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系作品,四星起评,显然又是一部被豆瓣傻X黑低的港片,邱礼涛+黄秋生的组合早已被印证是港产佳作的标志。
本作节奏缓和,充满生活气息,但并不拖沓,耐人寻味。
但话说回来,若无甄子丹前两集的贡献,本作也无法达到现有的高度。
边观影边感动,这才是一代宗师真正应有的写照:有生离,有死别,有病痛,有情谊,有威风,有无奈,皆是人生百味;亦有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伦理观,却做到不流于说教,堪称叶问系最佳!
再说动作,虽刻画叶问中晚年,秋生也绝不如子丹刚猛迅捷,但咏春到底正宗。
终极一战叶问祭出极肘批肘连打,大秀六点半棍,又使咏春腿法大放异彩,实在过瘾!
可惜未能再现八斩刀神技,略遗憾。
≪叶问:终极一战≫,自从甄子丹饰演的叶问大获成功后,许多电影开始跟风,先后已有不少版本关于咏春拳的讲述。
但这版不同的是,黄秋生版描写的是叶问晚年时期的一段往事。
本片同样有与反派对决的精彩段落,这是该系列惯有的亮点;王祖蓝的客串依旧搞笑。
国语配音很失败,感觉很别扭。
总之,爱看不看。
大年初一,我看了一本电影《叶问:终极一战》,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片子!
故事的内容和人物的演技都非常值得赞叹,一代宗师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被发挥出来,我好像不是在看电影,是真的在感受一个人的人生。
现在的电影很少有能拍得这样有头有尾好好说故事的了,并且众星云集的也绝不浮华夺色,好像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的,真的一样,一个本来在人们心目中就非常有地位的一位先生,在咏春这个名字里面变得更富含深意。
看到的不仅是拳脚,更看到了为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
大师,不是拳打得好就是大师,大师更要有的是气度,是过人的智慧和禅意。
徒弟找一个好师傅难,师傅要找一个好徒弟更难!
咏春是属于大家的!
处世树为模本固任从枝叶动立身钱作样内方还要外边圆叶先生留下的教训,还不能完全懂,要把它当做内心的训导,多多参透,多在处世和立身中去行效其效。
這電影我是在飛機上看的,上映時有點被終極一戰這片名嚇怕, 拖拖拉拉便沒買票入場。
在沒期望下竟然有驚喜,不知看那一場甚至眼睛有點濕潤。
整個故事都在香港發生,自然多了親切感。
要刻畫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很不容易,電影所呈現的畫面說不上精緻,人力車的出現似乎太濫,飛機欖和樓下閂水喉的過場太刻意,但這些小節而已。
最感動的是那年代人與人的關係怎樣建立,怎樣維繫。
電影難兄難弟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而這部電影就講念舊。
不是講葉問嗎?
是,只是葉問就像一顆石子,這顆石子跌入香港這桶水,故事就是這顆石子引起的漣漪。
這些漣漪充滿念舊之情, 最明顯便是師徒和同門之間的情誼。
另外和曾志偉的識英雄重英雄,和夫人的生死相隔,為歌女的臨終探望,都象徵那年代的重情重義。
除了美術設計,電影也運用其他技巧和枝節重構時代特色,例如一開始洪天明用畫外音介紹各位徒弟,便很有收音機廣播劇講古的味道。
還有中間講葉問碰到故鄉舊識,本來開開心心一起食飯,卻帶出賣子養家的慘況。
這流於煽情的段落基本和故事無關,這樣加插重點不在葉問,重點是那個年代。
當然,講葉問必定要講功夫。
黃秋生的詠春和電影風格十分統一,招式分明,乾淨利落。
大鬧九龍城寨不錯有點誇張,但動作設計有變化有層次,觀賞性是不俗的。
葉問為人低調,相信他本人萬料不到自已的故事竟在電影界翻起熱潮。
我看的三部葉問電影,所關注的東西各有不同,而水準皆不錯,可謂各自各精彩。
電影,有時真的很神奇。
叶问题材虽被消费了很多。
但这是一部完全有别于甄子丹和文艺范的。
反而回归生活的平实,细微处感人。
且重点评价黄秋生,是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什么角色都能演,而且属于那种能镇住场的演员,换句话说,这个人物非常有戏。
老年叶问在香港的晚年生活,经过黄秋生演绎,还真是那个味儿。
不能说老黄版叶问器宇不凡,但叶问那种“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那种高手在民间的风格,属于那种市井名家的风格,功夫人上人,也会谆谆教导,但离不开柴米油盐,离不开儿女情肠。
可以说,黄秋生演活了这个角色,要没有他本片不会如此到位。
实在难以明白豆瓣的低分到底被谁黑了。
5年5部“叶问系列”电影的上映,也许会成为你跳过这第5部叶问电影的理由。
何况电影竟然以“终极一战”这样廉价的字句作为标题,加上影片由拍出让叶问系列走向低谷的《叶问前传》的导演邱礼涛执导,近些年烂片又重新多起来的影帝黄秋生饰演叶问……综合来看,除了铁杆功夫片影迷,这部电影一副十足的“炮灰本色”。
不过如果你是了解叶问宗师生平的人,或者你是第一次知道“咏春叶问”,本片都会给你极大的满足。
这种满足感,让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下一届金像奖影帝,我挺黄秋生!
” 和之前的三任叶问饰演者相比,不管是人物性格、咏春身手还是精神气质,黄秋生是最独一无二的。
作为电影形象的叶问,前5部和本片一样都是虚构为多,不过在本片之前,叶问宗师在香港传武的这段岁月,全都给观众留下一个误会,那就是——香江岁月的叶问,正当壮年,在甄子丹版的第二部,叶问不仅又打倒了一位帝国主义拳霸,还有娇妻与一对儿子相伴,虽已不再是富家子弟,也说得上是逍遥自在。
然而事实是,1950年叶问孤身一人前往香港,已是57岁高龄。
这位不爱多说话,行事儒雅低调,为人外圆内方的武术家,在香港的生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据他的儿子叶准和几位还在世的徒弟回忆,叶问虽然谈吐简洁幽默,每天都有一群徒弟相伴,但他经常会一个人发呆,很少和谁吐露心事。
后半生,因为时代风云,叶问再也没见到过发妻张永成,只有一位没有名分的“上海婆”照顾过他,并和他有了第三个儿子叶少华。
而这一段不被认可的感情,也曾令叶问和一众徒弟出现过感情危机。
太多的不快、沉重,加上从云端跌落红尘的人生经历,让晚年的叶问更不爱说话。
这种沉默,对于人到中晚年的武术家,其实是深妙不下于武学真谛的气质。
一代宗师,和名人大腕一样,被人看到的永远是成就、辉煌,不过提升他们成就的,更多的是身后的牺牲与隐忍。
某种程度上,正是跌宕起伏的历练,才为宗师的武学修为和处世哲学添了臻入炉火纯青、返璞归真之境的火候。
因此,直面宗师个人史的本片,“传记片”的质感压过了“传奇片”的想象。
这些,绝对都是黄秋生的功劳。
尽管他比真实的叶问要高出两个头不止,混血儿的血统也让他的五官大异于叶问。
但当他拎着两个竹箱,身穿一袭长衫,孤身一人略显迷茫地站在香港的街头,一位落魄风尘身怀绝技的大师形象,就此将黄版叶问和前三版叶问划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本片的黄秋生,会让人失忆,忘了他在《人肉叉烧包》、《野兽刑警》、《古惑仔》、《无间道》等等精彩的电影中存在过。
他能于瞬间制服暴徒,但不会让你觉得暴力;他和人对话,无论是情人、儿子等亲人,还是蛮横的武林同道抑或地痞流氓,总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还让人有回味的余地。
他演出了武学大师的气节与气量,也捕捉到了一个老先生乐观、圆融、细腻的神韵。
你可以感觉到黄秋生和梁朝伟一样,是在叶问这个角色上下了功夫的,但和梁朝伟的个人特色相比,黄版叶问更真实,更立体,更有逝去的年代的味道。
但黄秋生的贡献,无法掩盖影片剧本孱弱的硬伤。
除了精彩的咏春动作,琐碎而没有重心的叙事,没有呈现出晚年叶问的精彩。
看完电影,更同意黄秋生对自己的评价:“我演过烂片,但从没演过烂角色。
”
回家时看了这部电影,当时总体感觉还不错。
虽然整部电影比较平淡,但也有所起伏。
看了电影的相关资料,电影所描述的故事得到了叶问儿子叶准的肯定。
这才发现,这部电影因为更加接近真实,所以才没有《叶问1》和《叶问2》的精彩刺激。
这部电影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叶问。
在经济萧条时刻,他也有很多无奈,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确实不是很好。
最让人惊讶的是叶问与“外省婆”的那段感情故事。
人无完人,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所看重的东西都不同。
也许他是被“外省婆”的痴情所感动,也许是另有顾虑。
当然,选择了和“外省婆”在一起,叶问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陈小春所扮演的警察,由刚开始的正直,慢慢的也学会了收黑钱,甚至与九龙城的老大勾结在一起,但他对师父叶问一直非常尊敬,最后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守住了自己的良心。
这个世界并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好事和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划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电影有夸张的,也有写实的,有多种不同的风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吧。
这应该是一部纪录片,记录叶问的后半生。
名字起为“终极一战”,其实不过是噱头。
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演绎得也不错。
只是每个角色,点到为止,不会有太多的笔墨来显示人物的鲜明性格。
叶问,经历那个年代的多变,历史的沧桑。
总结出自己的处事哲学,作为师父,有责任教徒弟练武之时,也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怎奈那个年代的香港,人浮于事。
你不想惹别人,别人也会自动找上门惹你。
即便如此,依然低调地过完后半生,没有大富大贵。
电影结尾处,叶问写下了:立身树为模,根稳何妨枝叶动;处事钱做样,内方还要外边圆。
着实给影片增添了深度,引起我的思考。
最近,因为一些事情,陷入了别人之间矛盾的漩涡里,我可能会被诽谤,失去朋友。
但后来想想,这似乎与我没有利益之争,我还是我自己,做我自己。
不随意听任何人摆布,也没兴趣人云亦云陷入别人的争斗里。
对于小人的流言蜚语,就一笑而过吧。
继续强化自己的内修,不受外界打扰。
看完3个不同人演的叶问,甄子丹最能打,梁朝伟最有型,黄秋生演的最老,最不像大侠,却最能打动我。
起初不打算看,看到微博网友赞了一下,觉得对方蛮靠谱,就去支持了下,没想到是这样一个角度来说叶问。
电影比想象中好,用个现在俗气的词,就是接地气,所有的的叶问电影都是说他如何能打,如何潇洒,到香港落魄,很多都是点到即止,只有这部《终极一战》用了很多笔墨来描述叶问到香港后落魄的日子。
看到志伟哥出手,不是他演的不好,就像在《一代宗师》看到赵本山和小沈阳,既定印象太深,其实演的蛮好,好像部分打戏还没用替身。
两个帮派未交手,先在报馆笔尖交手,比上来就打有意思多了。
故事很简单,叶问流落香港后的生活,为了糊口教拳,然后自己和徒弟发生的一些故事。
片子仍然有些散乱,陈小春饰演的警察徒弟,阿娇饰演的女师妹,洪天明饰演的大师兄,熊欣欣饰演的地头龙,很能打的卢惠光饰演帮凶。
看到熟悉的熊欣欣施展的腿法,好激动,不过卢惠光没能施展出来,可惜啦,现在这种硬桥硬马的武打片日渐式微,不容易看到这帮人露脸。
为了票房,还是有几场打戏,中规中矩,打起来有模有样的。
袁咏仪饰演张永成,就是戏份少了点,和黄秋生饰演的叶问输内功那场戏蛮好玩,就是秋生显老,银幕上看起来不搭,不过两个人的对手戏还蛮温馨,毕竟真实生活中,又有多少是看起来登对的。
一看演员表,饰演叶问黄昏恋的歌女珍妮周楚楚是86的,才27岁,难怪要划浓妆来缩减他和秋生的年龄差距,这一段故事不错,感觉演的没感觉,可惜了。
配角里面,表现抢眼的是洪天明和陈小春,阿娇普普通通,还是扮可爱多一点,蒋璐霞表情总是恶狠狠的,配音也有点怪,记得微博上说是她自己尝试粤语配的,还需要提高。
其实这部戏剔除一些打戏,可能节奏上会更好一些,片尾的李小龙演的好烂,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那回事,把bruce Lee 演的略猥琐了吧。
可惜啊,电影市场就这桩不好,一个题材好,就大家拼命拍,排到最后大家没得玩,就看谁快手。
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另外一个角度的叶问故事,看腻了打来打去或者装13的叶问,看看这个版本换换口味也好。
还不错,很平实的刻画了一个功夫大师的生活,比较起来,更喜欢《一代宗师》里面的打斗以及其他门派人物的刻画,可更喜欢本片中关于生活细节的描述,总觉得《一代宗师》里面那种完全脱离生活,脱离真实,看上去挺玄乎,可看完之后根本没太大感觉,除了那些矫情的台词和画面,在心里还真的会留下些印记。。。
陈小春已经沦落到在要在一部低成本影片里当配角的份,这么些年来,他真的浪费了最好状态的时期。。。
叶门 =_=
TVB+影视城风,人都老了打不动,一天到晚吃饭聊天。大腕角色不少,被国配毁得很彻底,大师阴阳怪气,很久没看过如此幼齿生硬笑点不断的大片了。香港演员断层啊,黄秋生依旧喜欢,片尾cos叶问遗影。叶准旁白试图拎起一本流水账(失败)。嫌一代宗师不好好讲故事的赶紧看这部吧,里面满满的全是故事哟
在邱礼涛这里,叶问不再是民族自尊心的icon,而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他的一生变得很丰富,不再只有打鬼佬这一个终身使命,人生就像是那件衣服,没有扣子也没有口袋。
其实是叶问版《岁月神偷》,借叶问招牌强行怀旧老香港风物,平淡讲述一位会武功的儒雅老人在五六十年代香港市井过完后半生的故事。然而抱着看功夫片预期的观众不免会失望,是故评分甚低。
可能比较贴近真实, 但作为电影, 太过冗长枯燥了.
现在不拍叶问就算不上导演么
处世树为模,本固任从枝叶动;立身钱作样,内方还要外边圆。能文能武,才是一代宗师。叶问这个人物被过度消费,能跳出功夫这个圈子,已经是新意。内心强大的修为永远比拳脚的厉害更得人心。乱世中的平民,平民中的高人。
碎
想使劲,没使上,一泻千里
黄生对晚年叶问的表演非常到位,可是全片感觉就是在做一个年表,想表达很多东西,却又表达不出来的无力
最不好看的叶问,却是最真实的叶问。
垃圾
江湖有句老话:师傅牛逼,我牛逼;如今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徒弟出名,我出名。
快进看的还行,黄秋生还真有那么点宗师范,不过叶问都拍滥大街了吧,谁都来拍。。。
还不错啊。
阿娇现在只能演小配角了吗。叶问还是不要再拍了吧,过度消费了。
就演叶问来说,黄秋生和梁朝伟还真有点儿像,尤其某些表情。。。。呃
就这么回事。。
2013.04.23色调很漂亮——干净、温柔,有岁月的质感却不嫌过于厚重;视角也很好——身边人眼中的叶问(可惜没能好好坚持,应该更疏离一些,才能更好地表现叶问的影响和大师的寂寞)。配角的塑造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珍妮、梁双和邓声,可惜本片的叶问恶言恶语、满面戾气,令人难生认同。
一分钱难道英雄,最终的战斗是人生,最终的对手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