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孽子

孽子,Crystal Boys

主演:范植伟,张孝全,杨祐宁,金勤,吴怀中,柯俊雄,柯淑勤,丁强,王玨,庹宗华,马志翔,沈孟生,陈柏霖,张捷,金士杰,萧艾,杨丽音,勾峰,李璇,田丰,林义雄,铁孟秋,王明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3

《孽子》剧照

孽子 剧照 NO.1孽子 剧照 NO.2孽子 剧照 NO.3孽子 剧照 NO.4孽子 剧照 NO.5孽子 剧照 NO.6孽子 剧照 NO.13孽子 剧照 NO.14孽子 剧照 NO.15孽子 剧照 NO.16孽子 剧照 NO.17孽子 剧照 NO.18孽子 剧照 NO.19孽子 剧照 NO.20

《孽子》剧情介绍

孽子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李青(范植伟 饰)因为在学校和同性同学发生不当行为,被记大过开除,一直盼望儿子考上军校的老爸(柯俊雄 饰)不堪耻辱将他赶出家门,从此他进入“新公园”荷花池周围的黑暗王国。在那里,李青结识了一心想去日本寻父的小玉(金勤 饰)、文弱清秀重情义的吴敏(张孝全 饰)、手脚不干净的老鼠(吴怀中 饰),这群边缘少年在杨教头(丁强 饰)照看下做皮肉生意,被许多“干爹”供养,也听说了许多在公园多年的隐秘传说,尤其是阿凤(马志翔 饰)与龙子(庹宗华 饰)的故事最为人唏嘘。有一天,出走十年的龙子回到了公园,一代又一代青春鸟们的羁旅似乎永远要纠缠在一起…… 本剧根据白先勇长篇小说《孽子》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罪恶黑名单第六季极寒之城麻烦了客栈珀尔马克斯·马努斯泳池不是不想嫁电影天竺鼠车车可爱的中国紫云寺家的兄弟姐妹银河街道毛骨悚然撞鬼经2013夏季特别篇练爱ING欲网突击周生如故生化追击九三年夏天野玫瑰河流如血殖民地士兵风云九州3琦玉歌者异次元爱情故事当妈妈成为杀人犯你是我的命运绿箭侠第一季最长的一周荒唐周五夜新年甜心青鬼

《孽子》长篇影评

 1 ) 81号,七彩孔雀

王小玉。

七彩孔雀。

真是贴切。

妖娆妩媚,裙摆摇摇的感觉都有了。

一句话,骚到骨子里去了。

很喜欢金勤。

他就是我要找的炽天使,如果我来找《麒麟夜》的演员,他就是常可道的那另外一半。

那个怀着一个梦想,不惜一切实现。

即使粉身碎骨,即使反复失望,仍期待浴火重生的炽天使。

小玉也一样。

那个无法释怀的樱花梦,梦里花落知多少。

身材那么好,那么娇嗔天然,不是漂亮,而是一种狡黠的迷人魅力。

说他势利,说他刻薄。

但是他对朋友,对兄弟,却可以两肋插刀,即使小敏割腕后的冷言冷语,也不过是大师兄对于师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给母亲买贵重的化妆品,跟她同台歌唱,与母亲躺在同一张床上嬉笑,聊天,信誓旦旦地说要飘洋过海千里寻父,帮老妈出一口气……他其实很孝顺。

对老周,他是薄情寡义。

他攀上林桑后东窗事发,被老周识破。

他们决裂,恶语相向,彼此伤害。

相握时无比温柔丰足的手,才能在殴打时格外稳准狠,相吻时温暖如待融的唇,才能把每一个字眼如冰珠般弹出。

(叶倾城的话,借来用一下。

)但是他最后将那串金链子还了回去,低声下气地说对不起。

其实感情,永远不可能如此简单地清算。

除非之间的关系只是金钱。

真的只有金钱吗?

可是,既然谁也不能阻止他去日本的决心,他也不会继续欺骗。

他所能做的,也不过如此吧。

看他每天花枝招展,顾盼神飞,似乎真的少年不谙愁滋味。

但是就像阿青一开始说的那样,不说身世,每个人都会很潇洒。

小玉,这个八面玲珑,伶牙俐齿的鬼机灵,也一样在别人骗他山东佬继父回来时,有张惊慌失措的脸。

在林桑收拾行装时,有一刹那留恋和失望的表情。

可是他能立刻振作起来,虽然世界上有些人,摔一跤就致命,有一些人却一身刀剐仍顽强地活着。

小玉就是后面一种。

他曾经对林桑说的,不放弃,挨家挨户地找,总会找的到。

有秋菊那样的精神,为了自己的信念也好,樱花梦也好,坚定地寻找一个说法。

能不能找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寻找。

他最终搭上了去日本的船。

彼岸真的有花吗?

但愿吧。

不过我相信。

小玉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会好好活下去,快乐地活下去。

因为他是七彩孔雀,不是那只没有脚的鸟。

所以即使落地,他仍然可以骄傲地踱来踱去。

 2 ) 《孽子》扉页:献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夜里

《孽子》扉页:献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夜里,犹自徘徊于街头 无所归依的孩子们。

看到这句话,是在三年前广州的一家书店,当时浑身一阵颤栗,从此无法忘怀。

  这句话好凝练,把人的心都写出来似的。

这十年来,我也像一只孤魂野鬼,在最深最深的夜里,荡过来荡过去,无所归依。

  如果我们好好的,又有谁会选择这条堕落之路。

  《孽子》最后一集,傅老爷子去阿青家劝说阿青父亲,临走前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为效忠了一辈子的国家使你做了孤臣,你又何必让仰望你的阿青做不可饶恕的孽子呢?

”。

这句话以老爷子悲怆的语气说出,是那么的令人痛心。

这是整部电视剧唯一一次出现“孽子”一词,终于在剧末契合了剧名。

孤臣孽子——   ——孽子孤臣 《孽子》一剧,从某种意义上讲,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父子关系。

阿青父子,龙子父子,傅氏父子是剧中主体。

阿青被父亲逐出家门;龙子背着父亲的一道放逐令“你这一去,我在世的一天,你不准回来”在纽约流浪了十年,受尽了折磨;傅老爷子的不原谅葬送了爱子的生命,还是老爷子与阿青父亲的一句话“你的儿子毕竟还在世,而我哪,终究带着一辈子的愧疚进棺材”。

除了这三对关系,小玉一心要寻生父,老鼠的哥哥对他的虐待,小敏父亲对儿子缺乏父爱,也都涉及到父子关系,也许,老鼠和小敏对中年男子的依恋正是要在他们身上找寻父爱。

  每次重看《孽子》的剧集,都会落泪。

一个朋友曾这样说,很多思想家、智者、哲人终极的时候都归于“人类普遍的悲痛”上去。

白先勇不也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写尽人类普遍的悲痛吗?

 3 ) 啊啊啊我终于找到这篇原型讨论文了

这位所谓的「国民党名将」白崇禧将军,他原不是国民党人,而且跟国民党始终是貌 合神离。

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在军事上展现足智多谋的一面,人称「小诸葛」,跟李宗仁同 一夥,属於广西桂系将领,跟广东黄埔陆官出来的「血统」纯正的国民党军人不是同一回 事。

抗战胜利之後曾经担任过一阵子「中华民国国防部长」,後来因应情势,担任「华中 地区剿匪总司令」,就在这惨胜又惨败的几年,他跟蒋中正总统结下梁子,以致於来到台 湾之後到死都郁郁不得志。

先说抗战胜利还都复员,开了个「制宪国民大会」,弄出一部「中华民国宪法」,然 後要选中华民国行宪第一任总统、副总统。

总统没话讲,仗刚打完,蒋中正声势如日中天 ,谁能跟他竞选?

连毛泽东从延安跑去重庆会谈的时候,在鹅岭飞阁蒋中正行馆敬酒之际 还得当面送上一句「蒋主席万岁」。

可是副总统就难搞了。

国民党的意思,是要拱孙文的 儿子孙科上去,其他几位像是于右任等等只是陪选。

可是桂系将领这回不买帐,不让黄埔 大小通吃,所以李宗仁要选。

选情紧绷,双方在南京各大饭店摆流水席拼选票,只要你是 制宪国代相关人等,总统选举期间在各大饭店吃喝一律免钱。

国民党砸钱也没有用,桂系 的动员力量硬是把孙科挤下去,李宗仁当选副总统。

票开出来,孙科在会场记者包围下, 脸色铁青地离开。

我们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将军,早在桂系势力还没跟广东合流之前,跟李 宗仁就已经广西铁三角之二,(另一个谁谁谁一时想不起来),小诸葛为李宗仁运筹帷幄 之处正不少,这回硬从国民党手里拗下大位,恐怕白将军也关系匪浅。

再说这「华中剿总」,先是驻节江西九江,後来白总司令要移去湖北武汉,可是武汉 已经先有程潜的部队在,白老总的意思是,武汉他要,叫程潜走人,所以程潜只好把武汉 让出来,自己往南到湖南长沙去,毕竟人家是剿总,程潜怎麼争得过人家?

这程潜後来也 就投共了。

比起九江,武汉离南京更远,白崇禧这一去,藩镇坐大,南京国防部渐渐管不 动武汉,还有他华中的几十万大军。

然後时间来到「中华民国在大陆」最关键的一役,徐 蚌会战(或者,所谓的「淮海战役」)。

在华东,蒋中正百万军团在南京北方不远的战场 失利,有意思要调动华中部队下江。

国防部急电武汉,武汉大军不动。

国防部又急电白崇 禧麾下大将宋希廉,要他立刻进京开会商讨情势。

结果宋希廉开完会立刻被蒋中正召见, 晓以大义,希望他把意思转达白崇禧,让部队东下,还在南京官邸一起看了一部「精忠报 国」的电影才让他回去。

宋希廉回武汉,当著大家的面转达总统的意思。

白崇禧听完没表 示意见,叫其他人先离开,只留宋希廉在办公室,然後气氛诡异地问宋希廉对当今局势的 看法,於是白总司令也暴露了他的想法。

南京方面等不到一兵一卒东下,蒋介石终於按耐 不住,不再找人传话,直接王见王,自己打电话到武汉,亲自要白崇禧发兵。

刚开始还客 客气气,可是讲了半个多钟头,白崇禧还是各种理由不愿东下,於是我们快要完蛋的中华 民国总统、五星上将蒋介石在电话里对著他亲自任命的华中剿匪总司令,破口大骂「娘希 匹」(宁波土话,大约相当於台语的「干╳娘」)。

白崇禧总司令的意思,有明的,有暗 的。

明的是,蒋介石这武汉你还要不要?

华中你还守不守?

我这一动华中空虚,人家轻易 渡江,下湖南入四川,大江以南不日沦陷,你还有多少版图可以丢?

至於暗的,则是他跟 宋希廉讲的意思,眼前局势不能靠蒋介石那种打法了,要跟共产党和谈,咱们保存实力, 跟共产党谈个划江分治,这样至少还保有半壁江山,若是再打下去,那就什麼都没有了。

可是我们的剿匪总司令想去跟共产党和谈,这种话对著蒋介石那种人,怎麼能明白说得出 口?

但即使没说出口,武汉依旧不发一兵,不开一船。

我们的小诸葛明的暗的都有道理, 只是乐观过头,把蒋介石跟共产党都想简单了,以为这还是那个他赖以起家的军阀时代, 可以合纵连横划地为王,殊不知蒋介石、毛润之两人都「不只是军阀」,不论你华中剿总 动或不动,谈或不谈,人家国民革命军和人民解放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等到华东战场被 人吃光,武汉再有实力也独木难支大厦。

即使把蒋介石搞下野了,李宗仁代行总统职务, 跑去跟人和谈也挡不住人家大军汹涌渡江。

我们的华中剿总白崇禧将军一路「转进」到海 南岛,後来终於还是来到台湾。

所以你想白崇禧到台湾来会有什麼待遇?

当然是武功全废、永不重用而且还遭到监视 了。

蒋介石还算有风度,白崇禧逝世的时候,他亲临民权东路殡仪馆告别式场致意,让他 办个风风光光的国葬大典,那是1966年十二月冬天,蒋介石八十一岁,八年前打过八二三 炮战,中华民国在台湾十七年。

这十七年里,白崇禧被解除武装,基本上没什麼重要的事 可做,偶尔和友人跑到花东山区打打猎就是了。

今天还留下一张他跟叶公超先生在东部狩 猎时拿著猎枪打猎的合照。

所以, 白家,至少有猎枪吧。

:) 这样一个轰轰烈烈英雄一辈子,曾经敢当面跟蒋介石呛声抗命,而晚年又被打入冷宫 权势中落的父亲,在白先勇先生的小说里,则分别出现在好几个人物的身上。

至少在《孽子》之中,白崇禧出现在两个人的身上,一个是傅崇山傅老爷子,一个是 王夔龙的父亲王尚德。

傅崇山傅老爷子,这个《孽子》当中最尊贵的人物,更别说了,连名字都有个「崇」 字,也是一个曾经显赫但是後来被冷落的大人物。

不是有一次阿青、小玉、吴敏、老鼠他 们在新公园被警察抓去?

那一次多亏了傅老爷子出面才救了他们。

可是你听傅崇山讲的, 他如今跟那些新面孔都不熟了,这次可是托了好大的人情才说动关系,放阿青他们出来。

讲起来之费力的,你简直可以想像一个失势老人卖著最後一点老脸去拜托人家的模样。

( 这让我想到电影《笑傲江湖》里面,林平之他父亲林剑南(?

)当著令狐冲及其师妹发功 ,以证明自己就是林剑南的那种场面,他其实人老了,发起功来气喘吁吁,可是令狐冲心 地善良,还是给他鼓掌叫好。

)可是若光说这没落贵族在国族历史里「旧时王谢」的气象 ,白先勇笔下尽多,不是有人说他是个「死人化妆师」吗?

写的都是一些活在过往,已经 过气,却仍然妖豔的人物,用蔡康永的话来说就是,都是一些「泡在福马林里面的人」, 尤其《台北人》最是,那麼那根本就是一整个时代的问题,也不定傅老爷子就寄托了白先 勇对白崇禧的什麼,但如果说傅崇山傅老爷子也是在大陆当过官,也是来到台湾就退了役 ,也是偶尔跑去花东地区猎山猪,更而且,死了也是葬在台北市六张犁极乐墓园最高的山 顶,那就「非常白崇禧」了吧?

只不过虽然同样是葬在极乐公墓,傅崇山的景况却凄凉的 很,因为白崇禧的国葬大典被作者移给了王尚德。

一个是「崇」,一个就是「尚」,「崇禧」对「尚德」倒也工整。

王夔龙後来不是去 见了傅伯了吗?

藉著傅崇山的口说出王尚德非比常人,是个於国家有大功勋的人,这十年 来不让龙子回来是有苦衷的。

说他的葬礼是国葬的规格,当天来了很多重要的人,不方便 让夔龙出现。

王夔龙则是哭诉说他在美国一直想回来,四年前他母亲过世他就想回来了, 但是王尚德不准。

这个王尚德,以前在南京住在大悲巷,而大悲巷正是白家在南京的住所 之一。

在1962年,白先勇的母亲忽然过世,他依据回教习俗「走坟」四十天,第四十一天 就上了飞机去美国留学。

到1966年12月,白崇禧过世,之间也是四年。

只不过到了小说里 面,是连「母亲的丧礼」也错过了。

(我忽然不确定白崇禧的告别式上,白先勇有没有出 现。

)至於来了很多重要的人,那蒋介石当然算是重要的人了,毕竟是国葬大典。

所以一个白崇禧,被分散成傅崇山、王尚德两个人。

白先勇除了变成王夔龙之外,还 有变成谁吗?

(暂时想不到。

) 倒是号称是一部民国史的《台北人》,最後一篇就叫〈国葬〉(让人想起屈原九歌最 後一篇叫国殇),写的场面几乎就是白崇禧1966年12月 9 日告别式的场景,连总统颁的挽 额都一样是「轸念勋猷」四个字,只是逝世的人变成了李浩然将军,路口的高大牌楼从「 白故健公上将之丧」(白崇禧字健生)变成了「李故上将浩公之丧」,此外如灵堂的布置 、殡仪乐队、送行车队最前面的四星上将旗等等,一一皆如白氏葬仪。

〈国葬〉写在1970 年。

广西白崇禧在去世四年之後,化身成白先勇笔下故事里的广东将军李浩然。

十五年後 ,1981年,分化成了《孽子》故事里的王尚德与傅崇山,这两人一个备极哀荣,一个身後 凄凉,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他们的儿子——王夔龙与傅卫——都爱上了男人。

这一点,他们 两人也跟白崇禧一样。

1970年在〈国葬〉里还有一个人也变形到了1981年的《孽子》,那就是刘行奇。

他一 出场就已经是个和尚,不过他原来不是和尚,是李浩然手下广东子弟兵的一名司令,是员 猛将,北伐时还曾经打赢过孙传芳,不可一世。

後来因为作战失利被八路军俘虏了一年, 从广东逃来台湾,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一脸枯黑,头发掉光光,还被革去军籍,後来去作 了和尚,穿著架裟来向李浩然致祭。

这个刘行奇,十一年後在《孽子》里出现,打胜仗的 时间地点,从北伐时的龙潭大捷变成抗战时的长沙大捷,同样曾经被共军俘虏,只是地点 变成了湖北武汉东北方的大别山,而且身份从司令变成一个团长,籍贯从广东变成四川, 同样逃到台湾之後被革去军籍,不过这回他不做和尚了,跑去取个台湾女人结婚生子,变 成李青和弟娃的爸爸,而且一出场就是个高大的身躯——不是一把骨头,而是一大把骨头 ——,还长出可以根根倒竖的花白头发。

再过二十二年,2003年公视《孽子》,李青的四 川爸爸(前广东司令刘行奇)又变形了,这一次他的光荣战役变成了台儿庄大捷,外型从 一个四川汉子具体化成一个台湾欧几桑,没这麼高大,却胖了许多,头上的白发忽然变得 乌黑,可是却几乎又掉光光,而无法再根根倒竖了。

而且更严重的是,根据许多观众的看 法,他的口音已经混乱到让人不知道他到底是哪一省人。

推测起来,这也许是因为这个角 色的原型经历了太复杂的前世今生,终於在第三次变形的时候产生严重的自我混乱,以致 於开始口舌不清的缘故。

不过如果可以在其腔调中分辨出广东腔、四川腔,乃至於柯样的 台湾国语,基本上都不成问题。

可是有观众指责,怎麼这个爸爸的角色明明是演一个四川 的人物,讲出来的话竟然会有山东腔?

而且就只会那麼一声「俺」。

这就观众自己不仔细 了,人家可是在第三次变形的时候跑去台儿庄打过仗呢,台儿庄在山东你不晓得吗?

在山 东打过光荣的一仗,讲话沾点山东腔算什麼?

你没看见当今许多台商不过是到大陆做点生 意,回来讲话不经意之间就已经南腔北调了?

话说回来,他在山东就只打过仗,所以只会 这麼一声「俺」,也不算贪多务得吧?

人家还没让你听到湖南腔、南京腔以及海南岛腔呢 ,更别说这个人物原型的流变一旦扯上了咱们柯样,恐怕讲话来点上海腔也不是不可能。

(别忘了人家演过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四行仓库在上海。

) 所以,基本上李青的父亲这个角色,他的原型应该不是从白崇禧来的,而是从白崇禧 的某个落难部属来的。

这也可以让人理解一件事,那就是为什麼当李青的妈妈黄丽霞跟小东宝歌舞团的小喇 叭手私奔,李爸爸追出去的时候拿著的是一把看起来容易让人误会成无线电的「前国军团 长自卫用手枪」,而不是绝不可能让人觉得那不是枪的「前国军剿匪总司令失业时打猎用 双管猎枪」。

白先勇先生从小在这些没落贵族的氛围里耳濡目染,生活中很多的人物拆解又融合之 後写进他的小说里。

可是有一件事,他视他父亲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白先勇 语),像他就说他近年来致力於为他父亲白崇禧立传。

在他的文字中,用到他父亲的部分 ,我想辉煌的部分不用讲,即是写失意的时候,他可能也不会把白崇禧用到李青父亲的这 个地步。

你想想那个时代,连毛泽东都要举杯当面高呼「蒋主席万岁」,这个人却敢当著 蒋介石的电话抗命,虽说是形势比人强,但终究这样一个人格特质,即使在失败的时候应 该还是有一种尊严和贵气。

如果是狮子,那死掉了还是狮子,不会就变成狗或老鼠。

在小 说还没开始就已经死掉的王尚德,以及活到小说快结束才死掉的傅崇山身上,似乎也感觉 得到在王谢堂前的燕子下,生荣死哀里一点最後贵族的馀韵。

不过我实在离题太远了,这些人根本不是主角!!!

以上这些都是不要紧的废话跟搞 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专心看戏吧!

我最喜欢小玉这个人物,不知道金勤会演得怎样。

可是就演员来说,超喜欢只出现一 集小阿青。

张捷的台词不多,可是那双眼睛真是超多话的。

-- ☆ [Origin: 新椰林风情] [From: 61.217.203.226] -- * Origin: 中山大学 West BBS-西子湾站 * From: 218.167.160.85 [已通过认证] 这是从百度贴吧转来的文章,原文在这里:http://tieba.baidu.com/f?kz=143846769曾经用百度搜孽子原型的文怎么也搜不到,谁知道谷歌傅崇山搜出了这篇文章,出处不明,不过应该是台湾人写的。

这应该是关于讨论《孽子》原型的最好的一篇文章了。

 4 ) 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知道《孽子》还得从大三读小说时候说起。

大三时候读《鹤唳华亭》,惊艳于作者梁园的文笔,也从梁园的微博中知道了原来白先勇的小说还被曹瑞原改成了电视剧,因此便先看了《孤恋花》。

因为被震撼得不行《孤》,拖了大半年才看完。

后开始看《孽子》时,人生经历了大变故,看一集哭一集,整个人哭得不能自已,最终放弃了,到毕业也没能看到结尾。

到今天终于了了当年的结尾,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一部《孽子》看完好像走完了半辈子。

故事中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每个人都渴望爱却又被爱困在世俗的牢笼里。

他们之于父母是孽子,放大了来看,国民党之于中国又何尝不是?

不得不说曹瑞原真是会挑演员,范植伟当年真担得起美少年这个称号,棱角分明的脸与忧郁的眼神太合适阿青这个角色。

而今杨佑宁和张孝全都成了大器,范却游走在边缘真是不免让人痛惜。

回想起陈小霞的一句歌词:生命像破了的桨,怎么也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阿青最后去看了父亲,却最终没有见面,仍旧回到了公园,冥冥之中天注定,一切又都回到了原点。

这次看过一遍,仔细地看过一遍之后,不打算再看,下来准备把《一把青》看了。

总结一句话:老不看曹瑞原。

年纪越大,看这种生离死别的虐心作品越难以承受。

对万事万物有情终究会有无尽的烦恼,可如若人真能断情绝爱,这人也真不必为人了。

k

 5 ) 那段天雷勾动地火的生死绝恋

相约好一起打牌,结果半路出了岔子。

一整个下午刚好看完良生那个小贱货口口声声称道的第11到14集。

孽子。

阿凤与王夔龙生死绝恋那场戏。

阿凤一袭红衣出场,在新公园蜷缩成一只受伤的猫,龙子撑伞,被阿凤拥入雨中亲吻。

他们说,这是天雷勾动地火的开端。

一个爱而不能爱,血液里流淌野性的因子,逃走却怎么也逃不出爱欲的纠缠,化作一声声凄厉的涕泣。

最终胸口刺入一把利刃。

一个爱而爱不得,被唤醒的二十多年癫狂情欲,把握不了身边人,挽留不住他对他的流亡。

最终一把利刃开始对自己的无期审判。

那个夜晚新公园下起大雨,雨声盖过划天的长啸,雨水稀释五公升的热血。

天雷勾动地火。

暴雨止息。

爱或生,或死,变成传说里的一则寓言。

听见,惊羡。

看见,惶然。

十年后。

王夔龙回到新公园,他遇见阿青。

据说,阿青有一双跟阿凤一样的眼睛,闪烁,迷离,惶恐,挑衅。

龙子对阿青,是一截枯木,看得清年轮的走向,摸得出岁月的划痕。

阿青对龙子,是一阵春雨,打进他的牢房,刷洗尘埃,闻见十年前那场旧事的味道。

再靠近一点。

再靠近一点点。

我就跟你走。

相互取暖。

又各自奔离。

旧事没有重演。

他是阿青。

他不是阿凤。

他是龙子,他却不是当年的夔龙。

十年的流亡刑狱。

他像孤魂野鬼。

最终还是没有在当年那个地方找回自己的尸骨。

 6 ) 一点感受

根据目前为止豆瓣提供的数据,这部电视剧有638人在看、5628人看过,另外还有6623人想看。

应该说还算是比较热的一部电视剧了。

也许每个人看这部电视剧的原因不一样,有的想猎奇,有的想追自己喜爱的演员。

就我而言,我只是想看看把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是一个什么样子。

其实这部电视剧“创造”了挺多原著没有的人物或情节的。

原著中,和李青发生“淫亵行为”并导致其被开除的的是“实验室管理员赵武胜”。

但是在电视剧当中却创造出了一个“李青的同学赵英“。

不过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赵英这个角色的出现却也挺合情合理的。

这样可以让观众觉得,藏在李青血液里的某种东西是在和同学打打闹闹中渐渐被激发出来,而不是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

毕竟电视剧不像小说,它需要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把一些人物的特性(如李青)勾勒出来。

而且赵英这个角色有一个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在里面,现实生活中应当会有不少这样的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关于情节的展开,一些和原著顺序上的区别是肯定有的,毕竟电视剧要有他的一个铺陈顺序。

其中有几个情节的增加我印象比较深刻。

试列举如下:①李青母亲黄丽霞的去世。

原著中黄丽霞死在知道弟娃死讯的第二天。

而电视剧中,当她知道弟娃死后虽然很崩溃,但没有立刻死掉,而是由李青继续照顾了挺长一段时间,最终是死在李青的怀里。

个人认为这个改编改得不错,挺让人震动的。

另外,电视剧还安排了李青父亲去寻找黄丽霞的情节,这也不错,使李父的形象又丰满了一些。

②傅崇山拜访李青的父亲。

这个情节也是原著中没有的。

不过我想这个情节的安排可能更能表现出导演本身的一种意愿。

因为在看完这部电视剧之后,我又接着看了一个关于本剧的访谈。

其中导演曹瑞原提到他其实并不特别想铺陈太多敏感的话题并以此为噱头,他更多的是想要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是现在社会中越来越缺乏的。

那么傅崇山拜访李青的父亲这一段,可以看作是“一位父亲的独白”,亦可看做是人们对一个特殊群体的关怀和理解。

我想这个不仅是电视剧所想要表达的,也十分符合原著的一个立意,更是这个群体的人所乐见的。

以上是关于电视剧中的一点点“创造”,接下来想简单说说其他的。

演员方面,范植伟(李青)长的是不错,而且演得也挺好的。

我觉得他能够表现出李青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内敛特质。

可是就我本人而言,却并不太喜欢范植伟这个人……金勤(王小玉)演得挺出彩的。

本身在原著中小玉就是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物,而金勤也把握的很好,确实挺像“七彩孔雀”的。

张孝全(吴敏)应该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

张孝全本人长的高大壮实(曾经有人说他像水管工,汗),但眼神却很温和。

吴敏这个人物在小说当中是比较细腻、隐忍、坚毅的。

虽然和张孝全的外形身材有那么一点反差,可给人一种能“收得回来”的感觉。

庹宗华(王夔龙)比较符合我心里勾画出来的那个形象。

看到有其他友邻说庹宗华演戏太“用力”,蛮琼瑶的感觉。

不过我感觉还好,王夔龙这个形象本身就是一个占有欲比较强的人,虽然平日里看上去比较儒雅,然而情到深处也就顾不得那么些的。

或许庹宗华这样“用力”地演,可能更能让观众理解,李青的最终离开一来是他明白他终究不是阿凤,二来是他明显地感知到了王夔龙的那种控制欲。

其实各个演员都演得不错,整个氛围和色调都营造的比较好。

虽然有些地方拖沓的一点,但并不妨碍这部电视剧的成功。

又及: 书评在此→http://book.douban.com/review/4619725/

 7 ) 两点疑问

一个是龙子在公园杀阿风时的刀子怎么来的,当时并没有他拿刀子的镜头,之前也没有他带刀子的铺垫和当时他需要随身携带刀子的理由。

另一个是小敏为什么又要从乡下回来台北,看剧情是因为小敏爸爸又开始赌钱吸毒,但这里并没有镜头交待,显得有点突兀了。

此外,我觉得小敏爸爸是一个塑造的比较失败的人物,戏剧里有关于他知道小敏是同志后很失望的情节。

但如果他本身就是一个赌鬼吸毒的烂人,就算知道了小敏是同志又能产生什么戏剧冲击呢。

更何况戏剧里面他出现的场景里都表演的太过像老实的好人,所以之后的再次变坏就显得很不自然。

 8 ) 范宗沛走入我的世界

每个乐师的风格都是一部体系相对封闭又不可复制替代的哲思载体,如若对其作品没有体系化跨域的了解和熟知,那也无权去言语什么。

就《孽子》这部电影想俗浅写写,寮表心意。

早有耳闻范宗沛先生,我最先接触到的是《杨柳》这首配乐。

先说说这首曲子的大致背景,这是范宗沛先生2003年据白先勇作品《孽子》小说而成的电视剧配乐12首曲子中的一首(据我所知《孽子》是华人世界第一部反映现代同性题材的文化作品,引申一句尼采的文字“世间最美的感情莫过于友情,并非爱情”,可惜至今只看了一部分。

)。

我个人理解可以算作新世纪音乐题材之内,提到这个我再多说一点。

我们整个八零后和九零初的人由于人口以及经济文化结构形式局限(也可以说成时代背景,但看看现在中国经济文化思潮急于转型的骚动你就会懂得),自身简单的音乐体系成型都在所谓“新世纪音乐”背景下,所以不要见人张口就摇滚就这个那个乐队,也不要一听弹琵琶吹箫拉二胡就说东方古典。

我们所理解的“纯音乐”是新世纪音乐的一部分也是核心。

回转正题,这首曲子用惯有的钢琴做引导,而主旋律则是大提琴。

以前接触到的是小提琴,她时而婉转丝滑,时而牵扯出旧时光令记忆翻箱倒柜,时而哀怨刻骨铭心若岁月雕琢的每个赶脚,时而妩媚轻佻线条感强烈。

最近两个月一直在听范先生的曲子,单单《孽子》的配乐,这是我浅薄的记忆硬盘中唯一能找到关于大提琴独特的感受。

大提琴在他的曲子里画面感质感甚是强烈,同时你会感觉到厚实的时代感,那是一种压迫式的深沉的有人物有故事有天地悲悯的感受。

这与久石让在《入殓师》里的配乐有异曲同工之妙音(后面会说到)。

其实范先生也说过,《孽子》是他这一生最好的创作,估计以后也无法超越。

说到这里也许有了解的人就知道,范先生曾有九年的大提琴师供职生涯,是的。

这也如平日里我们常说的俗话,天赋只是微小一份而后天的付出和体验才是关键。

于生活的每每角落和波段里更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唯一能沉淀出的精华是真诚付出过的生活生命体验,无论生命呈现过或即将要呈现何种状态。

再提到配乐大师的话题上,配乐师各自有独特的音乐艺术哲学。

比如约翰威廉姆斯,他以史诗大片配乐见长(《星球大战》三部曲、《辛德勒的名单》、《艺伎回忆录》等等),其视听效果堪称好莱坞最佳。

气势雄浑,悠远绵长,有呼唤感,历史情怀厚重,这类似于大片中的超广角镜头。

再比如,詹姆斯霍纳,他以风笛见长(《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等),他是欧洲民乐作坊的集大成和跨越者。

至于意大利和德国的几位重量级大师只是粗浅的接触过几首曲子,不敢言语一二。

西洋管弦乐就目前来讲,能驾轻就熟的大陆音乐艺术家还凤毛麟角。

而东方艺术的大成者一般产生于日本和台湾,也可以说东方文化精髓根在中国而传承和创新在台湾和日本。

不敢说大陆在新世纪音乐方面有什么,台湾有“风潮音乐”(风潮音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Wind Records Co., Ltd.)成立于1988年。

不了解的可以去找度娘,你会惊讶你曾在万千里挑选的可以适合填补心灵的乐曲九成出自风潮唱片。

),日本自然就不用说了,随便来几个你就够用你的情绪赶脚了。

宫崎骏系列的配乐师久石让(《入殓师》也是久石让的配乐),菅野洋子,坂本龙一,武满彻和喜多郎前辈级的人物。

当然艺术无深浅贵贱,见仁见智,以上的文字只是个人粗俗的理解而已。

但心里确实希望眼下经济文化等转型革新能出现一些在配乐作曲方面立住脚跟,用音乐语言传递传承生命和生活体验的配乐艺术家。

 9 ) 你的心给了谁

看『孽子』细腻,激情,压抑让人流出温暖的眼泪。

大提琴整集整集的出现。

一遍又一遍让人觉得这种乐器天生容易让人悲伤。

凌晨2点钟。

睡意朦胧时候的结局,让整个人更加恍惚。

于是想着阿青最後还是没有和龙子一起。

这样入睡。

他承受不住龙子那般爱。

一直觉得阿青和赵英的那段情节是最好看。

青涩,纯真。

他一直不敢告诉赵英自己的感觉。

他怕破坏两人的友情可就在弟娃死的那夜,感情终于如洪水般爆发。

年轻的躯体纠缠在一起,热烈地让人心痛。

可是终究是被大人发现。

『你不要再和我讲话!

』赵英走了。

阿青被迫退学。

几个月后书店重逢的两个人。

赵英说他要去留学。

临走的时候,赵英跑回来,死命抱住阿青『对不起 对不起 对不起。。。

』阿青没有讲话。

——其实我觉得最命苦还是阿凤——死了。

何止是死。

阿凤死的时候,脸上更多的是被解脱了的笑靥『我欠你的太多,今生还不起。

下辈子我再还你好不好?

』『把我的心还给我。

』龙子的声音痛苦绝望『你来拿啊,有本事你就来拿啊』于是冰冷的刀子,刺进阿凤的胸膛。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大年夜。

滚烫的鲜血流了一地。

可是就如龙子所说的,死的并不是阿凤,而是自己。

 10 ) 孽子的温情

题记:这是三年多前写的东西了.现在来写,应该更加清楚,比如定义,什么是温情.也更冷静.但不想改了,这就是当初的那个状态.在很多年中,大陆的影片、电视剧缺少让我感动的温情。

不是他们的故事没有温情,而是他们的表现方式很难让我感受温情。

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呢?

是被大叙事挤压的感情。

政治是大叙事,苦难是大叙事,道德是大叙事。

这三个东西似乎是大陆的片子中永恒的统治主题。

如果是讲政治的,温情简直就被挤得不见了,所有人都打着政治腔,让人神经紧张,连开个玩笑,幽点默,谈个恋爱,都让人无法放松。

从小到大那么多的战争片,都是这样的例子。

他们不讲温情,只有政治。

其实政治也没有讲好,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而如果是讲苦难,他们会表现哀痛、悲怆、绝望,可是温情是配角。

疗救所有哀痛、悲怆、绝望的,不会是温情,而是事件的结束,历史的过度,或人的成长。

比如:《霸王别姬》,它讲了爱情,爱情的绝望和破碎,但这些爱情并没有成为力量;并且,对苦难的表现远远超过了爱情。

再比如:《芙蓉镇》,里面有激烈的爱情,但爱情并没有成为影片的主角,是人的韧性、生的意志,和对政治的控诉成为更主要的东西。

再如:《牧马人》,辽阔草原、渺渺炊烟、温馨小屋,男主人公的去而复返,这里有温情,但温情仍然不是主角。

谢晋的片子是我比较认同的为数不多的再现中国人特有温情的片子,可他仍然把温情和政治绑得太紧,温情的分量不够,似乎永远担当着政治/苦难主题的配角。

然后是讲道德的片子。

中国人爱讲道德,讲到看不清人的地步,就连带把温情也看得模糊。

比如:《渴望》,它讲的是温情,还是道德?

有温情,没看赚了老百姓那么多泪珠儿?

但这种温情建构的是伦常,它所要极力引起的是人们的道德判断,所以,道德还是最主要的东西。

似乎…道德在国人的审美概念中占的比重远超温情。

(有时候,讲道德就是要照顾温情;但道德和温情当然是两个概念。

温情可以超越道德秩序,或者说解构。

)在所有这些片子中,温情从来都不能成为主角。

现在想来,真是有些讶异,这帮家伙到底在干什么呀?

这么多年过去了……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问“我们”自己。

难道不觉得吗?

岁月在慢慢消逝…可温情从来没有真正占据“我们”的内心。

“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吗?

难怪中国人有那么多的捩气。

或者,正因为中国人有那么多的捩气,所以温情好久都没有真正占据“我们”的内心。

这似乎是我发现的第二个事实。

大陆并不是没有片子把温情作为主题。

比如:开往春天的地铁,那山那水那狗,… 其实还有一些。

可是,我所看过的,没有一部片子能在表现温情的力度上,能超过电视剧《孽子》。

这是部来自台湾的乡土剧,我并没有看完,只看了其中的4分之一,但我觉得足够了,就象看书,你用不着都看完。

而我被这部剧触动的最重要理由是,它的温情。

我觉得…大陆拍不出这种东西,拍不出这种感觉。

片子所展现的是大陆所不敢展现的一个人群,但在片中,温情表现得非常自然、充沛、成熟(我以为是大陆片子很少能做到的),最重要的是它被放置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成为救赎的力量--救赎这个人群的力量。

我感觉这非常契合社会学提供的理据:社会结构对这个人群形成了压制,而温情(个人对社会关系的主动重释)对社会形成解构。

这是一种深刻的温情,而不仅仅是让人双眼模糊的温情;这种温情是力量,而不仅仅是温柔。

《孽子》短评

AV画质,尼玛,每天都要河蟹,真是恶心。

7分钟前
  • 心是孤独的猎手
  • 还行

赵英这个小说中不存在的角色,为剧多贡献了一份校园纯情。《孽子》其实在性质上跟《湖畔的陌生人》是类似的,但表现方式上中国人更戏剧化更依靠台词,特别是庹宗华的几场戏,这一方面为了配合白先勇原著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时代背景和民族性格。很好奇给HBO会拍成什么样,电影又能拍成什么样。

10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结局让我很不舒服

15分钟前
  • 杀死你偶像
  • 力荐

低调深沉,精致之作。情绪到位,OST出色。

19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力荐

庹宗华什么的好喜欢……虽然他和我心目中的龙子差好多 看他和阿凤吵架好心酸。电视剧感染力很强,很难抽离。花絮更有营养。

24分钟前
  • 撕撕撕
  • 还行

如果你覺得一生效忠的國家讓你變成無依的孤臣你又何必一定讓敬仰你的阿青成了罪無可赦的孽子

26分钟前
  • 宇宙未曷
  • 力荐

他们被放逐在自己的王国里,像青春鸟踏上茫茫无所知的暗夜行旅,在中央公园深处的莲花池边挥霍纯真年华,互相舔舐伤口以命抵达虚妄破灭的安乐乡,化作朵朵怒放的红色睡莲,兀自散开凋零,最动魄惊心也最接近死亡。最终每个少年都会成为孽子。我也成了孽子。

31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范宗沛一首「戏水」配乐每每都要听到哭出来,几乎一半悲怆一半温暖的完美时长分割,就如同这部剧一样。很努力地还原了白先勇原著,去掉了一些不重要的细节和分线人物,剧情推进在短短20集共约1100分钟的时间里还是感觉有点赶。金勤最佳,小玉一家妈妈表姐都很讨人喜,范植伟穿白T恤真是永远看不够。

33分钟前
  • Ecane
  • 力荐

本可以给三星的,结果最后两三集太拖沓了。

35分钟前
  • H.K.X.L
  • 很差

三星半;关于自我以及家庭对于身份的认同,懦弱的处于社会边缘,流露出的真实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鸣,因而也就丝丝入扣的带动情绪。那时的范植伟真是青春啊,杨佑宁是台湾小清新同志电影的必出境演员。

38分钟前
  • Much
  • 还行

电影质感的电视剧,多来点这种质量的。都惨,都惨,但是谁都没有被绑架到妓院卖身天天挨打的14岁小女孩惨。男人至少有自由,女人呢。龙凤恋不应该细讲,凤的性格drama了,他真的吵死我了,不会好好说话吗,极度自卑的人不配谈恋爱,把本来的朦胧美感与神秘浪漫都毁了。阿青教弟弟游泳那段真的把人美哭,莫名感动。配角里王夫人和傅家父子最感人。龙是最虚伪最假悲的人,没有去死的勇气,就只配窝囊的活着。

41分钟前
  • Ada.苒菻
  • 力荐

電視劇拍得或許過於唯美,但性向題材在當時的八點檔播很前進(雖然前此年台視就播過《逆女》,但是放在較晚的時段)。整部片最值得稱道的就是跑遍台灣南北,連主角搭的校車也要考究,還原六〇年代台北景物的用心。除了青春鳥們的表現,資深主演們的演出更令人驚豔。全文:http://hou26.org/zeta/tvtw.htm

45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在那个旧时代与新时代的交界处,有这么一群人。。。

50分钟前
  • 叽里呱啦
  • 推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剧中的几个父亲都好惨,不仅是生了孽子惨,更是生了不能控制下半身的孽子惨上加惨,中间龙凤恋那一段的剧情好颠,你们俩谈恋爱就可以随便破坏公园里的莲花吗,恋爱的美好就是互泼草(水?),然后扭在一起吗,属实是get不到,电视剧不及原著的韵味,很多都没拍出来,没办法跟角色共鸣

52分钟前
  • 飛雪Scarlysnow
  • 还行

残酷的现实下的彷徨少年

56分钟前
  • annie姐
  • 还行

“我们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论欲望焚练得痛不可当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同志版红楼梦,有年长者同志的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环境使然的无奈。小玉是片子的润色,小敏炫耀张先生家的浴缸眼睛里冒着光,后来被赶出门祈求的眼神,心都碎了。阿青与赵英在书店再次相逢,(穿着阿青送的衬衫)我好怕赵英就这样走了,欣慰的是他狠狠的抱住阿青说对不起,即使这是最后一次见面,我的内心也得到了些许慰藉。结局虽有遗憾但是满意,小玉怀有梦想即使没有找到父亲不重要了,阿敏和张先生在一起了,阿青和父亲也和解了

58分钟前
  • 明月清风与你
  • 力荐

居然还有陈柏霖,庹宗华看着就恶

60分钟前
  • 震度4
  • 较差

断断续续看完,十几年前的电视剧现在看起来有点粗糙。除了吴敏过壮,其他人都很还原角色。台湾腔慢悠悠的发火实在是太好笑了啦!

1小时前
  • momo
  • 还行

有亮点没内涵

1小时前
  • ポチポチR
  • 较差

外公去世的那个寒假,每天夜里守在电视机旁,一天一集慢慢看完

1小时前
  • 饶舌的哑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