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失心病狂

Unsane,疯人院(台),疯·魔(港),荒诞,表演者

主演:乔舒华·莱纳德,克莱尔·芙伊,莎拉·斯蒂尔斯,马克·库迪奇,艾米·欧文,科林·伍德尔,迈拉·卢克利希亚·泰勒,琳达·茂泽,扎克·切利,波莉·麦基,杰·费罗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失心病狂》剧照

失心病狂 剧照 NO.1失心病狂 剧照 NO.2失心病狂 剧照 NO.3失心病狂 剧照 NO.4失心病狂 剧照 NO.5失心病狂 剧照 NO.6失心病狂 剧照 NO.13失心病狂 剧照 NO.14失心病狂 剧照 NO.15失心病狂 剧照 NO.16失心病狂 剧照 NO.17失心病狂 剧照 NO.18失心病狂 剧照 NO.19失心病狂 剧照 NO.20

《失心病狂》剧情介绍

失心病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失心病狂》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一个年轻女人为了摆脱混乱的过去离开了家乡,无意中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面对如何“逃出去”的自我命题之下,对她而言,似乎还潜藏着更大的恐惧 — 她似乎正在失去判断这一切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自己的臆想的能力……影片以一种扭曲的视角和惊人的故事向我们问出了关于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我们的生存本能以及本该保护我们的系统的问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V字猎杀令布拉芙夫人亲亲飞鸟韦恩第一季大梦难忘马尔科姆的一家第六季老有所依海军罪案调查处:溯源直到明天维普啦啦千绪的上学路四大名捕之食人梦界朋友致命感应叫我郑先生青春不言败夺命黄金美国黑帮高校逃生都市惧集牛敞亮还乡与爸爸一起生死线颤栗汪洋3产后调理院新威龙杀阵草莓百分百OVA神秘博士:诅咒之旅超能灭赌师逝者之证第二季

《失心病狂》长篇影评

 1 ) 这部用iPhone拍出来的禁闭惊悚片,是每一位职场女性的梦魇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史蒂文·索德伯格啊。

用一部 iPhone7 plus 进行拍摄,运用名为 FiLMiC Pro 的软件,然后添加入各种特效,配上大热美剧《王冠》的女主角克莱尔·芙伊,于是这部惊悚悬疑片,《失心病狂》(Unsane)诞生了。

史蒂文·索德伯格早已是好莱坞的旗帜性人物。

在年仅26岁时,就拍出了大师级的佳作《性、谎言、录像带》,凭借该片拿下第4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2000年时,他凭借《永不妥协》、《毒品网络》两部影片风光无限,两部影片双双进入奥斯卡最佳影片,凭借后者,他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在历届奥斯卡中绝无仅有。

史蒂文·索德伯格能够很好的平衡电影的艺术和商业属性,他破天荒的利用全明星阵容拍摄了《十一罗汉》系列,为商业片制定了全新的分账模式。

而后的《十二罗汉》、《十三罗汉》均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收益。

史蒂文·索德伯格的电影中充斥着的多变风格和对现实的严肃反思。

其片中的角色设定非常独特,常爱关注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生活境况。

《失心病狂》无疑是史蒂文·索德伯格对于自我的一次全新挑战。

影片讲述一位在异地打拼的女白领索耶遭遇的恐怖经历。

影片在第一幕建立了非常不错的悬疑氛围,索耶在工作和生活中备受挤压,导致她时常焦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她原本希望获得心理治疗,不料却被关进了精神病医院看押。

医生对她的解释不闻不问,她处于崩溃的心理状态让她暴戾无常。

看押的程度不断升级,看押的时间不断延长。

以至于到后来观众都分不清索耶到底是真的精神分裂还是被人陷害。

特别是当精神病看护大卫出现时。

索耶疯狂的发誓,大卫是一直尾随跟踪她的变态狂,在家乡不堪肆扰的索耶选择离开朋友和家人,远遁他乡逃避大卫的死缠烂打,骚扰侵袭。

可医院并没有查出大卫的个人问题,认为只是索耶希望出院逃避治疗的胡搅蛮缠。

渐渐的,观众和索耶都陷入了一种正在失去判断力的危险泥潭之中,到底这一切是真实的存在,还是索耶自己因为缺乏安全感的臆想呢?

《失心病狂》的前半部分一直在铺设悬疑,引发困惑,拉伸剧情张力。

一个弱女子被关进精神病院,孤立无援,无法逃走;更可怕的是到后来,连观众都对她的精神状况产生了怀疑,那种不信任感是影片传达出的最恐怖之处。

《失心病狂》的前半段极为抓人,史蒂文·索德伯格利用 iPhone进行了各种拍摄角度的尝试,大量的非规则取景,

中景和特写景别占据了大量篇幅,固定机位都是那种带有“记录”性质的偷拍视角,移动机位是类似《闪灵》中,走廊场景的“稳定器”式跟拍,

全片最惊艳的当属索耶意外服用大量致幻药剂后,产生的撕裂特效,叠影,虚化,高饱和的画面,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视听刺激,

简直要逼疯了观众!

所有的拍摄角度选取都是为了营造封闭空间内的焦虑,无论是故意压低天花板的走廊,还是狭小的看护室,办公室,亦或最后一幕的单独禁闭室,都在“高角度,小景深”的取景镜头中显得压抑和恐怖。

《失心病狂》的第三幕戏值得商榷,男女主角两人在禁闭室的大量对白一下子降低了前面的节奏,悬疑也逐步揭晓,剧情仿佛走入了平淡期。

史蒂文·索德伯格在这里猛得把影片带入了另一种类型中,男与女的对峙,双方的较量转化为语言的攻防,心理的纠葛。

类型的突然转变带来了不适,但也扩张了影片的广度和深度。

片尾,索耶虽然摆脱了噩梦,却在平常的生活中时刻警惕,那些困扰她的幻觉还是会侵扰她的生活。

她急匆匆逃离餐厅,回望时的惊恐状成为影片的最后一帧画面。

《失心病狂》是聚焦社会女性的心理惊悚片,它用一个高度提炼,略带惊奇的故事展现了普通白领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容易遭受的骚扰。

公司上司的“潜规则”,医院男看护的毫无尊重,大卫这种跟踪狂的无处不在,就连影片中的大多女性角色也是负面的,从医护人员到管理层,那些女性似乎并没有给同为女性的索耶提供差别化对待。

另外,本应该对索耶提供保护的警察系统在片中也变得敷衍失效,律师团队对于这种案件也提不起半点精神,倒是影片中透露出的,这类精神病院为了骗取保险而故意把正常人拖延在医院进行治疗,以便赚取治疗费的“拍案说法”让人为之一震。

《失心病狂》有着社会的脉络,现实的肌骨,在加上点悬疑的内里,配合史蒂文·索德伯格玩心大发的拍摄,的确看点十足。

其实,就冲着史蒂文·索德伯格的金字招牌就可以放心入坑了。

毕竟,他可是史蒂文·索德伯格啊。

 2 ) 有多少变态披着“暖男”的外衣

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张大户今年春节,陈可辛导演用手机iPhoneX拍摄的短片《三分钟》,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

有人认为这是大势所趋,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摄像技术日新月异,专业摄影机摄像机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低了。

原本需要非常专业设备才能完成的拍摄任务,现在手机上就能够实现。

同样也有认为这是哗众取宠,用iPhoneX拍摄只是噱头而已。

短片《三分钟》光成本就有700万。

iPhoneX是整个短片里边最便宜的配件。

各种支架、图像转换器、镜头、监视器全都价格不菲,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

虽然用iPhoneX拍摄,只是为了达到广告效应,噱头大于实际。

但是也让人们看到了用手机拍摄电影的可能性。

奥斯卡名导索德伯格就用iPhone7plus拍摄了一部在影院上映的真真正正的电影。

(这不是第一部用手机拍摄的长片,第一部是2015年肖恩贝导演的《橘色》)。

《失心病狂》

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算上片头片尾总长度只有7分钟。

《失心病狂》长达98分钟。

《三分钟》在网络上播出,《失心病狂》在院线上映。

相同的是《三分钟》和《失心病狂》都选择了iphone作为拍摄工具。

在问到导演索德伯格为什么选择使用iphone作为拍摄工具时。

索德伯格表示:和笨重的摄影机相比,用手机拍摄更加的自由。

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把镜头放在我想放置的位置。

确实如导演索德伯格所说,传统的摄影设备及其笨重,在换场的时候需要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而用手机转换速度就非常的快。

在本片中饰演跟踪狂大卫的乔叔华莱纳德也表示:缩短场景的变换时间更有利于演员们入戏。

索德伯格还表示:用iPhone拍摄本片只用了两周时间就拍完了,如果使用传统的摄像设备预计会花费数月的时间。

用iPhone拍摄的《失心病狂》和传统电影有什么不同呢?

据张大户细心观察,首先整部电影很少用到大远景和全景的构图,绝大多数都是近景和中景。

因为演员们离得很近,就感觉画面上特别的满。

还有就是夜间和灯光昏暗的场景,画面上颗粒感很强,有点伪纪录片的感觉。

这就是用iPhone拍摄给我感觉到的不同之处,至于用iPhone拍电影是大势所趋还是昙花一现,我就说不好了,有利有弊吧。

利的是缩短了很多时间成本,让拍摄进程加快了许多。

弊的是丧失了很多大银幕的优势,没法展现那些宏大的全景镜头。

(也许随着科技的进步能克服这点)。

索德伯格表示:自己很喜欢这种拍摄方式,下一部电影也将使用iPhone拍摄。

说完了iPhone拍摄这个点,再来说说本片的情节。

我不剧透,就说一下本片的背景。

《失心病狂》还是挺有风格的,有些扭曲混乱,主打心理惊悚。

索耶一个年轻女孩,在银行上班,表面上一切正常。

但是随着剧情的推动,我们发现这个女孩好像有点“不太正常”,心理有些问题。

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索耶找到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但是却意外的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而她在精神病院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暴力倾向,口口声声的说自己没病。

(有病的人都说自己没病,到底应该怎么证实自己没病呢?

真是一个可怕的难题。

而且索耶还坚定的认为一个名叫乔治的护工是跟踪了自己两年的跟踪狂大卫。

这个跟踪狂大卫是个十足的变态,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是个“暖男”,给索耶送花,送早餐,表现的无微不至。

其实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索耶的生活。

索耶为了躲避跟踪狂大卫不得与背井离乡放弃原来的生活,天天神经紧张。

像这种变态,披着暖男的外衣,打着关心别人的旗号,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虽然没有电影中表现的那么极端,但也影响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

究竟是索耶确有精神疾病还是精神病院为了骗取保险,完成业绩,强制健康人入院治疗。

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观影过程中纠结着。

不过还好,索德伯格好像也并不想一直让看客纠结着。

影片进行到一半就给出答案,整个影片的风格也从心理惊悚转变成了典型的美式恐怖。

总之一句话,万恶的资本主义美帝没有好人。

目前豆瓣评分:6.6分

Mtc媒体评分:63

张大户评分:7分彩 蛋马特达蒙在本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算是支持好朋友索德伯格。

 3 ) 风格处理上太过漫不经心

不久前看过一部用iPhone手机拍摄的电影《橘色》,色彩与质感比不上高清摄影机,却能捕捉到难以置信的真实感。

索德伯格这部新片同样具备这个优点,而且还运用上广角镜头,改变常规的空间画面感,展现出主角眼中光怪陆离的疯人院环境。

故事情节尚有不少新鲜感,悬念设计头头是道,不过多种类型的杂糅让人在观赏时产生不适的突兀感。

感觉导演在风格处理上太过漫不经心,没能形成一气呵成的连贯性。

剪辑与对白设计充满复古味道,像90年代的美剧譬如《X档案》,在貌似稀松平常的现实生活里挖掘出意想不到的荒诞感,更出色利用主观视角,逐渐营造出细思极恐的惊悚气氛。

这种手法跟他多年前的一部《气泡》如出一辙,不过这部新片有更接地气的商业味道,疯人院骗保险这种话题显然具有强烈的抨击意味。

女主角演绎得相当出彩,以及那个让人猝不及防的结尾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4 ) 感觉自己要疯了

《失心病狂》二刷了,还是那么刺激,尤其喜欢中间吃错药发狂那一段,前面看到认真,真的感觉自己也要疯了,小黑哥死的太冤,尾行男为爱“痴狂”,中间尾行男装修理工害女主母亲那段,转场太快还没反应过来看到最后才明白,女主波折反杀,只能说干的漂亮!

每一个精神病患者都说自己没有病,那么你有病吗?

我有病……

 5 ) 探討蠻多面向的,覺得適合法律系的來看一下

我喜歡看驚悚、恐怖片但非常討厭靠特效、突然衝出聲音那種低端驚嚇電影不僅完全不可怕,還搞得很不開心所以當在Google看到簡介說這部片嚇人的點不是特效突然衝出來的可怕是讓你一直燒腦、有後勁、晚上睡不著的那種可怕我就直接決定看它了 -導演用Iphone與他人生中短短的十天所拍出來的精神病故事手機視角的緣故 讓整個畫面看來更壓迫、更變態劇情部分滿燒腦的但其實就只是精神病院類電影幾乎都有的特質讓觀眾一直猜:到底誰才是正常人最後結局也是滿出我意料之外的演員的演技都很在線 還有麥特戴蒙出來插個花每個看起來都像有病,猜不透、摸不著 -這部電影如果不只當爽片來看其實它也談了很多東西網絡社群、科技所提高的生活風險恐怖情人的應對一個人面對生活,做自己與迎合他人精神病患者的社會處遇、人身自由的限制等等的更延伸一點也可以討論刑法不定期保安處分的妥適性滿推的啦

 6 ) 两手都想抓,两手都没硬

为了iPhone 7拍摄,和导演,给的4星!

大导演 Steven soderbergh作品,前段刚看完他的Logan Lucky(《神偷联盟》),觉得非常不错。

但是今天这部,看完感觉力道不是很够啊!

1. 全片用iPhone 7拍摄,噱头挺足,整体视觉效果还是可以的,精神病院里的阴郁,和院墙外颜色饱和度极高的蓝天,各种俯拍仰拍,这类基本功就不说了;2. 我全片都在纠结,这到底是真实发生了,还是只是女主的幻觉?

3. 全剧两条线:1)美国精神病院的骗保骗钱黑暗行为;2)女主被变态跟踪狂致命骚扰行为。

我觉得,随便一条线,拎出来都是精彩故事,不要说好莱坞电影不流行揭露社会现实,该导演2000年的《永不妥协》就是揭露社会黑暗的,我女神朱莉亚罗伯茨还因此拿了小金人。

同样,另一条线,作为压力山大的职场女性,被变态跟踪狂骚扰到快得精神病,远离亲友逃到另外一个城市仍不能逃出魔掌,还要面临上司的潜规则... 这些很现代化的社会问题,对于该导演来说,应该更是驾轻就熟,毕竟他1989年就拍出了斩获奥斯卡奖的《性、谎言、录像带》。

那为什么要杂糅两条线在一起呢?

弄得感觉,两边吃力不讨好,故事都没讲透彻。

郁闷!

4. 女主动不动就暴走,不知道是用力过度,还是到了那份上确实会容易狂躁。

可是狂躁归狂躁,感觉她一个职场精英,全程智商都不是很在线啊!

一个这么容易暴走和智商不在线的人,最后在禁闭室突然想出来让变态跟踪狂当着她的面fu*ck其他女人以证明他对自己的爱,用以击溃对方心理,这种龌龊的高招,她怎么想出来的?

😴anyways,看得好不过瘾,感觉有点高开低走... 容我写一篇高开低走结尾仓促的影评...

 7 ) iphone拍摄真的有必要吗?

一开始想去看这个片就是因为全程iphone拍的,抱着一种到底iphone这种手段对全片有没有用,还是只是噱头的疑问去看。

有噱头是肯定的,但用的好不好,有没有必要?

我全程抱着这个疑问,虽然有些段落确实因为是iphone拍摄的原因,效果很妙,当我个人觉得大部分时间里,手机拍摄的劣质感很突兀。

事实证明,iphone拍摄在本片大部分时间里是没必要的。

这片的形式和《女巫布莱尔》是两种意义。

让我想到,刚好今天空闲时间看的《机动警察剧场版2 和平保卫战》的花絮,花絮里面,押井守谈到对CG和anime结合的用法。

在那个年代CG和anime是很难结合的,无论怎么用都会感觉CG很突兀,典型的例子就是《骷髅13剧场版》里,80年代anime惊世骇俗的CG片段。

于是鸭子就跟CG班研究了一些演出手段,他得出的方式是,让CG成为anime电影叙事的一部分,CG的质感通过一些类似于监视器的画面以及一些后期(摄影)手段隐藏起来,如今看来都几乎毫无违和感。

然后我想到了《女巫布莱尔》,毕竟是全程DV拍摄电影的最经典例子,但这片不会觉得突兀,因为DV成了合理的叙事的一部分。

DV成为了通过某一个角色将事件记录下来的媒介。

这是营造故事真实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形式。

但是今晚通过和某个群群友讨论(有@焚紙樓 在,包括这篇短文也是将我自己的聊天记录改编而成),我确定至少此片所谓的所谓真实感不是好事。

或许确实有在利用iphone的特性,营造一个真实又阴森的疯人院环境,但我觉得实际上南辕北辙,弄巧成拙。

就是因为很突兀。

因为iphone没有像《机动警察2》那样将CG融入叙事,没有像《女巫布莱尔》那样把DV融入叙事。

我一开始以为这片的iphone会以偷窥视角拍摄,但发现并不是。

很多地方都用了很客观的镜头,恰恰因此而微妙。

因为这种我们习以为常就是为了拍摄日常事物的拍摄工具,却在装作自己不存在,跟其他电影的摄像机一样。

你越是摆出客观的视角,越是想要隐藏自己,但是露马脚的地方越多,越突兀。

无论那种色调,还是分辨率都在提醒我这是iphone,故事里有“拍摄”这一概念。

除此之外,我个人把iphone、DV这种成本低的拍摄方式和同样是成本低的8mm胶片拍摄方式分成两类。

因为iphone和DV是一种人人都能用,或者家用拍摄设备,8mm不是,至少现在不是,以前许多学生都喜欢拿这个拍独立电影,但现在无论是微电影还是独立电影,业余爱好者大多数都不会用8mm了吧?

8mm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是太过遥远了。

iphone和DV这俩是人人都能用的这种普及程度,造成一种效果就是我们太熟悉这个东西了,也太熟悉那种拍摄效果了,《女巫布莱尔》正是因为我们熟悉的那种拍摄效果出现在合理熟悉的叙事上,所以DV才不突兀。

那么,里面一些效果还不错的片段是否只有iphone才能拍的出这种效果?

比如女主角在凌晨逃亡,以女主角为第一视角,在蓝色色调的森林里跌跌撞撞,劣质画质中充满迷幻感的那段。

肯定不是。

至少林奇在8mm时代已经实验过了。

这片本质上不是什么实验片,只是为了好玩而已,2D电影的实验挖掘早就已经饱和了。

据群友说,索德伯格用iphone只是因为简单好用,而且下一部片还打算用。

我觉得真的没必要花在这种事情上了。

如果是“简单好用”反而削弱电影本身,真是得不偿失。

 8 ) 评分太低了,可能是IPHONE的锅

首先必须吐槽这个手机摄影,鸡肋一般,索德伯格是想证明和表达什么?

证明用手机也能拍出不错的恐怖片?

还是要给其它恐怖片导演立个技术方向?

除了片里那处晃动的画面叠化处理和部分广角镜头外,其它部分甚至可以说手机摄影给这部电影拖了后腿。

其次说电影本身,豆瓣的影迷对恐怖片实在太过挑剔了,这部电影的剧本属于小成本里的上乘之作了,不仅有完美的商业片节奏,不冷场,时刻有悬念,而且人设和剧情走向都完美还原了以前那些经典惊悚片里的元素 。

甚至在对白上也有所拔高,比如女主角在禁闭室怂恿大胡子强J小辫子时的那场对白,将一个跟踪狂内心肮脏的想法扒的一干二净,感觉这部分的一些对白可以拿过来做精神分析题材电影的教科书了 —— 从大胡子角度来说,内心防线被女主毫无掩饰的脏话一点点逐步击溃,最终爆发并不是毫无道理。

再者就是电影营造的那种神秘病态的氛围,说实话这种氛围营造真的是好久没有在惊悚片里见过了,没有一惊一乍,靠音效忽悠人的桥段;时刻潜伏的危机感,无法信任的周围人,孤立无援的境界 —— 这些经典的环境渲染都是欧美心理惊悚片才有的特质啊!

还记得01-10年欧美心理悬疑片井喷的那段时间么?

《禁闭岛》《孤儿》《致命ID》等等一类,这片要是用摄影机拍,放到那期间质量也丝毫不差。

 9 )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

3:00am,刚看完电影,豆瓣对于恐怖片想来是带着有色眼镜的,看完片子后第一时间在豆瓣搜了一下评分,很低。

这部片子前期了解的不太多,剧情拍摄有很多瑕疵,但是给人带来的感觉确实很压抑,我觉得是一部好片,有时候看电影是看一种感觉吧,恐怖片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完结后的高潮感,没得必要去扣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和每一个不太符合逻辑思维的剧情,只是enjoy,别把自己搞得太累

 10 ) 暗恋是种病

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之中,暗恋无疑是一种很痛苦的存在。

梁山伯在得知祝英台是女人之后,得了相思之疾,终至死于非命。

文学作品里,这样的爱情故事被渲染放大,于是有了化蝶的唯心主义浪漫。

暗恋一个明知不喜欢你却仍然终日萦绕心头难以放下的人,更当是一件加倍痛苦的事。

暗恋一个大家都知道不会喜欢你,但是却满脑子自以为对方很喜欢自己的人的时候,那就是病了。

索德伯格的新片《失心病狂》里的暗恋就是这后一种。

《失心病狂》的整体完成度其实很一般,甚至很多人物行为逻辑是不具有现实性的。

影片的唯一可取之处即在于对暗恋这种情感的极致推演,暗恋到了这种程度,已经不仅仅是病,并且成了女主角整个人生里的噩梦。

在每一段暗恋的过程中,暗恋方总会错误的把对方无意义的行为放大,当成是对方对自己的爱。

在影片中,女主角索耶在一次家庭护理中,为大卫的父亲进行治疗。

所谓治疗,就是对大卫瘫痪的父亲说话。

久而久之,大卫爱上了索耶。

索耶出于职业的行为,在大卫的眼里全变成了爱情。

这很像今天这个网络时代里的男女关系递变。

在微信,或在QQ,我们认识了某个人,如果恰巧对方是人间绝色(在你眼里),再恰巧对方也不排斥你(网络空间里有时候宽容度可能会更大一些),相互有了交集。

两人开始无话不谈,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到形而上的宇宙万物。

天长日久,依赖性悄无声息的蔓延至全身每一个细胞。

一种错误认知可能就会出现了,这种错误认知往往发生在男人身上,如同影片中的大卫。

有了错误认知的大卫开始尾随索耶,在大卫的眼里这依然是爱情,哪怕这种行为已然成为跟踪狂似的病态,在他的心理认知上却很容易把这当成是为了爱情的付出。

影片最后的禁闭室对谈,很清晰的交待了大卫的这种自以为是心理。

这同样很像如今的网络时代爱情。

一方把对方与自己的关系误认为爱情之后,可能就会把关注对方的朋友圈或者空间当成是自己的爱情付出。

在暗恋过程中,自我催眠会让我们忽略了这一行为的严重性。

对方并不知道你对她的暗恋,这无伤大雅。

而一旦对方知晓你是喜欢她的,那你每一次的留言或是点赞,必然都会给对方造成困扰。

这种困扰,一如影片中大卫对索耶的跟踪。

暗恋,到了这个时刻,便有了骚扰与被骚扰的成分。

索耶得知被跟踪后,变得精神恍惚,找了当地的心理医院咨询,于是更大的灾难发生了。

这之后就是常规类型片的发展套路了,密室求生的戏份开始上演。

直到禁闭室的高潮戏,索耶对大卫吼出振聋发聩的真相,大卫的心理崩塌了。

崩塌了的大卫,理智开始失控,索耶看出了大卫的失控,成功扭转局势化险为夷,终于逃出生天。

不久前,在公众号的推文里,我发了一篇短小说《国色》,有些人表示没有看懂。

很简单,《国色》便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

暗恋,成为一种病症的时候,便不再是一件美好的事。

于己于人,都是不妥。

于己,自我欺骗。

于人,成为困扰,甚至成为骚扰。

而这一切被顿悟的时刻,如同大卫,整个人生都不好了。

在《失心病狂》里,索耶是没错的,长得好看(在大卫眼里)并不是罪。

原罪是大卫的自以为是。

索耶不存在要去爱大卫的理由,更不牵涉社会责任与道德批判。

如同网络时代,爱上了一个自以为对方也喜欢你的人。

责任只在于暗恋的一方,被暗恋方完全不存在任何的责任与义务,也根本不需要承担这一切。

一旦暗恋者的行为给被暗恋者带来了生活困扰,那就是病了。

病了,得治。

《失心病狂》短评

有吓到

5分钟前
  • 毛病小精灵
  • 还行

1.低画质,颗粒画面,特殊比例,后期调色,打造出逼仄的空间,;2.仰拍,大量特写,中近景搭配,偷拍,营造不安的氛围。3

6分钟前
  • 鱼剑
  • 推荐

结尾加分 foy表现不错

10分钟前
  • 经年
  • 还行

故事沙雕,拍摄粗糙。您都航拍了,干嘛不打光…Claire Foy不错。

14分钟前
  • m
  • 还行

和小段一起看

19分钟前
  • 职业气象预报员
  • 还行

拍的挺好看,一环套一环,开始看不出来要表达什么,后来女主去看心理医生,但不知道怎么的就被困在精神病院24小时,打911召来jc也没人管,后来攻击护工和病友被建禁7天,原来女主发现一个男护工就是曾经的跟踪狂,但没有人相信她。同房好心男2用手机被女主发现,要给自己妈打一个电话,后来女主妈来了,招来了jc和律师都没有解决。男主给女主用了迷幻药,还将男2吸d而关4周的还有1周就要出院的毒死,女主的母亲也被杀,女2也被女主利用被男主抓来后来用刀片割伤男主,后也被男主整死。女主后来逃出后还是被男主抓上车,由于看的字幕和声音不匹配,后面看的有点乱,跟踪狂的电视剧以前演过类似的,想想都很恐怖。最后精神病院事件暴光,半年后女主仍然有心理阴影,看到长的相男主的也拿刀过去,如果把那个人杀了,再被关精神病院的结局就

22分钟前
  • lostmore
  • 力荐

某种程度应该是拍出了女性的那种特定的恐惧 但看的时候非常不适

27分钟前
  • dorayaki
  • 还行

Le parti pris formel intéressant participe pleinement à l'instauration d'une atmosphère anxiogène par le biais de ces images granulaires tournées entièrement à l'iphone. Cette modestie technique et facilité logistique priment également sur 1 écriture scénaristique à l'apparence faussement ambivalente. Plus une recherche expérimentale.

32分钟前
  • KUMA
  • 还行

索德伯格有些细节还是很轻率

33分钟前
  • RITA
  • 还行

iPhone,结尾定格画面,马特达蒙

36分钟前
  • 西南北
  • 推荐

你爱的只是幻想中的我,别说你变了,那也是一部分的我,只不过你当初不知道而已。

38分钟前
  • 点击即刻爆炸
  • 还行

可怜那个惨死的黑人小哥……

42分钟前
  • 帕格尼尼
  • 还行

散得一逼

46分钟前
  • 汉隆剃刀
  • 较差

自私之爱和机制缺漏的双线排布,剧情中规中矩,手机视角算特别,音乐迷离、年代感强。

50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虽然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不过很喜欢这个调调 虽然是新片 不过感觉上有点稍稍年代感

53分钟前
  • 天边
  • 力荐

喜欢广角镜头的失真和全片无时无刻不在的偷窥视角。粗放但不粗糙。

54分钟前
  • 红喑
  • 推荐

开篇还挺吓人,当一个正常的人被关进精神病院,如何才能脱身?后半段故事突然变了个方向,成了和变态跟踪狂对决。整体节奏也挺稳,可看。但这可是索德伯格啊。iPhone拍摄倒是没太注意。

57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还行

精神病院只是让轻微的精神病患者意识到自己并非真正的精神病。

58分钟前
  • 影观
  • 力荐

看得窝火,很不舒服

1小时前
  • VeraC
  • 较差

How come ppl dont like this?!! Claire Foy is freaking amazing!!! 复刻尼克病院的感觉加上80s惊悚悬疑 srsly what more to ask for?!! It's so complete and well-done!! (以及Sawyer/Jacob是索德伯格最爱的lost角色吗哈哈哈!)

1小时前
  • Säg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