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大概就知道有这么一部纪录片,可能因为疫情和拍摄难度太大,到今年才播出了。
《众神之地》和BBC前几年的《王朝》模式比较像,一集只讲一个物种,这些物种当然都是动物界的明星物种,才足以支撑起长达五十分钟的篇章。
之前最喜欢《王朝》里面的帝企鹅一集,喜欢在那种近乎残酷的环境中,生命的卓绝和种族的团结。
如果说中国动物纪录片与BBC的动物纪录片区别之处,我认为国外倾向于科学,类似于白描似的解剖动物,它们的生老病死,生存与挣扎。
而中国的动物纪录片,例如这部《众神之地》,它则让动物带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中华民族与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物从古至今相互依存,在众多民族中都有动物崇拜。
动物对他们来说是神明,而不仅仅是自然书上存在的一个名词。
对动物所饱含的感情,让中国的动物纪录片得以鲜明的区别于国外纪录片。
在这部纪录片中,甚至直接出现了一些有关动物的诗歌,在苍茫的背景之下,你能从这些诗歌中体会到我们与这些动物的血脉相连。
文学性似乎又一次深化了主题。
您是威武盖世的神百兽之长您像一股金风扫过长谷百花摇曳新房落土群峰呼啸百灵慑服您的伟力将庇佑我阖族连年安康人畜两旺《众神之地》的四集分别选择了野牦牛、白海豚、亚洲象和东北虎。
可以说这四种动物都有不小的拍摄难度,仅仅是追踪就已属不易,还要在此基础上讲出故事。
甚至第四集的主角东北虎现金成熟的观测方式还是红外相机,在长白山茫茫森林中难寻踪迹。
我想到现在没有有关这些动物成熟的纪录片,也是题材让人望而却步。
但是这样的稀少,同样也是一种优势,因为太缺乏了,仅仅拍摄到的,就已经让观众感到珍贵了。
野牦牛一集应该是拍摄比较充分的一集,摄制组有幸寻得两头个性鲜明而又相反的野牦牛,昆仑与断角,他们一个年轻力壮,靠武力侵略人类的牛群;一个年老力弱,依靠人类对野牦牛基因的渴望,得以在人类领地颐养天年。
能从种群中得到个性鲜明的个体,是极为难得的。
如果只是讲种群,虽然也有故事,但是或多或少失去了点温度。
个体与生命更为接近,个体的符号也更容易为观众所记忆。
故事的高潮在于,牧民要把一头小牛带走卖掉。
这头小牛是昆仑的孩子,身体里流淌的野性基因,让它怎么也不屈服。
昆仑收到小牛的呼叫,从远处赶来,但最终也没有能力保护住孩子,而小牛因为过度挣扎,最后死在绳套里。
昆仑离开之前,驻足在山岗上回头凝视,那个眼神的特写,仿佛让人处于神的凝视之下。
到了第二集白海豚,就让人觉得不是那么过瘾。
海洋动物的拍摄,如果缺乏必要的水中设备,那就只能隔靴挠痒了。
航拍镜头泛滥,内容的架空,让我在观看的时候一直挺难受。
你看见到它,但是你接近不了它的那种难受。
而仅仅是停留在白海豚珍贵,我们要保护它的主题层面上,五十分钟就太浪费了。
亚洲象一集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象家族的老四,不是象老大,而是几年前被抓起来的老三。
跟踪员老黄曾被称为老三的亲爹,只有老黄能靠近老三。
老三因为打不过象首领,跑到街上大闹,曾经逼的十辆甘蔗车停下,就为了吃甘蔗。
被称为“车匪路霸”的它因为破坏太多,几年前最终被人类收服。
但是你在老黄的陈述中听到他说:你知道他很乖的,他知道不会对你人怎么样。
老黄与老三的故事,如果当时能拍到,是最能证明人与象的羁绊和冲突的案例了。
影片最后老黄去探望老三,老三已经不记得老黄,但是出乎我意料的,影片安排一直不敢去看老三,这次去完成看望的任务,老黄竟然没有太多的感情流露,呆了一会儿就说“我走了”。
我不知道这是故意为之违反了老黄的本意,还是内向男人的坚强,还是人对象的无奈,早已被时间冲刷过去了。
东北虎摄制是让人崩溃的,如果说其他集还能有的拍,东北虎组可能一直在疑问:老虎在哪里。
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初心和坚持,让导演知道在拍不到的情况下还坚持这个选题的。
这一集的名字叫《山神归来》,从开头没有直接让老虎露面,铺垫了松鼠怎么采集松果,顺带传播了红松的种子;再到春天东北小鲵探露出春的信息,开始交配产卵……让我一度以为这一集避开了东北虎素材的不充足,花大篇幅讲东北虎栖息地的恢复,最后迎接山神的归来,让我佩服导演构思的巧妙。
看完之后能够理解导演差不多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但是对于东北虎的出场显得稍微草率了一些。
上一段不知所以的在讲青蛙被吃,下一段接了红外相机,老虎就出来了,我认为之前铺垫的神秘感在这里突然就泄了气,稍微有点可惜,应该可以做的更好的。
随着最后一个镜头,一个胖乎乎的大猫朝我们跑来,它矫健的身态,它威严的面容,它让你欣慰在今天这个土地上我们还能与这些众神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这个世界仍然还是千姿百态,仍然欣欣向荣。
“当世界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冈仁波齐时,便有了第一头牦牛”伴随着神思者的配乐,镜头像过电影般缓缓划过,一幅幅壮美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一瞬间就把人拉进这片高原,把你带到那些你曾去过和未曾到过的地方。
当山上刻印的野牦牛图腾随着镜头的转换映射到真实的野牦牛身上,灵性与神性同时降临,仿佛看到远古时代作为山神的家畜它们不屈顽强的模样,广袤的荒野如神般赋予生灵生命,而生灵则也为荒野带来生机,物种的衍化自有它的道理,也许只有始终心怀敬畏才能与万物同在。
就像片中牧民智达家养的混血小牦牛顽强抵抗绳索,山上的昆仑也勇猛而壮烈的向它奔赴而来,最后又仿佛用自己的离开规劝小牛放弃挣扎,而荒原之上落单的小野牦牛因为得到巡护员的救助得以健康的长大,逐渐变得和人亲近,矛盾与和谐在这片土地上同时存在,当自然(动物)的神性、灵性与人性碰面、交织、摩擦,其实我们早与自然休戚与共,祸福相依,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我想看过的人都没法不为自由的灵魂、本能的善良、不屈的精神所动容,不去思考这片子背后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刚看完第一集,讲几个自己很喜欢的地方。
首先是片头。
在常规操作总导演、制片人、出品人等等后加入解说刘琮、原创音乐神思者(日本)以及本集摄影组导演组,这些曾经是片尾组成部分的地方, 被提前至开头,感受到制作组尊重和用心。
其次是文案,确实有些地方被惊艳到。
比如开头的:“大自然中,每个物种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这些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是这块土地最精妙的设计。
他们曾经是文明的图腾,也是人类和大自然沟通的桥梁。
他们的呼吸和心跳,传递着天地神奇的信息”等等。
还有一些首尾呼应和神话,比方说开头的藏族传说对应藏民卖小牛昆仑最终选择放弃进攻的镜头以及牦牛面具的制作等等,使得第一集的故事没有那么的散(不过还是有点碎……然后就是画面,解说和原创音乐贴合度方面。
解说自然是没有话说,是刘琮老师一贯的风格,加入感情的解说,故事感,画面感,代入感拉满,业务能力yyds。
原创音乐+杜比音效让气氛的烘托得很到位,比如16:38,29:37的轻快与和谐,37:24的空灵,旷远,悲壮,适配度百分百,好听到想找原声音乐的那种。
还有画面,我可太喜欢加入HDR后藏香跳跃升腾,经幡飘扬的画面了(别的画面也很绝)。
以及(夹带私货)快结尾的时候45:53绰珠巴盛会的运镜,解说,配乐堪称视听盛宴,也就看了亿遍(划掉
最后我想聊一聊第一集的落脚点:人与自然共生。
藏民的放生行为和断角与牧民等等共存的镜头看似和谐,但实际上野牦牛和牧民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
我觉得这是第一集的亮点,让人们思考人与牦牛或者说人与自然的共存之道。
就像梁永安老师说的:“一个好的导演,他不是来给你抹平问题的。
他不是泥瓦匠,把墙上的裂缝都给它除掉,他说把表皮给你敲开,让里面的那些缝,那些腐朽的,那些摇摇欲坠的那些稀里哗啦的惨不忍睹的都敲开给你看。
”
我们需要这样的纪录片,去唤醒人类对自然的尊重。
“每一个经过自然之手点化的物种,都是存留于世的神迹。
”来自一个学弟的推荐,是一次跟人全程交流且他懂我在说什么的观影体验。
就是说,在身边人中碰到纪录片同好太难得了,第一次嗷这部片子是我看完之后真的会感觉拍得很好的自然人文类纪录片。
野牦牛,那头出现在《极地》开头戏份不足五分钟的野牦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时的遗憾在这里得以补偿。
一整集都在讲野牦牛,看多了真的觉得肌肉发达的他们也极其眉清目秀让我觉得伤感的是那只在卡车上挣扎撞断自己的角而大出血的小牦牛,他身上有野性的基因,他不甘自己被装在一个小笼子里卖掉,他的勇气是令我肃然起敬的。
我国对于白海豚的保护,算是些许治愈了我当初看海豚湾的的创伤,在我们国家的东海南海地区,渔民喜欢他们,有志愿者保护他们,在近海的海域,在他们的家,与人类和谐相处,真令人开心。
就是吧,那个白海豚观光旅游服务,真的不会惊扰他们的正常生活嘛?
如果可以尽可能少打扰,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亚洲象这一集,刚好最近在看《王朝》2,和非洲象一比较,就会发现生活在西双版纳的象群,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会有人记录他们的生活轨迹,他们偷吃农民的庄稼很少有人因此伤害他们。
作为一种生活在离人很近的地方,很容易与人类发生冲突的大型动物,他们在努力生活,人们也在努力给他们提供更适合生存的环境,来自护林员的关爱,很温暖。
呜呜最后是大脑斧,我好喜欢大脑斧!
今天,东北地区的脑虎越来越多了,他们回来了,他们重新在这里安家,诸山皆有虎,多美好吖
高原野牦牛,白海豚,西双版纳的亚洲象,东北虎/西伯利亚虎。
那只被交易的牦牛由于受到野牦牛昆仑的影响最后竟然挣扎反抗自杀了的结局和画面真的让我感到很意外,对啊究竟谁才是主人呢,智达和野牦牛,那只走丢的小牦牛被巡视员们收养过冬也很暖,也很理智地把它再次送回它的部队,因为那才是它属于的地方,粉红色的回忆也很精彩,又涨知识了,竟然越老颜色越褪去,只是最后没有方向地游走死在淡水也很让人难过,生存环境也受到挑战,白海豚怀胎要一年啊且为一胎,大象家族也超棒,大家伙,聪明,和老虎比起毕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相对来说让人类还更易靠近,去看望老三的时候我泪目了,东北虎十月让我们的东北更富生机,从上一个虎年到今年的又一个虎年,从秋天的十月到来年春天,以及东北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其他生命,这片土地对她十月而言还是一片适宜生活定居的土地和环境,动物无国界,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来串门或者定居,还有北朝鲜也是他们的适宜地,一山果然不容二虎啊,除非一公一母,然而老虎毕竟是老虎,森林之王,严肃凶猛,就连十月和白山显然也是一点都不腻歪的,平日里依旧各自生活,各司其职,雄虎寻找拓展领地,雌虎独自养育后代。
白海豚的一生都在褪色,从深灰到浅灰再到白色,老年会变成粉色。
想起了思雨跟我描述的《茶花女》舞剧,里头女主角的年龄增长是由衣服的颜色隐喻的,由鲜艳过渡至素雅,可是身体的力量却愈发坚韧。
于是体会到世间万物都有着无比曼妙的联系,尤为可喜的是,穷尽一生都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人类和动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时间,表达生命。
人依靠思想,动物则出自本能。
科学家至今都没能认知到白海豚为何要褪色以及如何实现褪色。
但是人却能感知到“一生都在褪色”是一件特别特别美的事情。
九年义务教育让我们很早就认知什么是知识,可我们很晚才感知到什么是美。
白海豚却无来由地打乱了我们的惯性,美终于领先知识侵袭了人类的头脑。
我将这个视若珍宝的发现告诉了思雨,期待可以得到共鸣和回应。
可事实上,我讲我的白海豚,她讲她的茶花女,即使说的同样是隐喻,是色彩,是变化。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交流都这样,我不责怪她,还很渴望理解她,就像我渴望理解人类一样。
就算她终于短暂放下了她的茶花女,试着进入我的世界,可是她的白海豚就是我的白海豚吗?
我想可能每个人心里都只能装下自己的白海豚。
这可能算不上是一篇影评,因为直至此刻,我依然被深深的失落包裹着——没能看到最后一集有总结式的主题升华。
在这种情绪下写出的评论,很难界定是不是足够客观。
但看了该片导演的文章后,我想精神力量是“可以”加入到这篇影评中的,或者说,“应该”加入。
讲述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并将其与自然的无常相联系,讲述物种崇拜,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且关注的主题,所以看到第一集,我就决定要追完,每周都是在更新的第二天上午抽时间看完,几度泪目哽咽。
这份哽咽持续到最后一集,三位萨满跳“鹰虎祭”时拉远的镜头。
后面小鲵的部分,非常遗憾,难以找到与主题的关联,“播种了自己的勇气”用来形容交配,这样离奇的病句出现在纪录片中,实在太过主观。
导演说部分观众以BBC纪录片的要求来对待这部片子,我想这个距离还是有点大,不适合放在一起比较,而且该片反映的是我们国家特有的精神崇拜,并不适宜与他国作比对。
一直在说的文化自信,也是希望国人相信自己国家的精神内涵,和自己独特的拍摄逻辑。
但,汉语使用过程中,牵强的句子和逻辑,我是无法接受的。
说回这部片子的前几集。
第一集昆仑的回头和离去,“混血”小牦牛的死亡,会跟着人一起跑的小牦牛,都有触动到我的心。
难过、孤独、委屈……甚而会心一笑,都是这部片子带给我的珍贵体验。
温暖而又悲伤,却充满力量。
第二集那只“走错路”后再未能回家的老海豚,也令我难过。
第三集,最想回家的大象没能回家,在外撒野的大象却被迫回归故土,令人唏嘘。
第四集的部分镜头很重要很精彩,也很遗憾仍有近景镜头稀缺,四个题材中虎最不易靠近,所以收集素材的确很难,我猜是这个原因才加入小鲵等其他篇幅不短的镜头,个人更期待的其实是一个总结,对前面四集里的小主题作串联升华,这样也能把后半部分时长撑满。
然而再不尽如人意,再多么失望,有一点我深深认同着:【生命永远充满力量,于自然的无常中不断轮转。
】这大概是我为此片缺失部分感到失落,又不至于全然无力的原因吧。
写完这篇剧评的两周后,我决定再降一星,特此说明原因。
在bilibili发表了一样的剧评,有人指摘说用“播种了自己的勇气”形容交配不是病句,是多么具有人文情怀和深厚文字功底的一句话,我对此观点感到深深的恶心。
照这个逻辑,人类强奸,也算是“播种了自己的勇气”?
交配射精的行为居然是值得鼓励的“勇气”?
比较少有片子让人想两次降星,认真追完整部片子的人应该能体会得到这种心情吧。
以及该片实在是很适合b站,大概只有小学中学水平的孩子,才会无视掉其他人的点赞和收藏,一味地喷我这样写“是个喷子/黑子”,说这部片子有多“封神”。
我想他们很难明白,一开始有多喜欢这部片子,最后一集就有多失望。
我们不拿该片和BBC对比,是因为这片子不配,它只是中国纪录片当中比较有特点的一部,但离客观和佳作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评分着实虚高了,其中也包括只看了前三集时我给的满分。
长期下来,想必该片最适合的分数范围是7.9-8.6分。
20220725 连刷三集,总体感觉画面 海报做的都很赞,只是配乐和旁白加入了过多的情绪,三集纪录片每集都看得我心里很难过。
1.荒野上的轮回 关于野牦牛人和野牦牛的相处,昆仑 断角 跟随保护站长大的小牛 性子刚烈撞车至死的小牛。
一个疑问:为什么没有野狼群捕猎野牦牛的过程呢?
「多数藏族人相信牦牛真正的主人是山神,而不是人,人只是为了对抗残酷的荒野,依靠了牦牛的力量,而这力量唯一的来源同样也是荒野。
」2.粉红色的回忆 关于中华白海豚搁浅泥坑的老白,误入内河久久徘徊不愿离去的又一只老年白海豚。
「每一个经过自然之手点化的物种都是存留于世的神迹。
众神之地,并非只在冥冥之中,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去做维持平衡的一环,就会得到神迹的护佑。
」3.寻找故土 关于亚洲象家族首领老大,调皮的儿子老四,被收容的三叔老三,争夺交配权的老二。
「亚洲下拥有超出人类的记忆力,他们能记得二三十年前的事情,记得他们曾经走过的山川 河流 森林 草地,那是一张真正的大象地图。
」4.山神归来 关于东北虎一山不容二虎,一番激烈打斗后,英雄母亲十月选择了白山。
「雌虎需要挑选最好的雄虎才会繁衍后代,这是自然法则。
」北师大虎豹研究团队自2010年至今,持续不断追踪监测中国境内生活过的东北虎个体,他们希望能够尽快恢复到百余年前的温带针阔混交林,以此来庇护着健康的东北虎种群。
四种动物,三个是图腾。
所以白鳍豚的选材其实是有些偏离的,第二集看起来也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抛开第二集不谈,只论图腾,那么这些动物其实不算神,而是神的使者。
此时突然产生了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强烈敬佩,因为我们的龙竟是各种图腾的集合,或许真的达到了神的境界。
这种包容兼并,是真正的大国才能抵达的境界。
说回纪录片本身,这是难得的有在思考在人类不断发展的当下,人与动物究竟应该怎样相处的片子。
大自然的壮丽和动物们的灵性是我们应该赞叹和歌颂的,但片子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赞叹和歌颂。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既不破坏人类的利益又能保持和修复生态呢?
还是说,人类是不是应该退一步,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把环境和领地还给动物们?
人与生态应该维持在怎样的平衡点?
人类的热爱自然,真的达到了我们所宣传的程度了吗,换句话说:我们真的像自己以为得那样热爱自然吗?
纪录片给不了我们答案,但团队做出的努力就是:尽可能呈现真实的状态,让更多人看到现状,从而去思考、去反思、去实践。
而我们应该知道:只有实践,才能有所改变,每一条惊叹的、抱歉的、怜悯的、爱惜的弹幕,都应该变成现实的对保护生态的行动,而不是仅仅是一条弹幕而已。
庄严、肃穆、震撼,在那片纯净之地,是代表神的野牦牛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困惑。
被那头有着昆仑血脉的小牦牛挣扎至死,也不愿意踏上被出卖的旅程,昆仑最后一刻放弃冲击的绝望震撼;也被人类救下的小公牛每天等候牛奶喂养,温柔的舔舐喂养人,和巡护员一起晨跑而感动;更为人类决定留下颐养天年的断角感到一丝慰藉。
它们的眼神,纯净、坚定,看不到一丝怯弱,它们就是那片土地神圣的使者和象征。
每一个经过自然之手点化的物种,都是存留于世的神迹,众神之地并非只在冥冥之中,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去做维持平衡的一环,就会得到神迹的护佑。
看到第二部,强烈地感觉到了生命的脆弱、孤独、无力。
内心最最脆弱的部分被中华白海豚深深打动,泪水不自觉地从眼角滑落。
我喜爱大象,爱他们平缓迟重的步伐,爱他们滚圆的身体,爱他们在密密灌木林中若隐若现的身影,爱他们高高举起表达爱意的鼻子。
众神之地,每一部都越看越无力。
过刚易折,被关进笼子里老三那沧桑的面容泛起了我深深的悲悯之心。
狂妄而虚伪的伪纪录片。剥人家的皮,吃人家的肉,还写着剧本编排人家明明被你们欺负却被你们恶心地“诗意化”的命运。尤其是第一集,基本属于先有脚本再有镜头,太假了。
景色很美,立意很高,但是总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方面靠,其实挺俗的。我统共就没吃过几次海鲜,白海豚失去家园跟我万万没有什么关系,实木家具也没用过,大象生活岌岌可危也不是我造成的,坏事不是我做的却上来就一顿说教,给四星都是我包容了。
第一集最好吧,后面完了
B站真的很懂煽情
选题挺好,但不喜欢编导加入过多个人情绪与过度揣测,以及强行将可能没啥关联的素材编出一套自我感动的故事,还有不留一点缝隙的拟人解说和溢出屏幕的背景音乐!太满太低幼了~
两字:无奈。 动物的生存空间与村民的生存空间 似乎没有妥协的可能,看多了除了揪心还是啥也无法改变
因为小鹿姐姐来看这部纪录片,第一集看到巡护员和小野牦牛一起跑步晨练的画面,泪流满面。万物有灵,神即众生T.T
马马虎虎 情节不紧凑 叙事很啰嗦 动物不够野
20221004带娃看完。大美,感动。中国的纪录片越来越好了。它们,才是中国真正的名片。
众神之地被入侵,神却包容世人。
纪录片不怎么好拍吧。动物是很容易让人动情,但团队不专业的话真是很苦恼啊(挠头
支持~
ε=(´ο`*))) 谁的眼泪不值钱
单说亚洲象一集,且不拿欧美纪录片对比,它更像是儿童故事片,不是纪录片,更不纪实。雄象社会科普内容的问题很多,相关内容可参考非洲象Elephant Don一书。对管控区的关注很好,如果持续关注后续问题会发现片子所谈的一些内容很不客观,甚至可笑。
中国大地非常适合制作这类型的纪录片,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团队~
还以为和脉动地球那样呢
小野牦牛跟着人们跑步的样子可爱透了!!
敬畏自然但这什么剪辑什么文案
绝美
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