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墨家墨家所崇尚的“兼相爱,交相利”,宣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似乎并无不妥。
但是刘彻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墨家?
为什么不能容忍墨家有丝毫复兴的迹象?
哪怕非乐曾经救过他,哪怕他十分清楚非乐的为人。
因为归根结底,墨家的理念隐含强烈的政治诉求,而“爱”作为墨家理念的核心,同时也就是支撑政治诉求的力量源泉。
刘彻刚刚找到了最适合的治国理念——儒家思想。
这种经过改造的思想,强调秩序、尊卑、忠孝等,最大限度的迎合了教化民众、收揽人心,从而巩固帝国统治的需要。
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只信奉一种思想,那么就不会有人琢磨那么多“为什么”,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墨家,一旦有机会和能力,就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现存的秩序进行颠覆性的重构。
所以他不能容忍墨家的存在。
他不会忘记,战国时代的墨家就与儒家并称“当世之显学”,有众多的信奉者、追随者和殉道者。
墨家的可怕不在于器械之精,守城之固,而在于它“蛊惑人心”的力量。
不管非乐或其他墨家领导人是否愿意,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它就会试图夺取政权,从而推行自己的那一套治国理念。
这才是它真正可怕的地方。
这就是必须要消灭它的理由。
有人会说,虽然古代中国一直是儒家思想主导,但儒、佛、道三家长期并存,或者古代中国表面崇儒,实际上“外儒内法”。
既然其他思想可以存在,因此墨家也并非不可容忍。
事实上,儒佛道之所以能够并存,是因为释家和道家放弃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诉求,而向儒家的地位表示臣服,佛、道不约而同的讲求避世,前者追求看破、顿悟,后者则追求得道成仙。
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既满足了帝国统治的底线,同时也是对“教化民众”的加固;而法家则弥补了儒家“教化有余、威权不足”的缺点,成为了儒家的好搭档。
而墨家,由于其导向一种伊甸园般的人间乐土,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战国时代多元权力中心之间的冲突和制衡,为墨家提供了生存和繁荣的土壤,使墨家不仅在思想体系上不断发展完善,而且在政治实力上也变得举足轻重,成为各诸侯国拉拢的对象。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汉武帝时期,墨家的思想体系已经根深蒂固,与帝国所信奉的儒家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墨家思想的无限制传播,不但会导致民众对儒家体系的信仰危机,从而可能导致儒家体系的崩溃;更有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成为既有政权的现实威胁,比如东汉的太平道、元末的明教、清末的拜上帝教,他们当初对伊甸园般人间乐土的向往和追求,与墨家并无二致,却最终与世俗政权走向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当小七用墨家理念把新余治理成人间乐土,而几乎对刘彻要脱口而出时,东方朔为何阻止了她?
东方朔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他十分明白,墨家的治国理念始终是刘彻心中的禁忌。
2、关于爱之大义如前所述,墨家从其诞生到兴旺,自然而然的与现实政治有密切联系。
墨家之爱,无论其如何大义、如何无私、如何包容,归根到底是一种政治诉求,或不自觉的会导向政治诉求。
对墨家而言,“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也就是说,在达到目的之前,它始终是一种手段。
当然,真正的墨者不会看到这一点。
这就是剧中非乐的思想、品格的背景和渊源。
剧情一开始,非乐便是墨家“大爱”思想的践行者,在最纯粹“大爱”的要求下,无论是“墨者之剑不杀无罪之人”,还是毫不迟疑的救助墨家大敌刘彻,都是任何一个合格的墨者都会去做的。
如此看来,墨家的大爱思想,既高尚又幼稚,既是招揽人心的无上法宝,也是自我毁灭的定时炸弹。
因为在面对自身存亡和理想社会存亡的抉择时,它会选择后者,这就注定了它不可避免的悲剧。
这点太行四剑士从墨家的武学上看到了,“墨家剑法虽然精妙,但其剑魂却有荒谬之处……一种没有杀伤力的剑法,是不可怕的”。
非乐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墨者。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爱不是世俗的、人性的爱。
他苛求自己、压抑自己甚至虐待自己,从根本上是对墨家“大爱”的坚守。
他不愿偏离自己的信仰,在与小七一年的相处中,向对爱知之甚少的妻子所传递的,也一直是这种“大爱”;小七投胎转世后,他与小七相见不能相知、相处不能相守、相思不能相恋;小七移情别恋时,他又选择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只要自己所爱的人快乐幸福。
但是,这种超凡脱俗的“大爱”是对人性的无限拔高,也最终是对人性的悖逆。
而爱,只能是人性深处荡起的涟漪,是人性深处的光辉,是对人性的自我发现和实现。
非乐的爱,长期游离于人性之外,既彰显了他人格的可贵,也注定了他命运的可悲。
长大后的初次见面,最动人肺腑的不是非乐和小七的忘情拥抱,不是一幕幕回忆画面的交相成替,也不是非乐内心煎熬无法遏制的眼泪,而是作为旁观者的三公主的含泪独白,“他太可怜了,你不会知道,他有多可怜、多痛苦”。
三公主痴恋卫青十七年,她的爱是纯粹的爱、自我的爱、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爱。
此时她深切的体会到一种震彻心灵的酸痛,为了“大爱”,非乐正在付出多大的代价,承受多大的苦楚。
在“大爱”面前,非乐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和内心,他以为自己的牺牲是对的、应该的、值得的。
当仙女湖告诉他,“如果我是小七,宁愿再被打下凡间一次,也要得到原本属于我的爱”。
他才渐渐开始醒悟,终于在第38集,他认识到自己其实何曾懂过爱,“墨家的老祖宗,把爱做为墨家的核心,只可惜我作为一个墨者,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爱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到这里,他才算完成了对自我的反思和重新认知,才挣脱了“大爱”的枷锁,实现了对人性之爱的自我救赎。
3、关于本剧的主题关于本剧的主题及观众最纠结的虐恋,先来看看发行人马千测的官方态度:“人间出生成长的陈初七和仙女小七,在主创团队策划编导过程中,一直界定为有联系的两个剧中人物,陈初七带着之前仙女小七的些许习惯,但是没有完整的仙女记忆,她只是朦胧中直觉里知道非乐和自己很亲,作为凡人的她有全新的爱恨喜怒,非乐是这一切的知察者,亲历者,他的爱之大义是不能因己而让心中的姑娘受伤害.这一点观众若是看透看懂看深刻了,也会对非乐这个人物及全剧关于人生的表达,产生升华式的理解。
”在这里,剧组强调的仍然是非乐的“爱之大义”,诚然,“爱之大义”可歌可泣,同时也是可悲可叹的。
故事一开始,小七是无忧无虑的仙,非乐是追求大爱的人,偶然的邂逅和结合,小七在“人”的道路上越走越真,投胎转世后也不曾改变;非乐在短暂的幸福破碎后,却沿着墨家的“大爱”之道,从“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这样下去,他们的选择将再也不会有交集,这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仙女湖之“墨仙”,这里的“墨仙”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是墨者与仙女的浪漫爱情?
还是墨者通过对“大爱”的坚守,从凡俗的墨者变成了超凡的墨仙?
抑或是天真无知的转世仙女经过墨家大爱的洗礼,为挽救万千生命毅然自尽,羽化登仙?
小时候看白蛇传,看到许仙白娘子最后都得道成仙,觉得是完美的结局。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成仙是他们的愿望吗?
成仙后他们会幸福的在一起吗?
他们要的是相守相爱、生死相许,而成仙是什么?
成仙是禁锢,是舍弃,只是对命运抗争失败的归宿,是对宿命和规则的屈服。
同样,“墨仙”的含义呢?
我宁愿相信它只是简单的墨者与仙女之间的浪漫爱情。
墨家所传承给非乐的大爱思想,时而彰显着责任,时而蕴含着包容,时而又诠释着牺牲,却唯独压抑着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他想带给妻子最深厚的爱,却在“大爱”的漩涡中迷失。
仙女湖的主题应该是对人性的追问、实现和救赎,对爱的解读,卸去大义的枷锁,追寻爱的本源和本真。
而恰恰不是对“爱之大义”的颂扬,并非“爱之大义”不可取,而是缺少人性光辉的、超凡脱俗的大爱,注定是残缺不全的。
(不限转载)
画面挺喜欢的,干净清爽又朴实。
非乐深沉内敛诠释得不错不是常见的白面先生,剧情节奏本来还行,前一半挺精彩的,可是小七投身凡人七老爷前后剧情疲软,再到最后那场要牺牲大战才有点回力。
(小七好傻好憨哦(ー_ー)!!)歌曲和音乐才是最能诠释好这段感情的部分《跟你一辈子》,真是荡气回肠深情炽热。
墨家部分结合以前秦时明月让人对墨家有些好奇。
哦那里面秦始皇好无语哟(不过就图一乐)
1.始作俑者玉帝从头到尾神隐,由着妻子和前女友斗得生灵涂炭2.很明显,小七爱非乐,因为投胎程序不对,少了一碗孟婆汤,把前世的因果带到了陈初七这一世,姻缘线没断,所以才会好像爱上非乐。
陈初七是爱霍去病的,一见钟情,那些亲密动作瞒不过自己的心,只是若不成仙就不能共白首,若成仙了就会想起前世,终究是有缘无分。
3.霍七成亲前,霍去病身受两个法则之力,一个是玉帝的成功帮大汉朝击退匈奴,一个是王母的在互许终身之后必须死。
这两个法则之力在霍去病身上拉扯,所以总会遇险,但是化险为夷。
使命完成,玉帝法力消失,护不住霍去病,自然哪吒归位了。
4.卫青对平阳公主和三公主的感情是一样的,由感恩发展到爱情,只是平阳来得更早,相处时间更长,所以最后选择了平阳(不能偏离历史线是很大的原因,包括卫青,我甚至觉得霍去病能成亲之后再死)5.不支持陈初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二十多岁的年龄差,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这个不可以忽略,完全是养女儿的感觉嘛,最好恢复了记忆感觉好一点。
6.封神设定,皇帝有紫薇之气,神鬼不破,所以最后大战汉武帝死不了。
宝莲灯及前传设定,玉帝掌管法则(天条桃子)所以能逆天起死回生复活凡人,王母掌管女仙和婚约。
到真不如把王母改写成追求玉帝的同事,和前任断的不干不净,对妻子真的不公平。
7.九年编剧一如既往地放飞自我,一如既往的疯,在电视剧中穿插说教,又充满了正能量。
8.古早电视中,爱包治百病,起死回生,也罢,都修仙了,自然是唯心主义占上风了9.如果我能穿越到古代,我只愿成为丞相的学生(最爱的历史人物),但是我愿用一生追寻霍去病,少年将军,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看完这部剧后,我哭的稀里哗啦,虽然最后的大结局是个所谓的圆满,可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遗憾,又或者,我在这部剧里看到的最多的就是遗憾。
这个遗憾既有卫青和三公主,也有白鹭仙子,还有那么一点点仙女湖和玉帝陛下,可是最多的还是非乐和小七。
剧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非乐,也许他没有霍去病那样鲜衣怒马,少年英气,或许他没有卫青那样雄才伟略,指点江山,可是他吸引我们的,是一种震彻心灵的深沉。
深沉这个词,上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是艾青的那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词从来不是说出来的,因为爱,所以深沉。
他对天下苍生的爱是深沉的,所以他可以那样深重的背负墨家的血仇,而去救毁灭墨家的皇帝,因为苍生无辜。
同样,他对小七的爱谁又能说不深沉?
剧里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仙女湖对小七说:“这个花环是用爱编成的,充满着爱的芬芳,你好好留着吧。
”小七懵懂的问:“是么?
我怎么没有闻到呀?
”仙女湖言:“因为他的爱藏得太深”彼时郎情妾意,小七欢喜却又轻浮地言道:“不是,他已经跟我说了,他是爱我的!
”仙女湖历经多少沧海岁月,竟看的最是分明,“可是他还留了一些,你没有看到。
”意味深长,一语中的。
是,他爱她,当她懵懂天真的问既然兼爱,爱不爱她?
他顺着她说,我爱你。
看似轻描淡写,顺水推舟,可是他这一声叹息里,包含了多少她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
他的爱,这样这样深,深的可以藏起而不叫她为难,他的爱,这样这样沉,沉得把一切痛苦都自己背负。
我敬佩他。
他等她等了整整二十个寒暑春秋,什么样的思之如狂,什么样的望眼欲穿,他的青春一分一秒的流走,整整二十个年头,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少年游侠等到如今年华渐去眉目苍苍。
可是因为这爱太深太沉,他责怪自己让小七偏离了仙女的命运,而受这些波折磨难,于是他宁可让这一切回到原点,等了二十年后也不见她,不打扰她,不让她再为自己所误,即使自己痛彻骨髓千疮百孔。
可是,可悲又可笑,她爱上了别人,她竟然爱上了别人,那是个鲜衣怒马的英雄儿郎啊,那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
怎么不叫他自惭形秽,黯然神伤?
他也曾年少有为,纵意江湖,那时的他们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他一点一点教她什么是仁义,什么是节俭,什么是道理,他一滴一滴教她怎么做一个人,怎么做一个妻子,怎么触摸幸福。
她常常赖在他的背上不肯下来,她抱怨才一天就成老婆了,他笑言你永远是我的新娘。
可是在无限的等待里,他已经成了这样沧桑的样子,怎么配得上,怎么配得上她的年轻貌美,娇嗔怒骂。
谁能料得,后来的后来,磐石无转移,却蒲苇韧如丝,她那么那么轻易地爱上了别人。
我完全想象不到,他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爱看着曾经的她跟别人郎情妾意,幸福欢喜,他既不怒吼也不曾言语,只是沉默,沉默的看着她为别人喜为别人怒为别人哀为别人乐。
其实,只要她欢喜。
只要她欢喜就够了。
他是这样想的吧?
所以,他可以怀着无限的回忆去盖小七跟别人的新房,他始终瞒着她而不叫她有一丝不安愧疚。
如果一份爱,到了这样的地步,那我们是不是已经可以称之为深沉?
我忍不住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叫小七爱上霍去病呢?
他们之间,为什么要生生多出那样一个霍去病呢?
就因为她转世初时他为了自以为是的弥补去拒绝了她的亲近?
所以她就毫无障碍的爱上霍去病了?
不是说霍去病不够好,不是说霍去病不够爱,只是我接受不了在爱情里的三心两意。
多么可笑,小七,你到底爱他有多深啊。
他爱你,不但是心,不但是生命,更是全部的灵魂。
可是小七,当你是仙女的时候,你爱他,我们都看到了,你惆怅而欢喜,生气又幸福,可是后来你怎么能把这些都给了别人呢?
如果你也是用灵魂去爱他,那么不论世事如何变迁,遗忘或者转世,挫折或者痛苦,你真爱的只能是那一个同你圆满的另一半灵魂啊。
因为,如果爱,不论记不记得,不论前世今生,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我相爱,即是灵魂相吸,命中注定,我是你的唯一。
即使后来他跟小七有了一世姻缘,那份曾经无瑕的感情可还如初?
也许仍然真挚,却不再坦然。
可是我又想,也许编剧想要告诉我们:珍惜该珍惜的,不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拒绝自己所爱的人,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因为一个疏忽,缘分就会那么轻易地错过了,你的他(她)并不是恒常都在。
这部剧是我近两年来看的古装剧中最喜欢的一部,因为它里面有一种对“深情”诠释,恰恰是我最最欣赏的。
很多剧里都没有那么贴切的为什么。
当小七和非乐初识的时候,是那样让我喜欢,单纯稚拙的小七,稳重深沉的非乐,简直是这样的绝配,哦,我就是要这样赖着你,一生一世,你能奈何?
抱抱我,吻吻我,我初识爱情的滋味,它哪里是毒药,分明是叫我沉醉的美酒。
我不懂得那样多的事情,你不能对我发脾气,要一样一样耐心的教我。
我喜欢你的背,你要一辈子像这样背着我,不许抛下我。
我不是人,又何必言而有信,只要赖着你,只要你我欢喜。
常常想,如果所有时光停止在小七和非乐成亲后的那些日子里,有多么好。
现世安然,岁月静好,不过如是。
只是,相爱,是那么艰难。
简直是举步维艰,现在的我们,又怎么能够想得到以后呢?
非乐从不曾后悔过与小七相遇,就像席慕容的那首诗: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我在想,小七到底爱得是谁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她最爱的,还是她的不高兴。
前世种种必然难以抹杀,那些言语感觉,总是植根在她灵魂的最深处,即使千百回转世仍旧如初,遗失的只是记忆罢了,可是人即使遗失记忆也还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因为灵魂无法遗失,爱情也无法遗失。
只是她爱的没有非乐那样深沉,那样坚定,所以转世后,几乎是必然的,她会有爱情上的摇摆和迷惑。
她与霍去病欢喜的在一起,她享受做一个人的快乐,她不愿意成为一个神仙,那份欢喜掩盖了许多东西,让她忽略了许多内心深处的悲伤。
可能还有一点儿倔强的叛逆,为什么他们都说要成全我和非乐,我偏偏要喜欢霍去病,偏偏要嫁给他!
爱一个人这样容易,容易的想爱就能去爱了爱一个人这样艰难,艰难地有那么多的波折和磨难当小七成为仙子,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当灵魂深处的那些隐藏的东西渐渐觉醒,她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也许我们应当看到,她放弃了回到天上做一个神仙,同哪吒的相见,而留在了凡间,只是做他一个人的新娘。
朝朝暮暮,暮暮朝朝。
她想要的幸福,也只是这样罢。
我们再想的深远一些,当这一世凡人的生命终结,她回到了天上,是去同哪吒欢喜的相见,还是拨开天上寂寞的彩霞,用目光去追逐那一个生生世世在凡间漂流辗转的身影?
哦,说到这里,我希望后世里东汉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是真的。
第一次看是四年前,这次重温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男主非乐真的是我最喜欢和最心疼的神话剧男主了,懂得承担与背负,大爱无疆。
男二霍去病可能连小爱都算不上,冲动易怒孩子气,和他的差距真的太大了。
关于小七转世后喜欢上霍去病这一点大家争议不断,在我理解,转世后的小七虽然有着前世模糊的感应,但她依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变化无常,在情窦初开的年纪被非乐拒绝了喜欢上陪她一起玩一起闹的霍去病是很正常的事,但喜欢不是爱,转世的小七并不懂爱。
而只有成仙后的小七才是真正的小七,也才是非乐的妻子,最后小七舍弃仙家身份也要和非乐在一起这点就能看出来她爱的人只有非乐。
这部剧编剧的格局挺大的,并不想局限在小情小爱,可惜水平有点不够,后期略崩。
最后,还是感谢给了我们最好的小七非乐,以及最好的仙女湖。
希望你们一直是最幸福的样子
我看到有人说剧情低龄,救命,所以CCTV8想宣传的“兼相爱”你懂了吗?
整部剧都在贯穿墨家的思想,而有些人只把眼睛聚焦在低端的笑点上,你配看“高龄”电视剧???
我认为这部剧老少皆宜,而且后面有在升华,比如人在各种事情上应该如何处理?
人与人之间应该秉持怎样的相处态度?
这整部剧从一开头都在讲述墨家的大爱无疆,笑点有时候是低龄了一点,但是你永远看不到这些高级的东西吗?
你就是为了看电视剧而看电视剧,你又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启示,给你看高龄?
现在没有网友,估计你都看不懂高龄电视剧,呸
小时候跳台到央8的时候看的吧,觉得挺好看的,我一直以为是七仙女的故事呢,没想到居然是取材于《搜神记》中的毛衣女下凡的故事。
但是感觉故事情节和七仙女差不多啦,就是仙女下凡嫁给凡人然后经历各种波折。
但是这个女主真的长的很好看!
笑起来特别治愈,演技也很好,男主演技更不用说了,就是我不怎么吃他的颜哈哈。
不过这个剧服道化做的还可以啊,很仙很好看!
女主哭戏也很好看的!
故事环境和其他七仙女完全不一样!
这个小七还能投胎成凡人,凡人那段真的很有意思!
可以去看!
曾经一度沉迷于此剧,当时觉得还挺好看,后来再刷的时候就没看完,总之,可以看看。
当时一刷看完,啥也没记住,就记得了大姐哗哗的眼泪,当时觉得,太尼玛神奇了吧,这部剧看下来最喜欢的不是非乐和小七这对cp,而是三姐和卫青。
虽然有点扯。
小七不知道是不是人设问题,有时候感觉傻乎乎的,那样闹别人,换谁谁都烦
我们国家,大一统封建王朝时期,上层建筑是依靠于儒家、道家、法家建立起来的,在思想统治上还有外来的佛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形成这一套体系之前,与儒家并称世之显学的墨家,在一段时期内,是被广泛传播的,孟子有说当时的天下百姓之言不归杨、就归墨,可见其影响力之浩大。
但后来一方面,因为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把家,独尊儒术”,对于兴建的政权急需稳定,墨家人人平等的思想受到官方抑制,另外,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理念太过前卫,对于生产力落后的过去,很难经受起人性的考验,而且人与人的信任也是极难建立的,故在内外两种大环境的制约下墨家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墨家的理念十分先进,对于现在的朋友,大家应该都听过“囚徒困境”的理论,从人类自身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符合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最优方案,就是兼爱非攻、合作共赢,符合这个条件的一个是墨家一个是共产党,他们都是希望全人类能过上好日子的。
而相较于马克思主义而言,显然墨家思想产生的更早,当时的墨家就已经占据了人类未来发展愿景的战略至高点,足以见得墨家眼光之长远、胸怀之博大、品德之高尚。
我相信,每一位拥有赤子之心的朋友,都会为其人性之光感到动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再度起航!
《仙女湖》之墨仙,看似是个爱情剧,实则它要诠释的主题超过了爱情,是比爱情还要再高一个维度的大爱、博爱,而爱情却恰恰作为其中最为鲜活的一个层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墨仙指的是小七,墨侠指的是非乐,以墨家哲学为轴心,用仙侠的爱情故事来诠释爱的主题,比如最后的天人大战。
这部剧很有创造性,一切神话都不是真实的,而是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于传统神话在继承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合理的进一步加工和发展,这是文明的进步,大家应该跟上脚步,客观公正地去评价、欣赏和建议,就像《魔幻手机》一样,有很多人对这种变革还在故步自封,甚至停留于表面的故事情节而不注重其内涵,这是很糟糕的,也会阻碍电视影业的发展的!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
第一次看应该是初中,天天预约点播一回家就打开电视,所以一直都对陈龙有角色滤镜,也因为这部剧知道了卫青和霍去病,现在想想,之前的电视剧都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拍摄的,怪不得现在的我对于那些架空历史或者仙侠剧一点都不感兴趣。
回到电视剧本身,该从何谈起,可能很多人觉得雷的地方在于转世后的陈初七和霍去病的感情,但我觉得还可以接受,我私以为小七和陈初七并非同一个人,也同小破站的一个评论所写“如果转世也是上辈子的那个人,生命又有何意义呢”。
小七的全部挂念都是不高兴,而陈初七除开仙女姐姐们的帮助外,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凡人,她有父母有姐姐圆心,而不高兴对于她应该是前世的记忆残留,骨子里就觉得应该爱他,再加上对于草鞋大侠的偶像敬仰心理,所以当她多次遭到不高兴的拒绝,并且三姐也告诉她和小七并无关系之后,她选择了和霍去病在一起,少年英雄对于十几岁的小女孩来说,很难不心动,所以陈初七和霍去病的感情更像是少年人的爱,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他俩阴阳相隔的成亲上落泪的原因,永远屈服于少年人热烈而又青春洋溢的爱意。
非乐,用他的一生践行着关于墨家“兼爱”的信念,之前在背333时也简单了解过墨家的思想,在加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也能理解为什么汉武帝要对墨家赶尽杀绝。
回到故事上,不高兴确实是很惨一男主了,这也是我多年了对陈龙带有角色滤镜的原因,年少爱上了太惊艳的人,二十多年默默守护却无法靠近,看她爱上了别人后心疼不已,知道成亲就会死掉的咒语也甘愿赴汤蹈火,最终等来了真正的小七终于能相濡以沫!
还有就是三公主和卫青的感情了,这里附上我在小破站的评论“看到29集了,才真正被卫青x三公主伤到[大哭]因为是小时候看的剧加上重刷前看了好多剪辑,所以一直理智看到这条线,无数次给自己洗脑三公主是一厢情愿,卫青爱的只有平阳公主。
但是或许也跟卫青的心路历程一样,慢慢被三公主融化于是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她,所以当三公主问他是否爱过时,真的有种一切都已经来不及的遗憾[委屈][委屈]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虐到了,得去老福特蹲蹲有没有他俩的同人文续续命”。
除此之外,本剧的其他角色也都塑造得十分出彩,漆雕裂和霓、卫青和平阳公主、胖头鱼和翘嘴鱼、郭威和猜、刘彻和东方朔以及陈初七一家,不管是多小的角色,都是多面的立体的。
很久没有这么真情实意的看一部剧了,值得!
小七,不高兴,卫青霍去病,还有漆雕这个姓,小时候看得我好难过,液晶电视的时代和公共频道,墨家墨钜墨者什么的对一个中二小男孩来说真的太酷了
看过一点,剧情有点雷
看了几集,挺好玩的~
爽雷爽雷的。。。喜欢,景美人美
故事有点扯,但是还是挺喜欢三公主和卫青的,可惜了
这么脑残的电视剧我居然看的很享受。。好低端的笑点看得我哈哈大笑。鄙视我吧=。=
真不知什么一些人给的评分,如此优秀的一部电视剧,各方面都无可挑剔
好弱智的剧情啊。为什么要把里面的女性角色都刻画的那么恋爱脑。又傻又恋爱脑
还行
节奏有些慢。。。
蒙大统领化身好丈夫,女主也是蛮灵的。。。剧情太雷了,神话剧就不要和历史扯一起了。。。
2倍速看完,那个年代还是不错的电视剧,有点像春光灿烂猪八戒,比较适合10岁的小朋友看,国产剧的蒙太奇剪辑太少,所以看的会有点打瞌睡。20级的拍到40级多少有点拖时间
仙女被黑的好惨,。。。。。。。后面剧情太厉害
我能理解导演想把仙女的不谙世事天真无邪表现出来,可是能把仙女拍成弱智的电视剧是我第一见到
女主人设太讨厌,一直缠着男主,有点碍事
我超喜欢小七😍😍😍
小时候还抄剧里的歌唱,想想真的是,你们笑我吧
这结合了三角,四角恋,以及魔改历史,五毛特效,最惨霍去病,明明是英雄,确要被人魔改
不愧是神话剧,折腾了半天死伤一片都不知道这帮人图个啥……女主上半集还在和A结婚,爱得要死要活,下半集就和B结婚了,爱得更要死要活(扶额
最近总是被推童年向电视剧的混剪,以前电视剧质量是真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