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加藤惠弱弱的存在感竟让我觉得……可怜(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可怜,可怜包括这个角色因为设定而被制作者们故意的减弱存在感,甚至相当主观的感受到了歧视)细节就是,当我看到莉莉越过惠和男主说话时,我很确定的认为惠只是个路人,但现在细想,这完全是作画将瞳孔简略,身体、衣服细节丢失的有意为之的后果。
然后,看到惠和他表哥出现的时候,我有一种背叛的感觉。
在期待惠脸红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喜欢惠因为觉得人物塑造的很有深度,以及台词的功力,所以开始有了看弹幕大神解题的想法,有了会不会和青物一样敏感的想法。
P6 用解释角色的话,讲出我对惠的看法(当然不包括冷血的部分),同时也是对本作的解析。
好厉害。
这!
就!
是!
反!
差!
萌!
的!
威!
力!
吗!
P7 不好的地方,就是男主的光环实在是……没道理。
早已被正常人拒绝678次了。
为女主们感到不值。
以及,温柔在特定情况下,实在是个让人很无语的特性。
当然现实情况不会。
最终的打分应该在8.5分,因为它不够严肃,因为它选择了自我解构的这么一条路。
男主与惠的梦幻邂逅,引发了男主一连串的幻想。
接着男主灵感突发,要以这个主题开发游戏。
虽然做游戏是男主一直以来的夙愿,但要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是头脑发热做的决定,热情持续个两三天就消退了。
不过动画的优势就是把你的YY表现出来,不一定要合理,但一定要很爽。
动画中迎合御宅族的各种属性也都有,例如:傲娇、腹黑、毒舌、黑丝。
不过圣人惠的路人属性比较新奇,刚出场的时候,从不给特写镜头,并且在画面构图中总是安排在角落,但是这种属性却莫名戳中我的萌点。
惠真的是太温柔了,男主各种不合理的要求都能耐心接受,并且没有反抗情绪,而是发自内心地去接受男主推荐的新事物,这随和的性格,让我觉得她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自己,完全是为了他人啊!
现实中真的有这么完美的人吗!
在每次修罗场中,惠的存在感是最低的,从来不参与其中,隔岸观火,这反倒让我特别在意这个角色。
还有他不带感情的生气,真的是太萌了,棒读都能是萌点吗!
男主也真的是强人所难的理直气壮,现实生活中要是有这么个人,估计早就被干翻在地。
起初,本以为这部动画是借着做游戏的皮来讲一个谈恋爱的故事,但后来才发现男主是真的要做游戏,他对二次元的热爱已经达到偏执。
虽然男主很欠打,但却让我完全讨厌不起来(也可能是因为松冈配的男主吧)。
角色的性格刻画得太复杂了,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无口,傲娇或者腹黑的模板套上去,观众可以明确感受到男主一系列奇葩举动后,角色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
本以为这是部套路满满的动画,但是在观看过程中经常性地收获小惊喜。
画面经常改变角色线条的颜色,人物点缀着高饱和的彩色线条,再加上画面的彩色滤镜,看上去非常青春梦幻。
分镜也常常给足女性角色的大腿,欧派特写镜头,太迎合阿宅的口味了。
学姐的黑丝刻画程度总是比其他角色深入,真的太好舔了。
Op和ed也是很好听呢。
galgame游戏的制作背景,后宫向,一些色情镜头,男主凭着一腔热血拉来校园顶尖画师和写手,自己写个企划稿不是打游戏拖稿就是写的狗屁不通,后来算是凭借爱好慢慢成长吧,就是莫名其妙的看上男主了,被他感动,想帮他😂😂。
剧里70%的时间不是在拌嘴就是在拌嘴的路上,没啥营养的名气动漫,也是看的“我惠美如仙”这种来看的,看完感觉女主不是在吐槽就是一脸无所谓,最后才稍稍被打动投入创作吧。
人物场景制作还是不错的,比较精致。
一般般吧也算大致了解了,galgame游戏制作需要写剧本,画人物(按说不应该直接在电脑上画吗?
怎么一直看画师都是在纸上画,,),背景音乐,编程。
还有就是男主遇到之前利用宅而不是喜欢宅的一个朋友,要和他比赛一下谁卖的本子多,然后也没有介绍了,,,
总的来说还行,里面的各种官方吐槽、玩梗和间离很有意思。
但是这个男主,完全是靠着机会主义、运气超群、脸皮超厚的做出了游戏的啊。
成为同人届的大佬全靠运气、刷脸和后宫们。
自己完全就是个废柴啊。
其实不是废柴,明明是个大V,但是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哦。
里面的各种反转,出其不意。
但是人物性格不太统一。
尤其是女主,突然从一个没存在感很傻很天真的的路人成了腹黑高情商的人。
比如那个用动画台词表达不满的骚操作。
学姐也是,有时候是个学姐,有时候崩坏腹黑。
不过倒是反差萌很可爱了。
还有那个劝英梨梨的骚操作。
完全看不懂啊。
怎么会有女生就这么接受道歉回心转意了!
这哪里是傲娇,简直是抖M啊!
男主和这么多的妹子玩暧昧却没被打死。
而且这些女孩子会互相吃醋但是居然还纵容他玩暧昧,甚至还继续想要争取男主。
在OVA里虽然吐槽了男主把他们当免费劳动力,但是依然只是想要男主肉偿!
真的是,可以说是宅男日常幻想了。
虽然在虚构的世界里追求真实感的是脑子有病。
但是在人物情感上,总不能完全不符合逻辑吧!
毕竟作品里的主人公们还都是人类啊!
情感不合逻辑的话,就不是人类了吧!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学姐的。
本肥宅的幻想了。
然而只是幻想了。
作品里的宅的力量简直无穷哦。
安利一个人入宅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而且还能把他培养成大佬。
现实里的我永远都是卖安利卖不出去的辣鸡。
偶尔的反色画面很奇怪但是很厉害,表现力不错。
总之还是觉得男主这样利用别人对自己的喜欢让别人给自己帮忙不太好。
OVA里也表现出来了,其他人根本都不想做游戏嘛!
只是喜欢男主而已!
而且,就算她们也可能都是宅所以希望做游戏,但是男主一点力都没出啊。
唯一出的可能就是刷脸认识了他们这帮人吧【。
感觉还是在利用别人对他的喜欢啊。
有点不舒服。
假如男主真的拒绝了别的妹子,跟他们说不喜欢他们只想做朋友,那么他们还真的会愿意跟他合作帮他做游戏么?
还是在一直玩暧昧啊。
换成女生这样做,估计就被叫做绿茶婊了吧喂。
作品里白学梗严重啊。
不止白学,其他梗也挺多的。
自己吐槽自己、自己拆解自己的间离场面,确实挺好玩的。
于是直到作品的最后,也没有讲清楚,伦理君为什么会被学姐叫做伦理君哦。
而且,男主天天被五个女生这么卖肉的撩,居然真的一点都不心动的哦!
什么都没做!
还不让女生做!
真的和弹幕说的一样,怕不是性无能或者是gay哦!
并不了解九户史名,所以在b站看弹幕的时候对很多吐槽表示不懂,不过平心而论,这部动漫在画风 ,声优,剧情上都很不错,一股日常幽默的气息,又不时透露着作者对业界的吐槽,当然,不得不提的是,里面女主人设都很养眼,用b站的话来说就是“摄影师今晚请你吃鲍鱼”,这对宅男真是一大福利,精美的画面加上不吝啬的情节,在公共场合看让我觉得很羞耻╭(°A°`)╮,好吧,这也是众多女漫迷们所弊病的。
情节上,一开始看并不觉得有深意,但是那搞笑的日常感觉就够我看了,英莉莉的可爱,学姐的知性腹黑,惠的强大吐槽及让人感觉要怀孕的声音,还有大大咧咧的表姐,哈哈,就已经足够满足了,在看过刀剑神域一本正经的松冈,来这里看真是惊喜呢,松冈的娇喘什么的也是很可爱,虽然我是男生的说╭(°A°`)╮,总之,不那么挑剔的漫迷的话,这部剧就算不深入理解的话也是很不错的,还有op和ed,画面和音乐也是很不错,里面每个女主角都太挺让人喜欢,好希望有英莉莉的线,傲娇什么的最有爱了。
嗯,深入的话,我还。。。
没怎么理解,看过一篇评论说这可以作文宅男脱宅作,不过这种青春类动漫向来对我有一定激励性,嗯嗯,要好好学习呢,毕竟男主能写博客,做游戏也不是开外挂的来的,以后看轻小说玩游戏也要多留意了,毕竟我的内心也想做一个gal游戏呢,资金待筹,剧本暂无,日期未定,哈哈,两天就补完了,感觉很和我口味,以后有游戏打工也要买来。
所以我也向现充们迈进啦!
虽然中间隔了一段时间,算是看了两遍……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单纯觉得只是又一部讨厌的全年龄向后宫番(笑)。
但奇怪的是,看的时候我的兴致却莫名的高,虽然主线剧情进展得迷迷糊糊,但莫名就是有吸引人的地方和让人继续看的动力。
都知道在这个世道,一部让人想一口气看完的后宫番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同类题材的作品多得就像考研大纲里的知识点,但能够让人在一段时间以后依然印象深刻的作品却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个人给五星的原因,就如简评中所言,主创用了一个烂大街的框架和套路讲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同类的竞争对手和本作相比,差距就不仅仅是什么故事性啊,配乐之类的,而是从最基本的构思上就拉开了差距。
简而言之,这部与同类作品在“格调”上就存在着差异。
塑造人物要重于讲故事。
本作的主线看似与其他同类作品类似——无非是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完成某件事。
但是这条主线仅仅起到了承接剧情的作用,只是一个容器。
从剧情上看,本作更倾向是一部日常系而非励志系作品。
笔墨着重于抖包袱式的人物塑造,而非主人公和朋友们如何如何去完成某一件事。
不妨看看作者在什么时候用到了主线剧情,要写游戏脚本迫使废柴(不算废哈)的男主找上学姐,需要原画让主人公不得不修复和英梨梨的关系,因为bgm扯上了紫毛……所以宅啊梦想啊不过是符号而已,扯淡的…故事只是提供了舞台,人物塑造才是灵魂。
再说角色塑造,本作里使用的方法可能更接近于相声中抖包袱的过程。
首先很显然除了圣人惠之外,最初每位女主都有自己的符号化的定位,御姐,萝莉,运动系…不同于一些作品中刻意回避角色的图式化塑造而力求使角色更多元、更难以概括(em…),本作非常大方地刻意让观众从一开始就自然地接受角色的符号化定位。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符号化的定位使得角色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从路人变成了观众眼里老朋友般的人物,混二次元的谁还不知道这些词意味着什么(滑稽)。
但大家心里也清楚符号化也意味着平淡,这对于日常系动漫而言是毒药。
没人希望在银幕中看到差不多的角色,在差不多的环境中干着差不多的事情,大家总是既想看到贴近生活的日常,又追求着其中透露出的一些新意。
因此每个角色虽然有自己的图式化定位,却又不完全是。
御姐的霞之丘学姐也会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傲娇的萝莉英梨梨也会表现出软萌的一面,至于圣人惠…很容易想象波澜不惊的表情下心底都在吐槽什么或者又上演了多少部小剧场……以上这些都是女主角身上的重要要素,也是图式之外的截然相反的要素!
简而言之本作人物塑造手法的灵魂是——ギャップ(反差)啊。
刚才说了本作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符号化形象,这一形象帮助观众最快地理解这个人物,在头脑中勾勒出人物99%的印象。
但人物真正的魅力不在观众头脑中现成的99%,而在于这形象之外剩余的1%。
符号化图式背后的与图式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才是直戳人萌点的地方!
如果英梨梨一路傲娇到尾,那她便不过是一个随处可见的萝莉角色。
正是由于前期英梨梨给人的感觉太傲娇、太典型,从头到尾都在突出、强化这一形象,因此在最后和男主的心结解开后借由废柴男主呈现出的与之前截然相反的形象才能够直戳人萌点和泪点。
(这种形象的呈现场景不需要多,也决不能滥,12集左右的篇幅下仅仅呈现一次就足够,但一定要有力度,走王道线也好偏门线也好,总之一定要华丽地呈现出来。
)所以吸引人的不是傲娇的英梨梨,而是内心脆弱、强烈想要得到男主认可的英梨梨;不在于前面反复强化的99%的图式化形象,而在于平时不外露与人,在作品中借由男主(专属)的视角而呈现给观众的完全相反的“女生感十足”的形象。
正是因为前期铺垫做得无懈可击,形象稳如磐石的基础上,最后抖出包袱时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人物形象的反差效果才最大,人物的萌点也扑面而来。
撩人的作画、节奏控制和神奇的配乐前面说了,出色的人物塑造是通过抖包袱式的技巧来实现的,但在酝酿铺垫的时候如何保持作品本身的观赏性?
个人认为4点很棒,第一点上面已经说过,就是大方地利用现成图式来进行人物最初轮廓的勾勒。
很多作品都会有意识地防止人物的刻板化,这点容易理解,而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组合”,把几个不冲突的图式组合在一起能够提高人物的新鲜感。
但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太大必要,与其把心思动在换汤不换药地组合人物特征还不如多想想如何塑造人物。
事实上,无论是“萝莉”还是其他的关键词,都不是“刻意”被创造出来,而是在无数次市场竞争中被筛选出来,被各路大神们评论分析无数次的经典形象特征。
这些形象本身就意味着“只要你稍微认真搞就能赚钱”,因此关键在于一些制作方能不能稍微认真点去做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在角色设定上搞新意……第二点是任谁都会注意到本作中这散发着浓浓本子气息的、大打擦边球又无处不在的人物特写,冷不丁出来撩一下这点还真让人有些把持不住……说是男主和后宫的日常,倒更像是制作方手把手教授各位立志于画本子的绅士们“女性的魅力”,所以…各位学到了吗(滑稽)第三点指的是全篇下来的节奏控制。
需要解决的冲突虽然老套,但监督确实很懂观众的需要。
虽然13集已经安排了4个女主,但在每个冲突的起承转合上依然不马虎,该是笑点的地方就狠狠地吐槽加强效果,正常进展的过程中也时不时撩一下。
保证了有东西可讲才能够让观众迫不及待地看下去。
最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配乐,这个我具体的不太懂就不赘述了,反正我是觉得BGM要是能保持一贯慵懒的气氛下能够分别表现出了每个人的醋意并维持住这种后宫起火的张力……那么写曲子的人一定不会弱。
相当厉害的曲子。
想要传达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情绪前面讲过,对于这一部作品而言,塑造好人物要比讲清楚故事线重要得多。
故事线只需简洁至能提供基本的舞台即可(甚至剧情本身并不牢靠也无碍,用官方吐槽顺过去就行了),表现出各个女主的魅力才是制作方考虑最多的地方。
那么作者想要通过作品传达出什么?
我认为有两点:4位女主自身的魅力(创造出个性丰满的好角色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和情绪。
第一点前面已经讲过,本作的第一要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无论是大尺度的特写也好,醋意十足的配乐也罢,无非是尽可能地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魅力。
甚至时不时出现的“官方吐槽”也是,意在调整的是观众与角色的距离,时刻告诉着观众无论是动漫中的主人公们制作的游戏也好,动漫本身也罢,都不仅是虚无缥缈的,而都是切实地活在故事所构建的世界中,会生气,会快乐,甚至能和我们一样进行吐槽。
除了想要传达出主人公们的魅力,本作想要传达的另一点是一种不借助故事本身而是借由纯粹的日常生活透露出的状态或是叫人物情绪,要是再说得精确一些就是所谓“恋爱的酸臭味”。
重新回顾一下主线,从遇见加藤到决定做游戏到写完第一条剧情线,13集长度的故事主线并没有讲多少东西。
无非是男主和女生们为了做出游戏而不断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故事本身被放到了相对次要的地位被淡化,而作者从一开始想要传达的就是日常中洋溢的恋爱感。
这种情绪经由几位性格迥异的女主传达出,某种意义上倒不像在讲一个故事,而更像是观众自己在玩一部校园题材的gal game。
所以说本作相比于其他后宫向作品的格调高在哪里?
首先是出色地利用反差塑造出富有魅力又萌点十足的女性角色,其次是并非拘泥于故事而注重在若有若无的故事线中藉由神奇的配乐烘托出的人物的恋爱情绪。
要达到这两点绝不是改动几个情节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从构思时就对这部番的表现方式有不同的理解,这才是这部番看上去与同类作品类似却又明显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一次看路人,打开看了第零集我擦怎么全是肉,这种无脑后宫实在不喜欢,瞬间反感,耐着性子看下去,到了第三集,实在受不了,弃。
过了很久,自己动漫轻小说看的量有一定了,把WA2里ic,cc,coda也全都打通了。
整个人被虐的生活不能自理,这时才想起来,啊,路人好像也是丸户这个老贼做出来的。。
上网搜了一下,发现有说法,说丸户自己做WA2的时候,最喜欢的角色就是雪菜,可是没想到玩家们对于冬马的人气更高。
自己气不过,玩票心理就写了这个路人女主。
再翻回来看路人,发现丸户老贼玩票气息简直到处弥漫。
轻小说里面的典型女主,金发傲娇,高冷学姐,元气少女,来来来,什么口味的我都给你找一个。
然后呢,我却非要整一个没什么特点的,白开水一样的路人女主来把你们这些传统角色按在地上摩擦。
这样的手法,对于看惯了千篇一律卖萌卖肉卖傲娇的宅们来说,可还真是有点吸引力。
缺点?
缺点就是入宅没那么深的,看了可能会觉得发展有些无厘头,故事也不够有张力。
最后再说一个,很多人都提到了,动画做的剧情太毛糙了,很多细节的心理,情绪描写没有表现到位。
也有很多梗完全没有表现到。
要知道,看轻小说的时候,有时候梗真的是让我捧腹大笑三分钟,狂拍大腿直骂丸户这老贼真贱。
比如下面这两张,用了几个梗你们看出来了吗?
真实如你才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作者:大人的童话(不影响观赏的前提下有轻微剧透)说出了我们早就想说的话的作品,往往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佳作;能不经意间触动到我们内心的作品,往往被我们定义为心中的神作。
大春物(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的走红正是因为大老师的话说到了不少人的心里,我们在作品字里行间的表达和吐槽中都能看到自己过去或现在的影子。
记得在看到大老师第一话的内心独白时,就马上为其吸引——那百无聊赖的“社畜论”抱怨仿佛是从自己过去的某一瞬间提取出来的一样。
当我们想法被某位作者再现,那种亲切感会使我们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近几年都没怎么看过典型的轻改后宫剧了,上一部估计是人设出众声优表现卖力的IS吧。
入宅初期容易对靓丽的人设和擦边球向的剧情产生和年龄相符的幻想和蠢动,后来却越来越对那些牵强附会的情感、不合常理的倒贴和与剧情无关的卖肉感觉厌烦。
即使我无视男主,只去欣赏女性角色,也无法在画师赋予她们的美丽躯壳上找到角色的灵魂。
这类作品的人设上无非贫乳傲娇金发双马尾、完美知性坏心眼黑长直、单细胞无防备性感大姐头,还有家务全能的妹系角色;角色背景上,与渐行渐远的青梅竹马相对的,永远会有惦念多年重逢再续前缘的谜之女孩。
个性方面,不是对情感羞于启齿,用生硬的羞耻感和傲娇拖延感情戏进度,就是明明掌握着主动,却一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设定方面,要不就是广纳后宫,从小赢在起跑线上,要不就是基因独一无二,能够习得本应只有女性才能掌握的某项能力,然后以学习的名义连续把妹……归根到底,这些所谓角色的设定全是以男主为中心、以服务男性观众为忠旨的,所以就如机器人一般,只会服从作者给她们预设的指令。
而指令的内容往往是:无需自行完善角色形象,和男主的互动、对男主的痴迷就是一切。
后来,男主也不再是单一的废柴属性了,逐渐发展出装逼属性、变态属性和宅属性等分支,确实比之前更有看头。
尤其宅属性确实无比亲切,毕竟宅男会希望和懂行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看番心情(这完全就是在说我自己),而如果这个讨论对象是漂亮的异性的话,当然完全符合了宅男心中的美好幻想。
但尽管男性角色让人不再讨厌,女性角色的魅力值仍没有多少的提高。
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无法表现出现实的美。
闭着眼也能想象出来的角色设定,大同小异的背景设定。
说实话要我照这个模板去写,怎么也差不过那些劣质商业轻小说。
在这类的番剧中,剧情走向通常沦为无关紧要的附属品,卖骚和卖肉才是其服务观众的主菜。
内容空洞强扯设定、角色模板化、整体模式早已泛滥、题材的潜在发展空间早就被挖空,与我的选番的品味实在相距甚远。
起初看到《路人女主》这部片的简介的时候,很是不以为然,毕竟又是一部司空见惯的杀必死系男性向意淫作品,而且,负责原作小说作画的是有着千人一面评价的深崎暮人(负责白色相簿、寻找遗失的未来等作的原画),对其总是欠缺灵气的画风实在不甚感冒。
<图片2>去年年初由于片荒,又没有太长的时间连续补番,视线重新移到了曾经被我自动屏蔽的《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之上。
开播不久的该作居然积累了不俗的人气,这令我相当的意外:究竟这一部画风不出彩、设定无新意的作品魅力何在?
看了几集之后,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安艺伦也是一个对宅男身份毫不掩饰,不以他人目光为然的少年,敢作敢为的他是校内的名人。
某日他在樱花飘落的坡道上捡到了一顶被风吹落的贝雷帽,捡起来的他看到的是帽子的主人——有着如他理想中女主角一般的外形和气质的美少女,他决定要以她为女主角的原型制作一款galgame。
伦也没多久就在学校的走廊里重遇谜样的美少女,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少女的真正身份居然是毫不起眼的同班同学加藤惠,她平凡和缺乏存在感的形象和举止与伦也的想象差距甚远。
为了让惠看起来有点主角的样子,伦也决定把惠改造成符合自己理想的女性。
为了制作游戏,伦也从剧本、作画、音乐方面物色人才(后宫),有着超过常人的行动力的伦也因此行动起来,于是,贫乳傲娇金发双马尾英梨梨、完美知性坏心眼黑长直诗羽、单细胞无防备性感大姐头美智留依次被拉入制作团队……我上面所吐的槽,对于这部作品来说,几乎是……全中!
奇怪的是,我并没有马上产生弃番的想法。
相反,那么几点让我产生了看下去的兴致,还有那么一点,坚定了让我看到最后的决心。
我们先来说说前者,一直为我嫌弃的深崎暮人的画风,在路人女主一作上有了不少的改善(这和动画的对人设的修改也有一定关系),人物虽然依旧是有着红色眼眶的千人一面,但动画对神态的细致描绘却赋予了角色神韵,不再像之前的角色那样给人一种木讷感,整体的色调也更加柔和养眼。
除了看着舒服符合一般观众审美的人设外,动画的整体制作水准在校园系后宫剧里也属中等偏上的水平。
人物和背景的作画、光影效果的处理,没有十分出彩的表现,但也难以找出可以挑剔的地方。
下图依次为原画和动画人设:<图片3><图片4>虽然只有1季的长度,但在伦也把女性角色们一个个拉进后宫的时候,关于他们在过去的渊源和瓜葛,在分别的时间里各自的经历,都安排了相关的戏份,为一众女性角色倾心于伦也的情感作出了解释,使感情的主线并不会显得牵强,而且还顺势埋下了不少的伏线。
伦也聚集众人制作游戏作为主线虽然单一,但穿插其中的支线使得情节整体丰满起来,主要女性角色的形象不再空洞变得饱满,魅力值也在过程中有所提高。
还有就是该作的自嘲性质。
剧中常会拿一些同人游戏、小说、插画等二次元创作业界的潜规则和现象来吐槽:比如,边卖着肉边将这部作品自身调侃为服务向,并对这种迎合欲望的商业味加以讽刺,然后引发了“太多没有看到最后的人凭主观臆断决定作品生死,这种浮躁现状才是导致业界衰落的原因。
”这样的反驳,让我们更接近这些从业者的生存环境和了解他们的心态。
最后要说的是关于让我下定决心看到最后的关键因素——女主角加藤惠,俗称圣人惠的角色塑造。
没有花俏的造型、没有性感的身材,没有用夸张的表演去主张自己的存在感。
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的惠对任何事从来都只作出最低限度的反应,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总是冷静地旁观着一切,被点到名的时候倒是会清楚地回答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被称为圣人。
对宅男伦也的暴走总是显出一种不明所以但始终包容的态度,偶尔还会面无表情地吐槽、奚落和反击。
而少有地表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的时候,会显得更加的生动和可人:<图片5>没有一丝一毫夸张的成分,没有矫揉造作的设定感,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女孩。
但正因为如此,她就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一样,这种真实感和不加修饰的可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从其他角色上感受到了。
加藤惠这个角色的诞生,还具有讽刺那些模板化的女性角色的意义。
对于真实的角色将要被扭曲为模板化角色的故事,最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对此我也抱有不少期待。
没有足够的时间补完小说的我,就等着TV二期的到来吧。
<图片6>
文/Aaron这是一部在诸多方面比甘城好得多的作品,可以说高出一个档次。
话与话之间有机联系强,前有伏笔、后见照应,角色也更立得起来,能看到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随时间变化的鲜明层次过渡,做到了真挚可信,故而在搞笑和逗比中甚至有点感人。
为什么要与甘城对比?
因为它们很有可比之处。
第一,都是轻小说改编;第二,都一股浓浓的日常味;第三,都有后宫漫嫌疑;第四,都有商业性的卖肉噱头;第五,都带有某种“行业自指性”以及由此造成的间离效果;第六,都讲了一个以团队作战的形式,在给定的明确起止时间内,共同去实现一个目标的“任务完成型”故事。
以上六点可比性奠定了比较这两部作品高下得失的合法性。
尽管目前二者豆瓣评分差不多,但我认为这是很多人被表象迷惑而没有静心体贴的缘故。
卖肉后宫漫如果停留在卖肉和后宫这个层次当然是不会有任何感人效果的。
且不说那种渣男真得攻略N女的作品,就是N女都喜欢男主一人这种还算合情理的作品也容易腻歪人,所谓“玛丽苏”即指这种现象。
要避免这种情况,一男N女的“后宫”关系就必须有可信的基础,这样的基础只能从角色设定上来,这些设定包括男女主各自的属性、生活背景,由此形成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历史发展等。
当这些设定扎实牢靠,且在叙事中交代得巧妙而不生硬,就能起到justify上述“后宫”关系的效果,将其拔出肌肤感性的层次,而带有爱情的色彩。
所谓“真挚可信”即谓此。
而正是在这方面,本作要比甘城高明。
甘城中男主和无论五百还是公主的关系都是突然的、梦幻的,“后宫”关系经不起推敲,只能得出它是纯粹在借此强行卖肉的结论。
而路人虽然也卖肉,但它对目前“后宫”关系的形成做好了角色设定上的铺垫和准备:男主、学姐和英梨梨都是御宅圈内的同道,他们有彼此接近的基础。
而男主又是一个对三次元女性不感兴趣、一心扑在二次元世界的标准御宅,他经营着一个知名ACGN博客,对二次元事务不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有认真和挑剔的精神。
所有这些设定都能很好地解释他与学姐和英梨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先说男主对学姐和英梨梨的态度。
他首先是把这二人看作同道中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自己崇拜的圈内大触,这种注孤生死宅的眼光与丰之崎学园其他男生(以及女生)首先视她二人为两大“校园第一美少女”(矛盾的讲法)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这最典型地体现在果断拒绝学姐邀请他先睹自己小说结局的委婉表白上。
当学姐对他的感情已经发生由好奇到爱恋的变化时,他仍然停留在以一个粉丝而不是男友的身份上去和她打交道。
事实上,直到那天在坡道上邂逅了命运(囧)之前,他还没有真正体验过对某个三次元女生心动的感觉。
再反过来看学姐和英梨梨对男主的态度。
从小有共同兴趣爱好而又青梅竹马的两人,长大后自我意识成熟了,回过头看小时候“过家家”式的承诺和约定觉得一阵恶寒,失去了童言无忌的天真,多出了道德规矩的绑缚,关系变得有点疏远和尴尬了。
这样很经典、很现实的设定能够妥帖地解释英梨梨对男主欲迎还拒的态度,但凡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觉得真实可信。
而一个青春出道、不被出版社重视、眼看作品就要被腰斩的作家,有一天突然遇到一个热情的书迷在签售会上向她滔滔不绝地述说自己阅后的感想体会、意见建议,她还没有见过哪个读者如此认真对待和宝贝稀罕自己的作品。
这种情况下,她首先会感动,由感动到对眼前的这个人发生极大兴趣,由发生兴趣到萌生出好感,最终由好感衍生出爱慕。
而当她得知这种爱慕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误会时,就仿佛有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浇灭了心中火焰,只好抽身退步做回那个腹黑冷漠、与男主只有朋友和工作关系的学姐。
第六话用正常叙事中穿插的几轮回忆杀完整表现了以上情感变化的每一个阶段,使观众恍然明了第一话中男主与学姐目前这种若即若离、不冷不热关系的由来。
这里的生活逻辑也是扎实可靠、令人信服的。
反观甘城呢,虽然它也意识到有必要进行一些角色设定的铺垫,但这种铺垫是很不牢靠、过于随便和缺乏诚意的。
男主和千斗只是普通同学,在千斗为挽救甘辉而奉命找上他之前两人恐怕没有任何交集。
固然后来在她担任男主副手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亲眼目睹了后者大展身手而爱上男主,但与路人里人物关系赖以形成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之浓墨重彩、力透纸背相比较,终究显得庸常寡味、波澜不惊。
至于男主与公主的关系,虽然也有一些回忆杀揭示的前定缘分作为铺垫,但那就更加脱离现实生活基础了。
说到底,甘城的核心卖点是设计在搞笑和卖肉上,从它那笼络了各种萌物萌妹仿佛萌属性博物馆的庞大角色阵容上,从它话与话之间松散独立好像单元剧的布局安排上,从它呆板少变按时间线一条道走到底的叙事顺序上,可以知道它不会花多少心思,也没有这样的空间和余裕去深度雕琢人物关系。
于是我们也只能按它的本来面目去看待它:一部日常向的搞笑卖肉番。
但若将这个结论原封不动地移用于路人的评价则遮蔽了太多事情。
正如前面分析的,由于本作角色设定背后生活逻辑的强大可靠,也由于它用以交代这些设定的叙事手法灵活多变,造成一种移步换景、摇曳多姿的效果,加强了观众对作品话与话之间是一个有机艺术整体的印象,它的一男N女“后宫”关系就变成了一种实际上在其下隐藏着男女主爱情萌生滋长主线的商业表象,而那些后宫啊、卖肉啊变成了观众能够明确意识到的撒在这张表象上的纯商业作料。
换言之,它微妙地提高了观众对其商业卖点的省察和自觉,使他们在享受“全程高能”福利的激动之外,能够品尝到一丝淡淡的温馨和感动,尽管这种温馨和感动经常“帅不过三秒”又跌落回各种无节操之中。
它正是这样纯熟地运用这种商业手法过山车般地撩拨观众神经,给予后者有张有弛的情绪体验。
当然,我绝非要把这番夸成“四月是你的谎言”式的纯爱系,我从没想否认本作的逗比、恶搞和无节操性质,我只是指认了相似作品背后的微妙差异,并试图告诉大家在文艺赏鉴中细心品味这种差异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仅仅角色设定上的牢靠和粗糙之别就唤起了观众(至少是我)大不相同的情感反应。
“真挚可信”四字岂谓虚得?
端得是字字千钧!
乍一看莫名其妙,实则情感丰富总的来说还是一部好片子但它的很多方面会引来无脑黑吧。。。
当看第0话时我以为是制作精良的后宫无脑卖肉番。。。
而且女孩子的设定比较烂大街。。
男主是想让几个人各司其职做一个好游戏,虽然我看的时候我是非常开心的,但看着看着就觉得脱离了主线想开口大骂,怎么天天都在逗比卖萌发展感情,你不是要做游戏吗?!
看完之后我想了一下,其实没什么不对这是一部情感丰富的片子第一秒,我为男主的热情然起来了第二秒,各种吐槽卖萌我笑出声了第三秒,女孩子们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在的男主的支持让我觉得有一丝感动最喜欢的就是英梨梨和男主吵架那里了吃醋生气的英梨梨让男主不得不去约她出来,然后在小学吵了一架。
真的是太爽了!
句句都是那么的真实,没有那种青梅竹马莫名其妙的矫情!
最后当然还是和好了虽然,我当时觉得脱离主线,男主和女孩子们一直在不断地讲过去故事,现在的感情,但正因为一个个人都回味了过去,然后团结一心向前看,做出游戏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吗?
表姐的出场看似突兀,但正是她那句只有你想好好做游戏才唤起新一轮思考,最后大家好好在一起加油了。
细细品味是相当不错的一部片子最喜欢是加藤惠了哈哈哈另外画面也是相当不错,毕竟A-1亲爹是索尼音乐方面,ed是沢井美空唱的,相当不错,表姐的歌也不错大家开心地去补吧
宅男的意淫……令人发指
GAL般的标签和套路下藏着老贼深深的恶意,业界毒瘤的制作糟糕且下流(新房:我的锅),更何况没拍到第七卷根本就是耍流氓。
越看越感到加藤惠的魅力,其他人没什么亮点
4集弃宅男后宫漫,实在代入不了,角色也很套路,所谓的绅士角度也很受不了啊啊啊啊
2022.06.02 补记录。
後宮番1。 05版?
我圣人惠赛高
我真的入宅了么,以前不感冒的番现在看的嗨的不行
可悲的宅男幻想和可悲的直面营销。三星是我最大的温柔~所谓三次元的加藤惠其实不过是二次元对三次元美丽的误解。感觉身边有个二次元男朋友好像可以占个先机拿他做免费的分析模型做篇心理文化的论文…
二次元第一腹黑女主
A1社制作,前期在金发双马尾傲娇幼驯染和高冷黑长直毒舌系学姐两大个性角色的衬托下,人设平淡的加藤惠显得非常不起眼,波澜不惊与世无争的语调略像三无却又截然不同,甚至充当了没有感情的吐槽役,正所谓路人女主。演出方面,镜头刻意避开不给特写,存在感稀薄很难被注意到等等都在贯彻这一特点,在模板化的恋爱后宫番中可谓清新脱俗。围绕主线「制作galgame」,依次聚集起原画剧本配乐各项分工。然而后期新角色轮番出现的修罗场以及杀必死式的卖肉福利还是不可避免地落入俗套。男主Tomoya、坡道上的命运邂逅和随风飘落的樱花无一不令人想起CLANNAD。
肉弹 后宫番
看了两集忘记继续看了…就…忘记了…
女主真可爱,让男主都喜欢了
稍微有点有趣,不过设定还是太普通了。
又见识到了一种新的意象原型,普通女主,高,实在是高
男主是性无能
活久见,倒A现在连后宫都上了?虽然算是有点意思的卖肉后宫,但我又不是萌豚,找我要高分那必然没戏。
这尼玛是什么鬼 卖肉也不是谁都买好嘛!
三颗星全都给惠!超级可爱啊圣人惠!三无其实有点黑的角色www 男主神烦 后程靠分镜强行卖肉……3d改出来的人物和场景么还是看得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