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第二次二十岁

두번째 스무살,第二次20岁,我们的天国,第2次20岁,Twenty Again

主演:崔智友,李相仑,崔元英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5

《第二次二十岁》剧照

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2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3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4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5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6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3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4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5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6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7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8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19第二次二十岁 剧照 NO.20

《第二次二十岁》长篇影评

 1 ) 第一次二十岁

还有四个小时,自己十年来的那个十位数就要向后跳动一格了,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二十岁,时间平平淡淡,但心里确是期待而紧张。

和女主第二次的经历相似,在大学,选课,生活,忙碌着;经历不同,没有爱情,没有奇迹与热血澎湃。

自己总是要常常提醒自己才能够维系着对生活的激情,但有些内心的感动确是轰轰烈烈,对一株树、一朵花,一首诗,一句歌。

这些对于细琐的感动,在外人看来,是矫情,是故作姿态,按照紫式部的说法,我可能便是: “那种脸上露着自满,自以为了不起的人。

总是摆出智多才高的样子,到处乱写汉字,可是仔细地一推敲,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像她那样时时想着自己要比别人优秀,又先要表现的比别人优秀的人,最终要被人看出破绽,结局也只能是越来越坏。

总是故作风雅的人,即使在清寂无聊的时候,也要装出感动入微的样子,这样的人就在每每不放过任何一件趣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不良的轻浮态度。

而性质都变得轻浮了的人,其结局怎么会好呢?

” 某种意义上,即便可能结局不怎么好,还是更愿意自己的二十岁充满清少纳言的各种最佳,成为一个善良而细腻的女子。

性质变得轻浮,是要如此画等号啊?

倔强的蕙质兰心,倔强的不在嫉恨与心机中改变罢。。

第一次二十岁,日子还是依旧,但自己知道很重要,分量很重,这也许就是从后倒回与从前数过的不同,也就是第一次与第二次的区别。

少一点对未来的确定,少一点对激情的崇拜,少一点,少一点,那种迫不及待。

我的二十岁呵,真不知道四十岁的我倒过头来,看着这篇文章,会不会莞尔,抑或如何,不知道,哈哈,因为我独特的第一次二十岁,就这样爱下去,这样快乐下去,这样义无反顾下去吧,二十岁快乐!

 2 ) 如果能重来

当女人面临事业和家庭时二者择一时,总会选择退居幕后甘愿奉献,却又会被大家当做理所当然。

女主角露拉在19岁时放弃了她追求舞蹈的梦想,然而20年过后换来的只有冷漠的儿子和出轨的丈夫。。

看到第八集,露拉在舞台光芒四射的时候,我内心是满满的感动,二十岁,代表了青春、活力、激情、梦想、希望.....一个人一生中二十岁只有一次,走过就再也不能回返。

露拉是幸运的,她还有愿意帮她圆梦的朋友,痴情的男人,帮她重新找回那个本应在舞台绽放的自己。

故事总是美好的,童话总在韩剧里,我们都是不愿醒来的小女孩,如果人生能重来那你要如何选择?

 3 ) 第二次看感受

我大概是这剧刚刚出来那年,每星期两集守着追的。

当时可能更多的感受都是出自于李尚允的身上。

还有沉浸在他们美好的第二春式爱情。

第一次看20岁,给了一个自己的观点就是,无论做什么,只要有恒心坚持有一颗年轻不老的“心”都可以做下去。

然而过了这么几年,有时候被一些机械工作,早就把自己慢慢变成一个不爱动脑子,什么事变得愈发的懒惰,这到底是“佛系”还是“混吃等喝”哈哈哈不再纠结自己这些。

总之最近有点找回当初的热情。

所以有些对生活燃起再次重生的勇气之后,接下来希望自己能好重拾勇气吧。

不怯场不再害怕!

言归正传,再次看,我觉得女主老公也不算太渣也有道德底线的人呀,反正韩国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国家。

虽然,剧里有些夸张表达演绎出来,但是也是哈,对女主他还是合情合理的,虽然说过的话会“出尔反尔”,当然是自私是肯定的。

但有些事情不要带着放大镜去看一个缺点吧。

现实中还有些更无语更渣的人。

他这个人物真的太符合现实一些男性了。

找女性肯定来说,第一首先要找一个对自己有没有事业有帮助的,恰恰那位校长女儿就很符合他的标准呗。

男人想往上爬,肯定还是需要一个更大更宽的“平台”。

再次这剧,依然觉得挺好啊……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还有理想型的男主人设,电视剧里看看就好。

哈哈哈再次表白哈哈哈尚允偶吧,有些都是养成本能习惯了。

爱情往往美好,但是却很短暂。

婚姻是对彼此之间以另外一种方式不同生活选择开始。

虽然充满柴米油盐酱醋茶。

该有的浪漫情怀也是需要的。

婚姻我该还是觉得它神圣而有一个伟大的责任存在。

当有些时候经历挫折和考验之时,请想想当时坚持组建婚姻初心。

珍惜之前的美好,但却要对未来生活充满勇气憧憬向往!

 4 ) 要如何死去(三集有感)

要如何死去,女主面对着癌症,听过导演的电台后,开始思考要如何面对死亡,要怎死去,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在意识到自己到现在为止所度过的时光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过早的进入到婚姻,过早的担任起抚养孩子的重任,没有自己的生活,甚至和社会是脱节的,整天就是为着老公和孩子转,而现在老公提出离婚,孩子 充满矛盾,一切都是失败的。

在人群中的痛苦,让她意识到要为自己余下的4000多个小时要为自己而活。

重新的去规划自己剩下的时间,打扮的更像一个学生,参加舞蹈社团,参加聚会,让生活更有意义,即使有困难,也努力面对。

感觉女主的人生充满力量,在结尾处,得知自己被捂住,女主笑的眼泪出来,感觉是把之前积压的在内心的各种苦闷释放出来,也是一个涅槃,一个新的开始。

作为一个毕业生,大学生多的浑浑噩噩,在接近毕业的前夕,才意识到时间过得太快,没有留意便已溜走,要让自己余下不多的学习生涯过得更有意义。

一开始开始看这部剧,是冲着崔智友去的,居中的衣着装扮还是很可取的,偏于日常生活,随意而自然,几乎都是今年流行的长款风衣外套,身高在162以上的妹子可以借鉴,身高不足的可以选择中长款的外套,毕竟崔智友有174。

第一次写影评,轻喷。

 5 ) 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over

52届百想最佳编剧候选名单公布,不出所料,金淑恩(大热剧《太阳的后裔》)、金恩熙(几乎零差评的《signal》)、李有静(国民剧《请回答1988》)全部上榜,但仔细一看竟然没有《第二次二十岁》的苏贤京,讲真,我是不服气的。

苏贤京曾经的作品有《灿烂的遗产》、《我的女儿是素英》、《检察官公主》、《49日》、《two weeks》,几乎部部高收视,但奇怪的是我并不是很喜欢她的风格,除了《检察官公主》刷过,其余皆是几集便弃,但这丝毫不妨碍我喜爱《第二次二十岁》。

这次苏贤京选择合作的平台是小众之王tvn,所以连带着整个剧的风格比三大台清新不少,主题也选择了她较为擅长的女性主线,但较她其他作品,整部剧作并不刻意制造高潮和煽情,反而是回归到温情当中。

而轻喜剧的定位,也让剧的节奏轻快很多。

剧情简单描述起来,就是19岁的河路娜因为爱情和家庭放弃了上大学以及跳舞的梦想,39岁又因为想要挽回变心的丈夫,重新考入大学,在曾经暗恋自己的男主角的影响下逐渐找回自己,最终获得新生故事。

韩剧中《罗武林向前冲》、《妻子的诱惑》、《逆转女王》都属于这个中年主妇翻身套路,经典如《妻子的诱惑》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也被国内翻拍了《回家的诱惑》。

应该说这一类题材在韩剧中尚属常见,并无特别,但不同与以往周末剧动辄百集的篇幅,《第二次二十岁》仅仅在16集的篇幅中,围绕着女性的自我觉醒将河路娜的改变一一展现,从最初的唯唯诺诺到后来的积极开朗,从人生的重心只有丈夫孩子到重拾梦想找回自我。

虽然集数有限,但苏贤京的本子却很扎实,在自洽的各种巧合里,河路娜脱胎换骨,丝毫不违和。

女主角河路娜的扮演者是女演员崔智友。

其实我并不喜欢崔智友略带苦情的长相,但河路娜这个角色却非常适合她,或许因为崔智友是舞蹈演员出身,对于剧中仅有几次的舞蹈,她也能完整地将河路娜对舞蹈的热爱和怀念演绎出来。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河路娜在校园祭上舞台上大哭,因为那天时隔20年她又重新跳起了舞,她发现那未曾实现的梦想,未曾有的大学时光,都是再也无法重来的青春,她错过了很多很多。

一声声痛哭,着实伤感也让观众产生了共鸣。

男主角车玄锡的扮演者是李尚允,虽然李尚允的剧之前没有看过,但他这次的演绎算是及格,几个可爱的反差和深情的表现都够苏,关键是和崔智友搭着不违和,有cp感。

而从人设角度看,车玄锡虽然是关键性人物,但感觉在这部强调女主的剧里,刻画有些中规中矩,标配的痴情——死守20年的初恋情结,标配的才华横溢——知名的导演,标配的帅——被众学生膜拜花痴,感觉与其他偶像剧男主并无区别。

这大约也是韩剧在偶像剧框架内的创作的必然。

本剧在处理男二和女二的角色上也非常出色,不同以往对出轨男和小三的平面化处理,剧本对他们以一种戏谑的基调在描述,时而以诙谐去嘲笑,时而又以轻松去带过。

而且非常难得是女主没有去进行所谓的复仇,也许对于那个离开的丈夫,多一分的纠缠也是浪费 ,放手既是止损,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解脱。

这个转变,显示了编剧认为现代女性不应以婚姻为唯一奋斗目标,需要有更为洒脱的人生态度。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又因为人类是关系的产物,所以就有了各种关系里的身份,在过去,女性因为历史和文化的缘故,会特别强调她的家庭身份——妻子、母亲,人们很少会去将女性看成一个和男性对等的独立的个体。

路娜的教授丈夫最初与高中毕业,整天只谈论儿子的路娜形同陌路,后来因为河路娜脱胎换骨,变得想要挽回妻子;路娜的儿子最初也看不起和社会脱节只会做饭的母亲,但后来因为看到母亲在舞台上的帅气逐渐理解、尊重母亲。

这个例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性在为妻子、母亲的时候不能一味强调关系中的自己,更应该重视独立的自我,只有自我是可爱的,别人才会爱你。

单从这个立意上本剧就已经是韩剧的突破之作——这不但是苏贤京个人的风格转型,也是韩剧在旧题材上的新挖掘。

本次百想苏贤京未能入围,实有遗憾,但身为顶级编剧却依然在不断求变创新,着实让人敬佩,也感叹韩国影视剧市场的求变氛围确实浓厚。

反观国内,今日又刷到《射雕英雄传》翻拍的新闻,如果没记错的话,上一次翻拍是2008年,仅过去了8年,再经典的剧目也经不起第7次翻拍。

 6 ) 好剧就是这样吧!

其实一般很多韩剧都有虎头蛇尾的感觉,像这样完成度这么高的算是比较难得,是我觉得没有吻戏也很好,甚至更好的剧。

结尾其实很温馨了,当然其实还是稍有仓促和不足,真的一路搞笑精彩和温暖,里面有很多让人热血或者感动的地方,台词也很不错,特别当时追的时候在每一集的结尾出来时都会禁不住感叹,哎呀,精彩总在下一集啊!!

剧情已经很好了,特别毕业那段时间看,真是感慨良多。

它跟陷入纯情(这剧很多台词真的超棒),举重妖精都是这段时间以来完成度比较高整体让人感觉幸福的剧,也有很多好剧,不过整体剧情总有这里或那里的失水准,所以我心里在最近比较服气的爱情剧就是这三部了,希望没看过的都去看呀~有好的也推荐呀~不同意我的可以忽略呀(手动再见)~

 7 ) 关于《第二次二十岁》

人生有几个二十岁呢。

人一定要为自己活一次,不为别人。

婚姻终究是束缚自由的枷锁。

感情升温在韩剧中算是比较慢的,但在情理之中。

剧中的角色都塑造的十分可爱,让人看剧体感up要表白一下李尚允欧巴,因为深情的徐道雨迷上了他,打开这部剧,发现他把车教授的傲娇萌帅诠释的非常好,反差太大,演技魅力四射,看了一部分采访,发现本人特别可爱。

 8 ) 如果重新来过

如果重新回到二十岁的时候,会不会选择不要遇到他,即使遇到他也不要为他心动。

如果没有放弃学业,如果没有那么早结婚,如果没有因为另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人生,一切又会什么样。

时间没有倒流,她只是选择了二十岁的时候,她想要做也应该做的事情。

剧情依旧有很重的韩剧的痕迹,比如一定要表现女主被欺负的种种,最狼狈的一面被珍惜的人看到。

看到女主在上大学被年轻的孩子们为难,抛开剧情的夸张成分,的确有存在这样难以捉摸的奚落。

上大学的时候,班上的确有年龄很大的一起上课,也见过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来听课。

大家表面上相安无事,背地里不免有嚼舌头的人。

即使长相看上去很年轻,都不愿被人知道其实也很年长。

善良的人是不会介意年龄的,而那些介意你年龄,忽略这个人本质的人,仅仅凭年龄就诋毁嘲笑别人的,也是不值得交往的。

有时候也觉得好笑,二十岁和三十岁有什么分别吗,愿意为自己努力拼搏争取的人是那么闪耀让人为之钦佩呀。

电视剧里的儿子对母亲冷漠又不屑,家庭里如果父母一方表现出对另一方的不屑,久而久之,另一方也会如此觉得。

丈夫虽然是心理学教授,然而自私又自我。

他不懂得怎样去守护爱,他其实也只爱自己。

如果回到二十岁,会不会不同。

只是四十岁的时光也一样绚烂夺目,如果想要不同,现在就去改变。

现在开始永远不迟。

 9 ) 当女人四十

(以笔名发表于南周知道,此为原文)四十岁的女人生活是什么的?

在《第二次二十岁》里,崔智友饰演的女主角韩露拉38岁了。

韩露拉19岁时因意外怀孕辍学结婚,接下来的20年里她只围绕着老公和儿子转,老公步步高升成了大学教授,嫌弃她没法沟通交流,儿子对她也总是爱理不理。

正在这艰难的人生关头,婚外恋的丈夫提出了离婚申请……在许鞍华颇负盛名的《女人四十》里,孙太阿娥人到四十,正艰难处于“夹心层”中:上有老年痴呆的退伍公公,下有没有长大的孩子,丈夫性格软弱,工作也陷入瓶颈……生活的一切,仿佛都在与她为敌。

阿娥每一睁开眼就如陀螺般不停转着,疲惫、窘迫、压抑,四十岁的她的生活内外交困如油煎如热锅煮。

在东方传统观念里,“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贤内助”“相夫教子”是对已婚女性的角色规定,女性成了家庭、丈夫和小孩的附庸。

不少女人循着这一传统路径规规矩矩走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四十岁的关口。

倘若不是像韩露拉一样遭遇措手不及的离婚协议书,她们几乎不曾停下来想一想:女人天然就该为家庭奉献一切吗?

当她们将全部奉献给家庭,她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呢?

“对女人而言,四十岁以上,年龄就没有了意义。

” 冲田修一执导的《去见瀑布》如是说道。

——女人们青春不再了。

电影《奇怪的她》劈头就是一段嫌弃老去了的女人的台词:“如果把女人比喻成球,如花似玉的十几岁像篮球,男人们会用尽全力伸手去抢;二十几岁的女人是橄榄球,男人们会如豺狼般相互撕扯,也是唯一男人们为球拼命的时期;三十几岁是乒乓球,虽说为球而战的男人数量明显减少,但对球的注意力还是不错的;中年女人是高尔夫球,一个球一个男人,男人只要看到这个球,就会挥杆让球飞的很远很远。

”——她们也不再拥有爱情。

四十岁的女人,更确切地说,四十岁的东方女人,仿佛一夜之间就失去了魅力。

在欧美许多文学影视作品里,四十岁的女人并不如此,她们有自己的事业,自主、独立、注意保养、神采飞扬。

但依循传统的东方女人,她们的生活重心从来是家庭和小孩,她们的生活半径常常是家庭-菜市场-小孩的学校三点一线,她们为家庭倾尽时间与精力,不惜放弃自己的爱好、追求和事业。

她们赢得了人们口中“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美德”“贤妻良母”的褒扬,却丢失了各不相同的自己。

她们有的在磕磕绊绊任劳任怨中捱过一生,就像电影《我这样过了一生》里的中国传统女性代表桂美,熬过一生,苦了一生。

而今时代变了,当离婚越来越平常,不少四十岁的女人遭遇的却是《第二次二十岁》里韩露拉的遭遇:她们为家庭牺牲了一切,却被丈夫抛弃,但早就脱离了社会的她们,该如何进行接下来的人生?

编剧给了韩露拉华丽的逆袭。

38岁的韩露拉重新考上了大学,少年时代暗恋她的男主角车玄锡也刚好在这所大学担任教授,并再次默默扮演着守护人的角色。

韩露拉逐渐找回曾经的自己,青春与活力焕发。

等丈夫悬崖勒马时,却已追悔莫及。

四十岁的韩露拉,赢得了第二次二十岁的人生,她寻回了自己,寻回了青春,寻回了认可,也重新收获了爱情。

这的确是令人解气的故事设置——四十岁的灰姑娘只会在韩剧里面出现。

但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在亚洲走红,除了玛丽苏的套路外,还在于它触及了一个深刻的女性问题:该如何平衡女性自我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社会人,身上都同时被赋予多重角色。

一个女人,除了自我以外,还可能是他人的女儿,别人的妻子,孩子的母亲。

每一重角色,都有属于这个角色的职责和义务,认真尽力做好每个角色也是无可厚非。

但遗憾的是,在我们的传统理念中,我们乐于倡导女性对家庭的奉献和牺牲,即便这是以牺牲女性的自我与自由为前提:为丈夫牺牲事业,为小孩教育牺牲所有的业余时间,操持家务,忍气吞声,默默承担一切……甚至这逐渐成为一种道德正确和道德压迫:女人只有这么做才是道德的、坚韧的、伟大的、有母性光环的;你不这么做,就意味着你不是合格的母亲,不是合格的妻子。

这仍旧是道德至上论的逻辑:女性的传统美德高于一切,这一逻辑对女性的压迫实在太过深重!

甚至连许鞍华《女人四十》这一为四十岁的女人鸣不平、看似很女权的作品最后都掉入这一逻辑:在孙太阿娥坚韧、伟大的光环里,她受的苦都是值得的,“你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吗?

人生,是很过瘾的”。

《第二次二十岁》里说,人生只有一次,而选择权在你。

同样地,四十岁的女人生活是什么样的?

是为所谓的女性传统美德所桎梏,湮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泯然众人成为让人挥打的“高尔夫球”,哀怨唱着“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还是在尽好职责的同时,守住自我、独立、自主,将四十岁活成第二次二十岁呢?

当男女平等尚未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时,选择后者不仅需要勇气,还可能付出代价。

但真的,人生只有一次,而选择权在你。

 10 ) 人生的魔方

说实话,看到这部剧,我很心动,崔智友来主演38岁重返校园的女主角!

我猜想,靠她的颜值,这剧情一定很自恋,肯定是没人知道她的真实年龄,一入校园春风得意,赢得男教师和男学生的爱恋——结果,剧情当然不是我想像的样子,考大学是因为丈夫有外遇了(她不知道),借口和她无话可说,她才想通过考大学证明自己有提升的空间和可能;畏畏缩缩进入大学,因为走不进年轻人的世界,到处受排斥……前两集,都是泪水和心酸,即使知道这些都是为了之后的大反转,也是蛮凄惨的。

看剧的时候,不由自主在想,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19岁就怀孕生子,到38岁,这19年是为了爱情和家庭而活着,丈夫是家庭的核心,是她崇拜和爱慕的对象,就连儿子都不重视和喜欢她,明显更尊重和信任父亲。

没有为自己活过,没有一展所长,没有活出自我的价值,似乎也就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即使外人羡慕和尊重,也是“教授夫人”的头衔,潜台词无非是这女子运气不错,丈夫能当教授了。

丈夫的背叛和离弃,无疑是痛苦绝望的,打消了女主角人生的价值和希望,就连绝症当前,也不能与这种痛苦和绝望想匹敌,顶多是火上浇油罢了。

暗恋她的男主角出现了,也不是我们设想的玫瑰色模式。

他还念念不忘,同时也恨意难消:这个女人,怎么能那么讨厌,19岁就嫁人怀孕消失,毁了她自己的青春,毁了自己的初恋,还毁了自己的青春梦想——也许,他到现在都没能从青春的幻灭感中走出来青春期没过好,成人之后的性格也就特别我行我素——也好,都是为了反转,恨意可以反转成爱意。

李相仑饰演的男主角,心情烦躁的时候,总是在玩一个魔方。

电视剧也许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小道具人生也许就像一个魔方,你怎么都拼凑不出自己想要的一面,但是,翻出来的结果并不总是失望,也会有惊喜魔方人生,期待后续……————————————————————————看完全剧,我觉得有几点必须记住,自勉自励:1、女人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每个人生阶段都需要明确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

2、社会舆论常常在歌颂“伟大的、富有牺牲精神”的女性,古代有在寒窑里等老公一等十八年的王宝钏(张爱玲说薛平贵把老婆放在寒窑,像是把一条鱼放进冰箱里),现代有为了生孩子冒着生命危险之类的女人,我觉得除非是个人非常强烈地自愿牺牲,任何人、特别是女人,都不能被道德绑架,以任何理由无条件为别人牺牲。

像女主角,牺牲了一切跟老公去德国,生孩子,把孩子和老公都照顾地光鲜亮丽(看她老公单身后过得多邋遢,那么一个自命潇洒的人,衬衣扣子都要掉了还穿着),结果自己日益枯萎,还被父子嫌弃。

即使不被嫌弃,也不能放弃自我——与其做一个“伟大的”女性,我更愿意做一个有自我的女性。

3、女人应该有强大的内心。

在做谁的妈妈、谁的老婆之前,你首先是你自己,在做了谁的妈妈和老婆之后,你也永远是你自己!

刘晓庆出新书,说自己每一天都活得风华绝代,我觉得这样很好啊,快60了,也是一个活得风华绝代的人,有这样的自觉,不是自大狂,而是自信。

女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拥有这样强大的内心,风华绝代,可以无关外表。

其实,电视剧对女主人公的塑造,还不够现实。

剧中,是绝症加老公背叛,让女主角很快地就彻底认清了现实,能够和过去决裂。

当然,还有爱情,一份不离不弃的初恋摆在她面前,不管她爱与不爱,帅哥都等在那里。

现实中,不一定有爱情,只有残酷的现实,女人的觉醒可能会很慢,也会很反复。

电视剧里,如果能塑造一个同类处境的已婚女人,作为女主角的对照可能更好些。

《第二次二十岁》短评

抖音为什么一直推李相仑的剧给我😂

6分钟前
  • 友邻广播
  • 较差

15 不知道怎么看完的…

7分钟前
  • HELA
  • 较差

还行

8分钟前
  • SUYI
  • 还行

一定不要为了所谓的爱情、婚姻放弃自己的工作、学业等,脱离社会生活,到最后也只能被所有的人嫌弃、抛弃。

12分钟前
  • 夏天
  • 还行

看过

16分钟前
  • 🍏
  • 力荐

题材不错,唯独败在男女主角身上了,男的没魅力,崔智友演的让人很郁闷,毕竟没舞蹈神经又装嫩,看着越来越烦!

19分钟前
  • 狗小柒
  • 较差

崔智友萌萌哒~

22分钟前
  • Chelsea
  • 推荐

这电视剧说了大部分女人的心声,没有伺候老公孩子的日子真好,婚姻生活是扼杀自我的大招,必须没有反抗能力,面对那么多的家庭事情和工作,根本想赶紧干完,还哪里有时间去问自我是什么。婚后生活是修行,不仅磨损你的皮肤青春脾气性格还有仅有的自我

25分钟前
  • 人间烟火
  • 还行

女主确实有点老,这毕竟是看颜值的时代,男主女主气质不佳,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27分钟前
  • 爱吃生煎的菇凉
  • 较差

女主不喜欢 无论年轻还是年老的

28分钟前
  • 桃花岛
  • 很差

女人就是要首先爱自己,先为自己而活

33分钟前
  • 暖阁曼绣鸳鸯红
  • 还行

【8.0】[以前看的]

34分钟前
  • 踏雪竹林🌈
  • 推荐

剧情还好吧。儿子颜值不错!

39分钟前
  • ヶЮ涙ы┯ㄞ
  • 还行

女主不好看还玛丽苏

43分钟前
  • 27号侦探社探长
  • 很差

剧情和男主演技都挺不错的,就是崔智友怎么这么多年过去变成这样了,其他不说就说演技完全不如原来,这么多年没进步尽然还退步了真不敢恭维,不知道是不是脸僵了的原因,反正看着各种不舒服和刻意。反之男主演技非常好,之前他在素英和人生真美丽里面表现就挺不错,这次女主没选好结果是可惜了这部男主

44分钟前
  • 不知花开否☘️
  • 很差

中年人的爱情,真让人上头

49分钟前
  • 撑在下巴
  • 还行

快进看完了整部剧 感情戏太少了

52分钟前
  • 愿时光待你好
  • 还行

很感触

56分钟前
  • 漫无目的
  • 推荐

15年最爱的韩剧没有之一(╥﹏╥)男主苏的不要不要的………………果然青梅竹马才是王道啊!!!!

59分钟前
  • 没什么好说的
  • 力荐

大妈的每一套衣服都不像大妈款,眼角纹都好几层了还那么美,就是喜欢。

1小时前
  • 离群索居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