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征服1453

Fetih 1453,征服者1453,法提赫1453

主演:黛乌霖.埃文,易卜拉欣·切雷克库尔,迪莱卡.赛尔拜斯德

类型:电影地区:土耳其语言:土耳其语年份:2012

《征服1453》剧照

征服1453 剧照 NO.1征服1453 剧照 NO.2征服1453 剧照 NO.3征服1453 剧照 NO.4征服1453 剧照 NO.5征服1453 剧照 NO.6征服1453 剧照 NO.13征服1453 剧照 NO.14征服1453 剧照 NO.15征服1453 剧照 NO.16征服1453 剧照 NO.17征服1453 剧照 NO.18征服1453 剧照 NO.19征服1453 剧照 NO.20

《征服1453》剧情介绍

征服145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是土耳其史上最贵的影片,制作成本达到1700万美元。 影片根据历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战役改编,制作开始于2009年,前后历时有3年之久。 1453年,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侵略者包围。由于帝国的国库逐渐空虚此时的君士坦丁堡只是曾经荣耀的影子,相对而言土耳其帝国却逐渐强大起来。在忍受了拜占庭帝国这么多年后,野心勃勃的苏丹穆罕穆德二世(德夫瑞姆·埃文 Devrim Evin 饰)发起了终结拜占庭帝国的战役。率领骑兵和战舰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从而结束了东罗马帝国一千多年的统治,以土耳其人的名义征服君士坦丁堡,将奥斯曼帝国建立成一个地跨欧亚的国家,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二十黑客现实主义勇者的王国再建记钦奈风云超级飞侠:乐迪加速一生日本少林因为太怕痛就全点防御力了Ⅱ庆余年第二季猿猴大战怪物玛丽塔的悲剧百战天龙第五季超能计划电梯游戏向往的生活拯救拉尔夫驸马大人请指教河神2江户盗贼团五叶心术禁忌的妻子紧急呼叫萨拉热窝事件不好意思啊,查理疯死叔叔是奥黛丽赫本下一站婚姻喜卷常乐城乡村爱情12误入青春纪录进行时第二季

《征服1453》长篇影评

 1 ) 渣的想口吐芬芳,真实历史请看《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一)

一部极度意淫,且歪曲真实历史和诋毁人物的渣渣电影,同我们东边某个半岛国家的部分电影有的一拼。

1.穆罕默德二世对他爹穆拉德二世没多少感情。

搞的一副父慈子孝的。

2.种种神迹鼓吹穆罕默德二世的出生顺天时、得民心,这种二流的手段,翻遍中外史书哪朝哪代都有。

但你放在电影里鼓吹,就是王婆卖瓜了。

3.拜占庭帝国到了15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已经穷的一批了,连后来皇帝加冕皇冠上的宝石都换成玻璃的了。

电影故意刻画君士坦丁十一世和大臣骄奢淫逸的吃喝享乐,也是着实腹黑。

4.君士坦丁十一世可以说是“非亡国之君,却当亡国之运”,和明代的崇祯皇帝有的一比。

电影里刻画的这个邪恶。

如果说要用道德伦理来彻底评判一个人,那就是王先生说玉先生。

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很早的时候就竭尽全力向法兰西诸侯、教皇、威尼斯、热那亚等基督教同宗,派去使者或者信函,请求看在耶稣的份上拉兄弟一把,而且他同意教皇东西方教会合并的条件,也是为了保住君士坦丁堡。

城市没了,信仰安在。

而且这位末代皇帝能征能战,曾收复了周边不少原先属于拜占庭的地区,而且同奥斯曼军队有过直接作战。

5.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对“铸炮大师”乌尔班事件的讲述,完全是捏造。

乌尔班是因为拜占庭给不了他要的那份钱,穷啊,连养活他的钱都没给了,才跑去奥斯曼那边找苏丹进献巨炮的制造方法。

历史上君士坦丁十一世对乌尔班相当礼遇的,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位真正工匠级的铸炮大师。

反而是乌尔班,其实就是为了挣钱,谁能给钱去谁那,他可是基督徒。

电影里居然捏造了一个乌尔班的闺女,还演成乌尔班拒绝铸造巨炮,拜占庭强迫乌尔班,要抓捕他,乌尔班和闺女被奥斯曼人救了,自愿给穆罕默德二世铸炮。

这就狗血了,天上地下的道理都让你土耳其占了。

错误点❌,待更......

 2 ) 影片一般但是历史意义深远

《征服1453》是土耳其史上最貴的電影,根據歷史上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佔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改編而成的,影片陣容強大,戰爭場景宏偉,很生動細緻地描述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全過程,是一部可以堪比好萊塢的史詩動作大片,可是在中國並沒有公映,只能在網上下載來看。

奧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消滅了拜佔庭帝國,對處於中世紀黑暗時期的歐洲是震撼性的衝擊,它帶來了文明的曙光,促進東西方的文明交流,揭開歐洲文藝復興的序幕,啓動大航海時代,是近現代人類文明的重要開端。

影片的最後,穆罕默德二世進入索菲亞教堂親吻了東正教小孩,預示著宗教寬容政策以及歐洲的全新秩序。

看完了影片覺得我們中國人很偉大,土耳其人的祖先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突厥人,突厥是被唐朝打敗而西韆歐洲的。

 3 ) 言论自由 不要抱有偏见

电影娱乐而已,态度要中立 。

既然要评价,请大家务必不要抱有偏见,事件真实性不要妄自猜疑,毕竟我们不是当事人,所以是真是假,是好是坏,自己去判断,不要有煽动情绪。

你了解的不一定是好的,你不了解的也不一定是坏的

 4 ) 法提赫1453

就纯粹用电影的角度来看,影片拍摄的不错,前部结构拖沓了一点,中部也算合理,后部尾巴小了一点,结构上就是这个样子!

   影片的场景看上去确实很豪华气派,虽然可能大部分由电脑合成,但是真材实料应该也是的,建筑方面:没有太明显的穆斯林殿堂;演员的服饰 着浓郁的土耳其特点,服装看上去颜色亮丽,贵族们的穿戴各有特色,连小王子的衣服都很得体,王后的衣服也很考究,那些侍女的服装有一点点古罗马风格,特别是后面那些舞蹈中的女侍,穿着高开叉裙,非常吸引眼球,导演也特别给了镜头;音乐方面,背景乐、场景乐都不错很合拍,画面么由于在线清晰度及色彩看不做评论!

被许多网络朋友所诟病的是女铸炮者不够漂亮,那是事实,但是如果女铸者过于漂亮,那么像铸炮这样的体力加技术活,就好像不太适合她做了,其实女主角刚开始的时候,穿着着红色长袍的时候,看上去还是挺细腻的,至少不是很难看,过于漂亮气质了在选角的时候,导演会考虑安排饰演王后的呵呵!

确实穆罕默德的王后看上去,年轻气质温文尔雅,而被许多网友称赞的那个报信的女侍、倒酒的女侍、陪浴的女侍、舞蹈的女侍都很漂亮,身材婀娜,这是影片中可圈点的地方,当然了值得称赞的地方有许多,不面面俱到了我们不去追究,到底电影《法提赫1453》讲述的故事,有多少真实的成分,但是相信主线中穆罕默德战胜了康斯坦丁这是事实,虽然我也认为按中国古代战争手法来看,他们的战斗,几乎没有什么慎密的策略和精密计划,有一点靠运气的成分,主要是拼体力了,再依靠阿拉托梦的,然而,穆罕默德就是赢得了战争,历史总是这样,好运给了强者!

整体来看,个人认为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土耳其历史上曾经被多个外来民族统治过,曾经分分合合,是个历经磨难的欧亚大国,而她的本国电影发展,还刚刚起步,此片以前所未有的投资,来拍摄一个历史题材的故事,这是值得褒扬的,作为普通观众,我认为是一部巨作,支持鼓励土耳其拍摄更好更多更有水准的电影,呈现给大家!

 5 ) 简述君士坦丁堡的历史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为加强帝国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决定在帝国的东部建立一部新都城,最终选择了当时的拜占庭作为新都地址。

拜占廷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这条狭窄的海峡将东南欧洲与亚洲分隔开来。

城市本身坐落在一片小山丘上,南边是马尔马拉海,北边是金角湾,东边扼守赫勒斯滂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入口,西边居高临下俯瞰色雷斯平原。

拜占庭不仅是通往亚洲的必经之道,也是黑海通往爱琴海的唯一通道,商业价值、军事战略价值显著。

新都于于332年5月18日宣布建成。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君士坦丁堡成为唯一的罗马帝国并且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来自地中海和西亚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君士坦丁堡。

波斯帝国的崛起威胁着君士坦丁堡的安全,自565年至717年,君士坦丁堡数度被围,而从413年以来就不断兴建的城墙牢牢的保护住君士坦丁堡。

而接下来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成为了君士坦丁堡的第一次浩劫,应阿里克赛四世之请,十字军介入帝位继承的纷争,并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的海防。

在索要战利品未果的情况下,十字军攻入君士坦丁堡,全城被洗劫三日,拜占庭皇室流亡在外。

米海尔八世夺回君士坦丁堡之后,但是帝国丧失掉了大多数领土,失去了经济资源,处境艰难。

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默罕默德二世开始围城,君士坦丁十一世兵败阵亡,都城再遭洗劫,自此罗马帝国彻底灭亡。

 6 ) 土耳其,欧洲的日本

土耳其,一个和日本一样,自卑,自以为是的国家,版图是在欧洲范围内,但是却不被人承认,梦想脱亚入欧,却因为野蛮而不被欧洲各国所接受,就像一只王八,你穿了什么,你依旧是只王八。

如果不是因为土耳其之父凯末尔的革命,这个国家依旧会沉迷在奥斯曼帝国的幻想中。

说到电影内容,恐怕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哄骗哄骗土耳其的年轻人还是可以的,自我吹捧穆罕穆德二世的仁慈,雄才大略,但是结尾的所谓“仁慈”貌似太假了吧?

什么叫做信仰自由?

屠城三日难道土耳其忘记了么?

亚美尼亚种族灭绝又忘了么?

科索沃战争中土耳其的“积极”也忘了么?

支持叙利亚搞分裂土耳其依旧不记得了,尤其是当年阻挠“瓦良格”回中国,土耳其也卖力不少,很少见土耳其能反思自己,奥斯曼帝国的梦始终醒不来。

《古兰经》从来不会教导人们去撒谎,用谎言来装裱自己,奉至仁至慈的真主的名义,求您引领他们正路。

 7 ) 还阔以吧。

历史背景: 罗马帝国从公元四世纪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大概在如今的意大利区域,不过没过一百年就被游牧民族日耳曼人灭国,游牧民族没有中央集权的思想,废除了古罗马帝国的皇权社会,建立封建部落制,并且由于是野蛮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文化、法律等人文也就停滞不前了,并且这片区域的原来信奉基督教的也逐渐演变成了天主教,总体而言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基本属于原地踏步。

重要的就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分为前期、中期、和晚期。

拜占庭帝国所占据的领土并不像中国一样,中国是西面高山,东面和南面临海,只需要防御北面的游牧民族即可,拜占庭却恰恰相反,四面都可以被攻击,并且特别容易被攻击。

但是。

他却实实在在延续了1000多年,地处亚欧非交界处,通货贸易和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一直屹立不倒,直到1453年,游牧民族奥斯曼土耳其民族,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攻占君士坦丁堡,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453年的决战,与其说是侵略与被侵略还不如说是,伊斯兰教和东正教的互相指责对方为异教徒。

奈何这两个宗教对于异教徒都是眼中沙肉中刺,必须除之而后快,所以最后的情节,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和平共处,可能是土耳其民族对于未来两个宗教的希望处理的方式吧。

对于欧洲历史稍微有点印象的,我们都记得。

东罗马帝国被灭亡以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并且文艺复兴却是在意大利展开的。

难道我们不该有个疑问吗,那就是为什么被蛮夷统治的西罗马却可以走上文艺复兴呢?

此时,我们应该感谢奥斯曼土耳其民族占领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存在的1000多年里面,对于古罗马文明的继承是全部,并且在其基础之前,哲学和法律也是空前发展。

君士坦丁堡被占领以后,这一批先进思想被迫流传到本属同一祖先基督教的天主教的地盘,意大利。

文艺复兴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开展了。

与此同时,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并且排斥其他文化。

导致亚欧非陆路交通枢纽被封闭,这也导致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新大陆被发现。

以上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只由于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原因之一。

每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也不是无因无果,只不过当时的人看不到。

后来的人效用道德制高点来要求古人,未免太过于苛刻?

本电影的美化操作,我想远不及某国吧。

我们就把美化当成是对未来的期许吧。

【第一次写一个带有宗教电影的影评】

 8 ) 歪曲历史啊,政治立场过于鲜明

土耳其能找这么多人,还能拍出这样的CG场面的电影算是可以了。

但是本片严重歪曲历史,被侵略的东罗马帝国反而成为邪恶的化身,而率20W人侵略者反而成了正义象征。

本片证明不仅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电影也是由胜利者拍的!

 9 ) 成王败寇

史诗片。

介绍了那次土耳其人多去伊斯坦布尔的战役,不过作为我来说,不了解那段历史,所以看起来有点冗长和乏味。

不过,我还是觉得,远离战争。

不分种族和宗教。

 10 ) 被扭曲的历史,乏善可陈的艺术

土耳其历史战争“大”片。

作为电影的艺术性乏善可陈,演员表演毫无亮点,叙事逻辑性差,基本没有可看性。

抱着了解土耳其人历史观的目的勉强看完。

影片本身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一定要纠正一下被扭曲的历史:1、关于征服者穆罕穆德二世,接任苏丹时年仅19岁,他继承的是穆拉德二世留下的丰厚的遗产:内部叛乱被平息,周边强敌被扫荡而纷纷臣服,国力强盛,内政平稳。

仅仅2年后,他包围并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依靠的就是父亲为他打下的基础。

穆罕穆德在12岁第一次登基时就体现出固执且傲慢的特点,并因此而失去了大臣们的支持。

其第二次登基后这一性格依然表露无疑,而且加入了多疑、善变、神经质的性格。

这些性格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2、战争的另一方,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但是其领土已经收缩到了君士坦丁堡周边、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及黑海沿岸和色雷斯地区的少数城市。

拜占庭在遭受奥斯曼土耳其人威胁的同时,由于宗教原因(拜占庭是东正教而拉丁世界是天主教)也受到来自西方拉丁世界的冲击,包括十字军在13世纪就洗劫过君士坦丁堡。

内部雇佣军在14世纪的叛乱,以及黑死病,都对拜占庭打击极大。

尽管如此,拜占庭尤其是君士坦丁堡长期坚持在抵抗东方民族入侵的前线;同时在文化艺术领域极为发达,远超于西方拉丁世界。

君士坦丁堡大学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美国的哈佛大学。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大量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流亡西欧,加速了文艺复兴的步伐。

然而,当时君士坦丁堡当时已经开始衰败,经过数次战争,其人口已经从鼎盛时期的50万下降到不到10万。

除了皇宫和索菲亚大教堂,很多建筑都已经被荒废,其中就包括电影中皇帝发表战前动员的体育场。

这个体育场的遗迹至今还在,就在蓝色清真寺对面。

城市中很多公园、广场都变成了荒地甚至农田。

因此,电影中体现的金碧辉煌的城市并不存在。

3、当时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学识渊博、举止高雅,和电影中粗鲁、自大、沉溺于酒色的形象截然不同。

拜占庭帝国和罗马帝国一脉相承,他们当时的礼服还是托加(一种优雅的白色长袍,罗马电影中常见),和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宫廷相比,几乎不是一个阶层。

君士坦丁一直致力于维系和土耳其之间的和平,没有采取过任何刺激土耳其人的举动。

电影中君士坦丁写信刺激苏丹的情节完全不存在。

实际上当时的拜占庭已经算作土耳其的附从国,曾派兵参与过土耳其平息内部叛乱的战争。

君士坦丁在战争中一直坚持在前线,城墙被攻破之后,属下建议他逃走以东山再起,被他拒绝。

最后他撕掉身上所有的皇家徽章和印记,亲自投入战斗。

他的尸体最终也没有被找到,电影中他的大臣把遗体献给苏丹的场面是虚构的。

4、电影中拜占庭宫廷声色犬马的场面,在罗马帝国时期可能存在;而在当时,拜占庭财政相当拮据,几乎不可能存在。

电影应该是出于丑化西方人的需要想象出来的。

反倒是土耳其后宫,充满龌龊与奢靡。

穆罕穆德二世本人不仅后宫美女如云,还纳入大量男童(不错,是男童)。

影片中对皇妃浓浓的爱意不敢说一定没有,可能性应该很低。

5、在战争中体现巨大作用的乌尔班(厄本)巨炮,是一位匈牙利工匠发明并建造的。

他首先来到君士坦丁堡,但是由于此时拜占庭财政极度拮据(皇帝加冕王冠上所镶嵌的宝石已经开始被玻璃替代了),支付不起他索要的酬劳,乌尔班才前往土耳其。

穆罕穆德支付了他要价4倍的报酬,他最终成功制成巨炮。

因此一切都是因为金钱,什么穆斯林被十字军屠杀、美貌少女身负家仇、拜占庭大臣暗杀、土耳其007深入敌后营救的情节全属虚构。

乌尔班巨炮非常可怕,全长超过26英尺,运输时需要60头牛拉动,,炮弹重量1200磅,射程可以达到1英里。

6、电影中唯一的爱情戏,炮女和土耳其007,历史中当然没有记载。

但是勇士哈桑确有其人,他是一名力士,率领土耳其军队一支特种兵趁乱攻击一段外城城墙的缺口,并坚持到援军到来。

他本人被投石击中而死。

勇斗敌将、身中数箭拼死插旗的情节不存在。

7、关于对战双方的兵力,拜占庭方面本身的守军,加上部分来自于威尼斯、热那亚、教廷的援军、滞留在当地的外国水手和商人、以及少数来自于西方世界的志愿者,甚至当地的修士,土耳其人质王子奥尔加的护卫等等,不足7000人。

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全长将近23公里,与土耳其军队正面对战的面向内陆部分约6.5公里,但是这部分城墙分为内外两部分。

也就是说,拜占庭平均一个战士,至少要负责将近2米的城墙守卫。

其中威尼斯、希腊和热那亚人之间均互相存在矛盾,不断争吵。

战争最严酷的阶段,城中居民,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都在前线参与修补被毁坏的城墙。

8、土耳其方面的兵力预计超过10万,其中正规军8万,其余为杂牌军。

这只军队的主要构成其实并不是土耳其人。

正规军的主力是新军,成员是从土耳其境内基督教家庭“征召”的儿童,从小训练而成,这些小孩被该信伊斯兰教,长大后不允许结婚,基本上是被训练的战争机器。

杂牌军成分很复杂,来自周边各个国家,甚至拉丁世界和希腊,属于希望发战争财的流氓或者冒险家。

9、电影中拜占庭守军一直龟缩不出,实际上在初期守军曾利用土耳其人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并取得小规模胜利。

10、战争中土耳其人的确通过挖掘地道的方式进攻,但是拜占庭人的反制很成功,通过对向挖掘隧道的方式将其击败。

甚至有一次抓获了地道兵的军官,并因此获取了土耳其人所有地道的位置信息。

从此土耳其人就放弃了通过地道进攻的方式。

电影中土耳其地道兵舍生取义的壮举也是YY。

11、土耳其人投入战斗的海军超过100艘大小舰船,而拜占庭方面只有26艘,且大都是风帆船而非划桨战船。

但是联合舰队尤其是热那亚和威尼斯人展现了高超的航海技巧,曾有四艘运送补给帆船突破封锁进入金角湾,在风向多变的环境下,与灵活的土耳其划桨战舰展开激战。

苏丹在海边观战,并按捺不住纵马跳进大海。

最终基督徒的帆船安全靠岸。

这个场景电影中有所体现。

12、君士坦丁堡城墙防卫的重点是面向大陆一侧,最薄弱的环节则在金角湾一侧,13世纪初十字军破城就在这里。

因此拜占庭人用一条巨大的锁链封锁了金角湾口,导致土耳其舰队长期无法进入金角湾并取得制海权。

苏丹为此几乎要砍掉海军指挥官的头。

最后苏丹出人意料的将约70艘船从陆路绕过热那亚人控制的佩拉城运进了金角湾。

金角湾突然出现大量土耳其舰队,导致了拜占庭守军信心的崩溃。

电影中土耳其人用坚强的意志,人力拖动战舰翻过小山,实际上拖动战舰的是公牛,仅在上坡时加入部分人力。

13、根据穆斯林法律,对于归降的城市,不允许进行掠夺和破坏,个人财产和信仰的自由也应当予以保护;而对于有抵抗的城市,破城后可以劫掠三日。

穆罕穆德给拜占庭的最后通牒就是这个内容。

14、破城后,土耳其士兵开始疯狂的劫掠和屠杀。

青壮年被掠为奴隶,“没用的”老人和婴儿则被杀掉。

教堂和宫殿成为首要目标,金银的装饰,马赛克壁画都被夺走,艺术品和书籍则被毁坏。

不过也有识货的士兵收藏了一些书籍,要知道当时还没有雕版印刷术,书籍都是人工抄写在羊皮纸上的,极为昂贵。

被掠为奴隶的贵族在后来被允许“赎身”,但实际上很多人赎身之后又再次被掠为奴隶。

苏丹本人优先选择了美貌的少男(!

)少女充实自己的后宫,并亲自挑选了400对金童玉女送给埃及、突尼斯和格兰纳达的国王。

最终君士坦丁堡共4000人死亡,5万人被变为奴隶。

当然,这些都被电影忽略了。

15、土耳其人的掠夺只持续了不到2天就被苏丹下令停止了,其目的是为了整顿秩序举行入城仪式;而土耳其士兵并未感到不满,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掠夺的了。

苏丹进入索菲亚大教堂,发现一个士兵正在砸取教堂内的大理石,于是斥责了这个士兵。

不是因为对教堂的尊重,而是他认为所有的建筑物都是苏丹的战利品。

16、苏丹下令将索菲亚大教堂改造为清真寺,但是保留了其它部分教堂,并将另一座主要教堂——圣使徒教堂——作为东正教的主座教堂。

不过苏丹的承诺并没有延续很久,圣使徒教堂和其它所谓被保护的教堂,均陆续被改造成清真寺。

东正教的主座教堂被迫选择更为低调的建筑,但是确实幸存至今。

17、影片最后一个镜头,苏丹穆罕穆德步入索菲亚大教堂,承诺保护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信仰自由,并抱起一个小女孩亲吻。

这个画面实在恶心,也许只有岗村宁次进入南京,给中国儿童糖吃的画面可以媲美吧。

《征服1453》短评

在坚固的城墙 也有崩塌的那一刻

8分钟前
  • 出云春水
  • 很差

The word faith in your language is conquer?

11分钟前
  • heng
  • 较差

伊斯兰的大旗最终插在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奥斯曼土耳其人走进了举世倾羡之城,众城之城,开启了600年的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世界上最后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拉丁人的天主教、希腊人的东正教、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的伊斯兰教,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6分钟前
  • 刑訴科代表
  • 力荐

太他妈主旋律了

18分钟前
  • V0ID0
  • 还行

这就是一部土耳其的《赤壁》啊。特效场面密集而虚假,人物普遍缺乏深度,充满了狗血的宗教口号。动作场面精心编排过但没什么新意,大量夸张的慢镜头让人想起印度电影。最后的宗教宽容情节很好。

19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垃圾电影,浪费我时间

23分钟前
  • 我会梦见电子羊
  • 很差

感觉额尔多安应该挺喜欢的

25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很差

说实话如果都换成黄种人我以为在看新三国,这部应该是短篇连续剧才对

28分钟前
  • 你咬偶啊
  • 较差

听了两个多小时土耳其语头晕~~~还没能习惯土耳其式的杀戮,偏重口~~~其他都不错。

33分钟前
  • Le Cash
  • 还行

尽管这部电影里可吐槽的地方太多,但他毕竟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伊斯兰世界。

34分钟前
  • 耶律子
  • 推荐

沉闷、臃肿

39分钟前
  • 二手名侦探
  • 较差

又闷又长

44分钟前
  • 以太
  • 较差

土耳其版的建国大业,最后演变为2个猛男帅哥之前的争风吃醋肉搏战

47分钟前
  • 微辣
  • 还行

史诗片不是每隔几分钟就一段慷慨激昂的音乐煽情,另外特技也假了点。

50分钟前
  • mcruz
  • 较差

伊斯兰主旋律

55分钟前
  • Ed Wood
  • 还行

大炮威力不足以和信仰相当啊~

59分钟前
  • Daemon
  • 推荐

回教从来对历史不老实

1小时前
  • Tide&Echo
  • 很差

2B片

1小时前
  • 风春笑面人
  • 较差

土耳其主旋律片,根据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改编。特效和战争场面很不错,好莱坞水准,远超国产片。但过多的美化和史实的歪曲,几乎成为意淫片。甚至出现身中数箭就是举着红旗不倒的场面,就差喊出还有党费没交!

1小时前
  • 肥壮壮
  • 较差

忘记为什么会下这片子看了.....后悔啊~~~

1小时前
  • 兜总她老爹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