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第二部分
The Souvenir: Part II
导演:乔安娜·霍格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奥诺·斯温顿·伯恩,亚里安妮·拉贝德,乔·阿尔文,理查德·艾欧阿德,查理·希顿,安珀·安德森,爱丽丝·麦克米兰,杰甘·艾伊,亚丝明·佩奇,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爱尔兰,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1
简介:挚爱消逝,年轻女孩茱莉的生活困在死寂的余波中。那位迷人的神秘男子停驻在她行经的每一个角落,让她一再复访与他有关的人事,贪恋两人曾经的亲密相依、控制臣服,试图为狂暴芜杂的昔日关系寻获一个明晰的解答。毕业在即,她的电影创作依旧备受挑战,遥遥无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她能否攀伏情感的藤蔓,让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成为滋养作..详细 >
结构不如第一部纯净简约,但对父母的描绘有如此罕见的深深温柔。
这……不由想起《伯格曼岛》,又开始了俄罗斯套娃……
从元电影逐渐变为元·套娃电影。能有机会把自己的私人经历拍成这样多么奢侈,能在私人经历里再嵌套一层意识流多么奢侈,能在电影结束的那一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喊一句cut多么奢侈。
比第一部好一点
给那段莫名其妙的舞台剧扣一星
我知道joe阿尔文像谁了…陈冠希
女电影人讲起自己的艺术之路源起这样谦虚,但能有机会拍成上下两部本身就是业界奇迹。
沒有看過第一部分依舊覺得整部電影還不錯,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喬張作致、為了增加所謂的自我表達的特異性而濫堆疊符號意象。關於對於親密伴侶缺失後的願承擔 risk taker 的 companion 的需求的表達也沒有過分黏著亦或脫離。
或许有人会认为《纪念品》只是中产阶级二代的无病呻吟,不过当导演多次利用角色内心独白述说着人物当下的心境,提醒观众这是属于她自己的故事,并毫不掩饰地直接把它摊在观众眼前时,这种女性的私密情感不管我们能不能感同身受,《纪念品》无疑都是一位创作者最真诚的告白,一部导演证明自身存在,献给过去深陷爱情自己的纪念品。我想,在导演乔安娜-霍格阐述自己过往经历的同时,也透过《纪念品》告诉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的道理,尽管与他人的关系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都无法照顾体贴自己,为了爱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怎么能从爱情中获得安全感,一段关系又怎么能走得稳固?
比第一部更好,可能是关于电影创作本身的缘故,也可能是在形式和叙事上做了更多尝试,失去爱人的悲伤幻化成了意识流的叙事体验,从主角遭遇的想象、创作和现实中流淌出来,感染大银幕前的所有观众。
比上部好,电影放映那实验的几分钟狠狠拉了一把整体评分
回到电影拍摄的最初,毫无疑问比导演的第一部分走得更远。拍摄过程也是重生的过程,从爱情的悬疑与迷惑中走出,打破午夜零点的诅咒,拿起摄像机,获得自由。最后庆祝聚会也在回应第一部的开头部分。然后镜头拉开,观众才看到所有人实际是在布景中,黑暗中有另外一群摄制人员。元电影元叙事全部交杂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导演的诞生记。
从第一部到第二部,很明显看到了女主的成长以及导演技术的成熟,最后十分钟特别精彩,拍摄与被拍摄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镜像,让观众迷失在不同的镜头里
2022年9月18日观看。越看越象高级一点的青春片。有点做作了。自传性的作品。
虽然看不懂 但我知道有意义 音乐好好听
Julie说需要更多女主独处的镜头,于是Hogg也情投意合地同多年前的自己一样给足Julie独自处于镜中的时间,以一种全然敞开的姿态呈现过往的创伤与悲伤。电影于此就像一面镜子,处处皆是与现实对应的元素。不仅是向世人揭开自己的勇气,更是敢于直面过去的自信。电影落幕时的“Cut”就是种Move On,作者自己也将因为电影的完成得到疗愈。需要更多像这样敏感又真诚的新作者阿。
10.8 LFF #4 Edinburgh Filmhouse. An ambitious piece of work , following the great condition of Abbas. This two-part structure resembles the great Koker trilogy. Based on the already amazing part I, part II managed to touch the very basic of film as an art form. It’s nothing you could except, it’s greater.
稍显无聊。画面好美!!感觉在奔跑时就可以结局了,后面生日戏中戏“卡”感觉没必要。
比第一部更好,可能是关于电影创作本身的缘故,也可能是在形式和叙事上做了更多尝试,失去爱人的悲伤幻化成了意识流的叙事体验,从主角遭遇的想象、创作和现实中流淌出来,感染大银幕前的所有观众。
观感体验比第一部好 虽然还是一贯的矫情私人化 但整个故事的完成度还是更饱满些 配乐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