总喧闹揭他短,他不堪烦扰,敏感暴躁地砸玻璃,约会砸厕所,不懂他心事的姐姐却依旧当着人面以关心的口吻说出他向朋友求助找心理医生。
男主想倾诉,却打了通牛头不对马嘴的sex phone,因透露信息被耍无赖讨钱,被流氓追得怕得逃了十里街。
姐姐的同事,敢说真话的女主在第一次约会时就坦白说,其实第一次见面她谎称自己来早了修车行,把车钥匙给他保管,因为想认识他。
在男主第一次干涩离开女主家后打电话告诉他,“无论现在你要去哪里或做什么,我想让你知道刚才我想吻你。
”于是男主笨拙地折回找了半天房门终于吻到了他的女孩。
她让他即使没有布丁优惠也只身飞到夏威夷,流氓撞了他的车伤到了女主,他下来就三棍棒暴打对方,最后找到流氓地盘,不动手却怼得没话说“我现在有所爱,让我无比强壮。
”最后他到女主家道歉,并坦白他的一切,包括因sex phone被流氓追,等六七周拿到布丁券,和你想去哪就去哪。
去旅游。
无数框中框,画面分割,蓝色光晕。
蓝西服男主和红裙女主。
还有一段可爱台词:女主:你的脸真可爱,还有你的皮肤和脸颊,我好想咬下去。
我想咬你的脸颊嚼一嚼,真是他妈的可爱男主:我看着你的脸,好想把它打烂。
我要用大锤打烂...敲烂它,你好美。
女主:我要嚼你的脸,挖出你的眼珠,然后吃掉,咀嚼,吸干男主:OK,this is funny.女主:Yeah.男主:This is nice.
PTA的作品里不缺乏爱情描写,但是用完整的一部影片讲述两个人之间的互动,情绪递进,产生爱情并且达到某种结果的只有《私恋失调》和《魅影缝匠》。
两部影片相隔15年时间,拍摄《私恋失调》的时候PTA只有30岁,这一部很有趣的电影,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古怪,荒诞和无比跳跃的轻盈感,仿佛高高跃起然后扎入水中的瞬间。
男主角Barry是个十足的怪人,穿着一身肥大的蓝色西装,对现实有着异于常人的想法,每天接受自己7个姐姐接连的轰炸,精神脆弱的时刻处在爆炸边缘,但面对别人对他的看法,很多时候却处在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
女主lena从一开始刻意的,有预谋的出现,就给人感觉有些突兀,直到她明确对Barry表示自己很早就对他感兴趣的时候,这种从天而降的感觉就更强烈了。
之后两人约会交往,中间Barry因为自己精神情感不稳定所导致的大大小小的插曲,也没有影响他们关系的发展,事实上正是因为他无时无刻不too much的状态,让这段关系冲撞着向前飞奔。
在两人的相处中,lena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怪的刚刚好,对Barry而言完美的情感对象。
她温柔,聪明,包容Barry的行为,向Barry提出需要回应的情感需求(这正是他所需要的),某些镜头甚至展示出有救赎意味的神话感。
但是这部轻快的爱情电影不同于《木兰花》,《私恋失调》从一开始塑造的Barry就是一个普通人形象(别说每个人都有罪),他直到自己的问题,并且通过各种正确不正确的方式去倾泻,他完完全全的打开自己,接受一切往来,作为一个脆弱的人,这是很难得的。
因此lena的出现大力度地冲击了他的世界,他感受到了源源不断鲜活美好的能量,这样大规模的情感输入,也许刚开始令他有些不敢相信,如同漂浮在空中,而他努力把其他阻碍推走,远离这场幻梦。
而随着时间,lena和这份感情的存在,在他心里越发真实起来,那场车祸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把lena拉回到现实世界(此前在影片也就是Barry的世界里,lena的形象笼罩有女神色彩),她会受伤会流血,会产生愤怒失望的负面情绪,这才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人。
这种感官上的真实感,击中了Barry触发他去解决障碍,以长久的和lena在一起,至此影片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这部影片无疑是从男主视角展开(女主的形象在我眼里是有些单薄的),PTA选择了当时同样年轻的亚当桑德勒饰演Barry,不由得让人猜想这个角色还有故事,和PTA本人之间的联系。
事实上到影片的最后,我认为Barry也没有因为lena所改变什么,最后的行为不过是他原有的本性中的一部分,虽然有过逃避行为,但是适当的机关就可以触发,而lena全片中唯一一次提出略显强势的需求,也不是要求他改变内在自身。
Barry年轻,还处于探寻自我,打开自我的阶段,这时候让他为另一个人做出改变,是非常困难也是他不愿意的,lena是陪伴包容却没有进攻性的对象。
彼时PTA正在和Fiona Apple恋爱,这部影片我认为很大一部分是由爱情产生灵感,两人的关系和角色在电影里也可以窥见一二,令我惊讶的是我原以为Apple的出身和经历(艺术家庭出生,单亲家庭长大,曾有过创伤性经历,生理心理有不同程度疾病),应该是在爱情里(我不想称爱情为亲密关系,这是出于恐惧心理而对爱情的降格和窄化,是一张为保护自己所打出的安全牌)情感需求更大,更需要对方治愈的一方,可从影片的展现来看,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PTA没有故意调换的话)。
这很好的证明了我先前认为Apple是个需要被人照顾的“病人”的想法有多可笑。
再看《across the universe》的mv和歌词,Apple在一片无序,暴力的混乱中唱着Sounds of laughter shades of earth are ringing,Through my open ears inciting and inviting me,Limitless undying love which shines around me like a,million suns, it calls me on and on,Across the universe,Jai guru de va om,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她是拥有很坚定强大坚定的力量去爱的,我想她人格中的某一面与lena相同。
说到以男性视角,女性有着从天而降的突兀童话感的电影,很容易想到《水牛城66》,但是气质明显要比PTA凶狠,暴戾,“不正常”的多的文森特加洛,拍出来的影片全程充斥着犯罪的掠夺,紧张,颤抖气息。
而单向的容纳疗愈,女主女神化的扁平,《水牛城66》也要强烈的多,不过从表达意愿来看,PTA把《私恋失调》后半段设置了转折点,想要将人物故事趋于真实。
而文森特所表达的,更像是把他脑海里碎化片段实体化,然后进行拼接,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接近真实,也不需要真实。
《私恋失调》作为PTA职业生涯中第一部爱情电影,我认为是他那个时段的心境最私人化的表达,区别于他的其他电影,我对于超越故事本身的思考,有了更具体的对象。
(当然这篇只是在讲从我个人视角出发,对于人物故事设定的理解,不包含画面美学和镜头语言。
)
Observations midway through film: Could understand as a case study for a dysfunctional autistic male.He has very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his interior life (alexithymia). He doesn't know what upsets him (e.g. hearing his sisters talk about embarrassing moments of his past) and continues to be caught in these situations because of habit and lack of alternatives. No clear understand of needs either. He refuses to display his emotions and has no appropriate outlet, resulting in these intense moments of lashing out (e.g. him smashing up the bathroom at a restaurant for making social mistake). As expected, these moments of lashing out create more trouble for him materially and emotionally, leading to a negative cycle.
《私恋失调》在我看来,是一部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没有太多波折的爱情电影。
这部电影的观众不多,算得上是一部小众电影,男女主之间的相爱过程几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仅有的一次小曲折,也很快就化解了。
但这的的确确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电影,古怪中又透着可爱,迷人且有趣。
电影的开头是男主Barry在拨打电话,他在确认有关购买健康选择产品换航空里程的活动,这项活动看似与电影毫无关联,但其实贯穿推动了全部的剧情。
这一情节看似有些无厘头,不可思议,但却很好的彰显了男主的小聪明,他发现了一般人没能注意到的细节,这也正是他思路奇特,性格古怪可爱的一个展现。
等Barry打完电话,走出屋外,屋外此时正发生了一场车祸,吓了男主一跳,而一辆车经过,留下了一台小钢琴。
自始至终,我们都未能知道这台小钢琴的具体来历,这台小钢琴,就仿佛天外来物一样,就像女主,也是突然的闯入了男主的生活。
紧接着男主回到小工厂打电话,而就在这时,一辆小汽车开了进来,男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女主从车上走了下来,与男主进行交流。
此时的画面很有特色,女主是站在强光下的,而这强光也照耀着男主,在男主的视角看来,女主是在发着光的,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女主是男主的救赎”这样的一层意味。
女主希望将坏掉的车子留在男主的小工厂这里,并将车钥匙交给男主保管,而男主也较爽快的答应了。
此时,女主的台词强调了那台小钢琴,而在稍后,等女主走了,男主飞快地躲回到阴影中,放松似的喘了口气,偷偷瞄着外面,等一切恢复平静后他走到外面的街道上看着小钢琴,此时一辆白色货车疾驰过来,错位在视觉上造成了男主和小钢琴一起被撞的感觉,吓观众一跳,画面突转就是Barry抱着小钢琴飞快地奔跑。
这一段蒙太奇十分有趣。
台词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出女主Lena一直在询问男主她是否可以将车留在这里,是主动的一方,而男主Barry主要在说类似于“我不知道”一类的呈否定的词,是被动的一方,从中可以看出男女主各自的性格偏向。
而这也为后来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同时,台词部分提出“钢琴”,是对钢琴的一种强调,也让观众更加注意这台钢琴,也引出了接下来男主从街上抱走小钢琴这一画面。
当女主出现的时候,画面故意将曝光调的很高,而当女主走之后,Barry立刻回到阴暗中。
并且,女主穿着一身红色衣服,而男主穿着一身蓝色衣服,蓝色与红色的搭配,更加凸显人物。
蓝色是忧郁、悲伤的,而红色是积极、幸福的,女主Lena站在强光源下,像太阳一样浑身散发着光,照亮了Barry。
可以从侧面看出,女主的到来将为男主增添积极与幸福。
后来,女主走了,男主迅速回到了阴影中,偷看女主是否走了,然后回到街道上抱起小提琴飞快地跑回了自己的工作地点,开始弹奏起小钢琴。
这一段也极富象征性,没有女主在的男主生活是灰暗忧郁的。
但意外得到的小钢琴就像突然到来的女主,都为男主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随着男主的弹奏,画面响起乐声,古灵精怪,又富有趣味。
这就像男主本人,有点神经质和古怪,但却很可爱。
Barry与姐姐们的聊天台词也显示出来了许多。
一个姐姐接着一个姐姐,他总是忙于应付姐姐们的要求,这也从侧面体现男主受到的姐姐们的过度的控制,也解释了男主为何有点神经质,有暴力倾向和忽然就开始哭。
男主被姐姐们要求参加家庭派对,但是他在门口听见的全是姐姐们在说有关他的儿时尴尬的事,Barry觉得很尴尬很不舒服于是他关上门又打开又关上门又打开,很不自然的走进屋内和姐姐们打招呼。
Barry整个人在这场派对中都很僵硬,影片用多个画面展现了Barry的烦躁不安,终于他忍不住把玻璃都打碎了,这是他对姐姐们过度控制欲的一种反抗。
Barry到超市去购买健康选择产品时画面的隐喻也颇具趣味。
Barry起初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但在Barry身后却始终有一个模糊的红色人影,Barry推着小推车运动的方向与这个红色人影是一致的,神奇的是,Barry最终找到了他想要找的东西,也就是布丁。
男主找到布丁后,这个红色人影就消失了。
红色可以说是男主的救赎色了。
男主在逃避、害怕一个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后退,在回答同事的有关小钢琴是从哪来的的问题时是这样,在收到乔琪雅的借钱要求的时候也是这样。
用外在的动作展现了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的同时也让影片更通俗易懂。
男主拨打的色情电话也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一个线索,男主打色情电话惹祸上身,而后又受到床垫大王及其帮手的威胁。
然后便是男女主第一次约会的情节。
女主在此时坦白了把车留在男主那里是她故意为之,只为了能再和男主见面,紧接着男主向女主聊起关于购买健康选择产品换航空里程的活动,女主则是说出了男主儿时的尴尬事情,男主表面十分震惊,但他内心已经忍不住想要打烂一切的欲望,因此他借口去洗手间破坏了洗手间的设施,进而遭到服务员的驱逐。
紧接着,男女主走出酒店,此时画面的色调是偏向蓝色的,但在一片蓝光中却有一串细细的红色灯光。
这种红与蓝的交相辉映,使得画面和谐中又保有特色。
然后便是男女主在车内交流的情节,画面还是笼罩着蓝色光晕,由此可以看出两人的第一次约会并不是那么美好,意外频出,让两人的感情似乎蒙上一层蓝色的忧伤。
而后男主去到女主的家中,在白色调环境的衬托下女主的红裙子和男主的蓝色西装对比格外鲜明,色调的突出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紧接着男主离开走在走廊上,此处的灭点运用非常明显,男主一边走一边重复刚刚跟女主的告别语,这从侧面可以看出男主是很喜欢女主的,对与女主分别还有些不舍,一直沉浸在刚刚和女主说话的状态中,但时间已经很晚了,他不得不离去。
而后男主又回到楼上去见女主更是多次使用了灭点,画面十分的和谐,看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
然后便是男女主的第一次接吻的画面。
男主在楼道间跑来跑去,终于找到了女主的那间屋子,一打开门两人便拥抱着接起吻来,蓝色与红色融合在一块。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背景音乐由舒缓到激昂,从侧面表现两人感情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后男主便从女主的家中走出,同时画面的背景音乐也变了一种风格,变得有些怪异起来,隐隐有些恐怖。
在扔垃圾的时候,一辆车开过来,强硬的把Barry拖上车,正是双帝床垫大王雇佣的几个小混混。
他们逼迫Barry从自助提款机上取了钱,男主还在尝试和混混们交流希望他们别再来找他的麻烦了,但很显然,这些小混混们是不吃这一套的,于是其中一个小混混把男主一拳打倒在地。
男主爬起来后小混混还想再打他,但男主像疯癫了一样大喊着“No”的的同时飞快地跑走了,而在此时背景音乐也渲染一种紧张不稳定的气氛,与男主目前的状况极为契合。
男主发疯似的跑了很远很远,跑到了阴暗狭窄的小巷子里,但很显然他的精神状况还是没有稳定下来,一道突闪的白光又刺激了男主敏感的神经,他又开始疯跑起来,一直跑到空旷无人的大马路上,整个画面的色调都是蓝色的。
紧接着男主和同事一起来到超市,男主买走了所有的布丁,他高兴的手舞足蹈,他以为他马上就可以兑换许多的航空里程,然后去夏威夷见Lena,结果等来的只是航空公司的要求等待。
愤怒的Barry一拳打向墙面,墙上挂着的地图都被打歪打烂,他绝望的用哭腔说“no……”但明显于事无补。
他伤心的趴在小钢琴上,手指在琴键上滑动,而背景音是类似鼓点和电子合成器声,充分渲染出Barry急躁的心情和手足无措。
背景音中的人声用一种古灵精怪的语调唱着“he needs me”,体现出此时的Barry非常的需要Lena,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Lena,为此他还是选择了瞒着姐姐们去夏威夷找Lena。
画面转变来到机场过道,很有意味的是在Barry前面等着他的两位女性工作人员都身穿一身红衣,与Barry的蓝色西装形成鲜明对比,红色是可以代表Lena的,女工作人员在前面等着Barry就像Lena也在夏威夷等着Barry一样。
画面中人生又开始用轻松欢脱的语气唱“哒哒哒哒哒……”将男主拿着机票去夏威夷找Lena的雀跃心情渲染的很到位,去到夏威夷,他便没有姐姐给的压力,只有他心爱的Lena。
而Barry走向登机的道路又是一次灭点的运用,前方的白光仿佛是通往天堂的入口,Barry走着融入白光,仿佛在走向自由和快乐。
男主走出机场时,阳光打在他大大的笑脸上,过度曝光让他几乎发白,而这也更有力的渲染了男主的快乐。
然后男主来到电话亭打电话,这个电话亭甚至都是蓝色的,这一细节更是向我们强调了男主代表的是蓝色。
然后男主打电话给自己的姐姐要Lena在夏威夷的联系方式,姐姐一开始不想理Barry,Barry开始发疯骂姐姐,可以看出Barry不想再受姐姐的控制,冲姐姐发怒便是他的反抗。
而这一段很有意思的一个点是,在Barry联系到Lena之前,电话亭的灯都是没有打开的,而当Barry联系到Lena之后,电话亭灯就打开了。
这也许是一种隐喻,找到Lena,Barry就找到了光,只有有Lena在,他的世界才是明亮的。
暖黄的灯光打到男主的脸上,也渲染了一种温暖与幸福。
Barry一直在电话亭里问着Lena无厘头的问题,Lena邀请他见面交流,而激动雀跃的Barry控制不住自己还在问问题,从此处细节我们也不难发现Barry身上古怪中透露出的可爱。
然后Barry来到酒店大堂等待Lena,他走来走去,显示出来了他的紧张,而Lena穿着一袭白裙向Barry走来,夸张地说,Lena就像天使一样向Barry走去,两人的门口相拥而吻,这也是海报剪影的来源。
这一段的画面和谐而又美好,先是Barry在礼堂中间等待着Lena,两人都处于“框”中,画面非常的和谐,而后的经典一幕就是两人在门口拥吻,运用了逆光,使两人只显出黑影,增添了浓厚的氛围感,让观众感受到两人恋爱的甜蜜。
并且远处的风景亮丽,使男女主的黑影更加突出,强化了观众的注意力。
后来两人走过沙滩,穿过走廊,像是在隐喻两人的恋情走过了相识相知的过程,正式开始恋爱,结尾是手部细节的特写,让人感觉出来他们是真的联系在一起了,真的相爱了。
而这一段的音乐也是几乎一直没停,轻松欢快的音调,仿佛也在昭示着男女主恋情的一片明朗,更加衬托出了男女主与恋人相见的快乐与愉悦,衬托出了恋爱之甜蜜。
宛若童话。
本片段主要由画面和背景音乐构成,台词部分较少。
但是寥寥几句的对话中,还是体现出了很多。
看似无厘头的对话,两人前言不搭后语,奇怪的二人,却在灵魂上相互契合,相互理解,马上要到达他们恋情的一个新的高潮。
而两人在过道的牵手以圈出的方式收尾,这是一种颇具默片时代特色的强调方式,强调了两人恋情的新进展,不只是手与手相连,更是心与心相连。
两人在海边的幽会清新浪漫,两人回到酒店以后第一次做爱热烈激情,两人耳语的话暴力血腥中透着对彼此的爱,而Barry也承认了之前在餐厅毁坏洗手间的错误,两人的恋情进一步发展,整个夏威夷之旅堪称本片最甜蜜的片段。
画面转变Barry又一次给色情公司的人打了电话,希望他们能够还他的钱,这看起来幼稚的一段,其实是男主想处理好身边所有的事情,顺利的与Lena在一起,但这也成为了后来色情公司再次报复导致Lena受伤Barry暴走的导火索。
画面转变Barry和Lena正驾驶着车往回家的路上走,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辆车故意撞了Barry和Lena的车,坐在主驾驶的Barry并未受到什么很大的伤害,但坐在副驾驶的Lena明显没这么幸运,股股血流顺着Lena的额头留下,Barry的怒气瞬间达到了顶峰。
他下车拿起铁棍,打向那几个之前来跟他要钱的混混,将他们的车玻璃全部打烂,然后开车带Lena去了医院。
但在Lena治疗的过程中,Barry偷偷的走了,他一步一回头,像是有些犹豫,但他马上就跑出了医院,回到自己的工厂,给色情公司的人打电话,他愤怒的要求主管接电话,要求主管对他受到的伤害给予交代。
但主管对他轻蔑地态度彻底让他疯狂,愤怒达到一个顶峰,而此时屏幕上的光晕已经不再是单单蓝色色调了,而是红与蓝交相辉映。
而此时女主醒来,询问男主是否还在这里,但显然,男主已经不在了,所以她非常失望,这也是男女主之间恋情唯一的一次小曲折。
男主后来回到医院发现Lena已经不在了,于是询问工作人员Lena去哪了,听到了Lena已经出院的消息,此时他表情凝重的沉默了几秒,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心对没有等女主带她出院的自责,但男主此时心思全在对色情公司的人生气上,他迫切希望解决这个问题,让色情公司的人不能再伤害Lena,于是他又打电话到犹他州,查找双帝床垫大王的信息。
而此时画面又开始闪烁一些五颜六色的色块,背景音乐也有种要收尾的激昂感,五颜六色的色块飞快闪烁之后最终的色块是蓝色与红色合在一起,同样代表Barry和Lena。
然后男主便去到了双帝床垫大王的店里,床垫大王都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Barry竟然为了此事从洛杉矶来到犹他州,警告床垫大王不要再影响他的正常生活,两个人并未发生什么暴力的行为冲突,只是言语上进行了对峙,很显然到最后床垫大王也不想惹有点疯狂的Barry了。
色情电话的事到此便告一段落了。
回到洛杉矶的Barry回到自己的工厂抱走小钢琴来到女主的公寓,男主抱小钢琴一起去是具有隐喻意味的,在男主的心里,小钢琴就和女主一样,从天而降闯入他的世界中,都给他带来了美好,都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Barry其实是抱着他最重要的东西去找Lena,希望Lena能够原谅自己。
Barry说了许多无厘头奇怪但却可爱的话,向女主坦白了一切,希望能得到女主的原谅,但Barry有趣的点在于他没有直说“希望你能原谅我”一类的话,而是说“我有很多布丁可以在六到八周内赎回,如果你给我那么多时间,我可以得到足够的里程与你一起飞行,无论你要去哪里,如果你要出差的话,因为没有你我不想去任何地方 .....你能让我兑换里程吗?
”这样的希望获得原谅的方式不可谓不别出心裁,这也是Barry奇怪性格的一大体现。
Barry奇奇怪怪的脑回路,可以说是一种傻,也可以说是一种可爱,一种单纯,而恐怕就是这样古怪可爱的Barry,让Lena接受了他的道歉,两人感情升华。
这一段的红蓝搭配格外突出,代表红色的Lena与代表蓝色的Barry,热烈与忧郁,终于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而在背景音乐上,这一段也极为巧妙,在Lena原谅Barry的过错亲吻Barry的同时,乐声也迎来了高潮,就像Lena与Barry的恋情,在Lena谅解Barry之后,两人恋情得以真正圆满,而在结局,Lena再次走进Barry的工厂,相似的逆光,Lena从身后抱住Barry,两人的红蓝色调也融合到一块,Lena与Barry相约出发,达成圆满结局。
结尾的Barry坐在工厂里面弹奏他的小钢琴,现在他已经可以熟练的弹奏小钢琴了,而女主走来从身后抱住男主,两人又是经典的红裙与蓝色西服的结合,抱在一起,就是红色与蓝色的交融。
两人相约用布丁兑换的里程再出发,两人的恋情真正意义上达到顶峰。
本片的一大特色就是时不时出现的一堆彩色色块在画面中闪烁,表面上看起来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们仔细观察这些色块便不难发现,它们的主色调主要是蓝色与红色,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代表蓝色的男主Barry与代表红色的女主Lena,蓝色与红色的交融也是男女主的交融。
影片的另一个特色便是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总是带着一股古灵精怪,很轻快,又有些跳脱。
但音乐的调总是很符合故事发展状况,很符合主角人物的心情,渲染强调了主角无论是开心还是愤怒的心情。
本片还有一个特色便是导演拍摄的场景画面,经常会有“框中框”的画面,这种构图更符合观众看待真实世界的视觉习惯,同时也使画面富有和谐而规整的一种美感。
而且这种构图更有利于隐喻人物内心的心理或生存状态。
影片中有多个Barry弹小钢琴的画面,起初Barry只能弹奏简单的几个音符,但Barry总是一有闲暇就会弹上一弹,Barry慢慢的熟悉了小钢琴,就像和女主的相处过程一样。
影片中的男主一直身穿一身蓝色西装,而女主多是穿着一身红裙。
男女主间的色调对比清晰强烈,而颜色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男女主的性格特色等。
不只是衣服,画面开始时出现的场景中,墙壁也是蓝色的,蓝色色调仿佛代表了男主。
蓝色有“忧郁”的意味在,而红色却与之相反,往往是热烈积极的。
男主一直生活在七个姐姐的压力下,他的生活是孤独忧郁痛苦的,他会时不时的哭泣,是很蓝色的。
而女主不同,她阳光积极开朗,也很受姐姐的欢迎,她的生活是正常的,并不像男主那样带着点病态,是很红色的。
Barry与Lena的恋爱,也是红色与蓝色的交织。
总之,这部影片给我的感受是,有些看起来疯癫和神经质的人自有他的可爱之处,虽然思路总是奇奇怪怪,有些和正常人不一样,但他永远真诚,即使不够勇敢不够合群,总有一份命中注定的爱在悄然等候,毕竟如果女主不说,任谁也不会想到,先对对方感兴趣的,是女主而非男主,一场看上去是男主有些配不上女主的恋爱,却是由女主主动开始的。
七个呱噪施压的姐姐,凭空出现的钢琴和莫名的车祸,神秘奇葩的小工厂,收集布丁换取免费的飞行距离,坑爹的色情电话,虚张声势的胖子,来之不易的爱情,拥有敏感、脆弱、暴怒、神经质一堆毛病,终日一身蓝色笔挺西装,严重缺乏安全感渴望被爱的怪咖巴里,汇聚成了一部略显荒诞妙趣横生的另类脱变励志故事,只不过PTA用了一些挺超凡脱俗又很稀奇古怪的构思和辅助元素来叙述,非常的别具一格,更是牛掰的拿下了当年戛纳的最佳导演。
试想麻辣香锅和巧克力馅饼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不少人会觉得不忍直视的难以下咽,但有些人又会觉得异常奇妙的爱不释手,从未重复自我敢于挑战的PTA,大多作品一直都是收获大量褒奖和叹服的同时却也充满诸多争议和批评,但无论口碑如何分化,他有目共睹的出众才华还是会让人心悦诚服,这片也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一部作品。
其中离经叛道的配乐被很多人诟病,“神马鬼玩意?
”有不少类似的质疑声,太过强势的故弄玄虚,完全分散了注意力,就像个调皮捣蛋的顽童,这看似用力过猛的配乐实际为这片的怪味意境极力的添油加醋了一把,也加深了巴里不一般的个性和形象特质,脱离了从来不会在PTA电影里找到的平凡感,当后面感情渐入佳境后通俗靠谱的欢乐配乐和浪漫镜头的搭配还是挺讨喜的。
PTA曾说他们一家子对于长镜头都有点过度的执迷,这片就有着PTA典型的横向移动和大量长镜头的运用,就像个乐此不疲的跟踪狂,跟着巴里游走或奔跑的身影细细琢磨这场古怪的好戏,突然的运镜改变和场景切换又会增添一丝意料之外的观影惊喜,还有那色彩艳丽的抽象画面的变化不免让人联想到大师级的先锋代表疙瘩尔,晦涩而梦幻。
还是想重点提下胖子,除了《血色将至》,胖子几乎参演了PTA的所有影片,两人惺惺相惜情投意合,从《闻香识女人》开始对胖子的一见钟情,不乏溢美之词,到后来的密切合作,成就彼此,离去后的不忍谈及,一转眼一年还是不免令人唏嘘。
在这部电影里胖子只是个配角,但极为抢镜,甚至风头和气场完全盖过了桑德勒,两人的对手戏不多却充满张力和笑点,倒是桑德勒的闷骚和带点怪怪灵气的沃森看着十分般配。
每天不是工作就是忙着应付盛气凌人难缠的姐姐们,会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大哭一顿,求助身为牙科医生的姐夫帮忙找个精神科医生看看自己有神马问题,小时候塔个狗窝用榔头把玻璃门给砸了,又在姐姐的生日聚会上历史重演,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和女孩吃个饭又把厕所给砸了,寂寞的时候打个色情电话还被威胁敲诈,巴里不仅怪而且还很衰,看着他一路有点匪夷所思的经历,充满了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对话和情节看似一本正经却又处处夹杂着逗趣的梗。
随着时来运转,天降奇缘收获爱情助他脱胎换骨,起初很多人都有点无法理解巴里捉摸不定的疯狂和怪诞的行径,但到了后面就逐渐柳暗花明的明朗化了,其实生活在高压枯燥生活下的巴里不过是少了点贴心的关心和爱情的滋润而已,通过和沃森扮演的女孩莉娜建立情感关系的过程可以慢慢地体会到巴里的身心改变。
从一开始努力的逃避抗拒,急躁易怒,用谎言为姐姐们口中粗暴怪异的自己打圆场,一层层掩盖住自己的糗事和毛病,对因色情电话惹上的麻烦困扰不已吓到不行,直到遇到莉娜,终于敢于抛下一切远赴夏威夷追求爱情,成功后,当麻烦再次找上门,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巴里将自我压抑的一面全面释放和表露,变得坦白、勇敢和直面,上演了一场不落俗套的爱情的伟大戏码,片中当巴里找到色情电话背后所谓的主要操纵者胖子老大后,说了这么一句极为点题的话:“我现在心中有所爱了,这让我无比的强大。
”给看似啼笑皆非的离奇怪剧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前面显得有点无厘头的钢琴和食物兑换,到了最后也巧妙的变成了渲染浪漫氛围的催化剂,PTA将一个其实很俗套的题材拍出了自己的风格和韵味,其强大的魅力日渐融合成了一股让人越发沉迷想戒都戒不掉的瘾。
就配乐就可以满分 (2018.11.16)2021.2.13 完整二刷 好朋友电影节开幕片 是从这部开始喜欢上PTA的,从配乐到色彩,都太合适了。
全片蓝色打底,冷色做背景,红色跳脱着出现,不得不说细节好评,论精致和拉斯有的一拼。
从checkin的检票员的红色套装,到带着女主回la进机场闯入镜头的路人的蓝色套装,全篇都没有出现不和谐的颜色。
不过让我想到了福罗里达乐园,颜色多和少,饱和度高或低,都会很惊艳,主要还是看“掌勺者”。
配乐很适合打架(bushi)鼓点、重拍、大卡车刺耳的刹车、撞车.... 等等太多了。
我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爱上的。
2021重刷只能4.5了,许是这三年个人经历多了很多,这部中间给我感觉太慢了,我还是喜欢短一点但充实的,比如perfect blue。
但还是能理解PTA 毕竟这么厉害的运镜我多炫一下没什么问题吧?
hhhhhhh对当年浪漫主义的我来说,“大家都会遇到爱情的,我也会”。
但现在作为理性的浪漫主义者,我不能接受happy ending了。
而且,怎么可以是happy ending啊!!
无法接受另外,镜头的纵深推进也太迷人了(强迫症福音)离开女主的房间,去找女主的房间,跑到夏威夷,以及大车库的布景。
酒店走廊那段拥抱剪影太美了,但路人是不是有点多。。。
最后大车库弹琴,剪影也很美,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局啊!!!!!
Barry:I have a love in my life. It makes me stronger than anything you can imagine.Barry:At that restaurant, I beat up the bathroom. I'm sorry.Lena:Oh... I'm sorry... was that like a secret pudding?Barry:....
单身汉Barry Egan经营着一家小工厂,生活在七个姐姐压力下的他会不时地哭泣、用暴力来发泄情绪,乱砸东西。
这天他在路上捡回了一个被人丢弃的小钢琴,还认识了一个女子。
原来这个女子正是他的一个姐姐想要介绍给他认识的Lena Leonard,两人相约改天一起吃晚餐。
夜里寂寞无聊的Barry拨打了一个色情电话,和电话里的女郎聊的不亦乐乎,却也惹上了麻烦:女郎付不起房租跟他借钱被拒绝后,便不断打电话骚扰他。
Barry和Lena第一次约会后,两人情投意合。
然而当Barry回到家的时候,却遭到了一伙人的打劫,原来是经营色情电话公司的Dean派来的。
当Lena在夏威夷出差的时候,Barry更破天荒地去夏威夷寻找她,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当那伙人再次开车撞了Barry的车时,Lena受伤了,Barry终于爆发了......
10+爱情神经喜剧,接近童话的现代焦虑可爱小蠢蛋幸运找到浪漫爱,滋养不安烦躁偏执的灵魂。
PTA打破音效和配乐的界限,再一次创新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对人物的描摹尤其是混乱迷离的精神状态的视觉化呈现极其精确细致。
桑德勒的委屈暴哭和暴力发泄都可爱爆炸,艾米丽既古灵精怪又成熟妩媚,温柔融化亚当内心哭泣的小孩,她不戳穿爱人的谎言,替爱人打掩护,更多的信任和理解,总是勇敢向前多走几步,在床榻上以狂暴的语言互诉衷肠,太合我胃口,爱你就咬你的脸挖你的眼,血淋淋赤裸裸的爱,她俩天生一对。
经典横向狂奔长镜,在多个嵌套Exit的门框内追寻爱人的门户,登机长廊无限延伸直指爱的光明拐角,酒店内一拐爱进入更深一层。
闪耀的光斑,梦幻的剪影,疯狂致敬法国新浪潮的同时不减自己电影一贯地荒诞幽默,真实的惊奇,迷人的治愈,节奏感强有力总是恰当好处笼住濒临失控的神经。
PTA狂热粉,中毒无解中。
I don't know if there is anything wrong because I don't know how other people are.
太奇妙我欣赏不能
观感从两星→四星→爆表直线上升,从头怪到尾的爱情(?)片,说是爱情片,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安德森近乎炫耀的调度,而电影的魅力就像这一段古怪的爱情一样,无法用类型来归类
真爱果真是属于轻度神经病患者的哦。果真是Cannes大奖范儿。(配乐弱了点,没有很好地烘托出creepy气氛) http://www.streaming-illimite.com/2013/12/punch-drunk-love-ivre-damour.html
好玩
压抑又怪异,实在是不喜欢亚当桑德勒的角色,看得烦躁。
我当悬疑片看的!但很喜欢里面怪怪的歌:Shelly Duvall - He Needs Me
pta不仅场面调度一流,对演员的演技把控也是一流,剧作一流,浪漫度一流,搞笑一流,对色彩的敏感度一流,人心的把控一流,角色情感的细腻一流。亚当桑德勒贡献了他的银幕最完美表演。
It's a cruel cruel world...
有点痴、有点疯、有点神奇。
万变不离其宗保罗汤马斯安德森。爽爽爽爽翻了!!
Omg I hate it
PTA的声效运用很有标识性(尤其是开头几处的生效明显喧宾夺主,抢过了话面的注意力),结合巧妙构思的取景与运镜(多处一镜到底,自然改变构图),让一个略显乏味的私恋故事,变得顺理成章且可爱起来了。精神分裂的咆哮是一个很好的生存技巧,只是在PTA这里,主角的精分来自7个姊姊的家庭背景,而非社会的异化。
get到亚当桑德勒的萌点了........除了个别瞬间挺惊艳的,整体很难吸引我
安德森又一场导演秀:色调,气氛和摄影足以凑成这部让人无需暂停的作品,精于长片的安德森处理小题材更加游刃有余。上一次见到这样妙趣横生的影片还是斯科塞斯的《下班后》,巧合的是,两位导演都在戛纳电影节拿下了最佳导演奖。
6.5/10不是很喜欢,电影本身不错
整个电影看得人很烦躁。男主脾气暴躁易怒 缺乏安全感 对不顺遂的事容易歇斯底里坐立难安 他只想找人谈谈心却遭遇勒索 他想找人恋爱却被诈骗集团捣乱 姐姐们的嘲讽 工作上的压力 作为观众真的不得不佩服导演营造出来的压迫感 很让人有代入感 幸好有艾米丽沃特森 一个看到她就很平静的女主角一直在调剂这份紧张感 虽然她和男主毫无CP感 但就如那架钢琴 弹得多难听 也是音乐 另一种理解罢了
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之前看一点没看删除标记了,实在是不喜欢,下次再也不想坚持看完一个电影!
颜色 声音 氛围 可爱
原本以为是个怪胎爱上怪胎的爱情片。结果发现是个潜在暴力型人格渣男竟然还会有女朋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