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看的,有那么几个情节很搞笑最好玩的是,那天讲堂很多小孩来看,片子到了高潮,魔界boss伴着阴笑高喊“地球是我的了”。
下边一个小孩大声回了句“地球不是你们的!!
”哄笑!
好久没看低龄向动画片了,昨天儿童节,CCTV破天荒地播放了这部电影。
其实很早以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的漫画版,但电影版依然扣人心弦。
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动画的严谨,越是新出的动画,画面越漂亮,越细致,拍摄手法越高超。
反观中国动画,简直是退步。
之前有《我为歌狂》什么的,虽然被讥为“幻灯片”,但好歹是一帧一帧画出来的,这回可好搞出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完全是一部Flash作品,连幻灯片都免了。
侥幸获得一个好票房,国内媒体大吹特吹,简直是恬不知耻,中国的少年儿童和动画观众在这帮老家伙眼中不过是一些肉鸡而已。
想赶上日本动画,就凭这帮老家伙,中国是没什么希望的。
今天才看了这个电影其实好早之前就买了全班14个人一块选了又选最终决定看这个电影呵呵……哪里像一个导演班应该看的电影但是真得很喜欢很喜欢很可爱很可爱……笑啊笑得好像本来因为搬教室打扫卫生很累却因为这个忘记了一切的烦恼画质好好,好细腻故事好有趣我想从前喜欢机器猫今后也会一直一直喜欢下去的
大雄习惯性的诸事不顺.老师耳提面命,棒球场上屡战屡败,回到家里老妈例行蹂躏,最后被书埋了,这都是一定要发生在大雄君身上的事情.哆啦A梦君是救世主.他的道具会造成幸福的假象,然后再陷入更大的不顺,最后通过更多道具的配合,事情有了美好的大结局.小静的作用就是可怜一下大雄,然后被大雄掀裙子.但是大雄为什么能够诸事不顺却成了杀神的英雄呢?试想如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孬.他有有钱的老爸,有很挺的发型,智商比大雄君好,脸型也比大雄君更接近瓜子脸.那么哆啦A梦的故事就不会经久不衰.在这个世界上,弱者是多数.或者说,大多数人,相对于他们擅长的方向,他们不擅长的东西更多.他们容易成为很多方面的弱者,他们需要同情,需要有故事告诉他们不是这样的,弱者也可以杀神.说到底,我们都是靠着希望的给养在过活.大雄君的故事给我们希望,给我们继续战斗的理由,因为在做后的那一刹那,我们也会成为英雄.看到大雄君,我就会想起tom和jerry里的大灰猫tom.身为一个理论上强者,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这种时刻,更多人喜欢的却是诸事顺利的jerry,喜欢他的智慧.这种倾向完全与喜欢诸事不顺的大雄君这样的事情发生冲突.也就是说,主人公在影片中的角色和我们现实中位置更加接近,就更容易博得观众的喜欢.无论他们愚笨还是聪明,故事终归是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希望也永远在我们的手中.
自从哈里波特后就流行魔法世界了.这部和第一部"恐龙"相比情节要复杂 ,画面也绚烂些.可能正因为此,我四岁的儿子完全没有第一部百看不厌的兴趣,所以作为一步动画片是也算一种失败吧.
今天看的是新魔界大冒险,那以前看的应该就是魔界大冒险把。
想想已经过了好多年,这部哆啦A梦剧场版是我唯一买过碟的两部之一。
现在再看她,还是觉得那么经典。
只是理解的层次比以前提高了好多。
不知道是因为少了什么而感慨,还是以前真的从未认真思考过。
忘了是什么时候,看一篇影评的时候。
作者说哆啦A梦的剧场版,绝不仅仅是做给孩子看的,不要说被哆啦A梦影响过的数量庞大的几代人,即便你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成熟,也难保不会被大雄和哆啦A梦的故事感动。
理想,勇气,信念,执着和正义。
哆啦A梦不仅仅引导着孩子,也敲打着我们。
有谁敢说自己心里从来没有一点和大雄的交集?
故事最后一切回归自然,但遗留的小小魔法,和挂在树上不为人知的扫帚,还是提醒我们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故事。
但是也许没有人愿意接受哆啦A梦传说之一的最后结局,在一个平凡的早上当大雄醒来,发现一切关于哆啦A梦的故事,全部只是每个少年都曾有过的梦而已。
正如大家都不能接受突然某一天,我们双腿一蹬就那样消失掉。
况且还有哆啦A梦一开始就对大雄许下的关于宜静的美丽未来,统统没有了。
正如五月天唱的,“如果说最后宜静不是嫁给了大雄,一生相信的执着一秒就崩落”。
整体节奏其实是很紧凑的,基本没有某个时候突然很悠闲来强行日常刷好感度。
一部电影要看的舒服,剧情就得流畅,衔接得有理有据,如果要有些惊喜,就得埋下一些伏笔在后面挖出来。
魔界大冒险,简单概括剧情就是七人小队打大魔王的故事。
故事前期轻松搞笑,到中期开始打大魔王就开始严肃起来了,第一次战败后气氛变得压抑,第二次战败近乎绝望,第三次的成功设计的很巧妙,双方都获得了打败对方的方法/宝具,而主角小队在解决的过程中一环套一环,这样能在危机感中给人战胜困难后的获得感。
而那一环套一环的衔接由于大量伏笔而显得流畅,不然就是智障的强行展开了。
冰冷的晚上在电影院看了超郁闷的国语版。
还是很想念粤语版的配音啊。
如果是粤语版我想我会打5星。
是不是在国内上映的没有粤语版或原版?
是不是粤语配音的哆啦a梦的那位先生去世了?
在结构故事上做得出色,从一开始就抛出将哆啦A梦和大雄变成石像的悬念,并不断发力,吸引着观众,并将这一悬念保持到电影结束。
它的剧本完全是好莱坞式的,非常先进。
但是这样制造“玄虚”,就必然牺牲哆啦A梦故事一贯的阳光主题,建设对立面就很容易让故事黑暗起来,于是一不小心就很像哈利·波特式的电影,魔法啊、鬼怪啊、阴谋啊,就全飞上了银幕 。
很好看,我觉得很适合我们去看,体验一下奇幻的感觉。
画面和人物看着都不爽,剧情到满有意思.看来我果真还是只适合颜色比较厚一点,人物表情没那么夸张,动画只给你一般2维效果的早期TV版.原本以为那些恶搞大雄和机器猫的图都是大家玩的,看了这个电影才明白根本就是这样,两人动不动脸红扑在一起,表情也绝对有那些QQ表情那么丰富.想想柯南也是从一开始看着顺眼到现在看场景几乎都是真实效果增加,光影看着比较真实.虽然是时代的变化,动画技术的提高,但怎么看都是不伦不类,不舒服.世界变,动画变,我也变.
已经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看惯了配音版,听原声很别扭~~
有点失望。还是漫画好看点儿
听说是剧场版评分最高的,又重新看了一遍。虽然套着幻想和不可思议的外壳,但其中蕴含的责任,友情,善良,勇敢,信念,这些美好的情感怎么这么让人动容啊!
主要是大雄的角色塑造的很失败,一个全身没有一点优点的人,成为主角的话,总是会看着奇怪的,更不要说最后成了英雄了
怎么没标记TAT 第一部在电影院看的剧场版,多啦A梦是我永恒的爱TAT
原来是改编旧作
还行,有了机器猫魔法算什么。
女主怎么像出木衫,最后捆绑姿势好出戏
没有书好看
新版母女梗反转煽的太硬
这部真的最经典
我都忘了,原来哆啦A梦是那么大一只
电影院看的,看睡着了
很梦幻
~~~
儿时的梦。不过这个是哈里·波特版蝴蝶效应机器猫……
大雄就算是进入魔法世界还是差等生。那个美杜莎我一开始就猜到是美夜子妈妈了。一开始进展缓慢,就是加入一段时空旅行的剧情才感觉好看一点。魔界星及魔王的画风还真是大气粗旷很多,但是与原动漫风格也不算违和,毕竟魔界题材摆在那… 我觉得根本不用打那么久,完全一个任意门们解决所有问题。
开始30分钟让我有些看不下去,但在这之后却让我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坚持看完,最后还是打算给个好点的分数。在哆啦A梦的世界里的魔法原来就是这样,倒真有种《哈利·波特》的感觉。旧版还没看,不知道怎么样。
中途字幕出来得挺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