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铺直叙的叙事,明快的节奏,悬疑色彩浓厚沉静的色调,爆发力十足的打斗,本片被马东锡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压倒形硬汉形象演绎出来。
观影感受可谓酣畅淋漓。
黑帮题材的亚洲电影看的不多,除了几部香港地区的,这部是看过的第一部韩国片。
但这部悬疑片很特别,从故事主线上讲很常见——正义战胜邪恶的题材,放在2017年已经有些老土。
但这不只是黑帮与黑帮之间的狗咬狗,而是苍狼治下与狗群的有趣关系。
影片主角是个很有趣的英雄人设,他不是传统意义的英雄,他没有圣洁完美的高形象,他也喜欢低俗消遣,他有比片头两个黑帮老大更重的匪气,但他是警察里的英雄,百姓的英雄,黑帮的英雄。
虽然他表面上粗野蛮横,打人一击致命,但面对庞杂的恶势力却从不是简单干脆的正面交锋,一网打尽,而是巧妙地与众恶势力打成一片,疏导而不是强堵这污浊洪水,不但一定程度上改造和秩序化了恶势力,也保护了百姓。
这或许是他们最巧妙也最节省成本的方式,事实上也是当地警方没有能力不得已为之。
这就引出了这部影片更有魅力的内涵——警察怕死,警察功利,表面上好像是可理解的人性,其实也是韩国警力的弱小和制度的疲软。
一个这样疲软的国家,只能由像鲁智深这样的英雄人物以暴制暴与罪恶灵活周旋。
一个这样疲软的国家,只能沦为其他大国的废品回收站。
中国的黑社会,中国的妓女,在韩国行情还更好。
当中国公安出面与韩国警方交涉,韩方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任由摆布。
所以大反派就藏在废品回收站里;所以假公安说“毒品在中国不能卖,所以卖给韩国人。
”;所以中国的罪犯在中国被打击得逃到韩国,而反派回中国要死刑,韩国监狱更好。
主创眼里的韩国是藏污纳垢的,是身不由己的,是软弱无能的。
一个这样疲软的国家,既不能保障韩国人民安稳的生活,也没用韩国人心中的公信力,唐人街的朝鲜族不放心与警察配合;当罪犯在机场被捕,机场的第一个举动是找警察索赔,甚至不能赊账,讽刺得尖锐露骨。
韩国的软弱也是从上到下的,从国家,到暴力机关,到人民。
国家的外交任由摆布,警察贪生怕死只想升官,人民对罪犯唯唯诺诺对执法人员却积极算账。
这部影片笔下的韩国如同《水浒传》的北宋。
这部电影也如同《水浒传》,不是强调英雄角色的英勇,而是反衬韩国外在的繁荣,实质的软弱和混乱,最喜欢的一场戏之一是马东锡把光头马仔堵到巷子里揍的那场,摄像特地在马东锡拳落时抖动(也可能是后期做的),使得本来就很重的马东锡的拳头更重了。
马东锡的打戏实在太爽;片头对主角的引入也很有意思,“来,把刀给我。
”——简单、干脆、随意、自信,罪犯是一边打电话一边捏倒的,这样的表现既沉重,又简洁省时,还轻松。
《犯罪都市》是一部可看性高,内涵也十分尖锐的电影。
题材不新鲜,不过看得挺过瘾的,主要还是来自马叔的碾压,自带气场,基本上一出场就是压倒性胜利。
不算是非常突出的动作片,毕竟以马叔这身板,敏捷类动作都有点吃不消,马叔主要还是坦克型,防守厉害,攻击力爆发,很多时候都是一招制敌。
得益于影片节奏快,简单,加上黑色幽默,冲着马叔的人气,还是值得看看的。
马东锡是大银幕最大的安全感,任何反派,随便摩擦,一拳超人可不是盖的。
只是影片把哈尔滨社会人塑造得太癫狂了,回到了冷兵器时代的残酷冷血,来一个剁一个,来俩直接凑双,毫无人性,韩国电影中的东北朝鲜族总是逃不开不法之徒的人设。
“我可是哈尔滨张谦蛋”,在与马可爱对决前的尹启相简直战神,干谁都那么嘎嘣脆,尤其最后那句标准国骂“C-N-M”是韩国电影史上最标准的中文,剩下的全部一股“太君味”!
对于正反男主战斗力的渲染,也让最终决斗的期待值飚到最高,开战前尹启相那句无比轻狂的“就你一个人?
”换回马东锡“嗯,我单身”,直接喷饭,太喜欢这种小机灵了!
马东锡的铁拳宇宙还在继续,犯罪都市3、4、5…我相信也都在路上……
近些年来,韩国的犯罪动作片频出,套路也实在明显,不玩刀子不见红那纯粹是在做梦,以至于让我恍惚地想起,港片的重点并非如此,其美好所在,皆因情理,而非刻意……这里抛开反派极致恶毒的表现、主角无敌淡然的光环,单论情节,故事算的上发人深省吗?
引入现实合乎逻辑吗?
英雄主义真就有利无害吗?
或许我们早就成为了视觉享受的奴隶,进而忽略头脑中理性的思索,可唯有走心,方能留香……
什么毒蛇帮,夷帅帮,真是怂啊,被三个人狠话不多的中国流氓收拾的服服帖帖,后来夷帅帮把其中两个流氓包围了,马东锡本来可以跟他们合作拿下那两个,结果逞能撵走了夷帅帮,偏要三对二,结果让对方跑掉一个。
话说有的电影演的这么乱的地方警察不都是不管的吗,让黑社会互相乱斗的嘛?
那个法医好像是釜山行2里面的班长哎,还有信号里的前辈客串,假警察计划蛮搞笑,黄老板凶的时候很凶,最后怂的时候也是真的怂,穿着防爆服就真的拿他没办法了?
看到最后我在想他们杀了那么多人警察为什么还不用枪?
不同于香港电影对江湖、义气的美化和浪漫而幼稚的意淫,注重剖析人性、影射历史的韩国犯罪片,口味比韩国泡菜辛辣百倍,但往往失之于用力过猛。
用特吕弗的话来说:蹩脚电影之所以充斥暴力、色情,是因为导演没有能力借助朴素而节制的手法表达强烈的情感。
推荐几部艺术、思想俱佳的韩国犯罪片:《下女》(1960)披着色字头上一把刀的惊悚和道德惩戒的外衣:
锋芒直指男权社会、人性黑暗,懦弱、勤劳、自私的主人夫妇代表沉默的大多数;伤残女孩瞧不起下女,影射手足相残的韩朝政治;姐弟的歧视象征等级分明的社会,病态的环境造就下女变态的人格。
诸多细节非常出色,因弟弟死于毒水,姐姐哀求爸爸不要喝水。
可怜的孩子,你以为有毒的只限于水吗?
《误发弹》(1961)直面韩战之后的街景:开场就是退伍兵喝霸王酒,后半部分完全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韩国版:
抢银行,一路遭遇自杀、游行、罢工,个人苦况与时代悲剧狭路相逢,非常震撼。
《绿鱼》(1997)大兵哥英雄救美被痛扁、违章车追着警车满街跑等反抒情、反英雄叙事,给欢快、浅薄的韩流注入了清新、锐猛的活力;顺便还给韩国宗教文化送上了一分小小的见面礼:教会神职人员勾引有夫之妇惨遭黑帮修理,吓得屁滚尿流、丑态百出。
2003年《杀人回忆》横空出世,时代背景结合得非常出色——酷爱作秀的警官,被妹子鄙视:
警力用于镇压学生致使案犯漏网、刑讯逼供、警员的飞腿,都是军政府时期的特色:
血案频发,反对刑讯逼供的警官愧疚难言、压力山大,也开始对嫌疑人大打出手:
被虐待的无辜,是对军政府的集体控诉,引发韩国观众的强烈共鸣:
萌萌的小女孩哪里知道人间有这么多罪恶、无奈: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双眼,于无声处听惊雷,看得人头皮发麻,浑身战栗:
影片用一个悬疑故事显示正义终将但不是每次都能战胜邪恶的哲学主题,朴实无华,逼格爆表,影史与之媲美的也就《M就是凶手》、《罗生门》、《复仇在我》等寥寥几部。
《追击者》(2008)对男主与前警察同事关系的处理,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显示出编导深厚的内力; 《黄海》(2010)继承了韩国电影人用电影反政府的光荣传统:朝鲜族、韩国两大黑帮相互残杀,前者狠字当头,坚持一条龙服务,把男主送上不归路,一直送到奈何桥;后者马屎皮面光、遇强则弱,生死关头坚决拉稀摆带。
杀手踩点时,蒙在鼓里的金教授竟施舍于他:
这一温情脉脉而又略显滑稽的细节,集中体现了导演对同胞慈悲、厌恶和讽刺等强烈而复杂的情绪。
朝鲜族大佬命令韩国大佬为自己裹伤,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征服,不要脸的怕不要命的,一叶知秋的影射功夫炉火纯青:
表现朝鲜族黑帮,《犯罪都市》(2017)不如《黄海》(2010)丰满、立体,但对警察的刻画让人眼前一亮,横扫韩国票房。
韩影市场竞争激烈,大多数犯罪片为了票房一味追求残酷,令人作呕;血腥之外,《犯罪都市》强调自然而又突然的现场感;对警察关系的处理真实可信,小警察负伤后说他害怕,铁汉柔情令人激赏:我也害怕……
真正的勇敢:恐惧,但依旧义无反顾。
. 欢迎关注西风影评:
90年代的北京。
有一次夏天和家里人遛弯儿,在家附近的一个酒楼门口。
看到4-5人穿着长风衣。
鬼鬼祟祟的朝饭店里张望,饭店的玻璃窗落地窗很大,里边有多少人 吃饭都看得非常清楚。
人不多,三两个服务员和老板,有一对小情侣坐在靠窗户的位置。
突然。
这帮人就冲进去了。
进去之后,特别淡定把,风衣一撩,从风衣里面掏出两把斧头。
照着饭店老板脑袋上抡,他下意识的拿手去挡,一斧子下去就砍到胳膊上了,血“噗”就喷出来了。
我还以为是拍电影呢,看的还挺嗨,估计饭店经理惹了别人了,知道别人来。
砍他。
就在酒店大堂四处躲闪。
拿斧头那个人跟高仓健一样,浓眉大眼的小平头。
特别淡定,看老板多闪就把斧子朝经理方向扔。
没打着。
打到大堂玻璃上了,玻璃一下就碎了。
吓得小情侣两个人赶紧蹲下钻桌子底下了。
这几个行凶的人,见人就砍。
顿时乱成一锅粥了。
桌子也掀了。
这时候后厨的厨师,好几个人拿着炒勺,菜刀冲出来了。
这几个人,一看对方有菜刀,赶紧就往外跑,冲上了路边一辆车,这个车一直没熄火,一看就是专门等着接应这几个人呢,特别快就逃离现场了。
还好没有出人命,最后这件事儿也不了了之了。
特别有90年代风格都是拿斧头砍人的。
看这个片儿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呀。
现在治安好多了。
2017韩国动作片《犯罪都市1》,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豆瓣评分7.7,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7.2。
非常精彩、超乎预期的一部警匪、融合了黑帮、犯罪、警匪、动作、惊悚、喜剧、暴力、血腥……等诸多元素于一身,不亏为韩国影史19禁电影票房第三位 。
节奏紧凑,引人入胜,血脉贲张,人物角色形象鲜活丰满,演员表演生动,动作戏干净利落、剪辑快速、刀削斧砍、血肉横飞、暴力血腥,是典型的韩国犯罪片画风。
韩国电影中较为少见的警察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犯罪片,故事直击2004韩国扫除黑帮行动。
通过本片和众多韩国黑帮片,可以看到韩国黑帮的猖獗和肆无忌惮,很幸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中国。
马东锡担纲主角、饰演重案组副班长,第一次见他是在2016年的韩国著名丧尸动作片《釜山行》,如今的马东锡胖了好多,满满的肉感。
马东锡饰演的警察不落俗套,不脸谱化,有正义的一面,也有生活化的一面,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人物形象鲜活丰满,马东锡的表演朴实自然、深入人心,不刻意、不雕琢,为角色增色很多。
演员的选角都很棒,虽然脸谱化,但很贴近角色,尤其是黑帮演员形神兼备。
黑帮演员都是经常韩国电影中常见的反派角色,有几个还剃了光头,更加地有流氓地痞的狠样,用我小时候对黑社会的描述来说就是“刀枪炮子”。
大反派的饰演者尹启相的表演非常惊艳,令人不寒而栗。
本片有浓浓的中国元素,当然,中国元素在本片中阴暗不光彩,中国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到了韩国成为黑帮。
片中有多处画面中简体中文。
片中有多处出现汉语普通话,不过多数是韩国演员说出来的生硬汉语,韩国观众并不以为然,但中国观众听起来就会觉得非常可笑。
最绝的中国元素是大反派张谦是来自哈尔滨的黑帮,作为哈尔滨人,看到这一桥段搞不清是悲是喜,毕竟在外国电影中听到“哈尔滨”字样,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本片有一大硬伤,就是全程无枪,无论是黑帮还是重案组警察,竟然完全没有枪。
黑帮无枪倒还可以解释,但警局的重案组不配枪,抓捕犯人全靠穷追猛打、拳脚肉搏,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虽然导演是为了突出影片的暴力尺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真实感。
2017年,我是一刷。
2022年,为了给续集做铺垫,我二刷。
二刷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本打算看一部分就睡觉,次日继续看,结果全程观感亢奋,不忍离席,一直看完。
我曾在其他影评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好电影能让人从犯困看到不困,差电影可以让人从不困看到犯困。
本片虽然是二刷,虽然对剧情已经了如指掌,但仍然越看越精神,越看越不困,像兴奋剂注入了体内,有比喝咖啡还要强大的兴奋效果,这正是优秀电影的魅力所在。
2022年,续集上映,一跃成为韩国影史票房榜第3位(第一部是韩国影史19禁电影票房第三位),马东锡的这个另类刑警IP已经成为韩国本土第一大电影IP了。
本片是一部韩国动作犯罪片,比较小众。
晚上私人电影院只来了四位观众(三男一女),令我惊喜的是当晚《犯罪都市1》和《犯罪都市2》两部电影连看!
相当刹火!
十分过瘾!
《犯罪都市1》是我到私人顶级电影院观看的第39部电影,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看的第532部电影。
影片121分钟,一刀未剪,全程无尿点!
我也从来没有在私人电影院拉过尿!
(这点挺牛,39次观影,平均每次呆3个多小时,也就是在私人电影院呆了130个小时近乎六天六夜都没有上过厕所!
真是强大的前列腺!
)福州酷热,晚上也一样,还好私人电影院的中央空调冷气够强劲!
舒适的大沙发和脚凳给人舒适的观影体验。
我非常喜欢韩国“一拳超人”马东锡,他在《釜山行》孔武有力、有情有义!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永恒族》里他成为十位永恒族之一,跨入国际巨星行列!
本片他演活了一位尽忠职守,除暴安良,有血有肉的重案组副组长!
他长袖善舞,善于平衡朝鲜族黑帮毒蛇帮和夷帅帮的矛盾;他力大无比,对付街头混混就像杀鸡用牛刀!
他有勇有谋,利用两个搞笑线人对哈尔滨暴徒引蛇出洞!
正派主人公已经如此出彩了,没相到反派男一号更是牛逼轰轰!
尹启相扮演的哈尔滨张谦暴力冷血,杀人不眨眼,令人不寒而栗!
他手下的光头猛将(陈善圭扮演)更是比“孙红雷”还“孙红雷”!
演技封神!
其他几个本地黑帮头子也都是老戏骨,演绎地非常到位!
所以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警匪群戏!
结尾的男卫生间终极对决精彩绝伦!
之后上映的《碟中谍6》的卫生间大战估计都是模仿本片的这个桥段!
影片也有一些硬伤,比如哈尔滨张谦一行才三个人就直接吞并了毒蛇帮,简直匪夷所思,而且张谦手法过于毒辣,已经达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
而且为突出动作片的精彩,导演把片中所有人的枪都给他没收了!
歹徒用斧头、匕首和折椅,警察只能用拳头👊 !
[捂脸]一本好莱坞关于编剧的书说到:“几乎所有的电影故事都可以简化为一句话:某人要做某事,成或没成。
”所以这部电影就是“2004年哈尔滨朝鲜族黑帮分子逃到韩国首尔,大杀四方,地头蛇难压过江龙!
重案组副组长马东锡为维护辖区安宁,誓要铲平黑帮!
他成功了吗?
为避免剧透,暂且不表。
”精彩台词:“相亲相的怎样?
”“不怎么样。
”“不是说相亲对象是模特?
”“手模。
”“难道警察就可以为所欲为?
”“对你这种杀人的家伙,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我是哈尔滨张谦蛋!
”豆瓣评分7.7,我给7.5分。
不知道导演看没看过在30多年前由香港导演麦当雄、麦当杰兄弟拍的《省港旗兵1&2》系列,相似的故事不同的地点和时间…这次的故事把香港换成了韩国首尔,把偷渡的大圈仔换成了哈尔滨的朝鲜族…对中国移民其实没有这什么妖魔化,只是一部移民血泪史、讲述的都是历史的牺牲品和时代的悲歌…而大反派张谦的原型也是东北第一杀手、哈尔滨乔四爷的左膀右臂李正光(真实情况李正光是在北京落网),省港旗兵的模式加上李正光的人物原型,不得不说这片子导演算是中国通了!
哈尔滨的张晨。
这是喜剧片吧···
韩国演员们的口音都绝了,非常延边。记得《青年警察》上映时在韩朝鲜族同胞各种抗议影片丑化朝鲜族和大林洞,这片才叫真黑呢。说韩国人不好好练中文的,这发音已经很不错了,都能听懂,比《暗杀》的中文好十倍。
三星:简单粗暴不烧脑,打打杀杀燃点高。看到老马的气场还是这么强,碾压一切牛鬼蛇神,真是神级般的存在。“哈尔冰黑帮余孽张谦”的人设也是很有型格,尹继尚转型以后前途不错,最后那句标准国骂“操你妈”,太逗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什么黑帮,什么暴力犯罪,槽点太多都吐不过来,当作喜剧片来看还不错,有意思挺过瘾。
马东锡还是能打啊,拳拳到肉,只要往那一站再黑的反派也不担心他的安全。曹县族黑帮怕是这世上最没风度的黑帮了,自己人专欺自己人,倒是挺符合某国大部分人的人设。最后吐槽一下哈尔滨张谦蛋也够脑残的,好不容易润到韩国犯了事还敢润回中国,见过曹县人在韩国犯了事润回曹县的吗?长这么大哪边死得更惨自己心里还没点逼数吗?
老哥儿几个怎么吃小龙虾带壳啃啊!!!不扎吗!!!
韩式种族歧视
大韩民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要么就都讲韩语吧,反正也是中国朝鲜族的,和韩国人沟通起来也不咋困难,就不要勉强自己冒充中国人去讲汉语了,讲得不标准听着怪难受。好笑的一个情节是马东锡胳膊肘受伤了,结果因为上臂肌肉太发达导致自己看不见自己的胳膊肘哈哈哈哈哈哈哈
硬汉电影在韩国大地得到延续,完全因为马东锡的个人银幕魅力所带起的电影与电影类型。出去韩国电影的叙事,在角色塑造上有了很多好莱坞影片的影子,况且暴力的视觉冲击力在韩国电影环境下,也都得以很好的保留,就让此类型影片的魅力可以的完整呈现。戏剧bug向来不是此种片子需要过多顾虑的元素,只要动作好看,暴力够硬,人物够顶,电影就成了。《犯罪都市》在几组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描绘的很清晰,有层次。也就让动作推进有节奏,很是流畅好看。
马熊熊真是……啊,言语表达不了对他的喜欢,看他揍人、走路、摸自己的胳膊都觉得可爱得要死。胳膊太粗了,不管怎么扒拉后头都看不见,笑死。全程一枪不开,韩国警察都不能佩枪吗?
动作戏份可圈可点,马锡道这个角色基本是为马东锡量身打造,全片也基本是靠那两位男主角撑起来,这类商业动作片看着观感是畅快,但如果能在配角上多下点功夫,那也许观众更能感同身受。
看起来可真带劲,3.5
这是梦想中的抽大嘴巴该有的力度。
哈尔滨张谦蛋确实打不过庆尚道马东锡,厕所大战前究竟是怎么能说出:“怎么用了这么多纸,都不交税”这种牛逼台词的,真是不装不黑,故事非常接地气,甚至都拍出了一股乡土气,韩国犯罪片的演变真不错。
电影本来是3分,黑中国扣一分
这才是真武打片,现在国内的暴雨剪辑和意境武侠让动作片没意思极了。
不好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