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意結局。
還不夠‘瘋’。
不能投入太多的感情去看,否則很壓抑,很多天都難以從壓抑中脫出。
小説應該更加淋漓盡致一些吧。
我们以为我们是正常的。
或者我们以为我们是有病的。
都不过是自我的以为,就好像以为自以为是的骄傲与自信,其实都没有办法剥去体内隐藏的孤独与罪恶。
真相并不存在其实 都要看你自己怎样去思考 去战胜所谓的心魔活不好的话 人生还真是累和郁闷的真实的可怕
【阅读他人】看到蔡康永最近在一篇访谈里说,“……我喜欢可以看到有趣的人的地方。
我旅行的时候最喜欢看人,人很好看。
”浪迹天涯的小王子对于哪里的人最好看也有一番心得:“相较起来,欧洲和日本的人会比较好看。
台北的人其实也很好看,只是我很难肆无忌惮地看。
”“人”有什么好看的?
老伯跟他养的肥猫守着店铺一齐打盹,一堆放学的小学生在街头学着武打片“哼哼哈嘿”的,再有趣一点,欣赏一对情侣在地铁上微笑相拥着跳华尔兹(当然这种场景没什么可能在中国出现)。
你当然也能观察到诸多冷暖:地铁吉他手苍凉的歌调,抽着闷烟、对着天空发呆的眼镜男,或是一只遗失在街角、无人认领的胶鞋。
28岁的自由撰稿人明日香的故事,就由一对银鞋子开启。
一天醒来,她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全然白色的环境:白色的天花板、灯光、墙壁、床单、衣服,还有捆住手脚的“约束带”。
隔壁传来女人的哭嚎。
虚掩的门缝里透露出一双戒备的眼睛。
“Welcome to Quiet Room”,那双眼睛的主人向她无声问候。
这是一间封闭式的女子精神病院。
在这里,每个人就像一篇深度报道:试图破获人生真理的正解,却时时刻刻混搭着命运的嘲弄。
在这里,关于“人”的阅读,不再是轻歌曼舞的街头扫读,不再是路人自编、想象的他人故事;这里集聚了一群人各自的深切的痛苦,必须直指自我的疑问——我不知道这种关于“人”的阅读会有多少人愿意深入,但起码,松尾铃木用电影带着观众们去探视“关于他人的痛苦”。
【银鞋子】明日香的“病因”在医护长、男友阿铁、以及她自己的回忆和倾诉中慢慢拼凑起来,最后在病友西野(一位患暴食症的退役AV女演员)的挑衅下爆发。
明日香的故事,像电影中出现的那副埃舍尔的拼图一样,充满合理的荒谬、此端与彼端之间模糊的界限。
无趣的前夫、不存在的孩子、“没劲”的父亲,让她也慢慢变成了一个“没劲”的人,变成一个(自认为)没有意义的存在。
醒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日香记不得她昏倒的场所是在二楼卧室还是在一楼的沙发,不记得她曾在大雨滂沱的阳台上哭喊着要往坚硬的地面奔去,不记得她重返人间那一刻虚弱的请求“就让我死了吧”…… 我觉得,这个片子的叙事意义不在于弗洛伊德式地对明日香进行精读分析或是成因追溯,而是揭示一种隐秘的侵蚀势力——你不知道何时、何地被击倒,不知道自我存在的意义是如何被一点点吞噬。
那才是最可怕的。
明日香在西野的挑衅之下爆发情绪后,夺回了前夫赠送的银鞋子。
她想起少女时代出演《绿野仙踪》的那时,也穿着一双形似的银鞋子。
在舞台剧上,桃乐丝只要轻碰鞋跟三下,就能踏上回家的归途;而如今,白色的约束带令明日香的脚踝无法互相碰击,即使穿着自杀死去的前夫赠送的银鞋子,又能去往何方呢?
在这个叫做“绿山女子精神病院”的地方,一丝稍偏离的情绪泄露就足以引起极高的警惕——表面维持住成年人的克制镇静,是否就意味着有足够的智慧去超越生命的痛苦、看淡那怪诞不经的现实规则?
【埃舍尔的拼图】由苍井优出演的美纪始终是一个清醒的冷眼旁观者。
“明明就是正常人,却被关在这里”;明明就是不爱吃饭而已。
反过来想想,是“我们”不正常吗?
难道不是这个世界的某个出了什么问题吗?
“正常”跟“不正常”的界限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你就不是一只埃舍尔图画中的蜥蜴?
同时属于二维与三维又同时被二维与三维抛弃,永远漂浮在无人认领的异次元?
埃舍尔作品拼图在电影里的出现,暗合了用合理包裹着荒诞的病院规则:用剥夺意义的方式,来治愈一群弄丢了“意义”的病人。
美纪必须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来抵御这一规则,才能够确认自己存在的意义,确认自己不是一个“给别人制造一大堆麻烦的女人”。
精神病院固然是一个疏离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但是那种挣扎其间的境况,在每个人的平凡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脚注。
当美纪再次躲在门缝边、对着重新被捆绑起来的明日香流下泪滴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美纪在这部片子里,是一个多么独立、温情、美丽的存在。
那一刻,我们俯身拾起了被磨损的“存在之意义”,那一刻,一时的狂躁和软弱妥协得到谅解。
【Life is happy?
】影片的结尾,明日香离开了度过14天的绿山精神病院。
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出院之时必须与那段时间的一切挥手告别,当然包括痛苦的回忆,惺惺相惜的友情也不能例外。
看上去最正常、最早出院的栗田却在明日香出院之日重新被送入绿山。
明日香在计程车上,将栗田留下的电邮地址抛出窗外:Life is [email protected] is happy?
似乎你我都无法认同这个命题,在栗田那里更变成一句自欺欺人的咒语。
明日香似乎已经有办法作别前夫和阿铁,但最后谁也不能确信,她会不会再次入住绿山。
关于他人的痛苦,仍在继续。
那也是关于你我的痛苦。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的不正常。
个人认为虽不能当做真理来看待,但还是常常拿来宽慰自己。
情况还不是那么糟,起码我知道自己有问题。
在片中的精神病院中,似乎每一个精神病人都对除自己以外的其他病人了若指掌。
知道她的症状,发病的原因,甚至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其心理问题。
比如暴食症的原因,厌食症的原因,自残倾向的原因等等。
但是唯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进食障碍(苍井优饰)先是隐藏自己的问题“我到这来不是想减肥,而是想长胖的”,被发现催吐后又有逻辑的辩解,把自己的问题推给这个系统(社会),“如果我吃了,那么在地球上一个比我优秀的人就会饿肚子。
”我认为,就是因为看不清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别人身上去,才导致了长期的逃避自己需要面对的现实世界。
多以逃避痛苦引发更多的痛苦。
此外,片中精神病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护士对病患的友善态度让我感叹,比国内的医院要好上几十倍。
其实对日本的此类休养院的了解最初来自于《挪威森林》中的描述,看来近年来又进步了不少。
其实我没太明白,美纪第二次站在隔离病房外面对着明日香默默流泪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明日香失控打伤了她的头,也不是因为明日香骂她怪胎,那是因为什么呢?
扎着脏辫的苍井优,烟熏妆画得十分妖媚,眼泪从雪白的脸上滚落下来,比任何电影里都要美。
明日香也流下泪来,想说些什么却声音低微,过去的人生如此失败,还能维持到现在这假装充满精神气活着的状态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大家都不是正常人,大家都是怪咖罢了。
抱着随便看看的心理看这电影,却越看越发现了喜欢。
日式的冷幽默和无厘头的小细节不断出现,让人会心一笑,虽还不到满心欢喜的程度,但是却也能一点不闷的看下去。
你以为精神病院里住着的都是可怜人么?
城市森林中更多可怜人好么?
就算你不是疯子,可总有一天,你也会变成疯子。
有些人总是在拼命掩藏自己骨子里的癫狂,有那么几个人,已经没办法再掩藏了,所以不肯吃东西或者拼命吃东西,所以烧掉自己的头发或者杀死自己,所以狂躁的砸玻璃或者打人,就算住在精神病院也似乎没什么不好,同伴们很了解你,你就是一个自卑绝望失败孤独永远得不到幸福的家伙,没什么关系,大家都一样。
“五点固定”的隔离病房,只有房顶的无影灯陪伴你。
明日香念念有词的不断想着自己的银色小皮鞋,那不算华丽的小鞋子代表了自己最快乐的时光,也象征着自己希望变成桃乐丝的梦想。
回到家,回到过去,哪怕有无聊的前夫也无所谓啊,至少能坐在沙发上看娱乐节目乐个半死。
看到明日香永远望着电视机傻乐的情景,心里忽然的就酸楚难当,就算结婚了,可陪伴我的还是只有电视机,让我欢乐的永远只是娱乐艺人,不是你。
那结婚有何意义呢?
你太无聊了,你太郁闷了,你让我无比的孤独。
可是没有你,我也摆脱不了我那失败的人生啊。
直到看完电影了,才想起前夫的扮演者原来是冢本晋也,怪不得最后场景那么惊悚,和整个片子的气质略有不同。
我倒是长大了嘴试着模仿出那诡异的模样,当然没成功。
明日香为什么会喜欢上他呢?
也许是看到他平凡无奇的模样,心想也许能给自己带来平凡无奇的幸福吧。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前夫那被玻璃杯撑大成巨型黑洞的嘴,让人不仅是充满了厌恶和恐惧,更是会联想到,就是这个洞,把我吸进去,变成无聊的人了。
所以,你赶快死吧。
前夫留下了“残念”的字样死去了。
明日香也因为嗑药太多打掉了一直想要的孩子。
我是一个连800个字也写不出来的专栏作家,甚至只是一个写情色的三流作家,让人怎么不崩溃。
孤独啊,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孤独。
Life is happy的邮箱地址就是一个笑话。
明日香走出精神病院便犹豫但坚决的扔掉了病友们送给她的留言册,转身却看见已经出院却又自杀的栗田又被救护车送回来,坐在出租车上,看见了穿着和服狂蹬自行车的某病友,她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世界多么疯狂多么讽刺,现在回到正常社会了,可我还是原来那个我么?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从一场未遂的自杀开始,女主人公明日香从一连串意识流形态的梦境中清醒过来时,世界已经被默默的被划掉了两天。
因为服药过量加之习惯性饮酒,被当作自杀而送进了绿山精神病医院,被五点固定在宁静房间,天花板上的白炽灯,亮得晃眼。
一门之隔的过道上,有人叫嚣着点燃了自己的头发。
这是一个隔离于正常世界的密闭空间。
堆砌着机能失序的瑕疵品。
暴食的AV女优。
厌食的千金小姐。
笃信着守恒原则而无法进食的美纪。
以及和明日香一样因为OD(服药过量)而被送进这里的贾田。
或许是供养于同一方水土的原因,日本的电影总有着它无法模拟却又一脉相承的类型化风格。
支撑一部影片的中心或许只从一种情绪开始,而事件则作为表达情绪的工具,反而呈现出一种夸张而怪诞的关联。
在日本电影里,仿佛很难有雷同的认知。
攫取的片段太过边缘,虽然不能否认它或许真实的存在,并让一小部分人感到亲切。
更多的则是抛开故事的外延不予置评,而包容了最为核心的一种情绪。
我们理解了,却难以感同身受的去了解的情绪。
边缘人群的情绪。
和《松子被嫌弃的一生》相似,用倒叙的片段零碎的拼贴出故事的全貌。
完整一个无聊国里的失败者形象。
而让人诧异的是,除了表现手法和取材背景让两部影片有了亲切的呼应之外。
一些细节的运用上,更显露出惊人的雷同。
《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也是从一场死亡开始。
无论是松子还是明日香都曾被家人无情的抛弃,从事过性工作,人生的不幸看起来都和男人有关。
而同样曾在电影中出现过的关于舞台上的童话,代表着最初的希望,比对着后来失意的人生,像是宣告着“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要变这样”般,显得讽刺而又悲哀。
《欢迎》中美纪的表白“我和你一样,都很正常,但是我却在这里,这个系统有问题,真的有问题。
”或许就是本片中心的所在。
无论是家庭还是整个社会,似乎都该为这抱歉的人生负责。
当我们在明日香和男友铁雄的分手宣言中为她直面真相的勇气喝彩时。
人生却在转角跟我们开起了玩笑。
明日香在走出隔离病房后,把临别礼物送进垃圾桶的举动,明明是宣告崭新生活的开始,却撞见了再次因为自杀而被送进来的贾田。
那张写着Life is happy的地址最终成了不折不扣的谎言。
掷地有声的摔在我们眼前。
即使是导演,也不能为一帆风顺的人生保险埋单。
这次上海电影节的片子,算是从日本回来后,再次用客观的眼光去看这个貌似衣着光鲜社会背后边缘化的小群体。
每个大城市都会有一群这样的病人,北京病人,上海病人,纽约病人,东京病人,那些内心深处的症结需要电影去放大和述说,我们发现多多少少都有共鸣。
生活的希望之于明日香这个女人,无外乎一个爱她的男人,一个孩子,有钱,有更替的靓衫,或者说还有我们理想中有趣有阳光的生活,其实这也是城里女人理想生活的范本,罢了。
而当上述一切一点点支离破碎,甚至远离自己时,外加很不幸的换上过敏症,活着的不过是外壳罢了,活下去的源动力在哪里,在哪里啊..........电影关于这个源动力支撑下去交待的有些模糊,可能是疑似闺蜜miki的support,或者是室友转投现实“美好生活”的背影,或许只是就想活得像个人样儿。
结尾那个email前缀: life is happy是个镜像,就像love is fabulous那么远,这么近。
这片在骆驼的机子上搁了许久,前后还换了几个版本。
蓬头垢面的内田有纪mm,对偶的吸引力真是有限……=_=最近决定消灭一批日片,于是这片终于提上了日程~女主内田有纪这次还是演绎“追逐着青春的尾巴”的年轻女子,生活状态一如既往的混乱(囧,为什么我是这个印象),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么……如此一个“烂人”,进入到这个奇妙的异度空间中,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骆驼所喜爱的凉,这次也有份出演。
出场似乎戏份挺足,后面就逐渐米有了,残念~>_<至于苍井优所饰演的某病态女,我竟米认出来!
=_=惭愧惭愧,老觉得有点眼熟,但是实在米往她身上想啊!
厉害!
(从某种意义上讲的)男主竟然是宫藤官九郎,果然是个死疯子~一直喜欢他写的本子,第一次见到真人,真是让人很囧啊~让人更加喷饭的是,男主的笨蛋朋友,从来没露个正脸的家伙,竟然是……妻夫木聪……orz(嗯,一如传闻中这俩人关系很铁啊~)让我抽筋半天的开场客串2分钟即惨遭女主毒手的医生大人,是……庵野秀明……ots(他、他老先生来干啥……)故事嘛,到没有什么太多出奇的地方。
一条在隔离病房现在生活的线,一条女主回忆自己过去生活的线。
虽然纠缠,却也让人看得不至乏味与混乱。
小小的温情的碎片加上一大堆颇无厘头的噱头(差点给这片判为“荒诞剧”~-_-b),结合得还算比较合理。
可惜的是,骆驼不甚明白片子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生命就是不断重复悲剧的过程,所以要及时行乐”嘛?
反正片子给出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历史重复”……算,看在卡司强大的份上,给分还是宽容点吧~=_=
因为内田有纪饰演德的明日香而看了这部老片,被震撼到了。
女主角明日香在意外大量吞噬安眠药和烈酒之后,被送进精神病院,被迫几次三番住进隔离病房,独自面对内心的矛盾和人生问题,也尝试在精神病院这宛若动物园一样原始、癫狂,释放着女性(人类)最基本最疯狂本质的空间,一个人杀出一条血路,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尝试走出内心的困境。
影片在影调层面的苍白单调,群像性格设定上的癫狂偏执,却让观众很容易地走进女主角--明日香的内心焦灼点。
折磨她多次的荨麻疹,往往当她内心宇宙的平衡被打破,尊严被践踏就会发病--这一绿巨人一样的生理应激反应,令人揪心。
同时这个病症也是一个表征,令人们可以看到这个角色内心的脆弱和极为强大的自尊心!
这一点既害了她,后来也将她救赎。
看到精神病院题材,可能很多会想到都市人常常会面对的孤独症、焦虑感和创伤后遗症,明日香也不例外。
她的心结,一部分来源于她对父亲和前夫选择离开她的放不下。
与父亲断绝关系,常年与笨蛋为伍,因为前夫长着好人脸,做事非常认真而嫁给前夫。
随后前夫工作被贬,在温泉酒店度假险些窒息而死,明日香面对濒死挣扎状态的前夫。
看到他的认真,卑微和懦弱,既心疼又充满恐惧和不安,就在这一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时刻,她竟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前夫的生命虽然暂时被救回,两人的婚姻却走向尽头。
独自去堕胎的明日香,内心对父系血脉的主动/被动割裂,而陷入到创伤后遗症带来的巨大心理折磨中,害怕,恐惧,揪心,被父系社会抛弃的自责和担忧,像一张铁网,笼罩在明日香的心头。
这一病症的影响,与明日香自己对职业和男友的选择上,第一次找到的自信,以及随之而来的,担心再次被男性/主流社会抛弃的恐惧和焦灼在于男友的矛盾激化后,再一次得到放大。
行为疯癫的男友,对充满才气却行为失控的明日香无法安抚,也无法满足明日香对生孩子的期待,他想前夫一样,选择逃避和离开明日香和这个畸形的社会规则(在片中缩小为电视台对搞笑艺人的高收视要求)。
与前夫/男友选择逃避的态度相反,在精神病院里的明日香,凭借着一己之力,尝试与他人建议心灵上的关联,尝试用内心仅存的一点点温暖,去包容和安抚身边更脆弱,在人性边缘挣扎的灵魂。
当然,精神病院和病人经历的大部分不是什么好事。
偏执狂,自虐倾向者、试图在精神上对他人施暴的人,因为自责而虐待自己的女孩,逃避现实挑战,一直活在昭和母亲的角色扮演中的人,这么多千奇百怪的人,明日香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温暖她们,为她们起舞,为她们加油。
最后,明日香在自我挑战中完成了自我救赎,她决定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影片用现实社会/精神病院的二元对立,编剧将精神病院这个看似“不正常”的空间里讲述人类最原始的心愿和渴望,最正直的理想,最简单善良的愿望;与现实社会中充满焦虑不安,令人心生逃离和怨恨的环境进行委婉的对比和讽刺。
此外还有深深的,对女性一生走不出的对父系秩序/血缘的执着发出的扼腕叹息。
离婚,堕胎,失业,疾病,对孩子(希望和父系纽带)的执拗,一直一直,犹如徘徊在女厕所空气中的幽灵,尝试对每一个脆弱的女性发起纠缠。
明日香成功的从精神病院走出,那你呢?
昨天和逸清一起在家看了《欢迎来到隔离病房》他看完以后说可以给这部电影打8.5分说这部电影给他痛苦的感受不亚于《冰冷热带鱼》我认为比较于《冰冷热带鱼》更加痛苦 因为更贴近绝大部分女性的现实生活困境 起初是为了看苍井优而随机选择的一部名字看上去有趣的电影 看影评本来不抱什么希望 但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片头突如其来的黑色幽默戏剧性的转场让我们一开始以为这是一部惊悚片冰冷的医院 一群行为怪异的女人和神经兮兮的护士让我想起了椎名林檎的一组护士服写真 怪诞又美丽后面随着故事发展女主明日香的记忆也被慢慢唤醒 中间叙事那一段我真的看得很认真又很揪心 年轻时靠着美貌赚到快钱 对自己的人生没有目标非常迷茫 偶然遇到一个不错的人顺理成章就恋爱结婚 但两个人完全没有过灵魂上的共鸣女主从来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幸运在她年轻的时候一切来的太轻松 她依靠美貌 丈夫 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在丈夫工作失意后 她的第一句话关心的事搬去的地方是不是一个有趣的地方而后看到丈夫下巴脱臼的囧态 露出的生理性的恶心表情 两个人从此以后分道扬镳不会什么技能 也不知道去哪 只能去俱乐部依旧靠着美貌勉强养活自己遇到的第二任男友表面是个受欢迎的搞笑艺人 其实完全不受同事尊重 也是因为无聊的消遣和她相遇明日香只是想要一个住宿 男友则是想要漂亮女人的陪伴?
两个人就顺理成章又同居在一起了两个人本质都很痛苦 且逃避的人 是不会长久的男友介绍给她一个 写自己性经历的写稿工作看似让她独立 但被家人发现 与她断绝了关系 让她更痛苦又经历了前夫自杀的电话 患上失眠症父亲去世 不敢回家 怕被人说是妓女她觉得自己人生无意义 渴望通过生一个孩子 改变这一状态 孩子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她试图不用安眠药但还是徒劳 人不可能通过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让自己变好她用自己写稿子赚到的钱 神畲 被退回后被吸食药物后的男友随意涂鸦自己她终于崩溃了 觉得自己的人生无意义 所以想要结束这一切 所以服用大量酒精和药物 在被救后的第一句话还是:让我死吧 男友怕了 不敢承担责任也害怕面对她 把她丢在医院就逃走了在隔离病房里 还有很多支线人物:总觉得身体里有卡路里的女人、前下海女演员、否定自我价值的厌食症患者、活在昭和年代的母亲等等病房女人们对体重的执着和女主明日香的这段故事 我很多细节能感同身受 对人生的迷茫 焦虑 停滞的人生 随遇而安后冷静下来偶尔的恐慌 有时候半夜睡觉还会发抖 都切切实实发生在我身上过电影最后 明日香在隔离病房开着天花板 看似把一切都想明白了 但她真的明白了吗在最后离开时把大家送他的东西都丢了 看似想要抛弃过去重新开始但看到刚出院没多久的女人又被丈夫送了回来也许这就是人生 痛苦是循环的 无截至的但至少她是勇敢的 踏跨出了医院这一步虽然可能是笨拙的 依旧是迷茫的往前走 就算不知道目的地是哪但也愿意尝试重新开始就是好的 依旧对未来抱有希望和美好的幻想的..这部由松尾铃木于07年拍摄的电影真的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每个观影人也许都有对结局不同的解读 但对我来说这个结局是很美好的 很现实的分享一句油管博主Liz说的话:如果你现在一无所有那代表你可以毫无限制地创造自己想要的
绿山院的日本吉雪萍
受不了无厘头
不如 the girl interrupted
我们都没有问题,是系统出了问题。
被优酱辫子吸引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戏
苍井优❤️
大致明白想表达的主题,但是实在太无厘头,太抽象了,看完觉得自己疯了。。男演员有一种莫名的日式油腻感。内田还是那么帅啊。
日本化的“飞跃疯人院”,所以从社会批判性一跃成为人类自我补完的纠结……好吧,至少本土化的很成功
主角人设好烂,整部片子给人感觉就和一开始病院里给女主那个糊状食物一样,粘稠冗长倒胃口
第一次看到三分之一没看完,“有人在哭”“当然有人在哭了,明明集中了那么多人的地方,却比任何地方都孤独”,妻夫木聪竟然在里面跑龙套,差点没认出来!!!
不知道要讲什么
为了内田有纪看的这个片子。。片子太神经质了。
只学会了一种自杀方式............
没想到这类讲精神疾病的电影如此吸引我 已经是第4部了吧(要是没记错的话)一打开人人就看到了这部电影点进去就看完了 好过瘾。时常有精神崩溃的时候 可是崩溃完以后发现日子照过 地球照转 没有任何改变 这样慢慢的我也不那么容易崩溃了,并没有变得多好只是和崩溃和解了。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吧不怕焦虑了 失眠就失眠吧我可以追剧 任务完不成就完不成吧不过垫底罢了。以前我追求完美,可我实际就是一个普通水平,于是边追求边焦虑,最后还是普通水平。躺平了以后发现我还是普通,没有升也没有降,可我快乐了好多,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废就废,这样自由地做我自己太爽了
优~~
官九太强戏了
五星全部给优
烂的我想吐
太瘦了。拼图好玩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