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对爱的嘲讽 不单单是爱情,这部影片中所有“爱”的结果都是伤痕。
第一个故事的结局弟弟的痛苦以及遭到的背叛,嫂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悲惨境遇以及哥哥的可悲,暴力和背叛是第一段落的主题。
第二个故事中,抛妻弃子为了小三的丈夫的可怜下场,失去了一条腿的名模都是极其可悲的,一条狗成为导火线,将他们二人的爱情和生活推向了毁灭的边缘。
绝望和脆弱是这个段落中爱的关键词。
第三个段落中,杀手企图通过暴力甚至恐怖手段来达到改善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的目的,他对社会和民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扭曲的责任感和终极关怀,而这种关怀无人能懂。
扭曲和缺失是这一段落中对爱的揭示。
导演完全毁灭了我们对爱的伟大和纯洁的渴望与向往,将现实的伤疤赤裸裸地揭露在观众面前,观众揪心难受的同时也受到了现实真实而巨大、无可逃避的力量的冲击。
在这部影片中,爱情是绝望、敏感和脆弱的,导演在爱情方面一反“伟大爱情”的主题,讽刺和嘲笑了现实社会爱情的不堪一击和人心的冷漠、孤独和无助。
2.对现实的揭露影片就像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墨西哥当代社会悬殊的贫富差距。
既有出入于高级场合的人物也有在肮脏杂乱和血腥中苟活的普通人。
一个社会的真实存在于底层人民的生活中,导演将现实的不堪和尴尬在观众面前展露无遗。
对人性丑恶的揭示:比如杀手虽有关怀世人和社会的心态,却也在车祸现场趁火打劫将欧塔维奥裤兜里的钱摸了个干净。
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展现的是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以及丑陋的真面目。
再举例如,第三个故事中为了利益互相残杀的兄弟,在杀手的家中,他们丑态毕现,一反西装革履掩饰下的一本正经状态,实则道貌岸然。
角色形象阐释1.弟弟欧塔维奥的形象——失去自我意志的爱情至上者形象在弟弟与嫂子的不伦关系中,弟弟欧塔维奥偏执地要带嫂子走。
弟弟斗狗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嫂子,而他在这一段朦胧迷茫的关系中丧失了自我,嫂子卷走了所有的钱仍旧爱着混蛋哥哥也并不让人意外,对于弟弟来说他的爱情就像电影的片名一样《love is a bitch》。
弟弟的结局是他独自一人痛苦地在车站徘徊等待,嫂子始终没有赴约。
失去了独立人格,爱情至上的形象结局也是绝望的,支离破碎才是爱情的真相。
相对于狗的忠诚,人的背叛显得愚蠢又可笑。
2.老游击队员玛汀的形象——任意狂妄的精神自由者和丧失父权地位的老人一个风一样自由的杀手和一个充满仁爱的父亲形象的结合使得这个人物形象丰满和复杂起来,导演给他的杀人动机赋予了“父爱”的名义,使得观众眼中的老游击队员竟然高大起来而非伦理道德中普通意义上遭人唾弃和谴责的杀人凶手。
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音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次老游击队员的出场都伴随着律动、炫酷甚至略带激动欢愉、戏谑情绪的音乐,增加了杀手这一形象的快感,冲淡了影片的压抑情绪,带有黑色幽默的导演个人表达。
老人养了很多只狗的情节设置是对他父亲形象的和父权功能释放,狗待他如同父亲一样,他对待狗也亲如己出、十分关爱。
杀人过程和情节设计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增加了观众对他的英雄崇拜。
而杀死妻子的现任丈夫、在合照中贴上自己的照片等人物行动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男权尊严和父权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导演的男权倾向。
任意狂妄的自由精神和父亲地位的丧失以及找寻,使得这位“父亲杀手”的人物形象饱满充实。
观众看完后不免产生对这一人物形象可怜又可敬的情绪。
3.狗“柯菲”的形象——对比和揭示人类兽性的形象 柯菲是片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
在柯菲经过训练成为斗狗中的常胜将军百战不败后,它从温顺的小狗变成了野兽,而弟弟欧塔维奥挖掘了它的野性,在老游击队员医治好他以后,他咬死了老人的所有狗。
“柯菲”这一狗的形象推动了叙事和承担着线索功能的同时,在影片意义上产生了“强奸”人物意志的作用。
狗的形象凌驾于人类之上。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它和老人一起以一副“英雄”的姿态在背影中结束了叙事。
“柯菲”的形象暗喻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藏匿和未暴露的兽性以及野性。
叙事结构 熙熙攘攘的马路上,发生了一宗寻常的车祸,可是这交通意外却不寻常地串连著三个揭露人性的丑恶故事。
狗也是三个故事的贯穿线索。
多线发展的三段式故事,交错的人际与狗际关系,整部影片中三个故事的交汇点衔接地恰到好处。
衔接点和转换点总在观众急切地“欲知后事如何”的高潮处。
在“狗”这一线索的连接下,转换过渡自然,完全没有跳戏和抽离感,整体结构紧密扎实,显示出导演和编剧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爱情是狗娘》是一部多声部的影片,结构缜密,处处呼应,它充分利用了类比、暗喻、反讽等多种表现手法。
比如第二个故事中名模床头的气球一点点的萎缩,既暗示了二人关系的行将破碎又暗喻了模特生涯的终结和毁灭。
影像分析1.律动的配乐与写实的画面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以多线性叙述、结构巧妙和人物群戏而著称,他的导演风格自然而深刻,不惜运用一切电影手法和技巧达到他的天才设想,画面有很强的粗粝感。
画面构图看似随意实则精致。
本片的配乐有极其鲜明的特色。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画面与音乐搭配极佳的片段截图,老人伴随着音乐从左侧缓缓入画,狗在图中的位置也十分均衡、具有动感,仰角拍摄使得这位老人杀手的形象如同惩恶扬善的英雄一般,杀手带着自己的一众狗走在去杀人的路上,音乐诡谲、奇丽,律动又神秘,是出自Gustavo Santaolalla 之手的Quibre Fuego Y Revelacion 这位木吉他与班卓琴的灵魂混合师古斯沃.桑托纳拉还担任多李安《断臂山》的配乐。
片中的所有音乐都带有神秘感和难言的奇异,给影片笼罩了一层朦胧的魔幻色彩。
这些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起到了画面和构图等难以达到的重要的作用,直观可感地将导演的情绪和导演对片中人物的喜恶传达给了观众 。
整部影片的冷色调给人荒凉落寞之感与影片的基调十分契合。
2.快节奏的剪辑 快节奏的剪辑带来的大容量的信息和快速的切换让观众眼花缭乱,加快了影片的叙事和推进速度。
比如影片一开场的追逐戏,满车的血,火烧眉毛、紧跟其后的敌对状态,强烈的视听刺激使得观众的观影情绪一下到了最高点,并对后面的剧情做了铺垫和悬念设置。
略显“冗长啰嗦”的台词反而加重了影片的现实主义色彩。
人物一般处在大景别中,中景全景或者远景,这种设计不光交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还交代人物与人物的关系,当人物产生情感交流或者心理变化的时候,利用推镜头进行特写或者近景表现,从而使得整部影片充满变化和心理上的动感。
3.手持镜头的真实感手持镜头带来的不安定感是冈萨雷斯现实主义风格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特征。
镜头灵活,富于变化,带有真实感又不乏精心设计。
爱情是混乱的,就像晃动的镜头,现实是复杂且绝望的,就像凌乱的场景设置。
比如片尾杀手的主观镜头,环视黑色的荒野,摇晃不定中,杀手的前途未可知和孤冷的心境展现出来。
小结:《爱情是狗娘》这部影片作为冈萨雷斯导演的处女作以狗比人,更显其犀利,在各个方面为他后来的创作形成风格化奠定了的基础。
中文翻译是《爱情是狗娘》,充满了英文"F"的气氛,跟电影契合,但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道究竟能代表什么意思,难道因为三个故事都出现了狗?
很是纳闷。
但是电影的确是我喜欢的风格,肮脏、混乱、不安、逃避、躲藏,看到了很多人性的黑暗面,当电影上演员名单的时候,我还心有余悸。
很担心会有一颗子弹飞出来,死得冤枉。
看完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片子《巴别塔》,很像,三个穿插的故事,三段不能让人平静的风波。
但是相比之下,《巴别塔》显得保守了很多,《爱情是狗娘》则偏向摇滚,没有谁不好。
故事以一场枪战开始,充满了生活的绝望和黑色,故事又以一次放逐结束,仿佛又在预兆着新的开始,颇有意味.
如果说,奥克塔维奥对苏珊娜是爱情,维瑞丽亚和丹纽的事儿和爱情沾边,那杀手呢?
实在和爱情扯不到一起去。
所以不要被电影的名字骗了,因为导演不能让电影的名字赤裸裸的叫:墨西哥,在末路上狂奔。
看看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吧:1、奥克塔维奥,多么执着单纯有激情的青年(我真为他的眼神着迷)。
为了和心爱的女人私奔,甘愿冒险用自己的爱犬赌博。
即使为此杀了人,即使被女人骗的人财两空,也一样充满希望。。。
最后光头残疾,形单影只,落寞离场。
2、奥克塔维奥疯狂热恋的小少妇苏珊娜。
她是爱她丈夫的,尽管老公劣迹斑斑,在办公地点上性感女同事,回家没事儿找茬虐待。
她还是拒绝了奥克塔维奥的爱,还是跟着老公亡命天涯。。。
最后老公死了,继续为生计痛苦挣扎。
3、苏珊娜的丈夫阿米路。
白天在超市上班,上女同事,晚上抢劫超市。
脾气暴躁,打老婆,威胁弟弟。
按说也是狠角色,最后抢劫银行被当场击毙。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人渣,却没有见他在外面吃喝嫖赌。
他干的所有事情总结一下就是一个:挣钱。
抢了钱知道给老婆买随身听,给儿子买玩具。
被人打了,跑路了,也知道带上老婆孩子。
4、人气超强的美丽模特维瑞丽亚,可谓天之骄子,万众瞩目。
真心爱丹纽,车祸后虽然担心,却也保持乐观。
最后右腿截肢,职业生涯完蛋。
维瑞丽亚的情人丹纽,对自己的孩子,老婆还是不舍的。
但是为了维瑞丽亚,抛妻弃子。。。
可惜命运,让两个人都歇斯底里,几近崩溃。
5、曾今的大学教授齐维特毫无疑问是个热血青年,理想主义者,想要改变社会,改变世界。
然而在监狱里呆了20年,剩下的只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痛苦的活着,思念自己的女儿,浪迹天涯。
6、想要干掉自己亲弟弟的警察,而且是一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警察。
这样的人,也能道德败坏至此,残忍至此。
差点被自己亲哥哥做掉的弟弟(也是警察),开着奔驰,光鲜亮丽。
最后的画面就是兄弟二人脸红脖子粗的抢枪,就怕对方先拿到枪毙了自己。
青春美丽的名模。
强权在握无法无天的警察。
苦苦挣扎的普通小市民。
流氓。
曾今的大学教授,现在的拾荒者。
整个社会,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最后不是绝望。
纵观所有人的结局,没有一个不是悲剧。
墨西哥的街道,肮脏破败。
人们住的房间,窄小凌乱,能听见隔壁哥哥嫂子做爱的声音。
终日辛勤工作,却连给儿子买尿布,玩具的钱都没有。
靠赌博,抢劫维持生活的人们。
道德沦丧的警察。
理想破灭的杀手。。。
即使是得救的狗,在恢复生气以后也毫不犹豫的咬死了其它同类。
而在这个走向毁灭的地方,爱情是什么?
嫂子和小叔子乱伦。
名模和有妇之夫婚外恋。
有妇之夫抛妻弃子。
超市收款员偷欢。
警察弟弟和女同事(有夫之妇)开房,以为想杀自己的是情人,或者老婆,或者情人的老公。
有爱情吗?
有。
但是没有一个是光明的,美好的,有希望的爱情。
这就是导演要说的。
绝望,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需要屈就的命运。
1)三段式的故事架构,不显凌乱,因为开头的背景介绍很简单明了;2)过程是沉重的,每一个故事都没有什么好结局,只有最后一个老革命赚了大把钱走向地平线还让人有点希望;3)很多的近镜头和脏乱的真实环境,带来一种冲击感,真实带来的冲击,台词不多,每个演员仿佛都是本色一般。
Because we also are what we have lost
这部电影对我的心灵震撼远比看它的时候那种视觉震撼强烈太多太多。
第一只狗那个白天满面微笑彬彬有礼的超市帅小伙,晚上带上头套就去抢别家超市,抢来了钱为他那还是小盆友面容的老婆和哭个不停的婴儿买一点点好东西,噢,可爱的老婆又怀孕了,她还要期末考试呢,小叔子也爱上了单纯的嫂子,带了哥哥的狗去斗,百战百胜,攒了钱要带常被哥哥痛打的嫂子离开。
第二只狗她是全墨西哥男人眼里的性感女神,巨大的海报挂在市中心的楼上,但她只爱这个有妇之夫,这似乎是不伦,但又似乎是超越世俗观念的真爱,男人离婚了,买下了正对那大幅海报的公寓,超模小姐开心的笑了,带着她最爱的小狗搬进惊喜的新家。
第三只狗捡垃圾的肮脏老人第一次出场就如此惊艳,怪不得,原来是冷血的杀手,带着狗群做掩护,干掉一个个的目标,过潦倒的生活,攒下一笔有一笔的钱,留给一个年轻的女孩,那女孩原来是他的女儿。
第一只狗在最后一次斗狗的时候被人陷害,血淋淋倒下,嫂子带着弟弟斗狗赢来的钱,还是跟哥哥走了。
第二只狗被困在了新房子的地板下面,出了车祸的超模小姐一天天暴躁起来,离开老婆的丈夫拿起电话,不敢出声,电话那头的老婆依然如初。
第三只狗,没有第三只狗,杀手老人救了奄奄一息的第一只狗,它却本性难移,咬死了老人的一群宝贝,老人悲痛欲绝,却放下枪,带着大狗远去了。
这就是该死的生活,没有美满没有幸福快乐没有温情绵绵,它只有和着汗水和着肉欲和着血泪,肮脏不堪血肉模糊的真相 你爱到不可自拔的那个人他打你骂你你还甘心牲口一样跟着他走;她骗你的钱你的身体你也还是忍不住最后告诉自己再等一支烟的功夫,直到绝望还是忍不住痛哭流涕;你爱她直爱到穷途末路发现她也不过是一个难搞的世俗妇人,两难时爱要你负上下半生的责任;对女儿爱到发狂却不能相认,远走他乡只为她能过更好的生活。
还有一个本分妻子对前夫的爱;曾经的好兄弟雇人杀自己,无论如何不能相信的那种眼神;冷血老人孑然一身对狗胜过对人的痴情。
这就是爱,狗娘养的爱。
没有理由,无法自控的残酷爱情,带你走上绝路,恨不能你转身跳下山崖。
血肉模糊,心甘情愿。
百转千回却又一路到底,得到一声叹息。
这电影太浓缩,值得一直一直回味。
《爱情是狗娘》墨西哥三杰之一冈萨雷斯的作品,惊世骇俗!
讲述了三段与狗有关的故事故事1:男主和兄嫂,母亲住在贫民窟,哥哥白天是个收银员,晚上打劫超市,嫂子长期收到哥哥的家暴,男主渐渐爱上了嫂子,并决定用斗狗赚来的钱带嫂子私奔,在私奔那天,哥哥嫂子离开,并拿走了他的积蓄,于是他孤注一掷,梭哈了最后一把斗狗,结果快要赢时,对方掏枪射伤了他的狗,他满心怒气,捅死了对方,开车逃离。
遇到车祸,和他相撞的人便是故事二的主人公。
故事2:讲述了男主抛弃自己妻儿与一位模特结婚,但是因为那次车祸,模特被迫截肢,模特心爱的宠物狗掉进木地板下,受伤,更是摧毁了她最后的防线。
故事3:故事1中的比赛狗,被一位流浪汉救走,这位流浪汉是暗地里是一个杀手,早年为了理想抛家弃子,晚年见到孩子,不敢相认,捡来的比赛狗咬死了他家中跟随了他多年的一群流浪狗,让他心生顿悟,在一次枪杀任务中,将被杀者与雇主绑在一起一晚,第二天释放了两人,并在他们中间放了一把枪,让他们自己决定生死,自己则剃须削发,开始新生活三个背景各异的人物,牵扯的历史,空间非常多元而庞杂。
导演通过简单的36幕,来描绘了墨西哥城的众生相。
他们都是生活的僭越之人,强盗,杀手,通奸,赌博就在这都市之中,导演蒙太奇手法运用之纯熟,在现实主义的镜头风格下,看完影片,令人怅然若失。
巴别塔,21克,狗娘这三部都非常出彩,但是叙事上这部是最流畅的,故事设定背景也更加简单。
而且表现人的情感和欲望以及命运之间的关系上,它更加真实地--像文学一样狠狠地拍打我的心灵。
这样的电影是不能用好坏来评断的。
倘若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骂可以抱怨可以表达的,那么形式这样哗众的东西的确是可以让无聊人追求的,然而这部片儿形式成了工具,辅助真正的抒情主体,这令我欣慰
就这样,他拄着双拐等在车站,最终还是没有等来那个女人。
他的嫂子、暗恋数年曾经有过肌肤之亲现在丧夫的susanna。
Come away with me. 他这样对她说了数次,起先是建议,突然间疯狂地变成了乞求,继而是不容置疑的强迫。
但是她终于没有来,他眼角的泪被放大细化,折射出某种誓约的破裂。
尽管这一次,已经不需要仓皇的出逃。
或许他曾经小心翼翼所维系的幸福并不存在,与他的偷情的顺从只是为了安抚他,防止他做出更加极端的冲动。
或许仅仅是因为残存的婚姻道德观的捆绑。
就如你所知道的,爱一个人的理由难以寻找,而离开的借口从来不缺货。
爱不爱,已经不重要了。
就这样,她那张美艳绝伦的巨幅广告被无情地撤了下来,同时,名模的倨傲和自信从她脸上陨落,轮椅上,她的右腿处空空。
他为了她抛弃了家庭抛弃了女儿,以降低自己的地位的方式讨好,车祸后他的悉心并未使她安慰,她固执的要找到那只小狗,神经质。
在这个故事里,爱就像个摆设,似乎可有可无。
他和她都是名流,这种身份的人在一起即使不是逢场作戏,彼此也只不过是偶尔寂寞的填充物。
车祸以后,一切都变了。
爱突然由性和外表上的吸引变得更加世俗化了,他不再是丈夫而是佣人是忍气吞声的沙袋。
人总是要慢慢习惯睡在自己身边的不是公主而是吃了黄豆也会放屁晚上也会在床头抠脚丫子的女人。
她突然就一无是处了。
除了惊恐的美丽。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导演只是残忍地让爱更本质地露出不华丽不浪漫的一面。
结尾处,她抱着小狗被推回家中,看到千疮百孔的地板时,应该了解他是爱她的,并且是无奈的。
就这样,他带着那只恶狗离开。
他是个老游击队员,最后成了一个真正的流浪汉,收养野狗,杀人挣钱。
走之前最后一次行善,冷血地担任判官角色。
当一个人完全不寄希望于社会时,他走在闹市里也是隐身。
这样的硬汉,却在亲生女儿的答录机前泣不成声。
残缺已久的亲情,残的是父亲这边,女儿浑然不知。
就算是粘合,缺口处已经无法吻合。
他对女儿的爱注定是完成不了了,30多年,人的半生,狗的两生,为时已晚。
这个故事是3个中我最喜欢的。
最后,他恢复了教授的外表,带着那只杀死他其他的爱犬的狗离开,并非“无限落寞地”,而是一种平静的色调,他和狗都是同类中的异类,离不离开只是形式的表达而已。
Love is bitch.(中文名:爱情是狗娘)来自墨西哥。
这部电影结构上和昆汀的低俗小说有非常相似的结构,3个故事发生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时间的不同空间,风格类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主题就是love.我觉得应该是广义的love。
三个故事的都以狗为半个主角,交汇点就是那场车祸。
那场车祸里,小青年受伤了,同伴死去;名模失去了双腿;老流浪汉没能杀死目标却拣回了小青年的狗……影片对某些细节的强调非常巧妙,对故事的阐述方式也掌控的很到位。
love的主题虽说烂俗了,但讲述小人物悲喜的片断最容易打动的就是平凡如斯的你,和我。
引子一部让人不安的电影。
一场剧烈的撞车,让不同人的命运在瞬间交叠后走向了不同的归途。
但影片要说的,是殊途同归的爱情。
一、时间毁灭一切三段论电影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三组故事如何交叉、联系。
像《英雄》这种用生硬的说教和想像来作分界,不管电影史以后对它的评价如何变更,这都是它的软肋。
《爱情是狗娘》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它最强的地方正在于对三组故事的编排与交叉。
这个交叉的点是一场车祸,而分散成三个故事的线,是时间。
青年的奥塔维奥爱上了自己的嫂子苏珊娜。
年轻人的盲动让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爱情就会实现。
苏珊娜似乎也默许了他的一厢情愿,但当哥哥拉米路暴死后,获得自由的苏珊娜却拒绝了奥塔维奥,她告诉他,肚子里的孩子叫拉米路。
爱情就在这宿命般的轮回里被时间击碎。
中年的丹尼作为有妇之夫爱上了当红的模特维拉莉。
当他终于摆脱了妻女的束缚和维拉莉住到一起后,一场车祸却注定了两人无法承当的宿命。
在锯末般细碎的时间面前,似乎美好的爱情被无法控制的情绪彻底击垮。
两个成熟的中年人,却无法走出命运的不堪和时间的魔咒。
老年的切维多想要找回失却的妻女。
这个曾经以为理想重于爱情的老头,沉浸在遗弃爱情与亲情的痛苦中。
妻子的去世让他把悔恨与爱都倾注在不敢相识的女儿身上,然而最终他能做到的,只是默默地留给女儿自己的照片。
老头选择了离开,时间又一次让人一无所有。
二、命运连狗也不会放过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狗在《爱情是狗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这里的狗不像在《导盲犬小Q》、《南极大冒险》中那般幸运,它们的命运因为和人走得太近而像人一样不堪。
奥塔维奥的狗高飞是斗狗游戏中唯一的幸存者,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撕咬和血淋淋的伤口让它变得孤僻敏感,它犀利的牙齿和无辜的眼神像极了困兽犹斗的奥塔维奥。
车站旁的奥塔维奥等不到苏珊娜,回身一刻的眼神也像极了高飞。
丹尼和维拉莉的宠物狗里奇没有在车祸中受伤,却在玩耍时掉进了陷落的地板。
这段故事结束前,血迹斑斑的宠物狗里奇眼巴巴地看着失掉一条腿的模特宠儿维拉莉,两者的命运在那一刻神奇地交叠在一起,分不清孰重孰轻。
切维多有一群流浪狗,他与它们相依为命。
卸掉杀手身份的切维多不过是孤苦伶仃的老头,他先是失掉了妻女,然后失掉了自己,最后失掉了这些狗。
当悲愤的切维多放下指向高飞的枪,带着它决定远离时,他终于在对命运的绝望中找到了一丝安宁。
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图,这个迄今只拍过《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三部影片的墨西哥人,用暴力的、血腥的、让人不安的影像描述了狗的撕咬、流血和人的挣扎、爆裂。
他用摆布在主人手中的狗的命运,暗示了摆布在谁的手中的人的命运,是人性?
体制?
或者真的是上帝?
三、爱情只能支离破碎奥塔维奥对苏珊娜的爱因为两人的叔嫂关系蒙上了一层不道德的色彩,然而奥塔维奥的真挚和坚持让我们原谅了他。
苏珊娜难以忍受拉米路的爆裂,但她只是背叛了她的身体,却为他留下了心。
也许对待爱情,这三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但错位的爱注定没有好下场。
丹尼与维拉莉的爱情顶住了外界对婚外情的非议,甚至是内心对背叛妻女的愧疚,却在命运残酷的嘲弄中两败俱伤。
而切维多用一生去忏悔对爱情的背叛,却换不回丝毫的回应和安心。
三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在寻找着真爱,却全都错过,不得往生。
爱情他妈的是狗娘,这是导演给出的回应。
爱情的存在永远是一种不安的状态,没有人可以在爱中找到安宁。
就像是一场单相思的美梦,要么拼命地自我陶醉,要么无比残忍地醒来;就像是电影中用血染成的逼仄气氛,爱情永远支离破碎,只有支离破碎的才是爱情。
结语还是说点自我安慰的话吧,爱情没有想像的那般不堪。
我们依然怀念爱情。
也许连导演也不想让爱情如此残忍,在每一个故事的末尾,都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苏珊娜没有出现在车站,失望的奥塔维奥也没有登上远去的汽车,他会去找她吗?
丹尼推着独腿的维拉莉,两人默然无声。
醒来的切维多选择了远离,天边的一抹光亮荡气回肠。
老头从前是游击队员,被警察抓住,判了30年。
老婆带着女儿改嫁了。
出狱后, 成了杀手,还养了一群狗。
有一天,又拣回来一条狗。
结果,这狗把他所有的狗都咬死了。
最后一笔交易,他收了钱,却没杀人。
他把雇他的人和要杀的人关在一起,还给他们留了一把枪。
他偷偷进入女儿家,把所有的钱放到女儿的枕头底下,还用自己的照片替换了女儿后爹的照片。
最后,他给女儿电话留言,说他那年走的时候抱她抱得很紧。
然后,他带着狗走了。
吾之所失即吾之所在。
令人不适的男性叙事 结构也没多精巧 这个译名也是真招厌
看不懂
一度把片名看成爱情是狗粮。。后面搜片名都搜不到才发现是狗娘,讲狗的故事,还想狗娘是啥东西,后面才知道原来是狗娘养的的狗娘。。开头无聊,中间斗狗,跟嫂子出轨那段有意思,时间刷一下的就过去了,后面又开始无聊了,看的煎熬,还不能3倍速。资源基本都下不了,不用迅雷才下成功,老手机没下夸克,不能3倍速。开头一星,中间两星,后面一星,平均1.3星
我的老师说,大卫芬奇是卖概念的。那么我觉得冈萨雷斯是卖技巧的。
9分,非常喜欢,本身这样的短故事同时又有交集的叙事结构就是我喜欢的,更何况还有非常喜欢的演员。每个故事都有一种莫名的劲儿在抓着人,难过又无奈。模特的狗真是让我无法接受。好在流浪汉大叔那段成功扳回,要不心里太难受。阴暗的色调破烂的城市,人与人之间错综的关系,滋生太多好故事。
9/10。开头高刺激的追车场面作为时空坐标迅速代入注意力,后座上侵染狗毛湿漉漉的鲜血呈现无序的外部世界,利用狗与人进行参照,老杀手房内院外乱窜的流浪狗象征生活失序,他扣不动枪惩罚咬死同类的高非,警醒到狗被驯化出嗜血性而人被金钱驯化行恶,最后一个镜头迈向旷野弃绝了暴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2018-01-21 15:33:09
完全没必要的三段叙事,互不相干。导演洒狗血。
受《燃烧的平原》影响,误以为这次的多线又是时空错位的。。。。哎失策。但是流浪汉年轻的照片很像奥克塔瓦呢,迷惑了我
狗狗看着很可粘
四刷@资料馆 鸡飞蛋打是常态,一无所有是意义。“吾之所失,亦吾之所在。”小时候看,看的是加西亚的年轻,是导演的功力,是故事的巧妙。多年过去,终于逐渐明白这人生是“怎么着都不行”的讽刺,是人永远在温柔的人性和残酷的兽性之间的徘徊,以及失去一切之后怎么都能从头开始的韧劲儿。爱墨西哥。
8.0/10。①如简介所写的三个故事相互间的蝴蝶效应:靠斗狗致富的男主1欲与嫂子私奔却遭嫂子反水,他的狗也被人暗箱操作杀死;男主2背叛妻儿与模特情人在一起,但情人却被男主1开车撞残(起因是男主1砍伤杀他狗的人导致被追杀,于是开车逃跑),两人关系从此变得曲折,但最终也成了老夫老妻;职业杀手老年人因收养且救活男主1的狗而导致满屋的狗被杀死,这让他思考起他对家人的疏忽,最终他补偿家人后自我放逐。②大量运用手持、不少开放式构图、大量快切剪辑、激情的配乐等营造激烈动荡感。③三个故事多线平行交叉的叙事形式没有道理不符合内容需求,扣0.5。
被坑爹的译名骗了。电影其实很严肃很沉重。三个与爱和狗相关的故事:又善良又有爱却又爱得傻缺的斗狗青年;小三上位成功却遭遇车祸的爱狗模特;抛弃妻子多年却又幡然醒悟的养狗杀手。三段式叙事并互有交集但也各自独立。演员都不大知名但演得都特好。让人难忘的电影。四星半
哦我去,最后一段亲情的把我感动的一塌糊涂
三部曲里还是稍稍喜欢此部!
11002.片名明明应该翻译成“爱·狗”...//喜欢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这种3段式叙事方式。乱伦爱。奸情爱。父爱。看完了心情好压抑。
老头剃了胡子之后还挺帅。- 模特小三&出轨渣男 猥琐男&红杏出墙的嫂子 自私任性抛弃妻子的渣老头 该剧主角在一定程度上都很让人讨厌 - 这个导演喜欢在剪辑上做文章 但故事本身其实是无聊的。
為什麼叫《愛情是狗娘》?電影明明跟愛情沒關係!!
这种叙事结构的太多了,已经看恶心了。
有一种电影会在影片开头的二十分钟内表露自己的节奏,随后便开始娓娓道来。还有一种电影是让已知的线索各自延伸,直到后半期才会展现出结构。这部电影属于第三种,它既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还想骗观众说这里有一个闭环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