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澳洲出品的影片,抛开其间各种不明所以然的科学原理,逻辑情节上的硬伤,低成本的场景特效,以及可能不太符合国人审美的演员,单看立意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却在警醒世人的环保电影,或许也是当下世界现实的缩影。
片中时间的列车行驶在2067年的路上,故事发生在距今尚且遥远的未来,却能让如今同样面对coronavirus 挑战的我们观之而感同身受。
电影中的世界:动植物灭绝,极端自然灾害不断,氧气成为了稀缺资源,集体性的肺部疾病让垂死挣扎的每一个人,因人工合成氧气而不得不戴着一刻也离不开的面罩,彻底失去了呼吸自由。
是不是像极了当下时期的我们?
不得不感叹此片导演的前瞻性,早在coronavirus 席卷全球之前,就有了如此有预见性的想象和构思,并与当前全球现状形成了极为巧妙的呼应。
但电影中有所谓的“天选之子”,有可穿越的时间机器,有编剧的金手指赋予剧中人物拯救人类灭顶之灾的能力。
那么现实中我们能拥有的又是什么呢?
或许从这部电影的隐喻中能够窥得一些启发:勇气,信任,面对绝望时的不放弃,寻找希望时的坚持,对未知未来的探索……???
我想每个人在看过这部电影后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吧!
只希望影片中百年之后的末世不会成真,当下的人们能够凭借努力,解除地球危机,拯救未来。
9月16日晚回看9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的六台译制片。
正片开始前的预告颇给人一种廉价感——其实我并不觉得这应该成为一个贬义词,物美价廉不是更好吗;但就本片的立意来说,廉价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整体看完,感觉倒是还不错——主要是比预想的好一些。
最初纠结的点,是男主来到未来后看到自己的尸体:如果认为男主伊桑来到的是2467年X月Y日Z时,那么男主不应该是在那之后,比如2467年X月Z日之类被杀吗?
既然如此, 那么 又怎么可能在 2467年X月Y日Z时就已经有一具骸骨存在于那里等着男主去看到了呢?
后来倒是解释了,这是原本的时间线里,男主回到400年前的2067年后被杀而留下的尸骸。
在我这里,在不多想的情况下,这倒是能说得通。
剧里有个台词:未来已成定局,我们只是按照剧本在走。
对于那种面向过去的穿越,我相信事情是这样。
没有人能够改变历史,任何向后的穿越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至于说男主面向未来的穿越,在剧中也确实是有剧本的,那就是祖德所谓的计划。
当然,当演员不按剧本执行时,事情就改变了。
很难明白为什么祖德选择杀死自己而不是停止对伊桑的暴力行动就可以,也许他对自己的存在已经失去了信念;但从我的角度来看,伊森并没有对男主采取实质性的戕害;欺骗和隐瞒是这对关系中的定时炸弹,但男主的父母毕竟不是被祖德杀死的,祖德毕竟几次救过男主,最后也是祖德为男主牺牲了自己。
站在祖德的角度,他实际上是以自己站在未来的行动,改变了历史。
这里面当然也会有悖论——如果不收到伊森来自2467年的信息,那就不会有伊森父亲要他和他的妈妈上街、伊森父亲被杀、伊森妈妈被杀、祖德救下小伊森、小伊森长大并穿越到未来等一系列的事情;如果不是伊森穿越到未来,那也不会有那条来自2467信息,鸡生蛋蛋生鸡,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但就祖德的行为来说,比起那种穿越到过去改写历史的悖论,这种去往未来改写历史的套路倒是要新颖一些。
时间不是鸿沟,而是联结、纽带、管道,这跟之前看《奇异博士》时与时间化敌为友的感触有点相近(不过感触的程度比后者要小得多,这主要是电影表达不够震撼的缘故)。
但与人并不独立于历史相似的,还有另一个问题:人是否可以独立于自然?
现在流行说人与自然,好像人是独立于自然的存在。
其实,人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不认为人类的存在会毁灭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在通过积累达到那种程度的毁灭之前,人类一定先行自毁了;换句话说,所谓毁灭地球倒不如说是毁灭人类自己,所谓拯救地球倒不如说是人类自救罢了。
剧中的表达是怎样的呢?
我现在能想到的有三个层次:第一,就2067年这个时间的地球来说,似乎人类是毁灭了地球,或者说,是人类带着全地球的生命一起走向灭亡。
世界上最后一棵树都被砍伐,空气中的氧含量降到3%,这或许夸大了人对地球影响的限度。
我不认为人类会存续到砍掉最后一棵树之后——在那之前,人类会先灭亡;我更不认为人类在最近五十年可以将全球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近二十个百分点,实际上二氧化碳浓度在0.1个百分点层级上的变化就已经足以构成人类不可承受之重,在氧气含量那样变化前人类也早就灭亡了。
第二,就2467年这个时间的地球来说,显然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从人类的破坏中恢复了过来(而除了穿越者并没有其他人类),因此,伊森才可以将那些被四百年前的人们认为已经灭绝的植物传送回去。
这倒是和我个人对于人类的影响力的估量相仿。
四百年即可恢复到那种程度,就地质历史时期而言真的是弹指一挥间了。
第三,就伊森和计时器公司各自的行为逻辑而言,他们显然都是在人类自救的层次上展开行动的。
只不过伊森想要拯救的人数以百万计,而计时器公司的头目只想带着特定的选民逃亡未来。
历史按照伊森的期望被改写了。
人类存活到了2467年(生态环境倒是不像人类灭绝的时间线上那么葱郁了,但也还好)。
上述后两个层次和第一个层次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我看来,就这一问题的表达,作品传递给观众的认知是模糊、含混的。
这并不是影片唯一的问题。
有些地方,《2067》给我类似于《1984》的感觉,只不过操控一切、可以享受生活的不是政治体及其成员,而是企业巨头;然而这也是海外剧集中常见的套路——大公司和大阴谋宗室捆绑在一起。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缺少一种电影的质感,拍成网大/网剧似乎比较合适(当然,要拍网剧的话,还得加点剧情)。
尽管如此,这似乎是我头一次看澳大利亚电影(等等,澳大利亚!
赶上B站《我的三体》的进度了)。
那么就鼓励一下,给个还算可以的分数吧。
说起来,检索本片时,必应的摘要说:2067 (豆瓣)网页2020年10月2日·2067是一部讲述人类在气候变化后寻找未来的故事,主演亚伦·格伦尼和柯蒂·斯密特-麦菲。
豆瓣评分4.9,网友评论多为负面,批评剧情拖沓、不科学、不凝聚。
这些批评我认为都成立,但4.9分也有点太低了,还是五分以上好些。
另外,我看到有影评说到了选角。
这个,我认为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解释,特别是反派选角。
如果认为丑,那么作为反派不是正好吗;如果认为好看,那作为女反派不也能多一分魅力嘛——各美其美就好了。
本来只是想在观看《就爱断舍离》的间隙写个短评Mark一下,误点击了长评,于是随缘;熬夜写完,把随缘变成了强求。
在拯救人类前,我得先通过调整作息自救【狗头.jpg】。
2467会来的,在此之前得先考虑2067的事。
老外对世界末日有着相当的偏爱。
而如何“终结”世界,那就是各种五花八门了。
这部里头,人们习以为常的“氧气”,成为稀缺资源。
人类的科技虽然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对自身未来的认识却“发展”到不能再低的低度。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反正,地球的大气质量岌岌可危,人类已经到了不带面罩不能生活的地步。
故事的主角,出场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这货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既成事实,自己的女友不得不面临“等死”困局。
除了这个,主角还有“丰富”的内心戏,原来,自己当科学家的父亲因为忙于事业,小时候没有陪伴自己的童年,而且,主角还把自己母亲的死亡归咎于自己的父亲。
好了,故事的套路已经相当明显。
主角的“苦情”不过是剧情需要,可以忽略不计。
重要的是,这个“不近人情”的父亲,既然是科学家,必然留一手。
人类的命运需要拯救,当有“舍小家成大家”的勇气。
于是乎,主角在若干年后的苦逼生活中,忽然成为“天选之子”。
故事的套路十足,时间旅行的悖论也没玩出什么花样。
只不过,有几个有趣的地方,倒是可以说说。
故事设定里头,人类“终于”把自己给折腾“亡”了,这个没有了人类的地球,在未来,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就是这么打脸的讽刺。
另外一个,当“公司”发现了时间旅行的机器,而未来又是一个适合生存的地球,“领导先走”的思维就开始活络了。
当下的人类,已经无需拯救,“精英”到达未来,胡汉三照样可以从头再来。
这是一部关于兄弟情谊的电影,我们永远要相信人性中隐藏的光芒,电影是值得看的。
在疫情暂缓的今天,走入电影院,买两张电影票,看看有关于情感,关于生活,关于人性的电影,至于我们来讲是有意义的,也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在2067年,地球濒临崩溃。
在破坏环境和气候多年之后,人类付出了可怕的代价:森林,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消失了,由于可用氧气的急剧减少,人类很快也将灭亡。
在这个灰暗的,垂死的世界中,人们通过口罩呼吸的合成的氧气生活,但是即使这样,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适并且生病。
2020澳大利亚科幻片《2067》,豆瓣评分5.2,IMDb评分4.9,于2022年12月2日引进国内上映。
2022年临近年末,积压库存电影纷纷清库存,本片11月29日才发布国内上映信息,距离12月2日上映仅有3天间隔,堪称史上定档最晚的进口电影。
大格局,小电影。
铺垫了一个大气魄的世界末日框架,可讲的却是几个人的小打小闹故事。
投资很低,演员屈指可数只有几个人,龙套都算上也就二十多人。
男主丑哭,这是哪里找的演员,不过哭戏一流,全片上演多段哭戏,涕泪横流,一个男人电影搞这么多哭戏干嘛?
不仅男主能哭,能他配戏的死党更能哭,梨花带雨,眼圈都哭红了,我当时纳闷,剧情有这么感人吗?
两个男人哭得一塌糊涂,我却如坐针毡。
女反派更是丑哭,体型肥胖臃肿不堪,要啥没啥,演技垃圾,是投资方塞进来的演员吗。
剧情乱七八糟,时空穿越这一喜闻乐见的题材讲述得七零八落,不知所云,不合理之处随处可见。
情感线假设得一塌糊涂,编剧和导演试图铺陈三条情感线,但是——两个好哥们的友情没看出来深在哪里,男主的爱情线也不怎么感人,最期待的父子跨时空融合的重头戏也没产生什么情感共鸣。
男主父亲残忍给男主戴上的手镯,一直到结尾都没交代清楚原因,或者是我看走神错过了什么细节吗?
这种时空穿越题材的结局肯定是拯救世界——男主救了2067的全人类,抛家舍业自己留在2474欣赏风景。
古语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美国人认为自己发达了,所以我们看了太多次的美国人拯救全人类。
终于轮到澳大利亚人了,不过澳人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还没发达到彼岸的美国亲戚那样的水准,所以要救也只是救救自己,没扯到全人类的高度。
男主Ethan小哥是末日城市里Chroni公司的能源设备修理工,长得有点营养不良的样子,日子过的也有一搭没一搭的,娶了个老婆似乎还是印度裔的,感觉混的不咋地。
并非歧视印度裔,只是觉得澳洲印度裔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就像美国大片里必有黑人一样,澳洲也快到了电影里必须插个印度裔才能洗脱种族主义嫌疑的地步了。
言归正传,Chroni公司女高管突然找到Ethan小哥,说从未来收到信息,邀请小哥去未来拯救地球。
一听旅行时单向的,小哥救犹豫了,有点舍不得印度老婆。
但是在老婆的耐心劝说下,小哥最终决定去碰碰运气。
过了传送门,发现未来400年后的地球已经郁郁葱葱,小哥又可以正常呼吸了。
但小哥意外的发现了已经变成白骨的自己的尸体。。。
就在小哥被吓得不知所措时候,小哥的工友大哥也被传送过来了,俩人发现人类已经完全毁灭好多年了,末日城市也早已成为一片废墟。
在恢复设备之后,小哥终于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认为不靠谱的老爹为了拯救人类做出的安排,老爹最终被Chroni公司女高管杀害(这也很可能是造成Ethan小哥从小营养不良还爱哭鼻子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在时空穿梭时候发生了分叉,小哥和工友大哥在另一个时间维度发生了争执,工友大哥开枪崩了小哥Ethan,所以他的尸体一直被遗留到了他们的再次出现。
(但那个时间维度里的工友大哥哪去了?
)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这次工友大哥选择了开枪自杀来保护小哥。
小哥启动了未来的传送机,就在Chroni公司邪恶女高管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带着童男童女去未来过好日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哥传送回来一棵树,然后彻底关闭了时间穿梭机。
等小哥走回城市的时候,发现原本树林中一片废墟的城市已经变成了美丽的高科技生态城市,原来正是小哥回传树木的行为才让地球重新焕发生机。
先拯救人类还是拯救地球的故事虽然有点老套,特效也做的并没什么惊艳之处,作为非好莱坞的科幻作品,达到这个水准也不容易了。
还有些大概念上的硬伤,也会造成减分。
众所周知,地球上氧气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分解释放出来的,其次才是陆生植物和地壳运动释放出来的少部分氧气。
影片开头设定的背景是整个地球荒漠化,陆生植物几乎完全消失,所以导致大气中氧气含量降低,人类出现了日常呼吸困难。
陆生植物没了,海里的藻类也没了?
那玩意儿可以说没就没吗?
如果单凭男主小哥传送回去的一棵树就可以救地球,那么之前地球的陆生植物就不会那么快消亡了。
再有就是人类和地球完全不是同一等级的概念。
人类就像是地球的牛皮癣,蔓延到哪里就破坏哪里的生态环境,看似人类对地球改变了很多,所以经常听有人说要拯救地球,他们真的想多了。
按照人类的计时标准,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多年,人类开始直立行走不过才300万年左右,有记载的文明史也不过6000年左右。
在人类出现前的几十亿年里,很可能有比人类更智慧的生物曾经出现过,然后消失的几乎没有一点痕迹。
就连似乎没有什么先进智商的恐龙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也比人类长多了,但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来个大陨石说灭就灭了。
所以说,人类总是担心自己毁灭地球,其实真的是想多了,人类能毁灭的只是自身而已。
等人类自我毁灭了,地球又会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很快恢复到生机勃勃的状态,而这个过程相对于地球的年龄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没有人类的大部分时间里,地球上绝大多数别的生物反而活得更好。
所以,别老想着救地球了,先救自己吧。
不说了,赶紧搬砖去了,要不晚饭又没着落了。
疫情已经快三年了,戴着口罩才觉得氧气的珍贵,穿越未来,寻找新的突破口~~~是科幻,但谁又知道是不是我们的未来呢!
环境问题是一个问题,电影里说到的危机在未来也不是不可能发生,我们竭尽全力也就是想活的更美好。
科幻大片还是适合在电影院看,在家里的电脑上看,总觉得少了点感觉,毕竟音效啥的在大空间里面看才能深切的感受到。
这部澳洲出品的影片,抛开其间各种不明所以然的科学原理,逻辑情节上的硬伤,低成本的场景特效,以及可能不太符合国人审美的演员,单看立意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却在警醒世人的环保电影,或许也是当下世界现实的缩影。
片中时间的列车行驶在2067年的路上,故事发生在距今尚且遥远的未来,却能让如今深陷疫情困境的我们观之而感同身受。
电影中的世界:动植物灭绝,极端自然灾害不断,氧气成为了稀缺资源,集体性的肺部疾病让垂死挣扎的每一个人,因人工合成氧气而不得不戴着一刻也离不开的口罩,彻底失去了呼吸自由。
是不是像极了当下疫情时期戴着口罩的我们?
不得不感叹此片导演的前瞻性,早在疫情席卷全球之前,就有了如此有预见性的想象和构思,并与当前全球现状形成了极为巧妙的呼应。
但电影中有所谓的“天选之子”,有可穿越的时间机器,有编剧的金手指赋予剧中人物拯救人类灭顶之灾的能力。
那么现实中我们能拥有的又是什么呢?
或许从这部电影的隐喻中能够窥得一些启发:勇气,信任,面对绝望时的不放弃,寻找希望时的坚持,对未知未来的探索……???
我想每个人在看过这部电影后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吧!
只希望影片中百年之后的末世不会成真,疫情当下的人们能够凭借努力,解除地球危机,拯救未来。
这是一个拯救地球,拯救自己的故事。
这是澳大利亚的科幻片,也是我第一次看的澳大利亚的科幻影片。
这个影片讲的是一个拯救地球的故事。
我们目前是一个大变革的社会,人类的一点点改变都会深刻的影响这个世界。
看过这个影片,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地球会沦落到这样的境地?
是不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的不断索取,才会使我们失去自己的家园?
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对于地球来说是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对地球的破坏确实史无前例的。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只是地球的一份子,并不是地球的主人。
我们应该努力团结起来,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地球的未来,尽量努力改变自己,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
当然了,本片的特效特别棒,各种场景做的很不错。
是一部非常值得去电影院一看的电影。
2022年终岁尾迎来一部烧脑大片。
2067的隐喻,找回初心才能改变未来,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不放弃、不绝望,唯有信任和勇气,才能挽救人类的命运。
2067找回希望,后续系列大片来袭,再现繁荣影市。
现实的科幻与科幻的现实居然密不可分,鼓足勇气,逆天改命,重新找回失去的未来。
现实中的口罩与面具的联动、无法呼吸的恐惧,现实中各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失能,人类的自我放弃,与电影中的大灾难,强调隐喻贯穿始终,电影结尾的植物不止是植物,而是人类的初心,找回初心,人类就找回了希望。
永远要相信,人性中隐藏的光芒。
概念科幻片,几个人几个场景就搞定,需要大量的演技和对白充实表现力,只能说从故事逻辑和演绎表现来说很一般
年底快收官迎来一部巨作,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只有找回初心,坚韧不拔绝不放弃,才能找回希望和改变未来!
国内定档了,疫情之下不容易啊,期待能去电影院看首映,支持科幻,支持电影。
改变综合留下痕迹
立意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伏笔做的实在有些明显,看惯了脑洞电影一看也就明白实际上主角最后是穿越回去被杀的,那具骷髅实际上已经躺了400年。所以从头到尾实际上都在描述主角的心理变化,一边怀疑朋友,一边内心绝望。
没头没尾的穿越,没有宿命论那么悲情,随便就干掉了boss然后拯救了未来太二太奶义务8763还没有好看的妹子差评
烂片标记
一个导演和编剧都无法掌控的题材……生搬硬套的东西很多……
莫名其妙
剧情不错
烂片一部,二流演员+不会讲故事的导演
老外总喜欢玩末世,穿越啥的,动不动就是拯救世界拯救人类,但一个部牛逼的科幻片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逻辑和设定,否则硬伤与bug会让观众失去看下去的欲望。本片的逻辑硬伤的确太多太明显,抛开时空悖论不说,反派肥女都说了传送到400年后无法定位,可男主到了未来很轻松就找到了自己和老婆的尸骨,还顺利找到了传送机器与实验室,人家终结者回到过去好歹还要查个啥大数据的才能找到康纳,这片的技术牛皮哄哄超过美帝了。最后男主为了拯救世界,传回来一棵树,难道2067年的人类那么笨?资源耗尽前都不晓得留颗种子以待东山再起?也许资源耗尽呼吸空气要付费,但比起呼吸来说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务吧。好吧,这是小成本科幻片,上述等等这些基本常识可以超越,没法去面面俱到。本片前后轻重不分,看起有点头疼。
CCTV6 国配
很应景,疫情结束了,可以自由迁徙了,和电影一摸一样
很微妙的一个片,就。。。也不能说完全不好看,但是也不是很好看,感觉到剧组的委屈,低成本的软肋感。。。。
平庸了点。
氧气这个设定挺好的,刚开头描述两兄弟配合干活的镜头很好,后面到了未来那段不知道他俩在吵什么,反正时空穿梭的题材都容易很乱。他哥根本没必要死啊。不过最后的结局圆回来了些,所以多加一颗星。
在YouTube上看到科幻Fans推荐,忽然想看一看原片。仅有的几个CG大场面+配乐,气氛是营造出来了。世界观框架很有意思,可惜剧情bug不胜枚举,几个主角配角看上去就让人出戏,觉得是低成本网络片。不管怎样,澳洲人也有拯救世界的野心了。
在电影院看的还不错呀,起码拯救了未来,题材还蛮有意思的,连氧气都成了资本家的了
没钱别拍科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