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刷豆瓣的時候看到右邊的廣告可以在線購票,記憶中是27號才要上映,趕快看了一下原來27號是臺灣上映日期..於是有了人生第一次在豆瓣上購電影票的經驗.週六中午場,準時到達放映廳.隨行杯帶了一壺茶水,安靜的欣賞全片.影片在拍攝的時候名字叫做<臺灣有個好萊塢>,不知道到臺灣上映的時候還會不會沿用這個名字,總覺得到這邊改名改的比較失敗了.顯然這是一部向曾經臺灣風光一時的台語片致敬的影片,雖然是以一位阿公的回憶錄形式拍攝,穿插著阿公阿嬤的年輕時的浪漫愛情故事,但還是不能作為主要劇情來宣傳的,畢竟這不是一部愛情片啊.拍攝的時候一直有關注,因為我家二姐天心在裡面有演出,但是整場片子看完不覺有些失望,雖然是叫特別演出,但是這戲份也太少了一點吧?倒是沈海榮的加入讓我眼前一亮!看瓊瑤劇長大的孩紙表示還是很喜歡這位戲骨的!至於藍正龍,外表不用說,一個字帥!安心亞不熟,感覺戲演的一般,還是花瓶演員..劇情方面,天后一出場,美翻了!然後"寶島曼波〜曼波寶島〜"音樂一響起我就笑了!但為什麼用國語唱?!一部講述台語片的故事全部對白都轉成國語配音果然遜色很多><以至於很多橋段失去笑點.不知道廣電局的病根什麽時候才能治好..攤手攤手╮(╯▽╰)╭不過對於懂臺灣的人來講找到這部片子的笑點無壓力!\(^o^)/不管是找fu還是聽到蔣美月的名字下意識敬禮的橋段,都是那種台客才會理解的笑點.總體來講這種小成本的本土片拍攝和宣傳的時候造勢力度都太小,檔期又不夠好,(正好是春節和情人節的時間段)恰逢這邊哈比上映,夾在哈比雲圖電梯驚魂這種大片和純屬打偶像牌的西遊在一起101求婚中,很辛苦吧!有那麼一點點香港文藝片的感覺--即不會很文藝,有點無厘頭橋段..而二姐飾演的金月鳳看似是一個耍大牌的明星,其實是一位很懂得感恩的人!有點本色出演喔!(偷笑).在舞臺上阿公阿嬤跳舞的橋段是全片最唯美和浪漫的!總之本應該四星的影片由於後期重新配音和更名的原因忍痛割掉一星,其實全片還是值得靜下心來看看的!片子是一部獻禮片,但是範疇有些專,所以註定不能像艋舺和當年的海角七號那樣輝煌了,甚是可惜.不知道電影公司能不能在後期再造造勢,畢竟我可不希望再有一個人包全場的情況了..
影片中的故事也是黑白片时代中那么天马行空般的热闹,有亲情,爱情,友情和恩情。
蓝正龙果然帅哥,港式卡通人物般的外形,那份一见钟情下是跳墙进来的蒋家小姐,呵呵,如果生哥不对她一见钟情的话,怎么没完没了流鼻血呢?
小孙女的声线过于嗲气了,其他的我认为都还好。
有时爱情就这么小清新小美好,我只有和你时才自在,多么美丽的誓言:你导我就演!
人生只有一次,我就为你独活。
没有交代二人的家庭背景,但是他们好合适,他们的爱情见证了黑白片时代。
篇幅实在太长,有些拖沓,但是故事情节很♥
『阿嬷的梦中情人』无意中看到这部很赞的台片,可惜生不逢时,2013年时,前遇西游降魔,后遭霍比特人1。
本片导演率领剧组从开发剧本取材取景拍摄,好像回到过去走了一遭,发现这一趟沿途所见所闻可比一部珍贵的历史。
这部电影让过去的一切美好都活了过来,也让人重新检视台湾电影发展史上的起起落落 。
【8或9分】
阿嬷,一个让人很有亲切感的称呼,一看就是台湾电影,台语的说法,有很多跟潮汕话很像,特别是每次听阿信讲台语,虽然有种土土的感觉,还是亲切得想发笑。
之前看《低俗喜剧》了解了一些制片人的内幕,这一次男主角是一个编剧。
而且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王牌编剧,可惜,编剧只能是幕后,风光的永远都是镜头里的男女主角。
1956年台湾电影揭开了台语片风起云涌的黄金年代,当时的电影创作元素天马行空、疯狂奇想,堪称台湾影人大展激情与梦想、狂热而美丽的时代。
而影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衍生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在“我”的外公的回忆中,他和外婆的爱情故事慢慢铺展开。
去年开始,我的外婆也是开始要进入老年痴呆了,这是医不好的一种自然病,亲人只能看着他们渐渐地失去记忆,对至亲至爱的人都不认识了,或许,下一次回家,外婆会将我彻底地忘记,她会问你是谁,即使告诉了她,她也不知道我们是什么关系,她的眼神变得呆滞,她的动作变得缓慢,她的表情变得僵硬,童年和外婆的时光好像变得很远很远,怎么能说老就老了呢。
致敬老电影,致敬我的外婆,致敬每一对恩爱到老的夫妻。
很诧异这片子在豆瓣上的评分。
女主角演技浮夸不说,整个剧情无非又是天真无邪可以让你赢得男猪脚、天真无邪可以让你当上女猪脚、天真无邪可以让你毫无非议地拥有一段感人的爱情。
我看到了女猪脚是如何上位的,体会不到她真正付出了什么努力,体会不到她真正有什么特长,只是因为童年的那点阴影?
就值得无条件可怜,去疼惜她?!
而真正的金月凤呢?
没有过多的刻画,我反倒因此更相信她的隐忍、她的刻苦、她的坚强以及她的深情。
我不建议大家把它当做一部爱情片来看,尽管在许多方面它呈现给我们的确实是爱情的状态。
帅哥加美女的演员阵容,标准的才子佳人发展,一人有难另一方苦苦守候不离不弃,最后唤醒了失去的记忆……好吧,如果这是一部只讲爱情的电影打心里说我感觉它有些恶俗,但是,作为一个爱电影的人,它却把我看哭了。
老师最近逼着我们写剧本,我是愁了又愁,想了又想。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想当一个好的编剧也很难。
在当时的台语片中,我看到的是真正爱电影的人用一切去热爱它,即便后来没落,但是经典和历史会对的起我们。
“你导我就演!
”不光是对爱情的承诺,更是电影人对电影的承诺:只要我还活着,电影,就是我永远的坚持。
这是部怪怪的电影。
按理说它做得不够精细也不够深刻。
但是我就偏偏喜欢了这种调调。
我想,安心亚和蓝正龙的表演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
特别是安心亚,太赞了,真的。
我很少有这么评价一个演员的。
当蒋美月不断重复着那句“你导我就演”时我觉得心都暖了,然后又碎了。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这是多么大的信任与褒奖,而对于一对恋人,这又是多么的深情与炙热的爱啊。
演员也有败笔。
孙女的演员就不怎么好,和整个戏的气氛和风格不搭,演员自身也没什么特色。
叙事结构类似于《恋恋笔记本》和《返老还童》。
当然,还比不少这两部片子。
但我就是喜欢上这种调调了,哪怕只是因为里面的一句台词。
先说电影名的问题电影名对于票房是有很大影响的。
绝大多数情况看电影对于人们来说是个社交方式,尤其现在这个混杂的影迷群体,独自一个人到影院看到一对一对或一群一群的人有说有笑,都不好意思去凑热闹。
所以大家看电影通常并不是一个人的事。
想象一下,你和男/女朋友或者类男/女朋友(我发明的新词,不解释)到电影院,看到很多电影在上映,除了导演、演员标签,电影名实在是选择的时候的一个最重要的导向。
当年《我11》即将上映时,就有人力劝王小帅换个名字,可是他还是坚持用这个带有浓重个人色彩的名字。
只看这个电影名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如果放下拿捏的文艺强调好好说话就是《我十一岁》。
《赛德克巴莱》上映时,有人劝导演魏德圣换名字,他不肯。
先不管其他原因,首先电影名对于中国大陆的弱智观影群体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难度,更别说让他们在众多大片面前选择这样一个不着调的题材了。
如果翻译成中文名《真正的英雄》,我赌一块钱说票房一定好很多。
对于这个电影名起的对很多人识记很难,但对于看完四小时电影的人来说却是很容易。
当然还有翻译的问题,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如果不是有人推荐,我打死都不会主动去看有这样一个名称的电影。
但是我相信这个电影名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重口味”后面加了“大闹宝莱坞”,但片名给人感觉就是一部卖笑赚钱粗制滥造喜剧片。
至于说这部电影,在大陆发行就该换个名字比如《奶奶的梦中情人》(写到此处终于明白为什么不翻译成大陆习惯的汉语了),怕歧义也可翻译成《梦中情人》啊,一看就能想到是小清新,专属台湾的小清新。
小清新袭来(日本->台湾->大陆)台湾受日本殖民五十年,在文化上很多方面深深烙下日本印记。
台湾的小清新电影就是很显著的例子。
我对日本电影不太了解,比如小津安二郎、黑泽明什么的,不是我故意不看,是感觉自己现阶段看不懂,没有足够底蕴的时候还是不去浪费时间了。
但是我所看过的日本电影给我就两种极端感觉,一种是超级恶心重口味,比如《本能》《感官世界》《花与蛇》和《豚鼠系列》;另一种就是超级纯爱小清新,比如《情书》《恋空》《导盲犬小Q》《好想告诉你》和各物语。
电影这种两个极端一定是日本文化双重性的一种表现。
还没有读《菊与刀》,听说“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武士道精神,日本精神绚烂如菊又嗜血如刀,或许此种复杂民族性格可以管窥一二。
台湾的小清新在大陆掀起最近的旋风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种现象级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界甚至整个文化节来说难以轻易点评,但是我相信台湾的小清新正在风靡中国大陆。
毕竟对于青春和爱情的完美渴望是每个人都有的,而电影院正是能给我们营造这种梦的最佳场所。
美丽神往的爱情《阿嬷的梦中情人》像所有的纯爱小清新电影一样,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
感动就在两个字“坚持”,这两个字对于中国爱情电影来说十分常见。
在东方文化中,永远的彻底的身心占有的爱情才是最值得拥有的爱情。
当然对于爱情这个陈词滥调的词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无论是浪荡不羁花花公子还是老实本分好好男人都一定或多或少有过对于一份完美爱情的向往。
小清新爱情所营造的就是这种完美的爱情,它首先是一个完美的东西,其次才是一份爱情。
我们所追求的是一份美好,让人难以割舍。
完美的东西如此少,以至于我们不断追求锲而不舍,却往往不能如愿以偿。
而在电影院里沉浸在梦中,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美好体验呢?
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我想我是跑题了,对于台湾好莱坞和台湾黑白片没有研究,却明白这个电影是向台湾黑白片致敬的电影。
能够将对黑白片以及那些年的时光嵌入到如此唯美的电影里着实体现了导演和编剧们的独具匠心。
“妳导我就演”。
刘奇生作为导演因为被老板骗,面临四年的牢狱之灾。
在刘奇生的心理认为放手才是最好的解脱,认为蒋美月应该有更好的选择,强忍着痛苦说:”蒋美月,没有电影了“,转身离去。
铁窗外的蒋美月歇斯底里一遍遍的呼喊着:”妳导我就演......“。
看到此处有谁不会为之动容?
大千世界里有多少人能风雨同舟,芸芸众生里有多少人能相伴一程?
人与人的相逢相知,注定会成为美丽的传说。
你给我一句承诺,我为你守候一生。
人总有谢幕的一天,都会有老去的时候,不管沧桑如何洗刷,不管岁月如何刻画,他们依然深情满怀。
为了能让年老失忆的蒋美月重新恢复记忆,刘奇生做尽疯狂的事。
在好莱坞大剧院放映那些重新剪辑的老电影时,年迈的蒋美月终于忆起往事,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爱人,这个守候了自己一生的男人,这个为了取悦自己甘愿装扮万宝龙的男人,这个想尽一切办法为了使她再笑的男人,在蒋美月的内心里,岁月错乱了他年轻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憨憨的傻笑,改变不了他对自己的一往情深,更变不了这一生不离不弃的。
“有梦最美,月娘相随”,誓言太美,往往得不到圆满。
但在导演的安排下,为他们的结局画下了完美的句点,他们的浓情虐恋渗入了观众的内心,最后不得不让人落寞心伤,眼眶湿润。
“电影可以放二轮,但是人生永远只有放首轮”,吻不住来世茫茫,吟今生情深款款。
这是一份电影式的情书,写给关于电影的爱情,也写给关于爱情的电影,更是献给过去的美好的旧时光。
而所有对旧时光致敬的人都值得我们致敬。
(有摘抄家兄的影评,你猜是那三段?
)更多优质独立影评请关注http://www.xingyuzhi.com
很有爱的一部电影虽然台湾味很重很重 ,口音表情还是很幼稚夸张,但不影响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感动!
里面的阿嬷好可爱啊不过 觉得这部电影最最幽默的地方是对蒋家王朝统治的吐槽 太幽默啦哈哈哈女主角安心亚很可爱 虽然日常生活中 她常常秀胸部秀大腿 但在这里真的是一个清纯可爱的勇敢美少女不得不说一下里面的天心 我竟然一开始没认出她来!
以前她是多红多年轻多可爱啊 现在已经变成了风尘的女二号 时光真的是女人最大的天敌 不过 天心的扮相很好看 有着不一般的味道台语电影曾经有过一个风光的年代,当时的电影几乎都在北投一带取景,所以当时人称北投为「台湾好莱坞」。
八年级生小婕,始终不相信国片有过这麼美好的时期, 但阿公刘奇生总是一脸骄傲的说:「阿公我可是当时最红的王牌大编剧」…对於这件事,小婕始终存疑。
小婕有个得了失智症的阿嬷,病情日益严重,陷入了现实与「梦境」的两难之中,竟宣称自己是万宝龙的太太…(「万宝龙」是当年最红的小生)。
小婕不解阿嬷为何总是对此人念念不忘,终於,阿公向她诉说起一段当年发生在「台湾好莱坞」的爱情故事…影片名称:阿嬷的梦中情人外文名称:Forever Love其他名称:台湾有个好莱坞出品公司:山水国际娱乐 宝米数位有限公司制片地区:中国台湾导演:北村丰晴、萧力修类型:喜剧,家庭主演:蓝正龙,安心亚,王柏杰,天心上映时间:2013年2月22日
无数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成功,让国内电影人看到了高科技大制作的震撼和商机,于是,他们可以大言不惭的说:“观众到电影院,寻找的就是刺激,所以,我们得来点特别的震撼刺激的的。
”人傻钱多的中国,不缺人也不缺钱,但打肿脸充胖子的不在少数,当然也有成功盈利的先例,但是电影首先是艺术其次才是商品,票房成功的后背给观众留下了什么?
还记得春节前在一家会所内抢先看台湾电影《阿嬷的梦中情人》的情形,国内的发行团队在观看影片时把所有人的手机收缴,称这是台湾电影人的意思。
以此看来这次观影之旅注定不平常。
该片将于近日在海峡两岸同步上映,这也是受益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而实现两岸同步上映的首部台湾电影。
该片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台湾第一代电影人如何在窘迫环境下实现梦想的故事。
影片观看完,让我想到了当年的《那些年》,这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纯爱的电影,经典画面男主角凝视女主角内裤的桥段虽然大尺度但恰到好处让你欲罢不能。
影片除了表面的搞笑外,还掺合了难以辨认的时代感和教人目不暇给的元素,比如月球、科幻、怪兽、复古装扮、民国间谍、运动、爱情、喜剧、舞蹈、拳击、特技等等,对于这样的大杂烩,该片融合了许多新的元素到复古里面。
事情是发生在1970左右的奇妙时代。
追星族在追星的过程中衍生感人的爱情和有趣的故事。
该片讲述了一群电影人对于电影的热情与无奈。
有各种搞笑,能够让你笑到肚子疼;有悲伤,能够让你哭到想找纸巾。
无需讳言,这里面甚至有色情,男女主角赤裸相对的镜头,也可能会让你口干舌燥。
一哭一笑背后,艺术的张力就在于此。
抛弃单向度的“一根筋”思维的时候,我们其实离艺术更近。
每每观看台湾电影的时候,都不在乎是不是特技是不是打场面,而是想到了电影的艺术竟然可以如此的纯粹。
在这场爱情的背景上,影片笔走龙蛇,尽情地表达着对黄金年代的眷恋,贪婪无脑的老板萧智高,每次喊完开机就睡觉要助手帮忙喊停的导演。
这仿佛是一种隐喻,是在影射一些导演对电影作品的敷衍和不专注吗?
而狂妄自大的大明星万宝龙,外表风光的女明星金月凤,似乎也在暗示一些所以的名角的霸气十足。
总之,怪兽、科幻、爱情、间谍融于一体无拘无束的《阿嬷的梦中情人》让我们重新审视电影这门艺术。
电影既然是一门艺术,我们就不能用简单的“刺激”和“找乐”来敷衍它。
是艺术就需要张力,就是要有一点打动心灵的东西。
艺术从来不排斥各种噱头;甚至可以说,没有噱头,就没有艺术。
但是破开所有的噱头,如果所谓的“艺术”下面,只有各种贫血和苍白,那就变成一场闹剧。
满屏幕都是安心亚的假睫毛
有梦最美,月娘相随
致敬黑白台语片,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一封情书的重述,一场电影人的黄金年代,充满夸张,奇想,怀旧,温情,还有很多奇怪的笑点哈哈哈!故事立意不错,节奏有点拖,大陆版明显的口型看的出来后期做的国语配音,好不酥糊!
蓝正龙颠覆了我心中印象
还真是浮夸。。。
向台湾老一代电影人致敬。开始铺垫节奏缓慢,后面渐入佳境。总的来讲,四颗星。给充满美好回忆的年代,
有梦最美月娘相随
那个年代,最好的时光…
台语片致敬影片,情节细节时好时坏,情绪把控的还可以,但结尾拖得有点厉害,导致情绪积累完又卸了。
两星半的渣
老台湾电影致敬,很多细节有趣,但有些类似国产片的脱离现实,故事过长。
尼玛安心亚哪有天心漂亮,拼胸也拼不过!
没看下去。
安静说故事的电影没好评 电影是要完蛋了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台湾电影令人沉醉之处,但是这部电影没有丝毫的乡土,而让人“想吐”,剧情太假,人物太假,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女主角似嗲非嗲的腔调,做作得令人起鸡皮疙瘩,连剧中她的外孙女,也是这德性。本来是一部向曾经辉煌的台语片时代致敬的电影,却拍得如此令人丧失敬意。
看得是配音版,毁了,原来女主跟女配就是安心亚跟天心,第一次看他们的,都是那种肉肉女生,片子很台式,但很单薄
泪奔了.............
台湾总要推一些有他们文化底蕴的电影。复现了很多当年拍片的场景,比如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后期再加配音。。。
正好想看一部喜剧!向电影致敬是电影的主题,很喜欢这样的片子
总让人想起恋恋笔记本,这部质朴的情怀挺动人的。小美月和老美月都演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