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THE COP,THE GANGEST,我认为电影里面塑造形象塑造的最好的是THE EVIL,角色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无不暗示着这个角色的邪恶,但你仔细看的话也会发现其实这个角色也有着一般人的情感,如马叔被刺后躺在病床上和他手下说着凶手的冷酷残忍中参杂着犹豫的情感;还有就是杀害在加油站的卡车司机,坐上卡车后发现生日蛋糕的时候,他突然顿了一会,我认为这里也是在暗示着他其实还有些许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我的观影感受中,最让我欣赏的是整个电影里面对于凶手的刻画,不说很神,有点精彩,我觉得是可以这么说。
还有的话就是整个电影的氛围基本不离开“恶”这个字,黑帮本身就被赋予了恶,凶手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导演是有意的让警察那一方,本身象征着恶的那一方,去变得“恶”起来,如警察局长与包庇黑帮;为了抓捕代表最邪恶的杀人犯,警察甚至与黑帮合作,我认为这个做法本身就是“恶”的。
只是这个”恶“的定义倾向于抓捕犯人的这个”善“,所以我认为这个”恶“不是邪恶而是人欲望的恶,即能尽快抓到犯人。
警察都这么”恶“了,当然作为天生就被赋予邪恶的黑帮和杀人犯就更不用说了,导演很大程度上把他们的“恶”给刻画了出来,如马叔被刺后,小弟们恼羞成怒,二话不说直接去找最有可能刺杀自家老大的许善东报仇;还有就是马叔和警探郑泰锡一起去凶手车里找证据时被埋伏,警探不小心误杀了许善东的二当家,警察当然慌了神,但马叔却异常的冷静,甚至给他的画面里我可以看出他想好好怎么把他处理了,这里我觉得刻画黑帮老大的“恶”刻画的很到位。
最后就是大恶人,前面也说了这部电影围绕着凶手在走,自然而然就是主要刻画的对象,电影对于凶手的刻画,导演用了很稳妥的方法,就是给杀人犯一个不断杀人的机会,从而让他这个角色在剧情中不断的被叠加“恶”这个buff,到最后的被抓住,无不体现着恶。
但我觉得其实剧情可以更好,因为凶手这个角色可以让他升华,前面加的那么多的buff,他突然脑子就不行了,就被抓住了(这里可能导演也想到了,所以让编剧加了些合理的剧情,可能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即最后凶手终将绳之以法,邪恶的资本主义!
)但我的口味可能变态一点,我喜欢那种,刻画“恶”我们就狠一点,将凶手的“恶”贯彻到底(学小日本那套极其恶心的杀人心理)总而言之,电影还行,人物刻画的也不错,但我唯一要吐槽的是里面唯一的女主角(就是那个一直帮警探验指纹的)她的演技可以说是败笔,就是你终于拼好的拼图,你发现最后一块不见的感觉,那个心态就炸了,反正我看到她是就是这样。
本片最好笑的也是这位女演员提供的,位置位于她在检验把许善东杀害的那把刀时,她发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他向警探打电话说这件事时,她的神情和语气无不显示着她把名侦探柯南看完了(超级搞笑)好了,就说这么多,如果喜欢,就点个赞.
人是复杂的动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常有硬汉柔情,也有书生冷血。
人或许大都是外貌协会会员,都会被外在所迷惑,做一个不那么单纯的人,有时候的单纯或许就是无知。
人活一世,就是要历经复杂后体会到的岁月静好,才是值得的一生。
历经复杂的一生,是精疲力竭以后在岁月静好中等待陨落,死亡也会开出花朵。
有马哥的电影,血腥暴力黑帮类型的也能变喜剧。
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暴力电影,但是《恶人传》太有名了,看完才发现为什么叫恶人传…因为全片的主角没有好人,连续作案毫无目的杀人的连环杀手,走私、倒卖老虎机、也杀人的黑帮老大,跟黑帮老大合作的警察局长,为了抓住凶手而去跟黑帮合作的刑警,这确实是细思极恐。
看到凶手在警局的辩解,警方无能为力的时候,确实是很气愤,虽然马哥出场作证那些感觉不太像直接证据,但是毕竟也算是观众期待的结局!
《恶人传》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韩国电影里的警察,看起来都差不多,一副痞子相,但是又大多有正义感,韩国电影里的黑社会看起来也都一样,骂骂咧咧,动手动脚,一言不合就杀人,韩国电影里的杀人犯,也都大同小异,眼神充满杀气,人狠话不多,警察凶手黑社会,把这三个角色联系在一起,互相制约,相互联系,确实很有意思,不过也正是因为过于脸谱化,所以有些细节的处理,特别是表演,看的我有点出戏,比如两个黑社会大哥见面,刚开始一方还耀武扬威,接着马哥把对面马仔的牙拔了,放在杯子里,另外一位黑社会大哥直接把酒喝了?
这认怂速度...what?
还有后面马哥把凶手捆绑起来,接着警察开车进来,直接把马哥撞飞,我当时1万个问号????
多大仇?。。。。。。。。。。。。。。。。。。。。。。。。。。。。。。。。。。。。。。。。。。。。。。。。。。。。。。。。。。。。。。。。。。。。。。。。。。。。。。。。。。。。。。。。。。。。。。。。。。。。。。。。。。。。。。。。。。。。。。。。。。。。。。。。。。。。。。。。。。。。。。。。。。。。。。。。。。。。。。。。。。。。。。。。。。。。。。。。。。。。。。。。。。。。。。。。。。。。。。。。。。。。。。。。。。。。。。。。。。。。。。。。。。。。。。。。。。。。。。。。。。。。。。。。。。。。。。。。。。。。。。。。。。。。。。。。。。。。。。。。。。。。。。。。。。。。。。。。。。。。。。。。。。。。。。。。。。。。。。。。。。
最后,电影有一个地方,我觉得挺遗憾的,就是对于凶手的刻画,如果再加点动机,或许可以让人物更立体,不过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凶手是一个惨无人道以杀人取乐的恶魔,所以后面黑社会老大哥在监狱里杀他或许容易接受一些吧
《恶人传》整体故事调性维持在黑暗硬派与爆笑幽默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两位演员强烈的化学效应更巧妙化解原本看似紧绷的故事氛围,尤其是马东锡真的很有冷面笑匠的潜质,偶尔不用带脑单纯享受打斗与黑色幽默真的很不错呢。
一直以来,连续杀人案都是韩国悬疑犯罪电影经常使用的题材,其中也有许多是根据真实事件加以改编,不论是金允石主演的《追击者》、奉俊昊与宋康昊首度合作的《杀人回忆》,都为电影增添一种好像随时都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不禁让人寒毛直竖的紧张与恐惧。
这是一部娱乐爽片虽说这次《恶人传》同样也是来自真实的杀人案件,不过比起上述两部电影专注在气氛的铺陈,本片反而把故事聚焦在警察与黑帮联手的过程,透过许多血脉喷张的动作场面、黑白互动所引发的搞笑桥段,让《恶人传》整体故事调性维持在黑暗硬派与爆笑幽默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观众完全不用耗费心神,放松享受在电影带给人的娱乐和爽快。
《恶人传》在片头花了许多时间来描写凶手犯案的经过,包含一贯以追撞来降低对方戒心、凶器的选择、凶残的手段,还有洗去自己的指纹、消除所有证物等缜密的思维,就像是一位藏在黑暗中的大魔王般,瞬间挑起了观众紧张的情绪,但有趣的是,直到马东锡饰演的黑帮老大东秀出现,这些提心吊胆的心情便完全消失殆尽。
黑白两道的共同敌人或许是马东石那独特的个人魅力,近期几部电影《犯罪都市》、《愤怒的黄牛》、《邻里的人们》的硬汉形象已经深植人心,在《恶人传》就算看到他即将被凶手袭击,观众非但不会为他为他感到担心,甚至还反过来希望凶手能不要因为越级挑战这位虎背熊腰的壮汉而让电影就此结束,由此就能看出全片重点完全不在杀人凶手本身,什么犯案动机、真面目都不再让人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在他砍伤马东石之后将会面临什么后果,还有这个黑帮老大会选择用什么方式来报仇雪恨。
很明显的,导演自己也十分清楚马东锡与生俱来的霸气,因此在片中试图以另一位刑警角色平衡他异常显眼的存在感。
《恶人传》打着警察黑方联手追缉犯人的招牌,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死对头,同仇敌忾地对付两人共同的眼中钉,某种程度上还真的有点热血。
人人不同程度的恶但就像原文片名《악인전》直接翻译是「恶人传」,片中三位角色的相遇,可以说是三种不同程度「恶」的集合。
当然连续杀人魔到处行凶是罪大恶极,但没想到的是,我们原本认为会呈现一正一邪对等关系的警察与黑帮,在随着剧情的进展,两边坚持的立场似乎也越显模糊。
热血警员为了要抓到犯人而开始不择手段、无恶不赦的黑帮老大似乎也开始展现出他善良的那一面,到头来,我才发现《恶人传》隐藏在笑料与动作场面备后的核心主题,是在探讨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善与恶的一体两面。
或许我们都认为《恶人传》的故事简单明了,没有想隐藏犯人的行踪是为了让观众享受能无后顾之忧的享受一部电影,但李元泰这位曾指导讲述韩国独立过程的《大将金昌洙》,并在今年靠着《恶人传》入围戛纳影展午夜放映单元的导演,我想即便电影有着如此高的娱乐性,但他必定还是会在剧情中有所着墨。
带出的议题毫无疑问,犯人在路上找寻特定猎物行凶的行为是绝对不可饶恕,但《恶人传》刻意提及连续杀人犯的童年经历与他跟家人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正是要呈现这种穷凶恶极、看似没有犯案动机的犯人出现,可能是有迹可循,并且有机会能够避免的。
就如同《我们与恶的距离》与其他许多类似题材电影所提到的,我们面对这类杀人犯的态度,比起不断咒骂、认为他罪该万死,或许也能把他视为一个「病人」看待,通过了解与关怀来试着减少案件发生的机会。
当然这不是《恶人传》想传达的主题,电影也真的把犯人描写成不知悔改的人渣,但不可否认除此之外,片中几个警察局与片尾法庭审判的桥段,导演也清楚呈现了当今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司法审判漏洞,还有官员的公务员心态与许多机关都存在的分权机制,导致角色不相信司法与不得不由善转恶的种种选择,我相信都是我们能深入思考的地方。
结论整体而言,《恶人传》完全能被称为近期韩国动作电影的代表作,紧凑的节奏配上全片灰暗场景和优秀的动作设计,为这刑警与黑帮联手缉凶的戏码增添许多类型片独有的风味,不仅如此,两位演员强烈的化学效应更巧妙化解原本看似紧绷的故事氛围,尤其是马东锡真的很有冷面笑匠的潜质,明明演个一本正经、杀人不眨眼的黑帮老大,但口中说出的话却都能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看到片尾那一抹「邪笑」,偶尔不用带脑单纯享受打斗与黑色幽默真的很不错呢。
早就知道《恶人传》,一直想找一个夜深人静,能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时候来看。
不为别的,就为能小小的满足一下自己对待好电影的那种仪式感。
没想到的是,当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是因为百无聊赖的无所事事。
因为最近看的烂片实在太多,必须给自己换换口味了。
说实话,这部电影也确实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望!
剧情我就不做评述了,看过的自然知道,没看过的自己去看就好了,说多了会影响观感。
在表演方面也没什么可说的,延续了韩国电影一贯的夸张风格,好像十分钟内不来次歇斯底里的爆发,演员们就要演不下去了。
让我真正觉得《恶人传》好的原因是电影背后所想表达的内涵,一个很深刻的内涵。
如果站在普通观众的视角,这就是一部好警察携手有正义感的黑社会消灭大反派的电影,最后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正义得到了伸张。
让人压抑的心情最后可以得到满足。
但当你看完之后,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实电影里的三个主要角色都不是好人。
一个是神经病连环杀手、一个黑社会残忍老大、一个为破案不择手段的警察。
三个人的共同特点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冷血。
大反派的冷血就不用说了,无差别、无原因的杀人,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支配生命的快感。
黑老大也不是个好人,他开设赌场争夺地盘,为达目的对对手冷酷无情不惜痛下杀手,是他的基本人设。
而从剧情里还能看出他是个杀人如麻、睚眦必报的狠人。
如果不是有大反派的衬托,怎么说他也不能算个好人。
而那个警察呢,在他看似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背后,是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嘴脸。
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估计很多人也不会喜欢他。
大反派是懂法的恶人,他从一开始杀人就是计划好的。
结果就是他知道在他那里的法律体系下,在现有的证据下,法律拿他没办法。
所以他才那么嚣张而又肆无忌惮。
直到他偶然间碰到了黑老大,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因为黑老大也是个恶人,他从不吃亏、有仇必报,最危险的是黑老大也不在乎法律。
既然惹了我,我就让你好看,就像那个敢在我面前叫嚣就被掰下牙齿的小弟,就像那个敢在餐桌上挑战我就被打得不成人样的客户。
我不管法律,也不管你杀了多少人,弄死你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惹了我。
说实话,黑老大的恶一点也不比大反派差,只是他的恶有能让人理解的逻辑罢了。
就在大反派和黑老大纠缠不清的时候,又一个恶人出现了,就是那个警察。
其实警察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恶人,因为在三个人里面他的理由最正大光明,就是为了惩恶扬善,但这也正是他恶的来源。
为了正义他可以随便去取缔赌场;为了正义他不惜与黑社会联手全然不顾法律应有的程序;为了正义不惜与黑老大妥协,让黑老大最后得逞。
但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又很有可能不是为了正义,取缔赌场可能是因为堵车的烦躁而临时起意,一定要抓大反派是因为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得到应有的奖励。
可能他的恶并不是他想要的吧,他的恶更是一种悲哀。
那是不是说只要鉴定完这三个人都是恶人事情就结束了呢?
不,远没有那么简单。
我觉得这个故事最深层次的逻辑是人们到底应该是以一种什么态度来对待恶,在正大光明的理由下,恶是不是可以成为合理的手段。
在整部电影里,最没有存在感的就是法律,电影里的那一种恶他都惩治不了。
对大反派,法律要讲公平正义;对黑老大,他买通了执法者让法律形同虚设;而对警察,法律的法治精神已经被警察的人治所取代。
而最悲哀的是,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不是靠法律的惩罚,而是来自以恶制恶、以暴制暴的现实快感。
可能影片中的警察就像现实中的我们,我们也嫉恶如仇,我们也追求惩恶扬善。
但现实中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无奈,为了目的不得不妥协让步,这可能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即是来自我们的,也是来自法律的。
可能,《恶人传》的片名不是说的电影中的角色,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恶人呢?
用刀杀人和用法律杀人区别在哪里?
用纳税人的钱给残忍连杀纳税人的罪犯聘请律师为他辩护,黑道大哥自首入局亲自下场放锤,在公刑之前私刑先行黑道和暴力机关的区别又在哪里?
他们都做强做大,招兵买马,发展势力,拓展地盘,和商业有交融,和军事有合作,圈里老大出场时周边两排保镖毕恭毕敬鞠躬敬礼。
黑道和警察,差别天壤,善恶正邪,黑道和警察,又没什么本质区别,黑道是小混混,警察是入了编的小混混
恶人传?
恶人到底有几个?
黑帮老大是恶人,他的恶在于贩卖老虎机,整个电影里,甚至于连欺负弱小都不属于这个黑帮老大,反而在送女学生伞的那一幕还拍出啦他的可爱性的一面。
警察是恶人,他的恶在于与黑帮联手,甚至最后直接利用权力让连环杀人者死于黑帮老大之手。
连环杀人者是恶人,他的恶在于似人命如草芥。
人在他眼里就如同鸡一样,没有目的的杀人。
只是为了杀人的快感。
也只有韩国这样的国家能拍出如此讽刺这个世界的电影。
第一规则,整部电影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破案故事。
但通篇却都是规则的影子。
什么规则?
黑与白的规则,生与死的规则,正义与邪恶的规则。
所谓规则,他并不存在,何谓黑白,何谓生死,何谓正义与邪恶。
都不存在,但是人类赋予了它。
于是少部分人创造了规则,属于他们的规则。
而大部分人却生活在这样的规则里。
规则有大有小,大的是政府制定的法律,小的是我们制定的家法。
要想生存,就必须遵守规则。
什么黑什么白什么善什么恶,根本不存在。
第二法律,杀人犯判刑时一句话非常经典,作为法律的创造者和执行者,你们真的有这个权力吗?
如果你们是无辜的,那么我也一样。
仔细品味这段话,会发现非常多好玩的游戏规则。
法律只是一把刀,它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
至于杀的是什么人,那要看拿刀的人而不是刀。
这部电影评分不应该那么低,完全可以媲美肖申克的救赎。
我们需要看见这个世界的善,同样我们需要看见这个世界的恶。
这部电影就带给我们一个大恶,虽然拍的很隐晦,但是通篇都是埋伏,好像时刻有人提醒你,这是恶。
但他又不明说。
这部教科书似的电影在未来或许有他的一席之地。
黑帮大佬:不说了,面子没了,江湖就没了,连投资都撤了。
最后为了找回面子,进监狱也要把太岁头上动土的变态,亲手办了。
///变态杀人狂:在小酒馆,看到电视上播出,黑帮大佬给他栽赃,太没面子了,混进追悼会,递送纸条。
他在公交车上,看到那个黑帮大佬这么柔情,杀意再起。
///二货刑警队长,局长不给面子,我偏偏要证明给你看。
特别调查课和刑警一队,都不给面子,我把人抓回警局。
黑帮大佬不给面子,录音录像玩的飞起!
好吧,最后他也拿出了录音,逼黑帮大佬就范。
你们看不懂飞车撞飞大佬,抢变态杀人狂,那也是为了面子。
警察的面子,不能输!
面子文化,是东方文明的底蕴。
天下之大,莫过于名!
不知道是不是教育背景导致的,感觉自己特别习惯于找影片的中心思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有没有可能,有些作品就是没有中心思想的呢?
比如只是随性的拍摄,或者有很多很多的思想,没有哪一种谈得上是中心。
这个想法是不是有点儿意识流?
关键是咱也不懂啥是意识流啊。
面对这部影片,我只能谈谈我粗浅的感受。
最大的感受就是,影片里的人都不觉得自己恶。
杀人犯觉得自己杀了一些本就不该活着的人,比如杀死那个忘记孩子生日的父亲时,他觉得是在替天行道。
当看到蛋糕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对方只是在电话里假装忘记,为的是给家人制造一个小小的惊喜。
最后,痴笑着吞食蛋糕的时候,估计又为自己找了其他杀人的合理性。
总之,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人的性格总是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缺陷吧。
黑道大哥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坏,无非是拿着命在换点儿生活费罢了,如果对方不破坏规则,他也不想制造事端,谁不想过点儿岁月静好的日子。
警察更不用说了,打着正义的旗号抓了一个杀人犯,但是死了多少人啊,换回来的却是自己的升职加薪。
我甚至都在想,那个警察局长是不是都经历过这些,或者说看透了这其中的矛盾和冲突,最后意识到金钱交易才是世界太平的正途,太过于较真就难免血流成河。
看完这个电影,我还领悟到一个道理:天黑尽量不要一个人出门,特别是不要一个人去那些偏僻的地方。
当走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心里又感觉恐惧或者有一点点害怕的时候,那就赶紧离开,那意味着人心启动了潜在的自我保护模式。
身体会清醒的意识到那些我们不能掌控的环境,并快速的反馈给我们的大脑。
所以,千万不要逞能。
另外,世界可真的没有宣传的那么美好。
为了更好的活着,还是要锻炼一下身体,虽然这是一个看脑子的社会,但我们还是活在真实的物质世界,依旧存在动用武力的可能,就算打不过,至少也要做到跑得快吧。
比如那个黑道大哥,练家子就是比较抗揍哈,无论如何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看了那么多电影,我真的觉得我们的世界观无非就是他人观念的一个堆砌罢了。
老师的话,父母的教诲,书本的知识,电影的内涵,都是别人传输给我们的意识,而且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摆脱这种影响。
人到底有没有自我啊,细思极恐。
现在,我觉得那些在精神病院里觉得自己是一棵树或者一座桥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做人太累,还是做一棵树吧,简简单单的感受阳光雨露,随四季花开叶落。
剧本设定其实挺有意思的可惜拍的太常规套路了,动作戏也水,既然都标19禁了为什么不放开手脚搞暴力点
胜者即是正义,一人血书出续集,看大叔血虐小后生。(心中的恶ing)
不得劲。一部以黑帮老大为男主的韩影怎么会出现“让我们用法律的力量杀死他吧”这种台词啊?!最后大哥还把自己搭进监狱了。。。不可
《恶人传》2019年韩国警匪片,马东锡主演,上一次看马东锡的电影是《釜山行》里的胖大叔,延续了之前拳拳到肉,重拳出击的风格,讲述了韩国警察和韩国黑帮合作整治犯罪的故事。影片中韩国警察的角色用力过猛严重,加上马东锡温柔大叔的人设,搞得警察不像警察,黑帮不像黑帮。剧情编排上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混乱的,加上脸盲与人物的低辨识度,故事前一个小时基本上是混乱,无聊的,尽管打着爽片的名字,还是没有爽起来的。看点也是有的,就是马东锡的暴力美学,大粗胳膊抽嘴巴是真给劲,马东锡的人设立的很不错,我说他是韩国动作演员的一哥不过分吧。
以暴制暴,动作爽片
这片子告诉我们社会维稳,全靠暖心黑社会。连环杀人犯捅了黑社会老大,然后查黑社会老大的警察和老大决定联手先搞杀人犯,这个设定真的喜欢,就是后面越走越普通。
过桥抽板。
55/100 把警探郑泰硕和黑帮头目张东洙拍的这么暧昧是故意的吗?非常油腻做作的娱乐类型片。
警察黑道殺人魔還真的沒一個好人XD 但相較於惡到無底線的殺人魔,黑道老大被塑造地惡中存善,警察則是善中藏惡。
一步步都算准了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很有气势,捡肥皂代替法庭戏成为结局,皆大欢喜,很棒!警匪一家亲的两位主演实力演技,出彩!
《看见恶魔》+《犯罪都市》,把通常的黑帮片和韩影极为钟爱的连环杀人题材揉在一起,黑白携手打造和谐社会。能看出有突破类型片枷锁的决心,但仅凭这三板斧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演韩国黑帮的两大诀窍,看起来随时脑壳疼+不耐烦。
恶人自有恶人磨?恶有恶报?新思路,警匪还可以合作,黑白两道还有并肩作战的时候。
最后的结果和在车库里其实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只有警察受到了表彰,别跟我说他是为了正义和法律,真的就只为了升职而已,不然不会答应监狱把他们放一起,所以最后还是人玩儿鬼。在韩国,黑帮怎么可能玩儿的过警察呢?
设定(警察联手黑帮大战杀人魔)比较有趣的无脑爽片,爽就对了,尤其看东叔揍人最爽,最后还上演了法庭和监狱风云。
工业流水线产品
本片还有个隐藏结局:张东洙出狱后洗心革面,退出黑道,恋爱娶妻做起了帝王蟹生意
如果我是黑帮老大,我才不会和警察一起抓坏人呢,明明当初社会老大可以把凶手打死的,郑泰锡非得插一手,真的是服了那个他的智商了,还装作一副全天下老子最牛逼的样子,其实又不厉害又没脑子
警察联手黑帮老大抓变态,最终黑帮老大入狱,变态伏法,而警察升职。警察全胜,既除了恶,又扫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