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看本片就有邵氏当年的感觉,说明这哥们拍的挺成功。
但换句话说就是怎么看怎么像返祖30年的武侠电影。
造型、内容、对白、招式,以及逻辑不通,唯一值得肯定的恐怕只有情怀了。
底层人民先是受压迫,然后机缘巧合之下,跌下山坠入海之类的,遇到得道高僧或武林秘籍,然后顿悟。
再出来虽然还是不主动参与纷争,但遇到忍无可忍之时,就发大招惩奸除恶。
即便是武侠巨著一般也不会偏离这种架构太多,但骨架归骨架,即便每个人都一样,但你是天仙妹妹还是抠脚大汉就取决于添上去的皮囊了。
副手杀帮主篡权,然后既要面对村中其他势力,又要安抚本帮内部事务。
即便如此应接不暇,他还打起了皇纲的主意。
人心不足蛇吞象。
所以狼族不堪一击,双煞也就走走过场。
主要的精力放在帮主之子,钦差御史和黑人小铁匠身上。
偌大的一个中国,如此帮派林立的村庄,居然靠一个黑人兄弟打造兵器,干将莫邪、欧冶子们集体吐血。
而之前毫无功夫的小铁匠,就在换上铁手之后,居然能打碎了最无敌的铜人。
看他在寺庙里也只是天天修身养性,参佛念道,没练过什么内功心法啊。
难道参透宇宙本源了,那就能获得无穷内力。
还真是文体不分家啊。
银狮莫名其妙被掉下来的几块黄金吓到分神,吴彦祖莫名其妙被自己手里的铁链缠住,再加上小铁匠莫名其妙的内力剧增。
结尾的三个一对一都是如此的想当然。
这就是导演表达能力的缺陷了。
本片能让人记住的就是朱珠纹身时的销魂表情,Jamie Chung露出的大腿和刘玉玲敲响板后四面八方云集的黑寡妇们。
花絮:1.RZA的初剪长达四个小时,他原本想将电影制作成上下级(还真是全学《杀死比尔》),遭到制片人Eli Roth的反对,只好大幅度删减。
2.RZA 和 Eli Roth一起研究剧本长达两年之久,讨论故事的每个方面,甚至是每件武器的细节之处。
(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剧情却并不精细,我宁愿相信是删减过多的原因。
)
这是盘混搭菜。
片头很邵氏,前面很昆汀,中间很美国,越往后越好莱坞。
场景很中国,年代很混乱,祖哥很龙套(卧槽真帅!
),美女很三线,玲姐死太快。
语言很多元,配乐很嘻哈,美食很穿越,发型杀马特。
这是在中国戏台子上的一出赤果果的黑人梦!说剧情,虽然是多线并行,但节奏区间太大,情感刻画不深入,逻辑也没控制好,故事没弹力,该用力的地方用力不足,不该用力的地方太迪士尼,该特写的地方却稍纵即逝。
看完就像水煮鱼麻辣牛蛙忘了放鱼和牛蛙,该用辣椒炒的蒸菜却用大蒜拌了,一盘菜没吃出味呢就给你撤了,什么作料辅料调料都放了,就是忘了关键。
开头虽有邵氏重现的惊艳,但越往后越缺了后劲,几条故事线风中凌乱,不幸成为了游泳课老师内裤露出的线头。
感觉是R哥与昆爷(恐怕是挂牌参与)把之前经历里中片西片A级B级Z级片的元素与桥段,揉在一坨低筋面加玉米面的面团里,想蒸出个香喷喷的自创馅饼,结果就像面前摆了20个不同口味的超大泡芙,每个只能咬一小口,初吃时感觉大好什么都尝到了,全咬完了倒像没捞着吃一样有种乏味与不满足感。
本来是个外黄里白很香蕉的片,但到小黑奴被和尚搭救的情节时有点峰回路转,立马升华到中为洋用的那么一层武当派hip-hop般的境界与精神,尤其是刘家辉出现瞬间有股港味溢出,可惜这般风情很快就漂移到了美国西部,在结局打金巨人Tiger哥时才又冒了个气泡。
看到最后感觉平淡中带激凸,激凸中带遗憾。
于是喜欢20个泡芙各咬一口的人觉得它Cult美味,喜欢一次吃掉整个泡芙的人有点怀念黑客帝国的黑客,星球大战的星球,剪刀手的剪刀,下水道人鱼的人鱼,以及TVB的花花和草草等正宗风味菜。
“向黄金时代香港武侠片致敬”,RZA圆梦了,却令伪邵氏迷鸡动,真邵氏迷心痛,内行看热闹,外行扯蛋忙。
另外吐槽一下片中上到70下到7岁全都口语这么棒让人好生羡慕,尤其是刘主持讲佛传道还是用一口粤剧般动听的非普通话时,不得不说铁匠真泥马蕙质兰心,我看了这么多年TVB都不敢完全脱离字幕,更别提用粤语参悟禅机了。
打个哈欠,去睡觉。
早睡才是部Cult片。
风格奇特,好看,爽,特别的B级片,看一个美国说唱歌手认真拍的中国传统式武侠电影真是够怪异的,不过影片本身还不错,就算是烂片,也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有足够特色的烂片。。。
影片角色众多,好多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节奏快,虽然后半段软了一点,前半段可真是看得酣畅淋漓的,打斗一般,不过浓浓的怀旧风格让人不得不喜欢,尤其是对于喜欢看老电影的影迷来说。。。
字幕之后还有个小彩蛋,期待续集,铁拳铁匠和小狮王大战鹰族。。。
導演兼男主角RZA本職歌手及音樂制作人,少時受到香港邵氏電影的影響,對中國文化及思想産生了極大興趣,而此片則是他將歷年來他對東方世界的理解共冶一爐的作品,意於向邵氏老電影致敬。
RZA跟昆汀私交甚篤,曾為後者的代表作之一«KILL BILL»制作音樂,據說昆汀曾為«The Man With The Iron Fists»(鐵拳)提供了不少意見。
大概是兩人的電波相近,綜觀鐵拳總感到一種濃濃的昆汀風,又或者這是代表了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文化都是以這種形式風格呈現的嗎?
先不提東方主義,說回故事,不過老實說,這片的故事沒甚麽好說,簡單直線式的典型復仇故事,幫會、妓院、內閧、仇殺、升級、打敗敵人。
正是這麽一個古典(?
)的故事模式,甚至連仇殺的原因以及當中的人物到底是甚麽也不用深究的發展。
由此看,這片果然是老香港式的武俠片,可是它是西方說唱歌手拍出來的武俠片。
幾個重要角色莫名奇妙地是西方人,片中人物一時用英語,一時又用普通話及廣東話交流;表演者會演大戲又會唱八十年代的粵語流行曲。
同時全片的背景音樂則是HIPHOP風。
當中又有一段主角到寺院跟劉家輝扮演的僧人學習武學及襌道的劇情,無一不將觀眾的思緒指向«標殺令»,不過相比«標殺令»,«鐵拳»是較直線發展的,故事模式也簡單,沒有昆汀的剪接、跳轉,所以我不太同意這是昆汀風的東方主義CULT片。
只是兩者取材及故事主軸十分接近,而且限於背景,導演均是對東方有所謂偏見的西方人,在他們的視角出發,能夠吸取的「東方」大概就是這些了吧,加上音樂制作上難以撇除的關係,不得不讓電影的「味道」相當接近。
同理觀之,他們理解真實「東方」的困難,也許亦是我們難於明白他們理解的「東方」的原因,文化差異終究存在,而這正是産生趣味的因素,將「正常」的故事用「不合適」的手法演繹,當中的衝突造成了審美的落差。
去深究為甚麽片中的女角幾乎都是妓院的妓女,男角都是熱衷打打殺殺的笨蛋,不是不可以,但這片明顯就是努力將這些不深入而膚淺的元素拼湊的混合品,圖個爽快而已。
反而這種設定更方便暴力的表演,色情的張顯,視覺感官的刺激,加上暢快淋灕的背景音樂,除了爽快,就是過癮。
走出戲院便忘了電影的劇情則是另一回事吧。
利申要我評分的話,5/10。
/見毫(奇希切)http://productnotend.blogspot.hk/2013/02/the-man-with-iron-fists.html
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优势,外国人拍中国武侠先天营养不良,难以比肩。
这部电影还算不错,故事还算一个好故事,又加入了国际视野,虽然中国人都说英语、说汉语也打梗,但还算增加一些别样的幽默,整体上还能看下去,也是一种别样的观影体验。
血腥与暴力的镜头不算多,也还在能够接受范围。
只是年代放在清朝,与参与人员的国际化情况有点不太符,放在大唐盛世,国际人员参加应会自然得多。
基本上,你把它当成真人版功夫熊猫就是了人家介绍就是从林村的故事嘛.....我觉得,对片子不满的同志应该去好好学习学习语言了别尽靠着字幕,你偶尔也听听人家到底说的啥...还有我在美国吃过酱排骨.....咕噜肉的味道,不辣...罗素·克劳对鸦片的形容很贴切哈...
首先吐槽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导演亲自上阵扮演的男主角。
这演技那个烂啊,屡屡让我想要拉黑啊立即拉黑。
其次吐槽人名,老外想不来中文名,最后所有人都仿佛游戏角色。
某扮酷男被叫做X blade, 然后神奇的字幕组翻译为叉叉刀,登时就让人喷了。
剧情比较悲剧,不是情节悲剧收场,而是指故事的离谱混乱程度。。。
其实老外拍题材貌似为中国式的武侠,拍得不像也无可厚非,我去就是看个新鲜的。
我一向来对肆意妄为,歪歪出震撼效果的做法都深表敬意。
但是不像之外,也没有自己的风格,不够炫不够酷不够有型,那么我也无法捧场。
只有刘玉玲的戏份算是亮点。
一群中国不知道哪个朝代的人,说着流利的英文,看得我真是非常感慨。
中国古代妓院不是应该穿着旗袍来接客吗。
片子的元素太多了,有杀马特,老黑,老白,中国人,海归,暴力,色情,穿越,就是一部大杂烩,打斗场面一般,故事情节,没什么情节。
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妓女们的穿着了。
惊天脑残电影。
洋人拍中国古装电影,就像地球人拍外星人电影,哭笑不得。
原来,中国人在洋人眼中都是“孙悟空”、“蒙古野人”和“肚兜娇娘”操!
可惜了“角斗士”的出演,英雄总有迟暮时。
顶着昆汀的大名,捎带着各种国内外大牌明星,这片子自然会吸引众多影迷的目光。
看完之后,四个字评论:勇气可嘉。
片子整体不算粗制滥造,各种中国武侠片场景和中国早期武侠片的风格算是给这个片子增色不少,当然,老外造出来的场景确实非常不伦不类,不亚于各种国产烂片,武打效果也算合格,武器的设定也过关。
唯一不怎么过关的,也许就是反面人物那一个个非主流的发型了。
片子里经常出现的香艳镜头也有种香港三级片的既视感。
的确,太认真实在毫无意义,里面的人物一会儿英语一会儿中文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当世界大同了,好像《萤火虫》里的设定一般,老外和中国人和谐的生活在一起。
片子里的点子也算半个原创,一身刺猬装和双手铁拳的设定简单而粗暴,不过,那个铁扇子怎么看怎么像《真人快打》里的武器。
至于那个不求人一般的铁爪,还是那个太极双子刀,都有种“老外眼里的中国兵器”的感觉,话说,那个双子组合,还真的用了“双子座”这个词。。。
要知道,一般武侠里的这种双子组合,其实是夫妻组合,用“couple”更好些。
辣排骨的出现也很有趣,估计是导演喜欢的食物之一?
本片演员方面,本来这个导演想自导自演过把瘾,可惜,他演技实在太没有存在感了,再加上身边都是一帮老演员,他的演技就显得更差了,话说,一个本片主演,再加上著名横肉脸弯刀男Danny Trejo,最后凑上那位暮光女,这个面瘫三人组如果去拍部言情片,绝对会成为影史最有趣的事件之一,呵呵。
至于其他演员,这片子里的太监终于不是武功最棒的了,可惜了那张看上去好像很强的脸。
另外,其他各种人物当我看片尾介绍的时候,感觉有些人物毫无印象,非主流造型害死人啊。
本片还一大特色就是武打场面配英语说唱,很不错的尝试,以后就不要再试了。
本片武功最好的居然是那个老外肌肉男,还好似X战警一般搞了个金钟罩铁布衫,不过,最后没有用经典的对付铁布衫的招数来打败肌肉男,让我有些失望,看来这位老黑导演没看过大陆武侠片,不然他一定会喜欢那个破掉铁布衫的方法~这一次,黑人说唱歌手导演拍出来的中国武侠,中国导演也应该拍个西部片或黑人帮派片来回应下。
本片1500万美元的成本,全球票房1800万,不知道这位面瘫老黑该哭还是该笑。
哈哈哈哈哈哈
2012.12.10
哈哈好欢乐~音乐很好听!!!!其他的,,表示无语。。。。。。。。。。
充斥着漫画风格。
服装很棒 演的最好是银狮 就是英文又夹杂普通话和粤语很怪异 居然没有我喜欢的铁拳人物!!!
不明,也没觉厉
超级烂片大杂烩啊,不过我却看得津津有味,血啊肉啊喷溅什么的好开心啊!罗素的刀不错,吴彦祖的酱油也打得太明显了,刘玉玲宝刀不老,实在接受不了剧中人什么话都有,而且字幕组太不敬业了!配乐中居然还有阿里山的姑娘哈哈哈!
回国前专门去电影院看了几遍这个,那种感动的心情,就和走在路上看到一个黑人身上纹着诸如“我是猪”之类纹身的心情一样难以言喻
刘玉玲的打戏精彩度直逼当年的杀死比尔!但有个严重的问题是其他人的打戏都很像网游,另外19世纪的花柳巷放的基本都是八十年代国粤语怀旧金曲这事真的不要紧......么?
很久没看到让我欢喜的暴力美学了. 赞一个!
东西结合的怪胎
开头结尾致敬邵氏电影!这么一部乱七八糟的电影!巴蒂斯塔!加特林机枪!看完电影我也凌乱了
烂的出类拔萃。里面竟然有歌曲阿里山!
这片用东北话来说就是der
真无聊
这是概念电影么?典型的老派邵氏电影风格又混搭了一堆的外籍人士,配乐台词也有点太凌乱了,台词还来英文的,我真的凌乱了
吴彦祖弱爆了!
完全体现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龙
又见白眉神一样的飘过
一星给画面、一星给音乐、两星给字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