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成功塑造了一个弱智且贱到了极致的女主形象,女主的所有行动都不能以任何正常人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直接或间接因为这个人死掉的无辜人,大概要一个日本宪兵干几年的活儿才能完成。
让人不得不感慨真是祸害一万年。
首先女主 Juliana,Jules一拍脑门要去给反抗军送胶卷,是因为妹妹被日本宪兵杀掉了,可是这位重量级你思考过男朋友和你的母亲继父要怎么办么?
提前没有任何说明,还I'll take care of it,你要take care of什么呢。
于是忠诚的舔狗男主被审讯,一个字不说,作为人质的男主姐姐一家开场直接gg。
到了地方遇到了英俊的纳粹间谍,拍拖来拍拖去甚至没事还亲一口脸蛋,还不忘记给自己在监狱里受刑的男朋友打电话写信,这是bz在立贞洁牌坊么,还是大脑真的发育不完全啊。
不得不让我联想到之前和我拍拖的女生问我的问题:“如果以后我和别人谈恋爱了,你会不会不理我了呢。
”我居然还认真地回复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问题和问题描述的事居然是同时发生的。
和我们可爱的Jules的德行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后抵抗军告诉了女主你被骗了,这是个纳粹间谍,于是女主出于下半身的考虑,坚持相信我们英俊的间谍。。?
你妹妹怎么死的记不起来了?
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一些,认为反抗军没有人性,光想让别人牺牲的言论。
真的,应该把您这种圣母放在那种朝不保夕,随时都有可能暴露,然后慢慢受刑的地方,让大家伙看看菩萨在那地方有没有人性。
祝愿各位菩萨这时候身边都是女主一样的朋友。
回到家里对着可怜的双面龟男朋友哭哭啼啼,以求获得安慰。
然后发现自己英俊的纳粹情人被日本黑道抓了,双面龟迅速地掏出自己半辈子的积蓄救出了隔壁老王,而穷B女主一个钢镚掏不出来。
然后三个人过上了幸福而没羞没臊的生活(大雾)。
然后我开始想,女主是不是有什么宏大的目标,要为解放而斗争,或者和抵抗军理念不同,觉得生命都是可贵的,要自己干点什么。
女主用实际行动告诉我:“我是那种人么?
”只见女主转身卖了反抗军,放跑了自己的纳粹小情人并且附赠一卷反抗军要的电影。
并且第二部还顺便坑死反抗军唯一一个对她比较好的人,然后跑去向德国寻求政治庇护?
真是忘了妹妹怎么死的了,为了自己的小命真是一点脸也不要了,然后去纽约继续找自己的纳粹情人。
这种极品脑残,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塑造出来的,但凡qte中一个,她都不能显得这么的贱和这么的欠抽。
做事不过脑子不忠诚没有羞耻心自私自利见色忘仇总想要干一些完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的极度自大太贱了,真是贱的没边了。
唉,本来很看好这个题材,但是讲出来的确实如此没新意的故事,和二战片有何区别?
一点启发性都没有。
现在只看了两集已经失望透顶。
亲人都在纽约受刑,带着那么大两盘胶带的男女主却在中立区谈情说爱。
这氛围不太对吧?
你带的可是不知多少人的性命,就算你不走心这也关乎你自己性命啊。
男主是生怕钱花不完是怎么的?
这种情况还去勾搭妹子?
你带着胶卷你还没事去帮别人付钱?
这两个人那种度假般闲适的态度要我如何相信“那卷电影可以改变世界”?
每次一切到他们俩我都以为在看爱情电影。
一点压力都没有。
这让那边受苦的人也可笑,不知道他们在维护什么信仰,这个信仰根本没深度,看起来就像超人英雄拯救世界那般肤浅。
还有些细节的东西。
比如男主加入反抗组织。
他都站在组织者面前,看到了他的脸,知道他是反抗者,那个组织者居然还犹豫要不要他?
不要他你准备怎么办?
还这么轻松“瞧,这就是他们给我的人”。
车站里面那个男的也是冒失,看见个一样的包就敢跑上去抓住询问?
难怪被抓。
一切就像儿戏,德国副官在同伴被击毙时孤身一人干掉一众反抗者真是让我无言以对。
肤浅,愚蠢,媲美国产片。
片中应该有四大集团:德国人,日本人,反抗者,普通民众,但故事却局限于德日统治者与反叛者。
其实,普通民众的信念是最有看点的。
他们如何被误导,和我们现在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如果下功夫一定会很出彩。
找出观念的谬误,这样反叛者的奋斗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卷电影如何改变世界也就可以讲清楚,不再是空中楼阁。
日德之间的矛盾在剧中也占了很大比例,这很好,但是不得不说,还是肤浅,就是对抗,互相安插间谍。
我希望看到,分裂的美国两边,各自民众是如何看待对方国度的,各自的政府又是如何隐秘地诋毁对方的。
毕竟,战争已结束,现在是政治的较量。
民众的态度会让这部剧在深度上提高n个级别,从纸上谈兵一下跃然纸上。
我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原著对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是如何刻画的,但一定不糟,否则不会被改编。
具有坚实的小说背景,竟然还拍这么没深度的片,实在令人难过。
本剧的设定非常吸引人,如果二战德日胜利了,世界会怎样?
这里给了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该活着”的人继续活着,“该死去”的人安静死去。
有很多瞬间我以为我看到了《1984》,但是幸好只是幻觉。
没有经历过压迫的国度是无法准确描述何为压迫的。
整部剧看下来,竟然对于城户检察官好感度最高。
这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什么的姿态实在是过于耀眼。
哪怕看起来像一条疯狗。
(突然想到了李涯)太多时候我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方。
如果能有个坚定的信念就好了。
可惜我蠢且懒。
与此相对应的,本剧女主实在让我喜欢不起来,圣母白莲花说的就是她吧,永远同情“弱势群体”,永远都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
她男朋友也算是倒了霉了。
不过有个问题,不知道是因为编剧野心比较大还是功力不足,整个剧情显得非常的松散,以至于我想在脑内复盘剧情主线的时候有点费劲。
总之,整体流畅度还是非常值得夸赞的,继续追了。
下午刷了一集之前看过的《高堡奇人》,想来吹一波贸易大臣。
这部剧的故事大概讲的是在一个平行世界中,美国总统罗斯福被刺杀,其继任者未能通过新政将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拯救过来,德国研制出采用海森堡构型的原子弹——海森堡装置,轴心国借此赢得二次大战后前美国的德占区和日占区政府以及地下抵抗组织三方的角力。
在故事中,德国元首希特勒身体状况每日愈下,同时,几位有希望的继任者都对日强硬,极有可能策动德日战争。
在日本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日本的命运岌岌可危。
日本政府通过前美国的日占区对德占区实施情报战,获得了海森堡装置的设计图纸。
但是日本没能在自己的领土和占领区(包括但不限于西美国、朝鲜、中国、东南亚等)内找到符合要求的铀矿。
因此便通过策反东美国官员来偷运浓缩铀到日本占领区。
而日属太平洋合众国贸易大臣是一个视野已经跳出了国家这个局限的人。
他早年在日美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妻儿,因此开始反思战争的意义。
他积极从佛教和中国的易经中寻求人生之「道」,目光高远而为人沉稳,深受皇太子和太子妃(应该就是我们的世界中的明仁天皇与皇后)的信任与尊重。
许多影迷猜测贸易大臣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甚至可能是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
原因有四,第一,他曾经若干次穿越到了我们的世界;第二,他在自己的副官作自我介绍提到「下官来自长崎」的时候,他眼神异常复杂,沉思许久之后说「长崎啊…… 长崎是个好地方」;第三,窃取海森堡装置图纸这个工作的负责人就是他,他的本意是希望日本和德国达成一种类似我们的世界当中美苏「相互保证毁灭」通过威慑导致双方都不敢发动战争的状态来保护日本;第四,他坚决反对到日本小野道将军主张的「借助公共汽车作为掩护来藏匿核燃料」以偷运德国的浓缩铀到日本这一计划,原因是,这将会对公共汽车上的美国平民造成不可逆转的辐射损伤,以至于死亡。
对长崎的复杂感情,对杀害平民获取军事利益的坚决反对,对于「核威慑」和「相互保证毁灭」的理解,让我——至少是我——相信他是我们的世界的人。
当然,后来这些猜测随着剧情的更新被官方否定了,贸易大臣实际上只是一位偶然掌握了穿越能力的普通人,但是这不影响我接下来要说的话。
贸易大臣作为日本政府官员,出淤泥而不染地坚持自己的本心,反对通过屠杀平民获取军事利益,在日本体制内显得尤为可贵。
而他(在我们这个世界)见证了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后,没有把对美国政府的仇恨转移到平民身上,仍然通过自己微不足道的权力尽可能阻止小野道将军有违人道主义的军事计划,保护美国平民免遭戕害,就更令人敬佩。
当然,这只是一部发生在架空世界的作品,但是无疑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虚拟世界发生着的故事,早已在真实的世界发生了无数次。
如果说要评选什么「人气最高的虚拟作品中的政治家」,我会毫不犹豫地给贸易大臣投下一票,尽管这世界是如此的黑暗,但仍有人在仰望着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遵循着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另外: 以美国平民的生命为代价的偷运浓缩铀行动,在小野道将军的部署下按计划展开,贸易大臣没能成功阻止这一切。
最终阻止这场行动的是前美国地区的抵抗组织。
在体制内用体制所赋予你的权力来反抗体制,是不可能成功的。
看过本剧找来原著读了一遍,凭记忆做个比较,供有兴趣的同学参考吧(下有剧透)1、剧集对原著做了较大改动,这是必要的。
原著文笔细腻,类似于纯文学小说,但是人物关系较为松散,情节也不紧凑,不适合直接搬上屏幕,所以剧集只保留了原著基本的世界设定(假设德日赢得二战,瓜分美国)和一些主要人物,下面具体分析;2、原著主要人物有弗兰克,他的前妻朱莉安娜(剧集里是女友),古董商罗伯特,日本商会会长田介(剧集里是贸易大臣),次要人物有德国间谍温格纳,德国领事瑞斯,德国秘密警察乔(剧集里变成了主要人物),弗兰克的同事艾德,罗伯特的日本客户等。
剧集增加了副总指挥史密斯,日本总检察官,日本太子夫妇等一些角色。
原著中将各人串联在一起主要是一部《蝗虫之灾》还有易经。
《蝗虫之灾》是小说中的小说,内容是描写同盟国如何获胜以及获胜后的世界,虽然在德占区被禁还是有很多人读,剧集里变成了电影,也是为了推进剧情发展。
易经在原著中是人人会用,剧集中改为了只有日本贸易大臣会用;3、小说主要就是描写各人的日常生活,并没有明确的主线情节,如弗兰克如何与艾德开首饰制造公司,并试图将首饰卖给罗伯特;罗伯特如何与他的日本客户交往;温格纳如何与田介会晤;朱莉安娜如何与乔相识,同居,然后一起去找高堡奇人,也就是《蝗虫之灾》的作者;4、总体来说剧集改动之后故事变得更为合理,更符合普通人感受。
原著中有些人物性格不是很好理解,比如对尊严异常敏感的古董商罗伯特,言行反复不一的乔。
有些情节也显得不太合理,如温格纳会晤田介只是为了把蒲公英计划(就是德国对日本发动核战争的计划)告诉日本,其实日本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原著中希特勒疯了,他的继任者马丁也死了,然后是戈培尔上台,剧集中希特勒还在掌权;5、个人感觉剧集和原著在走势上是相反的,剧集开始平淡,后面渐入佳境。
而原著是开始可读性较高,后面陷入大段心理描写和议论,读起来较为枯燥;6、关于高堡奇人,原著中就是《蝗虫之灾》的作者,剧集中应该是指希特勒;7、剧集最后贸易大臣的穿越开始还以为是借鉴了蝴蝶效应中的日记桥段,看过原著才知道书中就是这么描写的,而且很快又莫名其妙的穿越回来了,如果剧集有第二季的话应该会有说明。
最后说点题外话:1、原著作者迪克显然对东方文化有过研究,尤其是易经。
对于西方文化感到失望的他在东方文化上寄托了希望,这点从书中他对日占区和德占区的描写就能看出来,原著中日本人整体是彬彬有礼的,而德国人是狂妄自大而疯狂的。
但是相较于纳粹,作者显然对于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认识不深,当然作为一个美国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点在剧集中做了很好的纠正,事实上德日可以说是一丘之貉,虽然在意识形态和种族政策上有区别,但是在迫害别国人民上并没有本质区别;2、原著可以说是很大胆的假设了一个德日赢得二战的世界,但是仔细看过剧集和原著就会知道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揭露了法西斯的罪恶,书中也有对于纳粹种族灭绝的大量议论和嘲讽。
对于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的现代人是一种很好的了解过去的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中有不少德粉,还有部分人对于元首抱有崇拜心理,只有真正了解历史才能打破这种幻想。
从某种角度说,希特勒确实是一个有才能有理想的人物,可是他的理想是极端偏执的,是要以亿万人的生命和尊严作为代价的。
历史的因缘际会将他推上了前台,这就注定了人间的一场大浩劫。
如对二战德国感兴趣推荐看看《第三帝国的兴亡》和《解读希特勒》这两本书,后者比较简短,适合没有太多空闲时间时来读,读后会对这个人物,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理解。
不知道看啥片,欢迎加入豆瓣小组“片荒剧荒们的集散地”-https://www.douban.com/group/648702/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到这里来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Bs0l02UIIp1IZQa58ULQ
想要查看更多影视内容,欢迎使用微信小程序“臭蛋电影”
先上结论:差强人意。
编剧额外的加戏都很赞,约翰·史密斯(我不明白为什么是英语名字)和城户检察长的情节都不错。
几位亚裔演员都演得很好。
但是败笔就在女主的改编上,简直是苏琪·斯塔克豪斯灵魂附体。
情节推动全靠这位面瘫玛丽苏作死,也真是醉。
话说都三十多岁的人了演技还约等于零,看谁都一副别人欠她钱的表情然而还人人都爱她,靠屁股下巴吃遍天吗?
原著的朱莉安娜美丽勇敢潇洒、自食其力,跟弗兰克是前夫妻关系,所以大方地跟意大利帅哥乔滚床单、出去逍遥,最后还怒喷高堡奇人载誉而归。
而现在这个又回到了标准的好莱坞女主模式,靠莫名其妙的吸引力让各种男人为其犯险,自私自利三心二意,俗套到恶心。
PKD五十年前就写出那么有魅力的女性角色,然而让今天的编剧去改编却又改成了恶心的老套路,要是中华田园女权主义者们肯多看点书再来看看这个剧,简直可以喷出个几十万字的长微博来。
充斥着纳粹和日本鬼子的剧集中,最让人害怕的,居然是看似正义的抵抗组织,动不动就要求别人牺牲,理由,很是简单粗暴:“我家的人都死绝了,所以,也请你和你的亲人为了大义而献身吧!
”当事人觉悟不够的时候,他们还会自作主张地帮别人决定,让人不寒而栗——实在没看出,这种人和恐怖分子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方源野(别鹤)/观后感第一季第一季角色最突出的是副总指挥。
城户的微表情也不错。
女主角和男主角那是有病?
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洗头佬第一次出现就气场绝伦,拿电话时千钧一发的危机,眼神都没抖动一下。
第二季前面啰嗦,后面三集渐入佳境,末尾几次反转,悬念期待第三季。
Juliana这种在对敌战争中屡次烂好人,一次次帮敌人坑害反抗者,自我感动的白左圣母货色,情商智商双双不及格,真是看出了生理的恶心。
有点直觉,手段如此高明的史密斯难道是忍辱负重,是高堡人的殊途同归者?
知道后续的友邻请勿剧透哈。
第三季第三季还是前面啰嗦,后几集紧凑高潮。
朱莉安娜没有前两季那么圣母坑队友,但圣母式凝视太做作。
乔的下场太过突然,本来以为是挣扎中的几次变化。
约翰史密斯反杀两大头目非常精彩,和城户检察官是演技最好的角色。
贸易大臣的扑克脸黄昏恋目前看来没有剧情意义。
希姆莱的破四旧释放了“群众”而被反噬或浑水摸鱼,屡见不鲜。
百合戏是为了凑时间?
很多人因为苏联和红色高棉,所以对其教义的敌人纳粹颇多美化,殊不知纳粹一统天下之后再无制衡,也会撕毁战时对私有财产和社会的保护界限,朝着苏联红色高棉前进,五十步笑百步,戈培尔残疾并未被剧中同例那样安乐死说明了一切。
所以德三并非拿破仑留下的人民主权式民族主义的延续,而是中世纪条顿蛮族之部落采邑的现代变形,希姆莱之类以贵族世袭缩小日耳曼优等范围,也是必然。
第四季史密斯是复杂人物里有史以来最精彩的演绎之一,平行世界里的推销员史密斯让人心疼,但本质和纳粹里的史密斯没区别,都是为了家人的生存而被迫适应当时的游戏规则,区别在于,纳粹的史密斯被激发出权力游戏的潜能,无论反杀海因里希和豪斯曼,还是对付希姆莱和联合戈茨曼,都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大手笔,保险箱预留出路更是细密心计,而最后的黑化——延续既定纳粹政策,也预示了被形势惯性推着走的悲剧,权力独大的绞肉机必碾碎它的操纵者,或让操纵者堕为用进废退的温室花朵。
平行时空的美军征兵相似镜头是神来之笔。
城户是第二精彩的角色,心理变化、隐忍刚强。
最高颜值终于在第四季出现。
黑左取缔一切秩序必被自身利维坦反噬的宿命,在黑帮头目对话中点透。
结局是历史记忆在世俗中光复的胜利,也是作者的期盼。
女主圣母长厚近伪,败角减一星。
以前看过一本历史著作:“光荣与梦想”,描绘了1932到1972年间的美国历史,才惊觉历史很可能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
1932年时,苏联在美国招聘2000个技师,结果有十万个美国人报名!
经济大萧条下,美国社会动荡,政客利用这种不满兴风作浪,有极右派也有极左派,也有擅长煽动民粹主义的,美国可能变成苏联,也可能变成纳粹德国,更可能变成拉美国家,然而,罗斯福出现了。
罗斯福出身名门,却有社会改良的思想;有远大的理想,却不掸与用欺骗的方法谋求权位。
在这个时间点,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了。
为了竞选,宣称要厉行节约减少政府支出,朴素的选民心想大萧条时节约总是好的吧?
当选后却扩大政府投资,赤字预算,罗斯福新政让美国以另一种方式走出了大萧条,不是苏联的计划经济,不是纳粹德国日本帝国的侵略战争,奠定了美国之后的霸权。
高堡奇人的设定和编剧确实是精妙无比,设想了一个如果罗斯福遇刺后的平行世界,也许我们觉得很荒诞,但其实历史的分叉点有时很微妙,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我们东北的邻居大概是差不多的,但80年前后的时候,谁敢确定改革开放一直能坚持下去?
这部剧作为一个架空同时带有科幻平行宇宙题材的世界其实在前几季有8-8.5的水平,剧情并没有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反抗军把统治者推翻的这种简单剧情,更像是宫廷剧,政治局,每一集你都会疑问到底Reich到底该不该存在,反抗军到底应不应该反抗,因为有时即使德国弄集中营,清除低级人口,但不可否认活着的人确实活得很舒服日本占领区美国人是牲口,反抗军杀了日本士兵,日本官方会在街上随便抓几个人去杀了(导演可能为了给日本一点积极面,日占区是有色人种缺陷人可以生活的),而德国占领区,美国人甚至是总指挥(Reich的法律就是现实中第三帝国的法律)已经很贴近事实了但是该剧故事性太差,意思就是有很多废话和废角色(女主的镜头我全是快进)如果这部剧能抓住三个主要的对立势力人物(日本的总检察,德国副总指挥,平民里的frank)不要女主,不要joe,就以他们三个的视角去推动故事的话,那会精彩很多
完全被设定骗来的 男主帮女主结账的时候这部剧就死了。演技烂。全靠无意义的台词和动作和场景拖时间
竟然还挺好看的。
实在是失望啊,受不了女主。。。
很赞,可惜编剧故意转开了宗教和艺术这条线,否则可以让想象的人物和世界更加丰满,比如Luke家族团结一心之类的剧情也可以得见;还有就是二战时期,日本人不怎么在乎俘虏或者自己人的死活,这和占领区的祥和不太一样。
刚看pilot时觉得设定实在太吸引人!二战同盟国战败,美国被日本德国瓜分…现在看完整季,首先是脑洞够大,但是其实看下来至少这一季还是一个套在这个有趣背景下的套路化故事。最后一集各路人马走向结局,看得激动又压抑,尾声脑洞异常清奇甚至让人略不知所云。所以还是决定必须看原著小说。
男主这个烂裤裆,有女人还勾引女主
浪费了这么个架空题材。垃圾
2021-06-22标记想看,直到现在才看完,主要是这种剧就像《使女的故事》一样,压抑紧张,不符合我当下看剧找乐子的心态。设定非常惊艳,整个氛围营造的也不错,就是这两位日本高层显得好傻,一个看着很精明强悍,一个看着沉稳内敛,但就没啥实干。至于女主,倒也不是强求什么,毕竟不是爽文,但实在看着难受,如果硬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红颜祸水」,这种人若是在现实中遇到,必须远离,能多远有多远,不然肯定倒霉。
神一般的设定充满期待的开始,结果内容让人大失所望,根本看不下去。
和原著小说相差特别大,可以视为重新创作了。
颜色布景太喜欢。第一集看来剧情是中规中矩的老生常谈;剧情弱不说了,女主是如何做到轻易杀死“很危险的”特工的?三集弃
6.9分
题材很吸引,制作也算精良,但是剧情各种瑕疵。
做了噩梦梦见日军占领了美国来学校里扫射学生(・□・;)
神之设定下的低质量改编,情节拖沓多处逻辑伤,编剧有点心行不行,原作迪克老爷子应该要哭了吧,已弃
philip dick的设定还是太好了,设定也是唯一支撑看下去的动力,“德日二战胜利后压抑下反抗的地下党得到平行世界胜利画面的胶卷”;属于想看发生了什么又同时觉得好难看的类型;女主太太太美了经常看着她听不到说什么痴迷看脸
所以这是一部穿越剧
确实悬疑啊,主要是受一个评论影响,我看后半季一直在猜谁是高堡奇人,最后发现不管到底是不是贸易大臣,高堡奇人指的应该是对纳粹和军国主义高压统治下的一种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吧
朱丽安娜又作又丑,令人作呕
日本人一口一算卦、两口一个没“气”…..在美国人心中日本人就是这种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