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围绕着一个喜欢跑步的自闭症孩子而展开,在我看来是一部关于母爱的守护的电影。
剧中的自闭症孩子的母亲,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孩子的兄弟,自闭症孩子的老师,自闭症孩子的父亲,他们的人生有各自的思考,因为这个自闭症儿童而纠缠在一起,交织出这部关于精神疾病,关于家庭,关于亲情,关于母爱,关于热爱的电影,而自闭症是一个放大镜,将这些关于生活的元素放大。
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流泪,引起我深深地共鸣,也许是因为我的家庭和剧中的家庭相似,也因此,对于剧中的台词,感情和画面有经历和切身的感受。
我以为,看电影,是在看另一种人生和活法,在静静观摩其他人的人生,他们的行为举止,他们的思考与选择,他们的经历与世界。
而当我们在谈一个人的灵魂很丰富的时候,是意味着什么呢?
此刻的我认为,是TA的灵魂可以与许许多多其他的灵魂产生共鸣,就像一个无边无际容器,可以接纳,停驻,拥抱许许多多其他的灵魂,感其所感。
是一颗饱含人文素养,情感深厚的纯稚的心灵。
透过TA的双眼,似乎可以看见远古的刀光剑影,似乎可以听见潺潺的高山流水,似乎有晶莹的泪珠痕迹,似乎有最简单的快乐,这双眼睛,这颗心灵,里面是一个浩瀚,澄澈而丰富的时空。
其中自闭症孩子通过跑步所获得的快乐,亦感同身受:迎面的风,身上的汗珠,路途中触手可及的绿植,炎热的眼光,落在身上的喷水。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呢?
是自由。
融于风中,阳光中,水中,和周围的自然融于一体的轻盈和自由。
我拥抱着自然,自然亦拥抱着我。
这部片是讲关于自闭症的主角跑马拉松的全过程。
从跟教练的互动,到说服母亲让自己重新跑步的细节很让人感动。
可能爱就是放开手吧,母亲放开了对他的所有执念。
正在跑到斜坡的时候,主角已经累的没有力气了,他想起之前与母亲一起去爬山的经历,母亲用一块巧克力蛋糕吸引儿子的注意力,引导他关注自己以外的事物,想到这里他不自觉站起身来,全身心投入到跑步中,沉浸其中,跟他最爱的斑马一起奔跑。
经过洒水点的时候,正如教练跟他说的话,下雨的时候就快速奔跑,像猎豹一样,斑马停下来的时候会被猎豹吃掉,但是猎豹可以主动去追逐梦想,而不必担心沦落为弱者。
他不甘这样平凡着,跑步给了他希望,虽然是自闭症,跑步却改变了他,最后,马拉松拍照纪念的时候,他第一次对着镜头灿烂地笑了。
微凉的风紧贴着皮肤,夜晚.走在路上,累得闭上眼睛行走,风刚刚好轻轻擦过,急促的睁开眼,恍若跌落悬崖楚原也是如此,让风扇的风幻化成奔跑中自由的气流,右手滑过树叶,还有阳光,在指间穿透的痕迹唯有想象,才能让我们如此真实的贴近生活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韩国电影。
裴亨振,2001年当他19岁时参加了Chuncheon马拉松比赛,跑完了全程,2小时57分07秒。
一年后的2002年,他参加了游泳、自行车、跑步的三项全能,在1小时06分里完成了228.195公里。
他是迄今为止韩国国家纪录最年轻的记录保持者,更不用说他还是一个残疾人了,一个自闭症患者。
影片的主角初原,是一个自闭症孩子。
什么是自闭症孩子?
用玻璃屏障把自己包围起来的孩子。
透明的玻璃屏障,让旁人看得见他,却无法靠近。
任何人都无法触及。
包括……初原的母亲。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游泳池那一幕。
初原的母亲因为地上有水太滑不小心跌进游泳池里。
母亲不会游泳,在水里挣扎着,而初原此时就在水池旁边,就那么看着自己的母亲在水中挣扎。
镜头给了母亲在水里的特写,一丝悲凉,一丝释然,最后是竟然是一份理解。
最后是不相识的陌生人跳下水救起初原的母亲。
当时的我是有一些想哭的,初原,这是最最爱你的母亲啊,她几乎放弃了一切来爱你,照顾你,你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她?
她最大的愿望仅仅是“比初原多活一天”,或许这就是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吧,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起初我心里是责怪初原的,面对一个如此热切爱你的母亲,你怎可冷漠如斯?
但之后我释然了,因为他是“星星的孩子”,一个永远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
不是他不想,只是因为他不能,他不能感知外面世界发生的五光十色,他甚至不能感知自己的内心。
但是初原的母亲没有放弃,她始终坚持着她的初原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初原喜欢巧克力派,喜欢草原上奔跑的斑马。
因为心底的喜欢,他跟随着母亲手里的巧克力派在乡野中奔跑;因为喜欢,他可以一字不差的背诵出《动物世界》关于斑马的整期节目。
因为喜欢斑马,但同时因为不能感知外面的世界,所以初原见到斑马条纹的东西总是会不顾一切的去触摸。
或许这一切在初原的世界只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喜欢,所以就是想去触碰接触一下。
但,这是真实的世界。
地铁站,母亲去买胃药,让初原在饭馆原地等她。
但是初原看见了“斑马”,于是便起身不顾一切追了上去。
镜头开始切换的很慢,初原的手一点点地穿越人海,去触碰了他心中的斑马。
紧接着一声尖叫,然后痞子般的嘴脸出现,揍了初原,鼻子流血,口角红肿。
母亲终于来了,疯子一般的质问男子“你凭什么打我儿子?
你凭什么?
”这时候初原站起来了,口中只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再也忍不住了,潸然泪下。
原来“星星般的孩子”,他还是感受到的,即使微乎其微,但他感受到了,感受到了。
现实生活中的自闭症孩子父母大都是因为经不起这么久的没有反应而放弃了。
不要指责他们不爱孩子,试想,一个你辛辛苦苦抚育了十几年的孩子竟不会和你说一句话,更不会在节日的时候给你任何祝福哪是一个笑脸,这时,作为普通人的他们,选择了放弃,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相信更多母亲的选择和初原的母亲一样,坚持,坚持,坚持。
母亲拥抱着初原,泪流满面,但我却感觉到了一丝幸福,是啊,终于有回应了啊。
影片的名字《马拉松》,每次马拉松比赛之前,母亲和初原总会有一番这样的对话:“初原的腿是什么?
”“价值连城。
”“初原的身体是什么?
”“战无不胜。
”当初原在奔跑时,当他边跑边用手指轻轻划过路边的草叶时,我从他微微扬起的嘴角读到了他的快乐。
这不正是马拉松的意义吗?
让人感受奔跑的快乐。
影片的最后,初原跑完了42.195公里,跑进了3小时,完成了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最重大的胜利。
也让母亲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他的初原真的是个特殊的孩子。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我们或许都很渺小,但每年的4月2日,让我们力所能及地为这些“星星的孩子”亮起一盏蓝灯吧。
无论我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点亮蓝灯,都为他们传递一份爱,去温暖孤独吧。
因为初原,他还继续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奔跑着。
2013年5月21日
我是一名马拉松跑者,儿子也有些自闭的症状,所以对这部电影挺有感触,我能体会到作为一名马拉松跑者在跑步过程中的感受,那是一种和自我作战的感觉,人战胜自己不容易,所以楚元更不容易,他无法判断自己身体给出的新号,所以他跑步很危险。
我也能深刻体会楚元母亲那内心的痛苦,那种绝望,即使在片子中他的母亲试图抛弃过他一次,我仍然觉得他的母亲是伟大的,他和楚元的教练说:“你知道被惩罚20年是什么感觉吗”,你可知道和自闭症孩子在一起就是对他们的惩罚。
其实我觉得这更是一部关于自闭症的片子,影片中有两处地方让我有些落泪,一是楚元在地铁站因为摸豹纹装女子的屁股被打的情节,二是最后他以一个自闭症患者获得的如此荣誉。
楚元是真正喜欢跑步的,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就是他母亲做的最正确的事吗,让他自己有闪光之处也不枉他如此一生了。
其实无论如此,有自闭症的孩子,日子总过得不会太如意,活到一百岁,死在孩子前面,即使做到了不也是很痛苦吗。
草原是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更执着。
只要有一些小东西就能让他很开心,比如巧克力派,比如炸酱面……比如——斑马。
斑马。
在草原上自由自在迎风奔跑的斑马。
金色的阳光中浮动青草的芳香。
跑着,跑着,仿佛就要腾空飞去。
在空无一人的工厂房间,草原站在电风扇前,迎着风,默默的,闭上眼睛,一点一点打开双臂,手指在空气中微妙的颤动,慢慢的,慢慢的,开始奔跑。
咧开嘴,草原笑着,脸上有单纯的快乐。
因为快乐所以奔跑。
所以草原一个人出发了,一个人去参加马拉松比赛。
就像去赶赴一场盛大的宴会。
面对妈妈的阻拦,他只是重复的问那一句:“草原的腿是甚么?
”——“草原的腿是甚么?
”——“值一百万美金。
”所以草原启程了。
像航船驶向属于它的大海一样,融入奔跑的人流。
一脸幸福的笑容。
奔跑奔跑,草原跑过运动场,跑过公路,跑过人群,跑过他人生中经历的各种地方,迎着太阳,奔跑。
就像斑马奔跑在草原,清晰,有力。
充满生命的抗争和力量。
这样的细节,是我所喜欢的表现手法。
干净、澄澈。
能触动内心柔软的情感。
韩国片向来很注重细小情节的刻画,从小处着手表现人生中朴素的感情。
他不是天才,所以你问他360*85,他不知道他不是《雨人》。
他不是蠢蛋,所以雨天,你坐在长椅上用手去接雨水,嘴里说着:这样的天适合跑步。。
然后再伸出脚,他不会跟你学。
伸手并说适合跑步,是因为他喜欢跑,更喜欢在雨天跑。
他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就像莫文蔚《如果你是李白》里唱的。。
吃饭,你叫他坐你旁边,对不起,我有固定的位置。
给我吃的,谢谢,虽然馋,但不要,因为怕被人拐卖。
吃了我的东西,虽然不确定是否是你干的,更不会报复,但下次不会犯相同错误。
记得你是我教练,记得你是我弟弟,也记得你在我5岁时,抛弃过我。
喜欢斑马,喜欢黑白条纹,和奔跑的感觉;喜欢汗水流淌,跟风对话,喜欢新买的球鞋。
虽然不知道的太多,但对喜爱的东西不遗余力,哪怕十分唯一。
有种人群,叫自闭症患者。
他们是残疾人,虽然不缺胳膊不缺腿,但当你把他当色狼处理的时候,依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虽然看上去有点痴呆他只是跟普通人不太一样,但跟绝大多数普通人属性相同:既非天才,也绝非蠢蛋。
电影《马拉松小子》是一部关于特殊教育的电影。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曹承佑饰演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少年,通过跑马拉松来展现他与家人的关系。
电影中喜欢巧克力和斑马的楚原和他的同龄人一样。
他活泼可爱,很有魅力。
但他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他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时绝望地晕倒了。
后来,母亲发现孩子在跑步方面很有天赋。
为了减少疾病对孩子的影响,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请了教练来训练儿子跑步,希望他能跑完全程马拉松。
教练对他的训练要求非常严格,他很累,因为他对跑步的热爱让他忘记了疲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20多岁了,但他的智力还停留在5岁的水平。
他会把弟弟当老师一样尊敬,一听到音乐就会到处跳舞。
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他的目标。
在他的好母亲和导师的支持下,他朝着马拉松冠军的方向奔跑。
此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虽然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普通儿童,但大多数特殊儿童在某些方面都有惊人的天赋。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特殊的孩子,挖掘他们特殊的潜能。
最重要的是从他的爱好出发,进行训练,这可能会让这些孩子对生活有目标和希望。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对特殊儿童有了一些理解和启发。
希望特殊儿童的家长或老师在这部电影之后,能对自己的孩子或特殊学生多一些关心和耐心。
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正确引导特殊学生,让世界温暖。
这部电影整体上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特殊儿童的家长和特殊教育老师特别值得观看。
《马拉松》。
初看名字,我只以为是一个无聊而又冗长的电影。
就像马拉松本身一样,不过请原谅,这是我原来的认识。
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或者是完整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就像《天使爱美丽》《萤火虫之墓》。
影片围绕一个简单的故事展开。
没有刺激,也没有大喜大悲。
唐突的说男主角是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
他还是个孩子。
不折不扣。
男主角叫草原,他喜欢跑步。
他也有其他喜欢的东西,他喜欢斑马、糖醋排骨……草原有个弟弟,他的妈妈从小独自抚养他们两个。
草原的爸爸被他的妈妈逼走了。
他的妈妈努力训练草原跑步和认识世界。
她希望草原更优秀,所以,她几次求正旭教练的到来使得影片走向高潮。
他们相互成就了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人。
正旭从讨厌草原,逐渐喜欢上了他。
有自闭症的孩子不曾会分享,他们不接受别人的东西,也不会给予别人什么。
然而当草原在与正旭一同跑完步,他递水给正旭时。
有什么,改变了,也有什么,破裂了。
然后,我悟到了什么。
草原,奔跑,斑马,广阔无边。
影片中多次借草原之口提到了“猎豹”“斑马”之类的动物。
而正是从这些动物身上引出的一些道理,把影片升华了。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曾以为这是在歌颂母亲的伟大。
然而,这部影片打破了我们以往的对母爱的认识。
我本以为在草原见到了正旭之后,影片会按照一个老套的模式走下去:草原会好好训练参加马拉松比赛,然后成功。
正旭教练和母亲的争吵成了影片的转折点。
母亲自己开始陪草原训练。
她的另一个儿子说出了他的心声。
在地铁站里,草原走丢了。
如同曾经草原在动物园里“走丢”一样。
只不过,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
草原喜欢斑马,影片就安排了两件事情来突出它。
恰到好处。
母亲病倒了。
草原想起了母亲曾经说过的话。
草原总是这样,喜欢重复别人的话,他的记性好得不得了。
草原伤心。
草原的父亲也回来了。
这一场病抽走了草原母亲最后的毅力。
她放弃了一切,包括她一直帮助草原追求的马拉松。
可影片的最后,草原似乎懂得了什么。
他自己去参加了马拉松比赛。
虽然在起点处,母亲拉住他,不让他再去跑。
他挣脱了母亲的手。
在途中,正旭教练指导了他。
他跑完了全程。
PS:在网上查询的时候,发现男主角的名字有很多种译法。
“原野”“楚元”“草原”我还是最喜欢草原。
或许是因为我看的影片中男主角就叫“草原”也或许,是这个名字,包含了很多。
1、他渐渐能够接受别人的东西 也学会了和人分享 学会摆脱妈妈的“束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在跑步、母亲恩师的爱里找到了自己……越来越好2、正在追斗娜和叔的秘密森林。
也看过文章的海洋天堂。
看了马拉松后我才完全被曹叔征服。
太爱男主了。
3、电影制作精良,有很多细节处理得很好。
不列举了大家细细品味(本是短评来着没想长评 可是字数多了几个→_→)4、我也爱在雨中散步。
这真是。
狂喜般的亲近感。
雨中就该跑得更快啊!!!
5、好吧,我也很喜欢跑步。
6、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不会爱孩子。
不会爱和不爱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了解自己,也无法了解自己的感情,或者说,是理解错了。
7、人格“热”的人和“冷”的人交往、交心,相信个中滋味二十多岁的人就开始慢慢懂了。
所以身为往往是更“热”一点的那个,我对教练最初对男主的那种心情颇有感触的。
不过有句箴言聊可慰藉,“人生来就是孤独的”。
不论冷热有差还是热平衡,都会有孤独的感受,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了罢。
8、母亲对儿子有了愧疚的时候,刹那间我有了原谅我妈的念头。
因此,打算再看几部母爱泛滥(开玩笑啦说泛滥不太好)的片子感化感化我。
我妈没法改变,我只好尽量改变对她的看法了,不然母女一场何必呢→_→9、演技炸裂。
剧情很赞。
启发破多。
韩影上乘。
笑和泪一样多
取材于真实故事,片尾说1千个新生儿有1个自闭症,自闭症99年被定为残疾。
没有期待的精彩,尤其不喜欢曹承佑的表演
响应特奥
相比《阿甘》,更喜欢这部。每每看到最后母亲拉着楚元的手时,眼泪就不住地淌
和海洋天堂一样 让我感动. 初原来比文章演的有希望一点.这个结局很美好.看到初原给教练水的时候.一切都有了起色. 我幻想他能痊愈. 确实他不是简单的重复.他开始回答问题.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 母爱一如既往的伴随这我们成长. 感动
通俗励志片领域,各方面都挺好的。一见到曹承佑出场恍惚就到好多年前的古典爱情了。另外,海洋天堂在它面前就显得山寨了!
8.3
★★★★☆
3.5星。前半段挺有爱的,没有把主人公定为焦点,而是作为发射点,但后半段还是引入悲伤的主题,虽然是为了突出结尾的逆转,但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病那个病的。不过最后跑步拍得挺好的,有点煽情,但不会太过,还是满触动人心的,起码会让人产生乐观的想法
曹承佑演得太假 人物的挖掘也不深 故事对自闭症的表现模糊 糟蹋帅锅呀
还是蛮感人的
励志片 母爱
画面是纯净而快的 母爱感化自闭 奔跑的时候什么烦恼都会跑在脑后
很久沒看韓國片了,這部有被感動。
很温馨 很感人
谢谢导演结尾没有残酷一把。
略失望,母亲的塑造远比楚元立体,也强过教练。能给人留下印象的也就是最后跑马拉松时的蒙太奇段落剪辑。很遗憾这片没能将马拉松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马拉松》楚元的腿价值连城。
呵呵~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