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拒绝胡萝卜,如需转载可微信或豆油联系。
推荐《羞羞的铁拳》本来想用一个更惊悚的标题,比如“这电影要是不好笑,我就直播铁锅炖自己”,后来被小伙伴说太惊悚了就作罢。
但实在太喜欢正片里“直播铁锅炖自己”这个梗了马丽姐把自己炖的特别美。
《羞羞的铁拳》是开心麻花正式制作的第三部电影,前作《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都多少剑走偏锋,许多人都指其“三观不太正”,而这一次,开心麻花走的是励志喜剧的正路。
而更关键的是,《羞羞的铁拳》是真的很好笑。
跳过《驴得水》,《羞羞的铁拳》更像是《夏洛特烦恼》的延续。
因为演员都基本一样,沈腾、马丽,艾伦都还在,只是换了一下顺序。
还有很多演员只要你拿着《夏洛特烦恼》对着数都能找到他们。
马丽从这次从马冬梅变成了大记者马小(谐音麻辣小龙虾哈哈),和15年的马冬梅比起来,马小换了个“飒利”的短发,人看着精干许多,也“man”了许多。
在《夏洛特烦恼》里演班主任的田雨演在《羞羞的铁拳》里演马小的爸爸马东。
对,就是马冬梅那个“没了”的老爸马东。
艾伦也从《夏洛特烦恼》里的大傻变成这一部的励志拳王,为了拍拳击戏和练肌肉,瘦了十几斤。
而沈腾这次也甘居配角,从绝对男主“夏洛”变成了隐居山林的师叔,卷帘门副掌门,两年的变化看,沈腾着实是胖了不少。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惊喜客串,比如《夏洛特烦恼》尹正和王智这次也有出演,而且少不了的还有他俩自带的背景音乐《一剪梅》。
从演员配置上,只要你喜欢《夏洛特烦恼》,你大致就应该会喜欢《羞羞的铁拳》。
但从故事上,《羞羞的铁拳》要比《夏洛特烦恼》正直许多,也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夏洛特烦恼》那时候,身边的姑娘们都不太看得上这部电影,大意都说这片子充斥了“恶心的中年直男的意淫”,现在豆瓣随便一截热评,都还能看到类似的批评。
《羞羞的铁拳》看完,身边就没么多讨论三观的人了,纯粹只是说这片子好笑还是不好笑。
所以我是特别想安利那些当年因为“三观”拒绝了开心麻花的人抛弃成见,单纯的来看个喜剧片。
看电影聊太多电影之外的事情伤身啊。
《羞羞的铁拳》的核心故事是讲述马丽和艾伦因为意外两个人交换了身体,马丽变成了拳击手“艾迪生”,艾伦变成“撒娇”的马小。
男女交换身体的故事不新鲜,就近的就有《你的名字。
》。
而男生变女生往往都很幸福,女生变男生往往都很难过。
对比看马丽变身后实在太奔放,进女澡堂什么的不知道实现了多少男性的梦想。
《羞羞的铁拳》也多少继承了《夏洛特烦恼》“接地气”的风格。
俗段子该有还是有的,只是尺度还不错,好笑而不low。
(我最喜欢“铁锅炖自己”哈哈)
对音乐的运用依旧是开心麻花的特色,许多有时代特色的音乐曾经让《夏洛特烦恼》引起一批怀旧潮,《羞羞的铁拳》则拿出《好运来》这样洗脑的民歌,光听歌都觉得电影带着“笑点”。
中国有嘻哈的冠军之一Gai和祖海合作的新版《好运来》更生生的把电影打造出了一种进入春节档的喜庆,嘻哈加民歌,高配版的“凤凰传奇”就此诞生。
而《羞羞的铁拳》还是一个惩恶扬善,“打击造假”的故事。
艾伦的拳击手,马丽的记者,两个绝对不能造假的职业。
而这部电影说的却偏偏就是拳手打假拳,记者写错报道的事情。
《羞羞的铁拳》比前两部开心麻花的作品都更有电影感了,拳击的部分一招一式都很有架势,高潮的部分大银幕看非常有代入感。
有人说开心麻花这次电影居然出了IMAX版,着实骗钱,不过作为看过IMAX版的人也说句真话,大银幕看拳击那感受真的不一样。
而且男二薛皓文的肌肉你们隔着手机先感受一下,动起来那也是非常赞的。
小人物的成长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的正能量,而开心麻花又把自己最擅长的喜剧套路包裹在外,让观众在看电影时真的可以一边笑一边为主人公鼓掌加油。
曾经的喜剧人们爱看周星驰,但近些年星爷的片子都隐隐的透着些残忍(比如《美人鱼》;后来人们爱看徐峥王宝强和黄渤,但铁三角最近都各自做导演,讲起自己的故事。
而开心麻花,手上握着中国最有价值的喜剧剧本,每一部喜剧都经历过几百场观众现场反应的检验,现在,他们要站出来,告诉中国观众,他们才是最懂得什么能让观众笑,如何让观众笑的人。
认为开心麻花的电影都是加长版的小品,已经是非常“没眼光的”偏见了。
从2003年创立开始,开心麻花做的就是舞台剧,是和电影有着同源的艺术形式,一套舞台剧需要演员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长度上也相当于一部电影,故事的起承转合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复用。
(舞台剧版《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目前在国庆档的排片里稳坐票房第一和排片第一,15年时《夏洛特烦恼》还是黑马,今年已经没人可以忽略他们的存在了。
电影的预告片里沈腾有个彩蛋,说他教给马丽和艾伦一个武功绝招,狮吼功+一阳指的结合。
但其实绝招只有一句话
只看预告时着实被沈腾的好笑冷到了……但如果你去看了全片,看最后在大银幕喊出的那一句,你就会懂得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爱开心麻花,为什么《羞羞的铁拳》值得全场观众一边笑一边为他们鼓掌。
我相信这是喜剧电影最高的赞美,比任何文字都来的有力量。
-END-
欢迎关注拒绝胡萝卜
最近微博热推《羞羞的铁拳》,作为一个资深的电影爱好者和半个开心麻花的路人粉,今天还是在人流大军中看了这部据说评分9.1的喜剧电影。
如果用两个字来评价我现在的心情,就是失望。
底下影评有严重剧透,慎点。
整部电影尴尬到,我从头到尾嘴角都没动过一下,真的是看了开头大概就知道是个什么剧情走向,那些烂俗的点已经不知道用了多少遍了,周围妹子哈哈哈大笑的时候我都一阵蒙蔽?
是我笑点太高了么?
下面我来讲讲我觉得特别烂的地方。
好的地方可能因为我一时的愤慨,没想出来。
烂俗一:被雷劈,男女身体互换男女一开始冤家,结果男的追女的,掉的时候亲在一起了,雷劈了一下,然后掉进游泳池,然后就身体互换了。
男的对女的身体很好奇,女的对男的身体表示很嫌弃。
但是都有对各自第二性征的观察的描写。
这个梗用了多久了?
网剧有太多了,太子妃升职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姚笛很多年前拍过的电影也用过,国外许多电影也用过,居然还没用够?
或者你把场景换换,老被雷劈,掉进泳池;导演就不能有点创意么,怕不是也被雷劈了吧。
烂俗二:拜了一个很扯淡的师傅,但是练成了what?
这是什么,最近那么流行这种,拜了一个鬼扯的师傅,但是自己按照老师那种狗屁的训练方式,练成了绝世武功。。。。。。。。。。。。。
名师出高徒都是骗人的么?
沈腾身上的“卷”字,一直让我怀疑,他是做画卷的。
男女训练了三个月,主要训练情结三:一、高速公路发传单电影中的意思就是:练速度。
你可以躲过这些高速行驶的车,你的速度就无敌了,不怕人了。
所以,首先我们先探讨一下这个事情的公德心,高速公路发传单,首先会污染环境吧,你满大街的扔传单;其次,传单弄到前视窗上,司机看不见路,出车祸了算谁的?
再其次,我本身对于硬塞传单这种事非常反感。
再来我们讨论一下剧情设计:一开始出场的一个扫地的秀x师兄,在发传单的演示中,摆了一个很装逼的pose之后扑街了。。。。。。
所以想表达什么,很难么?
二、和傲鹰比赛瞪眼电影中的意思就是:练耐力。
你联系熬夜可以挑战身体极限,就无敌了。
所以呢?
呵呵,熬夜首先会猝死吧,你一直拍男女一起熬夜,熬出了感情呗。
那以后那些熬夜打游戏的都有借口了,练耐力呢。
三、红鲤鱼绿鲤鱼与驴电影的意思就是:练眼力。
首先这个名字很扯淡,我个人猜测这个剧情设计可能灵感来源是灰姑娘分豆子的情节。
反正最后就是在男女主打打闹闹中,练成了分鲤鱼的本领。
最后还忘了一个超级扯淡的东西,他的老师教他一阳指。
那个来啊的召唤狗的动作。
这个桥段的时候我周围又哈哈笑了一片。。。。。。。。
原谅我笑点高吧,我都觉得这个人怕是zz吧。
烂俗三:主角光环男女主就凭着上面这种扯淡的练习,三个月就出师了。
打倒了一系列厉害货色。
拿到了金腰带。
呵呵其实烂俗的点很多,我心情太累了,不想吐槽了。
大概100分钟的电影吧,从头到尾没笑过。
如果动嘴角也是因为觉得太可笑了,这个有什么好笑的。
对开心麻花的这个电影很失望,借用今天看的TED演讲中的一句话,多花点时间在学习区学习吧,别都用来展示了。
还有希望那些大咖们爱惜点自己的羽毛,别什么都推荐了。
非常合格的爆米花电影了,开心麻花出品没让人失望。
为什么只给四星呢?
因为剧情太老套啦!
这个剧情没法给五星啊。
不过每一个演员本身都能打满分。
沈腾不用说了,只要他出现我心情就好,不自觉就会嘻着脸看他的表演。
马丽变成男人倒不是特别惊艳,因为她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男生大大咧咧那样的。
艾伦非常惊喜,变成女生之后那种娘娘的样子演的真好。
看完电影发现他挺帅的。
比赛时双脚锁住对手的一刹那我忍不住想给他鼓掌,这种不经意的动作太吸引人了。
袁华和秋雅的客串有点惊喜,熟悉的一剪梅呀哈哈哈。
总之看的很开心!
希望开心麻花再接再厉,创作好一点的剧本。
你们搞笑的态度不会让人失望。
真真懒的一个人,看完电影超超超级难的写影评最多评个分。
第一次想要写长评的欲望献给羞羞的铁拳。
去电影院看了这本电影我是震惊的,冲着开心麻花这个剧组去的,之前那本夏洛特烦恼很棒啊,还有驴得水也拍的很好啊,看了半个小时真的看不下去退场了,出来刷个影评一片叫好,我真的不能理解,到底好在哪里?
是我的笑点跟大家不一样吗?
想哭 一个人玩久了真的脱离大众了吗 太惨了真的没有人觉得电影刚出来就很尴尬吗。
现在想看了的半个小时的具体剧情记不起啥了,就记得尴尬了 😂 艾伦不是一个拳击手吗,为什么不练一下身材?
好吧,这是电影。
马丽演的不知道为什么各种让我出戏,整部电影就是让我各种出戏。
想记一下演了啥去微博搜了一下 满屏好评 笑到流泪笑到肚子痛呜呜呜 更郁闷了就当做树洞吧 随便来吐槽一下 我真的觉得这本电影不好看,不要来参考我的影评。
大家都觉得挺好看的,我觉得我妈应该会挺喜欢的,该看的还是要看啊,但我还是想再说一遍我个人觉得不好看,倔强!
哈哈哈哈哈 然后瞎jb吐槽了那么多心情还是没有好一点 一个悲伤的故事 顺便说一句记录片的排片太惨了
坦白说,戳中我笑点的是沈腾。
他的包袱张弛有度,节奏感非常好,就像羽毛搔脚底,动作不大,够了。
马丽和艾伦就差一点,感觉像强行咯吱你让你笑,没有韵味。
换个比喻,他俩没有自带bgm,没那个气场。
当然,也许是他俩和我频道不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铁拳确实是良作我擦居然字数不对。。。。。
mmp这片看的太早,细节全网只记得大剧情,我还能感觉到有意思的点,就只有沈腾的卷帘门,下跪,你来呀,其他都模糊了
说起刚刚过去的“史上最强”国庆档,《羞羞的铁拳》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赢家。
截至10月20日,《羞》的票房已经逼近20亿了,一跃成为内地总票房排行榜第六位,国产片中仅次于《战狼2》《美人鱼》和《捉妖记》。
而在各种网络评分中,《羞》的口碑一样爆棚,猫眼观众评分9.1分,即便是豆瓣这样的文青聚集地,也有60%的观众给出4星和5星的好评。
继《夏洛特烦恼》《驴得水》之后,开心麻花又一次续写了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神话。
必须承认的是,单从满足观众发笑的层面来看,《羞羞的铁拳》是及格的。
它就是简简单单地用各种梗,撩拨观众的笑神经。
在这一方面,它确实成功了。
但似乎也仅此而已。
抛开各种梗,这样的剧情实在是简单甚至套路。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主要的故事冲突和几乎所有的喜剧桥段,都过度依赖于“性别互换”这个并不怎么高明的“前设”。
而除了强行输入的背景设定,演员的表演方式也还是强烈的舞台感多过于真实的生活感,一个用力man,一个用力娘。
而这些开心麻花的一贯套路,已有《夏洛特烦恼》珠玉在前,《铁拳》看到的,只有乏力。
但这些都还不是《羞羞的铁拳》最大的问题,本片最大的问题,与开心麻花的前两部电影一样,在于“电影感”的匮乏。
电影感是什么?
电影感是电影综合的技术艺术效果叠加的氛围,电影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其中包括视听语言、光影呈现、美术设计,以及场面调度等等。
电影感是观众看电影时不可替代的主观感受,这也是电影有别于电视剧、话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显著特点。
其实,从网络小说或者话剧等所谓的“IP”改编过来的电影,一直都有着欠缺电影感的问题。
这里面开心麻花制作的电影一直是重灾区,他们的第一部电影《夏洛特烦恼》也是在电影感上饱受批评,其中以影评人焦雄屏的文章最为恳切和精准,直击到了问题本质。
焦雄屏认为《夏洛特烦恼》“在美学品位上没有要求,完全不尊重电影艺术” ,“《夏洛特烦恼》就是一部杂乱的综艺短剧”。
这部《羞羞的铁拳》被一些影迷称为“开心麻花最有电影感”的一部影片,这句话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这是一句极具营销误导性的废话。
因为开心麻花电影的电影感几乎是零起点,这就相当于说《小时代4》是小时代系列最好看的电影,毫无意义。
话剧改编电影成功与失败的例子都有,其中有无电影感就是重要的分水岭。
举些成功的例子,比如电影《假如我是真的》,根据沙叶新话剧剧本改编的,由王童导演,谭咏麟主演并凭此拿下那一年的金马影帝。
比如经典电影《南海十三郎》,改编自香港同名话剧,高志森执导,两个版本同样优秀,电影拿下那一年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剪辑奖,以及谢君豪的最佳男主角奖。
再比如陈国富的代表作《征婚启事》,小说改编成话剧,话剧改编成电影,刘若英奉献了影后级的表演,电影十分优秀。
而那些失败的例子,尤以近几年内地大银幕为甚。
缺乏电影感并不是单单《羞羞的铁拳》这一部片的问题。
这些年来,小品化、话剧化、综艺化的电影越来越多。
《煎饼侠》《夏洛特烦恼》《万万没想到》,俞白眉邓超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等等,这些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在电影感上却奇差无比(当然单从笑果这一点来说,把《夏洛》和其余的放在一起有些不公平,毕竟要高出一个档次)。
因为不是用摄影机拍出来的,都能叫电影。
我们进入电影院,是为了看一部电影,而不是一个小品、一部话剧,或一个综艺节目。
而如果深究开心麻花系列没有电影感的根本原因,除却幕后制作团队的专业能力外,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导演。
以开心麻花电影为例,已经登上大银幕的三部作品的导演有六位,没有一个能让人记住的,能让你记住的只有开心麻花团队以及演员。
当然我们不否认他们当中有些人讲故事能力很强,但,还没有驾驭电影的能力。
这不是导演中心制,而是工业作坊似的电影生产方式,宣传的噱头就是开心麻花,演员。
此种模式和好莱坞似的制片人中心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开心麻花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导演的“缺席”,基本可算作电影感的“缺席”了。
的确,开心麻花的喜剧横向比较是优越的,搞笑是成功的。
但电影感的缺失,却是致命的,是不应被票房佳绩掩盖的,是需要被正视的。
一味地用搞笑吸引票房,忽略电影语言的重要性,那么未来甚至连《夏洛》都可能会越来越少,层出不穷的反而会是《恶棍天使》《大闹天竺》这些影片。
说了这么多,我们评价一个话剧改编的电影“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影美学电影感。
但是以这个标准来看,近几年改编失败的例子,却都取得了票房的成功,《夏洛特烦恼》14.4亿,《恶跟天使》6.4亿,《分手大师》6.6亿,《驴得水》1.7亿,如今的开心麻花第三部电影《羞羞的铁拳》过了20亿大关,票房挺近中国票房榜前五。
他们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和他们懂得年轻一代的品位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和市场没有代沟。
他们没有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面临和年轻观众之间代沟的困境,第五代虽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可他们基本在电影技法和电影美学上没有问题,不见得他们就不能再出好作品了。
但是以开心麻花为代表的这些人如果不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电影美学素养,他们永远也拍不出好的电影作品。
如果这些毫无电影美学,毫无电影感的作品总是能取得优异的票房,那么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长此以往,市场充斥着这类作品,中国电影的美学品位会直线下降。
在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与市场更接近,他们没有第五代导演面临的与年轻观众之间的代沟困境。
真诚希望他们能拨开票房的迷雾,提高电影美学素养,结合自己的优势,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合格的电影创作者。
新海诚在年初的时候,用一记《你的名字》又敲开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扉。
希望和异性灵魂穿越,感受一下别样器官的欲望又开始在祖国大地各处埋下火种。
但动画空间毕竟虚幻,因此《羞羞的铁拳》算是乘风而来,终于烧起了这把“变性”的大火。
从国庆节假期的票房战绩来看,《羞羞的铁拳》无疑是成功了。
但今天不说“开心麻花”厂牌、不说话剧改编、不说沈腾,就说说男女灵魂互换,艾伦和马丽真的做好了吗?
谁都幻想过第二天起床,自己能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精致身体。
女孩子想要八块腹肌,男孩子也想体验一下波涛汹涌的为难。
但是归根结底,男女灵魂互换还是归结到性喜剧上了。
变成了女人的艾迪生,第一件事就是进女澡堂。
但是,广大女性都明白,在公共澡堂沐浴,满地的体垢,大部分发黑发胖的躯体并不会让人多么愉快。
变成了男人的马小,第一件事也是洗澡。
她是如何做的呢?
用夹子夹起陌生的下体,用刷子清洗。
但是,好吧,我写不出什么但是。
但是,就是怪怪的。
马小的状似痛苦和爱迪生的如鱼得水,从一定角度看来又变成了女性躯体的劣势不平等感。
即所谓的占便宜和被占便宜,地位高下立断。
前段时间有一句蛮流行的话:空有一身撩妹的本领,无奈我自己就是个妹。
其实这句话才是男女灵魂穿越的精髓所在,即如何用自己的精神来控制异性的躯体。
穿越之后,马丽演出了女汉子的本色,艾伦展示的还是自己娘炮的那一面。
从笑果和喜剧上来讲,这毫无问题。
性别反差本来就是最容易成功的喜剧素材。
但受到上司性骚扰以及未婚夫出轨的男版马小,日后真的不会因为性别优势而去危害四方姑娘吗?
内心渴望被认同、愿意使用手段(打假拳)来获得生活保障、虽然有节操但还是可能随时会碎的女版艾迪生,日后真的不会沦为坐在宝马车上哭的绿茶婊吗?
影片和戏剧的体量有限,只要让大家笑一笑,这完全OK。
但是,亲爱的男孩女孩们,我们梦寐以求的变性啊,也许一点都不fine哦!
可能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在我看来,整个电影包裹在喜剧的外衣下,却笼罩着浓浓的悲情!
艾迪生因为三年前的陷害,郁郁不得志,走上打假拳的道路,混迹于世;马小得不到父母关爱,怨恨父亲吃喝嫖赌,成为一名职业揭发举报者,而她自己热爱的也不一定是记者这个职业,只不过以她自认为的公正公平利用社会舆论给别人判刑定罪。
两人的感情也来的莫名奇妙,显得很突兀,只因为朝夕相处,并没有深刻展示二人内心情感波动的过程。
其中秀念因为去表演插广告的绝活被车撞死,这种剧情更是极为夸张,艾迪生和马小领导被拳王扔下十几层楼都没有死,偏偏让秀念去领盒饭,仿佛抖尽全身力气,用一场悲剧去制造喜剧的效果。
剧情有的地方也说不通,拳联主席明明抓了东哥威胁艾迪生打假拳,可是似乎坏人都是二傻子,没起到任何威胁效果,该打照样打,东哥只是摆设,最后艾迪生在和拳王对决时,各种被打,都让我揪心,手指快被掰断了,左臂也被打断了,还在苦苦坚持,我当时只觉得内心震撼,想哭又哭不出来,果然自己是一个看喜剧都想哭的傻子!
我可能是笑点太高,所以不太喜欢看综艺和喜剧,对于那种无厘头、抖包袱的喜剧也一向无感。
但神奇的是,开心麻花的作品每一次都会让我笑的很开心。
之前也看过多场开心麻花的话剧,《乌龙山伯爵》、《索马里海盗》、《爷们儿》……前两年刚好也看了《羞羞的铁拳》的话剧版,所以电影上映之前我就已经很期待了。
近几年,开心麻花逐步进入电影领域,在这个领域他们其实属于新人,但每次做出的作品却都非常成熟。
从《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再到《羞羞的铁拳》,每一部我都笑的很开心,也都发自内心的给出了好评。
而且最难得的是,这三部电影都每一部都称得上精品,但每一部都很不一样。
前两部电影应该大家都看过了,我也不再赘述,接下来,我想聊几句看完《羞羞的铁拳》的感受。
(ps:尽量不剧透)《羞羞的铁拳》讲述了一个“打假拳”的拳手艾迪生和一个“正直傲娇”的女记者马小因为意外互换身体,原本的一对冤家对头,也因为这次意外换身,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算新颖,也不算讨巧。
男女换身这个梗之前很多影视作品都用过多次,很难玩出新的花样来。
而拳手、自由搏击、上山学艺这些设定离观众生活也不够近,其实也并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但是,对于开心麻花来说,这些问题通通不是事儿,《羞羞的铁拳》依然能给你绝对新颖和设计与完全新鲜的笑点。
对于一部爆笑喜剧电影来说,“好不好看?
”“好不好笑?
”应该是观众最关心的点,负责任的说,《羞羞的铁拳》非常好看,全场笑声不断。
剧情的连续性非常好,有因有果有反转,随着剧情的推进,笑点不断抖出来,不是硬抖包袱、也没有荤段子。
所有笑点的铺设都非常自然,一点都不尬。
前面我提到过我不是太喜欢看喜剧,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喜剧电影把俗和喜划上了等号,用俗来取悦大众。
各种网络梗、荤段子令人不适。
还有通过各种装疯卖傻、撒泼打滚来获取笑声。
但这些现象,在《羞羞的铁拳》之中我们都不会见到,不得不说,这就是开心麻花的实力所在,他们就是有本事让故事变的好笑却不会庸俗。
《羞羞的铁拳》的巧妙之处还在于细节,看似无厘头的故事却又着清晰的逻辑。
从头看到尾,就会发现环环相扣,艾迪生为什么打假拳、马小为什么会做记者、高富帅拳王男友为什么会变成敌人、身体互换后的两人又会如何是好、住在艾迪生身体里的马小如何反击、荒诞的拜师学艺最终是否有用……整部电影把无数个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又精彩的故事。
在细节的处理上,作为重点的拳击镜头拍得很细致,能看出来演员和导演都下了不少功夫。
当然,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让观众笑,它还要能带来思考。
这一点,《羞羞的铁拳》同样做到了。
我记得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不管他用了多少力气,他再次站起来了”,人生的不公平不仅仅是打假拳,也不仅仅是权势和金钱。
很多时候,人生没有起起落落,只有落落落落。
鸡汤一点来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不公平,至少得拼命爬起来,而你的坚持与努力,最终会变成你致胜的法宝。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能做到的却不多,这也是这部电影里真正感动我的地方。
说完剧情,接着说下演员和演技。
对于演员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跳出经典角色,更难的是拍同类型的电影演绎不一样的人物。
让人记住不容易,让人忘记更难。
马丽饰演的马冬梅应该可以算得上是经典了,这几年,她一直寻求转型,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依然是马冬梅。
不过这次可以说是跳出了马冬梅带来了惊喜,看她饰演的马小,竟然毫无违和感。
身体互换前的知名女记者也好,互换后住着艾迪生灵魂也好,都能浑然天成的感受到这个人物好像真实存在一样,一点都不会出戏。
艾伦的演技也非常棒,互换后的动作和眼神非常到位,就好像真的的互换了一样,而不是娘娘腔。
互换后第一次上台打拳,台上“艾迪生”眼神里的恐惧和台下“马小”的急迫和不甘,演技和细节都非常棒。
而沈腾,虽然不是男一号,但在戏中展现的喜剧天赋却依然令人感到惊喜,承包了不少的笑点。
说起来,开心麻花的几位代表演员,其实已经非常有自己的特色,是那种你看一眼都想笑的演员。
这是一件好事、一种天赋,但、何况他们还能不断地进步,不断的带来不同,这其实也是喜剧演员的一种自我修养。
这可能就是开心麻花总能抓住我笑点的原因,他们从未自满从未止步,他们永远在用一颗赤诚之心为大家奉献作品。
从很久以前开始粉沈腾,当然那个时候我跟大家一样都以为他叫郝建,直到后来欢乐喜剧人我才知道了原来郝建不叫郝建,他们是有一整个创作团队的,原谅我对喜剧的无知,也原谅我对世事的无知。
后来就喜欢上开心麻花,一直想去看看他们的话剧,可惜一直没能有这个机会。
后来身边总有人提起他们,我才知道他们是真的火了。
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开心麻花一部又一部的实力电影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同时沈腾不仅捧红了自己和马丽,连艾伦和王宁的名字也被大众所熟知,喜爱。
从此开心麻花四个字就变成了国内喜剧的招牌,变成了国产喜剧的保证。
关于羞羞的铁拳,上映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他的热度也下去不少,但是艾伦演女性的精湛演技和马丽大大咧咧的东北女汉子性格却让我始终记忆犹新。
剧情可以说是很一般的剧情,但是它厉害就厉害在细节处理上,这是很多电影被观众诟病的一个地方,开心麻花处理的很好。
感觉没夏洛特烦恼搞笑,反正观影过程中没笑出声来😏,反倒是后面一排的某位家长带来的一个小孩笑得特别嗨,还被家长强行捂住了嘴😂😂。个人觉得开心麻花应该提高下电影取材的质量,尤其是笑料这一方面,别太低俗化
一般般啊哈哈哈不过以一种俗气的好笑让我很开心
艾伦不太敬业啊,这一身大白肉……
插曲《从前有座山》是谁写得呀,怎么那么好听呢?是衣湿吗?【电影4星,前半段笑点密集,演员演技很赞。
剧情狗血、段子烂俗、笑点肉麻、全片无聊乏味尴尬至极,与《夏洛特烦恼》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我一直不喜欢开心麻花,无论三部电影还是两季欢乐喜剧人,他们的路数有点像黄金时代的香港喜剧,剧情潦草而又笑点堆砌,怎么搞笑怎么来,但求乱拳打死老师傅,至于细节和情节是否匹配合乎逻辑,统统不管。其可取之处在部分段子的原创能力上,它容易使人一叶障目,以为自己被逗乐了电影自然就是好的。
超!好!笑!最后铁T马丽抱住一众美女的画面可以说是非常赏心悦目了hhhh
确实有几段蛮搞笑,但属于笑了就忘了的那种,笑完也没什么意思。男主真的好像李晨啊!!吴良我以为段奕宏呢!!不过艾伦演得蛮好的,马丽是普通的女人扮男人,但艾伦感觉神情什么的都很到位了!总之大概期待太高,有点失望。
特别老套的瓶子装的也是陈酒,有笑点,但也就不过如此,甚至还不如《夏洛特烦恼》(不过没有夏那么触犯我三观)。沈腾在所有人中显得格外有笑点。马小在互换身体后整个人的性格完全逆转真是最大的败笔(导致以此引发的笑点都格外尴尬)。
红鲤鱼绿鲤鱼与驴!
两星不能再多了,失望
我觉得还挺搞笑的,笑点也挺多,之前的夏洛也很好看,就是那个男女互换的梗是不是有点太牵强了😂以后出来作品还会去支持一下的
剧本挺好的,该有的都有,梗有点弱,不如夏洛特烦恼好,男主确实应该在拍摄前连连胸肌腹肌,这点不够太敬业啊
以前我对喜剧最高境界的定义是笑着哭,现在该改成哭着笑。能让人笑也是不错的,中国还有帮人在认真的做电影,真的是认真的做。女主要换个颜值高的就给5星如倪妮,马丽虽好,但还是喜欢长得好看的美女,减1星
我看得浑身不舒服,至多是冷笑几声,不料小朋友倒说挺爱看的。
实在!惊喜!不亚于夏洛特烦恼!开心麻花的男演员都好适合娇羞风~get了艾伦的帅!
笑点比较尬,尤其去上山学武的时候,互换灵魂很老套,电影最后一段还可以,希望开心麻花越做越好。
笑场次数太多了,大家很欢乐
远低于预期,「笑伤力」远不如《驴得水》的黑色幽默,也没有《夏洛特烦恼》那么接地气的抖包袱。除了高速路发广告等零星地方有笑点外,大部分时间都是硬挠胳肢窝,尴尬不断。
互换身体老套路,俗梗凑剧情明显,整体笑点不如上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