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完这一部尴尬压抑的电影,写影评的时候,想起消失的爱人,那会我谈过婚姻和爱情,现在,依然。
打从一开始,就喜欢这慢慢的节奏,步调,两个年迈的老人相知相依,在乡下过着与世无争 的生活。
没有孩子,没有外孙,只有彼此。
水龙头直接接出的水,刀叉和盘子碰撞的声音,以及四下无人的野外。
我简直觉得这是一部温情简单的爱情片。
直到那封信,开始转换步调,我开始发现kate似乎孤独地活着,而杰夫更是活在另一个世界。
他们彼此生活了45年,在将要举办纪念日的时候,kate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对于杰夫,对于家,对于这场婚姻。
我甚至讽刺的觉得,kate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第三者,她所有的爱并比不上屋子里的另一个不存在的女人。
房间里,杰夫心里都是她,她甚至是45年婚姻的一部分。
爱是什么,是杰夫酷爱爬山,现在却不去散步;是杰夫有过宝宝想要结婚,现在年迈却膝下无子;是杰夫有一部相机,阁楼上都是她的照片,家里却几乎没有一张照片。
那么婚姻呢,当kate说睁开眼睛的时候我以为我不理解,直到后半夜杰夫去阁楼。
爱可以穿越时间吗,原来是可以的。
那婚姻可以抵挡时间吗,不可以的。
kate用四十五年都没能赢过一个冰冻在阿尔卑斯山下的27岁女孩,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婚姻在衰老,而女孩的容颜气息却一直保存着,直到被别人发现,kate才发现,自己才是局外人。
我以为我不理解,为什么中间那么长一段讽刺,到后面却顺利纪念,落泪,亲吻,跳第一支舞。
直到看到第一只舞的歌词:如今我的爱人离我而去 ,我终于失去了意中人 ,我饱受了朋友的讥笑,伤心的泪水再也隐藏不住了,我只能强颜欢笑地说,当爱情的火焰熄灭时,烟雾弥漫你的眼。
杰夫失去了意中人,在朋友的讥笑中虚伪着扮演着这场婚姻,在说I LOVE U的时候泪水夺眶。
这四十五年,并不是今天才突然闪现前女友的,而是贯穿始终,以前,现在,以后。
这爱很长,长过婚姻。
这不是一部简单质朴的电影,它让人心里冷,看似平静美好的表面,到底有多少真的呢。
只是我不懂,如果前女友依然始终永远存在,那么为什么要让kate来亲眼亲身经历着一场悲剧,她的代价是一生,当kate回头看过去,这场婚姻到底有什么。
而这一周,已经足以抹去,这些年蒙在她眼睛上的重重迷雾。
每一帧画面把我的思绪都带回了英国。
他遇到她时25岁,她死于27岁,于是她又在20岁时披星戴月的出现在了他的世界。
这一陪伴,即是45年。
而45年来,他从未抹掉心里永远定格在27岁的她的样子。
为了再去看她一眼,连走路都气喘吁吁的糟老头可以半夜爬上阁楼去找她的旧照,平时连溜狗都嫌麻烦一大早却能乘巴士去downtown咨询如何去瑞士的路线,还笃定的直面回答了陪伴他半辈子的夫人的silly question:如果她没死你是否会娶她。
当他说“会”之后,45年的陪伴似乎也只能像床头灯一样熄灭了。
演讲是虚伪的,每一个结巴的停顿都掩饰了内心无数的谎言和心虚。
而在场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在一旁如坐针毡的女主心里此刻翻涌的抗拒情绪似乎已冲破最后一道虚假的防线。
再说,她还怀过他的孩子。
他也在垂暮之年只因一点点关于她的消息而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就是爱情咯,是outsider都能看出来和感受到的东西,是世上无法用理性思考的东西。
可惜,女主在45年后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是个局外人。
男人还真懂得如何伤女人的心。
《45周年》讲的是一个男人扯了45年的谎言在变成完美的前一刻坍塌的故事。
编剧在一周之内摧毁了女主自以为幸福的45年婚姻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雅老去的受人尊重的女人,在回首人生发现处处溃烂的时候的真实反应。
现在让我来回顾一下这位妻子是如何在完美的温床上惊醒的吧。
影片刚开始是他们结婚45周年派对前6天。
开场画面就展示了孤独,与结尾画面遥相呼应。
清晨妻子带狗狗散步回来,顺手取了信件放到桌上,一边喝水一边哼着他们当年结婚时的舞曲:他们问我如何知道我的真爱是真的,哦,我回答当然,这里的东西不能否认。。。
镜头一转,她发现老头子的不对劲,他正浑身发抖的读着一封信。
正是这封信拨开了她自以为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外衣。
她问他怎么了,他说瑞士官方发现了卡佳--他的前女友。
他的前女友在50年前和他登山时跌入雪山的缝隙里去世了。
丈夫口齿不清的问妻子是否记得卡佳,妻子说记得,丈夫说是的是的,我应该说过我爱过卡佳。。
爱这个字眼是很慎重的。
妻子知道丈夫的前女友叫卡佳,她以为她只是普通的“前女友”而已,所以45年来从来没有把这位去世的前女友当回事,而现在丈夫激动的说他爱过卡佳。
从丈夫的表情看,显然这份爱并不是过去式。
信里提及瑞士的雪山融化了,登山队发现了冰冻在冰层里的卡佳的尸体,他们来信询问男主是否想去看一下。
男主想去,女主反对。
经过了前面的铺垫,在“过往的爱”的催化下,他们开始明里暗里的争执。
虽然被丈夫之前的言语惊吓到,但是妻子的涵养让她保持若无其事的继续日常。
晚上睡觉时,丈夫忍不住提起了过去。
他清晰的记得前女友去世前的样子。
妻子克制住自己内心的不适,顺着丈夫的话题询问了一些关于卡佳的话题。
聊天中得知,卡佳头发的颜色跟自己一样是黑色的。
妻子内心开始怀疑。
虽然妻子情绪不佳,但是周年庆的帖子早就下达至亲朋好友了,距离周年庆越来越近,她需要准备的事情越来越多。
为周年庆的事情奔波了一天,回到家发现丈夫窝在沙发里听音乐,是他们结婚时的舞曲,这个曲子让她情绪回升。
她大概是想,无论如何,丈夫应该还是更爱她的吧。
经历了前面的负能量的积累,编剧在此刻抛出了一些正能量的因素来调节下情绪。
但没过多久就又来了负能量的转折。
饭后,丈夫支支吾吾的问妻子,自己有没有跟她提过他是卡佳的丈夫。
妻子震惊的否认了。
她问他什么意思,他说他们当时以已婚夫妇的身份一起旅行,没有真正结婚。
面对过往丈夫很动听的解释说,“也许我没提起过,是因为面对你这样漂亮的女友我根本开不了口。
”但是他却清楚的记得卡佳去世前手指上戴着的木戒指。
睡前丈夫又忍不住聊起前女友。
当丈夫喋喋不休时,画面是妻子表情的特写。
她在纠结,分辨,回想,反思。
丈夫清楚的记得前女友去世的年代,妻子失神的回忆起来那一年她母亲也去世了。
她恍然意识到,他们在同一年失去了所爱的人,她很害怕,这份脆弱是否影响了后来他们的相遇?
会不会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的一厢情愿?
丈夫之前是登山爱好者,但是现在他连去村子散步都不情愿。
丈夫之前酷爱拍照,有全套的摄影装备,但是他们婚后基本没拍过任何照片。
细思极恐的细节。
晚饭后他们聊天时提起好友家满墙孩子的照片,妻子表示很遗憾,她觉得他们没有兴致拍照大概是因为他们没要孩子。
丈夫抚摸妻子的脸说,我有一张刚认识你时的照片,那时你可真美啊!甜言蜜语总是轻易奏效。
他们一起在结婚舞曲的背景乐中跳了一曲,然后默契的上床做爱。
做爱时丈夫一直闭着眼睛,妻子亲吻他让他睁开眼睛,结果他睁开眼睛就不行了。
当天夜里,妻子被丈夫爬阁楼的声音吵醒。
他连夜上楼去翻前女友的照片。
在妻子追问时,讪讪的说:这只是一张照片。
周年庆倒计时不停歇,虽然他们的婚姻被投放了原子弹,但是在外人看来一切还是完美的。
日子还得继续。
睡前丈夫继续聊着前女友。
妻子明显很反感,但是丈夫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妻子问,如果当时卡佳没死你会娶她吗?
丈夫回避了一会说:会的。
这答案让妻子无法再骗自己。
妻子的世界开始坍塌。
几经犹豫,妻子终于去了阁楼。
发现阁楼里堆满丈夫对前女友的回忆。
他细心收藏了他们相恋时的照片,日记,甚至是干花。
而这些东西都曾以某种形式出现在她的生活里。
妻子看了丈夫收藏的照片,发现了一张卡佳怀孕的照片。
这个发现让妻子无法呼吸。
他们当初决定不要孩子是取决于丈夫的,她一直误以为丈夫不爱孩子。
夜里丈夫等妻子睡着后又去阁楼怀旧,妻子假装睡着。
她在犹豫,这样的婚姻生活她还要不要。
在周年庆的前一天,妻子跟丈夫摊牌。
她明确的说出了她的感受和怀疑。
她告诉他她知道前女友影响了他们婚姻生活的一切:屋子里的香味,外出旅行的地点,收养的狗的类型,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要不要孩子。。。
丈夫呐呐的否认着。
妻子拒绝再被骗。
她说,“我明白了一切,但是你还是得去参加明天的派对。
“他让她觉得他不爱她就算了,但是不能让大家也这样认为。
丈夫说我肯定要去的啊,我必须要去的,我从来没打算不去。
丈夫意识到他可能会失去妻子。
他早就习惯了妻子对自己的爱,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失去。
大概就是这样的有恃无恐,才让他毫无愧疚的与妻子聊前女友的话题吧。
第二天丈夫一反常态的刻意讨好妻子。
很明显他在努力尝试重新开始。
妻子抚摸丈夫送给她的周年礼物,大概也想接受事实,毕竟已经过了45年,还能如何呢?
终于到了周年派对。
宾客如云,大家喜气洋洋的恭喜他们的45周年。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美。
妻子却制止不住的崩溃。
她躲在卫生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出来听丈夫的致辞。
她的挚友曾无意中提及男人都会在这种场合崩溃,因为这会让他们想起当年结婚时的情形。
妻子不相信丈夫会哭,因为当年结婚时丈夫就没有那么激动。
而丈夫致辞结尾说爱你时,居然哭了。
这在宾客眼中实在美好。
而这美好在妻子的心里却是最大的讽刺。
妻子开始质疑这样的完美意义何在。
派对的开场舞选的舞曲是当年他们结婚时的舞曲
歌词此刻看起来简直就是一切的暗示:他们问我如何知道我的真爱是真的哦我回答当然这里的东西不能否认他们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的爱都是盲目的哦,当你的心着火你必须意识到烟雾弥漫你的眼睛我嘲笑他们我开心地笑了,我认为他们会怀疑我的爱然而今天我的爱飞走了我没有我的爱现在朋友们嘲笑我所以我微笑着说当一个可爱的火焰熄灭烟雾进入你的眼睛!
原来45年前丈夫选这首歌时他就在诉说“我没有了我的爱”,45年后的今天妻子也终于失去了她的爱。
歌词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的爱都是盲目的”。
这太悲观。
但也许这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
妻子强撑着舞完这一曲,曲终时她迅速抽离的手,表明她终于做出了那个艰难但是正确的决定: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这个电影是很令人幻灭的,但是却不算绝望。
人总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我看来,妻子是个具备幸福的能力人,她跟谁在一起谁就会幸福,因为她的自律,哪怕她是一个人,她也会过得积极向上的。
即便是艰辛,但是脚踏实地的人总能重建希望。
她是美好的,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
45年长得像是一块永固不动的磐石,然而,一周时间,足够创生,足够毁灭。
完美的好电影,一开场画面的清冷和惨白,是英格兰Bloody的天气,也像老年人的皮肤,发色,和冬日清晨呼出的白气,昭示着这个没有温度的故事的徐徐展开。
一封信,打破一对老夫妇波澜不惊的日常,信的内容既平常又惊悚,老先生将近半世纪前坠崖身亡的前女友尸体被找到了。
一时间,无论是剧内还是剧外,牵动着我们神经的,都是这个被包覆在巨大冰块中的,保持50年未曾改变容颜的,徐徐融化中的前女友,纪念碑一般的意像,横亘在所有人的领空。
她确实是死了,死透了,却死得如此永恒不朽。
对于一周后就要面对45周年庆贺的女人,这不过是遥远过去投射来的一丝令人不悦的微光,她想,只要宽容大度地拍拍渡过了大半辈子的伴侣的手,就像拂去发前的蜘蛛网一样去掉这个令人不快的事件就可以了。
但男人却似乎从未从这令人震惊地消息中恢复过来,他去图书馆借来气候变化的书,几乎像说出恶兆的预言一样,说出了事实的真相——冰山解冻,尸体终将显露,她会带着冰雪泥水冲下山坡,毁坏和杀死我们,我和你。
但妻子并未领会这当中宿命般的象征意义,毕竟,吃一个已经死去将近50年的尸体的醋,显得有些滑稽可笑。
是的,在他们这个年纪还能有肌肤之亲的夫妇并不多见,虽然老头在亲热时并不睁开眼睛,虽然夜夜都是女人在黑暗中睁大双眼目光灼灼地望向虚空。
他偷偷跑到阁楼上翻看过去留下的什物,像是在检视一个遥远的伤口,不想被打扰亦不求人了解。
他坐卧不宁重新抽起了香烟,甚至冲动得想买一张去瑞士的机票,熟悉的环境中熟悉的老朋友各个令人生厌。
他试图对枕边的女人说起深埋的秘密,但女人说,你的那个她只是个喜欢被人追求的女孩儿,男人立刻冷淡而带点气愤地说:“你不了解她。
” 一周时间,对抗45年的坚冰,一旦融化即绝无可能无视,女人从一开始的宽容,到不安,到惊慌,到强自镇定,镜头默默地展现那一条愈裂愈大的冰缝。
共同生活了45年的点滴,是否敌不过50年前的一失足,那个人,才是他本该娶的妻子,那个妻子,甚至还怀着他的孩子。
那,如今现实中的这个人,他又是谁,他又将我看做谁,我没有了他,又能是谁?
一切情感中的予取予夺,总是以女人的感情漩涡为中心,在结婚纪念日的前一天,女人的不安到达了顶点,男人却如一条走失后回家的犬,在悼丧之后乖乖返家。
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又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回到以前。
女人和男人都很清楚,他们过去只有彼此,今后也依然只有彼此,他们不可能分开,前女友的风波早晚都会过去。
但对于女人来说,保持体面和镇定地挽回纪念日的Party,似乎才是让自己不至陷入崩溃的唯一稻草。
她以极端务实冷静地口气说,我们吃饭,然后洗漱睡觉,明天穿戴好去参加纪念日舞会,我们重新开始。
他并没有反对,甚至更为落力地配合着,这个所谓的“重新开始”。
所以,到底是什么死去了,需要这样重新开始?
纪念日那一天她练习着不熟悉的浪漫曲,却终于合上乐谱,弹了一首情绪上更为复杂困难的曲子,像是这所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完美晚年,也包含了愤怒与绝望,怨恨与原谅。
漫长的一生,一个人所包藏的秘密,却如此深刻刺伤另外一个人,而这,一点也不“浪漫”。
她心不在焉地摩挲着自己的项链,毫不在意地陈述未给对方买礼物的理由,Who cares, 这个所谓的45周年了呢?
他们甚至没有自己的合影和照片,要靠朋友们七拼八凑努力从各个角落搜集来才凑满一白板,老头儿堪称完美的周年致辞,毫无意外的落泪,更显得这隆重的庆祝表不及里的无足轻重。
在这短短的一周里,来自过去的微光,从阁楼上渗出的幻灯之光,早已照亮了男女不可能互相理解的真相,smoke gets in your eyes, 你眼中升腾的迷雾,这45年间,从未在我的注视下散去。
我有时候觉得婚姻像一场漫长的辩论,正反方都是自己。
每天我们都在收集各种蛛丝马迹,来充实两方的论据。
他买了一束玫瑰花,正方占上风;他竟然忘记了相识纪念日,反方压倒;他给我做了一顿的早餐,正方加分;他瞒着我给前女友微信,反方领先。
在外人看来,婚姻似乎是连绵不断的一个整体,只有身处其中才明白,每一个点都充满了权衡的变量,进退的犹豫。
在《四十五周年》里,凯特的婚姻在她看来显然是一段“正方胜利”的婚姻——至少也是正反方达成了微妙平衡的婚姻。
但这一切却由于丈夫杰夫收到的一封信而打破了。
信里说杰夫在阿尔卑斯山意外丧生的前女友的遗体找到了。
凯特像每一个对自己的胸襟了充满错误的信心的女人一样,表示完全可以理解杰夫因此所产生的情绪。
但形式的发展似乎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期。
杰夫会半夜背着她偷偷爬上阁楼看旧时的照片;他开始借阅与冰川以及温室效应相关的书籍;他在讲述往事的时候,毫不掩饰当前女友和导游打情骂俏时候他的醋意;他甚至去旅行社咨询瑞士的事宜……两个人的生活似乎有了第三个隐形人的存在。
那个死去的前女友,她安静地躺在冰川里,也许容颜依旧。
她永远不会衰老不会凋零,如同当年的岁月。
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暗暗以为杰夫会与前女友的死有一些干系,剧情会走入悬疑的方向——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部电影平淡得如同生活本身,没有诡谲的情节,只有真实的冰冷。
只是一个老头喋喋不休地沉溺在当年的种种,而他的妻子在旁边默默地心碎。
这份心碎达到最高峰,应该是凯特问杰夫如果前女友没有死他是否会娶她。
杰夫回答说:”当然。
”他是那么笃定,甚至没有补充任何多余的说明。
仿佛凯特只是第二选择。
其实杰夫真正怀念的也许并不是前女友,而是那段年轻而未知的岁月。
那时候生活充满了如此多的可能性。
他对前女友的每一分想念,都是对他所失去的每一种可能性的遗憾。
但我想杰夫一直没搞清楚的是——还是回到辩论的比喻——他到底属于哪一方。
你不能给反方提供了一堆充实的论据,然后最后的总结陈词却是“当然我坚持我方观点。
”通俗点来说,杰夫那几天的表现完全是一个猪队友。
有人看了电影以后说,看吧,就是不能对老婆说实话。
明明是说这话的人懒得或者缺乏说实话的技巧。
如果杰夫在承认当时前女友没有死他会娶她后,再补充一句“但我仍感激发生这一切后,我遇到了你”,凯特受到的伤害就会少得多。
但他选择不说。
明明可以让凯特一起去瑞士,参与那段她缺席的记忆,但他选择背着她偷偷去咨询旅行社。
在猪队友一直为反方加分的时候,他完全没有体谅自己的同伴在这场“辩论”里独自挣扎的窘境。
我们真的是同一队的吗?
请拿出队友的精神来好吗?
你真的想留在这段婚姻里吗?
请不要一直把另一半往外推好吗?
杰夫也许不会明白,他们45年的岁月,难道这几天就让凯特否定一切了吗?
他不明白所有的辩论都只有一个胜方,女人们如果觉得感情被辜负,她们会选择全盘推翻。
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些证据和理由说服自己,留在一段关系里。
杰夫最后在结婚纪念派对上的演讲,让我觉得他还是珍惜这段婚姻的——在一系列毁灭性的的破坏后。
可是这一切也许太晚了。
最后的歌曲唱出了凯特当下的心声。
这45年于她,仿佛只是烟雾迷蒙了双眼。
原作与电影区别挺大:原作侧重男主,电影侧重女主;原作的结尾半开放,电影的结尾完全开放;原作主要是夫妻二人的生活,电影则增加了更多冲突,例如即将举行结婚纪念仪式、与朋友交流等。
两者各有所长:喜欢原作对男主在得知前女友遗体被发现消息后的心理斗争的描写;喜欢电影中女主擅自翻看丈夫在阁楼中的物品得知那些秘密的情节设置;喜欢片中兰普林诠释的惊诧、失落、愤懑等等的百感交集。
婚姻要建立在即便随着时间的流逝,两者的身体和精神依旧保持忠贞的前提下,否则,众目睽睽,婚姻只是一个名节牌坊,其中隐忍的苦涩,只有当事人可知。
这是场赌博,赢了是幸。
会想看这部电影其实是因为女主,看过她在Broadchurch第二季的表演,相当惊艳。
发现男女主分别拿了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主后就决定一定要去电影院看。
故事其实很简单。
从丈夫收到前女友遗体在瑞士冰川被发现的来信,到45周年纪念宴会,不过短短六天。
然而两人的生活在这六天里被彻底颠覆,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
有意思的是这六天的天气变化,完全是女主内心世界的反映:除了第一天艳阳高照之外,后面不是狂风暴雨就是阴云密布。
她瞬间惊悉,他爱的从来就不是自己。
意识到这点后,所有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忽然都有了别的解释:他的烟味代表了她的香水味,他读或未读的书,他旅行过的地方,他不再使用的相机,都是因为她。
当她看到前女友的照片时,她一定是意识到她们相似的不仅仅是发色。
那两张抚着肚子微笑的幻灯片,也许甚至解释了为什么他们没有子女……两个老戏骨演得特别赞,也把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巧妙地表现出来。
她那边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他这边还是懵懵懂懂,甚至仍然在床上喋喋不休地述说关于另一个女人的事。
星期六,丈夫忽然像变了一个人。
早起,修厕所,送到床边的热茶,完全不是之前对周年宴会安排不闻不问的样子,甚至如同好友猜测的那样在演讲后热泪盈眶。
但是她已经不在乎了。
电影在宴会后的第一支舞后戛然而止,但她用最后的动作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绝对没完。
曾经有一句话,如果你要骗一个女人,那,得骗一辈子。
老头几乎做到了,骗了45年了,功亏一篑。
一直觉得老头已经开始有痴呆症,说话并不利索,收到前女友遗体被找到的讯息后,情绪一个激动,便破功了。
女人对感情的敏感,是如此的强烈。
或许只是45年前的的一个隐瞒,甚至,只是一个怀疑,便能将45年的一切都摧毁。
当我认为你是爱我的,那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爱;当我对你的爱有一丝一丁点的怀疑,那你做的一切,不过是掩饰和欺骗。
是的,这就是女人的爱情。
所以别再问为什么女朋友会生气了。
结尾女主的一抽手,那愤恨的眼光,直接将电影推上了最高峰。
是的,她介意。
虽然她从未见过那个前女友,尽管那个前女友已经在50多年前就死了,即使丈夫在结婚45周年的party上一段全场鼓掌致意的感人演讲,但,这45年的婚姻生活,已在她心中,化成了45年的欺骗,那么那种欲言而不能语的恨意,抹不去了。
看电影的前半部分,我的感觉是很新奇,因为老年人的爱情在我的认知里是一个盲区。
倒也见过结婚几十年的夫妇,但却很难把他们跟爱情联系起来。
我姥姥姥爷如今七十多岁,算下来结婚应该不止45年了,可是从没见过他们交流。
平常去他们家,看到两个人各自坐着,姥爷有时在劈竹篾编竹篓,姥姥有时在和邻居老太太们唠嗑,两人各不相关。
近几年姥姥身体越发弱了,做饭洗衣的事需要姥爷来做,可是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姥爷都不知道姥姥爱吃什么能吃什么,做菜都按着自己的喜好来,而且能简则简,有时候姥姥吃不下他都注意不到。
姥姥又有着极好的忍劲儿,心有不满也不愿意说,实在忍不下去才会说几句,可是姥爷常常记不住,到了下次同样的错误还是会犯……精神上的交流更是没有,偶尔需要两个人打个商量的事儿通常是亲族中有红白喜事需要送礼随份——姥爷去送,怎么送,送多少,还需要向姥姥讨个主意。
别人家的内部情况我不了解,但想来这个年纪的老年人情况大抵相似。
在他们的青年时代几乎没有自由恋爱,结婚是因为时候到了,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劳动力,多一个人挣公分。
后来有了子女,有了旁的牵绊,历过风雨,也走过平顺,一晃眼,大半辈子就过去了。
只要性格稍微没有那么叛逆,那么剩下的小半辈子也就这样的。
所以一开始看到电影中的老夫妻亲切地问候,认真地交谈,言语中提及看过的书,讲一些不用承担实用功能的话,我心中是带着一丝羡慕的新奇。
原来真的有恒久的爱情,原来两个人在一起四十多年还有话可说,原来老年人的爱情也可以这么美。
更关键的是,他们两个没有子女后代,也就是说,我可以理解成这段45年的婚姻纯粹是因两个人的爱而维系,与其它原因无关。
可是当剧情一点点展开,当45年前的故事一点点浮出水面,当男主角一次次在夜深人静时起床去那个神秘的阁楼,当男主终于向女主坦承那个长眠于瑞士冰川中的前女友其实是自己的“近亲”并且在女主问到时,毫不犹豫地说如果对方没有死,他会和她结婚……看到兰普林那明显不豫的表情时,我开始有点失望。
这个时候的失望是对女主的——都45年过去了,你还要跟一个死了几十年的前女友计较吗?
你们两个人的感情还抵不过一个虚幻的影子吗?
只要你爱他他爱你有些事情就不要追究,有些过去就不要过问了嘛。
可是我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马上我们就知道,那个前女友与女主年轻时长相相似,发色相同,连名字的发音,口齿之间的摩擦都那么像。
当女主问起那个前女友的死因时,男主几乎不需要回忆就能还原当时的每一个细节,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在说的是近50年前的事。
他还有一个秘密阁楼,从后来女主偷偷上去时的生涩动作来看,这几十年来,她从来都没有上去过。
在一个个不眠的夜晚,男主待在阁楼里干什么呢?
那里有他年轻时的日记,有和前女友相处的点点滴滴,有她的照片,有她去世那一天的全部细节……多少个午夜梦回,他都来到这里独自沉浸在回忆和思念里。
40多年里,这儿从来都不是一个普通的阁楼,而是他的秘密花园,是女主给他的自由地,当最后女主踏上楼梯的踏板,按下投影仪的按钮时,一个最大的秘密也被揭开了。
男主对女主说不喜欢照相,两个人也没有一张单独的合影,可是男主完好保存着前女友的所有照片,每一个场景中都有不止一张。
女主看的最后一张照片,画面中心位置是前女友的手,我认真看了看,手指上没有戒指,这一点男主没有欺骗女主。
可是目光一转时,我才注意到,那只手下面,是一个隆起的腹部!
两个人没有子女,是因为在男主的心中,他唯一的孩子已经死了吧。
看到这里,冷意从脚底升起。
45年的婚姻,看起来和谐美满爱意融融,却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
这个时候女主接到礼仪公司的电话,让她确定结婚45周年纪念日上的歌曲。
在刚刚受到这样的心灵冲击之后,她还要心平气和地筹备结婚纪念日,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终于到了纪念日当天,男主难得地早起,为女主端来热饮,在宴会上发表了一通教科书式的演讲,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列席的亲友们一个个感动不已。
可是我想坐在旁边的女主一定和我一样尴尬症都犯了吧——口口声声说着初见时的惊艳,拥有时的幸运,可是一封信就让他夜不能寐;骗女主说是去镇上买修水阀的塞子,结果是去旅行社咨询了去瑞士的旅程……这45年里,这样的谎言又有多少?
宴席上的这个演讲又有几分是真?
音乐响起的时候,一切答案都揭晓了。
第一支舞的音乐,同时也是45年前那场婚礼上的音乐,是这样唱的:They asked me how I knew my true love was true. Oh, I of course replied"something here inside cannot be denied."They said "someday you'll find all who love are blind."Oh,When your heart's on fire,you must realize smoke gets in your eyesSo I chaffed themand I gaily laughed to think they could doubt my love.Yet today my love has flown away, I am without my love.结婚的时候,他选的歌曲,I am without my love.我都要笑了。
由此也可见,女主显然不是生性多疑斤斤计较的人,45年里,她没有细想过那谶语一样的歌词,没有登上过那间阁楼,没有过问过那个前女友,没有……如果没有那封信,没有那具被冰川完整保存下来的尸体,没有男主的频频失态,我想继续往后,她也不会问的。
毕竟在这份爱里,她是真的认真过的——即使在知道真相之后,她还在关心男主吃药的事儿。
女人不是不能接受男人骗她的,尤其是女主这样的白富美,如果会对一个幽灵耿耿于怀的话,也就不会有45周年了。
女人不能接受的是你半途而废,都骗了45年了,就不能一直骗下去,骗一辈子,直骗到死吗?
一封远方来信,一具尸体就让你破了功,就让你魂不守舍,让你的谎言变得拙劣,表演破绽百出,那这45年里我甘心受的骗算什么?
再想想开头,融洽的相处,简单的谈话,那像极了爱情的画面,却原来也不过是庸常的生活罢了。
和所有难看的生活一样,充斥着虚伪、谎言、背叛,丑陋不堪。
有一个让人忍不住会想的问题是,如果那个前女友没有死,他和她会幸福地生活一辈子吗?
他会像现在这样爱她吗?
我想他也不会,他念念不忘的不过是曾经热血的青春和那个青春中的自己。
我甚至不怀好意地推测,那个可怜的前女友就是被他推下冰河去的。
按照他在45年后的描述中仍然不减的醋意,和他最后在车上重回热血时的愤世嫉俗和慷慨激昂,再结合几十年的友人的评价“他很有侵略性”,我觉得这样的情况不无可能。
从最后他在宴席上那番声泪俱下却毫无诚意的演讲就可以看出他是标准的表演型人格。
所以,在回忆前女友去世时的描述中,他故意隐去的坠崖瞬间的细节,也许正是他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当然我这样想是有点阴谋论了,通常情况下,我都愿意为一个人的恶行寻找善意的借口,可是这一次,面对一个可以面不改色撒45年的谎的人,我只觉得恶心。
痴情于他,是一场漫长的行为艺术,而那背后, 只有一个自私的灵魂。
首发微信:mzybhs豆瓣为完整版
看完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后的现炒现卖。
电影在家庭情节剧的外表下,包裹的是对“60年代”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境遇的寓言。
丧生于1962年的Katya尸体的被发现(1962正是Geoff提到的修建柏林墙的次年,而Katya有一张东欧面孔),激活了Geoff的记忆,他开始重新识别出社区中的种族主义者,失望于曾就职的工厂being streamlined和工会的被掏空,咒骂“同路人”堕落为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维护者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赢家(摆弄尤克里里、住别墅、和银行家孙子打高尔夫)。
记忆的激活同时展露为违背Kate原则的抽烟、“不体面”的蓄须和脱口而出的"fucking"。
而从Kate和Lena那儿可以获知,Geoff曾把婚礼主桌视为"a horrible bourgeois tradition",把回护撒切尔夫人(作为新保守主义的政治代言人)的Lena称为法西斯分子,甚至一贯厌恶(对他而言太不激进、并在“后60年代”作为“反文化”符号被吸纳为资本主义文化和商品再生产过程的、彻底无害化了的)凯鲁亚克(Katya正是在一个自视为凯鲁亚克的向导的注视下坠亡的)。
如果把影片上映时间视为故事时间,他们的婚姻恰好起始于1970年:“60年代”在纪年意义上的终结。
电影也借场地中介之口,提示了“45周年”这一非整数年份的异乎寻常,这种异常在故事层面被解释为因疾病而产生的意外延宕,而在电影层面,似乎更应被理解为将时代问题转喻为婚姻问题的断代必然。
进一步说,如果把“60年代”理解为一场“资产阶级夺回旁落于贵族和左派之手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文化领导权”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那么,Geoff和Kate之间的错位和张力不是情节剧意义上的猜疑、出轨、嫉妒、和好,而是“60年代”至今,(老)“左派”和“贵族”从“异代同时”到“同时异代”的时代症候。
Geoff强调他们当初的勇敢、强调眼下的一切"isn't about Katya",而Kate认为当年他“只是在追一个想被追的女孩”,如今,Katya也只在道德危机的意义上给婚姻带来麻烦:"it's tainted everything"。
在同样的意义上,电影表现了两人对那次失败性生活的态度差别,当Kate所吁求的忠贞得以彰显,性的失败反倒不那么紧要,而Geoff异常的懊丧则清晰地表征了革命能量尚未耗尽、却只能以被阉割的状态隐隐存续而难以自我实现的状况。
他们始终未有生育和Katya怀孕的对照,也可以在类似意义上加以读解。
电影同样瞩目于Kate,当场地中介指出(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海上霸权象征的)特拉法加海战的胜利舞会在此举办时,她以纳尔逊被杀作为反讽,回家后(这个家位于远离城区、街道和商品的乡村空间,电影多次以大全景呈现Kate置身这一空间,它同样投射着“左派”和“贵族”各自对资本主义的拒绝),Kate又对Geoff看不懂克尔凯廓尔表示微讽,而在几次揽镜自照后,她更自觉地翻出尘封的巴赫乐谱,弹奏作为古诺《圣母颂》伴奏的BWV846。
如Lena所说:"That's why you fell in love with him."Geoff和Kate结合的可能,来自他们曾经共享的对资本主义的抵抗,这种抵抗坐落于以反资本主义为名的“60年代”,而当“60年代”终结,并在历史地层的结晶中逐渐显现为“资产阶级文化革命”的一环,上述可能中所内涵的两种相互对抗的阶级意识,便因彻底失落了携手对抗共同“外部”的可能,而表现为彼此之间的龃龉和损耗。
对Kate而言,“60年代”已坍缩为对她固守的文化、伦理和道德观念构成袭扰、促使她下意识去屏蔽的历史债务,当她毫不犹豫地切断Gary Puckett and The Uniion Gap1968年同名专辑的主打歌Young Girl时,“1968”对她而言似乎仅仅意味着young girl、意味着性解放。
但风波并非没有激活她的历史记忆,使她重见“60年代”曾经打开并再度关闭的可能,如她所说:"I'd like to be able to tell you everything I'm thinking,and everything I know,but I can't."他们只能假装无事发生,吃药、吃饭、睡觉、起床,然后重新开始,让派对继续。
这也是他们在今天的“最大公约数”。
而对Geoff而言,“60年代”(更是“前60年代”)如同永远封冻在27岁的Katya的尸体,他被牵引、召唤,却深知无法与她再次照面,只能想象性地等待资本主义许诺的无限上升的现代文明触碰它自身的玻璃穹顶(气候变化),等待那个幽灵再次解冻,"come down like a tsunami,wipe out everything in it's path"。
45年都没有发现这么大的秘密?老人家藏的真好...女主好美,演的也好。
那些藏在阁楼里的回忆,哪怕锁得再深,也能听到瑞士的湖水拍岸。一个半生陪伴输给六天想念的故事,爱情与时间无关。——无论同性异性题材,Andrew Haigh总是懂得如何收控情感的波澜。
男人不坦诚,女人太矫情!
过于文艺,看不懂
丈夫一对夫妻筹备结婚45周年聚会,这时传来消息,丈夫和前女友在雪山旅游时前女友遇难,发现尸体了。这时妻子才知道这件往事,并且当时前女友怀孕了,而夫妻结婚多年没孩子(应该是妻子不孕)。丈夫要去认尸,妻子不允许。如期举办聚会。
应该拍得很好吧,但是价值观念完全不认同,假如感情真的这么易碎的话根本坚持不到45周年
两倍速+静音状态下看完的,可能看过太多更窒息的电影,情节不太能吸引我。不会再也不相信爱情,因为坏的是人而不是爱情。女主阿姨演技棒,人也特别有气质。
所有我和你相处的时光却比不上夜半你离去怀旧的片刻,所有我和你生活的空间却比不上你阁楼的那片天地。踏入蓝色舞池的人们就像踏入瑞士永久冰冻的山川上,所有带着别人记忆生活的过去被冻的刺骨,你说的“我爱你”都带着她的味道。 兰普林的表演细致动人,舞曲终了,这便是最后的结婚纪念日。
不够典型。
S:“结婚时干嘛选那首歌......”我:“干嘛要拍这样一个故事......” 理解但没办法共情,谁还没有点过去了……共同走过比白月光重要,如果不重要说明没走好吧(女人就在一次次证明她什么魅力都没有,有什么好嫉妒的......
一句话:多么痛的领悟!花45年才意识到爱了个不爱你的人,度过无意义的人生。这种巨大无力感足以摧毁一个人,尤其一个女人。夏洛特·兰普林不愧老戏骨,波澜不惊中尽显人物情绪。不过从男主角度,初恋死后就不能永远怀念、结婚另娶了吗?就不能和一个人生活、但内心纪念另一人?《泰坦尼克号》萝丝不就
#SIFF 克制冷静,如同在显微镜下放大来讲一个内心微小的疙瘩如何酝酿成一场毁灭女人对婚姻全部热望的无声风暴。我自己家老一辈就有几乎一模一样的事,可能真的因为太过理解反倒难以被打动吧。兰普林奶奶演技已入化境,歌选得也是非常好。
果然放弃狗血肥皂剧回头拍电影是对的一不留神就拍了个职业生涯最佳,声画环节无法挑刺啊(完全秒掉浮夸的carol),不过兰普林的气质哪里像个一辈子只结婚一次的女人啊可谁叫她是基导女神。最后叹一下千万不要傲娇的说我才不会为了稳固婚姻生孩子,生娃对于婚姻还是蛮重要的。
老年婚姻故事,温情牌,看得有点想睡觉
拿着一封前女友信看来看去,大晚上不睡觉找照片,所有回忆塞在阁楼里让人随手取用,不去宴会只因为不高兴,一大早起来坐公交要去瑞士,周年庆耍得像疯猴一样。安德鲁·海格懂心潮澎湃、花样作死的男人,也懂慢热慢冷、哀莫大于心死的女人。婚姻与爱情的不对等昭示出海格的悲观面。
1.如此「摄影化」的镜头画面实在深得我心,空镜头下的郊区风景,清雅淡然、宁静优美;2.在年老之际,无法选择结束也来不及重新开始,当年是别人的第二选择,无奈和忧伤;3.在本应最幸福的时刻却对这份爱充满迷惘和疑惑,对过往45年的每时每刻感到不完整和不真实,无法挽回的残忍,是爱是时间。
片尾45年前的婚礼曲子响起,翻译的中文歌词温吞的出现时,心情就崩溃了《Smoke Gets in Your Eyes 烟雾弥漫你的眼》隐瞒了一辈子的谎言,自己原来一直是作为她人的影子被爱着。从家里的空气味道,养狗的品种,自己头发的发色,45年很少同框拍照的彼此,却给逝去的前女友拍了很多很多的照片。孑然一身相伴到老,没有子女,最后还发现这个付出自己一生的伴侣都是个假心假意的。
小格局里无限大的信任危机。Years of love have been forgot, In the hatred of a minute.
全靠演员。兰普林随时间而来的美丽无愧自己女神的终身头衔。举手投足隐忍克制不动声色内心风起云涌外化成英伦小镇挥之不去的阴雨连绵。导演方面一下差了很多。景别选取别扭而且无关配乐太多无法掩饰一颗想拍MV的心。
#SIFF2015 不是太明白为什么要假装相爱,假装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