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主演: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Andrew Graham Dixon presents the 3 x 60 Art of France for BBC Four, taking viewers on a stunning visual journey through French Art history; from French gothi..详细 >
很棒的介绍
法国艺术史还有很多,只能当概论看。但是路易十四的部分还行。
最后一集从印象派谈到存在主义那一段确实是太精彩了。当然,也可能仅仅是出自个人的偏爱罢了。
这50年以来,法国艺术又有了哪些成就呢?
从文艺复兴至当代,曲折的大革命为艺术创作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更让人佩服的其实是欧洲人对于艺术作品的尊重。
确实想象不出法国选出奥巴马这样的总统,政治像蚂蝗一样,硬扯下来自己也鲜血淋漓,真受不了!法国近现代艺术是真的太璀璨了,对杜尚的解读我真不行了。。笑晕。。
弗吭赛
英国人解读法国艺术,真是互相包庇又互相嫌弃的典范啊!每次Andrew和法国人同框的对话都有精彩的互怼,比撕逼耐看多了
最爱蒙田,波德莱尔和存在主义的诸位。主持人很有魅力,是个专业的艺术史学家。
梳理得很有体系,从普桑到马蒂斯(勉强搭上一个杜尚)。以及没想到安格尔还能解读出这样的现代性LOL
对有的画作过度解读了,而且我感觉有的画面对亚洲人不友好
法国的历史,文学和美术——There is no one alive whose way of seeing hasn’t in some way been shaped by their ways of seeing.
入门级必看吧
感觉内容一般
英国也并没有很好吧hhh以及虽然对art critics充满尊敬,但是还是时不时感叹真tmd装和过度解读。。。
上周末在家观影任务。总体镜头不错,但是几次昏昏欲睡。太阳王、拿破仑、印象派,不再记得什么了。
比较通俗 走马观花
英国人讲法国哦,这rap接上落下的断头台斧…这小讽刺的语气…最好笑的在杜尚部分;历史,社会,艺术,互相影响着;典型时期的典型人物,简单而有效的梳理
英国人真是十分谦虚可爱:“当时法国的大部分领土被外来人占领,勃艮第人,弗兰芒人,还有该死下流的英国人。” The goddams foul-mouthed English 233333 在自己官方作品里自我检讨的还是很深刻的。
以艺术为线索讲述法国历史。文学价值非常高,比喻用得简直恰到好处,例如说毕加索的画是“打碎了镜子之后呈现的画面”以及“在万花筒里将早已呈现好的画面扭曲变形”。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果然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艺评人的宣传与包装,他们的口舌太精妙了,什么样的作品大概都能说得天花烂坠吧。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很棒的介绍
法国艺术史还有很多,只能当概论看。但是路易十四的部分还行。
最后一集从印象派谈到存在主义那一段确实是太精彩了。当然,也可能仅仅是出自个人的偏爱罢了。
这50年以来,法国艺术又有了哪些成就呢?
从文艺复兴至当代,曲折的大革命为艺术创作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更让人佩服的其实是欧洲人对于艺术作品的尊重。
确实想象不出法国选出奥巴马这样的总统,政治像蚂蝗一样,硬扯下来自己也鲜血淋漓,真受不了!法国近现代艺术是真的太璀璨了,对杜尚的解读我真不行了。。笑晕。。
弗吭赛
英国人解读法国艺术,真是互相包庇又互相嫌弃的典范啊!每次Andrew和法国人同框的对话都有精彩的互怼,比撕逼耐看多了
最爱蒙田,波德莱尔和存在主义的诸位。主持人很有魅力,是个专业的艺术史学家。
梳理得很有体系,从普桑到马蒂斯(勉强搭上一个杜尚)。以及没想到安格尔还能解读出这样的现代性LOL
对有的画作过度解读了,而且我感觉有的画面对亚洲人不友好
法国的历史,文学和美术——There is no one alive whose way of seeing hasn’t in some way been shaped by their ways of seeing.
入门级必看吧
感觉内容一般
英国也并没有很好吧hhh以及虽然对art critics充满尊敬,但是还是时不时感叹真tmd装和过度解读。。。
上周末在家观影任务。总体镜头不错,但是几次昏昏欲睡。太阳王、拿破仑、印象派,不再记得什么了。
比较通俗 走马观花
英国人讲法国哦,这rap接上落下的断头台斧…这小讽刺的语气…最好笑的在杜尚部分;历史,社会,艺术,互相影响着;典型时期的典型人物,简单而有效的梳理
英国人真是十分谦虚可爱:“当时法国的大部分领土被外来人占领,勃艮第人,弗兰芒人,还有该死下流的英国人。” The goddams foul-mouthed English 233333 在自己官方作品里自我检讨的还是很深刻的。
以艺术为线索讲述法国历史。文学价值非常高,比喻用得简直恰到好处,例如说毕加索的画是“打碎了镜子之后呈现的画面”以及“在万花筒里将早已呈现好的画面扭曲变形”。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果然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艺评人的宣传与包装,他们的口舌太精妙了,什么样的作品大概都能说得天花烂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