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电影,我认为本片真的因为贫穷而限制了发挥。
首先我想谈一下Brandon本人黑化的整个历程,这在我看来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一方面是外星飞船对于Brandon催眠式的影响,或者是解放了男孩内心中的某些特质,又或者是将这些特质强加于男孩身上,这我们没有办法说清。
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Brandon生活中所遭遇的嘲弄与蔑视,这种外因造成的自卑感和屈辱感和催眠结合起来就像是一面大鼓被不断敲击,最终造成了Brandon的黑化,自视高人一等,冷漠,自私。
但我也看过了大家的影评,有一点我是同意的,就是父母的无作为。
他们当然爱着Brandon,但是在Brandon生日时父亲喝止他不允许接受枪支作为礼物,非常僵硬。
另一方面,母亲对他即使有再多的怀疑与不安,仍然选择隐瞒和逃避,这两方面可以说在剧情上非常突兀,影响观感同时影响了观众对于Brandon黑化的整个过程的感同身受。
明明你俩之前还是恩恩爱爱的夫妇,与孩子平易相处的好父母,但是为什么真到关键时候却没有办法领悟到真正的解决方法?
认真想想,我认为这是可能的,在我看来,这部片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与性意识觉醒时的尴尬时期,此时的少年少女们不仅要面对自身的变化,同时还必须面对因为自己的变化而引起的周遭环境的变化(禁止套娃),父母可能因此不理解,同学老师可能因此产生隔阂。
向水面投出一颗石子的结果是整片水面都会产生波动。
但父母无法顺畅地感知到,他们只是明白,孩子进入青春期了,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引导教育。
但能把这件事做好的父母其实不多。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阐述我的观点——电影中的父母其实可能就是我们现实中的父母不是吗?
父亲在发怒时对于我们的行为从来只是阻止加呵斥,等他恢复情绪了他又会冷静地与我们交流。
母亲对于我们的爱让她只会忍受我们的越界的行为。
这样想,我确实能说服我自己去消化这种观影中产生的突兀感。
另外加一点,我在说“我们越界的行为”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指责我自己或者我们所有人的意思,这种越界行为可能有非常多的原因,有时甚至原因就是出自父母。
最后最后我来扣个题,这片真的贫穷,最后13分钟才是真正铺满“特效”,很多桥段我认为都可以设计的更为出彩,但肉眼可见的贫穷也让我能够理解这些遗憾。
尤其是红眼切割冰库门的那一段,我寻思我用画图软件在门上画一条黄色的线,都比这电影特效要做得好。
而从恐怖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做的也不够好,很多要素都可以展开来说,Brandon的双B标志的由来,头罩设计的理由等等。
我认为恐怖和诡异的氛围不是来自于视觉方面的震撼与冲击,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的求知欲与对未知的恐惧的互相纠缠。
但我还是给了4星,因为我认为这种类型的电影值得鼓励,想法相当有趣,尤其是最后海王是鱼人,用绳索勒人的女巫。
在《哪吒之魔童降临》国内大火之前,美国电影市场也有一部《魔童》悄然上映,与哪吒的奇幻动画电影类型不同,《魔童》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惊悚类型片。
《魔童》由索尼出品,预算成本只有600万美元,经费十分紧张。
不过好钢用在刀刃上,《魔童》将有限的经费全部用在B级片该有的特效方面:影片中血腥镜头十分充足,该飙血的时候,丝毫不吝啬血浆,该残忍的时候,可以让观众们看得肉疼。
如果光图一个爽字,那么看一看《魔童》绝对可以满足。
观影过程还算流畅,围绕初期剧情有两点疑问:问题一:如果超人从小就黑化,那么这个世界会如何?
小时候看《超人》的电影,会为这个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正义使者所热血、所激动,他每救下一个人,或者扛住一个重物,都将成为人群媒体簇拥下的焦点,这是我幼时许愿想要成为的人。
不过随着年龄渐长,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超人来自外太空,他不是人类。
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虽然来源于漫画的设定超人成长于一个乡村普通家庭,具有人性和普遍意义上的人类情感,但放眼于历史甚至于现在,人类本身对于种族、肤色还存在偏见,更何况一个来自外星的超人类。
影片正是建立在这个脑洞之上。
霍金生前三番五次警告各国科学家不要试图寻找和联系外星人,因为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引发的可能是灾难。
但影片中的布莱尔夫妇,却因为很久没有孩子,收养了从森林中捡到的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而来的婴儿,并给他起名布兰登·布莱尔。
他们没有任何怀疑和犹豫,且不谈宇宙中其它生命体与人类相似的几率,但凡任何一个正常人面对宇宙飞船,都会本能地退缩,可是布莱尔夫妇悉心抚养婴儿长大,给他以家的温暖。
而布兰登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发现自己异于常人:智力、体力都远超普通人类,甚至可以超高速飞行、眼睛射出激光、影响电磁波,俨然就是少年版超人。
虽然蜘蛛侠电影中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经典台词响彻世界,不过当一个十二岁少年真正拥有如此强大的超能力时,他唯一可能办到的事情就是破坏:扔飞割草机、捏碎女同学手指、或者杀死农场的鸡并解刨。
这一切,布兰登的母亲即使有怀疑,但选择视而不见。
于是剧情从这里开始,步入了极度血腥残暴的一面:布兰登披上红披风,顺应邪恶意愿,杀死一个个阻挡在自己面前的人类,走上一条反派之路。
问题二:如果布莱尔夫妇正确引导,布兰登还会黑化么?
12岁的小男孩,刚是青春懵懂的年纪,生理心理都在发生急速变化。
很多观影者把这部电影当做教育的反面典型来学习:如果布兰登能够得到正确引导,父亲不是那么简单粗暴、母亲也不是那么放纵溺爱,布兰登应该还有很大机会成为好人。
不过这也只是幻想罢了。
“蜜蜂是传粉者,黄蜂是捕食者,黄蜂更具攻击性,更危险一物种,就是所谓的育雏寄生虫,它们失去做巢的能力,所以它们用蛮力,让其他黄蜂种类养育它们的幼虫,让它们以甲虫幼虫和蛆虫之类的,喂养幼虫。
”这是影片一开始极易被忽略的一段对话,而这段对话其实就在影射布兰登的身份寄生人。
人类相对于布兰登,就如同蜜蜂相对于黄蜂,一个是有明显分工和结构的社会式族群,而另一个则是攻击性强的群体捕食者,所以当布兰登长大并拥有自主独立意识时,地下室的宇宙飞船自行启动,并给布兰登传达了“拿下这世界”的指令。
所以即便是超人的父母过来引导教育,也无济于事。
影片的后半段,喜欢B级片简单粗暴撒血浆的观众就不要错过了:
从餐馆惊魂,
到马路杀手,
再到丛林追杀,屠杀逐步升级:玻璃插入眼珠,方向盘磕掉下巴,激光直接爆头。
剧情的走向也开始变得毛骨悚然: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小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用什么方式致你死地。
影片借助布莱尔的梦境,将这个外星孩童的残暴,用库布里克式的抽象表达,展现在荧幕之上:血红色的布包裹着小孩,却听不见半身啼哭,妻子诡异的笑容,在森林深处飞船灯光的映衬下,显得阴森恐怖,而从红布中渗出来的猩红血液,象征着即将降临的人类命运毁灭殆尽。
不过电影给人最大的惊喜是片尾彩蛋:原来,像布兰登这样的人并不是只有一个,“半人半鱼的怪物”、“有绳子的女巫”、还有两个未知怪物……所以,这可能就是外星世界对地球的一次有组织的侵略。
当然,这不是创作者们第一次涉猎反英雄的题材,在现如今漫威(复仇者联盟)、DC(正义联盟)两巨头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电影宇宙的过程中,超级英雄可谓是泛滥的存在,而由于工业化的统一运作,超级英雄的正义、阳光、幽默让电影院的时光充满欢声笑语,加之特效和紧张的剧情,最终反派屈服于绝对正义之下的结局,成为老生常谈式的故事,所以《黑袍纠察队》今年能大火也属意料之中。
而在此前,创作者们已经在漫画世界中完整涉猎过反英雄的题材:漫威僵尸系列和DC的犯罪辛迪加。
在《蜘蛛侠:英雄远征》中,僵尸钢铁侠已经有了惊鸿一瞥;而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中,黑化超人也已初露狰狞。
犯罪辛迪加来自平行宇宙“地球3”,相当于主世界的正义联盟,但性格与正义联盟相反。
他们分别是超霸(对应超人)、夜枭(对应蝙蝠侠)、超女王(对应神奇女侠)、强尼·快客(对应闪电侠)、神力戒(对应绿灯侠)、海霸王(对应海王)等等。
其实如果真的有超人类存在,也用不着黑化,对于人类的价值观而言,超人类根本无法感知,就如同蚂蚁和蜜蜂,作为同样拥有组织架构完善的社会型生物体,在人类的眼中,也只有有益和有害的简单区分:有益就利用,有害就消灭。
搞不懂评论都讲人性、残忍什么的是所谓何来,影片想表达的和人性就八竿子打不着好吗,分明就是龙珠的情节,婴儿卡卡罗特被输入了清理星球的任务然后发射来地球,区别是龙珠中卡卡罗特被悟饭收养后失忆了,电影里顺利长大开始执行任务,看这架势魔童2情节应该就是跟送他来地球的人有关了,不知道是弗利萨大王登场还是贝吉塔和那巴了
3.3/10“人物基本弱智化,故事基本肥皂化。
”如果出现一个黑化超人,你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一个反战神呢,我们将会看到怎样的故事。
逐一击杀泰坦,撕裂哈迪斯颠覆冥府,暴揍宙斯踏平奥林匹斯,而后到北欧隐居,又随手打出个诸神黄昏。
如果你想的和我一样,那《魔童》可能会让你失望了。
这的确是一个黑化超人的故事,却是个小成本乡村惊悚片。
在《魔童》的制作人员中,最有名的当属《银护》导演詹姆斯古恩了,然而古恩这次是影片监制,并不是导演。
至于本片的导演与编剧人员,目前他们似乎并没有好的作品,不提也罢。
2018年12月《魔童》首次公布预告片,黑化超人这样的新颖题材一经曝光,当即引发了社交网络及媒体的高度关注。
影片讲述的就是一个典型的超人故事,美国乡村中的普通夫妇已婚多年未育,一艘装有外星婴儿的飞船突然降临,夫妇将其抚养成人。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来的是一个熊孩子。
可能限于影片的制作成本,不能呈现类似踏平奥林匹斯或是诸神黄昏等大场面。
但类似《电锯惊魂》与《招魂》系列这样小成本高质量恐怖片也有不少,《逃出绝命镇》与《我们》这样的低成本惊悚片也能屡战屡胜,甚至斩获大奖。
然而观看片长91分钟的《魔童》,愣是看出了片长182分钟的感觉,让人只想拿起手机看时间顺便刷刷我的影评有没有被点赞。
简单点儿说,《魔童》的精彩镜头全都在之前的预告片与新闻中曝光过了,影片选角很好,矛盾到自欺欺人的母亲与十分欠揍又不敢动手的熊孩子超人。
之后就没有优点了,整体剧情拖沓冗长,毫无节奏感。
人物基本弱智化,故事基本肥皂化。
至于我就想看看这个黑化超人的结局怎样,不好意思,除了屁大的彩蛋,基本能让你大失所望。
在影片中这个少年坏超人沉迷于画一个类似中文“串”的符号,片中警长分析过这个符号的含义,个人也倾向于这个符号是这位少年自己设计的。
孩子再熊,也有自己的标志。
片子是烂,就只剩一个概念。
未成年熊孩子获得超能力,诸如此类的题材已经被拍的不能再烂,前有雷霆沙赞这个沙雕铺路,让人对紧随其后的魔童难以提起兴趣,但是恐怖惊悚的模式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虽然整体上恐怖元素很欠缺但依然有不错的片段,小男主猎杀小萝莉母亲的一段,小萝莉母亲一只眼睛被玻璃刺伤,镜头随着母亲的视线变得一半血红一半正常,惊悚感属实加分不少。
再有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血腥感营造的不错,被撞成肉泥的警察,被碾的不成人形的女警(片中杀人的片段都还算刻画的血腥有力)。
但是剧情上硬伤太大,小男主从妈咪的好宝贝变成小魔头的转变过程太生硬(也许杀戮是他们星球的基因传统?
到了岁数就自动爆发?
片中未有过提及),老父亲对养了十几年的孩子说爆头就爆头也是让我想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老爹打个慰问电话了。
这是一部细思极恐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无法想象《超人》是如何成为好人的。
众所周知,越是无法拥有的越是渴望。
布兰登刀枪不入,不流一滴血,而身处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无论是周边的人,还是电视,报纸等信息来源上,都能知道流血是什么样的。
而且没流过血又怎么知道疼呢?
所以布兰登对人体的研究和渴望就此埋下了种子。
其实布兰登的心里变化是有曲线的,但无奈选角不行,选到一个导演认为面瘫就能演好恐怖片的主角。
布兰登的黑化从校园暴力开始,到翻译飞船信息,再到叔叔送枪(黑了一波美国的枪械管制),父亲模棱两可的性教育,虐待家禽(感受到了不同种族的地位不同,才对阿姨说出了自己高级的话),到第一次杀人。
布兰登其实一直想隐瞒父母真相,但是谎言之后会是很多谎言。
说真的,这部电影拍恐怖片真是太对了,我真不希望它是一部反超级英雄电影,因为杀戮的本身就是极为恐怖的事情。
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心明眼亮。
最后一句!
碧梨太棒了!!!
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对农场主夫妇一直膝下无儿,有一天有架太空飞船降落到附近,他们从船里捡到了一个婴儿,于是收养了他。
孩子逐渐在长大,然后夫妇发现他有很多异于常人的能力,比如他力大无穷,眼睛可以透视和发射激光,还会飞行,他喜欢红色披风.....
说到这里,想必绝大多数童鞋都会说,这不是超人的起源吗?
但其实,这个故事的主角并不是超人,而是一个来自外星的恶魔,也就是今天要说到的《魔童》这部电影。
从天而降的不一定是神明,也可能是恶魔超人这名英雄,大家都知道他是超级英雄的标杆,是真善美的代名词,而他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恶劣的事情,但好在他的养父母乔纳森与玛莎一直都引导他往善良之路上奔跑。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随时可以灭世的外星人,最终成为了地球上最著名的英雄,他以自己的一生去保护地球的人类,甚至被称为“明日之人”(即引导人类成就向往的明天)
但反过来说,如果超人在童年时期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并没有走到那条善良之路呢?
《魔童》其实就是探讨这个可能性,一旦超人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中误入歧途,那么会对整个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这也是整部电影最大的噱头。
当然,《魔童》这部低成本的恐怖电影,严格来说跟超级英雄其实并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主角的能力以及设定基本完全照搬超人而已。
但尽管如此,超级英雄黑化的题材历来都是相当受欢迎的,毕竟看惯了正义的英雄到处救世,换换口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在题材方面,《魔童》还是相当新颖的。
失败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一个人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还在孩子时期所形成的三观。
《魔童》的主角布兰登最后会变成一个恶魔,其实离不开影片里他养父母失败的教育。
布兰登的养父凯尔是一个美国农场主大汉,12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跟妻子在地下室乱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粗俗大汉。
要说这样一个大男人会育儿,那显然是笑话。
果不其然,布兰登生日的时候叔叔送了一把猎枪,都被凯尔直接没收,而且他也并没有向布兰登解释原因,就一昧说你只是个孩子,在布兰登失控的时候直接与他对立,没有看到这名父亲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过什么引导。
原版超人故事中的养父乔纳森,虽然也是个农场主,但却带有农民的淳朴与善良,对于克拉克发现能力后的不解,他会耐心地引导并解释,与自己的养子交心,不让他偏离到歪路。
而《魔童》中,凯尔这位养父唯一一次跟自己儿子谈心,竟然还是跟他说:“你对班上的女孩有想法是正常的。
”结果布兰登听了之后当晚就到班上女孩的家里偷窥。
如此一看,两者高下立分。
随着布兰登能力与心性的失控,凯尔作为养父,对他都是各种指责与不信任,最后的解决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将布兰登杀死。
因此后来布兰登在对这个养父下杀手的时候,基本没有一点犹豫,也可以看出凯尔的确从来没有真心把布兰登当成自己的儿子。
布兰登的养母托里,走的则是跟凯尔完全相反的路子,就是溺爱。
在布兰登初次能力展现以及闯祸后,托里也从来不会引导教育他,她只会像现实里大多数家长一样说:“他还只是个孩子。
”
而超人的养母玛莎,在克拉克闯祸或感到迷茫的时候,她并不会偏袒自己的孩子,而是慢慢让他知道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让克拉克理解到自己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托里对布兰登的无条件溺爱,使得布兰登变得极度自我,而且还往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了最后终于不得不相信自己儿子已经开始黑化的情况下,托里却要对他痛下杀手。
最终,托里这个举动毁灭了布兰登内心仅存的一丝人性,一个绝不走回头路的魔童真正降临在这个世界。
这对堪萨斯的夫妻,堪称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典范。
本身带有邪气,但并非不能改变布兰登作为电影的主角,其黑化之路其实也算挺有意思的。
首先,送载布兰登降落地球的飞船,其实一直都有向他发出某种指引,就是“掌控世界”。
但一开始的布兰登,虽然不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也不至于成为屠杀人类的恶魔。
比如,布兰登虽然在班上被孤立,但也有一位女孩一直很看好他。
不过在接受了养父错误的引导后布兰登一次偷窥令到女孩觉得他是个变态,之后布兰登一时愤怒将女孩的手捏碎。
但尽管如此,布兰登也仍然知道自己是不对的,还带着鲜花去道歉。
在自己的阿姨声称要将他不反省的行为告诉他父母跟治安官的时候,他也没有马上对阿姨痛下杀手,而是特地来到她家里劝说她不要这么做。
甚至,最后在杀了很多人的时候,养母托里对他用温情攻势时,布兰登也说出自己的心声:“妈妈,我本来真的想做个好人的。
”
在自己的能力开始凸显之后,布兰登的养父母没有及时对他进行很好的引导,于是他只能自己去摸索。
鉴于自己处于青春叛逆期,因此心态暴躁的布兰登闯了几次祸,但他自己本身就拥有宛如神一般的能力,再加上飞船声音的蛊惑,而且本来他就是一个被溺爱的孩子,使得布兰登开始走上了逆我者亡的道路。
想想正牌超人克拉克,他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也有想过用暴力解决问题,但那个时候他的养父乔纳森就会出来耐心地对他进行引导,让他不至于失控。
而布兰登就没这个运气了,他没有能引导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养父母,作为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他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处理?
没人告诉他。
所以他只能根据自己自我的本性去“行使”自己的超能力。
因此,最后他接受了飞船的蛊惑,成为一个魔童。
深度不够,也不恐怖当然,尽管题材新颖,但这部《魔童》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是对角色刻画的深度不够。
整部片子的脉络虽然比较清晰,但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处理得不够,有多处地方导演表现得比较隐含,使得不少观众看下来会有一种“其实这个家庭的教育也没那么失败。
”的想法。
通俗点说,就是对比不够强烈,毕竟黑化的个体的诞生,其背后必定是较为极端的环境才是正常的。
其次,作为一部恐怖片,其实一点也不恐怖,布兰登虐杀其他人时的视觉冲击感只有爽并没有惊悚,而且因为布兰登本身能力过于强大而电影的制作成本不高,所以使得文戏与恐怖戏的分配不均,导致影片节奏相当缓慢。
当然,最大的亮点是电影结局出现了“黑化版”的正义联盟,用绳子疯狂吊死人的女巫(映射神奇女侠)半人半鱼的怪物在海洋袭击渔船(映射海王)不禁让不少人期待以后是否会再来DC其他英雄的黑化版恐怖片。
总的来说,《魔童》作为一部恐怖片,结合了当下最火的超级英雄题材,是很新颖,无奈剧本的具体执行力度不够,使得这部电影整体上只能说是及格,不能说有多优秀。
如果说是超人坠落地球,养父母从小就没好好教育,从小在恶劣环境长大,最后变成黑暗超人报复社会的话,这样的设定还能接受;但片中他的养父母从小对他就一直很好,他也一直是个好孩子,但刚满12岁就突然黑化了,片中主要有三点:1、有天晚上魔童睡觉时被放在仓库的飞船吸引梦游到仓库砸门,那飞船居然过了这么久才有反应,他养父母居然还一直留着飞船,不怕有辐射?
既然一开始都知道飞船对他有影响的话就应该赶紧找个偏远的地方埋了啊!
2,魔童生日那天,他叔叔送了他一把猎枪,他养父说不能要,而且态度很强硬、直接没收,小孩不乐意了他居然当场翻脸大吼,饭都没吃就回去了,这个举动太奇葩了,再怎么样拒绝也应该是以沟通说服为主吧?
哪有突然态度变得这么强硬的,和之前多次跟小孩沟通的几处剧情产生明显矛盾了;3、魔童露营那晚突然跑去女同学家吓唬她,搞得女同学心里有阴影,结果在体育课上女同学让他摔倒,还当众说他是变态,直接导致其完全黑化;这里魔童动机有点迷,而女同学的行为与之前的人设完全不同了……反正就是原本应该好好长大成为乖孩子的他突然就因为周围人物的一些个不合逻辑的行为而直接黑化了……另外从片尾彩蛋来看,貌似还想拍成电影宇宙的系列电影啊,有弄翻渔船的半人鱼(海王)、拿绳索勒死人的巫女(神奇女侠),外星秃子(火星猎人),恶搞版闪电侠(来自滚导自己的另一部电影《超级英雄/SUPER》的主人公,难道是要说明这两部片子是同一电影宇宙?
)从票房来看还是赚了不少,还挺希望能真的拍个血浆版邪恶联盟的看来很多人都想看看正义联盟黑化后到底有多黑啊,相比之下《黑袍纠察队》那是相当不错了
影片血腥,变态,不过想追求刺激的人可以看,我一个人看的时候几乎汗水流干了,眼睛通红僵硬不动了,呼吸困难差点窒息要了我的命。
你们想要体验一下这样的感觉吗?
真的R!!!!!!!!!!!!!!!!!!!!!!!!!!!!!!!!!
在我没看之前,还以为影片里的男孩是一个有着超能力披着斗篷装酷英雄救美或者复仇呢?
结果看了才发现男的不仅恶心了我吧,还越来越变态越来越魔鬼血腥
1.男主觉醒外星记忆后中立变邪恶,从杀鸡可以看出,男主本质已经变了。
2.偏执母亲养出偏执儿子,从捏碎同学手就看出儿子有问题了,这时候没有去解决,反而淡化处理,直到杀了两人后才后悔不已,痛下杀手,但可惜为时已晚。
一开始儿子还不知道自己能力上限,杀着杀着能力越来越熟练。
3.碧梨的歌真好听
蛮好看的啊!尤其是他妈被她杀的时候还是蛮爽的
设定有点意思,但节奏太拖拉了
5.9
本身就是个邪恶小子恐怖片,有几场还挺血腥的。必须对应“暗黑版超人”的设定,才会收获更多观影乐趣。因为在细节上做了非常多的呼应,除了红披风,包括那些超能力,尤其看到热视力烧穿人头还是很厉害的。有意思的是,结尾好像还提到了拿着电索的疯女巫和海洋生物?很恶搞了。必须期待正义化身的莱克斯卢瑟拯救地球了。
一个挺好的构思(类似“假如超人长歪了”、“熊孩子毁灭世界”)但感觉没拍到点子上
就不能给这孩子讲讲超人的故事?!点子烂了点,但是下手挺狠的。
外星人攻克地球儿童版
这么好的题材拍的也太平庸了
魔童画的符号和剑风传奇里的烙印符号太像了
草!!!未成年者の保護法律の完全違反!!!!太不像话啦!!!!未成年人杀了好多好多人,居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生气!![狗头]、、片子令人抓狂的将黑化和反英雄路线一走到底,以完全压倒性的灾难结局结束,令人恐怖的“串”字符号,令人崩溃的猜测布兰登的位置,杀父弑母的变态少年,这难道不也是一部宣传校园霸陵惨痛后果的宣传片吗??[狗头狗头]
照着超人的设定打造了一个魔童,但是能不能讲点有趣的故事呢。
必须要为它正名,非常优秀的cult片。声效、配乐和镜头就不用说了,最重要是每个人物都很饱满,父母和小魔童的情感和变化很合理,配角的反应也经得起推敲(舅舅开车跑路除外),特别是暗恋的小女生。不会过分惊悚,会有点同情,不过是一个有身份认知障碍、因背叛而愤怒、对青春期迷惘的外星小孩。
黑超 小孩能力稍微弱点 续集主题曲长大以后我就成为了你
如果当初卡卡罗特没摔坏脑袋,《七龙珠》就该是个恐怖漫画了。比起职业谈恋爱业余救地球的超人,当然是一言不合就捏碎青梅手臂砸个飞机拆个楼的恶童更带感。超英过时了,反超英才是王道。
小朋友,为什么你发现自己有超能力就立马黑化了?就很突然。
题材不错,现在这个成片质量有点浪费了。
黑化得有点别扭,这小孩看着就挺阴私呱嗒...其实就是如果超人是邪恶的,世界会是怎么样...个车祸里的下巴简直了(。
[3.5/5.0] 超人長壞。https://www.slashfilm.com/brightburn-trailer-2/
6.0分 故事合我胃口,但拍得不行。我没企图他能80多分钟讲完一个故事,但故事线都是散乱的就真的有点忍无可忍了。不像恐怖片更像是反英雄电影,黑化般超人。
好难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