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前哨

The Outpost,72小时前哨救援(台),前哨基地

主演: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奥兰多·布鲁姆,卡莱伯·兰德里·琼斯,雅各布·西皮奥,杰克·凯西,米洛·吉布森,阿历克斯·阿诺,塞莱娜·辛顿,泰勒·约翰·史密斯,科里

类型:电影地区:保加利亚,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前哨》剧照

前哨 剧照 NO.1前哨 剧照 NO.2前哨 剧照 NO.3前哨 剧照 NO.4前哨 剧照 NO.5前哨 剧照 NO.6前哨 剧照 NO.13前哨 剧照 NO.14前哨 剧照 NO.15前哨 剧照 NO.16前哨 剧照 NO.17前哨 剧照 NO.18前哨 剧照 NO.19前哨 剧照 NO.20

《前哨》剧情介绍

前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奥兰多·布鲁姆将主演Millennium Media打造的阿富汗战争题材影片[前哨](The Outpost,暂译)。罗德·拉里执导影片,影片则根据CNN记者Jake Tapper著作改编。影片故事将围绕53名美国士兵的真实故事展开,这些士兵与阿富汗东北部约400名敌方武装分子拉开持久的作战。他们所建造的前哨基地位于巴基斯坦边境仅14英里处的三处陡峭山脉底部。基地则面临塔利班恐怖分子的袭击。而驻扎在那里的士兵则面临着巨大威胁。片中斯科特·伊斯特伍德扮演克林特·罗马沙军士,卡赖伯·兰德里·琼斯扮演专业军士Ty Michael Carter,布鲁姆扮演的Benjamin D. Keating在阿富汗战争中不幸丧生。该片预计将在今年8月展开拍摄,影片也将在戛纳电影节寻找买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降魔大师锁红颜怪谈晚餐敬请稍候从宫本到你元气少女缘结神◎女神宿舍的管理员。我的他和他杀清键盘侠开心鬼杨靖宇将军老广的味道第五季初音岛D.C.ifOVA星武神诀婚姻保卫战坐火车旅行乱世豪情激战邻家兄弟极限17滑魂七三一机动战士高达复仇的镇魂曲禹神传之王者少年妙女神探第四季寻则觅得圣人文森特天王流氓小房东婚姻点滴豆腐小僧

《前哨》长篇影评

 1 ) 好看!

前哨 (2019)7.22019 / 保加利亚 美国 / 剧情 历史 战争 / 罗德·拉里 /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奥兰多·布鲁姆

😊😊😊😊😊😊😊😊😊😊😊😊😊😊😊😊😊😊😊😊😊😊😊😊😊😊😊😊😊😊😊😊😊😊😊😊😊😊😊😊😊😊😊😊😊😊😊😊😊😊😊😊😊😊😊😊😊😊😊😊😊😊😊😊😊😊😊😊😊😊😊😊😊😊😊😊😊😊😊😊😊😊😊😊😊😊😊😊😊😊😊😊😊😊😊😊😊😊😊😊😊😊😊😊😊😊😊😊😊😊😊😊😊😊😊😊😊😊😊😊😊😊😊😊😊😊😊😊😊😊😊😊😊😊😊😊😊😊😊😊😊😊😊😊😊😊😊😊😊😊😊😊😊😊😊😊😊😊😊

 2 ) 真实的绝地反击

片尾连续30多分钟的战斗场面质量很高。

海报上的这支疑似M110,在片中从未出现过。

唯一一个狙击桥段,还是美国大兵顺了阿富汗政府军的一支SVD。

维基百科显示,2009年10月3日的这场战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塔利班那边大概组织了三到四百人,美军这个前哨阵地只有58人,另外还有些正在训练的阿富汗伪军,打一半还全跑了。

从清晨开始,美国皇军差不多鏖战整个白天,阵亡(KIA)8人(起亚在美国卖不出去就因为这个,忒不吉利),受伤27,伪军也有十几个伤亡,这在美帝的阿富汗战争过程中已经算是重大伤亡了。

对面大概战死150,当然大多数是被中午才到的空袭消灭的。

本片战斗场景还原度较高,塔利班真的一度冲进的围墙内,随即美军组织了有效的反击又把他们赶了出去,与电影表达不同的是,围墙外的阔剑地雷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所以从三面山上涌来的塔利班最终也只能猛攻大门。

这个哨站的真实样子比电影里的还操蛋,基本上兵家大忌都占全了。

在这地方驻扎,不被打死也分分钟被吓死,拉个屎脑袋顶上乱飞RPG,谁受得了?

斯科特东木感觉渐渐上路了,一招一式越来越像他爹,尤其是眼角的皱纹,总感觉他会从腰里掏出把左轮来乱射。

至于精灵王子,这张脸确实不大适合战争片。

 3 ) 一般般吧

荣誉勋章给活人发了两枚,然后电影就是这个这???

虽然枪林弹雨下霉菌普通人也会躲在防弹车里和工事里瑟瑟发抖非常真实,但是涉及到传播美帝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方面我肯定体会不到。

另外人物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俩荣誉勋章我也确实对其他人没印象,这么多角色没人都添几笔反而显得更乱糟糟。

最后吐槽一下,影片最后统计里也有皇协军阵亡,然而影片里都是霉菌皇协军没见着,真是死的毫无价值也毫无荣耀,所以本片也可以教育一下美帝王师所到之处的当地人,别信美帝的当带路党,地位可能还不如人家基地里养的狗。

 4 ) 不像战争片的战争片

没看过原著,也没有wiki背景资料,但就影片观感来说,《前哨》作为2020年灯塔战争片来说,基本能跳脱出刻板的好莱坞式战争+人性的故事模式,只是还原战争场景,不渲染英勇,不强调残酷,只是客观呈现,以先后登场的指挥官的名字做段落文本的形式大概是原著的段落的体现,但在电影中却又格外的有了些许的客观镜头的效果,既不是第一人称,也不是第三人称,不让事情经历者成为述说者,而是完全客观的去再现,剥离评判和立场-这只是导演想做但没做成的一种风格,是理想状态下,这部电影本应该有的特质,事实上,电影本身也在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可是,电影作为美帝白左灯塔优先的传声筒,不可能只是冷眼旁观,一定要展现美国的强悍和以人为本的。

《前哨》片中米国军队所选的地形实在是不得已为之,据说是因为考虑到离公路比较近,便于运输,并且当时的米军采取用学校,公路,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合同换取村民合作以达到对付塔利班、基地组织的目的。

战术上也严格按交战法则-看到对方武器和攻击人员才还击。

当哨所建立之后,由于直升机资源有限,公路运输就自然成了首选,考虑到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建材和工程机械甚至施工人员,顾村里的公路就变的尤为重要,但由于塔利班的破坏或者泥石流什么破坏,公路的通行状况极差,这直接导致了一名指挥官(aolabduo.bulum)在开着战术回后方基地的过程中摔下公路,死在途中的事故。

影片进行到这还没出现规模的战斗,除了零星的,不规律的短暂枪击,塔利班和美军都没有发起战术攻击。

电影中按耐不住无聊哨所生活的美军在习惯于处在被塔利班包围并百般袭扰的环境中打发着生活,村民们也等待着来自美军的承诺的援助,直到占据极端有利地形的塔利班失去了耐心,片中戏剧化的一点一点的出现他们要发起大规模攻击的迹象如村民被枪伤的女儿,整天惶惶恐恐的阿富汗国民军,零星枪击中出现的迫击炮等等迹象都在渐渐显示大规模的战斗攻击行动在酝酿中,而美军这边还是恪守交战规则,即使在吊桥上被炸死第二任指挥官的情况下,也没有采取报复行动。

美军睚眦必报,穿插纵深,斩首恐怖分子的场面一直以来是米军战争片主要表现内容,本片却极力压制美军的报复冲动,军队也不会因为失去了个把指挥官就主动发起攻击,尤其在没有发现战斗人员和武器的情况下,米军也会以战争政策为主,明确主要目的和矛盾,一切只是程序和任务,执行并活着然后等待离开。

直到周围山中的塔利班组织失去了所有耐心,发现一些零星袭扰根本给美军造成不了任何损失,亦或是山下的村民也没有了等下去的耐心(米军要撤)心理上向塔利班倾斜,默许了塔利班的攻击行动,终于在米军新指挥官还未到任的情况下发起总攻,大批武装人员向山下冲来。

这场压抑了太久的爆发终于在最后半个小时的电影中得以展现,密集的枪声此起彼伏,晃动的镜头穿梭阵地,战术车,弹药库,指挥所等场景,完美展现小小哨所,一应俱全的战场单元,慌乱但却能按部就班,狼狈却还能各司其职。

防守反击被割裂成多个战斗场景,分别展现不同军种的战斗人员的战场素质,在塔利班攻破大门涌入军营时候,美军重新组织战斗再次夺回哨所这样的故事基本上米军的常态,他们并不是“纸老虎”,能从失败崩溃中迅速重新组织有效对抗长期以来是米军强大的战场调度的体现。

科学管理标准化战斗程序在近代美军中加以推广是他们能立于不败或者减少战损率的利器。

战斗的最后,大规模的支援终于来临,电台中米军调度中心女军人的声音果断坚毅,充满慰藉,最后这一刻的空中支援甚至动用了f117-报复行动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最后还是传达了一点点主旋律,让逝者安息,生者继续。

 5 ) 美国大兵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不是说以前的美国战争电影里面的美国大兵有多厉害,但是这部剧里面的水平确实不咋地。

要战术没战术,面对一帮乌合之众,自己竟然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都是英雄主义似的单干。

要谋略没谋略,把哨所建在群山环绕的地方,整个的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

要布防没布防,哨所周围的暗哨、地雷阵、铁丝网什么都没发挥作用,让人轻易突破围墙。

有各种先进武器,没有发挥有效的火力交织与配合,倒是一会子弹没了,一会机枪卡壳了。

全剧中,一开始就纯欺负人家没有夜视仪,靠着一个迫机炮解决一切问题。

当迫机炮解决不了问题,敌人大股来袭时,立马乱套,一点战术素养没有。

最后,还是靠空中支援解决了问题。

这样的一群大兵,谋略,战术配合什么的都没有,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6 ) 美军的战斗力也太差了吧?

说真的,这部剧战争场面挺真实的,节奏也不错但是真的对于剧中的美军,我不知道这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真的特别想吐槽一下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第一,就是基地选址的问题很多人吐槽基地为什么直接建设在山中的盆地,这个倒是可以理解,以阿富汗连绵起伏的山脉,一个容纳上百人(包括了阿富汗国民军)的营级营地,可能建设到山顶的确很困难,山顶没有足够大的空地,除非将山顶铲平,而且运送物资军车也上不去,只靠直升机进行弹药补给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山顶和山坡没有足够大的面积来建设营地,所以基地选址这个其实可以不用吐槽了第二,就是美军的战斗力的表现真的令人堪忧,我感觉这战斗力可能跟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有得一拼,实在是差到没边在电影,美军面对的就是只装备了迫击炮,RPG和AK,压根没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塔利班民间武装,结果三百多人的塔利班武装竟然将五十多人的美军打得节节败退有的人肯定要说了,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军和苏军都在这里折戟沉沙,美军打不过也很正常但是我真的想笑笑,不考虑其他的,单单从电影来看美军最有效的反击手段就是迫击炮,可是偏偏塔利班武装用迫击炮炸了好几次都毫发无损可见塔利班的战斗素养之差,但是美军这边也不怎么样,迫击炮就在那里立着就是没人敢去用,个个都情愿在那里挨炸,也不出去用迫击炮另外,就是塔利班都已经翻墙进来了,结果还有一半以上全都躲在后方的屋子里,我是真的无语躲在装甲车里的也是,机枪坏了,车也开不走了,就坐在车里面等死吗?

连跑出去都不敢的吗?

此外,营地距离塔利班的所在的山坡大概也就八百米,按理来说,SVD的射程是完全够得到的没有迫击炮,狙击枪总可以吧?

就美军这种土豪,不可能一个加强连连几把SVD都没有吧就是没人用狙击枪,就是当活靶子到处乱窜真的无语,也就只能够靠空军火力压制,炮火覆盖才能打赢,真的到了小规模部队的遭遇战,简直不堪一击就这实力,甚至还没有抗美援朝的时候的美军战斗力强

 7 ) 究竟是鸿毛还是泰山,见仁见智吧

也不知道美军决策者们是怎么想的,把哨所设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谷里,除了几辆卡车悍马车,基本没有重装备,空中支援也不是说到就到。

翻看我朝历代各种兵法典籍里,这样的排兵布阵怎么看都是犯了兵家大忌的。

几十个山姆大叔的大兵从直升机上下来以后,除了感叹shit中的shit,实在是没别的形容词了,好在已经确定了撤离日期了,过一天算一天呗。

平时山上随便来几个塔利班散兵游勇,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朝底下的哨所来几枪,开心的话再点缀几个RPG。

好在塔利班的农民军无论在作战水准上还是武器装备上,跟美军比基本都是业余段位,所以日常除了让美军紧张一下,也构不成什么太大威胁。

塔利班们打几枪就跑,美军也回敬几枪几炮也不追,大家平时你来我往的,倒也算是和睦。

周边村民们知道美军快要撤摊闪人了,除了想方设法多讹点钱以外,也会卖情报给塔利班俩头吃。

塔利班被美军压着打了这多年,若是平地上遇到美军重装备,别说对抗了,逃命逃得稍微慢了都会被美军毫不讲理的空地一起轰的渣都不剩。

也许是平时这仗打的实在是憋屈,眼瞅这股山谷里的几乎没什么像样重装备的小股美军也如此得瑟,而且还快要闪人了。

塔利班内部一想,再不把看家本事拿出来,这人都要丢到姥姥家了,见真主时候怎么好交代,怎么好意思跟安拉真主开口要一百零八个处女呢,得嘞,一起抄家伙去干丫挺的吧。

于是,数百塔利班们漫山遍野的就组团来攻打这个山谷shit营地了,把平时压箱底的RPG和迫击炮都拿出来了。

按天朝老话讲,想要乱拳打死老师傅。

美军虽然人少缺重装备,单兵武力值也不是吃素的,靠着精确射击楞是让塔利班农民军们很难冲进来。

但子弹从四面八方过来,再牛的射手们也开始出现了伤亡,眼瞅就要弹尽粮绝被一锅端的时候,总算等来了空中支援,这才没被团灭。

在撤退的直升机里,幸存者们回望被炸毁的山谷基地,大家都感慨万千。

也难怪金毛特总说,再也没有比浪费着纳税人的钱,让宝贵的士兵们去烂摊子里送死更愚蠢的事情了。

可惜美帝的政体特点,决定了不能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该扔钱还得扔钱,该送死还得送死,甚至明知是无意义的送死,还得硬着头皮去。

美帝这样一个在全世界到处插手到处发动战争的国家,其战争电影的主流却是反战的。

无论场面多模花哨,装备多么牛掰,最后都会让人反思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考验。

反观某一直以爱好和平以与友邦为善自居的大国,近几十年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连隔壁邻居内战甩过来的炮弹,也只是偶尔谴责一下而已,强烈这个词都要慎用。

但出品的战争电影,除了斗志昂扬就是诙谐戏说,完全不把战争的残酷性当回事儿,感觉就像砍瓜切菜一般随意。

这样一对比,也是蛮有意思的。

 8 ) 贴着侵略者标签的美式英雄,替错误的战略决策背锅,然后被打败了……

根据CNN战地记者纪实文学改编,还原阿富汗战争中美军遭受重创的真实激战。

2008年,美军在距离巴基斯坦不到30英里的山地建立多个前哨基地。

影片拍摄于2020年,影片中的时间为2008年底,前哨基地时任指挥官本杰明·D·基汀因主动承接危险运输任务途中遭遇坠车事故牺牲,当年12月前哨基地以其姓氏重新命名:代号keating。

直到2009年10月,这个基地一直遭受着塔利班成员隔三差五的零星袭击,原因是该基地建在三面环山的谷底。

2009年10月最后一次战斗,53名美军抵抗漫山遍野400多名塔利班成员的冲击,对方拥有夜视仪、迫击炮和肩扛式反坦克火箭等精密和重杀伤武器。

此次战斗美军8死27伤,前哨被毁,塔利班被击毙150余人。

此战之后,美国防部对陆军高层没有在短时间内预估存在安全隐患的哨所发生重大人员伤亡进行追责,撤掉了包括基汀哨所在内的近十个危险前哨。

影片部分战斗片段使用肩扛摄像机拍摄,让影片凸显伪纪录片风格,让最后40多分钟的战斗场面更显真实、紧张和残酷。

两名当年参加了战斗的军人在片中饰演自己,同时请回当年指挥战斗的前哨副指挥官和赶来支援的游骑兵上尉共同监制,拍摄地点和哨所设置极尽还原当年情况,甚至在片中可以看到为驻阿美军基地提供空调系统的志高空调。

本次战斗是二战以来美军第一次为两名活着的参战士兵颁发荣誉勋章,一名技术兵在战斗中冒死救助多名被困战友,另一名中士在敌人冲进基地的情况下,率领四名战士通过配合作战击毙所有进入基地的塔利班成员,并重新夺回基地的控制权,这个角色的饰演者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儿子,这个儿子和他老爸年轻时几乎长的一模一样,包括眼神在内。

40年的轮回,没有让那个看似孱弱的国家彻底沦陷,但战争的遗毒成为这个国家的后患。

和40年前一样,侵略者的结果,都是灰溜溜地离开。

 9 ) 珍惜当下,因为随时都会有人离开……

脸盲,不影响战争场面的精彩,和对战争残酷和是否有必要的反思。

美军的前哨阵地,插入塔利班心脏的一枚钉子,难怪塔利班要费尽心机驱赶他们。

一开始撩射试探或是小范围的袭击,只是隔鞋搔痒,也没让美军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为稳住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让塔利班得点好,就可以让双方相安无事,可以熬到基地撤退的那一天。

可是后来发现根本不起作用,塔利班无时不刻想要驱逐美军的这处前哨,不是安排探子来侦查,就是不停骚扰,让美军非常不适。

一直到最后的激战。

塔利班全面进攻,前哨寡不敌众,伤亡惨重。

长镜头贴身拍摄,让人身临其境。

战争的惨烈也让人心有余悸,几乎窒息。

直到最后直升机赶至,才把塔利班击退。

在打扫战场时,看着满地的死尸和诺大的轰炸坑,美军不禁感叹,幸亏自己不是敌人,反战情绪升到极点。

你死我活里满是对战争的恐惧,血肉横飞中尽是对无能为力的不甘,前哨,异常危险,但是我们还在坚守,珍惜当下,因为随时都会有人离开……

 10 ) 打卡现代军教片

真不知道美国🇺🇸大兵在海外这样打仗!

就凭这样战略战术,还想和中国🇨🇳较量,那还是赶出三八线!

不知美国在2019怎么拍出这样“低俗”的影片,是“军事黑”,还是“政治闹”?

就如同新冠疫情在美国产生的效应一样,明明有实力遏制疫情泛滥,却大肆爆发!

本片初衷就是“营盘设置错误”必然导致被打击,被“潜规则”,被无辜牺牲…… 为什么😢编剧导演还要这么拍呢?

还要角逐奥斯卡!

只能理解为让观众同情美国大兵,战争是让无辜的美国年轻人受罪……指责政府、诅咒总统。

影片基本没有什么电影🎦美学,与好莱坞大片相距甚远,也看不出主角,也看不出主题,更看不到艺术。

无非就是大兵被穆斯林圣战者袭击,焦头烂额,死伤惨重……还有真实反应了美国大兵如今无与伦比的先进武器体系,从单兵武器和行头,到设施配置外援,中东国游击队是完全无法相比的。

所以,驻扎的美军营盘根本不管地形与周边,十几个大兵每天有吃有喝🈶保障,你圣战者来突袭,人家大兵躲在防弹车里喝啤酒,听鞭炮一般无所顾忌。

你真动真格的,组织了大批人马袭击大兵,人家手指一动“阿帕奇”就来了,一顿狂轰滥炸消灭你圣战组织后,抬屁股拉上大兵就没影了!

影片很真实,也是一部典型的军教片🐂🍺

《前哨》短评

写实题材,完全不偏不倚的观点呈现,当然还有平铺直叙的叙事。战场环境效果做的不错,但论调度别说黑鹰坠落了,连勇者行动都不如,过多的中近景特写和跟拍,突出角色紧张状态,却忽略了战场宏观局势的呈现,大部分时间给人一种错觉这帮美国兵是在跟空气打仗,听个响就完了。PS,奥兰多·布罗姆客串了一个军官,开卡车从山上翻了下去,大概致敬了自己当年《黑鹰坠落》里从飞机上掉下去的名场面。

5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很無聊

8分钟前
  • kevin
  • 较差

很真实的记录方式,用很多手持长镜头,我注意到几乎只有在直升机援军到达时有过一小段BGM,其余基本没有音乐的渲染。但是群像表现的并不优秀,没有摆脱出战争片的套路:士兵们拉拉家常讨论讨论女人和家人,然后突然死在你眼前来衬托战争的残酷。看多了这种套路还是挺厌的。虽然一再口头强调他们的任务是活下来,但没拍出多少危机感,比《危机13小时》差上不少。

10分钟前
  • 传说北美狗鱼
  • 还行

战争洗白片 还是羡慕美帝的文化输出 💩都给你整成🍫

11分钟前
  • 较差

我原本以为第一滴血够玄幻了,直到看过前哨……

15分钟前
  • 局内人
  • 较差

屎一样的前哨,屎一样的《前哨》。

19分钟前
  • 万点万点
  • 较差

单纯美国主旋律,剧情可以忽略,战斗乏善可陈,比较无聊的一部片子。

22分钟前
  • 双城记
  • 较差

基层战士命最苦

26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推荐

节奏是OK的,看一帮自高自大的傻大兵如何愚蠢选址安营扎寨,被阿富汗武装分子痛击。7.1/1.71万 【IMDb6.8/2.35万,预算1800万美元,全球票房214.07万美元】

30分钟前
  • 安心
  • 推荐

6.7

34分钟前
  • 归去来兮
  • 还行

竟然让当年参加战斗的老兵自己演自己,非常真实。最后老兵访谈做的也不错。整部电影值得观赏。最后啰嗦一句,那个黑人指挥官真是数贱合一:投鼠忌器,优柔寡断,贪生怕死,还喜欢讲political correctness。

36分钟前
  • 豆瓣猪狗窝
  • 力荐

整体还可以,下半段的战斗全程保持紧凑,但倒是欠缺了个这类型片常有的高潮位。(这种地狱难度地形还真亏敢选用)

41分钟前
  • 天之行者
  • 还行

乱七八糟

43分钟前
  • Cuz
  • 较差

把哨所建在山谷裡是為了敵人從山上發動圍攻更方便嗎

48分钟前
  • 与大人
  • 较差

1.右派电影。2.片头没有好莱坞大厂logo。3.奥兰多这次又“坠落”了。4.伊斯特伍德儿子主演,右派电影实锤+1。5.每来一个军官就否定上一个军官的承诺,官僚体制也是激化地缘政治的导火索。最后来的是黑人军官,也是最苟的。右派电影+2。6.村民来讹钱、开打前又都跑了,你不知道该说他们坏还是精。7.总的来说拍得非常写实,前半段政治剧,后半段当然战争片了。可以当做美军在阿富汗困局的纪录片来看。

49分钟前
  • 夏日的凉亭
  • 推荐

这是在秀自己有多菜吗

54分钟前
  • keenwon
  • 较差

讲真,我对霉菌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遭遇一点也不同情。你们在别人的领土上驻扎军队,只要是本国人打你们,都是反侵略。

57分钟前
  • 陈哈
  • 还行

难得优秀的现代战争电影,长镜头的运用和调度,起幅落幅的考虑,信息量的展现,镜头之间的衔接,对于现代防守战来说镜头设计非常棒虽然在角色的位置和辨识度上有些混乱的小问题,但对整体观感不造成太大影响可以说是一部美国主旋律,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现代启示录》和《出租车司机》的气质内核:糟糕的战线,致命的指挥,迟到的支援,精神的危机,荒漠与群山之间的进退维谷,孤立的背后是意义的颓废和政治的尴尬,满地裹尸袋如同四面楚歌:利益替代了一切,利益代表了一切

1小时前
  • 玄猫
  • 推荐

片尾插入的几个前亲历者访谈以及制作特辑片段,结合影片,能看出导演尽量贴近事实高度还原的一种真诚。这类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影片,通常不容易拍到尽善尽美,毕竟还原现实往往比较枯燥和零碎。授与同一个作战单位且在生军人达两枚荣誉勋章,五十年内首次,阿富汗反恐太难。再加上平庸的陆军策划和管理,导致该惨剧。对于这部真诚之作,豆瓣打分过低。BTW,Netflix2018年的八集纪录片《荣誉勋章》里第二集,就是还原了这部电影的背景。

1小时前
  • 老珂
  • 推荐

看的第二部遭遇战+包围战电影,上一部是《雅多维尔围城战》,这部比前者好的地方在于两处,一是手持摄影+跟随式镜头的运用,更加的突出临场感和紧迫感,Kirk和Mace俩濒死大兵一前一后的担架转移就很震撼。二是最后40分钟的交战场面,这才是遭遇战题材所需要的长度。当然这部电影的群像做得比前者差,若不是片尾的纪念环节我真的记不住他们的名字。75

1小时前
  • 月色归来时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