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整部电影只有一场戏拥有优质港片的气质:死里逃生的张家辉故意引诱刘、古二人在集装箱码头相聚。
三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开着豪华轿车相互对撞,很自然能够想象到一起成长的他们年少是否也是开车游乐场的碰碰车,同样的戏闹,同样的肆无忌惮。
今夕往昔,唏嘘不已。
这才是真正的港片兄弟情义——无需多言,情义自显。
抛开这个情节,其他都沦为了诸如二次探母般过度煽情的鸡肋。
针对某些红包写手的“致敬说”,我只想说:如果你认为上了天台就是《无间道》,青云瘸了腿就成了《无味神探》,枪林弹雨就化身《英雄本色》,真是shit,刘杜吴都还没死,何来致敬之言!
张家辉饰演的张子伟是一个注定要牺牲的人,前半段是被牺牲,后半段是主动牺牲。
张子伟13岁没有父亲开始,刘青云饰演的马昊天和古天乐饰演的苏建秋就成为了他生命中除了他妈妈最重要的人。
他既没有昊天聪明成熟有主见,也没有建秋身手利落有个性,他中规中矩、不上不下,他是老好人,他最理性,他是兄弟三人感情维系的粘合剂,没有他,也看到了,电影中间他消失的五年,昊天和建秋基本形同陌路,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不过不得不否认,就算大毒枭八面佛的事情出来前,没有他,以这俩人的性格,友谊果断不会持续如此之久。
正是因为张子伟的这一特性,他既没有像昊天早早成为督察,肩上责任过重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而失去妻子成为孤家寡人;也没有像建秋那样警校还未毕业就被选中做了卧底,每日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惶惶不可终日,老婆从怀孕到预产期临近只回家三次,一次是醉酒,两次是受伤。
他的工作稳定,时间充足,娶妻生子,享受天伦之乐,偶尔加班、些许危险带来的小小刺激,也让自己的人生没有平静到索然无味。
除了张子伟小时候父亲过世这个外,这应该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所拥有生活一致。
他死而复活回来后曾质问昊天:“为什么我没有被选中活下来?
为什么我不可以选择?
”(大意,凭回忆)是啊,为什么呢,张子伟?
因为, 13岁开始,就没有了父亲的疼爱也就是没有了靠山,为了维系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兄弟的关系,需要事事忍让,一边听从大哥昊天的吩咐,一边稳住建秋的火爆脾气。
家庭工作都OK,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
于是,紧要关头,大哥昊天想起的是建秋一遍一遍的“我要回去”,“我老婆马上就要生了”,而张子伟,但是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被牺牲的就只能是你了。
试想过自己从小到大,有多少事情是自己选择,自己做主的呢?
出生自己做不了主就算了,连一开始的意识,所谓的懂事都是别人或者说是这个社会强加给你的。
不停地有人告诉你,这个是阿拉伯数字1,那个是白色的墙壁,这是个非洲大象,那是个红烧鲤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获取的,是人类智慧几千年的结晶,现在一股脑的抛给你,你总会长大的,总会需要进入社会的,所以你没有选择,你必须要适应它,从你懂事起,就是在为这事Stand by。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了孩子们过早丧失了自己选择的权利,自己钻研的能力。
所能做的就是沿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一直走,沿着就早设定好的路线一直走,认字、数数、唐诗、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好的单位、结婚生子、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一抹黑,走到底。
那么,这一条主干道走不下去了怎么办呢?
成绩不好,或是单位不好,或是婚姻不圆满,或是出现了等等其他意外,怎么办?
主流价值观不认可啊!
被周遭人眼光可以杀死啊!
所以,成绩不好,小学生都有选择跳楼;单位不好收入不高,成人烧杀抢掠,贩毒、贩卖军火以求致富捷径。
这些小路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可依然生生不息,成人世界各种条条框框的出现便是为了维护这些所谓的社会秩序,警察便是这一产物之一。
鲁迅不是曾说嘛,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贩毒之路也就是这么来的。
因此,干掉一两个贩毒的头目是根本不可能堵上这条路的。
这三个兄弟特别是建秋很明白这个道理,那他们还报着必死的决心去澳门一搏,最后还真死了俩?
原因是什么?
报仇?
张子伟完好无损回来了,兄弟间隙已经解除了,昊天的感情挽回了,所以报仇也不是了。
想想一个是劫囚犯,一个是逃犯,一个是毒犯,这身份如果不拿下这个他们前后加起来十多年都没有干掉的大毒枭八面佛,恐怕返回这个社会以后生活会很艰难吧,如果不做出点事,活着抬不起头,这种日子,过去五年三个人应该都受够了。
至于张子伟,他之前因公殉职,家人应该是有荣誉的,不拿下八面佛这厮,他此番活着回来,五年间发生的事情说不定还会让这个原本的烈士家庭蒙羞。
另一方面,他在泰国妻子也已经死了,对这个女人也许还报着些许愧疚之心也了无牵挂了。
所以他最好是死,他也可以去死了,他还没有了一只手,牺牲自己或许可以让更多人幸福。
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主流价值观的实践者了,不用选择,曾经身为一个扫毒组“差人”,舍命在所不辞。
想起了《金枝欲孽》里,玉莹原本是可以逃出紫禁城的,但是考虑到她侯佳一族的声誉,她深爱的额娘,她便义无反顾地走了回去,选择了牺牲自己。
希望以后,中国社会能够更包容一些,不要牺牲了别人,又牺牲了自己。
注:纯粹个人有感而发,全凭记忆,细节差漏很可能,并且也许导演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知道我为什么不杀你吗?
因为你现在这样子比死还难受」因为这句话,这一部13年的香港电影,承载我对香港电影未来的期待。
什么是兄弟,每一位角色都在讲述自己对兄弟之间情感的想法,人的三大情感:亲情、友情、爱情,这是我对比重要性后排列的顺序,每个人都不一样,就看哪一种情感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部片也透过对情感的抉择,有了这一整部剧情的构想。
兄弟之情是本片剧情的重点,导演在三个主角之间的情谊其实花了不少时间铺陈,让这部片的片长足足超过两个小时,但是却不会让觉得冗长,反而十分的充实,前面的剧情让后面的故事更有张力也更具说服力。
当初冲着刘青云及张家辉两位演员,和陈木胜导演的美名去看得,看完后,只能说虽然剧情的交代不完整,但我对古天乐的演技有了新的认知,最后一场三位演员的同场飙戏、对人物情感的拿捏,而突显角色之间的冲途和故事发展的合理性。
也赢得我对这部片的好感。
一如既往地刘青云与张家辉演技的佩服,也因为如此,让同场的古天乐有技术上的提升及火花。
其实,这部片也应该给张家辉一个影帝,在这部片中除了刘青云大哥的形象,张家辉在角色情感上的细腻,让整部戏更好看。
一.《龙虎风云》(林岭东,1987年)1.开场《扫毒》开场有大量的香港街景,并且大部分都是俯拍的夜景,这跟《龙虎风云》的第一镜很像(由上至下的摇镜),两部片子的开场不仅都同样地选择像庙街这类龙蛇混杂的街市,以暗示犯罪的即将发生,而且都很注重纪实性。
2.人物《扫毒》里的古天乐和《龙虎风云》里的周润发都叫“秋”,二者都有同样的身份——警方在毒贩身边安插的卧底,并且两人都具有同样的情感——对卧底身份的厌倦,对重返警察岗位跟家庭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危机四伏的恐惧。
二、《英雄本色》(吴宇森,1986年)1.跛脚《扫毒》跟《英雄本色》都用了跛脚来象征人物的衰落,这种具象化的符号加深了观众对人物凄凉处境的代入感,而两部电影里的主角都在跛脚后面临事业的低潮与兄弟的不和。
2.倒地双枪“倒地双枪”可谓吴宇森的独创绝技,以动作潇洒著称,此绝学自开创以来,受到中外众多影迷和导演的喜欢,并被多次借鉴,此次刘青云在《扫毒》中也玩了一把,不过在视觉美感上还是不如小马哥的。
三、《喋血街头》(吴宇森,1990年)外部环境、人物关系《扫毒》在泰国的戏份,有几分《喋血街头》的影子,不光是里面出现了东南亚军队跟重型武器,连人物陷入困境,以及三兄弟关系的决裂都似曾相识。
四、《放逐》(杜琪峰,2006年)血雾,结尾处理杜琪峰拍枪战戏有一个要诀,就是着重表现瞬间的爆发力,所以才有了血雾。
一般他拍血雾的时候都配以慢镜,来渲染出一种血腥的美感。
这次陈木胜在《扫毒》的结尾大决战也用了血雾,但是有点东施效颦,拍得毫无美感,在视点选择跟景别切换的合理性上面也很差。
简单来说,就是看起来很混乱,看完不知道TM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就结束了。
再说,你后面都用了血雾,前面干嘛去了?
有位网友说得很对,他压根就不应该把现实的枪战跟美化的枪战混在一部电影里拍,最后搞得四不像。
在结尾处理上,《扫毒》也有很多跟《放逐》相似的地方,深入虎穴、以少敌多、密闭空间,最后,刘古张三人还大谈小时候踢波的趣事,踢波?
这不就是杜琪峰最喜欢用来表现兄弟情谊的小技巧吗。
五、置景方面的借鉴——《无间道》(刘伟强、麦兆辉,2002年)——《唯神能恕》(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2013年)电影开头在庙街旧楼里的毒品交易、结尾大决战的酒吧,分别借鉴了《无间道》、《唯神能恕》两部电影的置景,这个光看场景主色调就能对比出。
最后——我敢肯定陈木胜一定很喜欢《唯神能恕》,可是你丫请了泰国警长又不让他劈友又不让他唱K,那你还请个毛球??
懂得借鉴其实是好事,古往今来,很多导演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成功的,杜琪峰学黑泽明、吴宇森学梅尔维尔,但这事儿,你搞好了就是昆汀周星驰,搞不好就是陈木胜了。
《扫毒》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太多以前港片的影子,反而迷失了自己,很杂,很四不像,连每个段落的调色都不统一。
陈木胜状态好的时候也就是半个林岭东,况且他状态好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ps:本文纯属个人推测,不喜勿喷。
完。
1)《扫毒》的一开始,卧底还是卧底,总督察还是总督察,路人还是路人的时候,三兄弟聚在一起,寥落的工屋里吃完盒饭,合唱了一支歌,《誓要入刀山》,1978版《陆小凤》的主题曲。
他们争论的重点,是到底谁配做“西门吹雪”。
其实故事就是从这里歪掉的。
西门吹雪的人生,就是一心练(搅)剑(基)的人生。
卿本冰山美人,心中意中唯剑而已,也就陆小凤花满楼几个基友配他多废几句话;后来一时走火入魔去找了个姑娘企图过上正常的热炕头生活,又发现情与剑不可兼得,最后舍弃男女之情得证大(搅)道(基)——他对陆小凤的感情绝对够为之赴死,如何这等兄弟情深又不妨碍求剑道?
西斯空寂。
2)显然中国传统一早通过话本戏剧和电影一脉相承灌输一条道理:比起儿女情长,兄弟情更值得拍着胸脯响当当说出来,也更被视为好汉所为。
武松杀嫂且不提,张彻的《刺马》,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在bromance上更进一步,男男间爱恨情仇缠绵发狠之处,绝不让于异性,时有过之。
举凡双雄戏,男人们的眼光永远胶着在对方身上,对敌手的惦记了解甚至超越家人,堪称平生第一知己。
《扫毒》则在双雄暧昧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设计了好一出铁三角(恋):马昊天(刘青云饰)在枪口下必须做一个选择:卧底多年妻子临盆在即的苏建秋(古天乐饰),和家有老母不能自理的张子伟(张家辉饰),只能活一个。
这显然是男人最怕遇到的“我和你妈……”的经典谜题,马昊天的真正困境在于选择必定会带来的痛苦和怀疑,这也是大BOSS八面佛火眼金睛识奸情的想要的效果。
从这一刻起,画风和主角都悄悄改变了……3)可以说,张家辉饰演的张子伟是本片最大亮点。
前半段他是三兄弟中最普通的一个,在兄弟交锋中扮演的也是“不如我给你下碗面”的劝架角色——一句话,弱受。
但被化身渣攻的马昊天舍弃后,经过身中数枪/掉落鳄鱼潭/娶大BOSS女儿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关,五年后再次以紧贴身体曲线毕露的西装和奢华小胡子造型出场,妥妥是女王的亮相。
其中勾引(泥垢……)马昊天从现场离开,继而引来苏建秋,三人在停车场开车互撞一段很燃:小男孩们的碰碰车游戏以中年男人的豪华轿车玩起来,从一腔火气满心不解的成人世界的追逐,渐渐回到年少轻狂时的打闹无忌亲密无间。
张子伟在时隔五年的这场争执中,已经从劝架者成为控局者,引(玩)导(弄)苏马两人的情绪和行动于鼓掌,眉梢压着的一点邪火和嘴角一丝冷笑,似乎都暗示着他作为反派大BOSS的光明未来。
一直到他控制段坤谋杀大舅子,把八面佛引离自己的主场,并把苏和马逼回当年二选一的窘境,逼到他们终于承认对他不起……这一切都还走在妖孽节奏上。
4)但!
是!
画风到此又悄悄改变了一次!
张子伟顶着新一代开山怪的酷劲儿,内心还是个自己给自己发了卧底任务的圣母受!
他他他,男色女色都无法收买,毒枭集团N把手的位子也不动摇,五年卧薪尝胆,只要渣攻认一句“当年不该丢下你”!
他就舍弃了救他一命还以身相许的毒枭家的坑爹千(少)金(爷),含笑闯刀山!
他以真爱证明了自己才是最合格的“西门吹雪”,无论命运千回百折,哪怕杀妻证道。
可惜的是,本片没有给他设定一个相配的CP。
马是爱为他人做主的大哥,好起来为兄弟挡枪,坏起来一意孤行,最后自己追悔不已;苏则困于家庭,不自觉做出出卖兄弟的举动,难以释怀下反而更与马不相往来。
都还是相对常见的港片男性主角,缺少与张子伟这个集妖孽女王与圣母一体的强受匹配的气场。
5)至于为何最后三兄弟勇闯虎穴,以三把手枪干掉若干手执机关枪的雇佣兵,只有苏活了下来,也很好解释。
要注意一个细节,马昊天和张子伟,作为适龄男性,在事发前身边完全没有女性伴侣,张子伟即使为了生存而结婚,妻子据暗示也是变性人,本是大BOSS的儿子——苏建秋有妻有女那一刻,已经注定了他将成为bromance界的炮灰过客,最后的殉情得道肯定没他的份。
在西门吹雪陆小凤花满楼他们的世界里,闯刀山这么浪漫的事情,当然只有无牵无挂的兄弟一起做,才够bromance。
前二十分钟还像那么回事,没想到一会儿就弥漫出一股浓浓的烂片气息了,陈大导也太不把观众智商当回事了,心里那么大委屈难道就凭几句假惺惺的对不起再挤几滴猫尿就解决了?!
骗鬼呢吧!
看完回去跟同学吐槽,居然被鄙视了,说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区别你妹啊区别,这种事情完全不make sense啊啊!
还有,这不是犯罪悬疑片吗?!
那不停的笑场是什么情况?!
导演你听到观众在嘲笑你嘛!!
想幽默也不是这样幽默的好不好!
没有功力就不要来硬扯!
就象葛大爷某年演了个惊悚片,观众一看见他锃亮的光头就笑场了,完全乱入的气氛好不好!
而且男主角们是小强吗?!
中枪就跟被蚊子咬了一样的,完全no harm好嘛!
电影中间好几次想走,听边上姑娘吐槽的句句入我心!
啊等等,为什么这种人物设定如此熟悉?!
原来又是陈木胜这货!
几年前看了他拍的全城戒备,到现在还没有忘记那个大烂片!!!
陈大导你长进一点好不好,可长点心吧,观众早就不是当年的观众了!
没有诚意的编剧,没有诚意的台词,没有诚意的设定,差评!!!
拉入黑名单!!!
永远!!!
其实故事不错,只能说导演太烂。
可以畅快淋漓噼里啪啦说过瘾的故事非得搞成一段一段的散文诗,煽情扭捏做作矫情,三个大男人在那边哭成一团怀念过去,以为这样就能折射人性光辉就可以拿金像奖了吗白痴。
电影拖沓到死,又臭又长,在电影院我一直在掐时间想着这屌电影到底还要演多久。
那么多精彩的副线不讲,就顾着几个男人的矫情卖骚,真的蠢到家了好吗。
鳄鱼的特效能再假一点吗,鳄鱼那几个镜头明明就是一模一样的反复播了好几遍而已啊。
那个所谓的做法事的法师念的明明就是大悲咒啊,坑爹呢。
一开始还有直升机啪啪啪呢,这么虎头蛇尾BOSS这么容易就挂了算个什么屌啊。
白头发那傻逼,智商这么低嗨药嗨到都脑残了到底是怎么做上老大的啊,还有特么那么多手下,坑爹呢。
这么高的评分到底是哪些脑残给的啊。
最后的致敬:啊这部电影呵呵太垃圾三个娘炮搂在一起哭哭啼啼好好的故事就这么被导演这傻逼分成这么多这么多这么多这么多的自然段讲给我们听讲完他一阵唏嘘我只想着这垃圾电影几点才能结束因为我尿急
扫毒果然是我见过的最垃圾的香港警匪,虽然有刘青云、古天乐和张家辉,但这个本子简直让我恶心的发吐,真心没去电影院是极其明智的选择!
最为港台剧,最好的的确是警匪打斗,屁大点儿地方,从尖沙咀到铜锣湾,从90年代的古惑仔一直打到iphon问世,70、80后的大陆屌丝是看着这类片子长大的。
爱之深自然恨之切。
说起警匪,巅峰之作莫过于无间道,可以说将香港警匪发挥到了机制,这种远比大陆的警徽和欧美的血浆更让人震撼,归其原因,超脱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升华到了人性的泯灭。
而这点,不得不说的是韩国的警匪剧已经奋起直追,从人性挖掘看,新世界可以理解为韩国版的无间道,绝不是简单意义翻拍而是人性的挖掘充分到颠覆了传统的价值取向,更贴合实际更符合人性。
再看扫毒,三个老男人的恩怨情仇,一个电话,彻底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然后极其突兀的和好再回首,我去!
五年的仇恨真的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吗?
我怎么那么不信啊!
贩毒的老大亲自过来扫机关枪,有没有这么弱智啊!
归其一点,好好拍警匪,不要升华人性了,这点你做不到!
赚眼泪,搞基情,你有韩国那两下子吗?
咱还是相见不如怀念吧。
悬疑动作犯罪片,讲述本来是好兄弟的三人,面对困境和诱惑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此命运大为不同的故事;但最后三个好兄弟齐心协力,用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三个男人一台戏,亦搞基亦兄弟,有种老式港片情怀。
很有诚意的港片,特别是最后澳门的枪战太有九十年代警匪片的感觉,插曲也好听,当然最给力的还是帅哥,古天乐又逆回去了,又有点男神的感觉了,伪黑化的张家辉果然很帅,还有老帅哥吴岱融,够花痴标准了。
我们向往的,我们立志要做到的,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终能达成目标。
有三五知己,同进同退,不问前路之艰辛,只为人生之志向,男儿豪气,无畏前行。
1,张家辉开头好弱气好可爱好小只!
2,古天乐家居然是海景房。
3,古天乐变方了刘青云皮肤变好了。
4,Boss的发型令人为他审美担忧,或者也有可能他是爱因斯坦粉?
5,从影院里人看卡司表的反应来看,还有很多人分不清梁家辉和张家辉。
6,学好当地语言是多么重要!
7,柴哥是真心的。
8,腐败度不同的政府合作太糟心了。
9,死死抱住古天乐的张家辉身形太可爱了。
我站这对啊啊啊啊!
10,“我们先吃点东西”这句真是太棒啦!
11,他们吃饭那地方怎么也没个老板入镜。
12,这个大Boss一出场所有人都愉快地笑了。
你这样不行的,老大。
13,萌刘青云古天乐的太惨了,有这么一出该怎么西皮……虐张家辉我倒是喜闻乐见。
14,张家辉的眼神技能修炼得不错了诶。
15,确实是古天乐做错在先。
16,子伟这个跟班角色终于可以洗点升级了!
17,刘青云还是有点胡茬好看。
18,白毛出场回答是谁的时候我还以为他要说自己是汪东城。
白毛口音好真实不像是配音,有种非主流的糟心感。
19,鳄鱼到底是干嘛吃的。
20,五年学好一门外语,子伟好励志。
21,黑化的子伟让我好串戏,他跟中年中二一样和刘青云玩起了碰碰车。
22,这场碰碰车戏好色情…啊。
23,张家辉戏很不错,但刘青云的戏真好。
24,Boss都五年了你怎么还不换发型啊,你个糟心货。
25,不要随便借笔。
26,手铐脚镣在白毛哥身上和谐得浑然天成。
他应该专门演非主流,演的太好了!
27,Boss的女儿太赚了,古天乐张家辉选哪个都不亏啊?!
张家辉听完道歉的第一个眼神秒杀我。
太赞了我要是站着就跪下了。
#这值得写一整条#28,其实子伟的妈妈是斜眼。
29,张家辉说“我是阿秋”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不该有这效果啊导演#。
30,妈妈跟总结陈词似的提炼了一下主题思想,略糟心。
31,子伟岂止是升级了根本就是转职了好吗。
32,……转职成了杨过。
33,擦,白转职了。
34,“我看你发型就来气”+135,欧阳兰兰是真心的。
36,感觉Boss脸上那个弹孔不科学。
37,刘青云你到底爱的是谁?!
38,我发现我只记得张子伟苏建秋但不记得刘青云那个角色的名字。
39,最后我听到有人对刘青云评价“可算死了”……你们还有人性吗【虽然我也感到了莫名的拖沓。
40,片尾好听。
41,张家辉转职后真的好帅。
回味了一下。
1,剧本真乱,没有连贯骨架的,撑死及格。
2,古天乐在演技上输阵了。
张家辉出彩,刘青云是“只需使出七分功力”。
3,为什么好多人说阿秋没死?!
他明明在刘青云站起来拉仇恨之前胸口中了好几枪啊?
4,张家辉这次扮相可能是这几年最好看的了……5,豆瓣我会打三星但一个是给张家辉的
烂片,逻辑不清楚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几个演员天天抱在一起玩,拍一些动作外壳下的爱情片
看到片尾我居然有种“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也会觉得很带感”的感觉,张家辉向我们完美地说明了没有刘海的男人有多帅,虽然全片最帅还是吴廷烨没有之一!前面要是没他,我一定得睡着,气困了……
对剧情逻辑有洁癖的人简直看得要死啊!三傻大闹金三角吗?兄弟情怀就是非得一起死是吗?第一次没死了就接着往死里整是吗?还有那个毒枭的奇葩女儿,那一刀划下去……真解气!
少见的煽情暴力片,不过剧情为了适应枪战而过度扭曲了。
在飞机上看完的,剧情太扯了。。。。
剧本无趣,手法无趣,集合了港片的所有缺点,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张家辉死了,又突然满血复活,让人哭笑不得。影片槽点太多,完全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C-】剧本堪称脑残,对白幼稚,情节老套,反转唐突,人物行为动机莫名奇妙,有几场戏简直让人觉得他们是神经病,拍的也烂,所谓兄弟情拍的无比做作,仿佛在看芒果台晚间苦情戏。既想有深度,又想感动人,却都做的很垃圾,导致给人感觉又装逼又傻逼,只有寥寥几次动作戏挽回点颜面
不错…中上的港片
救命。唱唱歌你就想复古了?编剧的智商让我觉得我可以去香港当警署总督察
剧情虽然比较扯,但是最后那场枪战真的很过瘾!
1.架构上是三人的角色换了一轮,由罗兰死前那场戏点破,相当于三人版的“无间道”,但无论角色怎么换,性格决定的宿命依然没有改变,最早死的那个依然死得最早,活到最后的那个依然活到最后;2.好些场景设置都替陈木胜可惜,若换了杜琪峰,场面调度会漂亮得多;3.在两大影帝面前,古天乐相形见绌啊
三傻大闹香港和曼谷。总是迫不及待却又断断续续地抒情,就像写论文时不时把前面讲过的论据再拿出来说一说,不是怕别人没看懂,是怕自己忘了论点…工工整整地抒情(后面三个主角的互相扮演、帮对方除掉威胁、同样被打败又再站起来),像在写排比句。
琼瑶附体,废话连篇,陈导演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叙事节奏,不知道怎么将一个简单的故事复杂化,那就多拼贴几个故事吧。港片诈尸,永远活在港片黄金年代的人该醒醒了。★★☆
三佬大战爱因斯坦
张家辉的收音麦让我成功从狗血的烂剧情中跳戏
以兄弟情为主线,附以扫毒的剧情,拍的像TVB电视剧改编的电影。张家辉近几年的蜕变有目共睹,演技早就不输刘青云,甩古天乐十条街了~
乱煽情 情节转折牵强 没水准 前面拖太长
不得不说,电影真是有太多漏洞和狗血的地方,比起之前看的毒战差了好多,有些真是无力吐槽了,但三位男主的表演真心可以,动作枪战戏也比较火爆,还算值得一看吧,贯穿全片的那首《誓要入刀山》挺好听,片尾曲也不错。其实电影本来可以拍的更好的,但可惜了。
跟玩过家家似的,人物塑造太脸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