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釜山行

부산행,尸杀列车(港),尸速列车(台),Train to Busan,Busanhaeng

主演:孔刘,郑裕美,马东锡,金秀安,金义城,崔宇植,安昭熙,崔奎华,郑锡勇,芮秀贞,朴明申,张赫镇,禹都临,沈恩敬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6

《釜山行》剧照

釜山行 剧照 NO.1釜山行 剧照 NO.2釜山行 剧照 NO.3釜山行 剧照 NO.4釜山行 剧照 NO.5釜山行 剧照 NO.6釜山行 剧照 NO.13釜山行 剧照 NO.14釜山行 剧照 NO.15釜山行 剧照 NO.16釜山行 剧照 NO.17釜山行 剧照 NO.18釜山行 剧照 NO.19釜山行 剧照 NO.20

《釜山行》剧情介绍

釜山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孔侑 饰)光鲜精干,却也是个重利轻义之徒。妻子为此与之决裂,女儿秀安(金秀安 饰)则对如此自私的父亲越来越失望,决定前往釜山和母亲生活。在秀安生日这天,石宇抽出时间陪伴女儿登上开往釜山的特快列车。而与此同时,城市四处出现了极为可疑的暴动事件。政府极力洗白无法掩盖丧尸肆虐的事实,即便懵然无知的列车乘客也因为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堕入恐慌绝望的地狱中。开车的刹那,一名感染者冲入车厢,而她很快尸变并对目光所及之处的健康人展开血腥屠杀。未过多久,丧尸便呈几何数爆发性地增长。石宇被迫和幸存者的乘客们在逼仄的空间中奋力求生。 通往釜山的遥遥旅途布满杀机,危难时刻每个幸存者的人性也承受巨大的考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史前怪兽马柔本宅秘事小魔女学园:魔法游行从来没有开枪阿奇一家家庭经济学第一季人间失格:太宰治和三个女人们推拿我的金山银山爱情,到此为止好莱坞重案组梦想合伙人飞黄腾达第三季美人心外星变异请叫我英雄峡谷深处锦衣卫之暮光之下喷火龙求助!我把老师变小了我的鬼女孩错爱2每况愈下未择之路长大了的青梅竹马V世代第一季摩根:杀手娃娃圣凯瑟琳传奇再会!方舟超级英雄大战GP假面骑士3号

《釜山行》长篇影评

 1 ) 恶是摧枯拉朽的,而善,却像蜗牛一样慢

前十分钟,我以为最可怕的是灾难的悄无声息,潜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等待一次爆发。

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火速蔓延,街道、马路、火车站、列车……猝不及防,席卷而来,生灵涂炭。

受病毒侵袭的“不死”鹿第三十分钟,我以为最可怕的是隐瞒真相的不作为政府,谎话连篇一脸冷静地做着报告,一边是陷入灾难不断死于非命的公民。

第四十六分钟,我以为最可怕的是狰狞嗜血的丧尸,源源不断地指数型增长,在人数上有压倒性优势,可怕的战斗力和持续的暴动发狂。

城市如人间炼狱。

直到一小时十一分钟,我才明白,最可怕的,是丑恶自私的人性,以及不知道这样的人性,藏在怎样的光鲜面孔下的未知。

衣衫褴褛但几次三番救人报恩的流浪汉衣冠楚楚却卑鄙自私的金事务煽风点火,阻止众人接纳刚刚穿过丧尸群的主角等人,最后导致了大叔的牺牲。

众人看主角一行的眼神而愚昧的群众,也真的就在这种非理性的驱动下,不加思考和判断,闭上了那扇生死之门,不愿意再承担一点点生命风险,弃他们的生死不顾。

生死存亡下的卑劣本性和盲目的群体心理,入木三分。

这一刻的众人,又和害人的丧尸有什么不同?

看到这里,我心里一沉,说不出的酸楚。

接下来发生了反转的一幕。

看透世态炎凉的老奶奶,望了望成为丧尸的姐姐,果断地打开了门,让这群人成为他们只配成为的丧尸。

此时,安全区域里的男主竟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可能是观众全片看得最爽的一幕了。

除此之外,真正撑起这部优秀作品的,是其中每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真挚的情结。

开往釜山的列车,是这些的载体,也是众人相的投射。

女高中生珍熙毫不掩盖的对棒球手闵荣国的喜欢,男生虽然傲娇地一脸不屑,却在逃亡中始终不离不弃保护这位女生。

我说喜欢你,你只要说谢谢,然后接受就行了啊 途中珍熙一路都很惊慌地问“怎么办”,男孩一直都很冷静地寻找出路。

直到女孩被丧尸咬伤,他才第一次,崩溃哭喊,手无足措地说了“要怎么办”。

最后,他抱着珍熙,几近平静地变成丧尸,没有半点挣扎和逃脱。

两个人像拥抱在一起那样,继续在丧尸的世界里,相爱相杀。

还有年迈的姐妹俩,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可以看出两个人所处的阶级相差悬殊。

妹妹生活宽裕,而姐姐十分疼爱妹妹,一辈子为了家庭牺牲终生困苦。

当姐姐看到妹妹安全地存活下来,脸上露出了平和宁静的笑容。

同时她唏嘘人间险恶,不愿存活,主动地选择了,成为丧尸。

也正是她的死亡选择,导致了妹妹的万念俱灰,做出了开门放尸这一全片最反人类的一个举动。

姐妹二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和默契,同样非同一般。

以及会吃鸡腿会打怪爱老婆魅力无限的大叔。

牺牲的时候担心老婆要走过来,心急之下大声一吼。

一看到老婆的眼泪,又心疼得变了表情变了语气,眼神里全是温柔的爱。

心有猛虎,轻嗅蔷薇他用自己的身躯作墙,抵挡住了那群丧尸。

那一瞬间,我想到了阿多,一生只为一扇门。

最后谈回我们的男主角镇宇先生。

作为证券基金经理,他秉承着二级市场里弱肉强食、精打细算的原则,一切考虑从自身利益出发。

他甚至把这些带到他的家庭生活中,直接导致了与妻子的离异,与女儿的疏远。

一路上女儿点破他人性中的缺陷和不足,使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大叔救了他和女儿后,他英勇搏斗,不再放弃任何一个人。

到了最后,形象已经升华。

他遵守大叔的嘱托照顾好孕妇,将她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用生命履行了承诺。

男生、男人、大叔,恰好是三个阶段男主和自私的金事务,起点是相同的,同样是中产阶级精英,同样懂得趋利避害,明哲保身,同样只是为了家人。

不同的是,一个无畏勇敢,终成伟大,一个苟且偷生,残害他人。

恐惧、亲情、灾难之下,善恶不过一念之差。

这些人交织形成互相重叠的生命线,却无一例外透露出人性的多面和复杂。

理智和荒谬,害怕和怯懦,勇敢和退缩,在这场灾难里,格外清晰。

最后存活下来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孕妇和孩子。

她们的幸存,本就代表了许多。

弱者当然不是通过自己的搏斗反抗毫发无损地躲过丧尸的围攻,其背后必有守护保全她们的伟大牺牲和情感支持。

导演选择她们的幸存,我想也是选择了相信人性的光辉和温暖。

如果说这还不够明显,最后那名违背命令迟迟没有扣下扳机的士兵,或许更有说服力。

生而为人,总不能沦为行尸走肉,总要和它们有所不同。

恶是摧枯拉朽的,而善却像蜗牛一样,慢。

 2 ) 《釜山行》(含剧透,还没看片的童鞋请绕道)

昨天看了一部韩国片,《釜山行》,又名《尸速列车》。

一片好评。

不得不说韩国人做电影又到了一个新高度。

据说这还是部低预算的片呢,本来只打算在韩国国内上映,怎知就火了起来。

电影讲的是从某生化厂传播出了一种病毒,被感染者最终皆将成为丧尸似的生物。

故事于一列开往釜山的列车上展开。

先从表面点的东西下手。

不得不说,化妆技术真的很好。

那么多的丧尸,那些妆容也不用我再多说了,白眼是白眼、暴筋是暴筋、血是血。

特效也很棒,虽然不多却贵在细节。

就说说一开始出现的第一只丧尸鹿。

从地上爬起来的那个动作在我眼里看起来毫无瑕疵。

还有这部电影跳脱了国外丧尸片既定的概念,吃脑子、动作缓慢等等。

虽用的是丧尸题材,此丧尸却非彼丧尸。

再来说说演员的阵容。

我觉得群演配角都好给力、好敬业。

好些丧尸都是手脚骨折着在走路、奔跑,那些动作,扭捏得好自然。

主创们也都是拼着实力。

小女孩的演技更是棒棒哒。

而且整部剧的颜值在这外协的年代真的不算很高(我一开始还以为小女孩是个小男孩呢),但是却给人更真实的感觉。

就好像导演想要让你感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这是一个你生活其中的地方,不是一个你触摸不到的世界。

从更深一层层次的分析,这部片精准的剖析了人性,人性的自私,自私背后的爱,伟大背后的自私。

在人人自危的丧尸列车上,展现了各种各样的人心。

为了赶去釜山见母亲的巴士公司首席运营官,这部电影里毫无悬念最令人憎恶的角色。

不仅一开始就不顾任何人的意见而执意火速前往釜山,之后还撇下其他乘客逼着列车长继续开往釜山,到了后来竟然有意识地把别人推入危险,牺牲别人以为自己博取逃脱的时间。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最丑陋自私、令人恶心的人性。

然而这背后却是一颗挂念着自己母亲的心。

在最后经历尸变的时候,这位COO还挂念着要去见自己的母亲,并报上了自家地址。

这一幕让人看了不仅唏嘘,这其中的黑白又要怎么才能分得清?

列车员以及其他在暂时安全车厢内的乘客慌乱中为了生存,完全失去了理智与自主,盲目听从了COO的危言。

不仅见死不救,更甚的是还试图阻断别人的活路,只因害怕牵连到自身的安危。

这一类人我觉得也像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大部分人,随着流言而走,不经思考。

再来还有自以为生无可恋的老奶奶。

本以为自己的姐姐已经被抛下了,便认为什么都没自己的事,别人生死无所谓。

后来看到原来自己姐姐还生存着,正从隔壁车厢试图逃进他们所在的安全车厢,便赶忙冲上前去想帮助姐姐逃进来。

然而后来姐姐还是没逃脱成功。

因为怨恨周围所有自私的乘客,便展开报复,拉开通往丧尸车间的门,让丧尸们冲进他们所在的车间,与大家同归于尽。

这一个角色很好地反响了对于当今社会毫无能力改变的人,或者某些事件的受害者心里的扭曲面。

因为后悔而绝望,因为绝望而扭曲,因为扭曲所以报复。

类似很多恐怖袭击或者杀人犯案件。

还有瘸着腿的流浪汉,为了生存衍附别人。

承受巨变的能力不大,这点从一开始的疯言疯语便可看出。

这类人并没什么能力,但是为了活下去便必须傍着强大的外力帮助,所以拖累算是常事。

但是很多类似的人却是因为没目标所以暂时还过得毫无意义。

一旦被什么是触中心灵便也会有一般作为。

一路过来,流浪汉目睹了战友的英勇及帮助,所以后来便也学会了这种行为。

现在说说正面角色,欢喜夫妇。

算是整部片里最具有正义感、最无私的角色。

毫无芥蒂地帮助别人,奋力战斗到底,到最后丈夫的自我牺牲。

真的很感人,不得不说,要是有这么个汉子,我也嫁了。

可是还是不得不深入地再讨论一下这里的心里哲学。

这对夫妇因为即将为人父为人母所以对孩子的爱特别的伟大,所以一次次地帮忙小女孩。

这里是因为心里有着自己所爱的人,想要救自己所爱的人,自私的情感却带出伟大的情怀。

缠缠绕绕分不清(希望你们还没被我带晕)。

现在来说说小女孩的父亲。

踏足金融业的他更有着精细的计算与惯有的自私。

甚至还教育自己的女儿,在那样人人自危的环境里,不需顾及他人只需自己能好便行。

这也是现实中常见的。

但是后来为了自己的女儿,也为了感恩别人的帮忙也便无私起来。

同大叔还有棒球男生一起去拯救其他人,到后来的不离不弃。

所以说很多事情是可以被人影响的。

碰上好的也便会学好。

流浪汉如是,小女孩爸爸如是。

还有棒球情侣,充分体现了未踏进社会的年轻人的正义感和爱情观。

敢爱敢恨。

为了爱人朋友两肋插刀,还有对朋友的情深以及不舍。

最后我们来说说小女孩。

这是个纯净,毫无恶念、毫无杂质的角色。

小女孩眼中只有对与错、黑与白,没有中间带,没有理由,没有借口。

别人需要的时候就该帮助。

对于所有人的友善、对于父母的完全信任。

这么干净的心灵让人惭愧。

谁的小时候何尝不是那样呢,为什么最终摸造出来的会是这么复杂的人性呢?

这部片还展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教训。

完全不要有侥幸心理,做了什么便会最终回报给你。

最后的亮点也是最终的结局。

我想是体现了整部片最想表达的东西,希望。

为什么那么多壮硕的、年轻的,还有其他的老弱病残,最终活下来的却只有孕妇与小女孩呢?

以我自己的理解是除了这两个角色手上最没罪恶所以也便没恶报,还因为这两个角色承载着希望。

孕妇承载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小女孩承载着一个小生命的未来。

其他的人即使活了下来却也有可能背着太多的罪恶与伤痛苟且偷生。

然而新生命与小孩子却是可以重新被朔造的希望。

最后军队欢呼着奔向存活者应该也是象征着希望给人带来的能量,人们总是会向着希望奔寻的。

看完这电影真的是身心俱疲。

精神高度紧张、思绪高度运转、心灵重力冲击。

虽疲惫,但却是真的令人反思,给人心灵洗涤的好片子。

 3 ) 不仅仅是惊悚,更多是人性

导演延相昊一直致力于批判现实的动画创作,2006年起开始撰写以病毒疫情爆发为题的动画《首尔站》。

2015年初,韩国N.E.W.电影公司执行长金宇德看到动画《首尔站》的初剪辑版本后印象深刻,向延导演提议将该题材动画拍摄成真人电影。

在协商下,以不知名病病毒为题材的真人电影《釜山行》诞生。

《釜山行》观影旅程犹似与冷酷疾驰的火车并驾齐驱。

以阶级逆袭与道德两极的寓言来看,《釜山行》如同奉俊昊在反乌托邦科幻电影《雪国列车》中一样尖锐,同时更兼具质朴的趣味。

《釜山行》的最大意义,是坚信在一个崩坏的、末日来临前的恐怖环境当中,人之所以为人,是出于对弱小者的庇护,对同类人的援手,对陌生人的信任,乃至于对人类阴暗面的失望,它们共同组成人类本身的丰富面貌。

在影片背后,你会看到韩国导演对人性的考量,看到完全国际化的运作,以及辛辣入喉的黑色讽刺。

以及!

阿加西好帅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4 ) 以为自私可以救自己,然而...人性的好与坏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全篇场景不多,人物看似多,对剧情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也不多,但每一个人的关系都在短短的几场也都体现得很完整,来自这个国家各个层面、角落的代表类型汇聚在一列封闭运行的车厢里,在面对生命威胁的时候,在那一个个善恶决定的一念之间,推动着故事的前进。

故事环节设计、脉络是一贯僵尸片的套路,但更加突出的在于对人情世故、因果报应的体现,从影院整体的观影效果可以看出,大家都对此产生了共鸣。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过的事无疑不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着我们、改变着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更多的是自私吧,毕竟在面临每一次工作业绩的压力、家庭责任带来的重担,很多人都为了生存渐渐变得不那么善良,而孩子在本片中是作为关键的存在,男主作为不负责任的工作狂爸爸,也在慢慢的转变,学会了善良,也保护了自己想保护的人。

虽然他的结局是死,但这样的结局除了遗憾更多的是反映出人性在最后还是可以被救赎。

求生加亲情,总是伟大的。

 5 ) 害怕

灾难面前更加凸显人性,想想就会后怕真到了那个时候,就跟那个不择手段要回家的人最后还是死了,一个孕妇一个小孩最后活下来这是说生命还有希望吗?

每次的灾难片总会让人有着后知后觉的害怕,从心底里的害怕,也许是对未知,也许是对人性,不知道那个时候我们到底会如何做?

是父女那般的大爱,还是列车长那般的自私,谁也说不好。

这样的片子就是在警示人们啊。

 6 ) 釜山行为什么不值一提

你们还是应该克制住看韩剧、韩国电影的欲望,因为它只呈现了影视的教育,没有能力反思它的社会,没有力量映射更广泛的历史。

即使你看到它在某些剧作中影射了历史政治事件,那也都是为了体现其资本主义制度得优越性而设计的。

它不是真的要攻击他的政府,恰恰相反是为了谄媚它现实中的政府“经得起攻击”、它是不谈时政的,它只从故纸堆里找故事——体现议员可以打架、媒体可以轰炸。

它太醉心于其他强权赋予的近代制度(政体的、家庭的),彰显的全是得意洋洋,体现的尽是愚蠢不堪。

韩国电影、电视剧尽管非常易看, 对丰富精神并没有什么可预见的益处。

也不知道是不是a站花了钱找木卫二写的那片放在我豆瓣推荐里的影评。

如果只是讨论技术、商业运作,我也无话可说。

可偏偏他要来谈人性、搞一搞社会批评。

这就滑稽了,我们说你要赚这个钱,起码要回顾一下丧尸电影的历史,做一点点功课,显而易见的社会语言,三言两语地谈一谈,这真的说不过去。

釜山行最受到木卫二赞赏的地方无非是主人公从一个道德上存在缺陷地年轻父亲,变成一个为了拯救女儿而牺牲生命的活死人。

在他看来这个“转变”(我不认为这里有什么转变,这应该是他一厢情愿的意淫)体现了“对弱小者的庇护,对同行者的援手,对陌生人的信任,乃至于对人类阴暗面的失望,它们共同组成人类集合的丰富面貌”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不存在这样一个理想的人性的转变:这个父亲从始自终都是以家庭纽带为核心、为了保护女儿幸存下去而不断的顺着自己的线索往下走的。

他从影片一开始就是可以为女儿去死的,那么最后也确实死了,这是非常可以预期的、不存在任何转变的线索 —— 他就是为了他的“私德”可以出生入死的一个人。

至于说在列车上男主角公德方面的前后变化,与其说是他的“醒悟”不如说是其他几段“私德”和他自己的“私德”产生了共鸣、巩固了彼此吧。

主人公父女、老年姐妹、大叔夫妇,都是以直系亲属的关系登场的,是对这种血缘关系极强的认同巩固了他们求生的欲望,如果没有这层关系,大家也是生无所恋的。

故而,对于他们的社会、对于他们的青年一代、对于其他超血缘人际关系,这里都是没有思考的。

这样看来,没有生育的人、没有亲眷的人首当其冲的该死了、因为他们为谁而活呢?

永远是那股“出了双门洞”、“没了街坊邻里”就不知道该怎么描绘韩国社会的味道。

所以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批判了什么呢?

——我的邻居和我?

丧尸电影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类型片,大概要从60年代末的美国电影活死人之夜算起。

在他以前,电影中的丧尸只是被巫术控制住了思想的行尸走肉;从他以后丧尸开始吃人并且传播丧尸病毒。

丧尸吃人不是丧尸群体功能的进步,而是丧尸电影政治化的开始。

从70年代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到80年对环境问题的批判,一直到9/11以后再次登场成为集体焦虑的隐喻,丧尸类型片一直在为社会和文化批评增加新的注脚和喻体。

而这部韩国电影,就是抄了个工业流程,把一种类型片的全部演员换成了南韩演员,它哪里值得任何爱电影艺术的人为它大书特书呢?

 7 ) 被高估的釜山行

对这个片子期待值挺高的,因为好几个影评大号都在热血澎湃的推荐。

可能就因为期待值太高吧,看完之后感觉比较平平——不是差,是很普通。

前面情节铺垫、人物塑造和氛围营造都很好,惊险刺激,展现人性,灾难片里常用的手段,这个片子运用的炉火纯青,但是到了后半截,此片犯了和其他韩国片一样的毛病,即在激昂的音乐下,主要角色们为了保全大局牺牲自己,此时镜头往往会停留很长时间,仿佛丧尸们也被感化了,放缓了匆匆的步伐,卸下了手上的力气。

这位从大热片《熔炉》走出来的男主,表情单一而僵硬,经常在火烧眉毛的时刻一脸痴呆地和丧尸们对眼,这很让我出戏。

而随着影片逐渐步入尾声,出现了诸如丧尸拉着火车,后面上百只丧尸拉着他,而他的手却不断掉,以及挺着那么大肚子的孕妇跑得和壮年男子一样快,甚至还自如的爬上了火车,等等这些明显不符合常理的细节,看得我有点尴尬。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这个片子,豆瓣8.4,万达时光网8.0,我觉得给个7.0比较合适。

尤其这位男主角,这么拙劣的演技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

就因为他演过一部敏感题材的电影吗?

我知道国产片很烂,但不用为了泄愤把韩国片捧得很高吧?

明天再检验另一部高分韩片《隧道》。

晚安!

微信:野评人2016年09月11日

 8 ) 丧尸为什么不咬其他丧尸

丧尸为什么不咬其他丧尸每次看丧尸片,我心中都有着一个深深的疑问,丧尸咬男人,咬女人,咬老人咬小孩,咬超市打折买来的五花肉,为什么就不咬同类?

我们看丧尸片的时候会发现,丧尸们的运动量都很大,他们追汽车,追火车,追飞机,追着主角们跑来跑去,我们从没有看到一只丧尸跑到一半蹲下来歇一会的,消耗这么大,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活人,大家没分两口就吃完了,在这种状况下他们为什么不吃同类?

想了很久,我觉得他们根本不饿,就是贪玩。

首先,让我们躺在床上放空大脑幻想一下:突然有这么一天,你不用工作了,也不想找对象,大家都是一套衣服度过一年四季,不渴不饿,精力充沛,全世界还停水停电停网络。

从此我们不再追求生活眼前的苟且,精神追求拔高了。

这时候一帮人尖叫着,活蹦乱跳的从你面前跑过,他们就是你的诗和远方。

因为我们还能干什么?

生活百无聊赖,大家无所事事。

钱没用了,也不可能仨丧尸蹲在地上斗地主。

丧尸还爱凑热闹,乱哄哄挤在一起,谁也不说话,气氛尴尬。

这时人类生龙活虎的出现了,试问哪只丧尸不想打破尴尬这的气氛,于是就有丧尸提议,要不,咱追他们玩吧。

其次,那为什么不能是丧尸之间相互追逐呢?

你们想,丧尸一般追到人的时候,都会咬一下,证明自己追到了,被咬的之后没一会那人就咽气了,啥也不记得。

如果是去追同类,咬完对方死不了不说,万一再碰到了该有多尴尬,“对不起,我那天冲动了。

”“你别说了,我们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如果再不小心传开了,大家都说你有病,排挤你,不让你在一起站着了怎么办?

丧尸怕尴尬,就只能不停的追着人类玩。

这是团体性的娱乐活动,每个人都能参与,大家相互配合,赢了还能找个借口聚餐加深友谊,多棒!

这个时候剧情就能解释通了,也能明白各国丧尸片的意思了。

美国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动不动就世界末日,让我感觉煤气泄漏也能导致丧尸爆发。

所以美国丧尸都很随便,大家都很懒,不愿意跑,能抓着就抓着,不能抓着就算了,一幅资本主义作风。

我们才会看到美国丧尸每天就是在闲逛,慢悠悠的在高速公路上溜达,在树林里溜达,在街上溜达,在厕所里溜达,在车里无精打采的发呆,岁月静好。

他们遇到美国主角们,一般喜欢先咬那个金发碧眼大波浪的,然后会有个黑人骂骂咧咧的和他们同归于尽,接着对方老人就非要留下来送死,最后咬男主角,只给剩个最傻缺的女主角。

一般剩下的女主角要么跑到安全区传宗接代,要么就突然变异上天入地骑摩托四处杀丧尸。

后来经济危机来了,美国丧尸就努力多了,跑得也快了,但咬人还是分先后顺序,算是一个优良传统了。

日本丧尸比较浮夸,专注各种造型,要么从肚子里蹦出个肠子能捆人,要么乳房能滋硫酸,大家都身怀绝技。

于是日本丧尸们压力就很大,不仅要在造型上要别致,死法也不能落伍,于是我们就能看到日本丧尸们都死的很努力,被砍掉个胳膊血喷一个礼拜,脑袋没了血喷一个月,这是日本丧尸的硬性指标。

因为他们面对的主角更浮夸,没胳膊的是机关枪,没腿的是电锯,乳房滋硫酸的被乳房能喷火的给弄死了,所以日本丧尸竞争压力最大。

韩国丧尸比较能歌善舞,擅长用肢体语言,虽然都挺爱跑,但是没有一个好好跑的,总要摆出个别致的造型,扭着跑。

因为韩国人很团结,所以丧尸都是抱团出现的,但因为素质低,所以爱插队,导致了总会发生踩踏事件,相当一部分丧尸都是被踩死的。

他们就属于吃得少的,一般只咬一口,然后就静静等着韩国主角们哭,韩国主角爱哭,他们爱看,所以他们应该属于喜欢欺负人那类的丧尸。

中国没有丧尸,中国有丧尸也得被人民警察撂倒,所以中国只有僵尸,因为僵尸是前朝遗留问题,属于文化瑰宝,得用传统文化消灭,所以中国僵尸的主角们都是穿黄袍的道士。

中国也不能有丧尸,因为不能非法聚众,一两只丧尸干不成大事,走在路上还容易被撞死,办个实名制咬人的手续太繁琐,只能在家里呆着。

中国女主角还不好找,她们谁也不愿意扯着嗓子叫,太考验演技,大家都是用眉毛演戏,没用过嘴,丧尸们也不知道从何下口,哪都是玻尿酸,所以还是僵尸好,僵尸都是上手掐。

现在你看,丧尸是因为饿才咬人吗,这是丧尸们打发时间的娱乐方式,是他们业余生活里的社交手段,各国丧尸都是在享受这种乐趣,追求的是胜利的喜悦,拥有的都是奥林匹克精神。

可是丧尸这种单调又乏味的设定能走多远呢,一味的以伤人为乐趣,不如去追求更高尚更委婉的兴趣活动该有多好,比如追求爱国主义去国外开水龙头去,比如上网留言骂人,比人抱团在道德制高点踩压别人,这样伤人更有趣吧,我是一定会买票去看的。

两只丧尸在吃人,一只问:“既然我们抓人这么难,为什么不吃同类呢?

”另一只丧尸放下手中的残肢嫌弃的说:“咦吃同类好残忍……”

全文完。

————————这个影评突然火了?

这不是我的原创,是釜山行刚出来的那会儿,从QQ空间搬运的,原作者是谁,早忘了。

大家也不必因为这个影评关注我哈😊

 9 ) 越来越远了

我记得好久以前,在我上次回国以前吧,悉尼的电影行业某朋友跟我提过她的老板投了一个韩国僵尸片,我当时就觉得投这个干嘛啦韩国拍的僵尸片必须没什么好看的嘛,毕竟“僵尸片是欧美的类型片”这个印象已经根深蒂固了。

后来《釜山行》出来,被各种好评,我挺惊讶。

前两天看了个微博Po的推荐终于忍不住,今天约了朋友去看掉了。

看完以后到现在三个小时了,我还感觉闷闷的,一面觉得“真好看呀”一面为我们中国电影被韩国电影抛在后面的、越来越遥远的距离感到焦虑。

《釜山行》就是一个典型的僵尸片,和我们看过的所有僵尸电影拥有完全一样的套路,有封闭空间,有感染有逃命,有对抗有小聪明,有煽情有生死,这里有的《行尸走肉》呀《僵尸肖恩》啊它们都有过。

但是《釜山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亚洲的僵尸片,它充满了身为亚洲人会各种共鸣而欧美人绝对想不到用的元素与梗:亚洲社会独一份儿的伦理道德、人情世故、因果报应……全都被调进了故事里。

看一个僵尸片到最后不止被圆满地吓了一圈,还感动得五体投地,哭得稀里哗啦。

我好几次以为自己扛过了哭点,没想到最后还是败给了一段父女的对话。

眼泪止也止不住。

这个片子在你以为充满希望的时候突然就绝望了,又在你终于绝望以后留了一点希望。

剧本是工工整整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模式,第几分钟出现几个事件几个转折几个主要角色几对人物关系全部是教科书的模版,以最快速度发展故事,让每一分钟的情节都饱满生动(用饺子比喻的话就是塞满了肉馅),丝毫不用一点闲话家常来浪费镜头时间。

知道如何利用一个满是缺点的主角的成长与改变让观众代入角色(少年漫画的套路),知道怎么运用人气角色的命运来影响观众情绪,知道留一个情节上的“关键道具”(儿歌)并在正确的位置使用了三次……两个小时里十几个人物全部立住了,观众能清晰地分辨他们记住他们并对他们拥有不同的解读就人设这一点,多成功啊。

从好莱坞学到的,已经完全变成自己的了。

几年前上学的时候,我的澳洲电影老师专门开了一节课讲韩国电影的崛起与风格,讲朴赞郁讲《老男孩》,当年让我一个对“韩国电影”四个字充满鄙视的无知少女差点跪着出了教室。

我那时候觉得中韩两国电影的差距至少有10年那么多吧。

如今,这些年过去,我隐约觉得中国电影多少也有了一丢丢进步,结果看完《釜山行》,人家他妈的又一下子甩开了我们十多年。

怎么追啊。

继续追吧。

心累累的,哎。

 10 ) 《釜山行》:一列飞驰的火车,四份被搅动的心

相对于首尔,我更喜欢金憓秀(金惠秀)阿姨的老家——依山傍海的釜山。

也许是因为现在经常往返京釜之间,《釜山行》在情愫之中成为我今年最期待的韩国电影,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题材,比如主演。

又一次「釜山行」,挤出时间看了《釜山行》。

工作日的下午,影厅大概坐了80多人,像是坐上了一列命运未卜的列车,灯光暗落,心绪飞驰。

▶一、近心人类世界的许多信息都具有先天亲近性:你是山东人,会对山东新闻格外关注;你是医生,会对医疗纠纷更加在意;你喜好游戏,会对《魔兽世界》急不可耐;你爱饭某豆,会对Ta出演的片子情有独钟……电影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载体,同样符合这一规则。

就像前段时间的《哭声》,历史背景对于中国人来说极其陌生,所以即便好奇刷完,也一时找不到心灵共鸣;就像外国人看《活着》,也远不记中国观众情绪激烈。

除美国之外,似乎没有哪个国家的观众,会像韩国这样,对于本土题材的心理亲近性需求如此之高。

在韩国获得千万观影人次的电影中,80%是本土电影,有13部,来看看它们如何与韩国人做到了「近心」:《海云台》《汉江怪物》:对于本国自然与社会问题的亲近性;《实尾岛》《太极旗飘扬》《辩护人》《暗杀》《国际市场》:对于本国近代历史的亲近性;《王的男人》《光海,成为王的男人》:对于本国最推崇的李氏王朝的亲近性;《七号房的礼物》《老手》:对于本国法治与特权乱象的亲近性;《夺宝联盟》:对于演员阵容亲近性。

除此之外,大家可以脑补下更多高票房电影中的元素,几乎无一例外地符合「亲近性原则」。

当然,将「亲近性」转化为票房,必须有着扎实的影片质量作为催化剂。

纵观全片,《釜山行》真的内置了丰富的本土元素,加上整体质量不错,口碑相传,才形成了票房节节走高的观影潮——首先是地理环境问题。

好莱坞电影最喜欢拿美国开刀,动辄帝国大厦塌了、白宫炸了,整个美利坚被各种电影摧毁了一遍。

外在看似是灾难,其实是有效抓取观众的一种手段。

好像如果《变形金刚4》中,几个大家伙来到中国,在鸟巢转悠了下,国内观众就感到非常亲切激动,如果能把鸟巢踩上几脚,估计很多人会燃掉,当然,咱们根本不允许导演这么干。

韩国电影深谙这一道理,他们对汉江、对整个韩国假想好多次:灾难降临,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会怎样?

好奇带着亲近性自然而来。

《釜山行》同理,虽然和釜山并没有太大关系,但里面真实的地点、真实的线路、真实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场景,这种代入感比虚拟一个X城好太多。

其次是社会危机问题。

和日本一样,国土更加狭小的韩国人危机意识特重,一场流感、一场瘟疫等,都可能让殃及全国,蹿上Naver热搜。

《釜山行》像个大熔炉,扔进来好多扯动韩国观众情绪的点,环境问题、商业贪欲问题问题、家庭问题、人性问题……电影中的呈现,就像默契的情侣之间「你一个眼神我就知道在说什么」,这种观影快感远超于看懂剧情。

试想下,如果这样一部片子,名字叫《青岛站》,把全部剧情套在一列从北京开往青岛列车上,你会不会去看?

二、揪心前些天北京发生了老虎袭人事件,那个监控视频看得让人揪心——虽然已经知道了结果。

这和《釜山行》一样,明知道过程会怎么样,当申恩敬病变,当丧尸扑来,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撕咬者,当喊叫和惊恐充满银幕,当对峙和抉择如此窒息、当安全车厢成为救命稻草……当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将自己对位成了乘客,生死一线、存亡转眼,在如此惶恐的环境里,要想缓解情绪,只能侧脸看下旁位,告诉自己,这是在影院。

讲真,孔刘、 郑有美 、 马东锡 、安昭熙、崔宇植、小演员等等,在片中的表演都可以打满分,在剧情环境之下,他们都成了面目鲜明、情绪纠葛的角色本身,让你相信这就是一个爸爸、一个妻子、一个摔跤手、一个女生、一个运动员、一个女儿……至少我没有因人出戏,包括原本带着点狐疑的CAST里的安昭熙。

PS:原来看《德州电锯》,就被帕尔斯•希尔顿给败了。

中国观众看《釜山行》,让全部剧情问题「近心」不易,但这份场面上的揪心却和国界无关,大可放眼看之。

三、伤心惊悚的电影场面会把人吓尿,但很难把人吓哭。

面对《釜山行》的湍急推进,正常心脏能挺过来,但相伴而行的道德和人性,很容易把人搞泪目。

这个世界上可能存在三条腿的人,但没有不夹杂人性和道德元素的灾难片,无论是韩影、美影、日影,还是国产片。

观众可以冲着场面来,看《后天》里世界冰封、看《泰坦尼克号》里巨轮沉没、看《汉江怪物》里河兽狰狞……但呈现这些视觉场面根本不是目的,夹带道德和人性「私货」才是根本,否则观众会像看完一个女生的美,再吐槽她是花瓶一样。

《釜山行》的技术场面很OK了,比《铁线虫入侵》《雪国列车》等类片进步许多,意味着可以实现让大部分人观影时瞪大眼睛「揪心」,这时内涵就必须紧跟着搭配上。

《釜山行》原本就是一部装着人性和道德内核、批着丧尸和列车外衣的灾难片。

你看,连片名都这么中性,如果改成《开往釜山的丧尸列车》,更契合主题,也似乎更吸精,但整部片子就变得庸俗了。

许多大片的片名都极其简练,因为导演们知道,好电影靠的是内在,而不是一个名字,和人一样。

道德和人性,是泪目泉眼点,把它们渗透到剧情里,特别考验编剧和导演智慧,要自然而然、不动声色、「各味协调、恰到好处」——后面这两句是五粮液口感的经典业界评价语。

父女情、夫妻情、爱情、陌生人之间的人情,这些常规的人际情感,面对丧尸血噬、生死挣扎时,闪耀或者暗灭,美好或者丑恶,如同撞击的云层,闪电直刺内心,然后局部地区部分人泪如雨下。

相对于美影中常用的人性大招,大概中国观众会更容易接受韩影的处理方式,毕竟在情感表达问题上,中韩之间有更多共通、共鸣之处。

这种情感点上的设定,越单纯的人越容易动容;想得太多,反而容易出戏。

所以,不妨偶尔让自己看片时放下全部警惕,「我宁愿只伤心一次」。

四、慰心之前和朋友交流过一个问题:美国各种灾难、战争等类型片中,无论过程如何残酷,「孩子」这个角色是不用担心的,Ta们一定会活到最后,因为孩子代表的是黑暗之后的光明,是复生的希望。

同样的人设还要孕妇等角色。

人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希望。

我暂时把上面这种现象称之为「剧情道德基准线」。

《釜山行》也遵守了这一基准线,所以,孕妇和孩子坚持到了最后,看到了前面的釜山——这算剧透吗?

这一规则大部分时候通用,所以不算吧?

即便算,就当是知道《釜山行》在漫漫长路的残酷之后,最后留着新生的希望吧。

没人真的喜欢看一部彻底绝望的灾难电影。

灯光亮起,看看周围的人,生动祥和;走出影院,车水马龙,世界太平,长舒一口气:都是活生生的人,真好。

综上,如果是你,你不舍得花40多块钱去看吗?

OK,观影人次+1。

✎原创撰文:@韩影书 ©著作权所有2016.07.27-BUSAN.KOR

《釜山行》短评

就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而已,这么过誉是为哪般?

3分钟前
  • 陈裸
  • 还行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5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补标 毕竟太过类型化 一群韩国人在认真演好莱坞僵尸片的感觉 套路之外全无惊喜 甚至为了套路而套路 各方面不如僵尸世界大战 结尾没有黑化不开心 话说回来 因为本身很喜爱僵尸题材 所以还是值得一看 马东锡战斗力破表 有加分 前传动画并不好看 全无重点 想起来再专门标下吧

10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World War Z。可看的套路拼貼,進場冗,影像普,化妝糙。開場指引交通的假人:殭屍片對「他者」的恐懼(迎面而來的未知扭曲身體、忽然間從熟人變得比陌生人還陌生),接上韓國電影的階級意識(窮人、示威者等邊緣形象)。列車的有限空間。指人為巫、走後門,亞洲文化特質?收尾像在南北韓邊境(某方面來說,這種場面也是韓國電影的套路,如《流感》)。馬東石很搶眼,電影成就了他,赤手空拳以一擋百、對女性與小孩沒輒的形象。

14分钟前
  • HurryShit
  • 较差

挺烂的,全员都是游离在电影外的演技,搭配上韩式伤情与批判人性,如此的拙劣,看得我直笑,完全一部模仿僵尸世界大战概念走大制作僵尸片才火的。里面的很多镜头感觉演员的表演比僵尸还僵硬。。。可怕

15分钟前
  • enen
  • 较差

这就叫丧尸片新高度?全无新意嘛,看来这类片子也是气数已尽了。

17分钟前
  • 鸟飞
  • 较差

不要因為像爛片一樣的名字而錯過這部電影。作為一個非喪屍片愛好者,很幸運因為腸胃炎沒吃東西就進電影院⋯恐怖氣氛一流,煽情力度一流,男主角從自私自利到無私奉獻的成長,人性的善惡對比等等。故事已經很完整,收尾還來了個小反轉:如果小女孩沒有唱歌,那最後的結局又如何呢?人性就在一線之差

19分钟前
  • kathyy
  • 推荐

三流丧尸片,一点不好看。

24分钟前
  • 易老邪
  • 较差

垃圾垃圾垃圾,不合逻辑的垃圾片

27分钟前
  • 潮汕嘉嘉的日常
  • 很差

节奏特别好

28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韩国电影滥情的毛病在这部电影里面基本上把僵尸破坏的一切都给补上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核心批判的主题实在太陈旧,真的不知道怎么吐槽了。就这样吧。

33分钟前
  • Aloysha
  • 较差

评分高的有点儿过分,感觉《流感》比这个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38分钟前
  • KID
  • 还行

保持了韩影一贯强行煽情+人物刻画片面+剧情逻辑BUG的尿性。看开头猜结尾系列,强行制造的危险和矛盾让人实在无法投入这个故事。7分不能再多。

42分钟前
  • 梁氏佑卿
  • 较差

忍不住不断嘱咐,关门啊朋友,注意脚下啊朋友,出门左右看啊朋友,随身带武器啊朋友,关键时刻不要哭快跑好吗朋友!强行煽情也是够了,不管有没僵尸一定要唱歌也是够了,群众智商全程被操控也是够了。最精彩是追人那幕,忍不住鼓掌大笑,不如拍成黑色幽默吸引人。

45分钟前
  • 你大立
  • 还行

两颗半吧。被刷屏所以看了自己平时不会看的类型,逻辑完全说不通,只有郑有美夫妇算是亮点。并不算好看,觉得浪费了时间,为什么比中国电影好看就是好看呢,标准要一致吧。

47分钟前
  • ♬ CaR
  • 还行

《僵尸世界大战》+《卡桑德拉大桥》,剧情弱智。8.3分?开玩笑呢?

49分钟前
  • 矩阵
  • 较差

亚洲的丧尸果然有性格竟然怕黑,是在倒时差么?

50分钟前
  • 九個9
  • 还行

不会开琐的丧尸,只要竖起一道墙甚至简单但够硬的铁网就可以了,战斗力连老虎都不如,但人会害怕老虎吗?所以为什么现在的电影电视还要取用丧尸这个经不起推敲的设定?

51分钟前
  • 白起
  • 较差

里面有个害人精,看得我好生气啊!

52分钟前
  • 大萌
  • 推荐

20170101更新(我真是眼瞎,为啥现在才发现孔叔的美!)////全部演员浑身冒鬼气,妈呀一个丧尸片怎么拍得这么吓银!

53分钟前
  • 三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