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季还好,弗兰克为了报复,突然萌生了当总统的念想,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当总统了,这一路还比较符合逻辑,虽然不择手段,但也不得不承认,弗兰克确实有能力,有手腕。
之后的剧情就急转直下,首先,zoe的线太长了,没完没了,又臭又长,看的人心烦。
zoe一开始调查弗兰克的时候,道格和弗兰克用各种手段让他们死的死,进监狱的进监狱,闭嘴的闭嘴,到了这两季,他们就不管了,完全放任《先驱报》各种调查,完全没阻拦,这不是很奇怪吗?
然后是这一季所有人都智商不在线,克莱尔把各种秘密告诉情人,这什么智商?
而且从第一季到这一季,克莱尔要么没办成什么事,要么就是背后使坏,她的存在让人困惑,既没有很明显的女性主义,也没有心狠手辣的政治形象,总之,她的角色很奇怪,最后为了显示她也有铁腕的一面,让她杀人了事,太牵强了。
还有,弗兰克一而再,再而三因为恐吓和不妥协而腹背受敌,没有一次接受教训,而他被重创的时候没有一点反思,这么不成熟,这符合逻辑?
几十年从政就这点本事了?
政治可不是恐吓和威胁能稳住的吧,我深表怀疑,弗兰克好像总是绝境逢生,但是这些绝境好像都是他自己故意造成的,也没做什么预防措施,也没反思,也没小心谨慎,反而我行我素,太奇怪了。
同样的,道格一而再再而三栽在女人手里,他还会去招惹肝移植插队而死的人的老婆?
这什么智商?
他一开始不忍心杀死瑞秋,后来不得不杀的时候,他就没吸取教训?
还有莉莉安和那个逃跑俄罗斯的黑客一个有智商的都没有,就像纸片人一样,形象无法立起来。
赛斯一直让人困惑,左右摇摆,总是让人感觉很奇怪,还有最后突然出现两个人,那个金发女人说想让克莱尔当总统,接着就搞事情,还有帮康威竞选总体那个人,就这么出现了,大刀阔斧,太突然了,出现了就开始搞跨弗兰克,还招招致命,这么不拿观众智商当回事的吗?
就这么容易被算计了?
两个突然出现的局外人就把观众涮了,我能说什么呢?
我不知道真正的政治什么样,这部剧看到现在,我很困惑,美国似乎一直在内斗,他们的政治体系里每个人都有黑料,每个人都有别人的把柄,互相斗争,互相制衡,这部剧目前没有一点为了人民着想的成分,反而把人民当猴耍,把人民做自己政治手腕的工具,推出法案时会给人民洗脑,竞选时会洗脑,有新闻时也会洗脑,美国政治似乎是在戏耍人民的同时在治国。
下木总统前面犯下那么多罪行,而且前几季铺垫的他留下的破绽也很多。
从戏剧张力和逻辑上来看,下木总统必被揭露其罪行而死是比较合理的结局。
一方面来讲,观众对于这种反派英雄的代入感已经很深了,会希望他成功逃脱制裁,就像我们每次抄了作业而不想被发现一样,这个角色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那些证据必会逐渐揭示真相。
而另一方面来讲,悲剧往往会使人铭记,人往往只会深刻记住那些耻辱,尴尬,失败。
所以,下木死会使戏剧性拉满。
那么下木应该怎么个死法呢?
最后一幕,下木在司法委员会控诉所有人的虚伪狡诈,腐败,欲望,把柄,乃至控诉整个制度的漏洞,然后认罪。
无疑将所有矛盾推向了高潮。
但是,如何把下木推上绞刑架,其背后应该是很多人的利益所在,克莱尔欲望的膨胀,简,马克的力推外部敌人的威胁,应该颇有点像李世民玄武门杀兄的意思,形式所迫,欲望膨胀。
而这一过程中把原来一些正面人物,如克莱尔,各种议员,完成黑化,最后被下木指责,咒骂无疑使得剧情更加讽刺。
而在经历这些调查的汉莫,清晰地看到所有人性的恶在利益权力角逐下的变化,反而对下木有了那么一丝同情,最后由他来为下木收尸,更显真实。
最后,一个下木死了,可是无数下木却在这权力场里被无形的一只手再造,这种人性的复杂死局不正是现实的复现吗。。。。。。。
整个五季完,我默默地关上笔记本电脑。
窗外灯火阑珊,广场上,大叔大妈们还在扭着广场舞,摇摆的节奏才把我从电视的虚幻拉到现实。
看纸牌屋最大的感受是,弗兰克!
弗兰克就是魔鬼,靠近他的人没有一个又好下场。
他亲自干掉两个,重伤一个,出手之狠,下手之果断无人能及,关键还都是亲自下厨。
这个人坏不坏?
坏,坏透了。
可以说喂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就是现实世界玩弄权术最坏的人集大成。
本剧中编剧不断挖坑,让他和老婆不断过关斩将,最后一路干掉政治对手,从党鞭到副总统,再到总统。
然后再下台,老婆上。
但是,发现没有,弗兰克的权力之路真正最大的对手,不是佐伊等外围选手,也不是白宫老练政客,恰恰 是他老婆克莱尔。
可以说,克莱尔给了弗兰克两次致命一击。
一次是弗兰克不肯给她当副总统,认为她毫无从政经验。
结果克莱尔放出狠话,你挡我,我就把你弟揭穿,最狠毒的是把他父亲照片拿出来。
然后故意把戒指盒子放里面。
直接示威!
我不是好惹的。
第二次是第五季弗兰克已找好替罪羊道格,准备完全时,她突然打电话给国务卿杜兰特让她回来作证。
一下子吧弗兰克推向悬崖,逼的最后弗兰克突然辞职。
下狠手得原因,其实就是弗兰克看到她大嘴巴把什么事都告诉作家,本来弗兰克并不在意她,但是作家这个现代版男宠居然要写书撒欢,超越可底线。
由此可见,剧中的克莱尔真是狠毒有余智商不足,和弗兰克比较,是初中和博士的关系。
弗兰克一代枭雄,在白宫里其实很孤独,最后真正能靠的住的只有,道格。
没错,道格,一条狗的谐音。
道格真的是忠心,人家都说了把我的肝脏黑总统。
这样得忠心,估计地球上都难找。
当他看到主子夫妻一顿好吃好喝的晚餐是要他顶包时也就痛苦了一下,然后答应了。
看到此处,只能无语。
比克莱尔好一百倍。
所以,弗兰克注定孤独,最后一集克莱尔坐上总统位置连电话都不接了,由此可见,弗兰克心里又克莱尔,克莱尔对弗兰克实际无情。
纸牌屋最精彩的不是剧情,而是凯文史派西的表演!
他眼神,表情,动作,几乎无可挑剔得把阴险狡诈又有点可怜的下木总统演得出神入化。
失去史派西的纸牌屋,真的如纸糊一般靠不住。
第六季根本不需要再看了。
凯文史派西就是纸牌屋!
2022年元月20号
ep05 frank收到了来自太太太爷爷的应援一下子就有劲了 祖宗都能苟下来 吾辈必自强不息 frank一个个威胁议员哈哈哈哈哈寥寥几句把他的阴阳怪气表现出来了 为啥朝doug撒气!
你不许!
ep06 conway真的给我感觉他分分钟要中风撅过去了conway开癫!
claire开始getting out of hand 他急啦ep07 不错不错 oval office全是女性 历史性的一刻 留念ep09 frank真男人啊"don't cheat on my wife. Tom"ep11 Claire第一次独自打破第四面墙吧 这剧里的女人都是圣人吧我炒 frank你终于知道doug爱的多深了啊ep12 啊总桶couple简直toxic 谁靠近都不死也坐牢 doug你个大糊涂 爱得太深了 你俩是在举行什么killing contest吗 好有情趣哦ep13 frank你要不要脸 好像是在施舍claire这个位置 婻人真的是嘴硬 doug把那张靠背椅带走吧你值得 Claire赦免的口头协议这么靠谱这么重要?
竞选,民主过程,决策都是基于竞选,而非做正确的事。
压力,在压力之下,不放弃。
坚持,到最后一刻。
策略权力,位置的权力,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西方的权力结构,制度。
与东方的不同。
位置,权力救火队员与战略规划,五年规划。
开国元勋们的制度设计,约翰亚当斯,华盛顿,杰佛逊。
源于英国,法国,独立宣言。
小政府,大政府。
不同的总统有不同的定位。
杰佛逊要小政府,亚当斯,他儿子,罗斯福要大政府。
总统无能也不影响国家发展。
圈子,骷髅会,真正的权力圈子圈内人圈外人外交经验老手狼性没有底限
一部旨在刻画美国政治反面的剧,绵亘了整个美国大选的过程,从奥巴马拍到了特朗普,并最终在现实政治的奇峰突起面前,黯然沦为自说自话的平庸的作品。
在第三季狗尾续貂、第四季力挽狂澜之后,《纸牌屋第五季》在叙事上基本失败了:主轴线的情节理所当然(Will败得实在是轻佻且不知所云)、男女主角故作深沉、主要配角或隐退或失去活力,而引入的新配角如Patricia饰演的Davis等人,气质乖张台词做作,与本剧一直来营造的严肃氛围格格不入。
我已经失去了对本剧进行评论或重新观看的任何兴趣,直到在剧的最后,我听到Underwood在筋疲力尽的时候再次说出了如下的台词:There is no right or wrong, not any more. There is only being in, or being out.(这世上已不再有是非对错。
只有局内人,和出局的人)听到这句话后有感慨,并回忆起本剧从万人空巷的2013年拍到了今天,如同古龙自叙武侠小说之短,已经出现了许多“太荒谬的情节,太陈旧老套的故事,太散漫的结构,太轻率的文笔”。
然而,本剧的三四五季作为一个整体,仍有些许可观可谈之处:(以下台词有些是根据回忆写出,或有偏差)(1).权力:Frank Underwood有错吗?我问从政的大哥,官员心理到底怕什么。
答曰:他们只怕权力。
整个《纸牌屋》系列中,Frank Underwood口中说出的最高频词汇是什么?
是Power,是权力。
什么是权力?
Power, such a seductively simple thing. Either you have it all, or you have nothing.权力是支配,是控制,是规训,是人身依附,是对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乃至知识的掌握程度。
权力是胡亥之流因为防备就可以“斩杀兄弟姐妹二十八人于闹市”,是斯大林对待饿殍遍野之时说的“死亡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是毛主席在游泳池边说“我动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把你打倒”。
权力也是位置(第一季与第五季都出现的台词:Power is a lot like real estate. It's all about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是你与谁握手,是你的电话通讯录。
是你出行之时有多少辆车为你开道抑或你是被限行被封站,是你站着的时候,全场有几个人可以坐着。
我们都不是饱历世事的老年人。
看完本剧任何一季的年轻观众,如果不对“权力”一词有更深的体会,无论是对其更热衷、更警惕、更困惑、更震惊,那么本剧算是白看了。
君不见,Frank Underwood在第一季中为当选总统Walker的选举立下汗马功劳。
Walker在白宫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即撕毁Frank Underwood担任新政府国务卿的承诺、将其清出内阁名单。
Frank Underwood去白宫找当时的幕僚长Linda争执之时,Linda面露苦色,虚伪地说:Now, we have to lead.Walker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因为他有这样的权力,他想金瓯永固地当上八年总统,想在自己留下无数载入史册的政治遗产的同时把Frank作为自己安插在国会山的永远棋子。
Frank陷入了从所未有的孤立无援境地,在一夜未眠之后启动了稳扎稳打的复仇活动。
他对Doug说:From this moment on, we are no longer bound by allegiance. We serve no one. We live by one rule and one rule only: never again will we allow ourselves to be put in such position.(从此刻起我们不再受制于政治忠诚。
我们不再效忠任何人。
我们只受一条规则制约:再也不能允许自己被置于这样的处境)Frank有错吗?
追求权力有错吗?
当你觉得他近乎病态地热衷权力之时,想想《纸牌屋》整个故事的起源,想想一个原本有着政治忠诚的Frank是如何被人摆布和抛弃的。
这就回到了Frank在剧中反复出现的台词,这也是整个《纸牌屋》的精髓:Hunt, or be hunted.从Frank到《亿万》中的Bobby(Bobby在第二季中反复说过类似的台词),政治精英和商业精英看穿了权力的食物链本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更小的鱼。
而更小的鱼成为食物链的供给源头,如同屌丝用户撑起互联网公司的巨额市值、如同中产阶级撑起天朝上国的房价GDP、如同落后国家竭泽而渔式开发资源撑起发达国家的繁荣富强。
是的,你要么成为开炮的人,要么成为炮灰。
几乎没有中间地带。
(2).人性:耶和华会毁灭华盛顿吗?
在圣经中,耶和华和亚伯拉罕说,这城中如有一个好人,我就不毁灭这城。
创世纪18:32-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
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And he said, Oh let not the LORD be angry, and I will speak yet but this once: Peradventure ten shall be found there. And he said, I will not destroy it for ten's sake.如果追求权力是必须的、是被迫的、是无罪的,那么,Frank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有错吗?
是的,考虑到Frank手上斑斑的鲜血。
中国从刘邦之前,就开始说“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Frank直接间接杀死的人无需再一一列举。
从法律的意义上说,他该死该坐牢。
然而我的问题是:《纸牌屋》的世界中有一个好人吗?
Michael Kern?
这个在第一季前两集就被Frank干掉的国务卿,成长于越战一代,政治低能、推卸责任,在激起众怒后失去到手的国务卿职位,并在第三季对Walker总统施加报复,联合两党进行弹劾;Zoe Barnes?
一个苦心要上位的新闻女,为搏信任不惜献身。
所作的一切无非是为了博得眼球、流量和名誉;Jackie Sharp?
服役过军队、面容姣好的政客罢了。
出轨并利用Remy,公私不分,仅仅因为对所谓军队权威的看重即否决Clair的反性侵法案;Donald?
第一季中信誓旦旦要坚守政治理想的左派卫道士Donald,在第三季中加盟成为了一个跟在Frank屁股后面索要廉价政治资本的二流政客的副总统,还想在Frank中枪昏迷不醒期间趁火打劫,分一杯羹;Seth Grayson?
两面三刀、出卖旧主的三姓家奴;Walker总统和Peter Russo的人性或许好一点,一个受控于资本家的幼稚领袖,一个酗酒宿娼出轨的政界文艺青年。
国会山上其他獐头鼠目的人物,实在不足以一一例数。
事实上,第五季的人性的阴暗刻画上几乎是本季唯一成功的地方,我们能够见到的所有人物都如此肮脏,以致于民主党的实权派人物Bob Birch在办公室内向Frank说自己要辞职了,而后慨然道:Was it always this dirty?他同时真诚地说:I will miss you, Frank.因此,Frank在最后的委员会质询下发挥了自己的演讲功底,就此问题长篇大论(感兴趣的可以看看Kevin Spacy在《政客杰克》中饰演的Jack,结尾的申辩演讲高度相似)。
我相信作为民主党的实权派人物,见惯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Birch说这话是真诚的。
弹劾Frank的人有哪个干净?
哪个不是因为政治交易失败或不满,或为了谋求曝光率或为了升迁?
所有人的手几乎都一样脏。
被Frank打败的人只是没有他狠辣、没有他聪明或没有他坚决而已。
如果说Frank脏,那么也只是因为他在华盛顿的污泥中陷得更深一点。
但污泥从来都不是Frank浇灌的。
如他自述,他只是从美国南部一个鸟不拉屎地方起家的白人垃圾。
就像菲律宾奇葩总统杜特尔特说的:“这个世界真虚伪,在座各位谁没有情妇?”(3).人民及新闻精英腐败,那么人民呢?
脱离现实的《纸牌屋》第五季中唯一和现实高度贴近的,是对两党彻底分崩离析以及人民彻底分裂的刻画。
支持Frank夫妇的人和反对Frank夫妇的人,整夜守在白宫外。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一言以蔽之:永远不要相信人民。
人民是分裂的、脆弱的、惊恐的而又软弱的。
人民想选Will当总统,听了一段录音后就改主意了。
难道这个性格暴躁的战争英雄,不是他们一开始呼喊的吗?
所以,Frank在本剧中说,人民是满手泥浆的小孩。
在高度分化、碎片花的社会背后,是同样高度分化、低效无能的新闻媒体。
这里面最值得道一声英雄的是Tom Hammerschmidt。
Tom Hammerschmidt,最终将新闻界的狂风暴雨引向白宫的人,也是唯一一位从第一季站到了第五季的新闻主编:作为Zoe的上司,他因为对不受控的Zoe骂了一句“cunt”后被解雇,在Lucas Goodwin被枪杀后开始独立追查,并最终小心翼翼地依靠多年积累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接近了事实真相。
他踩着鲜血,完成了自己两任下属都没有完成的任务。
现在回忆起Tom和Zoe第一季中的最后一次争吵——那场争吵直接导致了Tom的失业——实在是感慨万千,那是一场生者与死者的对话:Tom要求Zoe踏实工作、一点点做起,而一心认为自己已飞上枝头当凤凰的Zoe对此不屑一顾,用一条微博害得政治不正确的Tom黯然辞职。
那时的Zoe认为自己是新媒体时代的宠儿,可以呼风唤雨地走入时代中央。
然而,最终能与Frank代表的权力铁爪进行调查对抗的,正是她当年看不起的老一代新闻人。
我预计《纸牌屋》会有第六季,且第六季会是终结篇。
从这个角度说,第五季作为更为明显的过渡其实不足评论,或者说第五季的最终口碑,应当取决于这个故事的结局。
说到烂尾,想必是不少美剧迷们心中的痛,毕竟有些美剧追了好几年,陪伴了不少人的青春,结果说烂尾就烂尾,令人猝不及防。
近年影响力最大的烂尾美剧当属《权利的游戏》了,但还有另一部老牌剧集的烂尾同样令人惋惜,那就是:《纸牌屋》
《纸牌屋》就算你没看过也肯定听过,美国知名的政治题材电视剧。
政治题材在美国尤其受欢迎,像《国土安全》《傲骨贤妻》都是其中有名的作品。
而《纸牌屋》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一点:真实海报中的男主弗兰克像亚伯拉罕·林肯的雕像一样,洁白的大理石柱子象征着国会,而那沾满鲜血的双手则预示着暴力与手段。
该剧讲述了国会议员弗兰克·安德伍德和他的妻子克莱尔在白宫的政治风云中明争暗斗的故事。
弗兰克作为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在总统竞选中扶持加勒特·沃克赢得大选,但总统上任后并没有按照约定让弗兰克成为国务卿。
觉得受到背叛的弗兰克决定自己展开报复,实现自己的总统梦。
弗兰克首先找到自己手下一位恶习缠身的议员彼得,帮他解决了酒驾的丑闻,以此作为要挟,然后让去彼得竞选加州州长,并建议副总统吉姆给予彼得一些帮助。
由于加州是吉姆的故乡,同时作为前宾州州长,吉姆非常怀念当州长的日子。
弗兰克正是看准了吉姆作为副总统的权利真空,计划让吉姆退位当州长。
于是彼得便成为了政治下的牺牲品,在弗兰克一番操作后,彼得不得已退出了竞选,吉姆正式退位参与州长竞选,弗兰克便自然而然成为了副总统。
如果说有什么办法能够不用一张选票就当中总统,那就是从副总统往上升。
于是弗兰克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弹劾总统,让自己顺理成章地当选。
期间不惜破坏总统的夫妻关系,牺牲总统幕僚和曝光丑闻,一切的一切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
剧集名叫《纸牌屋》,其中已经透露出在权利的斗争中,就像是一座用纸牌搭建的房子,脆落不堪。
加上男主弗兰克的冷酷无情,更是预示着最后的悲惨结局。
当上总统的弗兰克日子并不好过,尤其冷酷无情的性格,在国会遭到总多人的反对。
不管是法案的投票还是下一届总统的竞选,都没有支持的力量,民众的支持率也是一降再降,甚至最后被自己的妻子所背叛。
在第三季中弗兰克请来作家汤姆来为自己的法案写一本书,汤姆这个角色的植入非常有意思。
就像是请来一位旁观者,观察着弗兰克一步步失去民心和帮助的过程。
同时也隐射着背叛与忠诚,才是政治游戏的筹码。
而《纸牌屋》真实的特点,体现在剧情中非常多的案例和剧情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
比如弗兰克推出的《美国就业法案》就来自奥巴马上任后推行的《医疗改革法案》。
而且这两个方案都没有得到国会的通过,奥巴马甚至要把法案拆成多个小法案来进行投票,结果大部分依旧没有得到国会的支持。
弗兰克的妻子克莱尔,原型便是克林顿总统的妻子希拉里。
当年克林顿上任后便提拔自己的妻子进入国会当议员,这是美国少有的第一夫人参政的例子,甚至差点当上国家总统。
同时还有中美贸易战,与俄国在中东的争端和美国飓风袭击,都能够在现实中找到例子。
由于故事剧情的真实性,《纸牌屋》很快成为了政治题材美剧中的经典作品。
但遗憾的是最后的烂尾,让一代神剧走下了神坛。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凯文·史派西因绯闻缠身,无法继续拍摄。
于是网飞紧急修改剧本,最终将《纸牌屋》定格在第六季,将13集的故事压缩到8集。
故事最后混乱且不了了之。
当时凯文·史派西的离开,直接导致了2500人的工作一下没有了着落。
没有了凯文·史派西饰演了弗兰克,《纸牌屋》瞬间就没有了内味。
这也成为了观众们心中的遗憾。
当时这件事的影响力一点都不输给《权利的游戏》。
尽管最后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前几季依旧让观众们留下很深刻的评价。
毕竟在美国,哪有什么电影剧情会比政治斗争来得更像是一出大戏?
总统。
狼性。
为了在这座城市生存。
为了他的目的。
不择手段。
用尽一切的方法。
做为当事人。
他们的内心也是有很多的焦虑。
他也是想着有一番做为。
能够成为政治家。
而他却成为了政客。
他为了赢得总统。
要用尽一切的方法与力量。
他就像是机器上的弹簧。
树欲静,风不止。
有无数的敌人。
有无数的挑战。
有团队成员,团务卿的背叛。
有夫人的竞争。
有对手的挑战。
一个年轻的议员也是可以挑战。
为了挑战而生。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地斗,其乐无穷。
与人斗,其乐无穷。
很多的事情,在一般人看起来,像是天大的事情一下。
做为他的对手,总统的候选人。
共和党的候选人。
最终,在压力之下,觉不住气。
而木下总统,哪怕到了最后的一刻,也不放弃。
一种狼性的坚持。
很多的观点,没有办法表达。
只能是对于主人翁的一种狼性。
一种坚韧。
永不放弃,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到了最后一刻,也不放弃。
面对挑战,应对挑战。
挑战的人生,不断有挑战的人生。
不断折腾的人生。
人生当中,很多时候也都是这样。
有点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
去钓鱼。
没有哪一刻是轻松的。
那么困难的分分秒秒。
只有坚持着,只有忍着。
才可能到最后的胜利。
创业没有成功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努力就是一切。
坚持就是一切。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五季整体评价第二部分:片头曲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第五季整体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季人物角色转变分为几个点:1.克莱尔由第二季的贤内助,变成第三季的搅屎棍,第四季的和下木总统的勉强合作,到第五季的野心摊牌要当总统这就是克莱尔的眼高手低,能力和野心不匹配,论作恶程度夫妻俩半斤八两都不是什么好饼,但是下木起码占一个能力和野心可以匹配的地步,夫妻俩为什么可以相互利用,仔细想想是一个剧情设定在作怪,就是美国民众喜欢claire讨厌政客frank,至于为什么喜欢claire不知道,也许是让观众脑补希拉里,但是希拉里是有一个莱温斯基事件危机公关加成的,claire没有,所以这个剧情设定说服不了我。
claire的特点是只要利益和自己一致,那么她就会起作用,下木要爬上总统之位的利益和自己一致那么她就不会使坏,当利益和自己不一致哪怕并不和自己利益冲突,只要不顺着她来,一定扯后腿,但是你顺着她来,她又做不成什么正经事。
你去想前四季剧情,凡事她自己牵头的事,她信心满满要捞点政治资本显示自己很有用的时候,那次不是搞砸了。
2.为什么下木总统的对手,一季不如一季?
美国大选,除了各种形式的拉票和演讲,对于竞选团队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对方的丑闻,以及掩盖自己的丑闻。
一个人做到了能参选美国总统的那一步,背后不可能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找到对手的问题,掩盖自己的问题,你就能赢得民心。
民心其实是很容易操控的,越是捧的完美无瑕的人,在丑闻一出之后,摔的越惨。
3.下木总统的最后觉悟,认为权力在于白宫之外,这一点属于败笔的败笔为什么我认为这一点非常的失败,因为这一点完全的毁掉了下木总统铺垫前四季的努力和成果,观众会有一种感觉?
哦?
感情你拼死拼活,在政坛打拼了几十年,现在才明白总统职位没意义?
那你之前干了个寂寞?
下木让位克莱尔完全是剧情需要的结果,这一点非常不喜欢。
总体来看,第五季不如第二季夫妻合力对抗外敌,也远远不如第四季的故事,Clair跟小说家的戏份,确实都懒得看,太无聊。
但我也能理解编剧的意图,还是希望给她或说两夫妇,保留一点点人性的成分。
如果完全一路都是杀伐决断毫无人情味,人物就不够丰富立体,观众也可能会反感。
小说家包括早期出轨那个画家,不止是生理安慰,也是一种心理疏导的出口吧,毕竟整天泡在权谋当中,即使是他二人也都想有点放下戒备的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片头曲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纸牌屋》第一、第二季的片头差别不大,这里的截图都来自第二季的片头)华盛顿是一座完全属于政治的城市。
住在这个面积不足180平方公里的“特区”的人们,似乎都或多或少和政治沾点边;他们脸上的表情也都似乎和这里的建筑物一样肃穆,让人觉得无法亲近。
这里不是纽约,不是旧金山,也不是西雅图,很少有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毕竟这里实在不是一个发生浪漫故事的地方。
严格来说,《纸牌屋》也不是一部关于华盛顿这座城市的剧集(事实上由于实地拍摄太过困难,《纸牌屋》的拍摄工作大都是在附近的巴尔的摩进行的),但至少它的片头是平日我们在其他影视作品里难得一见的华盛顿全景。
所以,想了解华盛顿吗?
就先从《纸牌屋》的片头开始吧。
我们将按照《纸牌屋》片头的顺序,带你用十分钟在华盛顿转上一圈。
也许看完了这篇,会让你对“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这句话有彻底的改观。
又或者,看完这篇之后回头再看一遍《纸牌屋》,还会有另一番滋味从罗斯林远眺华盛顿
《纸牌屋》的片头从华盛顿全景从远眺开始,远处的方尖碑就是哥伦比亚特区最高的建筑华盛顿纪念碑,为乔治-华盛顿而修建。
华府有限高令,大部分建筑物都不高,天空十分开阔。
《纸牌屋》片头中有多处远眺的镜头,不少都是从与华盛顿隔河而望的罗斯林(Rosslyn)的视角出发。
宾夕法尼亚大道宾夕法尼亚大道(Pennslyvania Avenue)。
因为它连接着白宫和国会山,也就成了大型游行示威的主战场,因而得名“美国大街”(America's Main Street)。
画面最尽头的便是国会山。
T街远望T街(T Street)和R街(R Street)。
华盛顿特区的城区由法国设计师皮埃尔-查尔斯-郎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设计,带有浓郁的欧洲启蒙时代城市设计元素,即讲求理性。
因此城市的规划、街道的命名也非常规矩,城市被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区,除了一些以美国州名命名的主要街道之外,华盛顿大部分街道以数字(南北向)和字母命名(东西向,按字母表顺序排列)。
T街尽管完全和“上层社会”没有关系,但这里的联排建筑也是华盛顿的地标之一;R街则更加混乱,我们初识佐伊-巴恩斯(Zoe Barnes)时,她应该就是住在这一带。
T街标志性的联排房屋温菲尔德-斯科特-汉考克雕像
温菲尔德-斯科特-汉考克(Winfield Scott Hancock)雕像。
汉考克在南北战争中担任北方联邦军的将领,也曾经是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将军纪念地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General Ulysses.S.Grant)将军纪念地,就位于国会山脚下。
格兰特将军也就是南北战争中北方联邦军的总司令。
这里恐怕是《纸牌屋》片头中出现最频繁的地方了。
格兰特将军纪念地处的石狮,在之后还有出现
比尔-克林顿大楼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联邦大楼(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Federal Building)。
也就是比尔-克林顿大楼啦,现在这里是美国国家环保局总部的所在地。
不过,这座大楼是在2013年才被冠上了克林顿的名字的。
最初这里是国家邮政的总部。
1971年美国的老邮政系统被现在的美国邮政署取代,邮政总部也从这里迁出。
1985年,这栋大楼被命名为阿里尔-里奥斯(Ariel Rios)大楼,以纪念这位卧底特工的英勇表现。
2013年7月,这栋大楼才被正式命名为威廉-杰斐逊-克林顿联邦大楼。
比尔-克林顿大楼
国民军联盟纪念碑(GAR Memorial)。
GAR是Grand Army of the Republic的缩写,是属于参加过美国内战的所有老兵的一个组织,1956年最后一个成员去世,国民军联盟也由此解散。
国民军联盟同时也是美国最早的利益团体(advocacy group)之一,推行了一系列为组织内的黑人老兵争取民权、为老兵争取津贴的活动。
约翰-马歇尔公园约翰-马歇尔公园(John Marshall Park)及约翰-马歇尔雕像,位于司法广场(Judicicary Square)。
约翰-马歇尔(1755-1835)是第一位对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首席大法官。
任期内马歇尔对马伯利诉麦迪逊案的判决赋予了最高法院宪法解释权,确立了“司法独立”,奠定了司法权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重要、甚至近乎崇高的地位。
约翰-马歇尔像
Woodward & Lothrop百货公司大楼Woodward & Lothrop百货公司大楼,又称为Woodies Building. W&L是一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百货公司连锁,也是这里的第一家百货公司连锁。
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破产关门。
格兰特将军像站在更远处拍摄的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将军纪念地,那位骑在马上的自然就是格兰特将军像。
安那考斯迪亚河安那考斯迪亚河(Anacostia River)。
它的名字来源于最初居住在这里的美国原著民。
安那考斯迪亚河从前的污染非常严重,现在已经有所好转。
不过这座城市的藏污纳垢有没有好转,我们可就不好说了
国民球场国民球场(Nationals Park),美职业棒球联盟成员华盛顿国民队的主场,我们从画面里隐隐可以看到亮起的NATIONALS.
新闻博物馆画面的左侧是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Newseum),位于宾夕法尼亚大道上。
尽管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从各个方面都绝对在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但片头中却连个正脸都没有,不过这倒也和《纸牌屋》中媒体人的身份地位相对应。
10街与G街交叉口这里是西北区10街(10th Street)与G街(G Street)的交叉路口。
这里一直颇为忙乱,唐人街就在边上(H街和I街)。
依然是格兰特将军纪念地依旧是格兰特将军纪念地,我们从这张里能看到旁边的国会。
画面下方的雕塑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碑这张图的视角似乎是从阿灵顿国家公墓出发,美国军政界最高荣誉者们大都葬在那里。
画面下方那个不打眼的雕塑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碑(Marine Corps War Memorial),以二战美日硫磺岛战役中,在硫磺岛插上第二面美国国旗的六位士兵为原型。
硫磺岛虽然只是一个小岛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美日两方在这场战争中都伤亡惨重。
联合车站正面联合车站的正面雕像,是不是颇有守护神的意味。
和欧洲很多大城市一样,华盛顿的中心火车站联合车站也是华盛顿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这里也是美国铁路局总部的所在地。
肯尼迪艺术中心画面中发着光的建筑物就是肯尼迪艺术中心(John F.Kennedy Arts Center),在美国地位崇高,也是美国第一座动用联邦资金修建的艺术表演场馆。
正如开篇所说,华盛顿不是一个发生故事的地方,但这里拥有的历史感却是绝对的独一无二。
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以来所有的光荣与伟大都在这座城市有迹可循,同时它也默默记录这这里所有发生过的罪恶。
有些人把这座城市当成一个最大的法庭。
可惜公平与正义,似乎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是它真正的审判准则。
华盛顿从来不会去审判任何人,它能做的,只是伫立在那里,默默观察,默默记录。
很多人说三四五季都很糙我想说你新鲜感过了 看什么不糙?
这部剧还是很棒的,老戏骨的演技就是了得啊,不说话一个眼神,故事全在里面。
我在想是否要每期都写写剧评,以前有个老板 看纸牌屋治理公司。
活脱脱一个老板政客,当然你能想象这公司得有多乱,话说文化水平高到都看纸牌屋的公司其实不多吧,这员工都不懂你的套路,不按照你套路出牌,这公司也可以go to hell 了
很想看被压迫的众人站起来。
终于看到你们编不下去了。
编剧糊弄我们啊。全剧没有半点营养,只能靠FU不断和屏幕外对话以及发表抑扬顿挫但极其不符合现实规则的威胁性的演讲来挽救苍白的剧情。人物塑造严重缺乏政治智慧,整季的手腕只剩靠转移矛盾到恐怖分子或是袭击事件上了。空洞乏力。再也不看了。
这剧的plotting一直让人无语,随心所欲生拉硬扯到极点,后半段WTF?然而下木桑的原始人设、语言、和周围关系,每一细节,还是那种茫茫星际对我一光年外靶心击中的萌点
坑越挖越深,死越作越大。第一季看完时原本以为这剧最多三季,现在看来是奔着十季去了。基本上现在就是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大妈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感觉啥也没讲还是得接着看的一季。
完全看不下去了,美国人民能忍受吗?第六季永远不见。
已沦为为黑而黑的电视剧了
看得让人疲惫
失去了前几季的各种惊喜,更多的是不合常理的剧情、人物性格行为,感觉乱七八糟。克莱尔竟然让一个非嫡系的人去掩盖自己杀人的秘密,开什么玩笑,这是赤裸裸的送人头啊,不要挟你才怪。
天天美剧+字幕库 拿走不谢
几度看睡着了,讽刺太过直白就显得笨拙。斗争手法越来越低级,咆哮,威胁,毒杀…对手都像白痴,说好的高智商政治剧呢?而且越来越无下限,拉无辜平民当炮灰吃相难看。侮辱群众智商,间接侮辱观众智商。这一季主角身上基本没有人的部分了,只剩两头野兽在那儿怼天怼地自绝于人,谁沾谁死,无聊又弱智
夫妇当主副总统。。。现代政治斗争剧拍成了宫廷剧,哦不,连古代宫廷剧都不如呀
只能给这个评价,金牌编剧走了之后,剧情就莫名其妙的。为了贴近实事就不停的加各类当年发生的国际事件,可是内容混乱。把州长夫妇故意弱化也凸显不出下木夫妇的高超手腕。
…a time to hear all the voices,for there is nothing more lonely or terrifying than feeling unheard.已烂尾。
一二季是政争党争、三四季节是内讧内斗,第五季完全沦落到了宫斗,#床破冻蒜#导致夏目的友人帐又绝望、又抓狂,根本追不上诡异的现实,真心编不出来,编出来也要被骂死,然而这两年白宫内外就是这么演的,不服不行,艺术低于现实一刚 。。。此剧全靠史派西撑场子, 没他的破壁独白,很多人坚持不到第五季,so,第六季完全不必看,只要看美国新闻就好,ps:注意区别假新闻哦#无波甚笑#
终于第五季剧情开始疲软了,Francaise和Claire大开杀戒,他们把曾经拉拢的人视为亲信,然而当他们威胁到自己时,又把他们杀了,所以内部人士不断的成为敌人,把对手的智商故意写低,这样有意思吗?比如国务卿既然已然背叛总统,干嘛还无防备之心的去见总统?难道总统身边人死了这么多还不能令人怀疑。
越来越神棍,越往前走逻辑漏洞越多,坑越填不上。不过最后一镜“My turn”还是很提精神。
[Netflix]我很喜欢这季,因为它阐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你追逐权力,追逐权力,而不是象征权力的位置。
逻辑水得一塌糊涂,是时候结束了。
一将终成万骨枯,不论在哪个国度都是如此,腹黑的路上难以回头!终于追完了,虽然我觉得5季已经很拖沓了,下木很多时候纯粹作死,我还是期待有下一季下木反杀克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