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讲述的是海军陆战队军人巴里退役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当杀手,但收入微薄,当他前往洛杉矶执行刺杀任务,却意外参与了一门表演课程,很快地和表演伙伴们打成一片。
巴里在洛杉矶的剧场里,找到一群满怀希望的人们,让他想要开始新生活,但之前背负的罪行却不愿意轻易放过他,巴里是否能够在两个世界中找到平衡?
一个爱上演戏的冷血职业杀手,单是这一点就足以可见在努力地往喜剧上靠,但是对于这一类喜剧始终有点不感冒,或许是憋出来的笑点较低级的原因,里面的桥段设计、肢体语言和夸张的神态没能做到好笑,甚至还有点老套,同时带点面瘫的表演也很显单调。
人人都认识的人怎么可能做杀手,还有和经纪人会有冲突,还有女主的演员梦,冲突点很多。
惊喜的是《the good place》里面的机器人Jenny的扮演者,有戏!
直到第四季完结了才知道这部黑色幽默喜剧,一睹究竟。
很喜欢这种小而精的小品类的剧集。
想到之前看过的《麻木不仁》与《后半生》,虽然比较小众,但看完也是意犹未尽。
在Barry这一部剧里,最大的戏剧冲突就是一个无情又有情的杀手以及他向往的平淡演戏体会生活之间的矛盾。
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明明是个杀人,却总让人不禁觉得“仿佛是个好人”。
也不知是骗人还是骗自己,一遍遍重复自己杀的都是恶贯满盈的大坏蛋。
可事实又有谁知道呢,可怜的Ryan也不过是搞了次婚外情罢了。
而这一季里他最大的刺激感是杀了自己曾经的战友。
在那个moment,不得不杀,可又明知他不是该死。
这一幕让我想到绝命毒师。
曾以为自己不会堕落,可一步一步,就永远都无法回头。
而他最最喜爱的演艺事业,每一次却都因着他杀人身份的感悟才能爆发出绝佳的表演。
那他最后到底又能放弃哪个呢。
期待了。
刚看完第一季。
BARRY与众不同的原因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他认命但又不服从,拎得清业务能力强,就是发了疯都知道要去救FUCHES.反观他周围的那群人:真是死不足惜。
战友CHRIS,弱鸟一个。
一边想过安稳小日子,一边又想去干票大的,没什么本事→在嘉年华打了N发都没有打中一个兔子。
因为救BARRY杀了玻利维亚人,事后居然又吼又叫要去自首,怪这怪那,瞻前顾后。
出发前怎么没有想到是去杀人呢?
and 他莫名其妙认识的光头海军杀手,都不知道什么来头就一起哄去抢玻利维亚了。
就很像=自己做了错误选择,又不认后果坐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闹的GIANT BABY.SALLY,傻的。
虽然很多人讨厌这个角色,但觉得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非常。
而且有1+1>2的喜剧张力。
她这种TYPICAL自私自利又不正确认识自己的ACTOR在好莱坞比比皆是。
表演毫无天赋情绪启动无法自发要靠BARRY带动,以及其他恶臭小动作都是非常典型的讽刺。
所以她不能死,否则不会有”就是这种“拍大腿的感觉。
这剧里人间清醒的还有老师,MOSS(挂了),其他都是一团浆糊。
NOHO属于阵发性清醒,口红摄像头都极端蠢,业余。
跟一切喜剧一样,搞笑得有一个前提。
Barry 的前提就是一个杀手职业倦怠了,想去当演员。
这真是一个太妙的前提了,里面充满了冲突。
秘密身份与演员想出名的冲突;杀手冷酷无情和演员情绪饱满的冲突。
这些冲突让主角Barry不断地陷入困境,又不断的解决困境。
节奏紧凑,笑料百出。
说到笑料,不得不说说演员的表演功力。
主演Bill Hader是周六夜现场的常驻卡斯,以夸张、搞怪著称(哪个snl演员不是)。
但是他在剧中的表演是180转弯,非常的冷静和克制,没有一个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正如一个低调沉稳的杀手。
Barry 身上的笑点全在剧情,比如他被逼无奈讲出自己是杀手,确被夸故事编的很新颖。
另外,本剧大部分笑点是由配角贡献的,比如车臣黑帮,女警官,戏剧老师,和戏剧班同学,各各特点鲜明。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车臣黑帮noho hank.这个人身为黑帮,却是讨好型人格,拍起马屁来不分敌我。
还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名堂,结果弄巧成拙,引火上身。
演员是一个有罕见病的新人,前途无量。
既然是黑色幽默,就要说说黑色在哪里。
杀人不眨眼,一枪一条命的黑色是显然的。
可远不止如此。
片中对职业倦怠的刻画相当准确,日复一日的重复一件事,虽然擅长,可是枯燥。
没错,杀人也会枯燥。
对生活毫无期待,同时也极为孤独。
这些情绪表现的非常真实,没有喜剧化处理,让观众感受到沉重。
另外,片中也体现了小演员的挣扎,一个演员,演一辈子戏,到70岁,还得为争取一个一句话的角色,费尽心机。
也让人觉得唏嘘。
这部剧节奏快,故事精彩,表演准确。
总之,绝对值得一看。
成名于 SNL 的 Bill Hader联手 HBO 推出了自导自编自演、横跨剧情和喜剧两大电视类别的《巴瑞》。
剧情设置和《这个杀手将有难》类似,但整体调性和 Bill 的表演风格,又有着浓重的 Martin McDonagh 的影子。
究竟 Martin McDonagh 对 Bill Hader 的影响有多深,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一个确切答案;但《巴瑞》真的很难不让人想到前者的《杀手没有假期》和《七个神经病》,所以我想先说说这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英国导演。
杀手没有假期 (2008)8.12008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喜剧 犯罪 / 马丁·麦克唐纳 / 科林·法瑞尔 布莱丹·格里森大部分观众对 Martin McDonagh 的认识可能是从新近贡献了奥斯卡最佳女主和最佳男配的《三块广告牌》开始,但这部好莱坞色彩浓重、竞奖意图过于明显的作品,并不完全是那个将暴力和幽默完美结合的 Martin 的最好作品。
从来没有人可以像 Martin这样如此认真、积极地将爱尔兰口音作为一个重要的电影元素融入到拍摄当中,似乎这种让人怀疑自己英语能力的口音天然就和爱尔兰少年特有的 OFF 属性联结在一起。
他们那种生活思考重点永远不在普通人理解的正常域值之内所带来的反差萌,被 Martin 打造和包装得异常地可爱。
关于爱尔兰的逗逼属性,一部《少年犯》【又名《爱尔兰社会摇》】可以让你了解一个大概。
杀手是 Martin 最喜爱的一种角色设定。
他甚至为整个电影历史创造了一个新的杀手形象:智障型杀手。
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总有一个或两个这样的角色,有些是主角有些是配角,有些正常一点,有些很变态,但好像无论怎么样的设定,在Martin的镜头之下,这些迥异的杀手好像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好好操持自己的专业。
大概对 Martin 来说,这种看似残暴的职业在揉入正常人生活之后,所带来的反差本身就自带相当程度的幽默。
普通人智障最多也就是生活不便朋友侧目,杀手犯了傻,可是分分钟是脑浆崩裂的事情。
《杀手没有假期》里,科林叔扮演的新人杀手在比利时古城 Bruges 忏悔之余还谈了个恋爱,在《七个神经病》里,Sam Rockwell 扮演的蒙面杀手,其实都是为了帮身为编剧的好友(又是科林叔)多制造一点写作素材而已。
七个神经病 (2012)7.72012 / 英国 美国 / 喜剧 犯罪 / 马丁·麦克唐纳 / 科林·法瑞尔 山姆·洛克威尔在前面说这么多关于 Martin 的电影的原因,主要是希望大家可以以一个更开放和包容的眼光和角度来看评判《巴瑞》这部潜力、亮点和缺点都过于明显的作品。
将这种杀手不务正业、甚至有少少智障和中二的题材拍得成功和极具特色,我相信《巴瑞》是有这个潜力的。
前驻伊军人、现合约杀手 Barry Berkman 生活并不好过,别以为他会有着类似 007 那样奉旨杀人之余还能泡妞的光鲜生活。
即使是稀有如杀手的这个行业,也还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而 Barry 很明显就属于三等更偏下的那个阶层,只能在一个小城镇里接些零星小活、还时不时借接活的借口在那些 fancy 的酒店里多住几天。
他并没有退役军人常有的PTSD(至少目前还看不出来),也没有什么特大的济世救国的愿景,只是一个对生活很迷茫的杀手,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
即使如此,他的经纪人 Fuches 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杀手寻找自我的方向是要走上演艺之路。
Seriously...很明显地导演 Bill Hader 并不打算让《巴瑞》走上披着暴力外衣的假暴力真滑稽纯喜剧路线,而是希望在真暴力和真幽默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尝试在电视剧领域开始一种新型的(暴力)喜剧(暴力和搞笑结合度可参考《死侍》),为那些被漫天铺地的生活喜剧麻痹了的观众提供一种捧腹大笑的新的可能性。
那些暴力镜头和逐集递增的死亡人数可以印证这一点,更别说在杀手这条线上不断扩展的新增角色和冲突,比如车臣分子的帮派纷争、警察线、还有第四集自己强行加戏的前战友的光头酒友。
整个剧的笑梗甚至都没有放在Barry的杀手身份和演艺学徒之间的冲突和反差上,单是面部表情控制力为0的Barry置身于一群戏精里面,就已经足够有喜剧效果了。
之所以会认为《巴瑞》有着 Martin 杀手系列(我自己编的)的内核,是因为 Bill Hader 避开了常规的“人生轨迹突变的反差”的套路,而是分别着重强化“智障型杀手”和“毫无天分的表演插班生”这两条线的同时,又能够比较自然地将这两条线整合到一个风格一致的大环境之下。
杀手由主业变成副业并没有让 Barry 更轻松,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神助攻”的经纪人永远都让他在杀人之路忙个不停,这让他的新主业【AKA 演艺事业】,一直停滞不前。
但实际上,一直毫无进展(甚至表演水平常常开倒车)的表演事业,可不能将责任全怪在杀手这个副业上,完全没有演戏天分才是我们呆萌Barry 的最大障碍,这从导师时不时翻上天的白眼大致可以猜出个所以然。
表演班里的同学们为了锻炼自己的演技,将他们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都看做是与生死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操办,以期引起自己更“深层次”的情绪波动去达到一个更好的表演水平。
但这些戏精对“生与死”根本一点概念都没有,被顾客反算计追杀、经纪人被磨牙、被逼刺杀线人,这些才是生与死;每天都在经历着这些理应引起情绪波动的 Barry,反而常常在舞台上一脸懵逼,成为整个表演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
这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这样的风格和剧情走向设定,加之角色不功不过的表演,基本上为《巴瑞》锁定在 8 分线之上。
但如在前面所说的,《巴瑞》的缺点和它的亮点一样明显,按目前几集的质量来说,要上 9 分,Bill Hader 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Bill Hader 对自己这种风格走向,坚持得还不够彻底。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Bill 非常努力地从各个细节去营造这种反差萌,比如 Barry 在阳台接个电话的功夫,室内的经纪人就差点被车臣黑帮打个半死;刺杀短信最后还发了个有 typo 的“谢谢”thanks you……
但戏精本精 Sally 被未来经纪人潜规则未果在车上偷哭的桥段又让人觉得整个剧走的是温情路线,这样的安排与整个剧的调性格格不入,略显突兀。
导演想要兼顾的东西太多,反而极有可能让整个剧沦为四不像。
不仅基调上带有浓重的 Martin风格,这种截然双重身份的设定又让人看到《绝命毒师》和《嗜血法医》的影子,更别提Bill 长得真的很像 Michael C. Hall,特别是杀人时很容易让人有 Dexter 来串场的感觉。
在这里额外赞一下 Anthony Carrigan 演的 Noho Hank,完全抓住了暴力喜剧的中二精粹,之前在《哥谭》中已经惊艳登场了一回,这次在《巴瑞》真的是完全把智障型恶霸(打手)演出花来了,真是好一个可爱的变态啊!
在情节设置和角色塑造上都可以往极端方向再推一把,把这种暴力与智障的冲突结合得更纯粹一些,别被生活喜剧的调性拉回到所谓“正常”的水平。
当然了,这都必须在严谨的叙事逻辑下进行,没有一种成功的夸张和疯狂是建于毫无逻辑的脚本逻辑之上的。
这也是大部分国内所谓喜剧的最大误区,只看到了那些成功喜剧外衣上的天马行空,但却没有办法识别出这些张扬表演和剧情下的严谨脚本结构和逻辑关系。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全能侦探社》,在那些浮夸得不行的角色设定和表演、中二得不要不要的二次元交叉剧情、层出不穷的神奇武器背后,更令人惊奇和佩服的是,编剧那缜密和扎实的说故事功力。
这个剧是基于小说改编,有着原著小说的故事框架加持,但要把原著里那些脑洞大开的情节改编成电视剧,这也不是简单的一块蛋糕啊
全能侦探社 第二季 (2017)8.92017 / 美国 英国 / 喜剧 科幻 / 道格拉斯·麦金农 迈克尔·帕特里克·詹恩 马克斯·兰迪斯 迪恩·帕里索 / 塞缪尔·巴奈特 伊利亚·伍德
呵呵呵,这是一个个字母在拼黑泽明(提问记者的无知。。。
),这个段子写得好,剧集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我也以为要结束了,不过后面还有十几分钟电视剧嘛 6分,这和不幸冒险一样也是一部闷骚冷幽默的剧集,8集240分钟,闷骚指的就是其代入极慢,看第一集的时候会产生河北零套是不是选片质量下降了的疑问,不过从第二集开始,整体剧情水准就开始低开高走了,直至结尾。
所以请耐心看完第一集或者浏览完第一集然后往后面看。
【分数范围5-6分】
第一集 (决定表演;没杀掉目标,反而杀掉黑帮的人)男主是个杀手,但他每次杀完人都很空虚。
他接到新任务,去杀一个黑帮老大的妻子的情人。
男主跟踪情人,来到一个表演课上,被迫参与表演,认识了演员们。
他站在舞台上,萌生演戏的想法,情人教他演习,他们成为朋友,说好男主参加下次表演课。
黑帮的人看到了,通过上司逼迫他行动。
上司来找他,他说想演戏,上司不让,要他杀人,说否则黑帮的人要杀他。
他决定放弃,没参加表演课,遇到表演课老师,向老师如实诉说自己的杀人经验,而老师以为他在演习,说他有天赋。
他决定要表演。
他想起自己还有杀人的任务,去找情人,却发现他已经被黑帮的人杀死了。
黑帮的人也要杀他,他却把他们都反杀了。
警察开始查案。
男主决定正式开始他的演员职业生涯。
第二集 (被黑帮威胁,必须杀第二个目标赎罪)杀人线:黑帮的人有一个还没死,逃掉了。
黑帮派人把男主和上司抓起来,要男主去帮他们杀人赎罪。
男主本不同意,看到他们折磨上司,同意了。
表演线:目标被黑帮杀死,表演课的人举行表演活动缅怀他。
男主本来参与表演,可是看到死者父亲上台发表演讲,男主承受不住,演不了了。
男主送女课友回家,黑帮的人跟踪了他们,拍下女课友的照片和住址。
警察线:警察在黑帮的车里找到了录像机,里面记录了杀人的过程,但是解不开密码。
第三集 (杀掉第二个目标;警察第一次审问他,没问出来)杀人线:黑帮增加了他的杀人难度,要他先等目标收到消息,再杀他。
他们找到了新的杀手,不需要男主了,可能杀掉他。
但是杀手自杀了,所以他们还是需要男主。
男主奉命去杀目标。
警察线:警察知道了黑帮为什么要杀情人,因为他和黑帮老大的老婆好上了。
然后,他们要找出是谁杀了黑帮的人,他们认为这个人是要保护情人,所以从情人在体育馆和表演课的同学里开始找。
表演线:表演课上,警察找过来了。
他们采访男主,但男主没有透露。
男主送女课友试镜,结果女课友遇到了以前的朋友,现在很成功,开始大哭,要男主陪她。
男主正在杀人,但是女课友打电话要他过去,所以他入室勒死了他。
杀完人之后他和女课友做爱,后悔了杀人,觉得自己没必要再杀人。
第四集 (被迫准备帮黑帮杀第三个目标;警察拿到了模糊视频,尚未辨认出是男主)杀人线:为了让黑帮放了自己,上司告诉黑帮,男主可以帮他们去杀他们要杀的一群外国人,抢来毒品。
黑帮的人果然放了上司。
上司要求男主帮黑帮杀人,这样自己就可以跟着黑帮赚钱。
男主在表演课上学到了拒绝,拒绝再帮上司杀人。
男主去参加表演课的聚会,却发现上司带着黑帮的人跟过来了,威胁要当着他的表演课朋友的面揭穿他的身份,他只好同意去帮他杀人。
黑帮里一个新人要求和他一起去杀人,赚钱。
警察线:警察请了fbi的警员来解锁他们一开始在黑帮车上找到的摄像机,拿到了男主的模糊影像。
表演线:表演课老师为了勾搭女警员,谎称自己有被杀的学生的重要信息,约她出来吃饭。
女警员到了,老师说不出什么信息,女警员收到案件进展后就走了。
女演员正在准备试镜,但因为她没有睡经纪人,经纪人不让她试镜了。
女课友主动勾搭有名演员,结果被男主搞砸了,她恨上了男主,跟经纪人睡觉。
第五集 (杀掉第三个目标;将新人引进杀人活动)杀人线:男主准备去杀新的目标了,上司告诉他,和黑帮新人一起杀人,杀完之后,把新人也杀掉。
男主和新人一起去杀人,结果自己退却了,不想再杀人,好在新人很厉害,把目标全杀光了。
男主被新人救了,无法动手杀他,带他一起见上司。
警察线:女警员把模糊照片拿到表演课上,要求大家辨认情人死亡案里的凶手。
她知道凶手是个很高的男的,找到男主和其他两个男的。
她要男主的不在场证明,男主把上司的电话给她,她打过去,上司熟练地装作男主的同事,帮他瞒过了调查。
但是,女警员认为这件事没完,凶手就在他们中间。
女警员睡了表演课老师。
表演线:男主在表演课上演麦克白,同学们说麦克白是凶手,是坏人,男主生气了,因为想到了自己,坚持认为麦克白只是遵守了命令,他自己并不想杀人,吵起来。
第六集 (去杀第四个目标,差点被杀;警察发现线索,锁定杀第一个目标的人在表演课)杀人线:男主希望说服新人代替他,给老板做事,自己就不用杀人了。
新人听到老板一直在压榨他,试图说服他杀了老板。
有个黑帮的人,因为一开始男主杀了他的兄弟,一直在跟踪他,知道了男主的女课友,跟踪她,要杀她报仇。
男主要去杀第四个目标了,新人又来跟他一起,不仅自己来,还带了一群表演课上的兄弟。
结果,第四个目标准备充分,把新人和他带的兄弟都杀了。
表演线:全班人都原谅了男主,只有女课友仍然生男主的气。
男主错把杀人赚来的钱带进了表演课,只好藏进卫生间。
女课友决定,她不想演麦克白夫人,她想演麦克白,因为她被经纪人拒绝,她要大胆寻求突破。
警察线:女警员决定不继续查表演课了。
但是,她来找表演课的老师上床的时候,刚好遇到了跟踪女课友的黑帮。
她想问黑帮事,结果黑帮开始逃跑,她追,黑帮和她火拼,结果她打死了黑帮。
在表演课的厕所里,她找到了男主藏的钱,认为这是死掉的情人藏的,情人不仅和黑帮老大的老婆上床,还在和他们交易。
总之,警察锁定了表演课,认为杀掉黑帮的人一定在这些人里面。
第七集 (杀掉可能报警的课友;演出成功)杀人线:只有男主和另一表演课友逃出来了。
第四个目标知道是黑帮派人来杀他,和黑帮宣战了。
第四个目标的人差点杀了男主,男主说服另一个逃出来的人杀了他。
这个课友第一次杀人,想要去自首,男主说服他不要去,但他还不放弃,男主只好杀了他。
表演线:女课友告诉男主,警察查过来了。
女课友现在在演麦克白,但是演得很烂。
但他们还是公演了。
本来女课友演得很差,但是因为男主跟她搭戏,搭得很好,女课友也演好了,被经纪人赏识,女课友终于原谅了男主。
男主却因为演麦克白,被激起了一些童年的创伤性回忆。
女课友说他是个真正的演员,他总算高兴了。
警察线:警察监听了第四个目标和黑帮老大的通话,听到黑帮老大说,是一个军队出来的人奉命去杀他,但这个人也杀过自己人。
警察于是确定了,上一起案件中杀人的是个军队服过役的,觉得是男主。
但是,尸体查出来了,男主不在里面。
警察发现死的其中一个人上过表演课,觉得这就是他和死掉的情人的联系。
第八集 (决定继续表演;警察查出是男主,男主为了开始新生活,杀了她)杀人线:男主把老板打了一顿,拿钱走人,说再也不干了。
老板去向黑帮求助,试图告诉他们男主的去向,换取自己和黑帮长期合作,可是黑帮拒绝了他,要杀他。
黑帮老大亲自去表演课堵男主。
但男主找到黑帮的老窝,不仅救出老板,还把黑帮的人都杀死了。
警察线:警察认为,是黑帮得罪的外国人动手把他们都杀了,所以这个案子就此了结了。
表演线:男主决定再也不演戏了,但是女课友说他那个晚上演得超级好,所以他决定继续表演。
他和女课友住进表演课老师的家里,一起排演一出新剧,表演课老师把女警察邀请来做客。
众人一起吃饭时,表演课老师当着警察的面提起,刚开始男主来上课,说过自己以前是杀手,杀过人,男主怕警察发现是他杀了情人,但好在警察没有发现。
女课友想演警察,主动提出要去警局体验生活。
然而,女警员只是装作没认出,其实她敏锐地发现了,是男主杀的人,并且拿到了证据。
这时,男主找到她,说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了,想要新的生活。
女警员不愿意放过他,他只好杀了她。
看到最后一集,有爽到的感觉,巨不喜欢那两个演技浮夸的黑帮,看到这两人终于挂了感觉不能更舒适,可惜的是黑人女警探挂了,在我看来黑人女经警查是巴里外演技第二好的演员。
这个剧一半的剧情是讲关于表演的,经常有戏中戏,但是从表演老师到神经质的第都情绪崩溃,让人吃不清的女主角之外,都是演技浮夸到另人难忘的。
我是听了表演老师的播客开始看这个电剧的,果然这个角色与他无敌自恋的自信的,有点名气但不是大红大紫的个人身份相附合,永远都是那么浮夸。
永远只会大声说出台词,用夸张到位的表演在压住场子。
大约不说台词,他们就根本不会表演了。
情绪不崩溃就没有戏剧了。
所以女主角和表演老师的问题都是戏太满,戏太过了。
这一众浮夸的配角表演终于把主角的演技给衬托了出来,在这些浮夸而无趣的浮躁的假温情的戏剧背后,是巴里内敛,沉静,他好似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表情,突现出什么是演技。
因为巴里的表演而看完全剧,因为过根结底,我还是对沉默寡言,丧气满满的角色感兴趣。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杀手版《爱乐之城》,等到第7集才发觉它是现代版《麦克白》。
杀戮会导致更多的杀戮。
第6集Barry拿下藏毒室之后,车臣老大Goran去现场验收成果,死去的玻利维亚人横七竖八倒在地上,车臣人穿梭在尸体中间,好像倒在地上的不是尸体,而是路上的随便什么障碍物。
这个场景给我的感觉很像《亨利四世》,为了巩固政权,亨利四世下令杀了很多人,他的手下砍下他们的头作为凭证。
造反者们的头颅被倾倒在王宫的大厅,正好在王座的前方,几十颗头同时像足球那样在地上滚来滚去。
权力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流血事件。
但Barry并不渴望权力,或者金钱,这也是他跟麦克白不一样的地方。
他渴望的是上表演课,找回真正的自我。
但杀戮引发的可怕后果让他无法全身而退,他被迫卷入其中,滑向深渊,奔赴无法遏制的命运。
我在别的电影里不断地寻找像麦克白那场戏中戏一样的效果,当我看到《巴瑞》第7集(Barry不断地想象别人通知Chris的妻子她丈夫被射死的消息,想象-现实-想象-激化现实-出演戏剧),我的惊喜程度就相当于一个人在逛街的时候突然遇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
年初看《飞驰人生》,开头有一段是沈腾回忆他以前的赛车生涯,我当时就在想,不会吧,回忆不会真的只是回忆吧,除了发挥人物介绍功能之外,沈腾的回忆不会真的只是对过去的如实反映吧?
结果还真的是......我以为我看到的会是一个生活失意的人的一个关于过去的白日梦,或者不一定要是关于过去,但一定得是白日梦,一段反应他精神状态的白日梦。
巴瑞第7集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让这个“白日梦”激化了主角的情绪推动形成了第7集的高潮。
编剧牛逼。
其实我无意写长评,只是短评容纳不了我这字数,所以这可能是你们看过字数最短的“长评”了,sorry~晚安💤
首先要承认,这部剧剑走偏锋。
巴里,职业杀手,厌倦了现在的工作,转而想当演员,典型的黑色幽默片。
然而黑色幽默的尺度是最难把握的,太黑色则压抑,会成为严肃正剧。
太幽默又会导致癫狂,成为无厘头闹剧。
昆汀的《低俗小说》,诺亚.霍利的《冰血暴》,黑色幽默的代表作,骨子里透着让人欲罢不能的神经质的感觉。
没错,神经质。
好的黑色幽默,都要有恰到好处的神经质。
可是剧集过半,主角除了突然想改行从杀手变成演员外,其他行为都表现得太过正常。
唯一有点神经质的,居然是作为反派势力的黑帮,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炫耀自己的偷拍手段,也会被洗脑,上一秒还穷凶极恶地想弄死别人,下一秒又坐在一起吃大餐,成为本剧唯一的笑点担当。
黑色幽默学不来,正像结巴,学不会别人的侃侃而谈。
《巴里》有一个好的起始创意,可惜具体制作出来显得太正经,是编剧和导演的天赋不够,有点可惜。
而作为HBO的剧集,《巴里》的制作水准显得更加尴尬,更别提同时段更新的还有《硅谷》第五季和《西部世界》第二季。
这部剧好玩,有趣,题材好玩,剧情更好玩,这种黑色幽默让我从头乐到尾。预计后面会火…
杀手,演员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身份放在一起,设定本身非常有趣但是故事讲的不够精彩
看了两集,强行黑色毫不幽默。何况男主长得像方舟子。
正剧还没简介好看
四集弃
怎么讲,比起同是脱口秀演员出身的luisCk出品的百年酒馆略有失灵性,有点类似同是舞台剧转型导演的马丁麦克唐纳作品但还是差点意思。这类偏实验性质剧集在观感上有点拧巴,因为观众可能还没习惯这是剧还是戏片中提到众多话剧或者重视剧本的电影,算是一部迷影剧集吧
总结一下barry的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诚恳拜托再ko。
看介绍与评论以为对男主会有更多深刻的心理刻画,结果有些干巴巴的不如人意。也没有觉得好笑的地方,黑泽明的拼法,我觉得无聊——像是在反讽无聊一样。
这整个是一四不像好吗
好看到停不下来。杀人and演戏这种相提并论的方式,简直是游走在钢丝上,不停在人性阴暗处和喜剧之间切换,真的好难
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看这个?
剧情有点意思但不多 女主太不讨喜了
这都什么路子啊笑死我了
光头好可爱。女主少出现点镜头吧。
一般
为了当演员,杀了不少无辜的人。
创意有一点有趣,但还是不太感兴趣,因为舞台展开过小,但转折又少,节奏又慢。
前边看得索然无味 最后两集时想就弃了吧 如果主角圣母的话——居然没有 枪开得可溜了 但是内心纠结戏也太多了 特无聊特长气 谁还愿意看杀手自我良心谴责啊 我想看大坏蛋开心地干坏事
对喜剧无感了💔
两集弃 可怜说这剧有意思的人 你们没看过更有意思的剧 太无聊了 下饭剧都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