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期末考试要求,写下这部影评) 一部三分钟的戛纳获奖短片,上演了一幕国外翻版“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
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意外发现一个神奇的黑洞,并最终因此一步步跌入内心贪欲的深渊的全过程。
整部影片没有一句独白,建置部分完整的描绘了一个办公室普通边缘人物小职员在仅剩他一人的昏暗办公室加班的画面。
通过幽暗的环境、光影的运用、配合镜头反复切换的画外音以及演员的动作表现,将主人公从一开始发现黑洞的好奇,到利用它转向售卖机偷取士力架,再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保险柜,并最终将自己锁死在保险柜这一逐步走向贪婪,并被贪婪反噬的过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给人一种紧张惊恐的警示感。
首先,影片的基础环境交代了故事周边环境并揭示了人物背景,奠定了整部影片的黑色基调。
昏暗空寂的办公室,躁郁的氛围,十分安静却又充斥着复印机的嘈杂声,而主人公则无精打采,面无表情,面对按钮失灵时变得更加烦躁不安的反复按按钮。
不禁让人很快能反应到,在繁华的大都市下,一个普通的底层职员在工作一天后,深夜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机械的加班。
此时的他冷漠、烦躁、表情麻木、内心空洞的机械的工作,仅剩一人的办公室也为故事后面的发生提供条件。
这一切让人产生一种压抑的感受,也为后面压抑下隐藏的贪欲的爆发埋下伏笔,交代了影片的戏剧性前提。
其次,三分钟的影片却拥有简短紧凑的情节,两处情节点不仅一步步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暗示结局的发生,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人物内心不断扩张的贪婪。
情节点一,主人公发现黑洞的奥秘后,产生贪欲之念,通过黑洞拿取售卖机中的士力架。
这是主人公贪心一起后的试探,拿取士力架过程的镜头切换和画外音的变化更向是主人公不断加快的心跳和情绪,也是贪婪逐渐放大的过程,而吃到士力架后的邪魅一笑,似乎是主人公内心对黑洞隐喻的一种潜意识的默认。
再到情节点二,反复展现的门框和充满诱惑力的保险柜一步一步将主人公吸入贪婪的深渊。
从一开始的凝视,深入,到通过黑洞取钱时的疯狂,最后到关进保险柜后纸张飘落的宁静,这一起伏的过程完美的将主人公贪婪渐起到被自己的欲望所噬展现出来,产生一种疯狂后的荒诞,凸显了影片的黑色幽默。
这部《黑洞》可以说是一部惊悚悬疑片,也可以说是一部公益教育片。
影片中的士力架和钱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潜在象征,贪欲的显现;而黑洞则拥有着更深层的暗喻,人性贪婪的深渊。
导演用直白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人性中最可怕的一面——贪婪,并用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不要被内心的阴暗面所掌控,不然就会像影片中的主角一样,掉进自己内心无尽的深渊之中。
黑洞影评本文讲述一个加班的工作男,在办公司的奇遇,打印机出问题,出现了一个黑洞,这个黑洞似乎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但可以通过这个黑洞取到后面的东西。
最后因为贪婪,男人被留在了保险柜中。
本文用了一个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解释这一严肃的题材,七宗罪是西方认为一切罪恶的源泉,而贪婪是七宗罪之首,作者很巧妙的运用了贪婪这个特点,把人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时间很明显是发生在晚上的,一个夜班的经历,这样的设定能让以后的情节有更大的伸展空间,必须是公司只有他一个人才能发生以后的情节,并且更具有戏剧性。
复印机这个贯穿整个影片的重要戏用道具,至始至终的都在影片中出现,无论是影像还是声音,这些声音给影片造成一种烦躁的感觉,这些复印的声音真的让人很烦躁,尤其是工作了一天的人,深夜还在工作,人物的表情动作也深深的验证了这点,人物一开始的几个动作,睡意朦胧,无精打采的站着,接着深深的叹了口气,看都不看的按了下复印按钮,当按钮失灵时,明显变现得烦躁不安,反复按着复印按钮,接着踢了一脚复印机,然后复印机出了一张带有一个圆圈的纸。
他看了看这个无聊的纸,没留意这是什么,接着工作,绿色的光线照在他的脸上,让他觉得有些困倦,他打了个哈欠看了看手表,拿起杯子喝咖啡,非常完整的一套动作,把这个人的性格,现在的状态,等信息交待得非常清楚。
这时奇迹出现了,他发现了这个黑洞能穿墙。
在这过程中,复印机的声音无疑是被放大了的,来渲染这无聊让人觉得闹心的气氛。
黑洞出现时,只有一点点奇怪的音效,一个幽灵的声音,为后文做出了铺垫。
另外不断的有滴滴声,听着像复印机的声音,也有点像心电图的滴滴声。
而这时的背景的时钟,这个人的发型,打开的领子的衬衫,紧锁眉头的表情,和冷冷的气氛,都在其着作用。
当摄像机以黑洞的视角来看这个男人的时候,发出了类似外星人的声音,一些奇怪的声音,说明“嘿,我不是本地来的”是一个神奇的不寻常的事物,是一个警告一样的声音,每当发生奇怪的事,这个声音都会出现。
这个男人开始对这个黑洞感兴趣了,因为他把被子放在了里面,不见了。
他快要接触到这个黑洞时,对于未知事物的害怕让他觉得不安。
但是当他发现这个东西对他是安全的时候,他开始有了新的想法怎样去运用这个看起来很有用的东西。
一开始他并不完全相信这个东西是否真的管用,所以他找到一个售货机,拿到了东西才真的相信。
这时并没有复印机的声音,只有那些滴滴声,像是在病房一样的声音,这意味着这是个病态的人和一些病态的事。
而拿出士力架时那些声音,外星不和谐声音和塑料包装纸的声音很清晰的出现被放大。
接着这个吃了士力架的男人开始变得有精神起来,这种变化不怀好意,也意味着更加糟糕的事要发生了。
在这这时,一扇门出现了,两边是一棵树和一个消防栓,灯光是斜着打下来的,这些都意味着不和谐的一些因素,不亮的灯光,红色的消防栓,不平衡的构图,贴了磨砂纸的玻璃,显著的名牌,一个推进的镜头,让男主角兴奋的东西出现了。
男人用黑洞打开了房门。
顶光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睛,全部埋在黑暗中,然后一个超乎寻常大小的保险柜出现了,这个保险柜真的有点大,很奇怪的放在那,男人很急躁的把黑洞贴在柜门上,环顾四周,镜头推进,保险柜周围有着高尔夫球袋,意味着这个房间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他蹲在地上拿钱,拿出的钱都是红色东西捆绑好的,红色在这里要注意了,这个东西是危险的,每一小达都是危险的,在这个冷色调的环境里,红色格外的显眼,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他的动作越来越快,镜头越拉越远。
看到这大家的想法可能是这哥们要得手了,好幸运。
贪婪的表情,头上青筋暴起,努力的在拿钱。
最后他够不到了,没办法,他钻了进去,这个短短的动作用了5个镜头,剪切的非常快,非常平滑,来解释他爬进去,粘黑洞的透明胶松动了,身体全部钻进去,纸完全掉下来,全景纸掉下来,接下来还是复印机那病人式的声音,镜头切成远处全景,钱在外面,他在里面敲保险柜的门。
镜头再次拉远,放大复印机的声音,再次敲保险柜的门,最后一声出纸的声音,影片结束。
本片运用了传统的起承转合的表现方式,来表现这个富有戏剧化的剧情,让人开心之余忘记不掉这有意思的剧情,然而留下深深的反思,贪婪的后果。
黑洞这个东西有着吸入的力量,也意味着,意志如果不坚定,很容易被一些其他的东西所吸引,变质。
很棒的一部影片,干净利落。
贪吃蜂蜜的苍蝇准会溺死在蜜浆里。
短片充分利用音效渲染气氛,将小职员内心的烦躁崩溃表达得淋漓尽致。
得陇望蜀,贪得无厌,短片将人性的贪婪刻画得入木三分。
短片讽刺的不只是小职员,还有他的老板和同事。
只是讽刺小职员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老板压榨员工天经地义,员工偷盗老板的钱财就违法犯罪。
如果小职员的老板没有苛待他,他又怎会去偷盗;如果他的同事没有丢下他一个人,他又怎么会熬夜到这么晚,给他作案的动机和机会。
"慎独",道德修养极高的君子也未必能做到,更何况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呢?
该片荣获奥斯卡最佳短片奖、戛纳最佳短片奖,它的玄机不只在于刻画了人性的贪婪。
短片中,除了复印机运作的声音外,小职员每次伸手进黑洞的时候会有"嗡——"的一声,很像外星人发出的声音,看过外星人题材电影的网友不难听出。
还有复印机为什么会发出绿光?
小职员被关在保险柜里后,会因为缺氧闷死,还是第二天获救,因偷盗入狱,又或者是跟着外星人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三分钟的篇幅实在太短,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无限的。
这个给我的感受就是很欧亨利式的短片,创意很好。
不知道为什么剧情有点像那种都市怪谈规则似的,体现人性的贪欲的故事吧。
我在想如果像调音师一样延伸oe的结局是不是还有可空间表达,比如进入到黑洞之后的世界,或者黑洞之后的人会性格反转之类的…可能还蛮有意思。
剧情我是当作一个小作业来完成画了一个剧情走向图,(老师布置的作业)还算好玩的hhhh…
人性的贪婪到底有多强?
贪婪的欲望到底有多深?
诱惑像一个黑洞将你吸入欲望的深渊永无天日。
在一阵复印机反复印刷的声音中揭开序幕。
男主角的叹息声,失灵的按钮,踹机器的击打声,烦躁不安的表情,灰冷的色调,短片处处透着一股焦躁不安的情绪。
枯燥的工作生活让男主角的心底涌动着一股强烈欲望的催生物。
面对这样一个黑洞,男主角露出了害怕的表情,正如大多数人一样,他么甚至并不了解心底竟然有如此之深的欲望,面对自己的欲望他们也会觉得恐惧不安。
可是,一旦你触及了自己那深不见底的欲望黑洞,便一发不可收拾。
就如同短片中的男主角一般。
于是从黑洞中拿取巧克力后,男主角贪婪的寻找下一个目标,他将目光停留在了那座门上,这里导演用了一个推镜头,让观众感觉门内散发着一股强烈的诱惑。
同时运用男主角主观视角注视那扇门则让人感受到了男主角心底不断深入的欲望。
门,只是男主角心底的一道防线,而他真正注视的其实是门后那无尽的贪婪与欲望。
于是他冲破了自己内心的防线,闯入那一方充满诱惑的空间。
此时男主角在顶光的照射下变得丑陋不堪,他贪婪的欲望与丑陋的人性完全曝光在这间灰冷的小房间里。
此时的男主角已被利欲熏心。
他疯狂的从保险柜里,从那无尽的黑洞里拿取钱财。
此时导演将男主角取钱时贪婪的表情与金钱快速反复的剪切。
这是一种欲望的堆积,一种道德的沦丧。
可让人值得玩味的是短片中的黑洞不同于宇宙中的黑洞通过自然的引力将一切吸入其中。
短片中的黑洞本身并没有吸引力,它通过人内心的贪婪让人自己走向那无尽的深渊,直至沉陷其中无法脱身。
短片中的男主角便是在无尽的贪婪诱惑下爬进了黑洞。
而每一次男主角将手伸入黑洞时,黑洞便会发出一阵嗡嗡的响声,伸入的越深响声越大。
而当整个人被欲望的黑洞包裹后,所有的声响全部消失,只剩下那台一直伴随短片行进的复印机发出的声响。
这是一个充满深意的隐喻,一切的一切在被欲望吞噬后,你什么也无法得到,在欲望膨胀后你改变不了任何事物。
结尾用了三个剪切镜头表现那扇诱惑之门,这不仅仅是对之前推镜头的一种呼吁,更是导演对于人性贪婪,人性欲望一份意味深长的审视。
就一个办公室,一个打印机。
只有三分钟,联想出一串又串的事。
虽然办公室的气氛诡异,让我在短短的三分钟里暂停了好几次。
但不得不为这样有创意的想法鼓掌。
《黑洞》拉片分析1、声音:打印机运行的声音——办公室场景的环境声,按键的声音,打印机打印的声音等等机械的声音。
打字机的机械的、重复的、甚至带有压迫感的频率——体现出主人公的生活无聊、麻木、机械化、行尸走肉的日常生活状态。
黑洞的声音:警示、危险的信号,强烈的震感;伸手试探,在未知与危险的边缘反复试探;黑洞的声音也是欲望的嘶吼,内心深处的贪婪猛兽。
打字机的声音,到最后碎纸机的声音,突出的是人物最终被欲望吞噬、毁灭的声音暗示,在欲望的诱惑下,被工业机器、社会、文明所毁灭。
例子:在大量环境声的衬托下,一步步将人物内心的猛兽唤醒,欲望的嘶吼将吞噬自我。
2、影调:冷清、冷漠、黑白简约的风格,个性的消失,机械化、同质化生活的生活氛围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当中日常的一个景象。
光线:前期属于高调,无聊麻木的生活,没有改变的可能性;后面变成低调,欲望野心的到来,将人物的内心拉入阴暗,滋生欲望。
高调:生活的重复、麻木、无聊的状态;低调:内心阴暗面,人性逐渐被欲望吞噬。
例子:光线的对比运用,营造出了一种机械化、同质化的生活假象,在欲望深渊的窥视下,人物也随着光线走向了黑化。
3、人物: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念、毫无生机的职场形象,厌恶、抱怨、毫无生气、各种不满的颓丧脸。
通过黑洞获取了食物之后,神情更加生动,眼神中透露着贪婪,窥视着周边的环境,更大的欲望出现,欲望膨胀。
在黑洞——欲望面前,人的本性变得更加的贪婪、疯狂、失去理性,最终走向了毁灭。
进入黑洞——进入欲望的深渊,被吞噬,同时也是自毁。
例子:被生活磨灭意志的人物,在欲望深渊——“黑洞”的引诱下,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
片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现代资本社会中的典型形象,被压榨、被透支的生活让黑洞窥视到了他人性的弱点,在内心的凝视之中引导人物逐渐走向欲望的深渊。
4、黑洞:机器故障导致的——社会机器、资本社会、社会规则、秩序、法则等出现了故障。
最初的试探,通过黑洞穿过自动售卖机,获取食物,得到短暂、微小的满足。
黑洞是通往人类欲望的通道,放大了人类的欲望与野心,逐步将自我吞噬。
欲望将吞噬一切,人的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只会不断的膨胀,最终吞噬一切。
黑洞的视角: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尼采例子:黑洞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欲望的恶魔便引诱着人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所以如果给人一个更为神奇跟方便的东西,他会想到首先行恶吗?
就像人们发明导弹歼击机这样的高科技是去侵略去战争。
自私是否真正就是隐匿于每个人内心中的庞大的黑暗?
还是只是导演片面的概括。
不知如何去辩证。
唯有相信爱。
相信我们来源于爱。
相信不是所有人都被黑暗所颠倒。
1.有兄弟两个,在父亲去世后,被分家了。
哥哥使坏,给弟弟不好的地,煮熟的米作为种子。
弟弟心性纯良,务实。
地上掉的一粒米,也捡起来了。
也就是这一粒米,成为地里唯一的一颗生长出来的谷物。
秋收的时候,被一只鸟啄了吃了,为了感谢弟弟种的粮食。
鸟驮着弟弟去太阳住的地方,遍地黄金。
但是嘱咐弟弟,我们必须在太阳升起前离开,不然会被烤死。
弟弟只拿了一块金子就走了,鸟劝他不多拿点吗,他说够了,他的谷物不值那么多钱。
弟弟凭借他的务实,赚取了更多的财富。
哥哥很眼红,过来打听。
弟弟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哥哥。
次年,哥哥也效仿弟弟,也遇到了那只鸟,也被带到了太阳山去。
但是哥哥贪,想多拿点。
太阳露头了,鸟催着哥哥,快走,再不走来不及了。
太阳升一半的时候,鸟飞走了。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哥哥被烤死了。
2.一个砍柴的小孩子,在河边掉了把斧头。
河神出来问,金斧头是你的吗?
不是。
银斧头是你的吗?
不是。
木斧头是你的吗?
是。
河神为了表扬小朋友的诚实,金斧头银斧头也一并送给了小孩子。
小学的童话故事,被翻译了一下,演了三分钟的电影而已。
内容来讲,让我想起小学经典课文。
每个90后小学生都看过那篇文章吧!
人们发现了一个黑洞,垃圾丢在里面可以消失不见,于是越来越多人往里面丢越来越多垃圾,渐渐丢垃圾的行为从个人上升到群体上升到国家再上升到世界,所有能处理的处理不了的垃圾都往洞里丢,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都很开心,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天上出现了个洞,有片垃圾从洞里掉下来。
当然,二者相似之处在于黑洞“未知”“无限可能”的创意。
事实上,这个短片由于时间限制,表达的意思也更简单明了。
一位加班大哥复印出来了个黑洞,黑洞可以成为进入物体的媒介(他把黑洞贴在自动贩卖机上的时候我都震惊了,还能这么用!
大哥的脑袋,是真的灵光)于是用黑洞进入保险柜,因为贪婪越拿越多最后整个人进入了保险柜被困在里面的故事。
挺简单的,但是很多巧思也耐人寻味,比如印着黑洞的纸从保险柜上掉下来的那一刻。
anyway,不讲那么多了,这个短片最shock到我的地方在于,这大哥也太勇敢了!
说伸手进洞就伸手进洞,这伸进去的是手拿出来就不一定了啊!
幸亏大哥没走错隔壁恐怖片片场。。。。。
简单,但有创意,而且主题明确,发人深省。
做啥事都得准备充分才行 http://video.sina.com.cn/v/b/26052989-1604540540.html
看着有点害怕...没什么太多的新意...贪...见惯不怪...
一般一般~
这种小创意总是很讨人喜欢.短短3分钟却十分有力.值得每个人反省.
人不能太贪心的...
新意在哪里 - -
想起多啦A梦在魔界大冒险里用的道具
就这?……
这些被热烈吹捧的小短片大都是蒂诺·布扎蒂式的小寓言模式,快成行活儿了~
三星评价就是为这种片子而存在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yMDgxMjg0=.html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精彩演繹啊!
没看懂
浅薄
我觉得《哆啦a梦》比这深刻
201224 2.5/5 無聊
小,但是有技巧。
iris→海報還不錯
我怎么觉得这片真他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