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第三季很失望,但其实相对第一季的惊艳,第二季的普通,第三季还是很打动我的,起码比第二季好看很多,看哭了我好多次!
怎么那么好笑又好哭啊!
宝宝灌迷药给爱子时,光全体出动,打得宝宝花枝乱颤,哎呀,是谁啦!
啊,头发还给我!
笑死了!
尽管被人绑在电线杆上羞辱,被萝丝妈妈解救后,依然那么傲娇,第一季要进口染发剂,这一季要和萝丝妈妈和解后要和进口酒,姐就是这么傲娇!
阿季这一季真的好太多了!
第一季那么讨厌,这一季好可爱,敬茶去抓潘,她那叫一个傲娇,人家良家妇女啦,差点笑喷我。
还有她想逃离却终究不舍,要继续背负的原生家庭,也让人动容。
光里除了雅雅和小豪,感觉最透明的百合,竟然那么狠绝,即使亨利那么渣,还男女通吃,但既然选择了爱,就不打算放手,也算一种人生吧,谁说人就要活得伟光正,自己开心就好,毕竟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病,什么叫正常?
至于片中的渣男,简直像是集卡一样层出不绝。
玩弄苏妈妈和萝丝妈妈的江翰;男女通吃到处是女朋友的亨利;丢一堆烂账给萝丝妈妈把她送进去自己消失的吴少强;还有明明喜欢苏妈妈却各种玩弄阿季的中村;各种作去骚扰苏妈妈各种婊和爱子暧昧的何予恩;还有玷污苏妈妈的继父……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仿佛是在集卡一样,集齐七张渣男牌就能召唤出神龙,把渣男集体干掉一样。
当然了,虽然其实他们也不过是可怜人,从小被抛弃的江翰,想要爱却怕失去所以先放手;还有葛检,也不过是觉得他在亨利心中是最特别的一个,亨利最爱的是他……真的太好哭了,每个人都好不容易,尤其是花子……从小就是一直得奖的优等生,本来可以有灿烂的未来,结果却一步一步陷落,砂仁未遂、被欺负、被驱赶、被糟蹋、终于再次砂仁,仿佛是被嫌弃的花子的一生,拼尽全力却还是当不上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哎……好像只有萝丝妈妈才足够强大,哪怕被分手,哪怕被姐妹背叛,哪怕失去儿子,哪怕家庭一样破碎,但她依然可以独自美丽。
而普通又脆弱的我们,如同阿季一样有糟糕的出身;如百合一样为爱执迷;如花子一样命运多舛……努力拼凑,却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未来,人生中到处都是破碎。
看完三季,苏妈妈飒,萝丝妈妈美,但是花子最让我心碎,刘品言现在演技也太牛了!
曾经的阿奴那么阳光那么可爱那么开朗,如今的花子,这么怯懦卑微,这么土俗,包括身材的发福,都恰到好处,这样的花子,太真实太让人心疼了!
谁说想当家庭主妇就不够女权了,谁说女人不能要爱情不能找男人了!
男人一样离不开女人啊,凭什么女人找男人就是软弱需要依靠,男人找女人就是硬气就是要保护她?
女权就是女人爱咋地咋地,做啥都有底气有自信,女性不是无气概!
光集体出动暴打宝宝的时候,虽然替宝宝觉得痛,但还是觉得好燃啊!
很多人失望,无非是抱着看悬疑剧的心态来看的,其实看完第二季就该知道,这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悬疑剧了,更是在说女性力量,在说破碎人生的疗愈剧。
不管如何,至少我是看哭了好多次,尤其是花子,萝丝妈妈第二次接她回去,两个人拥抱,她们一起穿过绿茵的通道,迎来的却不是璀璨人生,一个小小的家庭主妇的梦想,怎么就那么难实现啊……泪崩!
还有百合躲在亨利的床底下,现场感受着自己最爱的人和男人缠绵,之前虽然抓到他和别的很多女人,如今连性别都不是界限了……心碎得都成渣了。
每个人都很可怜,背后都是一段破碎的人生,苏妈妈、萝丝妈妈、阿季、爱子、江翰……哎,算了,一切的爱恨都已落幕,如果可以,真的好想一切回到最初,华灯初上,光里的每一个人都满面春风,一脸幸福。
電視劇以誰是死者、誰是兇手、真相來龍去脈的綽頭,吸引大眾討論整整半年,每一季的結局都能引起巨大迴響,縱然這些綽頭成功引起大眾注意,但電視劇並不急於放大或揭開謎團,它借助引人入勝的謎團有條不紊地展示八十年代女性被男性操控、利用或背叛的眾生相,向我們娓娓道來一段女性互相幫助、獨立自強的故事。
飽經風霜的女性、利益薰心的警察,每個人為求達到自己的目標不擇手段,所謂的出淤泥而不染只不過是虛偽的包裝,埋藏在內心一隅的陰暗面更為可怕。
電視劇打碎時間線從不同人物角度、不同時間線出發,第一季成功譜寫「光」七位女士間的爾虞我詐,隨著死者公開後,第二季試圖更深入挖掘不同角色的背景故事,但筆者認為剪輯較為散亂,同時整體的劇情發展無力推進兇殺案的劇情線,因此很多觀眾看來第二季劇情拖沓,然而第三季透過精湛的剪輯,大量前後呼應的情節與細節,更細膩地譜寫每一個人藕斷絲連的過去,猶如拼圖把每一塊的碎片拼湊重組,觀眾得以將人物和事件的多重面貌看得通透。
至於觀眾最關心的兇手下落,筆者認為《華燈初上》就如一套劇本殺電視劇,誰是真兇僅是其中一個部分,大部分角色都被編劇著墨濃厚的殺人動機,說實話每個人都可以化身「雨夜屠夫」行兇,但筆者認為電視劇從來沒有剝繭抽絲、出人意表的證據公開或大膽的推理,兇案只是綽頭,大部分劇情側重譜寫女性的群體面貌,與《魷魚遊戲》相似的地方在於,兩套電視劇分別以命案、遊戲作為賣點,提取當代社會回應電視劇主題的態度,如《華燈初上》紀錄八十年代男性對女性的既有態度,如職場不信任、淪為男性肆意利用的愛情玩物等,而真兇的作案動機才是決定能否昇華電視劇的關鍵,某程度上作案動機緊扣並回應到電視劇的主題,在此不多劇透。
✨我會好好過我自己的人生,不論它在你眼裡有多麼的不正常。
✨命運像在為每一個人開玩笑,昔日在我的志願作文上洋洋灑灑撰寫家庭主婦、寄望飛上枝頭變鳳凰、渴求得到真愛「被看見」,但命運安排她們走進監獄、被強暴、被忽視、被玩弄、被搶走自己心愛的人、愛上愛而不得的人,愛子愛何予恩、何予恩愛蘇、蘇愛江瀚、羅雨儂愛江瀚、江瀚無法釐清自己心意;阿季愛中村先生、中村先生愛蘇;百合與亨利、花子與阿達糾纏的複雜關係;他們都在錯誤的時間遇上錯的人,每個人都深陷這場愛情遊戲,無法得到完滿答案。
七人表面關係並不和藹,但在不同時候,她們會為彼此爭一口氣,在潦倒的盡頭,她們會打開酒伴隨歌聲與舞蹈暢飲,酒一被灌進喉嚨,世間所有的難題彷彿一掃而空。
七人的關係複雜,但她們的世界,最少彼此值得信任。
在失魂落魄的時候,還有「光」的大門會永遠為她們打開。
或許我們都需要華燈初上的「光」照耀前路。
实在是不喜欢这结局,不过如果把它当大三角爱情剧来看的话算是我会喜欢的标准结局,所以还是给了五分。
(编者按)苏的死,看似是淑华举起烟灰缸重击之下造成的;其实不然,那只是直接死因,实际上这部剧里,和苏有关的人都是推动苏死亡的凶手。
以下是苏庆仪视角:年幼是苏母的无情,继父的强暴,是本来品学兼优的苏精神状态崩塌的开始。
罗雨侬的出现像是光,把她从深渊里拼命拉出来,但却又在无时无刻的提醒她,她是阴暗角落里的寄生虫,需要依赖别人才能生存。
生下孩子后的苏,还没有体会到生命可贵,是罗雨侬帮她做了决定,让她无牵无挂的离开,这样的决定看似伟大,实际上却是在往她心里那颗刚刚冒出芽来的恨意上疯狂浇水、施肥。
罗雨侬被李少强连累送进监狱的那三年,苏狠狠地松了口气。
她开始享受和子维在一起的亲情时光,开始用心经营自己的人生,接手光,然后把酒店做得有声有色。
没有罗雨侬,也就没有人提醒她曾经活在深渊。
但也就是在那时,罗雨侬认识了李淑华(花子)。
罗雨侬出狱,她说服自己曾经那个光芒万丈的人也是有污点的人了,她和自己一样了,她们可以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了,不再是施舍和被施舍的关系了。
直到罗雨侬把李淑华带到她面前,她才知道,原来即使是在监狱里,会发光的人还是一样能把阴暗照得无处遁形。
那个“完美罗雨侬”又再次回来了。
所以她从第一眼开始就不喜欢淑华,她想把她赶走,只要她走了就没人能提醒自己过去发生过什么,也没人能和她分享罗雨侬了。
可惜,她不但没能赶走淑华,紧接着又来了江翰。
苏这是才开始意识到,不光是她,这世间众生都像蜉蝣,趋光而行。
认识何予恩之后,她也想过也许可以试试。
然而,妇产科医院门口等不来的人,不过和那些嘴上说着爱她,实际上只是想占有她的身体的人一样罢了,在她眼里都是行尸走肉。
只有江翰不同,他们拥有一样破碎的灵魂,他们一样不相信爱情,却在芸芸众生中嗅到了彼此身上相同的气息。
然而,就连江翰,也要在她斑驳的人生中插上一刀,就连江翰也只会爱罗雨侬。
她再也分不清,自己对罗雨侬究竟是爱还是恨了。
不过,如果是恨,会更容易一点吧。
苏庆仪从没想过要去日本,她把求婚戒指送给了阿季;在那个雨夜向罗雨侬说了心中压抑已久的诀别;在雨里吻别了江翰…她甚至在想,如果当时何予恩没有冲进来就好了,那样她会不会死在罗雨侬手下,变成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污点”。
可是无论如何,她已经做好跟这个世界告别的准备了,她知道淑华有过失杀人(我觉得应该是杀人未遂)的前科,她没有一丝犹豫不断刺激着眼前很明显已经崩溃了的女人。
她本意可能是想让淑华恨罗雨侬,直到那个烟灰缸重重落下的那一刻,她突然觉得好像解脱了。
自己死在李淑华手上,罗雨侬人生的抉择才刚刚开始。
这里是分割线。
以上是我个人对苏庆仪人生的一些yy。
说回剧本身啊,当然也有我不满意的地方,比如何予恩怎么能有好结局啊!
但是也有我很喜欢的点,比如潘文成最后到底是黑化了还是要为他心中的正义孤军奋战啊,就留下了观众心中的无限遐想。
不过总的来说,我觉得制作人林心如,导演连奕琦这次算是真的交出了让我比较满意的答卷吧。
喜欢第三季也是因为后面真的很多底层女性互相扶持的画面,很多为了毫不相干的人出手的场景,都在疯狂摇晃着我心中对于女性剧集的喜爱。
光的大家为爱子和对面人妖酒店(吴慷仁yyds)大打出手的场面,在我心中堪比佟湘玉为了赛貂蝉想要卖掉同福客栈了。
但是后面rose麻麻把吴慷仁的角色(对不起实在忘记叫什么名字)从电线杆上放下来,又说:“你也很可怜”的场景也很戳。
所以即使扣掉悬疑部分剧情早就在第二季结尾的时候被猜到了的分,我也还是给了华灯初上全三季全五分的好评!
在这里我要郑重的安利这个剧,我真的很喜欢!
一口气看完了《华灯初上3》,3里其实有很多前两季的回忆里啦,我个人觉得算是一个不错的收线吧,而且也不算烂尾,只是没有第一季初见时候的新鲜感罢了。
其实有很多想写的,比如说百合、Henry、葛检之间扭曲的三角恋(是的我觉得这三个人都是有“爱”在身上的,但太扭曲,而且我最喜欢的角色其实是百合);还有Rose、苏、Hana三人之间扭曲的友谊(为了你的幸福我可以杀人!
);或者Rose的爱情线,从放荡不羁小混混、到才华横溢文青渣男、再到幽默风趣能打能抗全剧第二好男人的警官都很有话讲(甚至连子维身上我都能看到点贤者之爱的味道对不起我有罪T-T);但是想写的还是“罗雨侬被爱和被嫌弃的一生”。
如果剧中人做MBTI测试的话,罗雨侬100%是ENFJ:充满激情、魅力四射、利他主义,同理心强到拿别人的困苦作为己任的英雄人物。
激情与魅力就不说了,过强的同理心和利他主义在剧中没人能比罗雨侬更能体现。
年少时帮刚认识的同学苏出头、牢里帮散发出小小善意的狱友Hana打架、帮曾经想要夺权的同事阿季还赌债、帮下三滥的竞争对手宝宝解围、甚至帮闺蜜苏养孩子(天呐)!
你在她身上根本看不到“恨”这个字,——大好人罗雨侬的一生。
就像Rose和苏因为Hana的事情而争论,苏说:“这是为了店好。
好好的一盆花,怎么让枯枝给毁了呢?
”言下之意是花子就是“光”里的枯枝,因为她遭遇了强暴,会对店里产生不好的影响。
Rose马上反对并忿忿道:“我以为在这件事情上面你至少应该有点同理心!
店里的小姐被欺负了,妈妈不是应该保护他们吗?
”苏不为所动:“我跟你不一样,我没有保护别人的欲望。
” 苏在这点上可以说是Rose的反面,表面温柔但其实毫无不温柔,只要她自己过得好就行。
而这份难能可贵的同理心也带来了ENFJ最大的弱点:当他们选择相信某人,他们会过度参与别人的问题,过分信任他人。
如果不够谨慎,他们的过分乐观有时会超出别人愿意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苏对Hana说Rose有病,那种“自以为可以帮助别人、同情别人的病”。
苏就是嫉妒怨恨罗雨侬拥有的一切,特别是对她们两个来说最重要的男人:1. 才华横溢、我爱你但我更爱自由、别束缚我的江瀚(是不是射手座啊),虽然轻松跟苏出轨,但也光速抛弃了她,只有Rose才能叫他再次出面见一见苏,最后时刻江瀚也依旧对Rose含情脉脉;2. 全剧唯一无缺点的好男人、苏弃养的亲生儿子、Rose拉扯大的子维,虽然嘴上说“还是干妈懂我”,但实际上还是根本没考虑过跟着苏去日本,被生父强行领走还说20岁一定会回来找Rose。
这些也是苏一心一意想要夺走子维的原因,为此她甚至不惜利用du❓pin陷害Rose。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苏一样会把“被帮助”解读为“被施舍”,比如阿季,在Rose说“要还钱哦”之后也心安理得地回到了光。
更好的例子是Hana。
Hana也拥有着悲惨的经历,被男友诱拐、强迫去卖,杀男友未遂入狱、出狱后还被威胁,好不容易拥有正常的生活之后又被烂人报复。
是Rose一次次地拯救她,就像Rose拯救苏一样。
但Hana并没有产生那种被施舍的绝望,没有因此恨Rose,而且她把Rose的幸福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Hana身上有一种纯粹,出生在贫苦的边远渔村,父母淳朴、家里墙上贴满了奖状,小时候的心愿是当家庭主妇,经历了垃圾事之后还能时时表露出一份自然的天真。
即使她的遭遇使她也有一种自毁倾向,最终她也为自己犯过的错主动选择自首。
潘文成最后对妹妹说,“相信一个人是很珍贵的。
”相信善意也是。
你相信善意吗?
纯粹的,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善良所绽放的善意。
罗雨侬就相信,对一切感情相信且坚持。
因此她拥有了被人痛恨、也被人深爱的一生。
高开低走,还特么等了这么久…看完第八集的我:地铁,老爷爷,玩手机。
第三季的剧情真的乱七八糟!
成为副局然后呢?
男主戏份也不少吧?
搞了这么久洗白成为副局和妹妹说想端掉背后势力就得比他们更坏,所以这个坏就是抓了那三个人?
没活大可不必硬整…铺这么大的垫结果只是在报仇?
花了三季讲了这么多人物关系线,结果人物介绍潦草的一批…亨利和葛检的感情线呢?
就一段床戏?
那百合去探监葛检是为了凑剧情吗?
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为了反转而反转就没必要了吧…一包毒品从第二季贯穿第三季,所以苏为什么要用毒品陷害肉丝?
因为爱江瀚无法自拔吗?
实在不理解这个剧情走向,闺蜜帮忙养孩子,还撬闺蜜墙角,然后硬扣一个讨厌被施舍的罪名,就赠送股份搞光,藏毒陷害和带走孩子,有这么恨吗?
除了对肉丝突如其来的深仇大恨之外,和花子的关系线也很突然。
到底为什么苏这么讨厌花子?
因为她土吗?
如果想突出因为姐妹吃醋,剧里也看不出来啊…就是讨厌就是想让她离开?
也没看出来她们三人有多少互动…回到子维和肉丝和前夫,感觉前夫这个角色真的是很友情客串的客串…甚至可以不需要这个人吧…感觉前夫最大的作用就是带子维去抽血做dna用…说真的…真的不需要…前夫一直说想要补偿弥补,肉丝的光出了这么多事却从来没有前夫的剧情…还是前夫不配啊…肉丝把子维送给生父那段也很突然…第三季真的觉得乱七八糟浪费时间。
没看出什么姐妹情深,爱情至死不渝,只有莫名的姐妹反目成仇以及难道没了男人就不行吗?
苏没了江瀚不行吗?
百合没了亨利不行吗?
爱子没了那个男学生不行吗?
看的直上火……(肉丝妈妈真的太正义了…可能因为有女主光环,在监狱里能教训大姐大,掏出29万帮阿季还债)还有霍建华的客串,第二季这么狠发誓要帮姐姐报仇,第三季说走就走…姐姐呢?
不管了吗?
姐姐死了诶…第三季的强行煽情最为致命…肉丝在苏的墓前的幻想二人和好如初…肉丝妈妈要去救被下药了的爱子然后爱子回归,找到了快乐…帮阿季还债,阿季怀孕给她买补品要离职劝她留下,两人冰释前嫌…爱子和妈妈的对话勇敢表达自我…看得我都脚趾扣地…在糖果做小姐,还被吴慷仁下药差点出事,居然还能对吴慷仁说谢谢你的照顾…还有吴慷仁,出场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什么大boss,放狠话要把光的客人都抢走,结果一笑泯恩仇?
撇去剧情,两星送演员。
———————————————————谢谢评论里的豆友解答,苏藏毒陷害是为了让肉丝进去好顺利带走子维,这个疑惑已经解答了。
(欢迎豆友在评论区解答)
我的初恋在19岁,是一段多年网恋的奔现。
那时候的男朋友曾在争吵的时候跟我说:你就不能温柔一点吗?
我当时震惊了——我从小争强好胜,却也不乏男生喜欢追求,但是从来没有被要求过“温柔”。
说回《华灯初上》,一口气看完三季,这部剧颇有点打着悬疑的幌子讲一群边缘女性的生存状况。
但是最让我陷入思考的,是苏庆仪口中几次直白地描述陪酒工作的本质:她们贩卖的是“暧昧的感觉”、“恋爱的感觉”,是在“谈情说爱”中让男人“放松”,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港湾。
这时候“温柔”是一件商品。
难怪事业有成的中山先生会跟苏求婚。
古今中外愿意视青楼女子为知己的也并不在少数。
“情绪价值”这个词是这几年兴起的。
营销号已经说烂了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究竟有多牛,多无法被人取代。
如果你的好朋友、爱人就是一个职业的情绪价值提供者,基本上你对他的需求感会大到爆棚,因为每个人都无法拒绝被理解、被支持,被温柔以待。
豆瓣评论里普遍对罗雨侬和苏庆仪两个妈妈桑因为一个渣男大打出手感到十分愤怒不解,说你们俩自己每天不就干着专业说“骚话”的工作,怎么还被一个写剧本只会说“骚话”的男人迷得团团转?
我却觉得这样带着讽刺意味的设置非常符合人性。
纵观全剧,这些边缘化女性有一个共同点:匮乏性——内心能量的匮乏、爱的匮乏,即使是爱子这样自带能量优势的大学生,她对陪酒的妥协、对陪睡的妥协,看起来毫不费劲,似乎并不在意世人的眼光,只要能赚钱就好了。
可夜灯下仍有她日复一日的迷茫,苦苦寻找自己的“拼图”,她是局中唯一认识到自己有“缺失”并主动去修补的女性。
而苏也好,花子也好,她们的残缺已经过于破碎了。
心理学来说,已经破碎到潜意识,且无自我知觉,只是防御方式表现得各有不同罢了。
苏看起来非常体面,日语流利、财务精通、知识丰富、性格自律,甚至高尔夫也打得颇为专业,这样的女人还能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是不是完美到炸裂?
而任何看上去的“完美”都是一场诡计。
苏的完美来源于她内心的自卑与不配,她是私生女并被继父强\暴后怀孕产子,一系列的事件没有摧毁她,却给了她更坚硬的防御外壳,去打造这样完美的人设。
她不可能“爱”任何人,光里的任何女人,她都没有感情,甚至她对罗雨侬也充满扭曲的仇恨,因为“爱”“感恩”这些东西,她从小就没有体会过,离她太远,那是她人生的缺失。
有缺失意味着有“缝隙”,意味着能量缺口必定是敞开的——很多时只是时候未到。
而那个能够给自己提供能量的人一旦出现,那种沦陷就是致命的。
江瀚我觉得选角很好,凤小岳这张混血西化的脸,配上艺术家那种或玩味、或童趣的眼神,杀伤力是有的。
更勿论他的职业是剧作家,时时取材于生活的观察感,给了他细致敏感又置身事外的专注和疏离,被这样的男人“看上”甚至被他写进剧本里,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轻则是虚荣感的满足,重则是自我价值的认定。
这是别的男人很难给予的。
这是另一种情绪价值。
所以对苏妈妈、rose妈妈来说,这个男人就是照进她们人生缝隙里的“光”,他不同程度地给了她们“盖了章”,尤其是苏——这可是甩了罗雨侬的男人,居然喜欢自己。
有什么理由不上头?
真正无懈可击的不是天天逢场作戏的浪子渣女,而是那些能量丰盈、能够完全自给自足的人,那些没有“缺口”的人,那些“完美”——完整的人。
这样的人太少。
我们每个人从原生带来的每一个伤口,都是一道缝隙。
惟愿我们都可以是爱子,能清晰明白自己的“拼图”,并不懈寻找。
要看懂《华灯初上》,必须要先了解花子这个人物。
《华灯初上》一二季里最高光的女主角毋庸置疑是苏妈妈和罗妈妈。
但看了第三季,就会发现花子是编剧隐藏在暗处的“第三位女主角”。
她的重要性不光体现在故事情节上——因为她失手杀了苏妈妈;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主题性方面,花子是个非常扣题的存在。
对主题阐述而言,花子比苏妈妈还重要。
很多人都说《华灯初上》主题讨论的是“淤泥里怎么可能开出花”。
那花子这个角色,就是代表了一朵花如何被现实给摧毁(也扣了她的名字,应该不是巧合)。
本影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分析花子这个角色、并且讨论花子是“凶手”的合理性。
二、讨论《华3》结局最后一帧画面的含义。
part1—— 花子,人如其名,在现实世界中被活生生摧毁的花。
按照《华灯》的故事逻辑,凶手无论是哪个角色都是可能的、有理由的。
花子是真凶,这并不具有唯一指向性,但她当“凶手”一点也没有说不通的地方。
首先要理清一点,花子杀了苏妈妈,是过失杀人,并不是蓄意谋杀。
如果是蓄意谋杀肯定就离了大谱,但花子是情绪激动、过失杀人。
花子在听苏说自己“像一条狗”一样活着的时候,变得失控,抄起烟灰缸打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花子第一次过失杀人。
和这次一样,上次过失杀了前男友,也是因为对方说出了同样的话——
那么问题来了,花子为什么每次听到别人骂自己“像一条狗”的时候,会这么失控呢?
恰恰因为她本不该像条狗一样活着。
我们从的花子的一生说起——1、童年。
家庭幸福,这是她跟罗妈妈、苏妈妈、以及其他几位酒店小姐最大的区别。
花子的小时候,家庭幸福、品学兼优。
应该是老师学生家长都会喜欢的那种女孩子。
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花子的性格中也有了区别于其他女孩的明亮色彩。
她的“乐观、开朗、以及活泼有趣”,在光里是非常独树一帜的——罗苏两位快狠沉稳、阿季百合爱子极具对抗性,但花子却更像个甜妞。
所以从监狱出来,还能保持贪嘴爱吃、爱说爱笑的性格。
这样的性格底色,应该都是得益于她的幸福童年。
2、花子最大的梦想,一直是幸福家庭。
因为见到了光,所以相信光,也以为自己能成为光。
她小时候拿演讲比赛冠军《我的志愿》,说的就是梦想当家庭主妇。
后来,花子因为一部电影,对台北产生了憧憬。
电影里“妻子帮丈夫整理公文包”的画面让她觉得台北很美很幸福。
结果长大后去了台北,却发现理想和现实有巨大的差异——
我想,这里应该是说她在台北遇到的不幸。
遭遇的人和事,让她心中的那个美梦塌了。
3、被前男友逼去出卖肉体、以及过失杀人,这两件事成了花子一生都抹不去的“耻辱”。
按照花子那样的成长经历,这两件事对于她而言,都是摧毁致命的。
所以在监狱里她一开始如行尸走肉般活着,直到遇到了罗妈妈。
4、罗妈妈的出现对于花子很重要——罗妈妈对她而言就是个“再造之恩”。
花子出狱之后,罗妈妈不仅让花子看到了光,而是把她直接拉进了“光”里。
罗妈妈让花子来光工作、跟自己住,这一切又一切的付出,让花子对罗妈妈心存感激。
所以,她一直对罗妈妈最好,觉得罗妈妈是对她最好的姐妹(事实上本来也是)。
5、最后,无论花子出狱了多久、在光的生活有多开心,过去的阴霾在花子的生活中从未散去。
她会拒绝阿达的追求,就是觉得自己“杀过人”,不配有追逐幸福的权力。
(除了杀过人,她对于自己当过小姐的经历肯定也是讳莫如深。
)当小姐、杀人,有了这两桩经历,无论花子表面上能笑得有多开心,她也再不会是从前的那个单纯可爱、对未来充满希望、志愿当全职太太的小女孩了。
总结一下:花子是最能代表普通大众的那种女孩,有幸福童年,见过光,也憧憬过光,结果在成年后摔得遍体鳞伤。
她怀揣着对过去的羞耻心,小心翼翼地用力地活在当下。
相比于罗、苏先苦后甜的成长经历,花子这种先甜后苦的可能更惨。
因为罗和苏从小就学习着如何和世界对抗,如今习惯了、也有能力面对黑暗。
但花子不同,花子小时候生活幸福,养成了开朗、温柔的性格,长大了才被卷入无止尽的“黑暗”,直接粉碎了。
靠满墙奖状堆砌的自信、对幸福的憧憬,全都粉碎了。
所以,花子才特别听不得那句“像条狗”。
因为她不是被像狗似的养大,如今被生活逼得像一条狗,她不甘心。
她小时候那么优秀,如今却连“当个家庭主妇”的志愿都实现不了。
真·全剧最悲情的角色。
花子这个形象真的太可以了,是我近五年看到的国产剧里最鲜活的角色。
分析完花子的形象,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她“可以”杀了苏妈妈——1、毫无疑问,她对罗妈妈充满感激,最想保护的人是罗妈妈。
所以当她知道苏要从罗手里夺回孩子,生气地找她对峙,这是个“对峙”的行为动机是合理的。
2、苏和花子之间的关系一直就比较一般,在“光”里,花子和苏对手戏最少,关系最为疏远。
这当然跟“罗-苏-花子,三个人的友谊”微妙关系结构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苏从心底就瞧不上花子。
不光是应征的第一天就嫌弃花子的品味,后来花子被人强奸,她又是为了店考虑要把花子送走。
【这一桩桩事件下来,花子和苏的关系不可能会很好。
】3、所以,当苏和花子争执,苏一气之下说出了自己对花子的不屑,“你根本就是一条狗”。
花子情绪失控,失手杀了苏。
一气呵成。
(注意,是失手。
她们之间的仇恨没那么巨大,所以只能是失手。
)part2—— 关于结局最后一帧。
(写到一半,发现已经凌晨4点了。
我先睡了,等有时间了再来码…… )剧透下:我感觉最后的那一帧是非常有文学性的,充满了遐想空间。
潘警官黑化了吗?
花子被抓了吗?
我觉得未必。
忘了最后一帧是什么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有人因为你的帮助恨你,有人因为你的帮助义无反顾站你,就像有的人看完觉得Rose 是圣母是莲花,而有的人认为Rose代表了人性善良的光辉,像“光”一样。
你看,评论里也在继续讲述,谁是花子谁是苏庆仪。
这就是人生吧。
另外,真的很喜欢拍摄的光影和配乐。
(小插曲,看到第6集突然福至心灵发现百合是以前看过的《命运化妆师》的女主,突然一下子,坐在那里的百合就和那个角色的样子重合了,有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竟然看了三季才发现,眼睛和记忆就是这样子,有时候它们不沟通的,可能在吵架吧)
华灯初上没想到看完后劲这么大。
这个结局我太喜欢了,个人感觉是处理的非常好的,完全没有烂尾,因为花子跟阿达杀人的伏笔之前就已经埋好了,第二季其实就能猜个差不多。
但是我没猜到的是花子杀了苏妈妈的理由,虽然杀人洗不掉,但是花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要害罗雨侬,她一直都把罗当成最好的朋友。
最忍不住的是一幕是罗雨侬为了保护子维还是把子维的监护权给了他亲爸,花子当时就没出门在门内流泪,花子的内心肯定特别痛苦,她阻止了苏妈妈带走子维,可是还是阻止不了他亲爸,所以有些痛苦是注定的是吗?
花子说到,她的得奖的论文竞赛的题目是长大的愿望,是不是长大之后成为贤妻良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忍不住泪目了。
为什么这么普通的愿望她都实现不了呢,为什么这么令人心酸的事情她可以这么轻松的笑着说出来呢?
她的父母跟她明明都是那么善良的人,为什么现实总要让善良的人遭受这些苦呢?
如果命运能对花子好点,她出来碰到的不是渣男,是不是她的愿望就能成真了?
“我只记得有一幕画面,老婆准备好公事包送老公上班,画面好美哦,后来我才知道,电影里的那个地方是台北,所以我才很想去台北啊,只是我去的台北,跟电影长得不太一样,反正,后来要什么就什么都没有得到了,想要当家庭主妇真的好难哦。
”这里真的哭爆😭可是现实哪有那么容易,这部剧里的女性,有哪一位有这样的运气?
罗雨侬。
自立自强,她花季时期遇到的年少的欢喜,以为会是一辈子的人终究还是抵不过人心的变化,在公司欠债的时候毫不犹豫就自己跑到了天涯海角,留老婆背锅去坐牢,后面还因为公司遭遇困难就把自己儿子卖了。
喜欢自己的潘文成还黑吃黑,刀口舔血。
苏庆仪,小时候就被母亲的男友强奸;小奶狗何予恩口口声声说爱,可是根本没有担当;这俩后面碰到的张瀚根本不懂什么是爱;好不容易碰到一心一意对她好的日本人,却在去日本前一夜死于非命。
百合,以为找到了这个星球中跟自己一样独一无二的存在,对方却只想通过自己贩毒,还在外面偷吃通吃。
季满如跟王爱莲都是爱而不得。
这部剧才是真正意义上通过女性向角度聚焦女性困境。
不再是国产电视剧所谓大女主其实都是在靠男人上位或者是精英阶层女性的无法共情的情节。
这里没有一路开挂的女主,里面没有一位女性因为原生家庭的优越开局就身在罗马,也没有任何一位女性依靠男性获得所谓的上升的机会,有的只是普通人的心酸跟身不由己。
罗雨侬,父亲打压式教育母亲懦弱,哥哥冷漠姐姐对她莫名敌意。
可是她从不缺打抱不平的勇气,不管是在学校帮助受欺负的苏庆仪,帮她养儿子,还是在狱中帮助受欺负的花子。
她也曾受过渣男的伤,可她从不怕勇敢再爱。
苏庆仪,母亲明明知道自己被她男朋友强奸却视而不见,还责怪她勾引她男朋友。
母亲从小冷漠精明,所以她对待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看似礼貌却从不交心,所以她才会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错误,根本没有对过好吗。
这个人物的描写美中不足的是,第三部中苏的形象跟第一季有太多割裂,罗雨侬这颗火热的心始终没有捂热苏。
这才是普通人的人生啊可罗雨侬之后还是救赎季满如跟王爱莲。
季满如,家庭条件不好,父母还从小打压责怪。
一直想着人生要抄捷径,不是通过赌博就是通过男人,可是现实一次次的教育了她,这两条路不是行不通,只是从一开始,上帝就没给她入场的门票。
王爱莲,母亲对外人刻意表现的家庭美满与父亲在外面的拈花惹草让爱子对这个家庭同样产生了割裂,所以她才一直强调要做自己,可是她之前也还是在一次次的嫉妒中迷失了自己。
花子的家庭就是普通渔农,父母朴实单纯,可是她还是因为反抗强迫卖淫的前男友进了监狱,出来之后她还是努力生活,白天晚上打两份工,可是现实还是跟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被以前的嫖客认了出来拉出去糟蹋了一番。
为了替自己最好的姐妹留住儿子失手杀掉了苏,对她最好的男人为了保护她帮她处理后事最后也进了监狱,她自己也要为她的人命案子进监狱。
Girls help girls的才是我们女性想看的剧幕,就像前几年的《摩天大楼》,不是所有女性在一起就只会撕逼的好吗,不再从男性凝视出发审视这部剧就是这部剧最大的成功。
这里面的配角不再是NPC,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一个人并不是只有A面和B面,就像里面的几位男性角色一样。
张瀚,不是渣男两个字就能概括的。
渣是真的渣,明明知道苏喜欢他还跟罗雨侬在一起了,跟罗分手了还去撩拨苏,之后玩腻了还甩了苏。
可是他从来不是坏人,他对育幼院的小孩子跟院长也是真的好啊,因为从小被父母遗弃,即使他嘴上说的从来不觉得自己可怜,因为院长对他很好。
但是他从骨子里面就不相信永恒的爱情,所以相比较冷漠的苏他会选择热情的罗雨侬也是必然。
潘文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处处关心。
他的结局的处理结果是我最为满意的,善恶就在一瞬间,最后他在尝过权利的滋味之后到底有没有一锅端掉这个贩毒集团,开放式的结局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看你愿意相信什么了。
还有一些很细节的设定也很值得推敲。
面对罗雨侬的帮助,原生家庭美满的爱子就会感激接受然后真心感谢,原生家庭有裂痕的季满如跟爱子面对罗的帮助,刚开始会本能的反抗,最后知道罗的好心之后也会慢慢张开一颗接纳罗的心。
而从小没有接受过家庭善意的苏跟张瀚却觉这些是施舍。
因为张瀚从小在育幼院长大,从小经常面对陌生人的资助,所以面对罗的金钱资助难免觉得像是被施舍。
想到我最爱的一步韩剧《我的大叔》里面IU说的一句话,生活过的好的人更容易善良。
罗雨侬的生活也过的一地鸡毛,可是她却可以把子维教育的那么温柔有礼貌,说明她也是一个内心柔软人。
在生活过的不如意的时候还能对生活报以善意,这样她更难能可贵。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个情节是,宝宝被日本人绑在电线杆上,罗雨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他挡住胸,她是真的尊重他的性别认同啊,这样的女性才是最🦅的!
就是这些复杂人性跟真实的细节才构建了这个真实的世界,这样的真实才能更容易让人共情。
虽然这部剧还有很多理解不能的情节,但是瑕不掩瑜,就冲这些又致郁又治愈的情节还有这部电影的节奏跟打光,还有大部分演员的演技,我觉得就值得五星。
但是修杰楷是真的不太敬业实话实说,吻戏不开嘴就算了,坐牢还不剔头,还是老实在家带娃多让贾静雯出来演戏吧,姐姐yyds。
岳小凤普通剧情还能hold住,就是不能演他难过的戏,他一痛苦我就很痛苦很出戏,因为他表情真的很僵。
相比较林心如跟杨谨华自然多了,林心如里面的演技真的让我对她改观了,之前她的黑料让我刚开始对这部剧是很抗拒的,没想到后面因为她的演技对她产生了敬佩的心里,女孩子还是要多搞事业。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演阿季的演员谢琼瑗戏太细腻了,原来她就是演《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面无差别杀人犯的母亲,真的没认出来,当年她一句世界上没有一个妈妈想花20年养一个杀人犯那里直接泪奔,好的演员真的太抬戏了。
这样的女演员值得更好的戏,而不是老是一些老是说自己没戏演,真正得到一个角色却演得跟坨粑粑一样的人要好。
还有不得不提的吴慷仁,完全没有偶像包袱就算了,这个演技是真的很好,演啥是啥,已被圈粉,宝宝绝对值得一个最佳女配提名哈哈哈哈,希望内地男演员都能照着这个方向卷。
最后,希望以后能多看到这样的剧出现,观众的审美需要提升。
女性角色需要正名,女性演员可以有戏可拍,有戏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最后的最后,本剧最细思极恐最不能接受的是,全剧最大赢家竟是强奸犯,强奸不用坐牢,14年后还白拣一个乖儿子,我直呼内涵。
希望法律能更加完善更加保护女性权益,社会能多关注女性弱势群体,希望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子最好一辈子都不用经历这些事情,即使不幸经历了这些也不缺乏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勇气。
以上。
打了4星,因为其实前面几集都还不错,比起第二季的拖沓有点改善,儿子被送走的那段,杨佑宁和林心如的那场暧昧的饭局的空气感都处理得不错,也能共情。
有几集差点看哭。
凶手是hana,阿达帮忙掩盖证据不说出彩创新,但也中规中矩可以理解。
只不过真相大白第七集之后的最后一集,感觉无比消化不良。
人物思维逻辑让人理解不能。
林心如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圣母病,还没有走出渣男的甜言蜜语。
没有理解苏恨自己和黑化的真正原因,角色没有进步,是最遗憾的。
更可怕的是角色崩塌,杨佑宁半黑化的逻辑也没有解释,可以自己脑补这是为第四季做铺垫,或者谁是他还有什么小算盘。
可是通篇没有半点伏线透露,人设崩得猝不及防。
所以前面23集他和林心如那些灵魂碰撞的火花,都是我们在自作多情?
希望有第四季可以平复下我内心的不满。
最可怕的结局,就是一部本以为创出台剧新纪元的剧,其实仍旧脱离不了90年代琼瑶00年代偶像剧的脑回路,他爱她但是她爱他…编剧想告诉我们的,仅此而已,真是可怕。
这个结局真的胸糞すぎる。
终于完结辽。用“不会爱”解释江瀚离开罗雨侬,可以。但江瀚之后又找上她最好的朋友,这我就无法共情了。
吴慷仁和谢琼谖演的才叫酒家女,有风尘味,林心如不过又一次演了圣母玛丽苏,现代版窦漪房,特别第七集各自谈又爱又恨的人去世,各种微表情的吴慷仁简直是在教面无表情的林心如演戏
三季终于完结。这一季还是有点拖,前史和煽情的片段几乎各占一半,结尾就这样稳稳当当地结束了。
★★★☆ 在看到第三季之前,我以為會是《孽子》式的日式酒店女眾生皆苦般的時代群像,看了之後,其實接近了,但是毒品案篇幅過重了。在看到結局之前,我以為會是以光關門結業的“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看了之後,其實也可以,但是終究是少了一些遺憾之美。看完第二季後,我把重點嫌疑人鎖定在葛檢、Henry、Yuri,但是私下我又給看過的朋友發我對Hana的懷疑度最高,但是因為毒品案不得不放一放,結果一放就是被編劇的誤導性信息給騙到了,氣氣。PS.好心疼我的子維小可愛,好想有一個同款兒子!PPS.三季一體來看,阿季是我心中塑造最豐滿、最完整的角色。
直接看了最后一集,也就那样了
谁看了不会心疼李淑华
快进看完的~胡乱回闪你侬我侬部分几乎都进过去了。单单从女主的角度看作者的立意是还不错,打独立女性牌。但本质还是那些糟粕狗血以及爱来爱去,另外为了别人的孩子冲动杀人完全不具备说服力。这不是考观众智商,是考记忆力…男主部分创作者为了一个正结局,被写的很奇怪~根本就不再正义的人找什么正义,关一个女人进去,真那么了不起?怎么看都是糟粕多……
就那么点内容拍得磨磨叽叽 累了..
抓马大戏终于落幕,能自圆其说已是胜利!能追到第三季,其实早就不在乎悬疑的部分,它的价值在于时代群像的绘制与复杂情感的展露。第三季的亮点,是苏一针见血地指出萝丝的「病」,以及男主角潘文成的暗面展现(尤其在本剧一众男角纸片化工具化的情况下太难得了)。P.S 最后发现「宝宝」这个角色真就是个多余的噱头。
高开低走,一季比一季烂。谁想看你们谈恋爱,无聊… 大家去第三季看光和糖打群架就好了,就那几分钟好看
就这个事情写了三季也是辛苦编剧了。俩男的船戏震惊我,还是girls help girls
林心如实在没有侠女气质,每次仗义出手解决问题我就很出戏。当然林心如和吴慷仁抓头发打架还是很精彩的……一星加给女人情谊。“女性不是无气概”
编剧愚弄了所有人的命运成全了一个人
肉丝妈妈普度众生史
这一季没有了悬念吊胃口以后,就变得平平无奇,把三季当一整部剧看下来,真的很拖沓
不行啊😭我还是觉得好看,虽然有bug,但是凡事都要求个圆满也太难。
某种程度上这剧真的蛮台湾的,既开放又保守、既现代又封建、既先锋又落后…… 为刘品言加一颗星吧
美术打光好评,电影镜头,美感十足
这就是一部台湾版的《七月与安生》。 最后觉得自己也是光的一名顾客,Rose妈妈请继续带这么多优质卡司们出演这么高水准的剧啊(吴慷仁好惊喜)
花子和阿达这对苦命鸳鸯的部分拍出了《白夜行》的感觉,百合、亨利和葛检的三角恋也很好看,相比之下,主线故事反而显得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