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

Kontinental '25,二零二五年的欧陆,Continental 25,欧陆慈航2025(港)

主演:埃斯特·通帕,Annamária Biluska,Marius Damian,伊林卡·马诺拉切,瓦娜·马尔达雷,谢尔班·帕夫卢,阿德里安·希塔鲁,加布里埃尔·斯帕休,阿多尼斯·坦察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语言: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德语年份:2025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剧照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长篇影评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短评

最后一part宗教的部分减分了

10分钟前
  • 寇国威
  • 推荐

延续上一部的主题,虽有些重复但更具攻击性了。尤其借完美的日子讽刺虚伪白左那段我真的想给满分

13分钟前
  • 💞YAYRA💞
  • 推荐

我把良心掏了出来,你们快看啊。。出现过两次的恐龙乐园,太可爱了啊

17分钟前
  • hlses0
  • 还行

+

18分钟前
  • blood orange
  • 还行

很好地描绘了欧洲精神:光说不做

23分钟前
  • Ixniyniyu
  • 还行

hkiff49)iPhone15拍出来的冷峻气质,怪不得这个焦抖来抖去。最近吾友suicide被我送去救活了,和这故事异曲同工,很是神奇。被社会推到非悬崖而是小黑屋的人,会在价值真空里游走。然后找到一个似是而非的钥匙出了这扇门。ineed tobe fucked.永远追随拉肚!

28分钟前
  • OAA_Leia Guo🐨
  • 推荐

#Berlinale2025 柏林太冷,现实太近,我笑不出来。看到了1951年的海报

32分钟前
  • 賽珍珠咬打火機
  • 还行

对不起啊,越来越看不了这种片子,能够欣赏这种创作意识,也能get到这种审美和视听创作,但就真的喜欢不起来哈。

37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幽默

40分钟前
  • 低端喜..
  • 力荐

罗马尼亚强拆故事。太有意思了,2025的欧陆:每月给ukraine捐2欧元,给联合国儿童2欧元,女性生命自由2欧元,gaza2欧元,乡村图书2欧元。充满荒谬的正确和虚假的困境。东欧城市给人的感觉永远那么嘈杂,罗马法学生成为了外卖员,执着于讲无厘头禅宗笑话。神父听人告解还要传教:人没有信仰,就算得了诺奖也是诺奖臭鼬。笑死我了

44分钟前
  • 许多熊
  • 推荐

自动对焦太搞了

45分钟前
  • qw0aszx
  • 还行

“他用铁丝缠绕着自己的颈子,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勒死在了暖气片上”。他曾经是获得(还是参加)过国际比赛的运动员。神父,为什么“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更多;而没有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全部拿走”?看这部戏的时候我更多想到的是布迪厄的《世界的苦难》。

46分钟前
  • 还行

借助祥林嫂式的自述讽刺道德困境背后的无解现实。反复的不停的讲述的委屈感非但没能解决任何实质问题,反而凸显了同情表层之下普遍存在的伪善本性,(禁欲的忧容背后也可寻得刺激的野战),可见批判力度拉满。导演还夹带了略显蹩脚又带幽默的各种“引经据典”。以及与本土社会相关的政治议题讨论,剧本打的相当满。柏林最佳编剧银熊奖归属,值得一看。

51分钟前
  • 姜戈
  • 推荐

四星半。不及《世界末日》但仍然令人动容。自动对焦拉风箱又如何?这反而提醒我们这是每一个买得起iPhone标准版的人都有技术能力拍出来的电影。我们缺乏的是拉杜裘德极具穿透性的观察,以及对何为真实的思考。本片基本上是对欧洲社会问题最伦理的观察视角。可惜的是那些有点洪常秀的桥段…

56分钟前
  • 逃出熔炉
  • 推荐

裘德片中的欧洲是道德沦丧的,与此同时在iPhone代替眼睛的今日他还要提醒观众:睁开你的眼睛看看吧,世界如其所是。如果你觉得荒谬,是因为世界如其所是地荒谬;如果你觉得可笑,是因为世界如其所是地可笑。

58分钟前
  • MManuel
  • 推荐

一个社会事件荡起的涟漪,在一般人,尤其是善良的好人心中会产生何等的冲击。拉杜裘德继续用愉悦的方式亮出锋利的匕首,直指复杂的个体样态,在一场场心灵碰撞的对话中,继续混沌人间。酒吧那场戏,每想看清后面的海报,自动对焦就立刻模糊加重,全片最幽默⋯

1小时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推荐

手机拍摄,固定镜头,台词,即兴发挥,现实社会当下的一些议题,精神困境等。以一个困境开始,然后散文式地展开。低成本拍摄的可行性。

1小时前
  • Hfilm
  • 还行

延续拉杜裘德这几年的创作,作为当代罗马尼亚电影的代表,他确实能接棒蒙吉、普优,上个时代的罗马尼亚渴望融入世界,但磕磕绊绊,最后发现打铁不能是“自身不硬”;这个时代去逛了一圈世界的罗马尼亚则自嘲“不要太期待这个世界”,发癫、玩梗、犬儒,是这个时代的特写,于是他连拍三部“逢事必怨”,而裘德电影的优点是能把这份怨的来处厘清。本片看似还在拍“当代左派的虚伪”,但裘德确是更近一步地在聊2025年的道德焦虑,女主公务员的身份尤甚,如果没有焦虑,她就不会先后向亲缘、性、宗教去寻良心的安处。战争就在眼前发生,自以为安全的人们却也必然经受道德的考验,是像百年前那样默不作声的绥靖,还是站出来宣示尚存良知,女主的这种分裂、自不察觉的表演,是当下很多人的日常,上个时代的理想与道德被嘘,在这种逻辑下也就成了必然。

1小时前
  • 贵久
  • 还行

借女主和各种人的倾诉交谈罗列特兰西瓦尼亚以及欧陆的种种问题和困境,一遍又一遍,无论以远近亲疏、精神肉体还是灵魂的方式,她的道德焦虑无解,罗列出的问题也像是牢骚。可能是我不明奥义,觉得真寡淡啊。

1小时前
  • 开门见猫
  • 还行

虚伪、圣母、漂浮的欧洲人但凡务点实,今天的欧陆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1小时前
  • 酸汤肥牛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