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云层下
Под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и облаками,电云之下,雪原七思(港),电子云(台),Under Electric Clouds,Pod elektricheskimi oblakami
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
主演:梅拉布·尼尼泽,丘尔潘·哈马托娃,拉米尔·萨尔霍乌德诺夫,卡里姆·帕卡什科夫,阿纳斯塔西娅·梅利尼科娃,彼得·戈萨沃斯基,路易斯·弗兰克,维克托·博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乌克兰,波兰语言:俄语年份:2015
简介:雾雪笼罩的怪异河岸。四处散落着钢精和水泥。一栋废弃的摩天大楼。平坦处仍未完工的公路桥。一座宏大的金属制的马的雕像。还有一座列宁的雕塑,他的右手伸展着指向空旷处。这是一个冰冷、僵化的无人之境,衰落的往昔在这里与想象中的未来接壤。人们漫无目的地穿过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原先确定无疑的事情不再令人确信,亲戚朋友都消失了,理..详细 >
既可以作为影展实验向长片,又可以作为当代艺术空间七块银幕展现的视觉装置。在薄雾笼罩时空错乱的城郊,呈现21世纪的俄国精神面貌和迷乱呓语。
无聊却又没到让你退场的程度,反正很别扭的一部片
大概知道了一点端倪。但是完完全全没有看懂。
直到大厦崩塌
第三章反复的梦睡了一会儿,全程只能感受到导演赋予角色的无力感抽空往前走的一股情绪,就像那匹缕丝金属马一样。导演文学属性过强又想做反电影,过于散乱,破坏与重建中不知所措。(映后做完导演还在候映厅耐心通过两个翻译回答影迷问题也是罕见)
和他爹的[上帝难为]很像,你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搞清楚导演的意图,看懂故事的关联性,明白电影的主题,几个章节独立展开很像读一本文学著作,台词的风格很像。俄国十月革命的一百年后,时代再次处于混乱的边缘,带着强烈的后末日时代的科幻色彩,就像一本现代俄罗斯社会的控诉书。★★★★
说能看明白的都是在装B。开始一个蒙古人拿个录音机瞎转悠就决定了导演修家电出身。什么后现代什么空气污染,这种浅显的道理就不用说了,显得你自己貌似看的都懂一样。
看不懂
晦涩沉闷的观影,围绕一座烂尾楼其主要讲述的还是苏联解体后的沉思以及未来的自省,几个人物的无奈围绕着对本土文化的流失哀恸展开,历史无法被述说只能在梦中温存,无法逃离的现代化生活。小阿列科谢营造的电影科幻感和末日感极佳。在中国我们也有太多无法述说的历史和流失的文化去反省。
不断翻白眼
才疏学浅,溜了溜了
充满政治、历史隐喻的七段式故事,刚开始一头雾水,故事与故事的联系要慢慢才能明了,表达的主题也随之明晰。俄罗斯电影的确是受塔科夫斯基影响较大,那么缓慢,那么深层
我看不懂…
6/10。跟[利维坦]一样揭示俄国社会现状的窘境,人物服装与景物上大量运用灰白营造抑郁的情绪,各种空间结构来增加构图的广阔感,抢劫捅人或枪支暴力等血色都掩盖于一团雪雾之下。不过前者有强拆的戏剧张力支撑、主题明确,本作则情节和人物间缺乏必然联系,每章的不同乐器、雕塑构建出影像的符号迷宫。 @2016-05-15 20:14:15
冰冷末世下人们纷纷走过,相遇又分别,冷烟火的光照亮建筑的坟墓,电子云雾下笼罩着新世纪的荒诞。气质有点西蒙斯塔伦海格的画中世界,挺喜欢的,即使看不懂。
和他父亲拍的上帝难为一样难懂
2.5|看的很???我断着看了三天才看完,真的看不进去(但是影像很美,以及第一个故事
不知为何他的电影总让我有一种距离感,感觉最好的进入方式是自己翻译一遍(?)/ 晚上想起莫奈的一些话,是啊,何必理解,喜欢足矣。 // 190618 SIFF 导演见面场 “反电影”“别想太多,没那么多象征意义” 我还需要并且也会再看很多遍
能明白导演想要拍什么,但叙事生涩,台词木讷,演员塑造极度扁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塔可夫斯基。
#siff2019 看到大家都说难懂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