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月球

Moon,月劫余生(港),2009月球(台),寂寞月影

主演:山姆·洛克威尔,凯文·史派西,多米妮克·麦克艾丽戈特,卡雅·斯考达里奥,王汉斌,马特·贝里,马尔科姆·斯图尔特,罗宾·查克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9

《月球》剧照

月球 剧照 NO.1月球 剧照 NO.2月球 剧照 NO.3月球 剧照 NO.4月球 剧照 NO.5月球 剧照 NO.6月球 剧照 NO.13月球 剧照 NO.14月球 剧照 NO.15月球 剧照 NO.16月球 剧照 NO.17月球 剧照 NO.18月球 剧照 NO.19月球 剧照 NO.20

《月球》剧情介绍

月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未来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地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遏制这种现状,一家名为月能工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应运而生。该公司致力于月球能源的开发,通过采集氦-3来满足地球对能源的需求。月能公司在月球设有基地,山姆·贝尔(山姆·洛克威尔 Sam Rockwell 饰)正是该基地 上唯一的工作人员。山姆是公司聘用的合同工,他已在月球孤零零地生活3年,陪伴他的只有智能机器人戈蒂(凯文·斯派西 Kevin Spacey 饰)。枯燥乏味的生活令山姆归心似箭,在还有两周就离开月球的时候,山姆偶然遭遇一起事故。醒来后的他发现戈蒂似乎对其有所隐瞒,公司高层也拒绝他的回程请求。山姆借机逃出基地,却在事故发生地点发现另一个自己…… 本片荣获2009年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最佳英国影片奖、2009年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披头四与我非常公民明月祭君心艾比酒吧查佩尔明星队-路奈尔:奥克兰起家交战规则相残不可爱的她白蛇:情劫欢喜一家人·爱在一起特利迦奥特曼EpisodeZ艾塞克斯男孩的秋天国土安全第五季寂寞星球穿靴子的猫2额吉的承诺多大点事儿荒野人魔芬奇达惩罚者蛇蝎美人九天幸福卡片京城81号2女人树食神归来欢乐合唱团第五季逃逸追踪刑事7人第四季爱情而已

《月球》长篇影评

 1 ) 上帝!快出来看《月球》!

由于little良把它说成是年度最佳,于是抱着极大地热情去看,很遗憾,我只能说它是年度最佳之一,与某影片并列。

不要以为我会写什么狗屁影评,我只是来打酱油的,顺便说说《moon》跟某影片的十大相同之处:1、事实上的表演者只有一人;2、故事发生之时,女主角实际上已经死亡;3、百分之60的台词对象为男主角自己——即自言自语或者跟自己的克隆人抬杠;4、另有超过百分之30的台词对象为“非人类”——机器或某动物;5、男主角把该“非人类”当作人类对待;6、男主角都接受了某项任务,即与某组织或单位签订了合同;7、对于女主角无比思念,通过某物品——照片或首饰对女主角反复叨念;8、男主角多数时间以惨相示人——垂死或饥寒交迫;9、均出现男主角喷血镜头;10、故事发生之处均有超过100具人体——尸体或未激活的克隆体。。。

 2 ) La luna

最近看了两部很好的科幻电影:"Avatar" and "Moon"Avatar 铺天盖地的在吵,我就不废话了。

在三维影院体验之后,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惊远远多于思考。

Moon 也是科幻,如果你喜欢2001 Space Odyssey, 那么Moon 是又一个风格相通的科幻。

而且科大于幻。

因为一切在理论上都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在月球开采He3 作为地球的能源来源;克隆人的技术;甚至月球基地的水能源供应。。。

抛开电影的优雅古典的色调,恰到好处的配乐,巧妙完美的逻辑,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思索是:什么是我们触手可及的现实?

如果克隆人有着同样的肉体,虽然不是母亲十月怀胎的期盼,为什么他们不可以像真正的人一样真实的生活? 如果有着清晰的移植的记忆,纵然没有真正经历过体验过,这样的记忆到底有何等的分量?

如果有着同样的感情同样的牵挂,虽然没有真正的拥有过面对过,这样的感情到底是不是独自守侯的苦果?

到底是我们触碰心弦的感受以及藏于心底的记忆更为重要?

还是现实触手可及的面庞或者踏踏实实的拥抱更为重要?

往往人类,拥有的是后者,却往往忽略前者。

而克隆人Sami沉浸在前者带来的愉悦,期待,孤单,坚守中,却永远无法得到现实的任何回报。

然而,我觉得Sami活的很真实,纵然他的生命只有三年的时间,孤独一生,但是他有真挚的感情和坚韧的期待。

这比任何麻木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斤斤计较忙碌空虚的无味人生都要真实。

这便是电影的感人之处了。

至此,电影已无关科幻,而是有关人生了。

 3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山姆本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他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原本在月球上服务满三年之后就可以回家了,但是发生了一件意外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原来是一个克隆人。

不仅仅是他,在他生活的基地下面,有着数不清楚的山姆,而他记忆中的那个美满的家庭,却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知道真相的Sam ,他知道他是克隆人,他知道苔丝不是他老婆,eva也不是他的孩子,他三年来对着的通话视频是个假象,所有的所有都是不属于自己的,然后还有成千上万的Sam也要继续重复去做这件事情,他是痛苦的。

原来你没有与那颗蓝色星球上的任何人有过深刻的关系。

你爱过的人,喜欢做的事情,所有的回忆都成了一个留不住的梦。

你的存在成了毫无必要的事,曾经的活下去的理由被捏碎了。

孤单的就像寂静空旷的月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楚门是一样的人,然而楚门走了出来,他却被生活困在了里面。

 4 ) 你还以为你真的是他啊?

这篇不算影评吧,回归豆瓣之后总得让主页丰富一点。

挑几个以前看过的片子写写。

该死的矿产公司为了减小人力成本的投入,弄出三年保质期的活人不停地用,要不是一次事故,也不至于让多于一个克隆人同时出现。

飞船里的小机器人也还是很让人感动的,总在是不是的帮助Sam并且是他唯一的陪伴。

电影没有太多角色,甚至没有角色,只是Sam的独角戏和另一个Sam的独角戏。

然而当他们彼此发现的时候却不那么惊讶,他们在各自生命的不同阶段。

给我们的启示是:做坏事之前不要挑战受害者的智商,月能公司其实完全应该销毁每个人的生前录像,以免被影片中Sam这种人破解了看。

当发现其实每个Sam一边咳血一边高兴地钻进焚化炉一心想会地球和未婚妻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刀绞一般难受。

尤其是知道了真正的Sam其实早就已经回家。

就不讨论人性的光辉和复杂了。

用别人的目标支撑自己的生命,我和身边的萝卜们就是这么一天天活过去的,最可怜的是这个目标就像金牌,只能有一个人摘走。

你还以为你真的能成为他?

 5 ) 月球 Moon (2009)

看完之后给你们转一个科幻小说,非常短,胆小者慎入。

为了生存(原文载于1998年第10期《科幻世界》,作者:韩楠)这是一个古老的日本寓言——一条懒惰的蛇饥饿极了,却找不到食物,于是,它吃掉了自己的尾巴。

之后,当它再次感觉到饥饿时,它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把自己的下半截吃掉。

又一次饥饿时,它吃掉了自己的上半身……就这样,它把自己整个吃掉了。

  我曾以为,这个寓言只是在讲懒惰,并且它和童话一样不真实。

  一切都缘于一场不幸的事故。

现在,我只能独自在这颗红色行星上守住电台,等待着四个月后的救援。

  其实我应该庆幸我的好运气,至少这里没有恶劣的天气,氧气充足不会让我闷死。

可是周遭却一派死寂,一看就知道,我不可能在这里找到任何食物。

而我当前的任务很简单明确:找到食物,活到救援飞船到来。

  我现在仅有少得可怜的一点儿干粮,一把我最喜爱的古老的左轮手枪——如果我不能用它打猎,至少还可以用它来自杀,还有一台克隆机和一些高能燃料。

高能燃料虽然不能当饭吃,至少还可以生火取暖,或烧烤食品——虽然我没有食物。

可克隆机,尽管它完好无缺,如果现在给它高能燃料,再放上一点我的表皮,就会凭空跳出一个我来,但我现在并不急于复制一个“我”来与我谈天说地,并分享我少得可怜的干粮。

最可恼的是干粮无法克隆!

  我需要能量来维持我的生命,在这里,我只要找到食物维持四个月就可以了。

可是这却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愿望呀……   几天后,我木然坐在地上,尽量少消耗能量,我已经吃完那点干粮了。

唔,在没有食物时男人可以支持七天,我抓着那支华丽的手枪,用一半的心思来思考是自杀还是饿死,另一半心思继续考虑食物来源,尽管我已经想了几天也没有头绪,可还是像溺水的人想抓根稻草。

现在,饥饿的感觉在吞噬着我,我已经在想吃自己的那只手臂了。

  高能燃料还在炉子里分解成光和热。

我绝望地看着温暖的火苗,不由胡思乱想起来。

一个念头如灵光一闪:克隆机就是我的希望。

我激动万分,把饥饿的感觉化为动力,立刻行动起来,为活下去而努力……   直到克隆机内的肉块成形后,我才意识到令我垂涎欲滴的那块肉是一个胎儿,实际上,他就是我!

  当然,我下意识地放进去的是我的表皮。

可他是我,在几个小时后,他就会长得和我一样大,有和我一样的思维方式和面容,以及我的记忆。

他将从克隆机中走出来,作为我以后许多天的食物。

我害怕了,我无法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但我也没有勇气中止克隆,他是我生存的希望。

我知道,如果要支撑四个月,这个过程不会只有一次,一次复制不可能让我吃四个月。

我在希望与恐惧之间无所适从。

  时间,在我的自责与渴望作斗争时悄悄地流走了。

在这几个小时里,我把玩着手枪,考虑着我的选择是“生存还是死亡”。

我给了自己许多活下去的理由:他只是能量的形式而已,既然能量变成的鸡或猪我会毫不犹豫地吃掉它,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吃掉同样是能量产物的人?   终于,我不得不面对他了,这时我才发现我所有的理由在他面前是如此无力。

我能怎么样,先和他讲道理,说服他成为我的午餐?不行。

我已经准备好一言不发就一枪打死他,我以为这样我就会心安一些。

  然而,他却先发话了。

  他似乎像我还饱食终日时的样子,带着满脸恶意的笑,悠闲地踱过来:“我知道你想干什么。

你是不是希望我不会恨你?当然,我知道你是迫不得已。

”我简直要感动了。

“当然,我是克隆出来的,我比你后出生,你手上有枪,所以是我做午餐而不是你。

对了,不要忘了把我的肠子灌上肉做成香肠,这样不容易变质。

”他幸灾乐祸地说,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这个混蛋,他最了解我心灵上的弱点,他知道,他的话会永远在我心中铭刻,成为我一生的噩梦。

  他的眼中闪着恶毒的笑。

我开始恨他了,他应是受害者,而我将是杀人者。

他已经决心要用最后的机会加深我的痛苦,这正是我的一贯作风。

我希望他也能尝一下痛苦的滋味,哪怕以我的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于是我决定了。

  我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你看,我们真是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有相同的机会。

”他沉默不语。

“我们都应该有活下去的机会。

”我知道他无法拒绝,“来,赌一局吧。

”我抓起手枪,塞进一粒子弹,拨了一下转轮。

这是一种古老而残酷的赌博,最多在六枪之内,子弹会穿透我们其中一个的头颅,把我们中的一个变成一具尸体,一块肉,一堆食品。

活下去的一个会在良心与人性的夹攻下,承受着痛苦,啃着“自己”的骨头,喝着“自己”的血。

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哪一种结局更好。

  他苦笑起来:“好吧,你知道我无法拒绝。

”他走过来,拿起枪,我们四目相对,心灵似乎瞬间经历了许多沧桑。

“我先来,毕竟我是一个克隆人。

”他把手枪顶住太阳穴。

真的,我们都不会知道死亡会在第几枪时发生,会落在谁的头上;但都知道,我们中必须死掉一个。

死亡也许就在第一枪……   他突然想起了还没有遗言,又说:“如果是我死,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怪你。

吃下去,一切为了生存嘛。

”我回敬道:“如果是我,你可不要浪费呀!

”我们都笑了,只是泪水也都流了下来……   也许,一个好的故事不一定需要结局,但我希望故事是完整的。

  当四个月过去后,我已经记不清有几次这样的赌博,也不知道我究竟还是不是最初的我。

我只知道,外面几个简陋的土堆里埋着许多“我”的残骸。

只知道最初的我在“赌博”中活下来机会是很小的,因为逃过一次,还有第二次在等待。

我只知道一切为了生存是我铭刻在心的信念。

  远处,传来了救援飞船的轰鸣。

  一个噩梦终于结束了,但我知道,另一个永远的梦魇才刚刚开始……

 6 ) 比嫦娥还孤独

《月球》是2009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科幻片。

主演只有一个,拍摄时期33天,投入总共500万美元,和《阿凡达》不啻天壤,说得却都是外太空的事,《阿》在张家界太空版的潘多拉星球上演中国现实强拆,《月球》的背景却没有那么远,就在不远将来的月球。

人类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在月球上设立了能源基地,开采特有的氦-3矿石并送回地球。

Sam是这个基地唯一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基地工作3年,这期间只有智能电脑Gerty与之为伴。

由于基地对外通信设备失效,Sam只能通过地面发送的视频录像与妻女联系。

故事一开始就不可抵挡的重复和孤独,场景简洁,有点怀旧的科幻感,什么都不那么先进,sam满脸大胡子修修小草,雕雕木刻,跳跳绳跑跑步,喝杯咖啡不时和Gerty讲上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像《生化危机4》里女版钢铁人我们的艾丽米一样少不了录下工作日志,自言自语。

Sam年期三年即满,却因长久的孤独而出现幻觉,在外面工作时出了事故,醒来时已忘记细节。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却在上次出车祸的车子里找到了自己,另一个自己。

然后,基地里有两个sam,真假美猴王?

No。

两个都是假的,公司为降低成本,在真正的sam回归地球之后,采用克隆人进行工作,长的是sam的样子,植入的是sam的记忆,叫得也是sam的名。

心里朝思夜盼的还是sam的老婆女儿。

却只是一个替代品。

假象被戳破了。

最孤独不是sam独自生活在月球,不是日日夜夜对老婆女儿的思念,而是,深深的被不存在感的击中。

故事最动人的地方,第五代的sam终于能够和地球即时通讯,拨通电话,对面出现的是15岁的少女,他的女儿伊娃,她告诉sam他日日盼切的妻子已经死了,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而且伊娃有一个自己的爸爸在身边,真的sam。

真实是可怕的虚空。

假使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虚构中,会不会好一点?

前几天看了《13度凶间》(这个译名不好),一个人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只是别人虚拟出来的,甚至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虚拟,那该是怎样的幻灭。

就像楚门看见他的世界,一个巨大的谎言。

影片中另一个重要角色是机器人Gerty,类似于《2001太空漫游》和《瓦力》里面的机器人,却和他们全不一样,《2001》里的机器人为了完成程序命令,不惜牺牲主人公,那是对人类智能的绝妙讽刺,而这里,虽然有Gerty与总部人员直接通话的神秘镜头,但是这个故事里,没有暴力,不信任,自戕,嫉妒,残杀。

反而是温暖的,悲凉背景下的温暖,更让人动容。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在赞扬人性,也有人说它和《黑客帝国》一样描绘的是非人类的机器文明,我觉得吧,所谓赞扬,也太不靠谱了,主人公没有一个是人,反倒是背后代表利益集团的公司让人觉得邪恶,而机器文明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犯不着为了结尾那句“你不是程序,是人”激动的不知东西南北。

讲的不是人的故事,却是给人看的故事,看看这些非人,在看看自己,反思吧,亲爱的。

当然,还有存在感。

这个是最核心的,那种深切的孤独。

Ps:影片拍摄期间发生了编剧大罢工事件。

编剧大罢工造成了Shepperton制片公司数部电影的停工,本片导演邓肯·琼斯表示,正巧有了其他电影的停工,所以他才能找到几个业内顶尖的特效制作师加盟这部独立制作的小成本科幻片。

那些发生在月球上的室外镜头是用模型拍摄而成的,所有的室外镜头在三天内就拍摄完成。

 7 ) 2009年度WTF电影十选:好看好玩的电影现在已经被70后制造了!

WTF电影,WTF Film。

WTF,short for "What the frak"。

直译过来就是“这是他妹的什么电影”,此类影片的题材多涉及时空、身份认同以及记忆等等,或多或少Cult、Noir、B级片元素,搞恶,小格局,小制作倾向,间或怀旧色彩,关乎逻辑(比如症状之一的twist ending),悬疑浓重,所以务必不要在观影前看剧透,以免影响乐趣。

虽然外国网友已经评选了年度WTF电影,但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奖杯做得不错,剩下来所选电影都过度主流,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WTF Film,以下来看一下我的年度十选:1、《轮回三角》(Triangle)2、《黑暗乡村》(Dark Country)3、《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ime Travel)4、《收集师》(the collector)5、《月球》(Moon)6、《百万杀人实验》(the Box)7、《蕾丝吸血鬼杀手》(Lesbian Vampire Killers)8、《侦探马龙》(Give 'em Hell, Malone)9、《嗜血破晓》(Daybreakers)&《第九区》(District 9)10、《玩家》(Gamer)&《机器化身》(Surrogates)PLUS、《亡灵》(The Revenant)并且我得出一个结论,好看好玩的电影现在已经被70后制造了!

1、《轮回三角》(Triangle)又译作《恐怖游轮》、《迷失三角》等。

套句《太空堡垒卡拉狄卡》(Battlestar Galactica)中的话:这一切早已发生,将会一遍又一遍再次上演(All of this has happened before and all of this will happen again, and again, and...)。

大圈加小圈的剧情设置不落俗套,细节用到尽善。

摄影漂亮,孤独症涉及。

也许你可以把此片看成另一个版本的《生死停留》(Stay,2005),《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2004)式的救赎,或简单地寻找出口的《死亡幻觉》(Donnie Darko,2001),《毛骨悚然》(Salvage,2006)也有类似的惩罚性循环机制,杰克·L·乔克的小说《灵魂之井的午夜》中的那只人鱼的下场也是如此,当然,一善一恶的对照。

本片导演Christopher Smith(1970)是个英国人,上个世纪拍了两部短片后,本世纪已经自编自导了三部电影,它们分别是《地铁惊魂》(Creep,2004)、《断头气》(Severance,2006)以及这部《轮回三角》(Triangle,2009),今年他的新片计划是《黑死病》(Black Death,2010),这将是部背景设在14世纪的歌特恐怖片。

tag:时空、身份认同、记忆、小格局、twist ending。

2、《黑暗乡村》(Dark Country)相比起打着科幻电影旗帜的《时空罪恶》(Timecrimes,2007),显然,对某一些人来说,本片强烈的地摊风格、Film Noir格调会让人更加爱不释手。

Thomas Jane(1969)自导自演的首部长片。

Thomas Jane,已有两次婚姻史,一半爱尔兰血统,四分之一意大利血统,四分之一德国血统,并执笔了自己的漫画系列《糟糕星球》(Bad Planet);主业自然是演员,多选取冷硬角色,诸如《侦探马龙》(Give 'em Hell, Malone,2009),演过两部金爷小说原著的电影,曾是Zack Snyder《守望者》(Watchmen)中喜剧男(Edward Blake/The Comedian)的首选,只因捣鼓《黑暗乡村》而婉拒。

另,本片编剧Tab Murphy曾是迪斯尼动画电影《熊的传说》(Brother Bear,2003)的编剧之一,事实上在《黑暗乡村》之前,《熊的传说》之后,他有六年的空窗期。

tag:时空、身份认同、记忆、Film Noir、twist ending。

3、《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ime Travel)相比起《黑暗乡村》,可能《时空罪恶》会更多地拿来与本片比较。

个人而言,英伦喜剧当然更加讨人喜欢,何况是三个宅男的时间旅行历险记。

当三个宅男离开电影院时,他们身后有三张海报:《男孩的一生》(A Boys Life),这其实是《外星人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的工作标题;《望天》(Watch The Skies),这其实是《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的工作标题;《佯谬》(Paradox),这其实是《回到未来II》(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1989)的工作标题。

当宅男Ray(《The IT Crowd》里的那个Roy "Chris O'Dowd")第一次遇见未来女子Cassie时她配戴着一个蝴蝶的挂件,这一举进行了双重致敬,包括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和他的《一声惊雷》(A Sound of Thunder)。

英剧导演出生的Gareth Carrivick首次大屏幕作品(不过之前有导演过直发录影带电影);编剧Jamie Mathieson的首次出手,最近他在《吸血鬼狼人女鬼一家亲》(Being Human)第二季中也有出手。

tag:时空、身份认同、小格局、恶搞。

4、《收集师》(the collector)又译作《夜魔》。

装修男 VS 人类收集师 大战 机关屋!

摄影和音乐都极赞。

《兽餐》(Feast,I/II/III)和《电锯惊魂》(SAW,IV/V/VI/VII)系列的编剧Marcus Dunstan(1975)的导演处女作,他通常与Patrick Melton搭档编剧,这次《收集师》也不例外。

Marcus Dunstan和Patrick Melton二人组发家于Project Greenlight,这大致上可以说是一个让业余电影人梦想成真的选秀计划,第三季的获奖剧本便是《兽餐》,导演定为John Gulager,他和二人组同时合作了《兽餐》的两部续集(08、09年各发行了一部背靠背的直发录影带电影)。

tag:小格局、B级片、Cult。

5、《月球》(Moon)《窒息》(Choke)之后Sam Rockwell又被克隆了一次,准确地说,应该是从伪克隆到定期克隆。

导演Duncan Jones(1971)是歌手David Bowie的儿子,最后飞向地球的那个场景如果配上《Life On Mars》,那简直就绝了。

因此你几乎会觉得电影标题改为《Life On Moon》更加妙哉。

Duncan Jones的下一部电影将是科幻电影《源代码》(Duncan Jones,2011)。

tag:小格局、独立电影、twist ending。

6、《百万杀人实验》(the Box)又译作《魔盒》、《杀人宝盒》、《盒子》等。

Richard Kelly(1975)的第三部电影,改编自《我是传奇》(I Am Legend)作者Richard Matheson 的短篇小说《按钮!

按钮!

》(Button, Button),这也是Richard Kelly的首次改编剧本。

故事背景设置在1970年代中期,与NASA的火星计划千丝万缕。

火星人无处不在,火星人又从未登场。

影片的味道多少有点与《南方传奇》(Southland Tales,2006)一脉相承,不过看起来很像《移魂都市》(Dark City,1998)的续集。

此外,09年也推出了《死亡幻觉》(Donnie Darko,2001)的续集《死亡幻觉2》(S. Darko),不过与Richard Kelly没什么瓜葛。

关于Richard Kelly,引用某人的话,“Richard Kelly的电影从来是喜欢的人喜欢死,不喜欢的人不喜欢死”。

tag:怀旧系、cult。

7、《蕾丝吸血鬼杀手》(Lesbian Vampire Killers)英伦恶搞气息,喷牛奶的蕾丝吸血鬼。

拍的很有趣,但还不够烂,不够欠。

色调极赞、特效化装极赞、姑娘极赞。

导演为Phil Claydon(1976),他的前一部电影叫《孤身一人》(Alone,2002),根据爱伦坡的诗作改编。

tag:恶搞、cult、B级片。

8、《侦探马龙》(Give 'em Hell, Malone)哥有许多传说,哥是侦探,哥寂寞。

哥是Thomas Jane。

Film Noir和现代背景混搭的复古风是本片最大的特色、其次就是轰杀场景、以及冷硬派侦探小说旁白、台词。

混搭东方风不是太成功,片中出现了甄子丹他妹。

摄影和配乐不够尽善,其它都完美了。

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导演Russell Mulcahy(1953)常年在美剧英剧界混,也拍了不少直发录影带电影(比如说《蝎子王2:勇士的崛起》这样的烂片)、其实老人家常年在B级片混,早期给Elton John("I'm Still Standing")等人拍拍音乐电视起家、其实跟Alex Proyas有几分相象,当然也拍过像《时空英豪》(Highlander)系列、《重装悍将》(Silent Trigger)、《魔界奇谭》(Tales From The Crypt)这样的Cult电影或剧集,以及像《天佑鲍比》(Prayers for Bobby)这样的同志文艺电影、其实之前就拍过几集《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听上去这完全是个毫无定性并对自己的声名毫不在意的家伙。

本片的编剧Mark Hosack(1975)之前自编自导过两部电影,其中一部叫《淡蓝之月》(Pale Blue Moon,2003),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城侦探失去求生意志,然后护送一个流浪汉去精神病院,流浪汉声称月球人进攻地球了,而侦探的任务就是去刺杀一个被流浪汉称为是月球人的媒体大亨。

侦探看起来不像侦探到像是杀手,这跟《侦探马龙》到是一脉相承。

tag:Film Noir、混搭风。

9、《嗜血破晓》(Daybreakers)&《第九区》(District 9)《嗜血破晓》是斯派瑞格兄弟(The Spierig Brothers,1972)的第二部电影,Michael Spierig和Peter Spierig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在他们的上一部电影《猎杀活死人》(Undead,2003)中又是僵尸又是外星人,而在这部电影中又是人类又是吸血鬼。

《嗜血破晓》的设定格调与《第九区》如出一辙,重点便是都着眼“弱势群体”,只不过前者为人类,后者为外星人。

《第九区》的导演Neill Blomkamp(1979)出生于南非(18岁移民加拿大),因此诸多影射,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片,之前他执导过不少短片,不过主要还是从事特效方面的工作,影片入围IMDB TOP 250,特效不得不说是功劳之一,而讨巧的主题、近年来流行的纪录片体以及Peter Jackson(本片制片)的提携也是重要因素。

tag:Cult、乌(敌)托邦。

10、《玩家》(Gamer)&《机器化身》(Surrogates)在Avatar大行其道的今日,我试举两例,但不算上《阿凡达》(Avatar)。

首先是《玩家》,真人竞技类游戏设定电影,让人想起《死亡飞车》(Death Race,2008),但押井守的《空中杀手》(The Sky Crawlers,2008)也许更接近,不过仍有差异,不若说Longshot还在魔酒宇宙做动作明星时被Purple Man控制了。

创意是以纳米机器人造就现实层面的现实虚拟,正如应证阿瑟·C·克拉克的第三定律: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看上去都会像是魔法(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

演员(几乎全美剧班底,看到Michael C. Hall和Kyra Sedgwick一起真人秀真,你还会以为这是Dexter和the Closer的crossover;而Heroes里的Peter"Milo Ventimiglia"因为之前出演过他们编剧的Pathology,也客串了把,大玩猥琐)、镜头(也许你会对晃镜头稍感不适)、剪辑、格调都很让人喜欢,剧情编排梳理的明朗一点可能会招更多人喜欢。

编导班底来自《怒火攻心》(Crank)系列的Mark Neveldine(1973)和Brian Taylor二人组,今年他们一口气推出了《玩家》和《怒火攻心2》两部电影,从前者我看到了他们想从(视觉)形式上革新的野心(特别是摄影,毕竟是摄影师出生),尝试的不算失败。

他们近期的作业将是DC漫画改编的《约拿·海克斯》(Jonah Hex,2010)的编剧,导演是动画《霍顿与无名氏》(Horton Hears a Who,2008)的导演Jimmy Hayward。

《机器化身》改编自Robert Venditti和Brett Weldele的漫画,由《终结者3》的导演Jonathan Mostow(1961)执导。

会让人很传统SF的感觉(所以其实算不上WTF),不拖泥带水,故事也不努力弄得高深,所以相当喜欢。

简直可以作为《阿凡达》前传了,有个全员扑街的场景,觉得《未来闪影》(Flash Forward)扑街可以拍成这样的阴谋论:原来我们都是未来人用来观察历史的替身,然后发生了点链接事故,大公司阴谋什么的,所以就全员丧失了意识。

tag:身份认同、乌(敌)托邦。

PLUS、《亡灵》(The Revenant)命丧伊战,以肉身亡灵归来,昼死夜生,复活基友,夜夜行侠仗义(误),取血苟活——比如说在别人脑袋上放一枪开个洞,然后也不用吸管就趴上去喝。

非典型僵尸片。

后半程实在太喜欢了。

如果是我的话肯定将他们送上太空当宇航员。

tag、僵尸、黑色幽默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可选(也许有些影片精神并非那么WTF;以及之前本着大片和续集基本不选的原则,某些大片基本就搁下面了):《吸血少女 大战 再生萝莉》(Vampire Girl vs Frankenstein Girl):年度最烂日片。

清水崇老师对同学们说《咒怨》这部电影很牛逼哦不他说的是导演很牛逼电影都被好莱坞翻拍了呢!

WTF字幕组万福!

《死亡录像2》([Rec] ²):从传统僵尸片到恶魔片的颠覆。

《野兽家园》(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wat a wild sorrow things。

配乐搭配的实在太棒了!

Max Records简直就是小男孩版Ellen Page。

《杀人锦标赛》(The Tournament):全美剧班底、杀手开运动会。

《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恶搞、Alternative History、Quentin Tarantino、Brad Pitt的口音。

《处刑人2》(The Boondock Saints II: All Saints Day):续集、cult。

《孤儿怨》(Orphan):他妹不是萝莉、Isabelle Fuhrman的气场、twist ending。

《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Terry Gilliam、Heath Ledger遗作、Johnny Depp等人。

《兽餐3》(Feast 3: The Happy Finish):恶搞、Anti-hero-ism、变形金刚、直发录影带。

《外星人入侵》(Alien Trespass):复古、恶搞《堕入地狱》(Drag Me to Hell):Sam Raimi、复古。

《守望者》(Watchmen):Zack Snyder、DC、Anti-hero-ism。

《蝙蝠》(Thirst):Cult、异色吸血鬼。

《金氏漂流记》(Castaway on the Moon):宅女、Loser、岛、都市孤独性、喜剧。

《害虫横行》(Infestation):恶搞、虫族入侵。

《西部牛仔太空歌舞剧》(Stingray Sam):太空西部片、复古、音乐剧、恶搞。

《灵通人士》(In the Loop):英式幽默、英剧班底。

《被墙》(Walled In):被墙、拆迁建筑师视角、房子、小格局。

《嗜血重生》(Bled):永生、不推荐。

《隐藏》(Skjult):身份认同、不推荐。

《可爱的骨头》(The Lovely Bones):Peter Jackson。

《控制的极限》(The Limits of Control):贾木许、意识流、神棍、配乐。

《病毒携带者》(Carriers):小格局、末日情结、Chris Pine、僵尸。

《僵尸之地》(Zombieland):末日情结、僵尸、喜剧。

《深空失忆》(Pandorum):小格局、身份认同、twist ending。

《电锯惊魂6》(Saw VI):小格局、续集、Marcus Dunstan / Patrick Melton。

《怒火攻心2:高压电》(Crank 2: High Voltage):续集、生命在于运动、Mark Neveldine / Brian Taylor。

《詹妮弗的肉体》(Jennifer's Body):青春系走火入魔、不推荐。

《失落的大陆》(Land of the Lost):复古、恶搞。

以及其它我还未来得及看的、省略。

Ethermetic:http://ethermetic.com/archives/1519Motion Fever:http://www.mtime.com/my/motionfever/blog/3577523/

 8 ) 人性在抠门中升华

如果我足够了解科幻电影,就可以从科幻电影的种种特点全方面立体声学院派的分析这部电影的优劣程度;或者我充分了解这部电影的获奖背景,也可以怀抱着一颗肃然起敬的心态去观看。

可惜本人都没有,只是搜《源代码》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的大名,顺便找来看看。

但道路可以坎坷,前途是一定要光明的。

所以尽管我也不是慕名而看的,仍然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看剧透说这部电影是“两个人的独角戏”,所以已经做好了电影基调平缓而昏暗的准备。

这电影比《源代码》可要昏暗不少,习惯了好莱坞的大场面再来看这片子,确实有平淡的感觉,不过还好剧情紧凑,不会冗长拖沓的感觉。

这对我这种睡点很低的人很重要,因为这种基调的片子,我已经睡过去N部了。

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的月球能源开发公司的高层,有着全天下老板供有的毛病——“抠逼嘬手指头”。

他们为了减少运营成本,不花费过多的资源培训新的员工,就想出了使用克隆人的主意。

他们用了估计男主角本尊的DNA,制作了一批使用期三年的克隆人,然后将他们植入男主角的记忆,让他们相信自己是男主角本人,而在月球上采集能源。

平时的生活中,他们只能依靠妻子的影像视频来慰藉相思之苦,因为通向地球的信号已经被截断了。

而三年期满,他们进入自己的“棺材”,以为就要回到地球,殊不知是被电脑销毁(?

),然后新的一个克隆人再被唤醒,周而复始。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裤子,计划再周密早晚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搅屎棍似的事件。

影片中这个事件无疑就是前一个sam发生了意外。

电脑提前启动了下一个克隆人,而那个克隆人不是一个听话的主,又发现了上一个sam。

结果两代sam一接头,才发现原来两个人都是苦命的克隆人,而真正的sam,早已经回到地球了。

新sam决定再唤醒一个克隆人,让新的克隆人代替老sam被地球上派来的负责维修的人员发现,而老的sam就可以回到地球上,去看看“他们”的妻女。

但老sam显然已经快要报废了,他的身体不足以支撑他完成这趟旅程。

最后,老sam依旧回到了他出事的机器里,被人类发现;被唤醒的第三个sam作为新sam在月球上继续服务。

而真正的新sam逃回了地球,控告了无良的资本主义头目……这里要说的是那台控制月球太空站的电脑Gerty。

尽管是台电脑,但绝对是以人性的一方高贵的存在着得。

它帮着sam完成了整个的月球逃离计划,还告诉新sam要重置自己的系统以便帮他隐瞒逃离的事实。

这样一台人性电脑,估计奔100都是浮云。

大概这个设计是为了反衬出公司高层的冷漠和无情吧。

看看这资本主义的丑恶,连没有感情没有灵魂的电脑都看不下去了。

尽管影片的基调有些暗淡,但还是宣扬出了人性的光辉。

这电影应该让所有以贪小便宜为己任的老板引以为戒。

该省的地方省,该花钱的地方就应该痛痛快快的花出去。

不要妄图欺骗善良的老百姓,即使对方只是个克隆人。

现在信息通讯那么发达,连言论极其不自由的某天朝,尚有微博这种让领导闹心,让走狗挠墙的东西,更何况遥远的美利坚合众国——即使你抠到月球上,也照样有方法让你曝光的。

 9 ) 瞧!月亮上的那个人!

影片结尾,克隆人Sam-6被悄悄地弹回宇宙,犹如一袋垃圾似抛向地球。

一刹那的孤独令我辛酸。

Sam-5说这里狭小得连拉屎的地方都没有。

病重的他宁可死,也不愿意杀死Sam-7——这就是人性最闪亮的地方。

而Sam-7此刻正在苏醒,等待他的是另一个崭新的三年雇佣期,未来对于下一个Sam来说永远是充满希望的,至少在厄运降临之前,在他看过了那些陈旧得不知重复播放了多少次关于Tess的视频之后,他依然拥有起码的人性。

而在焚化炉前那一段看似温情的“公司饯行的视频”里却充满了有史以来最邪恶的善意,它的实质就是——利润高于一切。

我不知道Lunar Industries的董事会是怎么想到使用克隆人降低运输成本的,这一定在当时是个绝妙的主意。

没错!

就效能来说,一群拥有相同技能的重复个体对于完成枯燥的开采任务的目的完全吻合,这与今天老板们的做派一模一样,他们表面上含情脉脉,实际上只需要职员们工作、工作、不停地工作,创造财富,这才他的是真正目的,培养一个Sam对于提高附加值完全没有任何帮助,那么,怎样才可以不投资也能挤出大量的附加值呢?

很简单——造人——“人”在“利润的要求”面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Sam-2到Sam-N的地位甚至连Gerty都不如,Gerty至少是基地程序的一部分,克隆人作为随时可以替代的“东西”仅仅是一个临时存在的螺丝钉而已,可笑的“三年合同”可以帮助财团无限循环出可观的现实价值——这才是本质。

可是,有情感的观众谁都知道真正的Sam其实就是一个人,一个有记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无论他是不是复制品,是人就有性欲、有愤怒、有悲伤,有孤独,包括他个体的独特记忆。

作为同类,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点。

但在电影中,当四周的干扰发射塔竖起来时,人类社会最后剩下的一点点良知也没有了——“人死了”,一切正如那冰冷的月球表面。

本片触摸到了当今社会最难以启齿又无所不在的“异化”现象……早晨,当你坐在地铁里看见沙丁鱼罐头般贴在一起的上班族们你就会明白,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为Sam-N的可能,这与克隆不克隆无关,而是真正的“身份缺失”——“我是谁?

”,这也许是人类今后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它涉及到我们的灵魂,也涉及到经济危机的实质。

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难道只是为了“公司”吗?!

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创造财富?!

我们自己又是谁的财富呢?!

 10 ) 三年和一百二十年

我认为,这首先是一部宗教片,然后才是一部科幻片它解决了宗教教育中的一些常见论述比如,为什么说,神(或空性或其他超验表述)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

因为矿业公司既是Sam Bell生命的给于者,也是其生命的剥夺者,以及其幻象的提供者。

矿业公司的存在就是Sam Bell的一切,但Sam Bell的存在却不是矿业公司的一切。。。。。。

比如,什么是轮回?

就是用同一种的物质造出拥有同样感情的个体,但个体间仍然坚持认为/并且觉得对方不是自己。。。。。。

比如,什么是寿命?

就是把三年分成一百二十份。

比如,什么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参见克隆人制造手册。

比如,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人看人 N和人 N+m之间的差别,就和Sam N看自己和Sam N+m 之间的差别一样巨大;超验看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和我们看Sam N和Sam N+m之间的差别一样微小。

以前还有一个片子是说宇航员没有粮食只能制造自己的克隆人来吃,但克隆人被克隆出来时又和自己一样知道面临生存危机,在无数次搏斗之后,当救援人到达时宇航员已经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了。

和这个片互相补充。

基本上就是我们生命的真相米牛曾经问,如果爱邻如己是超验教导我们的,那大自然为什么被设计成狼吃羊,老虎吃梅花鹿等等充满零和的生存竞争?

这不是矛盾吗?

的确,自然主义和神学的争夺有史以来就非常激烈。

正如绝大部分父母都希望我们早日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而不要去投身终极问题,并把自利和繁殖当做是自然安排的。

但通过这些科幻片,答案已经非常明了。

狼吃羊和狼吃狼以及狼吃自己没有任何区别。

他杀就和自杀一样(无罪),正如自杀和他杀一样(有罪)。

如果在To时刻存在一个特定物质组成的,具有特定记忆的个体,在To+t时刻仍然存在一个特定物质组成的具有特定记忆的个体,那么不管中间发生了多少残杀,我们是否可以说,没有任何罪行曾被犯下呢?

当然,在观影过程中米牛仍然不停地发表具有米牛特色的雷人影评。

“哎呀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等一下我再去拿1把白瓜子”“所以说这个问题真的是很复杂!

反正你听我的就行了。

”“哎呀那个榨汁机太吓人了!

轰地1下就变成沫沫了、怎么回事嘛?!

”“我们要好好学习啊,不然糊里糊涂过了一辈子就变榨汁机了”“佛陀可能就是那个看到真相的人、后来他就连忙把这个告诉啦别人”“哎呀、我发现我们真的惨了!!

快、赶紧打电话告诉河马!

《月球》短评

孤独超越科幻,简直是外国吴刚啊。不喜欢虐心的电影,尽管很有范儿。

6分钟前
  • 矫情的反面
  • 较差

山姆·洛克威尔演得太好了,好喜欢好心疼。不过,由于根基上无法成立,所以对故事基本完全不能共情。用复制人这种高级技术(魔法),如果仅是为了降低人员成本,或出于环境恶劣不用真人,那么让他们成为机械的、可以控制的傻瓜无疑是最方便且价值最大化的;但加入情感记忆,则无谓地增加了超多不可控因素。而且既然都有了可对话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居然只用复制人去操纵机械(摁按钮,收满了的罐子),ai只是照顾他生活,其逻辑完全不可思议。如果说是测验人性的实验我都信,但还想整点儿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显得非常幼稚,老想着带货了。而且全片最有看点的地方,甚至是故事最爆点的戏剧性,难道不应该是两个复制人见面的尖峰时刻吗?但那段镜头语言的匮乏黯淡、以及两人接受对方的平淡,冲突至多只是斗斗嘴这样,实在……不可思议。白瞎了我们山姆。

8分钟前
  • U 兔
  • 较差

好吧,我还是更喜欢那种浩瀚无比的科幻片,如果哪部科幻片中人类可以变成蝼蚁,那估计就是我的最爱了。

1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标准丧片,心中一紧

14分钟前
  • Lexi.
  • 推荐

真他妈孤独的工作

19分钟前
  • 嘉得乐
  • 力荐

Worst story ever

24分钟前
  • 李香菜
  • 较差

OST相当好

28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小成本,想讲个大故事。但我认为讲失败了

32分钟前
  • 被遗忘的密码
  • 较差

本来想给一星,后来一想好歹能让我坚持看到完也值两星了

37分钟前
  • 龙标姑息者
  • 较差

我们都很孤独

38分钟前
  • 孟小椰
  • 力荐

新千年以后,很多导演拍过关于克隆人的片子。这部是其中之一,感觉像绕了一个大圈子画了张大饼挖了个大坑,最后轻轻点了下题。全片无悬疑无惊悚无动作,可以说就像流水账。根本没有看的必要!

43分钟前
  • Hao男哥
  • 很差

有没有搞错?这片子这么多5星!不是没看过好科幻片吧??

47分钟前
  • 黑暗之光
  • 较差

话说,在看到有替身的时候,心理很恐怖,如果人有一天会被变成这样,这世界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48分钟前
  • 倾盆大雨
  • 还行

这明明是恐怖片!!都是只有一个演员的太空片 但是看了这个再看Gravity 后者就只能四星了

49分钟前
  • 林小七
  • 力荐

本以为人格分裂这回竟玩儿到了月球去,另外话说这样儿的片子就一个人演该多省钱与过瘾。

54分钟前
  • 的云
  • 还行

虽然是低成本电影,但却是近年来最令人惊艳的科幻片

5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TMD受不了了,愚昧埋葬科幻

1小时前
  • 妈渴-瞪啃
  • 较差

这是一部科幻片 但不是太空科幻 而是生物科幻。我没忍下去 直接看巨透 idea很简单 拍成30分钟短片就好 整100分钟赖折磨人

1小时前
  • munianhe
  • 较差

看够了这些科幻类了,不是分身就是毁灭。很沉静很压抑,有点无聊了。克隆人永远是悲剧的化身。

1小时前
  • Esther GDB
  • 还行

枯燥壓迫死

1小时前
  • XX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