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喜欢站在20楼的窗边俯瞰路面的车水马龙。
那样风光无限的华丽外表之下掩埋的依然是为生计奔波的疲惫怠颜。
红灯停,绿灯行,行人眼中充斥的永远只有规则和默然。
现代人总是妄图寻找着自己所谓的生活,如复一日,年复一年,激情和新鲜却在棱角分明的碰撞中支离破碎,剩下苟延残喘的失望和无可奈何。
于是,他们麻木了,从激情中退却,从新鲜中抽离;于是他们学会了安于现状,学会了怨天尤人,学会了得过且过,然后朝九晚五的垂垂暮老,直至鬓白苍苍。
人生如是,十之八九。
当人们眼中看不到奋发的隐忍,再看不到踌躇满志的昂扬,于是一切色彩变得单调,弥漫着倦怠和腐朽,黯然而嘶哑。
那生活又该如此?
《高兴》我不敢恭维它算一部大片,因为它不具备大片的资本,画面、剪辑、音乐都不是一流的水准,甚至有“山寨”之嫌,但是我还是固执的把它定为一部好片,在我看来,能让人感动的影片都是好片。
就是这样一部低调的影片,让我看到了一种另类的感动。
放下剧情和穿插于整个影片的歌舞不提,整个剧节成功品的营造了一个搞笑的氛围,经典的人物造型,出彩的台词对白,都可以让人感受到恰如片名的“高兴”。
然,在笑料之外,似乎又有着一种法人深省的悲哀。
刘高兴是故事的主人公,陕西小镇的一个农民,却一心要成为在西安城立足的市民,他捡破烂却发下宏愿要成为西安城的破烂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遥远的梦想,让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是那样高兴着,人如其名,却让所有人费解。
其实刘高兴和阿Q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都极具自我安慰的精神疗法,然而所不同的是刘高兴的精神疗法是积极向上的追求和目标,他有大志,有目标,有理想,哪怕他只是常人眼中最底层的角色。
他要成为破烂王,他要开自己制造的飞机翱翔于西安城上空,他要带给五富城市的生活,他要让心爱的女人去读书,还有很多很多……高兴每天都为着这些目标高兴的努力着,奋斗着,而这正是当代人处于安朽生活中所匮乏的。
但这也正是悲哀所在。
故事到最后高兴终于成功的制造了自己的飞机,成功的翱翔于西安城,可是生活呢?
故事没有写。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高兴还是要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收破烂,或许命运有转机,也或许这就是一辈子。
有理想有大志有目标有追求,固然可贵,可是生活就是生活。
我佩服高兴的精神,却无法欣然他的生活。
这就是现实。
孟夷纯。
或许是田原的演绎太为出彩,亦或许是这个角色太为深刻,竟让我渐渐分不出吸引我的究竟是田原还是孟夷纯。
这个在城市中讨生存的按摩女,有着那样性感的外表却极为单纯的内心,终日混迹于风花雪月的场所,只是为了快一点赚钱好再去读书。
我并不太相信这类人的存在,但是田原的演绎却又让我感觉到这类人是真实存在的,那样的生活化。
她愿意和一个捡破烂的谈恋爱。
她说走过白色的墙,心里很舒服。
她说她想快一点攒够钱好再去读书。
她说她就是一个小姐。
……“高兴”真正吸引我的不是刘高兴,而正是这个按摩小姐孟夷纯,或者说是田原。
当她第一次出现在暖春的阁楼上,她是一个风情万种的按摩小姐,一颦一笑撩人心魂。
当她接过高兴递过来的苹果,低头浅笑时,性感的外表下俨然是一个可爱的小女人。
当她想要报答高兴时,她是一个挣扎的可怜人,平静的一句“可我是个按摩小姐,我只能用手艺来报答你”之下是汹涌的泪水。
当她爬上高兴捡破烂的三轮车,眨着眼睛说带我一起去的时候,她是一个在恋爱中享受幸福的女人。
我不敢说孟夷纯真的“出淤泥而不染”,毕竟那样的风月场所谁也说不清楚。
但田原却用自己的方式给了我这种“纯净”的感觉。
“高兴”始终是让人高兴得片子,而我得主题似乎也偏了。
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一个破烂王和按摩女之间得爱情故事,一个社会下三流最底层人物得真实写照,一个为了理想在现实打拼得简单情节,却让我感动或者说心动了一回。
当我再次俯瞰霓虹灯下的山城,一样的车水马龙,一样的繁华似锦,但这个城市又有多少人如高兴般执着的生活。
我不知道,也不想去猜测结果,毕竟有些东西只能是艺术的升华,生活终究也只是生活。
不得不感叹贾平凹老先生得创作才华,让我看到了如此一个平民化的生活写照;当然,还有田原的孟夷纯,让我“心动”了一次。
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如高兴一样,可又有多少人如“高兴”般活着?
(个人言论,不代表任何立场)
国外有很多歌舞片,比如秀兰邓波儿片子应该也是属于歌舞电影吧。
都拍得很不错,很爱看很爱看。
至于咱们滴歌舞电影,想得起来就只有一部〈如果。
爱〉是根据贾平凹小说改编而来。
这种形式反影村里进城寻找理想故事,俺是蛮喜欢的。
我有点排斥把村里生活拍得苦兮兮的电影或电视。
台湾滴苦情戏,什么一个姑娘嫁了好几次然后S几次老公又S儿子,然后又被富人欺负欺负,无限制欺负,而受苦的女人只有忍耐忍耐,以所谓的慈心感动天感动地,最后得到一个好结局,就是所有恶人受到惩罚,然后这个受苦女人也差不多要S了。
靠。
路过一回我都要骂一回。
上回看锵锵三人行,有次陈丹青参加聊天,他说现在少了很多快乐穷人。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其实在自己小时候,大伙物质状态都不咋的,那时候还用粮票什么的,可在我印象中并不觉得大家日子过得天天愁眉苦脸。
也是天天有高兴有快乐,甚至幸福感更强烈。
而现在“穷人”,简直被这个物质穷折磨滴,不如直接S掉得了,毫无快乐可言。
人么,谁都有自己跨不过去事情,谁都有苦滴事情。
这世界富人也不幸福,穷人也不能穷开心了。
真是无语啊。
因此电影主人公自己改名叫“高兴”。
就是以一种很快乐方式进城完成自己伟大理想。
高兴收废报纸废物,大着嗓门飞快滴踩着三轮车,生意很不错滴。
当然也有人因为他的工作上瞧他,可人家自己不瞧照样开开心心组装自己飞机梦呢。
高兴喜欢上按摩院小姐,电影中按摩小姐,偶不知道是真滴“小姐”,还只是工作形式。
总之高兴帮助按摩小姐还债。
最后真滴自己组装一架飞机在西安城上飞呢我喜欢这个类型反应方式,苦情滴很多,生活本已苦,为啥子不快乐方式来表达呢?
至少也得百花齐放。
但是电影有很多不足,比如歌舞插入方式觉得很唐突,感觉是硬塞进去一段歌舞。
不过歌舞抛开故事情节,单歌舞来看,却又是不错的,音乐不错哇。
电影就是西安拍滴哦也也,电影中有段吃羊肉泡馍,哇,口水啊!!!!
日月请寄碗羊肉泡馍给我!!
不亏是俺去过三次地方,那个熟悉感飘呀飘呢。
发现最近影视与当地旅游合作,偶看韩国《花样男子》把澳门介绍滴很详细,这部《高兴》把西安特色也都很着力介绍一下呢。
虽有众多不足,做为国片少有歌舞剧式,及他们反应农民进城快乐形式,都是要看看滴
绝对的好片。
个人很喜欢。
看过贾平凹的原著。
感觉改编的还是有自己的味道。
中间的插曲歌舞也很有深意。
感觉上个年代的人对革命性,底层性的东西思考的更多一点。
若干年以后,再跟人谈当年底层人的风光,肯定不会有人理解。
那是一个时代的告别。
怀旧也好,自己处境原因也罢,给了一些希望与幻想。
总是好的。
看出了生活的美好,看出了活着的力量。
感动人,也许是因为某些事情曾经经历过,或许是对自己的某种同情。
有些电影,总会让人笑着流泪,无论风雨如何,希望总还是要有的。
五富,黄八不错。
但是导演够吓人的,一时找不到形容词。
1,咱穷人有这么童话的日子么?
2,特技比西游记拍的好些。
3,两个破铝合金框子,眼不眨给了100人民币?
但是红花油,只卖3块!!
4,绝对不锁车,潇洒5,郭涛的陕西话,疯了,北京味儿的。
6,歌舞,真的,挺2的,7,偏瘫老头子太假了,何必8,那个香港朋友是谁?
怎么也要安排演个西安人,还要说个香港口味西安话?
9,飞机不说了,飞机把房子砸了,捡破烂的兄弟直接说我赔。。
这样的电影是怎么交片的,请问。
我觉得,这路子,中国目前只有90年代的张健亚能拍。
“哥,我要是女人,我就让你糟蹋我....”
一位朋友总是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是不正确的。
他在大学时代时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严重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学期搬几次住处,因为他觉得环境能纠正他的生活。
我并不是反对他的生活主张,因为我是那样的一个人,固定在哪里如果没有必要的话,那我可能就会在哪里呆一辈子,而且同样是假若不是出于必要的话,平时可能是连门口也懒得出,一个人可以在一个房间里待得四五天。
然而我只是觉得他可能是把生活想得是太理想了,总是想以一套准则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以达到幸福的必要。
我觉得生活是不可能按一个人的规划来实行的,因为生活中总是会有太多的变数。
毛姆的小说《人生的枷锁》,从小就经历尽了心灵的煎熬的主人公,终于在有一个天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那样过了,他就为自己规划了一套在生活中他必须要遵循的准则,这样,他以为自己就再也不会陷进生活的癫狂中去了。
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在一家咖啡馆里他就遇到了一位女生。
开始他并没有对这位女生有多大的感觉,可是后来却因为一些事情他而陷进了对这位女生的痛苦的爱情中,并且在这种难以排解和忍受的爱情的痛苦中,他发觉自己之前所订立的那些所谓的生活的规则是多么的脆弱,简直是不堪一击,不费吹灰之力就毁于一旦。
于是他明白到,在生活中,你是不可能订立什么百分之百的行之有效的规则的。
再正确的行为规则,在面对非理性的生活的激情时,它随时也有可能而毁于一旦。
我觉得生活其实就像是爱情那样,许多东西并不是你想放下,就能放下的,因为它们在你的心中已经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疙瘩。
除非你在生活中,真正能百分之百地做到完全的理性,否则你就随时有可能又陷入到生活的癫狂之中。
曾经有许多的朋友,也可以说是同路人,有着共同的人生的爱好,然而最后他们还是为了一时的生活而放弃了曾经的爱好了。
我并不是要谴责他们什么,我承认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和他们的人生的追求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我只是有时会为他们感到有点惋惜罢了。
因为我相信他们是在他们原先的人生爱好上,可能是有着比他们在别的一些屈从于一时现实的追求上,有着更大的一些才华的。
而且我相信假若他们肯坚持下去,应该都可以做出一点点成绩的,而且这种成绩应该比他们在别的方面所做出的应该更大。
只不过是这样的一种坚持,要比他们屈从于一时的现实而所出的一些别的选择暂时要艰难的许多罢了。
但其实人生在世,做什么又不是艰难的呢?
我相信若他们在别的事情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就用在他们的原先的爱好上。
等到他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些别的事情上而做出了一点成绩,那他们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在他们原先的爱好上,说不定也已经是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呢。
可是他们就是而屈从了一时的现实。
每当此时我就会觉得我们生活是有着多么的多的才华在浪费。
当然我是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就一定是对的。
生活的丰富有时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人生的道路也并不是唯一的。
说不定我花了一辈子所做出的一点事情,而此一辈子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一辈子,可能却比不过别人五六十岁(此前他已经享受了一辈子)时的一个游戏之作。
你说这样的命运公平么?
然而我却接受这种“命运的不公”,并不会觉得有什么悲惨。
因为我问心无愧。
而其实一切都只不过是视乎你对人生和生活是怎样的看待的。
真实情况是,假如你认为一样东西对你是最重要的,那么你就肯定不会用一个次重要的东西去与之交换。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等价交换的原理。
并不难明白。
别的一切,其实都只不过是一种托词或籍口而已。
关于人生的幸福,而我其实并不认为人生的幸福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人生是应该有一些比我们个人的幸福更为重要的东西。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我的人生观是反幸福的,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一个自由主义的时代,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道路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只要他们的选择无害于他人,并且他们本人是觉得快乐、幸福的就是了。
这样的观点我当然是赞同的。
我所反对的其实只不过是我们的把人生的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太过的狭隘化,以及关于人生的快乐和幸福的标准太过的唯一化了罢了。
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庸俗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
我觉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是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的。
只是今天看到这样的新闻,“20日上午,曾出演过电影《千钧一发》、电视剧《金粉世家》等作品的年轻演员潘星谊,在家中不慎滑倒撞碎玻璃鱼缸,因被鱼缸碎玻璃割破大动脉,经抢救无效身亡,年仅27岁。
”这令我震撼。
我没有看过《千钧一发》,也没有看过《金粉世家》,今天也是第一次听到潘星谊这个名字,今天才知道有这么的一个演员。
然而这条新闻仍是令我觉得震撼。
看这位不幸早逝的女演员的照片,也看她既然出演过《金粉世家》,(《千钧一发》我并不了解)那么她怎么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之中,也应该算是一个幸运儿的了。
若按照一般的命运轨迹,她日后的演艺事业前途无可限量也未定。
然而就在她不幸早逝的这前一刻,谁又会料到等待她的竟然就会是这样的命运呢?
命运的突然转折叫人吃惊。
若以此一刻的不幸早逝为衡量标准,她的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可能还不及电影《高兴》里的一个整天踩着个三轮车在西安城里走街蹿巷收破烂的“刘高兴”呢!
所以,人生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尽力将我们的人生简单化。
我们实在是无需汲汲以求太多的东西,一心一意地做好我们所想做的和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了。
流年好运,可能还不及时光的丁点变数。
(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灰灰黑黑,是他的外表勤勤恳恳,是他的人堂堂亮亮,是他的心实实在在,是他的爱向往光明,是她的心掏心掏肺,是她的幸福给他所有,是她的爱光明前的黑,只这个社会即使他是个拾破烂的即使她是个按摩女.............
白天忙得七荤八素脚后跟朝天,好不容易下班了还有一大堆活儿没干完。
看着桌子上堆起来的一大叠白花花的文件,心说:“我擦!
咋就没完了?!
”在头痛欲裂之前,我把那一沓子文件往旁边一推,开始在文件夹里翻腾。
音乐不想听,电视剧不想看,下了几部电影还是鬼子们的,说一白天英语够闹心了,晚上实在不想接受再教育了。
冷不丁看见个电影叫《高兴》,都来不及上豆瓣搜索一下,就点开播放了。
管他高兴不高兴,我先看看再说吧。
开场没多久,一句“贼贼贼”就把我乐疯了。
那满屏满耳朵的陕西话听着真来劲,虽然好些人评论说除了苗圃,别人的都不咋地道。
刘高兴没心没肺地咧嘴一乐,瞬间让我想起当年和我纠结许久西安小伙儿。
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就是特想像刘高兴拍五富胖脸蛋那样,给那现在深圳混迹的小伙瓷瓷实实地来一下。
没有恶意。
鼓楼、太白路、回民街、大雁塔、路边的梧桐树、路边的胖老太太、黑撒乐队抻着脖子唱的那些歌儿,还有我的小谁,我都多少日子没这样真切地想念过你们啦?
我当大瓜雷的时候,阿能说“你包再瓜咧”,刘高兴也喜欢说个“你包咋咋咋……”,听得我直乐,真想抓起电话给大能来个夺命连环call。
想了想还是没call,怕她说我没头没脑又瓜起来了。
说实话,这片子情节一般,拍摄手法一般,跟原著相比又不够震撼,可我看完愣是激动得半宿没睡,脑子里净想着当年在西安和朋友们胡闹的陈年往事旧日时光those good old days。
也不知道这帮人离开西安之后,是否还常常把这有棱有角的方言挂在嘴边。
反正我现在经常喜欢骂“瓜皮!
”陕西话咋也不会像英语那样受全世界人民欢迎,也不能像粤语那样受全世界华人欢迎,可是有钱难买我“高兴”,学英语学粤语都不如学陕西话那么有趣。
为了当一个称职的大瓜雷,我决心学好陕西话!
ps.看苗圃的表演总让我想起牛小野他媳妇儿。
牛嫂,俺想你。
不错的片子,比起阿甘去年的《大电影2.0》来我是更加喜欢的。
或许这种喜欢是带着私人情感的偏爱——镜头从钟鼓楼飘向回民街,爬城墙串小巷,把我的魂都要勾走了。
主演和导演都是陕西人,从头至尾的西安话可真是让我内心澎湃啊。
因此在后来的一份小问卷中,在“你看完电影最想说的话”后,我毫不犹豫地写道“好想回西安!
”原谅我吧电影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影片中歌舞元素的加入。
第一段着实惊了我一下,但越来越顺溜了。
这样的新鲜感让我颇为受用,看了看网上的评论倒是褒贬不一,难怪导演要“小心翼翼”地先在7个城市都提前放一遍呢。
逗乐子的地方不少,演员也很棒。
郭涛演起这类电影似乎已经驾轻就熟演谁像谁了,黄渤还是一脸痞子像,一颗“媒婆痣”引得邻座的姑娘前仰后合地大笑不止,五富吐得很卖力,常用的几个港台明星也悉数登场,整个观影过程中小小的影厅里常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和一小撮掌声。
另外就是苗圃的表演,那可真是了得哪是一个“惊艳”就能表达我内心的亢奋的!
从没见过这样的苗圃啊!
从不知道苗圃还能这样啊!
真的是苗圃吗真的是苗圃吗?
想到她在影片里的演出我就激动得直想跺脚。
要说导演是挺大胆的,让我看到了他的努力用心和不愿遮遮掩掩着的理想。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对刘高兴真的开着他的“铁公鸡”号飞上了天表示不能理解,太不合常理了,哪有一个农民工想造飞机就从一堆破烂里刨点儿材料就造出来的。
导演给的解释是,何必一定要按着常理走呢?
也是,这不过是一部在贺岁档中见缝插针的国产小成本贺岁片,遭遇了《赤壁》《梅兰芳》《非诚勿扰》等等贺岁档的重头戏,不知道是它的幸还是不幸。
对于一部娱乐大众的贺岁片来说,热闹喜庆,再来点儿小小的性暗示,也够让观众跟着乐呵一把了,想开点儿也就不会对“逻辑性”过于苛刻。
影片很时尚地打着“山寨”旗号进行宣传,也的确让我看到了一些《大电影》的痕迹,很多影片的经典桥段和对白穿插其间,是恶搞还是致敬?
留着各位看官的一双双慧眼慢慢发现慧脑慢慢思索吧反正你们不喝核桃奶脑子也比我灵光我居然记住的是“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不晓得这会不会成为09年的一句流行语呢哈哈当然,如果上升到上层建筑层面,那我们还是遵照简介,在肮脏的地方干净活着。
依然是好人当道。
我觉得自己现在和这部电影一样,想法很多,呈现出来却有些力不从心以至稍显凌乱。
SO这不是一部规规矩矩的电影,也不是一篇老老实实的影评。
哪怕只是为了西安城里的小梦想,也要挺一下《高兴》!
必须的
我东北人,在沪多年,几好友分别为西安咸阳延安人士,70末80初,年龄相仿,07年从其得知黑撒,于是《起的比鸡起还早》反复听,对《城市夜生活的副作用》深感共鸣,在圈中不时将“我不跳!
有啥不会的吗,你看门外那宝马,那就是我的!
一会儿带你去兜风!
啊?
宝马啊!
那好吧”等脍炙人口之歌词用于日常情景调侃,08年春去西安小游一周,彻底被西安蕴藏在青砖红瓦里的千载文化、璀璨夺目的小吃美食以及厚道无限的人文情怀折服……更遂对黑撒油生崇拜。
09年慕名观赏《高兴》,《石头》的郭涛、《蝴蝶》的田原、《孔雀》的冯瓅,甚至还有一口字正腔圆普通话林雪和硬憋陕西话的张达明,心潮澎湃之余更是听到了那么多黑撒的歌曲……实在是相当应景,放到电影中无比得当。
西安话真的是相当好听的语言,希望《高兴》能让更多人认识这支优秀的乐队,希望有机会能看到黑撒的现场演出。
PS,剧中的山寨歌舞情节有一丝百老汇与迪士尼歌舞片的感觉,垃圾场、棚户区、按摩房、天井,这些地方变得如此浪漫与令人神往……欧也。
我还是认为衡量一部喜剧优秀与否的标准并不只是它把人逗笑了多少次。
看《高兴》的时候,大厅里的笑声一直是零散的,次数也并不怎么多,但我仍边看边不住地想这真好看。
有些情节发生的时候大厅里一片寂静,但我自己却带着微笑,并也知道大家都是在微笑地看着它。
出门之前看介绍说《高兴》虽然结尾被改成了喜剧,却仍然是“喜剧形式的悲剧”,不甚理解。
直到影片进行到五富死了,我才开始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并也想到了茅盾《海南杂忆》中所说“含泪微笑式”的含义。
悲剧正在发生,观看者的我们都明白这是悲剧并准备好了为他们悲痛,影片却继续坚持着它喜剧的调子。
片中的人物没有深沉地叹息,背景音乐没有变得悲怆,画面上是高兴和黄八一人绑上五富的一条腿,架着他十分滑稽地走出医院。
他们甚至还给五富叼了根儿没点着的烟。
这确实是悲剧,但影片却用这种微妙地自嘲向我们表达着片中人物无力却美好的人格。
他们就像在调侃着自己轻贱的生活,无暇顾及那种你希望看到的“放下一切的悲痛”。
你发自内心地感到难过,他们却仍在惹你发笑。
这样的氛围到了众人目送高兴载着五富飞行并合唱欢乐颂被发展到了极致。
在歌声中,我们已经要流泪了,我们已经在流泪了,画面却仍让妇女们手中的菜刀老太太的红脸蛋跟胖子的大肚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每个人的眼神都凝重而有光亮。
这并不是低俗的笑料,而是暗藏于所有小人物心中微薄却不灭的希望。
这真正是含泪微笑,笑中带泪。
他们在承认:我很轻贱,我们感到他们很宝贵。
所以我有一点儿感觉五富没有复活可能更好。
但是当他真的活过来了,我却又觉得这样真好,于是由衷地笑了起来。
在他复活之后很明显地笑声也重新回到了电影厅里。
所以即便确实消弱了主题的意味,大家却还是愿意看到一个更完满的结局。
这也是面对他们这样一群人,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怀揣的一份善意吧。
就知道唱,貌似~
中国歌舞片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虽然故事仍然需要琢磨推敲,但这种勇气却十分重要
脏兮兮却很浪漫,歌儿挺好,看了让人高兴。。。
我不是老板要是就给你五万十万
我觉得至少挺温暖的,郭涛很可爱。我不觉得它是烂片。
故意搞笑就是不想笑,故意高兴反而不高兴
西安的海底捞~
中国电影有希望啊
怀念西安咧
很雷人的一部电影
看着让人高兴不?不高兴!!
近期看过最好的国产电影,比赛车要好很多。
二胡拉的不错
很勉强
阿甘依旧低俗,当然,此低旧并无褒意,实为能力有限且有些鸡贼之意.
过了……过了……
黄渤表演出彩
牛逼了,
竟然改成歌舞剧了,牛...片中还有112,哈哈
山寨ING,荒诞ING,就像电影中的打鸡蛋,一切都是荒诞不经,又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