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看的时候基本除了人物,原作的剧情全都忘了。
不过打打打也能看得挺爽。
回来之后稍微回顾了下漫画又去了2刷。
的确满篇都是槽点,不过打打打还是要大屏幕看得爽。
趁下档之前又去三刷了。。
感觉两部一定要连着看才效果比较好。
两部连刷的,感想就写在一起了。
1 漫画里志志雄是怎么出场的来着不记得了,电影里的登场既中二又酷炫,还算不错。
志々雄様強すぎ!
志々雄様かっけー!
2 斋藤到处吐烟头。
牙突终于不只用来打吊灯啦!
还穿和服啥的色气度爆表啊混蛋!
3 编剧一定是跟左之助有仇,漫画里头是个中二青年,电影里整个成了个逗比大叔。
说起来在电影第一部里面就是,莫名其妙的就加入团队了。
平时就会瞎嚷嚷,感觉很吵。
让他平时总背着个斩马刀,关键时刻又不用,大老远的从东京背到京都,竟然打架打了一下就给扔河里了。
又从河里捞出来,再千里迢迢背回东京,结果最后打志志雄时压根就没给带上船。
二重の極み也给删掉了,又弱又没招,时髦值严重不足。
打架每次都先被虐成狗,然后凭着自己是主角血条长,最后把敌人给拖死。
最后都被打成那样了还能扶着剑心,可见其血条之长。
3 原作里苍紫绝对不是这么个丧心病狂啊?
编剧多想黑苍紫?
上部里整个一个STK。
作为剑心的跟踪狂却跟踪了十年都跟踪不到剑心,于是心情烦躁到处瞎胡捣乱,别人都在齐心协力打敌人,他跑回家把自己家老爷子给打了一通,呵呵。
下部更是为了黑他,让爷爷走路都走不稳却头脑发热的去阻挡苍紫,然后让他把爷爷打死了,还踢妹子腹部,多大仇啊,简直不能忍。
最后打志志雄时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虽然嘴里说着“能杀拔刀斋的只有我!
”这样的中二发言是有点萌啦,你是贝吉塔嘛?
不过你出来得太突然啦,难怪志志雄大人都要问“你是哪位?
”伊势谷的扮相,招式还原都非常棒,不过电影苍紫的存在从头到尾都是莫名其妙,这一点十分的遗憾。
4 宗次郎萌萌哒。
宗次郎跟剑心打的几场都好好看。
虽然相比其他十本刀的戏份已经算是很多了,但是还是不够啊。。。
不了解他的背景的话肯定搞不懂为什么最后输了要发狂吧。
没办法又是篇幅所限嘛。
5 十本刀里第一个出来的张,还原度好高啊。
其余的十本刀大部分都酱油了,特别是下部里头,就跟个cosplay集团似的。
看起来很牛逼的宇水被个牙突一瞬间就干掉,嗯,嘛,没办法又是篇幅所限的错。
原作我记得挺喜欢镰足来着,电影就出来几个镜头差点没认出来那个是他。
驹形由美为什么要找个日菲混血来演啊,那个嘴唇有点无法直视啊。
不过演的还行。
6 一开始觉得福山雅治演比古清十郎很微妙,看完了之后感觉还行。
不过师傅您的戏份太多啦,下部整个前半都在说教玩陶艺说教说教,最后终于要教奥义了。。。
却不给人看!
7 好吧可能是想在最后的决战时再让剑心使出新学的奥义,以突显奥义的酷炫。
可我实在没看出来学了半集总算学到的奥义跟之前的招数比有什么明显区别,到底厉害了多少,视觉效果上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回顾原作后发现,奥义的确被100%还原了。
还着重强调了左脚,虽然酷炫程度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但原作粉看到左脚就已经非常激动了吧。
8 下部的剧情做了大幅更改,前半节奏很差,师傅的说教跟薰和弥彦左之助那些可有可无的戏互相穿插,简直不能太闷。
师傅的戏虽然闷了点,但在整体剧情上交代了剑心的成长和转变,也算是很重要,虽然长了点。。。。
而薰的戏基本全部跳过也没什么影响。
尤其是薰莫名其妙跑到海边还说啥剑心来找她了的那一段简直莫名其妙。
原作是剑心知道打不过志志雄于是主动回去找师傅要学奥义,而电影里改成剑心为了救薰而掉海里了,却还能那么巧被师傅捡到。
明明以为薰死了难道不应该心灰意冷陷入绝望么,却还有耐心跟师傅玩陶艺玩那么久。
漫画里有一个薰来找到剑心,和他约定一起回东京的段落,这个情节十分的重要,正是从这里开始,薰才开始逐渐成了剑心的心灵支撑。
而电影这么一改,薰的存在意义就大大减小,以至于我觉得电影里头剑心根本不喜欢薰,只当她是伙伴,最后的也不是求婚只是好伙伴宣言,耶。
最莫名其妙的就是那段行刑情节,是为了演戏骗志志雄借机上船?
行刑开始之前已经到达海滩应该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还非得演一出戏干嘛?
没看出非得这么安排的用意,我觉得就是想在这里又提剑心的过去,然后好拍追忆篇。
还有就是大概给基本没戏份的十本刀安排点戏吧。
最后的敬礼也是原作里没有的,倒是表现了明治政府的无耻和虚伪,和大时代的变迁下个人的渺小和无力,谁也不是大坏蛋,都是时辰的错!
不过当时我的表情也跟剑心他们一样一脸茫然。
9 最后的大决战地点直接改到了船上,剑心他们是搭小船上去的,所以苍紫一定是游泳游上去的。
漫画里的决战是一关一关的打十本刀然后打boss,少年漫画的标准模式,电影里这样安排倒也没什么不妥。
可惜十本刀就炮灰了,在海滩上被警察们追打,也太弱了,真白瞎了他们好不容易做好的cosplay造型。。。
================最后决战改到了船上这一点,后来买了场刊发现这一点是原作者的希望。
10 高潮就是打打打。
志々雄様かっこ良すぎ!
时不时露一下大红色兜裆布啥的,志志雄大人不要卖萌好吗。
无限刃啥的酷炫到爆。
话说你们四个打一个也太卑鄙了,而且这样都打不过啊。
要不是志志雄自己身体不行你们根本赢不了啊。
藤原龙也演的简直太好。
志志雄一直叫剑心前辈前辈,前后辈啥的好萌。。
11 最后一幕剑心美如画啊啊啊啊啊啊啊总的来说上部的节奏比下部好,对原作的还原比下部高。
打戏跟叙事互相穿插,看得比较流畅。
下部虽然省略了一堆,脚本一团乱糟,前半非常沉闷,好在后半的高潮部分打打打看的很爽,整个观影体验还是不错的。
总的来说是一部槽点很多,看起来很爽快的欢乐之作。
而同时大友也在试图想要表达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三刷之后再加一点:片尾曲完全写的是剑心对巴的思念而佐藤健也说了如果再拍的话还想拍追忆篇导演也说追忆篇很不错哦,能拍出有深度的故事哦在加上电影里头对薰和剑心关系转变的关键描写也都省略了,薰的那个存在感,完全成了个摆设般的花瓶女主可见导演跟主演都是巴党电影现在三部加起来票房已破120亿了,后两部加起来也超过90亿了再拍追忆篇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唯一担心的就是20后半的佐藤健还能演15,6的拔刀斋么。。
以及巴的演员选不好必然被骂另外,雪代缘务必要让好基友三浦春马来演啊。
一个似乎已经忘记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我是看日本动画片长大的。
以至于很长的时间里只以为日本有动画片,或者动画这个词专属日本。
直到黑猫警长的动漫书和动画片出现才打破了这个铁板印象。
日本动画片看的多,日本漫画却看的少,可是在长期在大众文化中耳濡目染狂轰乱炸中之后看到浪客剑心的电影时,还是很迅速地发现了漫画的影子。
看人物那一个个的形象发型那不是漫画中的夸张表现吗?
看剑心使剑的方法和方式不是可以定格在一幅幅的漫画中吗?
它的胚胎是漫画,不管以后改编成的是动画片还是电影,都是它生成的一种形态而已,最初的印记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如同人的基因。
基于动漫和动画片,15年后,浪客剑心的故事被搬上大屏幕。
剑心少年时与师傅相遇学习拔刀术,被收留时正在埋葬拐卖他的流寇土匪。
给予伤害过他的人以生而为人死后的尊严是最打动师傅的原因。
剑心与师傅发生分歧也是基于为天下众生带来和平的初愿下山。
幕末时期若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历一个血腥的过程。
在明治维新中他选择了帮助新政府,后来在杀戮中成为天下第一的刽子手拔刀斋。
天下第一大概是不少习武之人倾其一生孜孜追求的东西。
过于执着于名气,必备其害。
轻者如卫刃,重者如苍紫。
剑心的故事就在剑心与一个个流利了家园找不到社会归属的武士的对决中展开。
明治维新后,被灭掉的武士阶层沦为社会底层,凭借手中的剑与刀再也无法直接与枪对抗 。
冷兵器很快在热兵器下败下阵来。
沦落的武士有的效力于新政府如斋藤;有的投奔于有野心的商人旗下实际上成为了打手如卫刃;有的走上了复仇之路如苍紫;有的纠集旧势力与新政府为敌如志志雄。
越往后剑心面对的黑暗越大。
众多幕末时期的武士聚在志志雄身边的原因仅仅因为是有共同的敌人。
恶一开始总是强大的具有威慑力的看似不可打败的,因为其将底线降为最低。
于是在与志志雄对决中,剑心被打败了。
扮演师傅的福田雅治真是帅哥一枚呀。
无意中又将剑心救起,他还让剑心看到自己身上缺乏的东西是爱护自己的生命。
剑心初遇熏小姐的时候被其活人剑的理念所打动,那正是他追求和想要的境界,自己没有,就用手中的剑去守护这份美好。
所以熏小姐家的道场有人寻衅滋事时,他毫不犹豫出手相助。
铸剑大师在新时代送给他逆刃剑,此剑成了他的不杀之誓。
当他发现一个婴儿被劫持时,他原意交出生命来保护摇篮中的婴儿。
他原意为守护的人交付生命,大概只有这样才能洗刷曾经作为一个刽子手内心中的愧疚感吧。
师傅则让他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一直缺乏的,只有放下愧疚,放下时刻抛弃生命的决心才能够重新拾起力量打败敌人营救爱人。
剑心重新接纳了自己。
虽然最后是4个小伙伴一起打败了志志雄,不过其他3个人皆是在剑心的感召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一把剑既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既可以作恶也可以行善,只是武士们自己的选择了。
3部电影,6个小时,讲一个明治维新初期武士剑心的故事,还是太仓促了,里面没讲剑心的妻子以及她的弟弟,没讲宗次郎是如何发疯的,体量太大,每人身上都融合了复杂的人性,只有做一次原著党或者追着动画片才能明了。
当年为了能把这套《浪客剑心》漫画完整的看完,牺牲了我大把的伙食费。
上课时在课桌下偷偷翻看漫画的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而现在看完电影版,我仿佛是把当年没吃饱的三餐补回来了。
日本居然也有这么好看的武侠,我真没反应过来。
但是!电影版从头到尾里塞满了正能量,白化程度严重的拉低了观感,在这里还是要表达我个人的诉求的: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温馨啊!!!!!
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温馨啊!!!!!
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温馨啊!!!!!
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温馨啊!!!!!
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温馨啊!!!!!
《浪客剑心》里,让人沉迷不已的,赫然是那些群魔乱舞的反派们,各种牛鬼蛇神的造型,屌爆了的招式,花样翻新的作死,这些才是原作的精髓了啊!
导演编剧们,反派跟你们是什么仇?!!
什么怨?!!
结果咧???
结果咧!!!
反派配角一号濑田宗次郎勉强撑了几场打斗,败的一嘴娘炮!
佐渡岛方治顶着一张陈汉典的脸耍着陈汉典的神经病!
驹形由美纯粹出来提酱油瓶,最后一场殉情戏根本就是敷衍!
扫把头刀狩打的那是什么啊!
“心眼”鱼沼宇水一出来就被小队长一刀毙命领便当?!!
小小胖“丸鬼”夷腕坊,连露个脸的机会都没有?
傀儡师外印更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
好在导演还知道给安慈和尚安排了一场。。。。
还有好多好多没被提到的反派们,你们辛苦了,我没忘记你们!
电影看到最后,我最最期待的一场戏残酷的没有出现,那是让志志雄大人登上“史上必须知道的十大不朽反派”金奖提名的经典场景啊,不是刀枪不入的铁布衫,也不是无限刃的炎灵火焰,而是到了地狱后,要方治召集旧部时说的那一句:“那还用说吗?
当然是从阎罗王手里,把地狱抢过来!
”
《浪客剑心:传说的完结篇》。
8分。
大友啓史编剧、导演,佐藤健、武井咲、苍井优、青木崇高主演作品。
这一集相对简单了,目标直指志志雄。
也就是说,终极之战,必然是剑心和志志雄的生死之战。
剑心被师傅比古清十郎从海边救起后,苦心与师傅修炼,终于悟到了飞天御剑流的最高奥义。
剑心还是挺可怜的,临时抱佛脚,赌上一命。
志志雄的手段显然更高一筹,不仅力压新政府,还逼迫伊藤博文做出全国通缉剑心的决定。
伊藤博文这个王八蛋,在谈判桌上,狼狈不堪(替清政府出口气)。
剑心与四乃森苍紫的一战是精彩的,双方的优势都发挥了出来。
但苍紫战力太差。
等到终于和志志雄大战,才真的发现差距。
四人大战志志雄,都没胜算。
说实话,这是新世界和旧思维之战。
三部的优点就是打斗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优点了。
剧情真的醉了,太雷人了。
女主在被志志雄抓住,剑心打算动手的时候,还叫剑心yameidie,不要杀人,我真的醉了,那你叫他怎么做,杀不了人,还怎么救你。
还有就是最后大战的时候,四打一没人打得过志志雄,志志雄打倒人之后,那么多次机会,也不补刀,强行四打一、大团圆,然后后面又强行让志志雄老婆死,偷袭剑心,我去,你前面秒天秒地,明明可以补刀,就是不补,现在还通过这个垃圾手段伤害对手,编剧就是强行让志志雄老婆死。
还有打斗后期的时候,就剩剑心,后面志志雄死了之后,其他几位又可以走了,剧情雷人。
睇到最后一集,我终于稍微明白呢部“普通”嘅古装武侠漫画缘何会名留青史,除佐讲一个热血嘅少年故事,塑造佐一堆性格极端,特色鲜明嘅角色,还诉说住一个日本人从明治以嚟就未曾解开过嘅心结。
“侩子手生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会结束的……不要忘了,只不过是时代选择了你。
”到头嚟《剑心》原嚟喺喺度讲一个关于“最后的武士”嘅故事。
废刀令喺刹那间抹杀佐一个喺两千年封建史中举足轻重嘅社会阶层,呢群数量极其巨大,从前吃领主俸禄,自幼习武嘅准军事武装一夜间变成农民,无论喺对幕府派还喺尊攘派都喺难以接受嘅大地震。
更重要喺武士早已唔单指一个物理上嘅阶层,佢早已作为一种思想代表被融入大和民族嘅精神骨髓,包括倒幕嘅领导层亦皆武士出身,废掉武士刀,就等同于将民族嘅精神支柱推倒重建,所以有箱馆战争,所以有西南战争,以及明治初期数唔尽嘅暴动、起义同一揆。
有激烈者如志志雄,以公愤裹挟住私仇,如曾经嘅“维新三杰”之一,领导鸟羽伏见之战奠定倒幕关键大胜嘅西乡隆盛,拍案揭竿而起高举反旗,最后兵败介错鹿儿岛。
有随波而流者如斋藤一,贵为幕末最精英嘅剑士,从新撰组走到明治,自始至终贯彻“恶即斩”嘅信念,亲自走过整段历史,背负住最沉重嘅过去,撒手于大正年间,足足距离明治维新半个世纪之久。
而剑心更多只喺一种浪漫嘅理想,有边个可以面对时代对自己无情嘅抛弃仍无所反抗?
就好似果把“可笑”嘅逆刃剑,仅仅抱住救人济世嘅信念而对一切都逆来顺受,更何况喺作为四大“天诛”侩子手之一呢?
我惗和月大神喺呢度喺寄托佐一个希望,我哋无需一定为日本嘅前路走向争个你死我活,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了,以此去慰藉日本人内心与现实没有交点嘅矛盾。
传说终于完结了,客观咁睇真喺一部还原度超高嘅电影,仿佛再多嘅Cosplay喺佐藤健面前都喺儿戏,真心超出佐我嘅想象。
推荐俾所有有兴趣嘅小伙伴们,优秀,精彩,唔收藏。
几年前看过第一部,当时以为没有后面几集了,也没发现有后面几集的意思,今天突然发现居然出现完结篇了,因为第一集的动作太精彩,太出乎意料,所以毫不犹豫的看了。
要说完全按照漫画原作来,是没有的,一些细节上和最后结局部分,都有细小改动,总体走向是一样的。
最为原作痴迷粉,对藤原龙也饰演的志志熊还是挺满意的,其实对佐藤健的剑心也比较满意,漫画中那种不在其中,淡然于外的状态拿捏的很准。
一般拿捏不好,就会只剩下耍酷。
对于藤原会演志志雄,真是出乎意料啊。
其实近几年,日本翻拍的漫画电影中,经常能看到藤原的身影,而且总是主角。
总是听到说演技好,也看过一点他成名的话剧《身毒丸》,但终归没感觉到有那么好。
结果一个志志雄真实,还真是让我看出他的实力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还是一个外行。
其他的角色,福山雅治的比古清十郎虽然没有了原著中的那种洒脱,但也是另一种惊喜。
试想一个一直很儒雅的男演员,突然改武行了,实在是太有看头了。
江口洋介的齐藤一没什么好说,神行兼备。
当然也有不够满意的。
比如佐之助没有原著帅,宗十郎除了身材和原著一样矮,颜也差太多了。
苍紫找了个鹰钩鼻,三白眼的来演,实在是和原著差太多。
原著的苍紫那是多么帅啊。
但是,对于商业电影永远的主题,个人实在是非常之厌恶。
商业电影的永远主题是,观众买票进影院,就是要看好人定有好报,英雄定能获胜这样一个结局。
我记得当年看动画,志志雄是无人能敌的,最后四个人呢都打不过他,剑心也一直是下风,各种拼命,各种无奈之下,志志雄突然自燃了。
我记得当时自己就感慨,原来最强大的人,除了自己把自己毁了,否则无人能毁掉他。
其实,这个观点如果让我来解释,我比较容易解释成,人其实都是自己打败自己的。
所以看着电影里志志雄居然被剑心打得惨兮兮的,心里不大舒服。
为了观众的快感,牺牲掉原作的深刻性,真是讨厌。
但是电影也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全面的背景音乐都是接近瑜伽背景音乐的声音,这透露出一种治愈的信息。
同时,电影中,强调了一点,剑心因为经历太多,太非人,内心已经超脱常人境界,度生死于身外。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个人却觉得这是一种很病态的高超。
真正的超脱是可以提升一个人技艺的境界的,而剑心的剑术遇到关卡,显然是他自己的心理问题。
比古说得对,成不成,在于一个人的决心,而内心充满罪恶感,视自己生命如草芥的剑心,显然内心时不够坚定的。
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以前也曾听过太理性的人是很危险的说法,曾经颇为迷茫,但最近明白了,太理性而近无情,会让一个人丧失情绪,而情绪是链接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和潜意识完全失去链接,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实。
潜意识不会消失,只会被深深压抑和遗忘。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过分理性的人,容易冷冰冰,像机器人。
所以,比古的话,让剑心从那种似乎很超脱实际很敌视自己的状态中离开,重新正视自己,还原自己为人的本质,爱自己,才会有力量去保护别人。
这样的主题,不可说不宏大。
现在的商业电影还有一个潮流,就是身心灵内容的和情节的整合。
以人之姿活着的剑心,才是我们想看到的剑心。
接纳过去身为拔刀斋的自己,接纳自己内心深沉的负罪感,勇敢地好好活下去。
现在的我很理解比古清十郎的隐士,隐居是为了保护内心。
也许比较自私,从某些立场看。
但是在历史的宏大视角下,各种立场,都显渺小。
只不过是个人的选择,别人,也没什么资格说东道西,都活得不容易不是嘛。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与其对别人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不如照顾好自己的内心,少向周围发散负能量罢。
不多说了,二刷乃至N刷中,打斗场面实在帅爆了,我又有了周末爬起来去道场的动力了!
剧情大家都总结很多了,我就有一处没有想明白。
竹林那场师父痛下杀手激起剑心的求生欲,后来我看花絮导演和演员讨论角色的时候提到这里师父是真的有杀心,甚至一旦剑心真的没有想明白不惜抱着清理门户再自杀的决心。
但是里面的逻辑没想明白,师父说剑心的问题在于怀着对自己手染鲜血的愧悔和自我牺牲的心态,这是说得通的,但是为什么师父说剑心没想明白这一点即使打败了对手也无法面对内心,最后在内心的痛苦之中仍会走向杀人之路,甚至为了避免刽子手的再次诞生不惜痛下杀手。
这里我没想明白的是,我觉得剑心想不明白的话,自我毁灭倾向最后最有可能的是求仁得仁,被内心痛悔逼得再次变成杀人狂实在可能性不大,除非内心扭曲的完全黑化了(以剑心的意志力和价值观实在不可能)。
最后那场沙滩上监斩一幕,剑心听罪状中列数自己亲手斩杀的人名,再次回想杀雪代巴未婚夫的那个雨夜时,能感受到内心发生了变化,不会再次杀人的坚定信念取代了过去的痛苦和愧悔,这可以看作是师父的教导有了作用。
但是这里感觉很奇怪,师父激起的是临死时求生的意志,然后说自己的性命对朋友和亲人很重要(也就是说不是赦免自己的过去,而是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重要,所以要珍视自己的性命),然后珍视自己的命是怎么变成的我再也不会杀人了?
说实在的我觉得只要剑心能和自己的过去达成和解,杀不杀人真的不是特别原则上的问题。
你看斋藤一过去没少杀现在也没少杀,人家不照样为国为民救国救民吗?
一定非要坚守不杀之誓吧,某些方面来说反而可以看作仍在被过去的阴影所束缚,不然不至于像个雷区一样严防死守,只要再开杀戒就会马上堕落成魔一样。
当然这并不是很糟糕的问题,只能说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术,哪怕是活人剑仍然改变不了这一点,以菩萨心肠施雷霆手段,如果实力足够强大还好,否则……所以感觉师父真是坑徒弟的一把能手,这么善良的小弟子非要教人家怎么高效杀人哈哈哈哈
依旧是延续前作主题,但探讨得更有思辨性了。
从上映顺序开始看的我把主角代入到大侠的伟光正角度去看,所以认为主题不过要赎罪不愿再杀人,如何对抗自己心中杀人魔,面对恶人一方要有多大的决心才能守护不杀之誓,志志雄残害无辜所以应该被斩杀就理所当然,所以剑心并不该烦恼。
但后来听到剑心只是被时代选择的那句话,我才发觉之前一直都没有真正把剑心当作一个侩子手,那他的挣扎可以明了了,从连山贼人贩都要埋的纯善之人变成杀人魔,目睹鸟尽弓藏,曾经效力追随的是否正确又值得拷问,诚如志志雄一派所言明治政府的上位和他们夺取之路并没有太大区别,无辜之人的牺牲无法用轻重去对比,迷茫如此一开始的败就注定。
感动于有师傅说背负了太多的悔恨与罪孽以至于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其实给了他重新选择的理由和机会,同理苍紫和宗次郎之于剑心,对照工整人物发展结构清晰,读懂了的我就不得不对精彩打斗之外的主题感到佩服了,和前两作相比本作的立意确实有所提高。
当然最爱看的还是打斗和剑心优雅的身段。
(竟然把影评写到京都大火篇去了- -)对浪客剑心真人版改编真的是在太放心了!!!
给各种工作人员点赞!!!
绝赞好评!!!
我这种无法接受动画版的人,真心喜欢真人版,真想为电影贡献票房!
电影版的ED已开始循环!
BGM真是燃到恰到好处!
对某些情节稍微吐一下槽吧>_<(涉及剧透谨慎观看) 由上次的查证表示我是在2000年看的漫画,我又没有再回味一遍的习惯,所以剧情什么的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比较重要的故事我大概还是有映象的。
我记得漫画里面四乃森苍紫大人其实是很强的,没有电影里面那么弱,演员也是帅帅哒!
斋藤随时都在抽烟哈哈哈!
对志志雄来说,左之助有如小强般的存在哈哈哈!
左之助在和那个和尚打架的时候,对这个和尚比较有印象,和左之助简直是命运的相遇、打架!
和斋藤对打的那个人,应该是为了节约电影时间吧,一刀杀也是棒棒哒!
我觉得电影里面最精彩的还要数剑心和宗次郎的武打戏了,简直酣畅淋漓,日本武打戏有希望咯,神木DD演得超级棒!
最后剑心那是告白吧?!
>_<我是坚定的剑熏党!
当时我还在想,第一部电影已经用了“欢迎回家”这个经典情节,这部该用什么来结尾呢?
哇好开心 恳求导演不要再拍了,因为这三部已经拍得很好了,绝无怨言,拍多了总觉得会出这样那样的岔子= =
车轮战boss那段比较燃,看得出演员们为了排动作记走位下了很大功夫。饼哥饰演的反派志志雄相当霸气,光凭声音和形态就能缔造出极强压迫感,足可见多年舞台剧功底。幕末武士道精神的没落,当新的时代洪流滚滚席卷而来,谁又能真的独善其身坚守本心呢。
太絮叨了,全片除了酷炫的打斗就是日本式的说教,不过好在选角好啊,剑心师傅(福山雅治叔)和齐藤(江口洋介叔)是全片亮点,看他们的颜就行了。
4打1车轮战人家重度烧伤人士,最后还是人家副作用复发自焚而亡,你们,,,,,,我只能用卑(gan)鄙(de)无(piao)耻(lliang )来形容.7.3
志志雄以一敌四,不算输。
四个多小时的故事没有讲好啊……
散架
不出意料的大结局 部分桥段打斗非常好
道理总是很多,好人总是不死。但打斗实在太帅,决斗真心好燃。武士片生生打出武侠片的感觉。
跟闹着玩似的,从真人版完全看不出来可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连最该出彩的动作戏都花巧有余凌厉不足。
打得比京都狠原来熏和操不是一个人啊就很漫画,还是少男漫那种
太失望了!!漫画最精彩的片段被改成了这样样子···人物。剧情,节奏完全散架了!比前两部差了不少啊~人气角色苍紫也得怨第二部出来的太突兀,在第三部完全没有任何合理性···
打戏实在太过瘾了,行云流水。不过薰实在太烦人了
直接跳过第二部看的完结篇……表示藤原的boss设定实在吊炸天……自带喷火技能 各种武打场面依旧很燃呐再配着背景乐 最后终于听到了正式版的主题曲 和913那天在演唱会听taka单独吉他伴奏的比 表示果然是最后一部收尾篇要走抒情路线……最后!!砂糖实在各种帅啊!!!结尾的美貌侧面完全花痴了一地!
不是一边喊出招数名字一边出招还真的不习惯
福山雅治和佐藤健分别扮演了一半的剑心
妄图靠打斗带动节奏的终章,文戏部分还是一如既往难看,跟师傅领会什么狗屁奥义还不如不拍。苍紫和宗次郎都是很有魅力的反派,真人版塑造得像二逼,好在动作戏部分相当出彩,三个演员都下了不少功夫。志志雄对剑心才是真爱,宁可自焚也要一战。正派们反复读条车轮战胜之不武。个性角色们的必杀技是用台词表现的也是第一次见(扶额。音乐比画面燃,嗯……
整部电影无时无刻不在台词方面和动作方面渗透着幼稚,与原著相距太远,是改编成真人最主要的毛病。所谓拉低了一整条街的智商无非就是这样,感觉被这样的台词和剧情戏弄了。
没让我失望,一上来剧作不合理的就让人出戏,推动剧情发展情节内在的理由都十分脆弱,本来精彩的打戏最后也是让我看傻了,男主日常躲子弹已习以为常了,剑心的人物形象并不饱满且理想主义的人设与文本和剧情结合的十分生硬,看完电影还是对剑心及女主那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景感到可笑,如果最后政府处决了他们呢?他们在那一刻会想什么?钝器就不能杀人了?什么憨熊设定
上下部一起看的,不得不说真的是加注了好多无关紧要的镜头和情节。一些配角的戏份感觉十分无必要。不熟悉历史背景的我,已经渐渐抓不住主题了,也只有对战部分能提提神。
武打一如既往的改编的非常好 就改编作品而言 已经很不错了 比古清十郎略显HOLD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