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e系列真的是一部比一部让我失望,现在说起来只有一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这部cube3既没有了技术突破的成份,又没有了人性深度刻画的成份,只剩下一堆血淋淋恶心的画面,以及对cube1那个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局无情的破坏。
看完cube1的时候,总觉得cube的设计者是一个世外高人,赤裸地展现人性阴暗的一面,或者根本没有设计者,这只是上天对人理性和感性的考验。
但cube3中那个邪恶的老头破坏了整个cube的神圣感,竟然让这个如此龌龊的人来操控这个机器,那cube也只就是一个残杀的机器,毫无内涵。
可能看完cube1后对这个系列期望太高了,它本来就不应该有续集,cube2和3只是狗尾续貂而已。
让希望归零吧,那才是所有希望的开始。
三部曲终于看完,三部系列的最后一部感觉和第一部联系开始紧凑起来,并且给了一个完美交代。
逃出去的世界是什么?
cube目的是什么?
谁制造的?
这样几个核心问题。
虽然依然精彩,可是看到最后的感觉是,期望太大了,本以为是个更脑洞大的哲学世界。
谁知道格局小的可怜。
处刑罪犯,乌托邦控制,民主社会这样的概念。
制造者竟然只是权利缔造者。
而第一部说好的外星人兄弟们呢,说好的阴谋论呢。
全都抛开,结果给了一个政府控制方式。
(这部电影看到最后,看到了很多经典电影影子的前身,saw和大逃杀。
反转在于,测试小白鼠的人也是小白鼠,以为交代了大的世界观,其实还有幕后大boss这样的剧情套路。
或者,你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有木有想到越狱的经典剧情。
其实最后结局让我最不满的是,他成为了一个越狱小故事,本来是一个很棒的设定。
这部感觉特别像是,你本来玩的是人神之战。
对手是神。
结果你发现是人机对战。
所以,所有好的设定,好的启发在第三部全部玩完。
以上,peace。
但是依然怀抱崇敬之心,送上最诚挚的敬意。
为依然牛逼能够启发到这么多作品的优秀作品致敬。
真的希望他可以改变电影,让它成为一部电影也可以是教科书的教科书级别的绝妙演绎。
对啦,夸一下这部电影的英雄主义,还是很有必要的。
刨根问底的问清楚这个世界,是抵御无聊世界的一种方式。
(1.心慌方续集,从那个逃跑的人说起2.一个人不断的复制或者重复的做一件事情,然后出现了一扇大门的故事3.这个世界其实很无聊的,人们只会听自己想要听到的,说自己想说的,或者说别人想要听到的)) Eric Wynn: Do you believe in God? It all hinges on that?Dodd: Look, I just ask the questions and push the buttons, ok?Eric Wynn: What happens if you push yes?Dodd: I don't know... No-one's ever said yes.(描述一个注定会选择yes的人性试验)
个人认为三部都挺好的,整体剧情结合起来让我联想到弥留之国,各自对应其中的三种游戏类型。
第一部是梅花游戏——综合协作游戏。
游戏参加者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团结起来,运用团队精神一起逃脱立方体。
其中逃脱大师的扔鞋子大法,女学生和疯子的数学才能,建筑师,警察和精神科医师的专业才能都有所体现。
团队精神非常重要,最后好几个人也是被被害妄想症的二逼警察害死的。
在弥留之国中,最先出现的也是梅花游戏。
这类游戏放在第一位是非常合乎逻辑的,梅花游戏涉猎的范围很广,它可以更方便也更好的把观众引入剧情,交代整个游戏的结构背景。
第二部是方块游戏——智力游戏。
第二部其实确实和第一第三部联结起来的剧情关系不大,但不能说毫无关系。
第二部是第一部往另外一个方向更高递进的游戏方式。
从逃出三维密室到逃出四维密室,这个科幻烧脑的设定是非常有意思的,把我们从狭隘的思维带向了更广阔的宇宙。
第三部是红心游戏——心理游戏。
比思维极限更高的递进还能有什么呢?
也只有人心了。
所以第三部回归心理层面并且把整个设定圆了起来,并留下了一些悬念。
这个自愿进入游戏失忆后又疯狂想逃跑的设定让我想起了《人生切割术》。
人有时候就是会连自己都卖了对吧?
哈哈哈哈哈很有趣。
这里表达的人的自我假象和第一部表达的结构和主体的关系有联结,下面我慢慢来细说。
这部影片体现出的最有意思的就是社会结构和主体的关系。
很多人也是因为第一部中对这方面论述的那段剧情而爱上这部影片。
第一部中,建筑师承包了立方体工程的一部分,他只是想从中捞点油水,但他并不知道它是用来做这么残忍的事情的。
然后大家在猜测元凶是谁以及他的目的时,建筑师说:根本就没有操纵一切的人。
制造立方体的每个流程的人都不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然后引向更高的思考,随即悟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没有罪魁祸首,但每个人都是凶手之一。
悲剧就是这么发生的,我们来想想大部分自杀的人,压垮他的是某个特定的人某件特定的事吗?
当然不,而是一群人小小的恶意积聚而成的。
甚至大部分人并不是以伤害别人取乐,不是有意的,他们只是想“捞点油水”。
当代盛行“犬儒主义精神”,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使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变得越来越冷漠。
每个人的行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动,互相影响。
更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当我们多买几套房子来收租,哄抬房价,过着人上人的生活时,就会有几个人因为租不起房子而流落街头。
(如果有钱人都这样做的话。
)如果说建筑师的思考是第一部的高光的话,我相信第三部中的高光剧情是:问逃出立方体的人是否信神,然后按下no键。
yes和no的按钮让我想起集中营纳粹里把犹太人关进毒气室然后按下按钮杀死他们的故事。
实际上,神明并不是神本身,在我们的生活中,强权就是决定我们生死的神。
我们只要对强权说不,只有死路一条。
另外,更值得深思的是,按按钮的人。
我曾在一本有关社会学的书《恶的科学》中看到过,战后人们痛骂德国人,而每个参与恶行的德国人却都很无辜的说:我并没有杀人,我只是执行命令而已。
一部分人的任务是制造毒气,一部分人的任务是建造毒气室,一部分人的任务是把犹太人们关进毒气室(流程很零碎其实,我记不太清了),还有一部分人的任务仅仅是“按下按钮”。
这些仅仅需要“按下按钮”的人甚至不知道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自己说的,其实我不太信。
)但即使知道要做这么可怕的事情,他们敢拒绝吗?
拒绝的话被残忍杀害的也许就是自己。
无论是第一部中的建筑师还是第三部中按下no的人,滑稽的是他们本身做的这件事是非常正常的,却是实施残忍暴行中的一环。
建筑师是无意的帮凶,而按按钮的人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
这就是结构和主体的关系,结构形成了主体,而主体促成了结构的再生,无限循环。
帮凶们促成了恶行,并壮大了施暴的队伍。
大环境和个体之间亦是如此互相影响。
男主为什么签卖身契?
最后谈一下还原剧情的设定。
男主自己把自己都卖了,和人生切割术女主一样都是失忆之后难以置信自己会这样对待自己哈哈哈哈哈!
我们之前思考的结构与主体的关系中,“结构”指代的都是个人或者个人的行为。
那么这个设定,以及第二部对时间和平行空间的拆解让我开始思考:人是不是一个整体呢?
我不认为男主自己签的“卖身契”是被造假的,而更倾向于当时的他有某种目的而把未来的他给卖了,或者是平行世界的另一个他签了文件把这个他给卖了,这样就更能说通了。
那么我们再回到第二部的故事里把这些线索联系起来,既然这个组织已经可以制造出四维的立方体,那说明在这部影片里“人”决不是一个整体。
在《人生切割术》中,人可以通过大脑手术分为两个人格,生活人格签下卖身契让工作人格无休止的工作,自己坐享其成。
在本片第二部中,时间的重叠和量子发散的无限可能也完美诠释了人不是一个整体。
其他平行空间有无限个我,其他时间点的我也不是同一个我。
即使从三维角度来说,人也是由细胞等物质组成的。
所以我们不仅是结构也是由结构组成的整体。
宇宙多奇妙~而同为结构的另一个男主,却能签下卖身契决定我们看到的这位男主的命运。
这像不像我前面说的按按钮的人(神,强权)能决定其他人的生死。
纳粹能决定犹太人的生死。
本片表面就是围绕一个拥有复杂结构的立方体来展开故事的,甚至能够对结构和主体的关系展开到方方面面来体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看前面不知道是前传,只是知道又回到了这个房间。
又是这个各色的无限机关陷阱比较陈旧的房间,比起cube2白色先进的要原始多得多的房间看前面本来想给个三星的。
看到结尾,原来如此。
天才智障是这样来的原来。
很不错的衔接。
CUBE最出色的就是一部了第二部似乎有些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及想象范围,讨厌各种人性探讨看腻了实在。
这部简直就是天才智障的前传,其实一方面他是赢了这个组织的吧,至少rain逃出去了。
至少做了对的事。
至少他无怨无悔。
只是依旧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呢。
即使被植入芯片,即使傻掉了,他还是知道要回到蓝色房间。
回到一开始的地方才有的拯救。
一切又回到最初,回到零,重新开始,循环了。
但还是逃不出去的吧。
何人,何处,为何建的cube已经不再重要了吧。
也许这个世界真的在某处真的有个cube在运行。
太可怕了。
我觉得我阅片挺多的,给我后续阴影最强烈的,现在想想,也就迷雾,第九区,和心慌方系列了。
就是这种,看完后筋都在跳的紧张感,和绝望,还有浑身上下的出冷汗。
本来以为自己能把握住,现在看来还是应该选择好伙伴在下午的阳光下一起看,而不是一个人在房间深夜抱着枕头看。
胃疼,非常胃疼。
口干,非常口干。
看第一部心慌方的时候是在大概两年前,高一的时候,那天看完我就睡不着,每天都生怕自己醒来被抓走。
而且这部前传看完,连对第一部“弱智天才逃出”所抱有的唯一希望都没有了。
毕竟首先,片尾解释了他们的来历,都是带有反叛良心却被抓走的实验者们。
其次,就算他们逃出,在被问到是否信上帝的时候,也不知道会报以怎样的答案。
而且就算说“是”了,活不活的下来还不一定呢,毕竟这只是主观的“游戏”,而他们只是上面人们的小白鼠。
也就是说,从开始的开始,最初的最初,进去了就没有一丝可能性活着出来。
可是就算到了前传,片子也并没有完全讲清楚这个大组织,大概也是讲不清楚吧,毕竟这个设想本身就太可怕,虽然比起“人体蜈蚣”而言要有些逻辑,但是本质上来说,血腥和残忍程度却是一等一的。
不知道该说什么,满脑子都是一个想法,“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美好”。
除去只是为了增添血腥程度的鸡肋角色,主角们完全诠释了“好人没好报坏人更没坏报”。
别跟我说至少妈妈逃出来了,妈妈并没有逃出来,所有的母女相拥的场景都是Wynn的美好幻想。
我真的曾经非常期待,独眼能够死掉,或者他的手下能够崛起,再不然就是Dodd能够聪明点不被发现,不过一切都是我想太多。
毕竟这破片子没有传达任何美好理念,揭露人性,反映社会,通通滚蛋吧。
作为一名高三生,我觉得我过早地接受了社会的黑暗。
以后不想看太多片子了。
就酱。
军方设计了一个内部由25个立方体组成的大立方体,这些立方体里都藏有各种杀人机关,控制人员可以随意用计算机程序开启任何立方体里的机关。
制作和控制这个立方体的是有军方和政府背景的组织,他们会在某些罪犯及不同政见者的大脑内置入芯片,以此清除并控制他们的记忆,然后把他们放入那些空间里,让他们在逃脱的过程中被机关杀死。
即使有人逃到出口,也会被那里的机关控制住,随后监控人员会问他问题,然后杀死他。
男主角是负责视频监控并操作按钮的一个工作人员,发现空间中的一个持不同政见的女人没有像其他人员那样签署自愿进入空间的合同,并由此想到其他合同也都可能是假的,那些人不一定就是罪犯,于是凭借自己的超级运算能力和对空间的了解进入其中去解救那些人。
此事随即被上级发现,派人来处理,他们开启所有机关,想杀死那些人。
和男主角一起工作的那位同伴拔掉很多电源线,让程序无法运行,以此来解救被困人员,随后他被派来处理此事的人杀死。
这些人重启系统,想以重启后所有空间内会自动放出高温清除所有物体的方式杀死那些被困人员。
没想到,空间中仅剩的男女主角找到出口位置,利用重启后和放出高温前的一瞬间逃脱。
二人逃到野外后遭到埋伏在那里的狙击手们伏击,男主角为保护女主角而被捕,女主角逃走。
男主角被捕后,那个组织的人在他脑中植入芯片,并清除记忆,然后把他投入那个空间。
本片是第一部的前传,所以名字叫“零”。
片中解释了第一部的很多疑问。
尤其是男主角,脑部植入芯片的手术使他右手手指弯曲并不停抖动,虽然失去记忆智力也受影响,但超级运算的天才仍在,也就是第一部里的那位智障数学天才。
这部片子和第二部一样,以政府阴谋论为出发点,没有其他什么说教,更是增加不少血腥画面,完全娱乐化。
我认为这样做是最正确的,看这样的电影就是消遣,不需要被灌输什么思想、什么哲学,分析什么人性。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很变态很恶毒很神经质的那个拐杖独眼龙结局不太靠谱没太明白,看来还非得看看续集不可了^^
看过1.2之后,会感觉0更差一些。
1里还有关于人性的探讨还不错,2中涉及到了四维空间等还算高等的知识,但0,如果作为讲述CUBE的来源,未免牵强,我看到了就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工作站,没有人性的军方,所有进入的人都是被迫进入,所有进入的人都无法走出来,即使找到出口也是死路一条。
而且说这个是做实验未免拔高大了,里面的只能称为杀人手法,怎么能算作试验呢。
影片显示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老实巴交听命令的,无所谓人道,无所谓对错。
出现身份最高的就是独眼。
也算是从某种程度上批判了冷漠吧。
每一个人都冷漠,都事不关己,那其实每一个人都身处危险之中。
其实蛮奇怪的是男主LYNN是通过电梯进去的,其实电梯不是通向他们上司么,我以为会出现他们的上司,结果居然通向了CUBE,而上司又很快的得知,来到了工作站,也是神奇。
说明有摄像头也在监视他们?
关于该系列电影,就是1炫人性,2炫科技,0太牵强。
看到有评论说心慌方系列是狮门出品的,同时出了《电锯惊魂》。
似乎当我们说里面某人是恶人有罪的人的时候,内心会好受一点。
但其实个人认为,没有人可以对另外任何人的生命开这种玩笑。
明显《电锯惊魂》比该系列出名的多。
每部时长皆仅为九十分钟的三部电影中,除科技外,漫画和象棋是唯一出现的文化意象。
下盲棋的空间感和演算能力帮助主角穿梭于心慌方,而漫画唤起喜欢和他下棋的Dodd心中未泯人性,与科技控制下扭曲的系统奋起抗争。
再有就是宗教,惊慌失措的人用以祈祷稳定心神,产生不公之感出离愤怒的人拿它当罪魁祸首施以咒骂,最荒唐的是,走出cube的人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相信上帝。
如果不信,烧死。
科技打败宗教。
而人被科技灭亡。
不管你付出多少艰难,智慧和运气,你逃不掉这个旨在折磨人的科技系统。
男主在和另一个同事讨论的时候,话里话外就表示他自己觉得只要知道规律了出去就很容易。
尽管同事一直在劝他不要卷进去,可是大概是对自身智商的自信,他觉得就算他进去了也可以安全出来,感觉这个人物就有种天真的英雄,为了一个不认识的人,进去最后相当于一人换一人的方法,其实我是不太理解的。
他只考虑到能出去,可是出去之后呢?
还是一样会被抓回来,再循环。
如果说他真的想拯救的话,更应该的是去找到幕后boss从那里入手吧,他进去就相当于把自己送了啊
男主角好痴情呀
都比第一部强,这在续集电影中太少见了!
一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CUBE系列
其实应该是想说的太多了 导致好像什么都没说 而且硬伤磊磊。不管怎么着结尾了不再折磨观众了!(鼓掌
作为交代背景的一部,成功完成其使命。
已经不是純密室逃脱叻..果断一是最精彩的...这部情节弱叻..不过一想到要是把自己关在那种立方体里..密闭恐惧的我绝对連个思路都集中不起来..
算是有点到题...
为了不睡着,我dota去了
睡着了
不慎下了个法语的...一个半小时,看了3小时才勉强看完.....- -
方块内的一百种不同死法,拒绝重复
这一系列的败笔
跟其它两部没可比性
演技稍差
强大的政治隐喻啊 终于明白了 可是为什么评价会比第一部底呢?
其实有时候 我们也许根本不想知道 这到底是为什么
果然到了第三部就扯蛋了。
njw
感觉比前两部还精彩
狗尾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