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典型叙事节奏的英剧,没有警长间的戏谑调侃、甚至连DCI Stuart主角光环都微乎其微,她没有夏洛克精密头脑的演算,也没有大侦探波罗缜密的推理,破案线索大多都是警局同事抽丝剥茧汇总而来。
对于一具不知年代、身份不详的尸体,她有警察应有的正义感,下定决心调动警力展开调查;对四十年前悄无声息死去的jimmy的母亲,作为一名母亲,她会共情,会选择尊重家属的意愿,诉说死者生前遭受的痛苦;40年后,嫌犯们有人赎罪、有人继续邪恶、有人遗忘一切,面对一张张苍老褶皱的脸,无法想象40年前说出过何等贪婪丑恶的话。
作为这些疑犯的亲密爱人、亲生骨肉,他们是选择缄默原谅,还是维护正义?
《unforgotten》是个让人意外惊喜的剧集,当我在百无聊奈中看到他时,其实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所以看到第一季第一集,法医的一席话让我还有点小担心,说是被发现的尸体没一百年也有几十上百年,我深深地为自己捏一把汗,难不成这是一部挖掘未发现的陈年罪案的题材,编剧会不会编不下去啊?
这不是把自己的犯罪题材画范围?
哪有那么多吸人眼球的旧案?
很快,我就被接下来的剧情打脸了,是否罪案年代久远,就没有必要再追责?
警力资源是否应该浪费在这种案子上?
面对同事和家人的质疑,DCI cassie的坚定和执着,至少把我打动了——“No statute of limitation on murder”(谋杀是没有诉讼时效的),这既是一种职业遵守,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细节狂魔cassie从死者身上发现的车钥匙再到一个个车商的咨询,有时就是那一瞬间的笃定,让她发现了死者的日记本,迅速锁定了死者的身份,一个当年只有十七岁的黑白人混血儿jimmy,也将案发时间确定在了39年前(1976年),随后,日记本上的beth、神父robert、轮椅上的Eric、frank和jo jo即将悉数登场。
(一)嫌疑人们
Beth的丈夫管理着一支黑人足球队,而beth就像这些黑人小孩的“妈妈”,连丈夫都夸她温柔似水,可是谁都想不到年轻时的beth是一个十足十的极端种族主义者,纹身、人身攻击、抢劫、坐牢,或许时间长了,连beth自己都恍惚的以为曾经那段记忆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神父robert一个在自己教区颇有威望的神父,即便在家人眼里他都是一个劳模,处处受人尊敬,为信徒掏心掏肺,谁能想到这样和蔼可亲的神父,一直在教区财政上做着手脚。
一对和善的夫妇,丈夫eric坐着轮椅,妻子claire有些老年痴呆,还有两个中年的儿子,一家子正在讨论是否要搬离此处,送父母进条件好的养老院,eric不愿意离开、matt的心事重重、以及les的一头雾水。
Frank无疑是这五个人中最有社会声望的,有钱有权有爵位,妻子贤惠,女儿优秀,就是儿子稍微有些看不中,越是有名望的人挖他黑历史的人越多,他的那些“破事”来的最快,年轻时曾经为一家fenwick的公司做过高利贷的讨债人(既是暴力催收还有江湖传闻),他的这些显得微不足道的丑闻正等着给他致命的一击。
而jojo则成为了最神秘的人物,ta到底是男是女,没有人承认认识她,直到神父robert的那通电话!
至此,观众可能开始在坏人始终是坏人的假设命题以及谁才是真正的凶手上开始疯狂纠结!
人人看起来都脱不了干系,是单独作案,还是相互包庇! (二)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轻松 随着警察的介入、命案的发现,他们生活的平静开始被打破,beth的坦白让丈夫陷入深深的痛苦,黑人小孩curtis的冷漠、车库被人喷漆......一连串的刺激,让beth措手不及,混乱的曾经让现在自己感到窒息,她怎么做都不对,成了一座孤岛,绝望中beth离开了家!
Robert偷偷地拿着妻子祖传的戒指去补亏空、自导自演的盗窃被识破,他的生活开始走向混乱,他心底的秘密依然还没有向家人袒露,等待他的是怎样的煎熬!
Frank的董事会不希望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影响他们(股票下跌,名人丑闻),首相也发话了,frank毫不犹豫地被抛弃,他头脑发热地派人去“解决”fenwick家族的旧主子,事情却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扬汤止沸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而Claire又一次离家出走,半夜儿子les从陌生人家门口带回老妈,Eric夫妇忙着举办他们45周年的结婚纪念日,eric看起来春风满面,claire古怪的表情看起来随时都会爆发!
而Jo jo则成为了后面神父的伏笔。
生活的秩序终究被打破了,那些隐藏在时间背后的秘密一个一个都将浮出水面,然而,活着的意义远不至找出真正的凶手!
(三)至暗时刻从不曾离开,但心魔可以打破 审判的意义在于终结罪恶,然而内心的罪恶只能伴随宿主一辈子,一个威尔斯登的旅店——Arlingham House把他们带回了那段人生至暗的时刻,迷失的beth和她的暴力男友,迷失在自己的人生中,以至于多年后,beth自己都无法辩解当年如此极端的自己,还好她的付出有了收获,爱他的丈夫和视如己出的curtis终是选择珍惜和拥有现在的beth,而不是那个存在于警察口中的beth。
年轻的神父robert与未成年的jo jo发生关系,这几十年来的财政亏空都补贴给了私生女Thea,一步错是否步步错?
Robert的家人尤其的女儿们对他的行为感到羞耻至极,即便这个人是他们的父亲!
最后的最后Thea的沟通,女儿们的谅解,神父robert终获家人的谅解!
彼时还是小混混的frank靠收高利贷发家,恐吓、殴打,样样精通!看起来最像杀死jimmy的凶手,却只是因为误杀了旧主,被狠狠抛弃,即便家人能够接受他,但这是整个阶层的丑闻,于是一桩“误杀”反而终结了自己,上流阶层真是杀人不见血!
Eric是个隐藏很深的同性恋者,阴郁的眼神,有故事的表情,是仅次于frank的第二大嫌疑人,谁都想不到她的claire,看起来最无害的人,反而是个恶魔!
精神错乱又老年痴呆,活在自己给自己编造的故事里,也许这样才能解脱!
儿子Les的无法接受,而儿子matt似乎早已了然于心!
最后本季里另一条cassie与父亲的主线,也非常有生活气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与你是否是执法人员无关,母亲曾经的出轨是父亲最大的心魔!
Cassie既没有办法说服父亲放下,也没有办法阻止父亲去寻找那个情人。
至此cassie不在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侦探,而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cassie的父亲也用行动告诉我们,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坚守!
本季的怀旧线索很长——1970s,种族歧视、恐同、毒品泛滥、性解放,疯狂且令人迷惑,人物众多——牵涉了7个家庭,编剧把每个人都设计的非常丰满,39年中,他们从没得到过片刻的宁静,他们脸上一个个历尽人间沟壑里满满都是过往,生活赋予他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磨难,大家都在自我的心魔中一遍遍修行!
这就是人间百态!
推荐指数:★★★★☆ 彩 蛋:优质英剧一向都是细节控,低调优雅,第二季将一一为大家道来!
老房子下面发现一具骸骨,也不知道是房子建成之前埋的还是之后埋的。
脑袋上的洞在土里那一侧,后来进一步挖掘才发现,露出来的一侧是完好的。
女主过来看了一眼说这是犯罪现场吧啦吧啦……就不能是流浪汉死了草草掩埋,后来在上面盖起了楼?
起码等发现骸骨异常再断定是犯罪现场才有说服力吧?
还有8/90年前的事了,英国警察这么闲?
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去调查这个将近100年前无名氏的死因???
一口气看完《不可遗忘》第一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标题,你以为你的家人能够因为爱而完完全全接受真实的你吗?!
爱从来不是没有条件的,就算是家人,父母与儿女,丈夫和妻子,他们之间也不是总能够相互理解完全接受对方的。
每个人都有秘密或者不愿轻易启齿向人倾诉的经历,只不过在剧情里比较极端反转,牵扯到了多年前的凶杀案。
所有人都与陈年旧案有联系,所有人都在试图掩盖过去的事情,以为只要隐瞒拒不承认,已经过去很久的黑暗就不会吞噬掉现有的美好生活。
但Cassie和Sunny用尽所有调查手段拒绝放弃追寻真相,他们才开始一点点向家人坦白,告诉家人他们曾经不堪的过去,亲手把自己现在的平静生活粉碎得一干二净甚至分崩离析。
Life is full of lies, 离你最近的天天生活在一起又怎样,也不会代表你完全了解身边的那个人。
足球教练老婆Beth刚出场的时候真是喜欢她看黑人时那种你我都是同类没有区别之心的眼神,是那种心里根本不存在差别的淡定和接受。
但是当发现她是National Front 前成员,支持white supremacist时,她的丈夫显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Beth说是被逼才参加暴力游行和抢劫的,但有其他目击证人说当年年轻的Beth明显是个积极活跃成员。
她丈夫质问她怎么会被逼着参加,怎么会被逼着做不想做的事情,Beth也无言以对。
15岁离家的Beth是不是当时太年轻又没有依靠,她的前男友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她无法逃脱只能自保,她是不是年轻的时候太天真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后来意识到所以潜意识里弥补改过自新,39年前她到底怎么想的,而她现在到底有没有改变,单单是这一个细节,就有很多可能性,作为观众的我们没法脑补完全。
但总觉得她是自我反省最多的人,她把人生过成了那一声敲门声,从做错的那个时间开始,在心灵上自我惩罚。
39年后的她和黑人足球教练夫妻一样生活,天天工作都在一起,为什么这种亲密关系没有让她在警察调查之前向她丈夫坦白她的过去,大胆坦诚请求他的原谅呢?
究竟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才能让一个人放下警戒和心墙去倾诉所有呢?
如果坦白意味着伤害和失去,那到底是那个他不够包容不能直面她的真实,还是距离和隐瞒能让一段关系更平稳长久呢?
Father Robert作为神父年轻时与未成年发生关系,时常从家里和社区偷钱接济他的私生女。
当他说出真相,妻儿也是无法接受他竟然隐瞒了这么多,女儿问他是否杀了人,Robert想要靠近她澄清的时候,女儿下意识往后退,已经不想有身体接触,亲人间的信任崩塌掉以后,只剩对眼前这个人还能做出什么自己想象不到的事情的怀疑。
神父Robert两个女儿想象中的他,或者说期待的父亲形象与他实际的面目相差太大,所以不被接受也不会得到原谅。
有一个细节就是他两个女儿,怀孕的女儿无法接受父亲与未成年人的不伦恋,她做妈妈的心情让她的聚焦点更多放在了未成年孩子身上,而另一个女儿表示理解,觉得人无完人只是父亲年轻时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
但之后更多隐瞒的事情被曝光,接受度较高的女儿已经无法再继续信任支持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位置不同考虑的方式不同,所以谈何心心相通相互理解,能不相互误解对方的意思就已经不错了。
真实的代价就是不被接受,真实的代价就是让亲人看到想象中的自己和真实自己之间巨大的鸿沟,让期待落空,本来最幸福的时刻只留Robert在产房外面孤身一人。
第一季很讽刺的一点就是我从没想过弱者也可能是加害者。
轮椅上的Eric一开始因为轮椅被列入嫌疑犯的可能大大降低,但是后来查到39年前他还是可以自如行动的。
警察判定他对同性恋有暴力倾向,而实际上他就是同性恋本身。
Claire的初印象更是完全无害只有老年痴呆比较健忘,实际上她才是残忍杀死两个人的凶手,精神疾病已经让她记忆模糊意识不清更无法认罪,她心里到底有没有愧疚不安更无法得知。
看似弱者但是其实是加害人。
他们这一对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了彼此接受对方真实的模样,意识到无法改变对方,一个同性恋无法改变性取向一个精神有问题没得到及时治疗只能继续恶化下去,看到了对方不可改变的样子,所以才一起掩埋真相呢。
人真是细腻复杂的动物,深究下去都无法直视。
所以看完这个剧只觉得“你以为你的家人能够接受真实的你”只是个理想的美梦,根本不现实。
爱是有条件的,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性取向也好,对某个种族的偏爱也好,甚至小到想从事的职业方向,行事风格,穿衣打扮择偶观念各方面品味,只要和父母的期待偏离,就肯定会有冲突,费劲口舌去讲道理还是无法说通对方,避而不谈略过冲突划清界限有时候反而是维系和平的好方法。
妻子与丈夫也是同样,本来就不是血缘维系的家人所以容忍度更降低,选择了一个人就做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准备,期待设在别人身上真的很累,距离感和个人空间在婚姻的禁锢下是创造美感的源泉,期待另一个人能完全接受真实的你的前提就是你也能完全接受那个人。
有些秘密和太直白的话还是留给自己,毕竟自己总归是最能接受自己的那个人。
可能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也可能是有些剧情实在不对我的胃口…看完觉得结尾完全配不上开头的悬疑感和抽丝剥茧的探案过程,实在称不上好。
1. 真凶线:揭露真凶的过程竟然交给一个家暴变态老头➕前五集里的主要嫌疑人,编剧是怎么想的?
到最后都无法相信他是完全无罪的。
如果果真像老头所说,Claire杀人是因为他出轨男同,患上产后抑郁,那其中一个儿子对于母亲没来由的憎恨和恶毒的态度到底是为什么?
母亲究竟是如何赤手空拳杀死两个壮年男性的?
恕我无法理解。
就算真相是这样,为什么一笔就带过了?
老太太患有痴呆症,难道编剧想不到观众会质疑老头把罪责推到她身上的合理性吗?
不知道是故意为之搞模糊处理,还是仅仅就是没下功夫琢磨剧情。
两种情况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女主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100%相信老头也让人眉头紧皱。
这种探案悬疑的剧情,最忌讳的就是直觉判案。
哪怕你搜集线索的过程出奇的smooth我也能勉强忍受一下,但直觉判案实在是接受无能。
不知道这条线是在抹黑同妻还是给男同站台?
2. Frank线。
这条线也是云里雾里,可能是剧集太短,人设的变化之快。
之前一直保持强硬和冷血的样子,明明在这件事上的确无辜且律师完全有能力让他全身而退,自己突然间悔过自新抛弃声名认罪自爆后上吊自杀。
逻辑在哪??
3. 牧师那条线跌宕起伏,但结果实在恶心。
这样的人渣(性侵15岁少女,婚后第一年出轨,有私生女,偷窃妻子及教堂财物)最终也能欢喜回归家庭?
私生女的嘴脸也挺可憎,竟然有胆量来confront大婆和名正言顺的女儿,还为这种爹站台,蛮令人作呕的。
最后宁愿给老头安一个“有错但心怀大爱敢于悔过”的美誉并且所有人和解欢喜大结局,也不愿稍稍给他一些应有的惩戒。
(除了被女儿轻轻殴打了一下以外)讲实话,这种私德为负的人都能不承担任何后果地善终,自己看起来也心安理得,而前面那条线的Frank却因为雇凶杀人内疚得在监狱自戕了??
请问这个判断德行有亏的依据在??
这种大团圆剧情虽然符合大部分现实,但是看起来未免窝火。
4. 唯一喜欢的线恐怕就是Liz的剧情,充满了洗尽铅华、涅槃重生的叹息感慨。
她一出场就给我一种辨不清楚好坏的感觉,事实证明确实是一个复杂的人物。
剧情走向,从刚被问询时一直撒谎、到后期没办法掩饰而坦白、崩溃离家、又开始酗酒流浪、试图自杀,一系列行为都非常符合逻辑,也很惹人思考。
一个漂泊半生、曾经犯下过错误的sinner,在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后,最终有个好结局。
丈夫和学生的支持看起来也很温暖。
(srds,🇬🇧的黑人teens看着真的令人发怵。
)此剧在令人疑惑的结尾之前给我的最大感受便是"Everyone is sinned." 这个题材很好,但剧集时间有限,也不能对逻辑的追求草草了事。
还会再看后面几季,衷心希望能有一些进步。
首先不得不夸剧中演员的演技,个个都太在线了,很难不入戏啊。
这种演技质量的剧放哪儿都是很难得的,入股不亏。
剧中个人觉得最大的亮点是对不同家庭的故事展开。
由一部陈年谋杀案引出的跨时代调查,在一开始线索寥寥的情况下步步推进,牵扯出几个家庭的故事,最终从这几条叙事线中剥茧抽丝找出元凶。
剧情中心思想也很明确:那些凶手,是怎么能做到案发后诺无其事的继续生活,而他们的家人,如果发现了事情真相,又该如何去看待这些朝夕相处的亲人。
除了真正的凶手一家,其他家庭,包括女主家,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里面最触动我的是女警爸爸发现妈妈生前的出轨行径后痛哭流涕的说到:“我甚至都不了解你妈妈!
” 出轨并有私生女的新婚牧师,年轻时在黑道对欠债人严刑拷打的风光爵士,曾经是民族主义者后面良心发现的温柔女教练,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去,而当这些黑暗重见天日时,他们的亲密关系无一不遭受了地震般的撼动。
到底什么是可相信的?
在一段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信任纽带一旦破裂,再多的行为和解释都带有令人怀疑的动机。
“我一辈子都在等待那阵敲门声,后面才发现我的生活就是那一阵敲门声”。
一切皆有因果,虽然剧情或多或少带有理想主义在,结局收尾的也不够利落,但其中给人带来的感悟是如此真实。
背叛一旦存在,就会产生一个不可能被填上的裂缝。
一桩三十年前的死尸,揭开牵涉其中的五个人试图隐藏回避的隐私,甚至牵连出另一桩藏尸,警察抽丝剥笋,终于真相大白,告慰两个家庭。
故事编的相当好,细致、缜密,展现了人性之恶,也不乏人性的善良和温情。
可在剧情之外,我想到了更多,关于犯罪和宽恕的问题。
一桩犯罪行为,因为过去时间久了,就不严重了吗?
不会,只要有人曾经、还在、仍将因此而痛苦或受到影响,就应该发掘出真相。
而那些犯罪的人呢?
该如何看待和对待她/他们?如果他/她日日因此而痛苦,虔心赎罪,就该被原谅和寛宥吗?
过、错、罪都可以原谅和寛宥吗?平民、贵族、皇帝应该相同对待吗?
如果他/她是我们的亲人呢?
看可能是我脑洞太大,我想到了WG,想到了太祖,想到了LS,想到了天安门,想到了那些相互检举揭发诬告伤害的普通人,想到了那些伤害别人也被伤害的官员,想到了那些功在千秋也为祸世人的伟人。
总觉得,该是谁烧山谁坐牢。
善恶终应有报,人间才好轮回。
过、错、罪都可以宽恕,但前提是犯过犯错犯罪的人都已经接受了相应的惩处。
知过就悔过吧,然后求得原谅;知错就改错吧,然后求得宽宥;知罪就赎罪吧,然后求得解脱。
整体不错,案子也看得挺过瘾的。
美中不足的大概是结局了吧。
案子的结局我没有什么可置喙的。
但是,每条线的结局,多少有些不满意。
足球教练那条线还不错,看有弹幕提到,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自我谴责的,那段流浪时说出口的话,足可证。
爵士那条线感觉纯粹为了呼应“正义”,删掉感觉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牧师的结局,是我最无法接受的,就像剧集名称“Unforgotten”一样,几十年过去了,被背叛过而且是持续性地被背叛,是可以被轻易遗忘,轻易原谅的吗?
总觉得最后的结果好轻飘飘,也并没有交代到二女儿争取结婚公证的结果,好像一切都还是“从了”这个男性,一切都为他服务了,非常不喜欢这个。
真正的杀人凶手这一条线,也挺好的,我不认为男主人是为了推脱罪名才说自己老婆杀人,我相信他说的,因为,觉得对一个那种时代下过来的男性来讲,暴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是比杀人的更“可耻的”。
但是,他揭露真相的原因,是因为杀人的罪行刑罚太重吗?
那他一定没有爱过他的老婆。
这个男人就是妥妥的一个渣男,该死。
小儿子也不行,垃圾,大儿子看着还可以。
至于老太太,同情,可怜。
但也的确可恨。
这条线上,讲到最后,还是对女性的压迫。
其他的,有些地方没有交代地很清楚,吉米为什么要在日记本上登记名字和号码?
乔乔只出现那一次,对主线有什么作用呢?
她好像也没有讲太多内容。
最终的凶手老太太那时候眼圈挨打,暴露了什么?
这点不太明白。
暂时没有兴趣看第二季,被结局“恶心”到了(一丢丢)。
另外,剧集开头,女主的那番话,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最初见到这句话,是在马航MH370时间周年时,许久没关注了,不知现在失事原因找到没有。
希望现在的东航失事原因尽快找到,给家人们一个交代。
女主眼睛很美,但是破案感觉过于感性了甚至有点优柔寡断,一些决定还需要问助手的意见,我寻思都靠直觉破案了,而且剧情交代的也是决定了就一定去做,为啥不能省略这个环节,直接坚持自己的观点往下推进呢,剧中人物受到感化的也有点突兀,整个群像里只有那个黑人教练的妻子那条线我能理解,牧师的完美结局很怪,面对侵害未成年,又和私生女保持了这么久频繁联系的父亲,女儿和母亲原谅的理由是?
感觉私生女也没说出什么感人至深的话。
爵士的认罪感觉即合理又不合理的,在他这个位置难道不知道认罪可能的后果吗,一点权衡挣扎也没有,就突然变好了认罪了自杀了(或者被自杀了)。
最难受的是轮椅男的这条线,如果说第一次被产后抑郁的妻子发现并且埋了情人对他的打击真的那么大,第二次又出去偷吃是被人拿枪逼着了吗,真的有他说的那么爱他妻子和情人吗,而且这么爱男的,还背了一条人命当时为什么不离婚呢,还生了第二个孩子,看起来老年的妻子也很迫不及待的想离开他,对自己这四十年的婚姻也很不满意,难道因为是共犯所以死死捆绑了吗,感觉最后这位轮椅哥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两位情人都因为他的出轨被杀而且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他有妻子,他被救赎我很不能接受,尤其是第一位被杀第二次又接着找这种记吃不记打的,最后他的坦诚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勇气,恰恰是因为没有勇气,在权衡坐牢的痛苦和当今好转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后选择了更能接受的承认同性恋的后果,而且最后这位的结局看起来也很完美,只是从犯并且和儿子的关系也缓和了,大家也会可怜他忍受了在那个年代作为同性恋的痛苦和精神有问题的妻子的疯狂。
而他妻子的结局在我看来就算是被法律制裁坐牢也好过被儿子折磨,本来就因为生产,老公是同性恋还骗婚出轨导致产后抑郁,最后还要神志不清在和牢房差不多大的疗养院里度过余生,并且被好不容易辛苦生下来的儿子折磨,剧里警探说感觉她有点可怜,我以为编剧的结局会温和点,没想到比我原来想的还狠。
前两次警方找她的时候,她在真假参半的口供中说,她12岁失去了母亲,然后父亲就对她怎样怎样(兽行),她求助于清洁阿姨(或是保姆?
)保姆说你这样编造谎言是会遭报应的,可以了解beth儿童时期是怎样的环境。
之后来到伦敦,剃光头,跟混混厮混,抢劫,当右派编辑小报发传单,挑衅有色人种,然后被短暂拘留。
四十年后,带领着一支黑人足球队,抚养了一个黑人小孩,在警察找上门之后,宣判之前跳河自杀,“我这一辈子就等一次敲门,他们就在外面”。
在天桥下打地铺的时候,用9.99欧买了一瓶处理的伏特加,喝了半瓶被人偷走。
真是被踩在泥里的一辈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干净,在烈酒里面交代了。
总结一下各位罪行:beth:和男朋友抢劫吉米从黑帮那借的高利贷,间接导致吉米在为了赚钱被迫当男妓时被害eric:犯罪嫌疑人老公,同性恋,因为隐瞒性向,伤害妻子感情导致妻子精神疾病进而接连杀害他的两个情夫神父:和吉米同一个女朋友,女孩当时未满十五岁,怀孕后准备堕胎,急需50英镑,神父把责任推给了吉米frank:借给吉米钱的放贷人,用非常手段帮黑社会讨债,四十年后成为首相竞选有力人选,有不可回首的过去,想极力隐瞒claire:eric的妻子,真凶,精神失常,全剧最意料之外的人,看起来最无辜,实际动手能力极强。
最喜欢演beth的这个演员,开始看着像火鸡,脖子上的皱纹,阴鸷的眼神,没想到最后最干净,选择自我了结。
最冤的估计是frank,我看他们一家都是**,仅仅是雇凶杀了一个人,就把前途主动给扔了,呵呵,我看你竞争对手手里的人命比你一家人都多。
Frank在最后时刻还试图掩盖杀人的事实,经儿子这么一抱就决定坦白;女主讲案情太煽情,一副我代表正义的表情;What's done is done,Beth经过一次自杀就被人理解和接受,这碗鸡汤我拒绝。Clair虽然不会受到法律的裁决,但儿子对她的厌恶和鄙夷可能是她最大的惩罚
破案过程很一般,重点更多的是在一桩几十年前的尸体被发现后对当年诸多当事人的影响,更强调一种既然犯了错不要当无事发生还能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直面错误赎了罪后再去说其他。PS:凶手儿子是个隐形变态吧。。。
用看起来会有意思的方式在拍无聊的故事,叙事能力还不咋地
全员恶人。女警察长得有点像低配版苏菲玛索。
My goodness I love her!!! 女主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温暖坚韧的女性力量,很难在探案剧中,特别是男性警探lead的剧中看到如此具有同情心的DCI。办案子时她冷静高效,逻辑缜密;走访遇难者家属甚至可能是犯罪嫌疑人时她温暖博爱,言辞温和有礼;管理团队时她不吝赞美,不乏俏皮幽默。看到他们办案团队brief的时候我是真想参与进去,想为mama卖命🥹
太一般太一般!真是耐着性子看完!
比起第二部我更喜欢这一部,比平常的悬疑片更注重人情世故,很温情
往后看有意思三星半
结局真是无语,高开低走啊
看的时候觉得很平淡,看完了又觉得没有意思,奇怪的是想想就觉得很有趣了。
很喜欢女主在第一集里跟父亲的对话,我认为如果案件的相关人还活着,哪怕只是记得案件的相关人,整个社会就应该负责认真对待案件,无论过去了多久,无论已经多长时间。案件发生之后,不该当作没有事发生一样,当初那群人都该为这个结果承担他应有的惩罚,只是早晚而已。
第一季剧情不知道为啥有点咽不下去。牵扯出所有人的肮脏过往,案子和凶手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故事里面的每一个人,又一部指望不上法律需要自己给自己伸张正义的剧。总评:是会【开1.25倍速+手动快进+不会看第二遍】的剧。
看完2来看得1…总体觉得情节没有2好也
需要无数个巧合、调动了如此大的人力、警力来调查一个四十年前、涉案人员可能很多已经死了、老年痴呆了、即使活着也无力承担刑事责任的罪犯……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的,结局让我觉得,确实没有意义。很多人都不值得,没有珍惜过生命、没有友善对待过他人的人,不值得一个好的结局,甚至不值得为这些人浪费笔墨。
整体编剧是有心思的,但整个系列比较,算差,特别第二季要升天的节奏
实打实的陈年老案,比《尘封旧案》更尘封,比《陈尸谜案》更陈尸。随着历史真相拼图的逐渐成形,现实慢慢分崩离析……再说就漏了……向不断前移推理疆界的腐国人民致敬。
每个人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赎罪了
最好的冷案剧,探寻的不是案件的真相,而是被人们封存在记忆中的恶魔,精彩绝伦。
越来越喜欢Nicola,太有魅力了。
虽然同是cold case的题材,腐国还是很有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