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过电视剧了,这部倒是吸引我看了下去,一直看完了50集。
怎么豆瓣这里显示的是35集啊,我看的是注水版吗。
总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学校篇,大革命篇,交通线篇。
前两段拍的挺不错的,尤其是学校篇拍的很小清新,把男主女主以及女二之间的爱恨情仇一点点铺垫,感情的萌芽和背负的仇恨之间的矛盾,对革命思想的逐渐接受,都拍的很细腻。
小到赠送一本字典,一只钢笔,都给人留下印象。
第二部分大革命篇则展现了炮火连天的战争戏,这是投资烧钱的地方,不过北伐战争的后续没有跟着袁昌的视角继续,而是随着麦秋实的负伤离开前线跟着主人公的视角走了。
之后是国共分裂之后的广州起义战争,短暂胜利但没守住城市,只能转向农村搞地下工作。
第三部分交通线篇几乎都在山沟农村拍的,叛徒老区的戏份贯穿始终成为主要角色,而男主麦秋实反而没多少表现机会了,虽然是剧情需要,但有点喧宾夺主了,可能更多的展现女主的坚韧吧。
最后一集结束的有点匆忙,虎头蛇尾的感觉。
每集片尾曲最后男女主穿红军军装的镜头居然在结尾没出现,我还一直等他俩换身衣服呢,是剪掉了吗。
前期对革命的激情拍的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都抱有推翻旧秩序的革命热情,学生上街游行,工人组织罢工,军队也参加游行,然后北伐打军阀统一全国,看的还是挺燃的。
后期搞的那些地下活动,不但遭受国民党的残害,还要承受本党内部的猜疑,差点就自己人把男主枪决了,好不容易男主洗脱了冤屈,女主又被怀疑而隔离了,整天猜疑这个猜疑那个,这样的组织还有什么好跟随的。
最大的BUG就是中间假结婚这段,当然如果没这段的话男女主后面的一切都将改写了,这是个重大转折点。
但是编剧也没想好怎么把这段给圆过去,明明男女主就要结婚了请帖都写完了,可是组织要求假结婚时男主就是不当场说出来,四个人明明可以交叉互换一下就可以了嘛,男主还去劝女主。
等到春晓登报后想换也来不及了。
这段非常不合情理。
春晓换个发型简直像换了人认不出来了。
老麦和老区这么爱穿长袍可以组合去德云社说相声了。
女主小时候拍的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我小时候看过,很有印象。
看了几集,耐着性子看着编剧要怎么往下整,然而,这脑洞也是特别佩服的了!
一个任务,刺杀地方军阀还是什么的,完全无脑子的在家里借婚礼行凶,害了两家人的性命,一群有志青年完全被写成了害人的刽子手; 男主人设,除了在学校糊弄了些女学生,好像也没有什么能耐了!
一遇到问题,就抚弄他那脑门上的头发,戴帽子,也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一个文人不能弄个笔之类其他的动作,思考问题?
没事装B,弄头发,要是长头发,是不是还要甩头。
临危受命当个最好指挥官,不是去布局打战,非得跑到修铁路的地方晃一圈。
感情方面,也是模棱两可,你说不爱欧阳春晓,你就说清楚嘛,非得说着我很忙,以后再谈,耽误人。
同样的台词,反复出现,沈梦苏,在被老区玷污后,每次见到老区那恶心嘴脸,全都是‘我再也不想见到你’、‘给我滚’、‘这辈子我都不想再见到你’!
女主吧,纯粹一个没事找事,能力不行非得凑上去,大家都在忙救援,非要人设得反复练习,晕针碍事,这不是应该关禁闭!
共产党人不是讲纪律,讲规则的吗?
怎么在女主这,就不存在了?
不是突然火车上跑下,就是非得一个人留在长兴,各种居然没有受处分!
拦火车那一幕,也是绝了,火车是自家开的,说停就停!
~~~ 一在长兴站运送物资,红军队伍就冲出来,每一次都吹冲锋号,同样的剧情用一次不就好了,同一情节需要放两遍,编剧也写的出来,导演也愿意拍~~~ 这明摆着是借用军旅的名义写着无厘头的网络白痴爱情剧,所有的人物性格全部崩塌,塑造的每一个人都让人生厌!!!
到目前为止更了10集,我也没去搜全剧情来看,所以只根据目前的10集来评论。
看到很多人说第一集牺牲两家人只为杀一个军阀是在黑我D黑我国家,我严重不同意。
在我小的时候,看地道战、地雷战及各种战,我方毫无损伤,敌方全军覆没。
当时觉得大快人心,可是长大了才知道,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事情,抗战的胜利,我方献出了多少中华儿女的鲜血。
所以后来的抗战剧,虽然胜利最终属于我们,但我方也总会时不时地牺牲那么几个有名字的主演和一大片没名字的群演。
这才真实。
以前,敌方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骄傲跋扈幼稚愚蠢且丧尽天良,一场斗智斗勇的激烈战争看起来就好像一群诸葛亮在斗一群智障,得之不易的胜利就好像游戏一般,假得让人受不了。
所以后来的抗战剧,敌方也偶尔会出现聪明忠勇之人,虽然结局一定是输,但不再输得那么猥琐。
这才真实。
以前,我方的将领或士兵都是品德高尚、一心为革命、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汉子,当然还有精国不让须眉女中豪杰,每一个人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可是,那样难道真实吗?
以前的那些非黑即白的设定都慢慢改正了,这一次,难道还不让改了?
那个年代,有最后成为汉奸走狗的,也有成为名族英雄的,但你不能否认,其中也有像区达铭一样冒进不理智没人性的人吧?
还有人说这剧三观不正。
我也严重不同意。
什么是剧的三观,就是这部剧在宣扬的和摒弃的。
看看这剧,没错,第一集就让人觉得这事办得忒没有人性。
但是剧里肯定这种行为了吗?
没有,它第一时间通过男主角麦秋实、通过另一个人(不知道叫啥,就是扮作钱主任把麦秋实救出来的那个人)的口批判了这种这行:革命确实需要牺牲,但不应该做无谓的牺牲。
麦秋实、古大章都是不认可区达铭的这次行动的。
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区达铭肯定不会有好的结局,所以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就是这部剧要摒弃的价值观,而不是宣扬的。
既然如此,怎么能说剧的三观不正呢。
正题说完,来说些题外话。
我本是极不喜欢看战争年代的剧的,连当时超级迷恋梅长苏的时候对伪装者也没多大兴趣。
这次会看纯属意外。
电视机不知道为什么在放8台,我以为我妈妈要看,我妈妈以为我要看,结果谁都没去转台(这里吐槽一下我爸,他会跟我抢遥控器)。
看了两集觉得还挺有意思的,男主角虽然不帅,但身高有优势,而且演技实在不错。
剧集也不落俗套(第7集开始女主有点白莲花了所以我兴趣大减)。
看到网上很多说“我跟着我妈看的”,我家相反,是我妈跟着我看的,哈哈。
最后,再来表扬一下宫羽姑娘,要不是那里有一颗痣,我都没发现居然是宫羽。
一动一静皆风韵的宫羽穿越成欢腾上进的女青年竟然一点都不违合,身上一点宫羽的影子都没有。
这妹子也是实力派啊。
……………………………………………………………………………………………………………………2017.10.11更新黄启上战场前让麦秋实带话给师郁,说他如果能活着回来就向她求婚。
我当时想,他肯定回不来了。
可是没想到啊,他居然完好无损地回来了,而且真的求婚了。
看师郁这么幸福的表情,我就在想,可能黄启马上要上战场了要牺牲了,总不能死于打架斗殴吧。
结果,没想到啊没想到,确实没能幸福到最后,但死的居然是师郁。
真是伤心。
……………………………………………………………………………………………………………………2017.10.13凌晨更新刚刚看了最新的16集,我就不懂了,既然要4个人两两假扮夫妻,为什么不能麦秋实和沈梦苏一组区达铭和欧阳春晓一组。
麦秋实为什么不能直接说他跟沈梦苏打算真结婚了。
就算当时的背景下结婚必须向组织报告经得同意他不能这么说,他争取一下他跟沈梦苏一组总可以吧。
再说人家都调侃他跟欧阳春晓有真感情了,他跟沈梦苏有真感情怎么不行了。
这么多集堆积起来的好形象毁于一旦,我实在不待见。
说好的革命需要牺牲但不能做无畏的牺牲呢?
原来只是嘴里一套做法一套。
我要是沈梦苏得气死。
区达铭也是,明知道两个人的关系,还这样乱搭一气,不过他从来就不是正面角色,就不管它了。
还有欧阳春晓,之前虽然天天吃醋,但对沈梦苏还是不错的,也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事情,砍竹子已经算是最过分的,但也在接受范围内。
这下可好,明知道两人要结婚了,在医院里的时候这样缠着人家的未婚夫,分组的时候千方百计破坏麦秋害和沈梦苏的关系,什么人哪,之前的形象完全毁了。
现在也只有袁昌还算是保留了良好形象了。
但是也没兴趣看下去了。
再见。
……………………………………………………………………………………………………………………2017.10.15更新剧已经弃了,但是还是忍不住去搜了剧集介绍,我去,原来这不是一部体现人性的复杂面的剧啊,是完全体现人性黑化过程的剧啊。
区达铭就不说了,一黑到底,我还以为最后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呢,没想到啊没想到,越来越黑,一黑到底,居然给他给到了最后一集。
他是共产党员啊,这样真的好吗。
没错,党内也可能存在腐化份子,这个观点我一直没变,但是他也有上级领导,有同级监督,诺大一个党委难道从头到尾都没人看出他的恶性本质没人约束他,甚至在他叛变后还信任他反而怀疑麦秋实,这就是在黑我D了吧?
麦秋实在16集假结婚那里就黑化了。
还记得他刚穿上军装在火车站跟袁昌穆非碰面,穆非各种讽刺挖苦,他应答如流。
结果关系到他和沈梦苏还有春晓三人关系的大事情上他居然什么话也说不出。
如果他们三个人没有那么复杂的关系,或者说只是他和沈梦苏相恋,春晓只是一个单纯的学生或者朋友、区达铭也不是那么恶心的话,我觉得这样分别假扮夫妻问题不是太大,就像伪装者里面郭骑云和于曼丽虽然住一起但也相处得很好不会让人觉得不妥,即使郭骑云有女朋友,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是这四个人放在一起明知道肯定会出问题,假扮得肯定不会像,不可能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这样还不说明不阻止,这是拿党的任务在开玩笑吧。
这不止关乎个人感情了好吗,身为党员都分不轻重吗,这不是在黑我D是什么?
欧阳春晓从跳水被救就开始黑化了。
在医院那里,简直恶心到我了。
这里继续声讨麦秋实,对学生是不是只有发脾气这一种方式?
之前在学校的时候说教能力不是一流的吗,心平气和的表述,却让人信服。
再者说,春晓跳水,人家父母不在医院照顾,你一个老师的身份有什么理由在医院照顾?
如果说是因为沈梦苏得了欧阳家太多的帮助所以想要报答,那也应该沈梦苏去照顾,如果欧阳春晓拒绝沈梦苏的照顾,那沈梦苏就只能不去了,你去算什么?
那是不是全校所有暗恋你的女生只要跳水想要你照顾你都得去?
什么逻辑呀。
袁昌也黑化了。
各为其主我理解,但是用的手段就……虽然从简介上来看,他似乎也在挣扎,表现得好像是老师逼他的。
但他做了就是做了。
算了,没看剧看简介的内容,算他半黑吧。
陈桂也黑化了。
放着这么好的古大章不要眼瞎喜欢区达铭也就算了,可是因为沈梦苏跟区达铭结婚就跟沈梦苏彻底决裂甚至可种刁难就受不了了。
看之前的部分,我还以为这剧是想表达一个没文的乡下贫家女受到苦命家的启蒙渐渐成了一个出色的共产党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呢,结果居然还是一个没文化的小女人。
再次感叹,这剧就是在黑我D啊。
那个什么老谢,不分清红皂白就说麦秋实跟欧阳春晓有真感情,还说什么以欧阳家的条件,他们结婚对革命很有利。
这确定不是在黑我D吗?
都不想说他了。
沈梦苏也不知道算不算黑,什么都憋着就是不说,重要的也不说,性命攸关的也不说,别人都急疯了她就是不说不说不说,然后再苦着一张脸像全世界都欠她的。
没错,确实全世界都欠了,但她为什么不说出来,不需要像春晓那样歇斯底里,把区达铭的萎缩行径向上级反应一下总可以吧。
这又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革命队伍里有这样一个害虫难道不应该像组织上反应以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吗?
黑,她可好,就是不说,所以的苦我一个人背着,然后让别人来感叹,我过得好苦,我活得好坚强,你们快感动吧……我感动才怪。
似乎只有古大章一人白到了最后?
一个庞大的组织只剩一个好人了那这个组织得腐烂到什么程度啊?
所以编剧你说,你把所有人都黑化了,却一个白化任何一个,你确定不是在黑我D吗?
首先剧名就够吸引人的,不落俗套而且还有一丝丝庄严感,前面几集看起来也是好感在线,剧情也还合情合理,当然演员演技更是没得挑。
直到看到15集后,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打死编剧,活捉导演……为了剧情,强行毁三观真的好吗,你以为是虐恋情深,其实是狗屁不通!
第一次写剧评,气的LZ实在坐不住了!
我刚开始追这部剧的动力就是看区达铭什么时候死,结果呢?
你能想象吗?
这个猥琐的老男人竟然把女主强奸了,还给他生了个儿子,我去,我看到这都要炸了。
本来十几集的时候男女主都发糖要结婚了,可是为了狗屁任务分别假装情侣,那个猥琐的老男人竟然能找女主搭配,颜值配吗,女主又不眼瞎。
男主竟然无力拒绝,再加上其他人作妖,阴差阳错竟然让女主吃了亏,我去,编剧怎么想的,怎么想的,我是冲着区达铭死来得。
二十集左右男主人设就蹦了,区达铭叛变了还能活的快活,竟然诬告男主,让他蹦哒到快剧终了。
组织对女主又是诸多不信任,男主毫无作用,人物塑造失败。
区达铭这个人物刚开始冒进我很讨厌,以为他是坏人,结果后来他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以为编剧在塑造一个坏的不纯粹的人物,后来才发现是我太天真,他坏透了。
编剧,你知道我看完分集剧情以后整个人要炸了的感觉吗?
谢谢你这么有勇气把女主写这么惨,谢谢您哈。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你知道吗,短评字数太多,我又来这重写的,感谢您给了我这么大的动力。
建议封杀这种误导后人对,革命前辈的理解,这部电视剧有辱革命前辈的智商,有几集完全是恶化革命历史。
编剧绝对是是一个心理扭曲的人,建议不要出这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了。
误人子弟。
在第16中大家可以看出,完全是恶化革命,编剧大笔一挥,随心所欲写出这样的剧情,从剧中看出,次编剧就是一个不尊重革命烈士,想法怪癖变态的一个人,这种编剧适合写言情剧。
请不要来写这种历史题材了。
写在前面,整个主创团队都是我很喜欢和关注的导演及演员。
在前面先科普一下:【毛卫宁导演】中国电视飞天奖最佳导演奖,上海电视节最佳导演奖(就是白玉兰奖)。
2017年,出任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主席。
我觉得这几个是我再观看电视剧时分量很重的奖和指标,所以就单列出来。
这是行业从业者对毛导专业技能的肯定,也是我愿意去看他的剧作的原因。
【王雷 李小萌】夫妻档,两个人共同出演了毛导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凭借此剧,王雷获得28届金鹰奖的最受欢迎男演员(with 胡歌),这个奖是国内三大电视剧奖的视帝之一。
白玉兰王雷也有提名。
李小萌,出道电影即获21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实力派演员。
之所以兴冲冲写这篇影评,是因为我看到200+个人打分,平均分低到4.6分,有些人竟然在短评里面说这是抗战片,我着实痛心,难道大家的审美都是手撕鬼子?
难道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就这么的不受观众待见?
很多人第一集都没有认真看,就过来批判,说是抹黑,说是无情,你真的有认真在看吗?
所以我想写一篇影评,算是为我喜爱的电视剧呐喊一下,不然总觉得亏欠了什么。
首先,这不是一部偶像剧,所以不会那么甜。
这部剧是对那段历史时期的一个侧面描述,通过青年人的爱情,对我D在成立发展之初的一个区域内的缩写描述。
根据我的理解和判断,整个故事发生在1924年左右-1934年前夕(红军长征开始之前)---分割线20171011更新-
这是从毛导微博得来的10月10号的收视率图片
230人评价,打分回升了,让我相信观众们还是有审美的,豆瓣网我会坚持把我想写的写完,可能不会很快,但一定要写。
男主(麦秋实,原名麦耀棠)是广州一小地方大户人家的大少爷,但早年却留学法国。
要知道,我党很多早期领导人都是法国留学,在法国参加了党的相关组织,比如周总理、邓总设计师。
所以肯定的是很早期的党员啦,这一点也在第一集有所体现,他是整个刺杀行动的总指挥(无奈,副总指挥智商不足,非要硬干),在广州女子师范学校也是教导主任。
他其实从小就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我认为安排他和梦苏小时候的情节,一方面是为了后面,让梦苏识破他;另一方面,也是体现他从小的就不是一个封建思想很严重的人。
这样的话就使得这个人物更加合理。
从前面几集可以看出,早期党组织的管理模式也好、任务进行也罢,其实都是在探索阶段。
这才会出现第一集的悲剧。
有另外的人在他的影评“无论敌方我方,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把第一集的悲剧,及后面几集的情况都进行了一个阐述,我觉得很好,同时我想说,革命斗争,真的很残酷,麦秋实一定没想到会家破人亡,这也是为何他自己会去军阀那里“自首”的原因。
男主给自己取名秋实,也是一种与原有家庭原有阶级的割舍,和当年很多人的做法是一致的。
先简单总结一下:想说的太多了,不知道自己会写到什么时候。
这个剧,就是展现历史洪流中,不同人的选择和信仰。
历史的浪潮到了,你躲不掉;但你可以选择风浪的方向。
其实,每个人的选择,都可以理解,那是那个当下,他人生格局的最佳选择,是他对事物的认知,造就了他的选择,也是他的选择,更进一步导致了他的认知。
麦秋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在斗争中家人被牺牲,自己的爱情被牺牲,却一直能坚守自己的信念。
可以说他无情,却也可以说他伟大。
正是因为有千万个这样他,才会有我们今天。
你可以不理解,但请你尊重。
因为,和平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沈梦苏:少时聪慧,勤于思考,热爱读书。
虽因家破人亡,走上革命道路,经历过对麦秋实的恨与不理解,逐渐体悟到革命的残酷,逐渐对共产主义信仰忠诚,哪怕党怀疑她,却依旧初心不改。
从她身上,你看到的是成长。
每一个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在一开始都未必坚定,但你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并不断坚定。
袁昌欧阳春晓区达铭
看了平凡的世界对少安和小霞的扮演者有了多一些的了解,因为喜欢平凡的世界喜欢他俩,所以昨天也就刷电视的时候看到了他俩主演的这个电视剧。
说实话在第一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抱有幻想的,在截杀那个军阀的蠢行动中我就觉得荒唐了,这也太不符合逻辑了,为了制造男主女主的矛盾共产党人的职业精神和逻辑思维极其混乱,后边的剧情也是扯的离谱,男主人设一开始就无,我竟然还抱有幻想冲着男主女主看了10来及,最后觉得极其可笑的弃剧了,看剧集总共50集,真不知道后边都在尬演些什么。
后来看了评论好多朋友也都在吐槽,我也是忍不住了注册个豆瓣,真实巨无聊无脑无逻辑的电视剧,好久没看到这样差的电视了路人转粉感觉又要转回路人了后悔昨天熬夜看了这十几集
你知道晚上莫名其妙陪家人看电视剧刚好看到发糖没半集就开始强势治愈心里宛如日了狗一般的难受吗?
什么鬼剧情啊?
严重污蔑革命老前辈,强烈支持封杀编剧,真的神奇,男女主一个宛如傻子一样一门心思听组织安排,另一个就接受了,这有一丁点自己的想法吗?
都谈婚论嫁了,却莫名其妙被拆散了???
说两句你们谈婚论嫁了会死?
说好了追求爱情呢?
你们扮假夫妻和男女主角扮真夫妻哪个跟好??
真的是不知所谓,瞎编剧情,编剧不要以为你这样发毒就会让人记住,记住的前提是火,是要引发讨论,是要有热度的情况下发生的,你这样发毒只会有更多人抵制看这垃圾片子
其实这个时代的影视作品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看,因为那个年代太过于特殊了,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太多我们这个年代所没有的东西,但是耐不住我妈妈爱看,不过这部电视剧的确很不错,当然主角光环依旧存在。
不过我还挺喜欢沈梦苏的。
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
最初她只是一个读过书的千金小姐,也是一个服从封建礼教的千金小姐,但同时,她也有意识要反抗封建礼教(从她救表姐那里就能看出来),只是麦耀棠的言语让她接受了那一场婚姻,也是悲剧的开端。
其实这场婚礼本就是麦耀棠为了杀督军所设的圈套,说真的,虽然这一段一直在说,他们的行动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还是觉得这些人太过于自私,如果说对于麦家他们还考虑过,那么对于沈沈碧青,谁也不曾为她考虑过,知道她逃到广州,跳湖自杀,被麦耀棠所救,才唤起麦耀棠的愧疚之心。
断发断青丝,剪头剪过往,沈碧青改名沈梦苏,做梦的梦,苏醒的苏,希望梦苏姑娘可以噩梦苏醒。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