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看了央视正在播的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陪着夏小宁留了很多泪水,也跟着秦岩也觉得有很多无奈,自己倒生出良多情愫。
似乎要我来说说爱情,婚姻,很不够格。
甚至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让我想起了“令人愉悦的忧伤”式的小资情调。
说说秦岩这个角色吧,秦岩一方面爱着她的老婆-夏小宁,一方面出于本能的尊重维护着母亲在这个家庭里绝对的权利和威严。
对于夏小宁的爱,部分来自情感,部分来自胡丽所说的“身体语言”或是“肌肤之亲”。
而对于自己的母亲,来自本能和亲戚的不断灌输。
由于从小丧父,母亲一个人将秦岩和妹妹秦芳拉扯大,因此,秦岩对母亲的爱是深沉的,厚重的。
这才导致了每次夏小宁和母亲发生冲突时,秦岩总是听母亲的片面之词,断章取义。
对于家里不断升起的矛盾和冲突,秦岩总是懦弱的退让,极力维护者看似和睦的一家人。
表面上矛盾的双方是夏小宁和他母亲,可实质上,我认为,秦岩在这一点上要担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懒散的工作,不求上进和懦弱的性格,使得他既不能成为母亲心中的好儿子,也不能成为夏小宁心中的好丈夫。
夏小宁倒是这几个角色中,我比较喜欢,比较支持的人了。
她真实,率真,却又强势而傲慢。
她爱秦岩,从心里爱他,因此,她非常向往两个人的世界,把秦母看成了两个人婚姻世界里的第三者。
总是想脱离秦母的监视,享受秦岩和她两个人的家,而这对于秦岩,根本就不可能。
因而,导致了秦母和小宁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小宁很早就离开了家,读书,工作都很有成就,也造就了她独立,自主的人格。
因此,她看不惯秦母对秦岩的监视,看不惯秦岩对母亲的依恋,向往她和秦岩的二人世界。
她不能把秦母当成亲生的母亲,当然我想这对于大部分媳妇儿,都不可能。
反感她在这个家庭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而每次和秦母发生斗争后的快感,却又使她非常享受。
对于秦岩和胡丽的“情感事故”,她处理的非常好。
没有一贯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非常宽容的接受这件事,宽恕了秦岩和胡丽。
我想这是因为她太爱秦岩了吧,放不下他,离不开他。
对于她背着家人,放弃了尚在腹中的胎儿,我只能表示同情她的做法,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孩子,也不可能。
出于对自己的考虑,自私的一面,她放弃了孩子,一方面是她自己的悲哀,一方面也是女人的悲哀。
结尾,她有了孩子,而正是这个孩子,担负了扭转婚姻局面的重要作用。
相隔千里以外的夫妻俩开始重新审视他们走过的七年的婚姻的历程,放下所有的恩恩怨怨,考虑未来。
而秦母主动提出要回国照顾小宁,此时,由于孩子的出现,小宁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秦母倒也是相安无事,和睦相处。
对于秦母这个人,我不喜欢这样的婆婆,甚至是很讨厌。
首先,儿女成年后,为了避免矛盾,本来就不应该在一起住,不过她早年就没有了丈夫,也让我生出许多对于她的同情。
其次,她太过于敏感,对于小宁的话语,本来只是无心的,她却能闹个天翻地覆。
秦岩在发生矛盾后,从来都是维护母亲,不考虑小宁,而秦母呢,倒安然的得寸进尺,在秦岩面前大放厥词,数落着小宁的不是,在自己的女儿面前,述说着自己的冤屈。
她从来不想想看自己的不对,从来不考虑考虑小宁的性格和处境。
她说小宁不把自己当成亲生的母亲,那么,试问,她什么时候把小宁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呢?
当然,她苦苦的拉扯大两个子女,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因此,在女儿远嫁法国之后,秦岩便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这种心理,对于老年人,就是不可取的。
婆媳矛盾,家庭争执,大概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吧。
恩格斯曾经说过,婚姻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财产继承和私有关系的结果。
说来,秦母和小宁之间,也就是平时鸡毛蒜皮的小事,言语上的冲撞而已。
哎,范不着成天闹着要回开封老家。
我看的都烦。
如果秦母能够大度一点,秦岩能够站在妻子的立场上,为小宁考虑一点,小宁本身能及时的跟婆婆沟通。
那么,也不至于后来要到几近离婚的边缘。
婆媳之间,就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而且还要和平共处。
看似不可能,但如果一家三口都能够宽容,忍让一些,事情会不会能够有缓和的余地呢?
网上的评论对此争论不休,很多网友表示对男女主人公都表示不满。
编剧兼导演李自人说就是特别设定这两个都有着明显缺陷的人物,来反应现实的生活。
在片中,让我引起注意的是“门”,妹妹和哥哥说话要关门,母亲和儿子说话要关门。
屁大点儿事情也要关着个门,有什么事情不能摊开说呢?!
秦母那么敏感,换了哪个媳妇也不能跟她同处一屋。
小宁呢?
强调自己对婚姻,对爱情的忠诚,非常的在意自己在老公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她忽略了在她自己以前,老公最珍惜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妹妹和自己家中那种无法比拟的亲情关系。
而小宁在婚后,却将这些一一摧毁,摧毁得一塌糊涂,以此想要夺得自己在老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么,即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可是,面对一个内心伤痕累累的老公,她还是否依然爱着他呢?
况且,这种事情,在秦岩身上,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对于婚姻,关于爱情,我似乎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没有实战经验。
以上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点感受罢了,权当是自己对家庭在现阶段的一点点认识吧。
或许,若干年后,等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婆婆,公公,孩子,真正接触了婆媳关系后,会对今天的言论,付之一笑。
但也,当成是青春的纪念,尚幼的自己,对婚姻的一点点探索吧。
说到底,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多点宽容谅解,多点沟通,少一些猜疑,事情,应该会好很多。
苗圃向来演绎个性十足的角色,真的想不到这次看到这样的她。
没错,婆媳关系难处理,可是,她的处理方法实在是过于极端。
因为爱情,因为爱情的独占性、专一性,想要得到丈夫全部的关注,这都不能够说是错误的。
但是,她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女性,一个记者,一个每天探究人性的女人,她的做法绝对是错误的。
私自换门锁、成为婆婆为“你妈”,这些明显是在给婆婆警告,她自己也承认。
没错,她觉得她的婆婆干涉了他们的婚姻,可是她可以选择一个更加柔和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过激的以野蛮的方式来示威。
对于每个人来说,父母都是唯一的,没有选择,李亚鹏对母亲的迁就是对一个含辛茹苦养大他的伟大母亲的报答,他处理问题太软弱,是他的错,可是他的出发点并没有错。
而苗圃的出发点是什么,你的家人不是我的家人,我的家人是你的家人,这合理嘛!
最近看到很多评论职责婆婆和李亚鹏,我真的很震惊。
如果你是母亲,你希望你的儿子完全失去自尊去迁就一个不讲理的妻子,如果你是丈夫,你能够泰然的面对你妻子对母亲的不恭,拍拍胸脯问问自己,你能够做到婆婆那样不计较,还多次拿出钱来救济,你能够做到李亚鹏那样不离不弃,如此两个人,是在一些事情上有错,但人谁无过,何必大加指责。
有一天,每个人都会老,难道真的要到古稀之年,才会去理解每一个做母亲的心嘛!
柯蓝是最明智的人,她每一个选择都是聪明的,那次情感事故是意外,是苗圃把李亚鹏推了出去,没有柯蓝,也会有其他人。
选择李多,是明智的,爱情真的不是婚姻的全部,包容、尊重、真诚才最重要。
我也是个女性,我想,我宁愿做柯蓝,也不会做夏小宁,我不是说伟大,我只懂的,如果一个男人不懂得爱自己的母亲,那他并不值得我去爱。
快到深夜了,平时很少这么晚休息,除了这个年假。
刚刚看完《我们的婚姻》,心里纠结的难受,记下一点文字,缓解缓解这种感觉。
婚姻是人的第二次生命,人在婚姻中成长,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担负起社会的责任。
人的生活?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爱情,工作,友情,家庭是我们的一生吗?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只能以平凡的人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婚姻对于我们来说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养家糊口?
糊口?
凑在一起过日子?
抚养下一代?
找个伴?
责任?
还是《婚姻》中最后那句话:找个心灵的寄托?
我是一个受到传统教育,来自传统家庭的人,做事有条例,有计划,不喜欢出风头,低调,自傲,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工作轻松,因为闲,所以有很多的时间思考,不爱说话,所有的事情坚信不再则已,做就做好的原则。
对于家庭对于爱情,不由自主的无私奉献。
还没有走进婚姻所以考虑的比较简单,宽容,理解,忍让是我对建立完美婚姻的看法。
好的开始只是成功婚姻的一小部分,关键在于经营,那才是最后成功的关键。
这句话对我的印象很深。
目前也坚信不已。
对于奉献我还想说个前提,在自己能够承担的基础上付出。
这很重要!
你的付出累坏了感情,累坏了婚姻。
说来真是一种耻笑,但是换回来的确是心痛。
今年回家话少了很多,我一直在逃避那个话题,想交流,想哭诉,但是我强烈的自尊心却是不允许我这么做。
我宁愿一个人承受。
在泪流满面的时候我在想,我也算幸福的,有个还算幸福的家庭,父母健康,关系融洽,弟弟有出息,奶奶健康对我关心,我有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有几个朋友,自己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生活无忧,想想这些心里总是舒服一些。
可能人总是贪了些,特别像我这种喜欢低调而又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低调的同时更不会有更多完美的东西,比如说爱情。
可能这只是一种感觉,而自己一直在寻求这种所谓的感觉,好傻。
现在又回到这个问题上,生活是什么?
完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以前我脑海中的答案应该是一份自己喜欢而又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一个彼此相爱的老公,一个温馨的家庭,这就是我的生活全部了……简单,简单,一直追求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社会关系,喜欢毛主席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这简单的人,傻了一点。
有了电脑之后,我已经很少能够做到坚持看完一部电视剧了,尤其是国产的。
但这部电视是个例外。
后来索性就从网上看完了所有,并且中间会流下无奈伤心的泪水。
我大约是最喜欢这类电视剧的。
同事总说:“还没结婚的就喜欢看这个,真奇怪。
”呵呵。
我也奇怪。
总是很喜欢这类很人性化的东西。
三个人都是好人,妈妈,李亚鹏,苗圃。
更多的人都是好人,周围的每一个。
似乎都是好人问题能容易些。
其实不然,这才是最难的。
若是有一个坏的,大家就可以放弃他。
偏偏都是好的,所以才有那么多难解的矛盾和无奈。
“婆媳问题”应该会永远不可调和的吧?
好似就是你想简单也简单不来。
还是希望结婚的人可以看看它,及时解决不了问题,也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影子。
结婚的人加油,活活!
中国近些年的电视剧,有那么些有关"婚姻"话题的,是值得看的.它们也许从根本上改变不了夫妻双方的婚姻观念,却多少能从剧中看到些自己,看到些平时客观存在却无法沟通的问题,看到些生活的经验.这一次说说<我们俩的婚姻>,李亚鹏和苗圃主演.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夫妻关系中的妻子,我特别关注夏小宁.用很多人的话来说,她是一个非常自我的女人,从一个独立个体的角度,她应该是很多男人喜欢的那种;从家庭的群体角度来说,她可能适应不了.在她对婚姻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是两家人的事儿的时候她急冲冲的进入角色,满心欢喜能够从此过上幸福的二人世界,却不知道在她婚姻里的另一半却跟她对婚姻的认识有着天壤之别.剧中的男主角,叫秦岩,一个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是一个普通,孝顺,对家庭抱着极其理性态度的男人.父亲过世,母亲拉扯他和妹妹长大.他和夏小宁的矛盾由此而生,他希望他老婆和他母亲不仅和睦相处并且要亲如母女,殊不知,这种想法对夏小宁简直没有可能对他却好似天经地义.所有的感情需要基础.这里面也许不包含爱情.当然剧中还包含其它婚姻中的各类关系的相处和婚姻中各种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老婆的好朋友成了小三,老婆的初恋,老公的妹妹也就是小姑子,分房,怀孕,等等等等.没有人是坏人,我们只是各自立场不同,有时候多为对方想想,一切海阔天空.家人的关系是起因,两人的关系是本质.很多人被婚姻的事情纠缠久了,想到了离婚,理由就是:我们不再相爱了.很多人都说婚姻里最难的是拥有爱情?什么是爱情?据说爱情分两种,恋爱时期的爱情,和结婚以后的爱情.分得那么清楚证明后者跟前者体验上有根本的不同,更多的人说那是亲情.大多数人认可的爱情其实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恋爱时候的爱情,还有一种是婚姻以外的爱情.那么残忍的事实,告诉人们爱情会变这个道理,但一切不代表婚姻需要变化,因为一切都只是轮回,历史必将重演.到了最后一集,对婚姻的意义从不同主人公的嘴里道出了一些哲理.夫妻之间,能够长期保持亲密关系是十分困难的,绝对健康的婚姻和从来不生病的人一样(世界上绝对没有),在婚姻关系中,无论是谁都不要把目光盯在一个有瑕疵的局部,也不能把一个人的偶然出轨就视为终身的背叛,最后只能把自己的婚姻推向了深渊。
夏小宁说:我们之间还有爱么?那我们还能做什么?秦岩说:坚持.
刚刚看了两集《我们俩的婚姻》,然后到豆瓣的页面上逛了逛,发现这里掀起过对“婚姻中要不要被和谐”的话题做过大讨论,额,我猛然发现这还真是个大问题,是中西观念具体到家庭层面上的巨大差异。
好吧,我承认我属于不愿意被和谐的那一派,看来我的出路只有两条:去美国,或者找一个和我一样的非主流。
人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在家庭观念上的不同也是有基础的。
我注意到,中国人平时遇到点儿难事儿,生病住院买房子首先想到的是找亲人,在国外这个时候首先冒出来的词是:保险、银行…咱们家人谁要是进了局子,一家人都会急的团团转,寻找亲戚中当官的、最有本事的,人家首先找律师…当社会公共服务缺失或者不稳健时,人们通常会靠最原始得亲缘关系抱团相互帮扶,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这时候,个人的意志也不得不在各种生活琐事中痛苦地被消磨掉、和谐掉,就像那个向来独立自主、自以为掌握自己命运的夏小宁就是和谐社会的战利品。
国产的电视剧很多都是看不完的。
这个片子竟然让我坚持了,很好。
当两个人互不相让的时候,一方的妥协换来另一方的得寸进尺。
就像片子里说的那样,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王小波当年骂张爱玲:生活已经很心烦了, 小说不能再让人心烦. 但是, 为什么这么叫人心烦的电视剧会有人看, 无非就是给人一种:"这个人好像我, 那个人好像我老公"的亲切感. 我想到我妈看<人鱼小姐>,谈恋爱的戏都PASS掉,直接看婆媳战. 边看边念: 这个婆婆太坏了,这个婆婆太坏了.我妈年轻的时候被我奶奶欺压的闷声闷气的,比天后王菲还不爱说话.后来搬出去,本性大爆发. 我这个时候才知道我妈这盏灯也并不省油. 再说我姥姥,跟我大舅住过的时候受我大舅妈的气, 跟我小舅住的时候受我小舅妈的气.后来跟咱们家住, 不知道为什么欺负她的变成我.表面上谁恶谁善清清楚楚,其实是非黑白绝不分明.不能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同性住在一起, 最后关键因素不过就是气场. 气场半斤八两的斗一斗还能斗出点喜感. 要是东风压倒了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了东风 那恶婆婆死儿媳的戏码就要开演了.以前朱碧说刘慧芳不结善缘, 让周围本来还行的人都变成欺负她的恶人. 是有点道理的, 腐女的观点是天地万物有一受就有一攻,你是个"总受",就怪不得所有人都攻你.专家早就说:这个世界不害怕偏见, 害怕的是整个舆论的不平衡. 所以同理, 这个世界不害怕恶媳妇, 害怕的是面对恶媳妇你不当恶婆婆. 我觉得真的, 你也可以修忍辱. 但是真的忍下来, 那是要忍的甘心. 好像贾树生一样干脆玩SM玩的开心,或者跟胡丽一样让步让的海阔天空. 这种委屈求全,然后把儿子女儿弟弟妹妹都招来观赏你受难. 好让大家得出一个死儿媳伟大婆婆的结论? 这样不是真忍. 既然忍不下去就骂回去. 当面锣,对面鼓有那么难么?这样讲好像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觉得每一个不想受欺负的人首先自己得坚强.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彪悍起来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 也是为了对方. 我们用力量的制衡来使对方有所顾忌而不做一个恶人, 谁说我们不是在行善. 用自己的软弱和忍气吞声来打开对方心里欺善怕恶的潘多拉魔盒, 谁说我们不是在作恶呢.
看了一半多,这个戏很难说是让人欣赏,倒不如说,让人心讪(这词我胡诌出来的),可见这个剧多么难以形容.儿子问娘:你想让我怎么样?媳妇问儿子:你想让我怎么样?娘连问也不问媳妇了,可这个娘想怎么样,鬼知道呢.三个人的心理活动永远跟三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交点.媳妇一天到晚琢磨着这婆婆怎么拿儿子当自己的人生,嫌她是个八爪魚,当然一条很威严很难对付的八爪魚;儿子想着自己咋取了这么个白眼媳妇,心眼缺到了一个份上;婆婆就更神了,觉得儿子惧内是家庭辱没的象征,锤足顿胸地自我检讨连带检讨儿子...这片子要拿给老外看,估计老外要翻白眼,这都什么事啊.然而,咱自己可以看得很切肤,不是么,多么熟悉也多么不优美,宛如自家一段歌.因为,在中国家庭里,咱们永远找不真正的敌人是哪个;就跟小时候我表弟闹腾我妈打我似的,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不能打你弟,因为你才是这个家里的人.在这个相互妖魔化的小圈子里,其实,只是看到了一个对婆媳相处这件事充满了恐惧的媳妇,害怕到连怀孕了告诉老公都会失去自主的媳妇,OMG,这件事情已经足以界定为心理问题了(尽管这种问题在中国是如此普遍咱们都不拿其当回事),这种做法和初中生考砸了不敢回家告诉父母要离家出走没什么两样,但是,当幼稚被扣上自主性这一帽子,理不就站到自个这边来了么?我还看到了一个演委屈演受气演到入戏内心一边偷笑的婆婆,嘻嘻,俺这边一哭一闹,上吊可以当成保留节目(当然,限于这个是个"明理"的婆婆,好吧她不会这么干),瞧咱儿子对我这个重视啊,又是赔罪又是下跪,又是骂自己又是骂媳妇,离婚也可以,杀妻没准都好说,在媳妇内得不到的内点重视全在儿子身上补偿回来了,最后,再做个仲裁角色,儿子,你别再給我气受,别让我难做了,行不行.这个母亲并不是受不了委屈,而是不能不受委屈,当然,她从不要求更多,她只要受委屈就可以了.哎,儿子,稍微学过点交互分析的人都应该看得到吧,当母亲这样一位大神受难,他一马当先找媳妇的不是(saver);找完媳妇的不是回来并没有得到母亲的解脱,自个脸整绿了(victim);接着开始进一步对媳妇撒气,当然对母亲也有点小complaint(persecutor),哦,我喜欢这三个英文,因为这三个英文字永远解释了搅屎棍的运行机制和无奈感.英文里,管这种不直接面对而绕一弯子的做法叫:dance around.显然,这仨都是舞林高手;为什么,我们永远没有勇气说出一句不爽,吵一场有理有节的大架?林夕都只可写出shall we talk,写不出相应的中文,足以证明中国文化内里的怯懦,然而,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真正所有的动机与行动,也许我们不需要吵,我们可以使用身体语言.
看了李亚鹏和苗圃演的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中间一部分没看。
有点感慨,我想每一个在婚姻中的人看了都会有所感慨的,真是说不清的感觉。
或许婚姻真的是一座围城。
出入并不自由。
电视剧一开始,夏小宁就说:如果一个人能看透广告歌背后的玄机,也就不难理解自己的生活。
广告是什么,名人明星的面孔,或深沉,或风情万种,光滑的肌肤,棱角分明的嘴唇,还有睫毛,牙齿,极尽夸张又信誓旦旦,他们在调动你的感官,唤起你欲望的同时,似乎又在刻意地隐瞒着什么。
是什么,难道是谎言?
她在想着这些的时候,他的男朋友正在偷偷和别的女人约会。
然后被她发现,坚决分手。
没有丝毫余地,人那男人苦苦哀求都没用。
那个过程中她丢了手机,被秦岩捡到。
再拿回手机的过程中两人渐渐有了好感。
后来就结婚了。
有点仓促和莫名其妙,其中也有误会和争执,但是居然结婚了。
就像一些人打麻将出错了牌,或者明知那张牌一出就可能胡不了,但还是铤而走险。
就像所有的婚姻一样,不可避免的有了矛盾。
有着深厚感情基础的人都是那样,何况他们是在及其别扭的情况下结婚的。
双方家长基本上不认可对方,家里不断出状况,两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很冲突。
状况百出,眼看就要分手了。
夏小宁的妈妈甚至为了钱让女儿赶走秦岩和前男友结婚。
没想到秦岩竟然沉得住气,能够忍受,竟然在女方家长缺席的情况下结婚了。
婚礼的当天,因为夏小宁弟弟喝醉大闹,婆媳关系就出现矛盾。
后来秦岩内心独白:如果让我回忆,我已完全忘记我们当时是怎么一拍即合的,总之是有些仓促。
我们过于陶醉也过于无知。
很多年后当我们不停的争吵并开始指责对方的时候,我想如果当初我们把婚姻中可能涉及到的生活内容一个不留地摆在桌面上,并且亮明各自的态度,那么我和她是否,我还有勇气和她携手走进婚姻吗?
我觉得秦岩这样想实在是有点头脑简单和异想天开了。
有谁能有前后眼,能把婚姻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一个不留的地摆在桌子上呢?
还有谁能够两名自己的态度呢?
很多态度和做法都是事出之后才能知道的。
我想,即使像秦岩所说能够预知一切,我仍然还是会结婚的,所谓有爱无恐。
那时候以为只要和那个人在一起,就只有快乐了,即使有什么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那时候,并没有看过有关婚姻家庭的电视剧,不知道婚姻之路这么艰辛凶险。
即使看了那样的电视剧,也会不以为然,认为那些人很可笑,要是换了我,不会那样。
相信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独特幸福的道路,绝对不会像他们斤斤计较俗不可耐。
也不会淹没在琐屑的生活中失去自我,遗忘了爱情。
可是走进了婚姻,才会发现,很多的烦恼和伤心,就是那个人带来的。
渐渐地甚至会觉得那个人在不断剥夺着自己心中那些美好的东西,粉碎着。
会很失望很伤心,甚至绝望,很迷茫。
但是也总是会在绝望中振作,重获信心。
因为对一种人来说,爱情就是信仰。
夏小宁是一个很具体的人,具体就是不同一般的意思。
她有时候似乎不通情理,但是事实上也不是坏人,只不过比较具体。
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讨厌别人动自己东西,侵犯自我的世界。
因为抗拒婆婆介入自己的生活,竟然私自换了门锁。
对婆婆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男人夹在母亲和老婆之间,简直太窝囊。
说白了,就是不够爱,这个女人最爱的还是自己。
虽然她也妥协了很多。
我向来认为,那些性格普通平凡的女人才适合婚姻,能享受到平凡生活的幸福。
有一点传统的,温婉的,有着世俗的追求和喜乐的女人,更适合婚姻。
夏小宁也并不是我说的那种超脱的人,但是她那么理性,干脆利落,根本不适合婚姻。
甚至她心里似乎没有很柔软的柔情蜜意,她对待感情的方式也是理性的,硬邦邦的。
或许是因为她在初恋中已经把感情释放完了,或者说压抑住了,再不能放得开了。
她爱了一个年长的教师,只不过相对来说等于单恋,他没有表达,人家也没有接受。
是心照不宣的那种,多年以后仍然埋在心底,不能释怀。
即使是在婚后,她故地重游,还在凭吊,虽然希望就此告别,但是毅然心存眷恋。
可是那人却不值得她付出,他只不过是很好的利用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爱来保持青春。
他的眷恋,给了秦岩巨大的伤害,他很生气下小宁居然没有想他坦白过去。
这个男人真是奇怪,人家的过去和他有什么关心,难道过去也要向他负责。
他的心胸狭窄始见端倪,很平常不过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我最见不得男人气量狭小无中生有了。
不知道他们是出于没有自信还是别的,却总是要用太爱那个女人做借口。
其实夏小宁只不过现在心中自我了结记忆而已。
她也没有什么过去可以回去。
和那个男人李多重逢之后,他漫不经心地对着夏小宁说:很奇怪,在我没见到你之前我心中一直觉得有什么事情放不下,这可能是一种心电感应吧。
你可能还不知道,我已经不在北京了,刚调回我的家乡浙江大学。
说实在的,我见到你非常高兴,就算是你为我送行吧,以后咱们再见面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听着他的毫无感情的,故作姿态的话,夏小宁心中独白:不知道我为什么又来到这里,此时此刻我对他有一种怨恨。
他太骄傲也太自私了。
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应该知道一个女孩曾经把自己难以言说的爱情全部给了他,最终还搭上另一个男人的自尊。
面对这些他居然没有动心,甚至不曾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歉意。
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又是何苦呢。
李多是这个剧中最恶心的男人,他不相信婚姻,故作高深,没有内涵。
后来夏小宁的闺中密友胡莉竟然和他在一起了,窝里闹真是太无趣了。
很厌恶女孩和老男人的恋情。
所谓成熟男人的魅力对女孩们好像总是有相当的吸引力。
可是女孩们长大之后可能会对那段经历有着抗拒,会觉得很可笑,像一个骗局吧。
秦岩也不适合婚姻,他和任何女人结婚,都是对母亲的不孝。
我不认为秦岩有恋母情结,但他对母亲的那种惟命是从和紧张,实在是婚姻的障碍。
寡母难处是真的。
她们把孩子拉扯大,总是觉得孩子就是一切,强烈要回报。
秦岩的母亲是一个事无巨细,说话滴水不漏,在儿女面前有绝对的威严和权威的人。
她已经被儿子的孝顺惯坏了,眼睛里揉不得别的人出现在儿子面前。
可是她也没有恋子情结,只不过需要一个旧时代的儿媳妇而已。
可是夏小宁不是,她事事有自己的主张,个性独立坚毅,有控制欲。
她力求和婆婆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
合适那样的行为对婆婆来说就是伤害。
她总是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已经犯了忌讳,闯了大祸了。
在那个家里,随便说话都要非常小心挑字眼的,否则就伤害了婆婆的感情。
她很不适应秦岩家这种亲情氛围,觉得特别压抑。
这种压抑也是所有人都感到的。
简直一触即发,时刻有爆发的可能。
谁都不快乐,可是谁都无法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他人。
真郁闷。
中间一段我没看,婆媳关系的冲突直接导致了夫妻关系恶化。
有人说夏小宁连普通的礼仪都不愿意做,就是品德有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
但是遇到那样的婆婆的话,我也想和她拉开距离,各自为政,互不干涉。
和一个敏感而固执的人一起生活简直就是巨大的压力,也是活活受罪。
就像有一次秦岩母亲和夏小宁说生孩子的事情,夏为了避免矛盾一直打哈哈。
最后被迫无奈就脱口而出:我们老了可以进敬老院。
这下可不得了了,老人家认为是有意说给她听的,希望她进敬老院。
一气之下回了自己的老房子,不和儿媳住了,甚至“再也不想见到她”。
真是好笑,我一点也不觉得夏小宁是故意的。
可是亲眼竟然逼问夏小宁是不是潜意识里是有意的。
最让人崩溃的是他总是问“我妈到底把你怎么啦”。
那不是好不好怎么不怎么的问题。
太烦人了。
如果婆婆不要多事,即便住在一起,也别介入他们,不要替他们做事,是不是会好一点呢。
还是各自为政的好。
谁也不要企图控制谁,不要干涉谁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如果想发表意见,想想真能起到作用的时候再说,不然不如视而不见。
如果明知不起作用,还是不要说的好,徒伤感情。
秦岩母亲对女儿也是一样的态度,女儿要嫁给老外,她认为女儿长大了不要她了。
女儿也不是善类,简直就是个搅屎棍,母亲和嫂子有冲突的时候,不但不调和还火上浇油。
夏小宁打电话让婆婆小姑去自己家吃饭,她说:你和你妈来吃饺子。
她结婚后从来不叫妈,这是她的不对,可是小姑却不依不饶,和哥哥大闹。
明知道母亲有老年抑郁症还告诉她那些,怂恿她和嫂子闹,不要迁就。
其实叫不叫有什么可争的,只要开心地告诉妈妈嫂子叫她们去吃饭,不就好了。
为了母亲的健康和哥哥的幸福,也要让事情皆大欢喜不好吗?
秦岩竟然和夏小宁的闺中密友上床了,实在是太尴尬,太过分。
夏小宁竟然原谅他们了,接受了事实,依然是夫妻,毅然做朋友。
原谅和接受,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
电视看得我真是郁闷不已。
不由得庆幸自己没有遇到这样刁钻的婆婆和难缠的小姑。
我很庆幸自己在结婚的时候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把婆婆当做妈妈来对待。
误打误撞,也得到了相应的关爱,虽然后来发现终究还是非常不同的,心怀了戒备。
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打下了基础,再怎么有隔膜还是自家人。
完全不像一些电视剧中那样剑拔弩张,或者背后使心眼。
也觉得他很幸运,我们家没有给他带来过任何的麻烦,只有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
这个妈妈快把儿子折磨死了还不消停。
这个儿子也只要有妈就行了。
他和谁结婚都对不起他妈。
分了散了什么也别要算了。
可是他们却根本分不了,就是在谋算着离婚的时候还在计较谁对谁错。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爱情还没有完全磨灭,还能死灰复燃。
看彼此的眼神还能热烈。
果然,在街上看到彼此的时候,发现心中还是浓烈的,要离婚的两个人又滚在床上。
没想到这个电视剧也是个俗套,无法坚持的时候就弄出个孩子来抹稀泥。
因为孩子的孕育,他们又重新走到一起,婆媳矛盾也不再激烈。
皆大欢喜。
看这个电视剧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从一种关系中得不到快乐,带来的只是伤害,或者痛苦多于欢乐的时候,不如彻底放弃。
还有,就像看《金婚》一样的感觉,挺住就是一切。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什么样的委屈难受都要坚持不懈,永不言离婚,就能看到曙光,修成正果。
挺住就是一切,用在婚姻上实在是很讽刺。
可是却是真的。
但是只有挺住就是一切的信念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难得糊涂的娱乐精神,加上不断把伤害一笔勾消的心胸。
其实也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
虽然在妥协,但是同时也在得到,不然只能不断失去。
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还没来得及挺住呢,就已经心力衰竭而亡。
不要以为夸张,其实婚姻之路就是这样一条凶险的,举步维艰的,如履薄冰的但又充满着甜蜜的道路。
虽然我还没有遇到过电视剧中那种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诸如婆媳矛盾,姑嫂关系,还有背叛,但是我在婚姻初期以至后来很长时间的迷惘和思考之路,在心中却是泥泞的一塌糊涂。
往往我都绝望快要死掉了,人家还不明白我为什么伤心,说出来之后被认为是无理取闹无中生有。
所以,很多时候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是必要的,免得受到无谓的伤害,自寻烦恼。
年轻人,记得要挺住哟!
嘿嘿!
画面精美,场景布置细致入微,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画,看得出制作团队很用心。”“配乐恰到好处,与剧情配合得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情感渲染力,让
比预想中好很多:情场失意的天选小学教师误入高中导致职场一并失意,给了牛郎可乘之机。。可见选个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有多重要。
剧情画面节奏意外都很不错,完全超出预期,本来准备当大蓝雀吐槽素材看来着。。。本身天台那一段已经可以磕到了,没想到最后还有个小反转,男主人设相当好,看起来有点纯情有点温暖但又有点心机的牛郎,反差感有,而牛郎这个角色设计又自带性张力属性,可以说换个帅点的男主必爆人了,并且在cp设置上保守女教师×牛郎这组合的确很“昼颜”,剧里面出人意料好磕的,不过男主演员选择上也能理解,毕竟顶流男团网络数据肯定不用发愁了,但还是好可惜,这应该是今年追的几部日剧里面最喜欢的本子了
作为科幻片来说故事可以,美化牛郎ダメ。全集最神芝麻开门
😳😳😳😳😳😳😳😳😳😳😳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谁赔我医药费
演得太好了,非常推荐。值得一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白色巨塔》惊人的制作团队,没想到Raul的演技非常自然流畅,远超预期
e1男主和母亲那段+女主教男主写保证书,会编+拍。但是,男主这颜,我……不行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38岁的语文女老师跟22岁的整容牛郎对戏,太辣眼睛了!
主角有种淡淡的疯感,整个剧有点九十年代野岛伸司的气质。
美智子姐姐又是客串吧,男主太丑,女主苦唧唧的我也不喜欢,一集弃了
看了一集,男主比较丑,除此之外各块都在八分以上。
说实话男主的颜值我没有很get到,第一集总体来看就是一般般吧
意外的还可以。
木曜劇場 什么新型恐怖片啊
大蓝雀
挺好看,会一直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