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时候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是,每个朋友都是只能够陪你走过一段路程的人,当你们的路不一样了,朋友也就不再了。
粗俗点的就是曾经跟一个生意人喝酒,喝醉后他说:能够帮你赚到钱的就是朋友。
当时曾经对这些看法颇不以为然,认为我身边的死党都是一辈子的朋友。
随着年纪渐长,却发现自己少年时身边的死党正在一个个地疏远离开。
不是反目,而是渐渐没有了共同的话题,要不然就是已经结婚生子,没有时间聚在一起。
纯粹的友谊正在变为能否通过关系多做些生意。
寻找伴郎里面其实也正是反映这样的事实:知心朋友之间说到底只能够是不在侵害自己的利益下才能够得到的。
比如Sydney没有结婚,没有正式的工作,因此,他以前的好友都渐渐疏远了他,当他想要和Peter做好朋友的时候,Peter却在未婚妻不喜欢Sydney,以及觉得Sydney损害他的形象的情况下,坚决和Sydney断交。
最后大团圆结局,只不过是由于1、妻子接受了他这个朋友,2、Sydney帮他做的广告的确帮助了生意。
这样才可以继续做朋友。
因此,选择朋友还是纯粹些好,比如一起只是喝酒,只是打牌,只是去东莞,不要参合其他的事情就好。
看完之后我问闷,你结婚要谁来当伴郎,闷说我不要伴郎。
他哥们儿多,一定不琢磨这个问题,这种问题通常出现在我这种因为苛刻、挑剔而没几个真正朋友的人身上。
像影片中一样,朋友真的要靠运气,运气过后,如何维系当然看每个人了。
我总是佩服我爸,他宽容到让周围的所有人都成为朋友,朋友们都适时地围在他身边,但是我有时候可以看出来,在特殊的时候却没有几个人可以真正的了解他,这就是运气问题了。
但不管何时,都有朋友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关心这他,这就是维系的问题,有时候其实需要一些牺牲和妥协,只有真正包容的人才可以做到。
我就是做不到的那个。
所以让我找个伴娘也许也要发生一场像电影一般糊里糊涂、纷繁纠结的故事。
故事里的Sydney弥补了Peter所有的不足,还是外表不羁而内心体贴的男人,作为哥们儿再好不过了。
说实话,这俩人特别像石小和闷,尤其Sydney走起路来晃肩的屌样儿,还有他们一个吉他一个贝司的组合。
而其实让人羡慕的是Zooey的那几个死党,可以为姐妹“奋不顾身”,也许在别人那觉得这很平常。
看来我要加油了。
如果我加油有用的话。
这么多年,到处搬家,年龄又大了,朋友们结婚的结婚,失联的失联,等到我结婚,应该找不到伴郎了吧。
郁闷
比较有创意的剧本,基本上都是温馨的风格,偶尔让人可以联想一下,原来这世界上也有人和我们一样,曾经把注意力放在女朋友身上太多,当然也有本身性格的原因,就像剧中男主这么完美的情况,也会有不擅长饮酒的小缺点,所以大家都一样,没什么男性的好朋友,有些幸运的人家伙还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另一些人则什么都没有。。。
人的一生除了无法决定自己的父母,其他的都得靠自己去寻找,像我们一直很在意的爱情,当然,同时也有友情。
女人少不了闺蜜来Girl's talk,男人则也不能少了基友来一起买醉。
一直觉得英文里对伴郎的说法很美妙,Best Man。
最好的男人,作为新郎最好的男人。
那这样一来,其实对于新郎而言,Best Lady就是他即将娶回家的这一位了。
在这个友情匮乏的年代,我想起了曾经我一个好基友说过的话:什么是兄弟,兄弟就是如果他是女人,你就可以把他娶回家的那一位。
当然,现在这话在这个各种BL情节的社会里已经可以成为现实了。
不过男人间的友谊依然会让人容易感动...看这部电影,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杰森席格尔,总感觉他有着HIMYM里Marshall的影子。
在我们现在的年龄和人群中,人们往往更在意爱情,却忽略了友情的重要性,从我们把除了清明节之外的的所有节日当成情人节来过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来,更多的时候,朋友都只被我们拿来当做和情人处不好的时候的倾听者和安抚者。
但也许我们真的得扪心自问了,哪怕我们的爱情即将修成正果,你又是否能从你的朋友中选出一位做你的Best Man呢?
从小到大有没有一到两个死党陪你穿一条开档裤一起长大?一起打电动,在窗口下扔石头叫你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大夏天的一起去游泳,其实也是为了多看看女孩子.放假的晚上一起窝在家里看录象带电影,然后谈论班上某某女生吸引人.一起闯祸的时候有个人陪你一起受罚.还在写寒假作业,心却已经飞到外面去找自己的哥们了.很幸运,虽然没有亲兄弟,但是我不是一个人孤独长大的,我有2个自己的buddy,就像亲哥们一样,上面那些哥们事情我们都一起做过.I Love You, Man或许听起来很恶心,为什么从小到大就只有女孩子之间可以卿卿我我,表达之间好感觉.我们男生之间就不能类似"I Love You, ur are my buddy"之类的,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太内敛了,anyway,男生的友情也可以这样.随着自己的长大,小时候的死党,读一个学前班出来的,也都各自去读书,工作,离开hometown,大家已经是一年难得见几次面了.看着电影的时候就发觉,怎么这么像在说自己,自己很像pe,和女性朋友比较合得来,女性朋友比较多,渐渐地男性哥们少了,上大学来,班上的男同学都熟,除了同寝室的,关系也没有那么铁,女性铁哥们到是有好几个.咳咳该有点改变了才是认识新朋友,结识新哥们,要不以后谁来做我的best man而我又可以有这样的荣耀去做别人的best man呢?
那些爱人和朋友 分别的角色——凌晨3点23分我们需要那样一些或者仅仅一个真朋友,可以让我们最真实地流露感情,表达心情,释放一切的。
那些压抑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激情,总有一天喷薄而出,由一种情愫或者一个朋友。
那些恋人给予的温情,以及兄弟伙伴,给予的兴奋共鸣。
和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情。
和恋人窝在周末的沙发里看浓情巧克力,和兄弟在摇滚乐队演唱会现场疯狂摇摆呐喊。
那些只能和对的人做的事,我们需要好好做。
我们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几个角色,在婚礼那天可以得以一个汇合,并且开心的相聚。
那一刻,是从小到大的,一次幸福融合。
继而,继续流淌,TA最自然的形状……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一直为男主担心,怕最后两男在一起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幸好没在一起,结局完满,可喜可贺,得了婚姻也得了哥们。
想想有些事情实在太遥远,比如婚姻,虽然我是不婚主义者,但总归还是希望世界美好,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这个片子,让人想起自己的那些个哥们。
纯友谊的,吃饭喝酒的,闲逛谈天的,搞艺术的,有共同理想的,不谈暧昧的,孩童时候的,中学时候的,现在数不上几个的。
虽然很少,实在说不清楚太多。
他们有的消失了,有的联系上了,也没什么话题了,有的正在相处中又没有太多话题的。
彼此沉默的,神交的。
他们有女朋友了的,他们混得很好混得糟糕的。
他们,我不知道,未来他们的婚礼我在哪里,我能不能参与。
有时候,我想我是习惯了一个人,看这样的电影还是让人觉得心里一阵酸一阵暖的。
我爱你们,哥们,同性之间的纯真感情。
哪怕挨了拳头,为了女人也是不能丢弃的哥们。
如有幸,我愿看着你们,一个一个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的幸福。
曾经的为数不多的失了联系的,现在的没有交流的,未来的一起闯世界的,我爱你们。
祝福你们。
先打个比方。
闭眼睛静听,讲台上,生动风趣的谈吐。
睁眼看,手执教鞭的老学究像储藏室里的古董。
从内容到形式,我做出这样的判断,这是充满喜感的巧妙结合。
容易接受,内涵却很深远。
《寻找伴郎》似乎拆得就是这类拳。
荒诞、喷饭、搞笑的桥段,不仅仅是要逗你一乐,创作组似乎有更肥硕的企图。
像打个预防针防流感一样,他们试图敲开现代人不肯接纳的、虚掩的心门。
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游刃有余地混迹于人潮人海中,可以做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却无法拥有一个知心的朋友。
生活或许不是寂寞的,但心灵的某一处也许就是空洞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心海也会发生板块大漂移,堆积成灾或干涸消逝,突如其来的情感风暴在所难免。
彼得和佐伊的婚礼是整部戏的起跑线,这样的设置顺理成章。
伴娘一呼群应,伴郎干脆化整为零。
这是一种不平衡,也是矛盾积生冲突,成全整部剧的源头。
当然,两个人的婚礼,不该计较形式上的缺憾。
可这说来,没那么简单。
借用佐伊最后说的那句话,她不希望彼得在没有伴郎的情况下结婚。
在这里,伴郎这个词的后面该有更多的注解,男人的尊严,美好的记忆,结交朋友的能力,宽广的胸怀,面对挫折压力的释然态度等等。
看来,我还是过分渲染了沉重的部分。
那么就用轻松的话题稀释一下。
说说希尼这个大能人。
脱裤子放屁是多此一举,抬屁股放屁也算助一臂之力,没想到希尼能百分百看出夹屁股放屁的专业门道,这只是希尼专长上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他那多功能单身宿舍堪比一个杂物收购站,作为名副其实的站长,摘掉无业盲流的帽子,我看一点都不过分。
希尼把彼得带到桥下,像个专业心理咨询师一样,引导彼得嘶喊减压。
我还是不怀疑他的能力,就冲着他到处找免费大餐,泡离婚女人的生活理念。
还有给小狗取了个前埃及总统的名字安瓦尔.萨达特,相当认真地说他们长得一摸一样,这显然是个无厘头的杂家杂谈。
而导演无意中泄露的个人政治观点,若不赞同,权当娱乐,一笑而过为好。
仅从性格判断,希尼是当今社会接近完好的人物代表。
有个性,有主张,真诚但不是烂好人,简单却也不乏智慧的举止。
至于佐伊,感觉很亲切,除了《The Office》里成全Jim 和Pam的karen形象一直印在脑子里,这里的她也很讨喜。
也插个无厘头的话,我不觉得这是个同志片。
(我听说过,也看到有人这样评述。
)重拾纯真的友谊没什么不好,意念中把它描黑真不好。
昨天本来想看Transformer的,网上订票时发现这部片子的爆米花指数很高,IMDB评分也高达7.8,于是临时改订了这场.小小的影厅基本坐满了人,从影片开始到结束的2个小时始终时在此起彼伏的笑声中度过的.很久没在电影院看喜剧片了. 也很久没有这样前仰后和的大笑一翻了.笑料和典型的美国情景喜剧类似,基本是靠幽默的对白和点到为止的Sex language, 整个情节发展也非常有序, 加上主角配角是一干的美剧演员,个个脸熟. 整个的感觉是看了一场CBS喜剧台词+NBC黑色幽默+HBO Curse and Sex Language的轻松愉悦.当然还有大笑之后的思考, 男人不易做,"男友"不易找.看喜剧片要去电影院, 众人一起笑的体验能最大限度的加强观影体验;过日子有何尝不是如此,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这片子的导演一定是个gay。。。。。
最后这个麻吉穿着礼服骑着摩托没有邀请也赶来参加婚礼,借了的钱都用于帮他打广告,还是小感动的。真的朋友,弥足珍贵,实在罕见。美国喜剧,熟悉的面孔,Friends里菲比的丈夫,忘掉莎拉马歇尔里的主角。男性的好友,就是可以一起做很傻的事还觉得好笑的人。有些台词尺度有些大。
看不下去了
2009.07.31无数情景喜剧里的熟人,看着好甜蜜~~
看了一半,实在不喜欢这样的朋友,也不喜欢这样故意去找个同性朋友交往,太刻意了。
婚前,突然问对方:“为什么我们要结婚?”
男人间利索的友情!那个kiss好萌~
honesty sucks! 感觉烂俗
1.5.没有屎尿屁的烂仔电影
情感喜剧,不过是关于两个男人的relationship。pheobe的男朋友mike眼看friends之后平步青云,friends的能量巨大啊
Paul变帅了哦。
嗯,还行吧,也不是特别好看啊,感觉被豆瓣的4星评分给骗了。。。没有同性朋友还真的是蛮可怜的事情,还好虽然我朋友不是很多,但关系很铁的却有好几个。。。
还是能让人了解到一点与朋友相处和与女朋友相处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
一个直男是如何被掰成弯的...
哦。i love u ,jason segel.我一定要嫁给你!!!
现如今能讨论非基友式的男性友谊已属不易,保罗和杰森的组合也不错。
这片就是拍给腐女yy的
有个铁哥们 有个好媳妇,人生很美满,I LOVE U ,man!
这哥们怎么混得这么惨,找个兄弟当伴郎都这么难。
2018.05.14 兩男主都令我很煩,gay細佬倒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