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1日,是电台节目《柳烈的音乐专辑》的第一次开播,也是贤宇和美秀的第一次相遇的日子。
那是一个牵手都需要很长时间酝酿,亲吻就像是碰到发烫东西的纯真年代。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沟通日益便捷的今天,我们一起回顾来自上世纪末的一场爱情,看一看那个年代里的人们都是如何谈恋爱的。
1994年10月1日的清晨,刚从少管所出来的贤宇走进了美秀和姐姐恩子开的面包店,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豆制品。
临出门时候意外发现,之前每天早上都听的电台节目居然换了新的DJ。
这个平凡世界里的一个小小变化,没想到却成了他惨淡人生的一束阳光。
原来,贤宇曾经也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某次课间,他和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在楼顶玩闹,谁也没有想到,意外发生了。
其中一个比较靠近阳台的同学意外坠楼了,而当时离这位同学最近的贤宇,则被大家当成了推同学坠楼的嫌疑人。
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指责、亲人的不信任,他一下子觉得人生陷入了黑暗。
在少管所期间,他曾经祈祷着,希望出去后世界能够发生新的变化。
巧合的是,就在他踏进美秀面包店的那天,恰逢广播节目《柳烈的音乐专辑》首次开播,于是贤宇觉得这家面包店就是他生命中的奇迹。
刚好面包店正在招兼职工,不想回学校的贤宇,就厚着脸皮的赖在面包店干活。
而面对这个忧郁少年的神秘过往,恩子也决定不再过问,并且善意地接纳了他。
他们一起在店里帮忙、一起试吃新品、一起布置节日装饰,温暖的日子像是撒满了钻石,每一天都闪闪发光。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曾经一起经历坠楼事件的同学们找来了店里,因为担心他们会做出伤害美秀她们的举动,贤宇不得不跟着他们走了。
看着贤宇离去的身影,美秀有预感的说,「他应该不会回来了吧?
」
果不其然,那天离去之后,贤宇再也没有出现。
而美秀不知道的是,其实那天晚上贤宇和他的朋友们因为跟人发生争执,还在「观察期」的他又被抓进了少管所。
而另一边,当时韩国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缘故,国内经济环境一塌糊涂,面包店也被迫关门了。
两个互生好感的年轻人,一下子就被命运拆散了。
他们未来会如何?
还能够再见面吗?
最终会走到一起吗?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洪流下,一切都显得迷茫而未知。
「IMF」本来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英文缩写,但对韩国人来说,它却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标识。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韩国经济陷入严重危机,当时韩国的外汇储备只剩下可怜的39亿美元。
为渡难关,政府不得不在当年11月向IMF申请了紧急救助贷款,代价是韩国的经济政策必须接受IMF的干预和监督。
从此,韩国进入了一个「IMF时代」。
接下来的岁月里,货币贬值、企业破产、公司裁员都给韩国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而彼时的美秀刚刚大学毕业,韩国的社会压力通过大学生就业形势就能看出:国文科出身的她原本会有很多大企业抢着过来要人,如今却面临着可能失业的困境。
当时放在她面前的有两个机会,两个月的电台临时工和长期稳定的印刷厂职员。
就业压力如同海啸汹涌而来,她不得不放弃理想,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机会。
而这次选择,也为之后和贤宇的相遇又离别埋下了伏笔。
00年的时候,美秀在写给贤宇的邮件里这样说,「感谢没有联系我的你,我现在的状态非常糟糕,不是能和你久别重逢、说说笑笑的状态。
」
是的!
当时美秀的生活可以说糟糕透了,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搬离了原来的住所,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但是因为社会背景的缘故,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收获。
三年过去了,生活依旧毫无起色。
这些都让她的自尊心变得脆弱,所以她才会在邮件里对贤宇说,「等发生了好事情再联络吧。
」这个时候的她还没有办法面对爱情的到来,没有办法和喜欢的人开心大笑而假装忽略眼前艰难的现状。
电影中,有一件事一直被导演所刻意忽略,那就是贤宇同学坠楼的真相。
但是忽略它并不能代表它不存在,就像藏在桌底的炸弹,总会在某一时刻爆炸。
对美秀而言,她深知贤宇内心藏着某件往事一直不肯放下,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拉着他往深渊里拽。
在他们吵架的那个晚上,美秀曾对夺门而去的贤宇这样哭喊,「你身上有他们的味道,知道吗?
烟味!
」这点对应贤宇他们一群人去拜访去世同学的姐姐时,他的那些朋友在车上抽烟的场景,说明贤宇的朋友一直有在纠缠他,但他却一直没有鼓起勇气反抗。
就像在车上时,他也仅仅只是无奈地打开了车窗而已。
不管是曾经的那段「惨剧」,还是那群一直拉着他往下坠的同学,都像留在衣服上的烟味一样,挥散不去,让人窒息。
导演曾在采访中解释说,他觉得如果把事故具体化,电影就会过分执着于过去的叙事。
贤宇因无法避免被误解而产生的恐惧也会减少想象的空间。
在电影中,贤宇和同学泰星正式决裂之后,去到恩子的店里要了一碗面疙瘩汤。
这段回忆通过恩子在美秀面前提起,道出了贤宇一直以来对理解与信任的渴望——「他说我说过相信他的话」。
想起1994年的冬天,贤宇第一次走进面包店的时候,「没有豆制品吗?
豆腐之类的。
」
在韩国,从监狱或者少管所出来的人都会吃一块豆腐,希望可以重新做一个清白的人,开始新的生活。
这个少年一直期望着新的人生,但是只要亡者的家属一天不接受贤宇的解释,他就会被一直打上「凶手」的标签。
因为生怕自己心爱的人也会无可避免地误解自己,所以他选择了把往事隐瞒。
而美秀去找贤宇死去同学的姐姐,原因是她觉得有些事情她可以解决:了解真相、乞求原谅,或是说清楚不是贤宇所为。
她这么做是想让自己感到安心,也想让贤宇摆脱过去,但是这份「善意」却深深地刺痛了贤宇。
他们一个被过去牵扯,无法敞开自己的心扉,另一个也无法停止自己内心的不安,没能完全理解和信任对方。
就像出版社代表所说的,美秀和贤宇都是太过沉重的人。
两个太过沉重的人在一起,只会压垮对方。
「广播,爱情,还有飞机。
你知道这三样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就是出发的时候,最费力气。
」回到《柳烈的音乐专辑》开播首日说的第一句开场白,再联系贤宇和美秀的两次奔跑,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我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喜欢你,但如果是去见你,我会用跑的!
」贤宇用奔跑告诉了美秀她的重要性,而美秀也用奔跑回应了贤宇的等待。
电影的最后,两人隔着玻璃窗相视一笑,贤宇适时地拿起相机拍下了美秀灿烂的笑颜,电影到此结束。
也许就像导演在采访中透露的两个结局走向,到底是重新交往并结婚,还是就此别过,多年以后在不同的国家听着同一个频道的广播?
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份爱情了。
「只有雨雪交错,土地才会肥沃,植物才能生长。
」我想,爱情大抵也是如此吧!
有天翻一本小朋友的《十万个为什么》,看到一个问题:网络使人们的距离变近了还是变远了?
我说,应该是让身边的人变远了,让原本很远的人变近了吧。
同事小姐姐说:“嗯……也许是让所有人都变远了呢。
”我想了想,觉得她说的对。
在看到《柳烈的音乐专辑》里猜邮箱密码的那一段,就突然想起来这次对话。
刚刚情愫暗生的两人,即将面对漫长的分别。
美秀为贤宇申请了邮箱账号留作联系方式,却忘了给他密码。
于是她往这个没人能登陆的邮箱写信,永远都是未读。
但她还是春花秋叶地一直写一直写。
你说她在写信的时候,是在期待回音吗?
当然也有。
但在很多次以后,这点期待应该很淡了。
到后来,写信的意义也许不在于回信了吧。
把自己的情绪投递出去之后,它的意义就已经达成。
我要交付的那些,都已经给出去了,我才可以打理好剩下的这部分自己,继续往前走。
你来不来,我都得往前走了。
她并没有在这里等。
他当然还是来了。
退伍之后几经辗转,终于猜出了密码。
他在逼仄的书店里借用老板的电脑登录邮箱,收到了她几年的时光,欣喜得跳起来撞到了背后的书架。
接下来当然是顺理成章的重逢。
但漫长的分别是自带滤镜的。
滤镜下的现实是,他们谁也没有成自己所期待的样子。
在见面之前,新的邮件里,毕业后一直郁郁不得志的美秀哭着写:还是先不要见了吧,等到有好事情发生了,再联系吧。
她觉得自己眼下状况太糟糕了,实在不适合来一场风花雪月的重逢。
我是从这里就开始悲观的。
我想呵呵你完蛋了,你要为他伤心了。
让你想要变得更好再去见的人,以后总会让你伤心的啊。
很久以前有人跟我说过“没有人会喜欢状态不好的人”。
我为此跟他争执了好久,我说你不喜欢是因为你不爱。
我爱的人她什么样我都喜欢,她的失落她的不合时宜她的拿得起放不下她的痛哭流涕的夜晚,我都喜欢。
我知道她也会喜欢不管什么样的我。
那时候我还太年轻。
后来我长大了,验证了那时的我是对的。
第二次分别中,他们都去做更好的自己了。
作为看客我只觉得好可惜。
人生那么长,你变得再好,也总会有坏事突如其来的可能。
坏的事,越早体验越好,可他们硬生生把这个机会延期了。
再一次见面时美秀终于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贤宇也走上了正轨。
这一次重逢简直水到渠成,再不在一起可就说不过去了。
于是剧情终于撒了一把糖。
丁海寅真是好看呐糖里藏刀。
两人一起去看望当初照顾美秀又收留贤宇的姐姐。
她一意孤行嫁了一个怪叔叔,养着一个叛逆的女儿,在美秀眼里原本值得最好的姐姐现在过着很糟糕的日子。
美秀一头气势汹汹收拾了叛逆的小姑娘一顿,一头冲着姐姐就哭了。
“你怎么把自己过成这样?
你可是堂堂崔恩子啊!
”与其说是姐妹,她们之间其实更像母女。
女儿长大了,费好大力气挣脱了看似安稳的陷阱,走到了新阶段,转头来问一直隐忍的母亲:你为什么要过这样的日子?
你为什么宁可被这些陈旧又沉重的东西困在原地,也不肯与他们割裂,往前走一走?
对年轻的姑娘来说,割裂也就是痛一阵子的事。
可对姐姐这样带着孩子背负着家庭的中年女性来说,是很难的。
她们已经做过一次选择了,选择其实不是意味着拥有,而是意味着放弃。
你选了一样,就放弃了除此以外的所有可能性。
我一直很反感“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上了年纪就别折腾了”这种话。
可事实上,一生的时间也就那么长,是真的不够你重来几次的。
并不是所有的一条道走到黑,都只靠“信念”“执着”这种高尚的意志就够,有很多也许就是,没有时间了。
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你去重拾当初放弃过的那些可能性,一一再试一遍了。
人间太长人世很短,到了这个时候,再换一条道也没有时间走完了。
不如就这么走下去,看看到底会怎样吧。
但这时候的美秀与姐姐是不一样的。
她还有时间,她只想闷头朝前去。
所以她责问姐姐:你为什么要过这样的日子?
姐姐只好说:哎哟,我的傻妹妹啊。
其实我好担心多年以后,美秀的女儿也转过头来责问她:你为什么要过这样的日子?
她也只好说:哎哟,我的傻女儿。
在美秀与姐姐这段对话中,贤宇在旁观,不知道他有没有从中预见到他与美秀必然会有的那一场争执。
关于贤宇过去入狱的经历,其实已经过了这么久,真相是什么对当事人的亲人来说都不重要了。
真相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人的感受。
美秀并不是像姐姐那样能什么也不问,只默默给他端上一碗汤的人。
她刚毕业时也许混沌过,但从那个密码被解开后,她就是清晰的。
所以她才在姐姐的问题上态度那么激烈,这种隐忍的平静她见都见不得,何况是自己遇上呢。
但贤宇和所有男人一样碰到问题先选择逃避和粉饰。
这是个很危险的事,是在给自己埋雷。
你害怕,你不肯趟过去,你绕道而行假装它不存在,那就永远过不去,总有一天它会把你用自以为是的隐忍换来的岁月静好炸成灰。
他们的矛盾简直太典型,他犯的是教科书式的错误。
爱情片的男主角们怎么都没一点新花样,我看到这真是审美疲劳了。
两人会再一次分开并不是剧情需要而是真的理所应当。
有人说男二是个坏人,但我还挺喜欢他的。
代表是个挺拎得清的人。
喜欢她就去了解她的需求,去买下那家她心心念念的面包店,也不整什么大张旗鼓的惊喜,一开始就把全盘计划画给她看。
最难得的是,一直给她以选择权。
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你可以看看你要不要。
这是大人的交往模式。
无趣了一点,但实在。
贤宇跑回工作室去找落下的那张照片时,代表的话很有意思。
他说照片是我拿走了,我以为你不要了。
这个被女主贴上了油腻标签的老男人角色并不讨喜,在这里却可爱了一回。
贤宇挺孩子气地说我讨厌你。
他却回答:我还挺喜欢你的,不过你太沉重了。
我觉得美秀需要轻松一点儿。
这时候其实已经可以预见反转了。
代表很可爱,但是他说错了。
美秀需要的不是轻松一点儿,否则她也不会换到这份工作,也不会与他相识。
如果他对她的了解只是在这个程度的话,那么美秀会回到贤宇身边的。
代表还没意识到,她要的并不是他能提供的东西。
至少这个时候还不是。
至于以后,谁说得准呢。
金高银好像比鬼怪中更好看了最后想说,有人在听到开头柳烈的广播时,想起了《水晶飞机》的歌词吗?
小丁和小高的演技大比拼,两个都是我好喜欢的年轻的演技派。
故事的节奏很缓慢,导演不紧不慢的叙述着日常,也把两位主角的境遇和心理刻画起来,有点沉重有点忧郁,特别是小丁的那个角色,被冤枉了被卷入了那个他努力要逃的圈层,想要正常的活着又害怕被辜负,情绪被压抑被撕扯,笑中带着无奈和心酸,整一个悲情,想要拥抱未来却有胆怯。
小高爱他,无私的无畏的爱着,兜兜转转的聚和分,缘分和爱是命中注定。
哭着笑着迎来了最甜片段。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广播、爱情、还有飞机,知道这三样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就是出发时,最费力气。
”《柳烈的音乐专辑》由郑址宇导演,丁海寅、金高银主演,讲述一对偶然相遇、又偶然分离的恋人,在10年间发生的爱情故事。
豆瓣7.9分,是一部非常适合夏天的浪漫爱情片。
电影以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切入,用柳烈的广播节目串联起主线,1994年10月1日,柳烈的节目开始的第一天,男主贤宇出狱了。
一个新的电台节目,是贤宇生命中祈求已久的奇迹:在少管所的时候,每天早上9点吃早饭,每到那时听着广播音乐,想着“啊,今天又开始了。
”吃完早饭收掉餐盘,播报员出来说话,就到了九点五十分左右,然后每天都会祈祷,今天就让我出去吧。
拜托。
祈祷完,那节目就结束了,那时就会断念,看来今天,什么都不会发生了。
连续几天早上那样之后,某一天忽然那么想,等我出去的时候,请让世界至少发生一点改变吧。
如果还是老样子,感觉真的会活不下去。
他决定在面包店打工,美秀正是那家面包店的女儿。
美秀和贤宇渐渐熟悉起来,她帮他做了新发型,他帮她招揽顾客,还一起试吃姐姐的新品蛋糕。
下雨的时候,他在门前赏雨,她搬着小板凳坐在他身边,两人相视而笑。
平安夜一起布置圣诞树,贤宇看看美秀,又看看圣诞树:“哇,好漂亮。
”可是第二天道路施工,打破了圣诞节的美好氛围。
这是两人之间不顺利的一个预兆。
贤宇被牵扯打架滋事,重新被关回了少管所。
三年后,1997年,韩国IMF经济危机,面包店停业,大学毕业的美秀选择了安定的正职工作。
但工作环境非常嘈杂恶劣,令她很失望,但在那个众人失业、就业困难的年代,她也只能咬牙坚持。
在现实不如人意的时候,柳烈的广播节目成为了抚慰人心的精神寄托:“接近年末,我们会许这样的愿望吧,但愿来年只有好事。
然而如果始终是大晴天,那片地区就会变成沙漠。
只有雨雪交错,土地才会肥沃,植物才能生长。
所以我们许愿的时候,试着只换掉一个字如何。
但愿来年也有好事。
”有坏事,也有好事,就是生活的常态,美秀再次遇见了贤宇。
他陪她回家,可舍不得分开。
她准备睡衣,蹬着小板凳翻出棉被,他小心地扶着凳子的边缘,怕她跌下来。
她让他睡在床上,自己睡地板。
“想到你不会回来了,但还是等你了。
”隔天,贤宇入伍了。
美秀塞给贤宇一张纸条,她为他申请了邮箱帐号。
却忘记告诉他密码。
她每天往那个贤宇解不开密码的邮箱发邮件,分享生活。
还尝试给柳烈的电台写信,告诉贤宇邮箱的密码就是自己的学号,期望着贤宇能透过电台听到。
柳烈的电台成为了他们之间唯一的连结,记录了这些年发生的变迁:“数码相机手机出现了,最想拍的照片是什么呢?
”
2000年退伍的贤宇租下了美秀曾经住过房子,在租房合同上得知上一位租客,也就是美秀的密码。
也是邮箱密码!
但两个人那时候工作都不如意,期待已久的重逢落空了。
“看来发生了什么事吧,可是,反而感谢没有联系我的你。
我现在的状态非常糟糕,不是能和你久别重逢,说说笑笑的状态,我不愿意,不愿意别人看着我,好悲伤,明明都是我自己选择,为什么会如此不安呢。
近来最开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贤宇你解开了密码,久违的开怀大笑了。
等发生了好事再联系吧,我也会在有好事发生的时候,再联系你。
”美秀陷入了自卑,与其说对自己选择的稳定工作失望透顶,不如说是对做出那样选择的自己失望透顶。
2005年,美秀终于做上了喜欢的出版工作,为宣传第一次来到柳烈的录音棚。
贤宇搬到美秀公司楼上,两人又偶然地相遇了。
10年孤单的两人似乎在等待的,就是这一刻的重逢。
恋爱由此开始,在小出租屋里一起买菜做饭,看漫画,晒太阳。
美秀看见贤宇的房间墙上,贴着许多与美秀有关的回忆:“我的人生里没有多少开心的瞬间,有些瞬间记不起来,还会觉得很烦躁,感觉不像自己的记忆,甚至无法相信自己身处其中。
为了不被抢走才拍下来的。
”贤宇痛苦的过去从没被忘记,而记录下每个快乐的瞬间,会让他暂时忘却痛苦。
他一直对美秀隐瞒了当初入狱的事,朋友意外坠楼,他被诬陷杀人罪。
对贤宇来说,是不希望任何人知道的事,尤其是深爱的美秀。
可美秀怪他不够信任自己而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美秀决定跟社长去别的地方搞事业。
贤宇不顾一切地奔跑追车,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挽留,而美秀只说:“别跑了,求你,会受伤的。
”即使分手,他们心里仍然彼此深爱着。
电影的最后,美秀从柳烈的节目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她一路跑去柳烈的录音室,贤宇就在那儿······
柳烈的电台在这部电影中的作用,最初是贤宇的精神寄托,恳切地希望生活有一丝改变的时候,盼来的奇迹,也是连接起他和美秀命运的纽带,刚好那一天,在她的面包店里,迎来了奇迹,代表对于贤宇来说,她才是他生命中真正的奇迹。
后来柳烈的电台成为了两人重新找到彼此的可能性,没有联系方式的时候,透过电台给对方留言,暗暗希望对方会听到的那种浪漫,恐怕现在已经消失了。
最终两人分手后再见面,也多亏了柳烈的电台,电台代表了两人之间的依恋,即使分开一段时间,对方仍在那儿,就像柳烈的电台总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播放。
电台成为了寄托、连接、爱情和依恋的象征物,对应了最开头的话——“广播、爱情、还有飞机,知道这三样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就是出发时,最费力气。
”复古的象征物,复古的一段爱情,导演非常擅长捕捉细节的情绪,用色彩、构图、特写渲染情感。
比如把贤宇放在画面的角落,其余是天空,用极度的仰角拍摄人物,凸显人物一瞬间的震惊无助、失去重力的悬浮感。
与学校格格不入的贤宇决定辍学,和监狱中一样金黄色的树,带着秋日萧瑟之感,还有象征禁止的红灯,暗示着他无法回到学生时代了。
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分别时的追车戏,导演特写贤宇后脖子上的汗,体现贤宇已经到达一种极限的无力感,怎么追也没办法挽回了。
据说这场戏演员丁海寅跑了很多次,整个脸都白了。
但出来的效果导演非常满意,宣传期导演和丁海寅在一档电台节目,郑恩彩的《电影音乐》中谈到这场戏,导演说他从没在别的作品中看到过丁海寅演出过这样的表情。
导演的选角眼光独到,丁海寅曾经特别出演过《鬼怪》中金高银的初恋棒球学长,让孔刘吃醋到不行的那个,当时就觉得他们两个非常搭,两人都是看起来清爽又舒服的初恋感长相。
总之《柳烈的音乐专辑》是一部小清新的复古浪漫电影,以柳烈的广播电台为牵引,导演用细腻柔软的风格再现了一段10年的爱情,是现在的我们难以体验到的那种爱情,这点我觉得很特别,没有手机通讯不方便的时代却有着如此简单的欣喜和心动、如此纯粹的爱情。
除了爱情,两人在动荡的环境中的心思、两人对境遇的不同眼光,也是很有趣的部分。
看起来过得比较安稳的美秀,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变得自卑消极,而经历坎坷的贤宇却总是笑得那么灿烂,总是想着他爱的人而往更好的方向走着。
虽然经历了几次离别,但还是会一次又一次相遇,现实中99%不会实现,可这种故事永远美好。
最近的生活很不如意,香港问题越来越严重,气温越来越低,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常常走在路上就有一种莫名的焦躁感。
也是为了逃避这种焦躁感和紧张感,我打开了一部又一部的电影。
于是就这样看完了《柳烈的音乐专辑》,并深深感叹,在这个糟糕的世界,幸好还有电影,还有蛋糕,还有值得期待的冬日爱情。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经历过但却不愿意回忆的人生部分。
我想这样形容《柳烈的音乐专辑》,它讲述的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一个人的内心挣扎和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然而今天,我不想谈论爱情。
还记得影片开头贤宇离开超市之后去的那个地方吗,他一步一步走到顶楼,然后俯瞰地面上的欢声笑语,像是在重温,也像是在赎罪。
生活中一定有许多你不愿意去回忆的事情,它让你后悔让你恐惧甚至让你觉得人生无望。
而这个顶楼的边缘,这个顶楼所能看到的地面,便是贤宇内心深处的峭壁。
但他还是来了,或许是他太渴望改变自己现有的人生状态了,也或许是他意识到世界已经先于他改变了——电台的主持人换了,仿佛过往也可以放下了。
贤宇留在了面包店工作,这是他重新开始生活的第一步。
其实见到贤宇的第一眼,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心事很重,把自己包裹得很紧的男孩。
他越沉默,我便越想了解他。
于是,贤宇的朋友们出现,人物的神秘面纱慢慢揭开。
看似热闹的酒局却配上低沉阴冷的音乐,看似是朋友重聚的欢喜最后却陷入点烟祭奠的哀伤,有人在醉酒后闹事,有人在醉酒后跌入深深的回忆。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那个熟悉的顶楼天台,一群男孩正在快乐玩耍,摇晃的镜头和刻意剪辑的留白之后,我们只看到了一个结局。
一个足以成为贤宇内心创伤的结局。
有人从顶楼摔了下去,贤宇没能拽住他的手,他们都成了“杀人凶手”。
朋友们的出现打破了贤宇原有的安稳的生活,他离开了面包店,对美秀也是不告而别。
写到这儿,我想到艺考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的一句话,“最好的故事可能就来自你内心深处最不愿意面对的那个部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懵的,虽然那时我只有17岁,但也已经有了一些不愿意去面对去谈论的事实和话题,而且我从不觉得这些事情能被当做素材展现在纸上,像是要把伤疤重新揭开,再拿着像手术刀一样的笔,翻来覆去地寻找最精彩最值得书写的部分,根本不顾它此刻还在流着血。
所以到艺考结束的时候我也没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故事,我想我宁愿做个胆小鬼,但我不后悔。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会在贤宇这个年纪直面一个人的死亡,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也意识到这次死亡可能只是一场意外。
当贤宇站在逝者姐姐的面前,苦苦哀求道“真的不是我做的,求您了”时,我们会不会有一丝错愕,可能会一边感叹为什么这句话出现的时间会这么晚,一边感叹它最终还是出现了啊。
那条曾经被保护的小心翼翼的伤疤,那条原以为能被爱情能被幸福治愈的伤疤,终究还是被揭开了。
但这绝不是最致命的。
因为或许对贤宇来说,这不是第一次了,人生可能已经经历过太多次被揭开和被治愈,当然这种治愈很大程度是靠自己和时间完成的。
我想压垮贤宇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美秀在得知事情原委后说了一句“现在不是没什么事了吗?
”怎么会没事呢,怎么就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呢。
明明没有经历过对方的生活,却能轻而易举地说出这样的话,谁听了会不心寒呢。
站在美秀的角度想,有些时候我们爱一个人,就会想去了解所有的全部的他,我们全然会忘记,这个世界上也会有许多你可以不用去了解的东西,不是说没有必要,而是稍稍减低一点自己的占有欲,稍稍放过一点对方不愿意表达的部分。
但站在贤宇的角度考虑,我却希望能够与他一同说出“现在我又应该去求谁”这句话,我们气愤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相信现在的自己,他们都要通过过去的我来判断现在的我。
我们低声怒吼,摔门而去,却始终说不出一句“现在真正的我已经完全裸露在你面前了,你看清楚了吗”。
你们怪我们不愿意敞开心扉,我们只能摇头苦笑,看似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
影片开头,贤宇在听完美秀和恩子的故事之后,也开始自顾自地说起在少管所的经历,这是一次敞开心扉;在和美秀的恋爱时光中,她突如其来的一句“结婚好吗”,让贤宇的内心慌乱了阵脚,夜晚,他一刻也睡不安稳,这是对观众的一次敞开心扉;和朋友打完架,脸上还挂着彩的贤宇来到恩子的店铺,咽下去的每一口面疙瘩都是一次敞开心扉……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像贤宇这样的人,又或者我们本身就是贤宇。
一两次不堪的生活经历让我们感到迷茫,很多时候我们像一头摸不着方向的绵羊,我们的某种坚持可能来自内心深处的自卑,我们会不假思索地相信身边的朋友,是因为觉得自己身上已经没什么值得欺骗和失去的了。
但我们也确确实实在用力生活着,努力改变着。
在爱情到来的瞬间,我们用力奔跑;在新时代的浪潮面前,我们用力抓紧每一个机会。
当然,我们也在该放手时放手,在看不见光亮的日子里,自我疗伤,默默努力。
影片中有很多留白的部分,让一部分的人物形象没办法立起来,但也恰恰是这些留白的部分,给了我们更多的遐想空间,甚至能够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带入其中,文章的开头我写道这是一代人的生活记忆,在影片的时间跨度里,在广播跨越成为可视广播的岁月里,贤宇们,美秀们,恩子们,大家作为普普通通的平常人,一边挣扎着现有生活,一边期盼着新的旅途。
我想,逃避也好,面对也好,只要能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怎样都好。
“广播,爱情,还有飞机,知道这三样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就是出发的时候,特别费力气。
”
其实是第二次看了,上一次还是刚追完鬼怪,那时候为了补足初恋组意难平看过,却没能如愿吃到一大口糖。
反而看到最后都觉得怅然若失,不懂两个人为什么突然分开,又为什么突然释然。
这次看倒是觉得,啊就是这样,90年代的氛围,几年不见还是会挂念,会一直往没人看的信箱里写信——反倒是通讯技术发达了,却更联络不上了。
所以每一次重逢都像是命中注定。
就像每一次分别那样。
“别跑了,好吗。
会受伤的。
”最终还是在两个人事业都较为顺利稳定的时候再次见面了,好像也只有这样才能那样笑着。
然后以笑回应。
其实觉得是oe来的,好像两个人会漫长地出现在彼此的生命里,好像无法割舍,好像无法迈步——但无法迈步的结果大概是“我们结婚吧”。
但下一次阻挠呢。
下雨的人生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如果只有艳阳高照的时候才能体面相爱的话。
下一次分离要怎么办呢。
“原来是这样的心情啊。
”
如今,一对情侣在没正式同居之前,维系感情主要靠手机。
手机强大的功能,可以让人有一种他/她就在你身边的错觉。
譬如现在男生会让女生每天拍中餐、晚餐的照片给他。
睡觉前和对象语音,让语音一直开着整晚不关掉象征“相伴入眠”。
如果想他/她了,立马可以发一句“在干嘛呢?
”“我想你了。
”手机在使联系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使得分手、吵架变得更加便捷。
也许女生给男生发消息不回,就会使她造成胡思乱想乃至删微信。
在手机日益成为人的一部分的年代,回望过去,看看25年前的人们如何维系一段感情,则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韩影《柳烈的音乐专辑》的故事,就发生在25年前。
韩国爱情片有个特点让我非常欣赏,那就是男女主角的颜值一般都非常高。
女主金高银虽然是单眼皮,但她的单眼皮没有降低她的颜值,反而为她增添了许多少女感。
男主丁海寅的帅里藏着一个乖男孩,这跟他在影片中的人设非常的相符:表面酷帅实际上内在很乖。
1994年10月1日早上8点57分。
贤宇(由丁海寅饰)第一次走进美秀(由金高银饰)和姐姐恩子(由金国熙饰)开的面包店。
贤宇问美秀,是否有豆制品,美秀找了一会,发现没有,就让他去前面超市购买。
这时,收音机放起了一个名叫《柳烈的音乐专辑》的电台节目。
贤宇在天台和小伙伴们玩闹时,同伴意外坠楼。
他也因此进了少管所,在少管所,每天早上9点吃饭,他都会听一个电台节目。
贤宇祈祷,希望等他出去后这个世界能有所改变。
贤宇和美秀第一次见面的3分钟后,电台换了一个新DJ:柳烈。
这对贤宇而言是一场奇迹。
在这之后,贤宇就开始留在这家面包店打工,他和美秀之间也慢慢产生了感情。
那个年代的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是“想触碰却又收回的手”。
即便互相有了好感,也仅限于相视而笑。
圣诞节那天,和贤宇一起在天台上玩闹的几个小伙伴找到了他,他预支工资离开了面包店。
贤宇离开的那天晚上,他喝醉酒和人打架,再次进了少管所。
而美秀以为贤宇永远离开了她。
这是两人第一次分别,由于贤宇少管所进得太匆忙,没留下联系方式。
1997年,IMF金融危机,韩国大型的工业企业相继倒闭,面包店也因此受到牵连倒闭了。
美秀从大学毕业,幸运地分配到一份稳定工作。
贤宇也靠着自学考上了大学,日常做着搬家、旧书店的兼职。
在旧面包店门前,贤宇背着旧书店老板的老母亲回家,遇到了美秀。
贤宇让美秀等他一下,他送完老人后就立马来见她。
送完老人,贤宇是跑着去见美秀的,直到快到了,才停下来改走路。
喜欢的人要跑着去见!
贤宇从少管所出来后,面包店已经关门,为了提高与美秀相遇的几率,他找了面包店附近的兼职。
所有的久别重逢,都并非偶然。
当天晚上,贤宇送美秀回家,美秀留贤宇过夜。
吃完夜宵后两人共居一室,最多也就到牵着手相互看着为止。
第二天贤宇要去当兵,又要分别了,最多也就到轻轻一吻为止。
这次分别前,美秀为贤宇注册了电子邮箱,邮箱名字是“dubu1001”,10月1日是他们第一次见面,dubu是豆腐的意思,美秀对贤宇的昵称。
可是,她却忘了给他邮箱密码。
俩人第二次失联。
异地的日子,没有联系怎么办?
美秀每天坐公交上下班,在车上也不忘学习提升自己。
因为她和贤宇之间共同的联系是电台节目《柳烈的音乐专辑》,所以她会给这个节目寄信:“柳烈DJ,我是甜甜圈小姐,我搬家了,现在豆腐(贤宇的昵称)找来也见不到我,所以寄信给您,因为我搬家了。
天天给无法确认的电邮地址发着邮件,已经过去好多天了。
电邮密码是我的学号啊,豆腐。
”
冬天过去,到了夏天,美秀坚持给贤宇发着没有回应的消息,描述着她的日常生活以及对他的思念。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22年后的现在,谁会无聊给一个空邮箱发着没有回复的日常思念?
就算是异地恋,每天都能保持联系,也劝退了大部分的恋人。
每个人的微信通讯录上都躺着许多联系人,就算玩个游戏,也能通过喊“小哥哥”、“小姐姐”来解决寂寞。
因为,面对容易的感情和艰难的感情,总是容易的治病效果更快。
转眼又过了3年,美秀终于收到了来自贤宇的电子邮件。
当美秀发着一封封无人回复的邮件给贤宇的时候,贤宇也在努力试图联系她。
贤宇当兵时趁着休假去找她,退伍了也去找她,但她已经搬家了。
即便这样也不死心,一直守在这附近,等租户搬出去,贤宇立即租下房子,发现租房合同的右上角会写下上一任租户的房间密码。
他联想到美秀给他的密码会不会是她的房间密码,于是赶紧跑回旧书店开电脑尝试,成功了!
成功取得联系后两人相约见面,到了时间,美秀打电话给贤宇,却打不通。
贤宇去了不靠谱的健身房工作,健身房收够入会费之后就换名字继续坑钱,消费者冲进健身房和工作人员大打出手,贤宇的手机也在混乱中被踩碎。
事后,贤宇想跟美秀解释,他为什么没去赴约。
在打了一行文字之后,他又默默删掉,因为他不想将自己的不堪与落魄展示给深爱的人看。
同样的,美秀的状态非常糟糕,她也不想将自己不堪的一面展示给贤宇看。
在印刷厂辛勤工作了三年,一无所获,虽然连公交车上的时间都不愿浪费,可她还买不起手机。
“看来发生了什么事吧,可是,反而感谢没有联系我的你。
我现在的状态非常糟糕,不是能和你久别重逢,说说笑笑的状态。
等发生了好事再联络吧。
我也会在发生好事的时候,再联系你。
”
2005年韩国大学生创业潮,美秀离职印刷厂,跟富二代老板钟宇一起做出版社。
贤宇也跟着前辈一起创业做公司,贤宇工作的地点恰好在美秀工作的二楼。
两人再次相遇!
这个阶段贤宇和美秀的状态都还可以,这对一直在思念对方的情侣终于可以在一起做情侣该做的事。
美秀跟着贤宇去到他租住的地方,穿上他的T恤。
俩人一起做菜、一起去书店借书、看漫画。
即便是短暂的相处,爱情的甜腻也让美秀大胆地对贤宇说:“结婚好吗?
”换来的却是贤宇长久的沉默!
贤宇怎么会不想和美秀结婚,只是现实有太多问题还没解决。
当天晚上,贤宇抱着美秀,久久不能入眠。
贤宇太爱美秀了,以至于不想让她知道自己不堪的过去。
美秀也太爱贤宇了,以至于想知道他过去的一切,包括不堪的。
情深不寿,当贤宇得知美秀知道了他的过去,他气愤地离开了美秀。
与此同时,美秀的老板钟宇对美秀展开了追求,他提出可以帮助美秀重开面包店,这是让美秀难以拒绝的提议。
贤宇伤了美秀,当他后悔、醒悟时,美秀已经坐上了钟宇的豪车。
车子开着,贤宇在后面追着。
美秀下车,让贤宇别追了,小心伤到自己。
这是很多爱情电影的桥段,但据导演说,美秀原先的台词是“贤宇,求你别跑了好吗?
很伤自尊。
”这话的情感力量更浓,但金高银说不出口。
根据导演解读,结局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最后有没有在一起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感情,十多年来,都在思念着彼此,都不忘在早晨9点去听《柳烈的音乐专辑》。
1994年10月1日,DJ柳烈的节目首播,他讲的第一句话是:“爱情、广播还有飞机,知道这三样东西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都是出发的时候最困难。
”我当时很困惑,广播和飞机我不清楚,爱情怎么会是出发的时候最困难?
也许他所指的“出发”,指的是“克服”,克服横亘在两个人之间的重重阻碍。
如今,相互想要联系对方已经变得异常容易,再也不用为了等一个人就在她老家附近做兼职,再也不用向电台写信,再也不用因想念一个人而十几年来听同一个电台。
只是,现在我们的联系路径更便捷了,那么思念有变得更深吗?
ps:我建了一个影视交流群,在群里,遇见和你喜欢同样类型电影的人。
入群加我微信:joker19931115。
(群里仅讨论、交流,不能发广告。
)
到底是什么样的期许,才能让我们陷入爱情?
贤宇和美秀兜兜转转了多年,忽近忽远,到底哪一次离彼此最近呢?
恋爱的意义是痛苦吗?
难道恋爱是幸福吗?
《柳烈的音乐专辑》作为一个爱情片,燃烬了自己才告诉观众爱情的面貌。
在男女主角多段邂逅中,是群众里无数人爱情的缩影,如果是你身在其中你又如何?
本片讲述了在1994年歌手柳烈第一次做广播主持人的那天,经营母亲留下的面包店的美秀(金高银饰)与偶然出现的贤宇(丁海寅饰)相遇了。
虽然彼此有了心动的感觉,但却因为意外事件而失去联系。
直到三年后,两个人又奇迹般的再度重逢。
伴随着广播节目《柳烈的音乐簿》,美秀和贤宇在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反复中,找寻着同一个频率。
将一档节目、一首音乐作为男女主重逢离别的背景故事,是个不错的起承转合的契子。
贤宇遭受无妄之灾被关进少管所,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幸好还有被假释的希望,而希望就在少管所播放完固定广播节目后的那份名单。
贤宇所期待的世界改变了,那天广播节目换挡成《柳烈的音乐专辑》随后在假释名单中又听见了自己的名字,巧合的是出狱之后进去的面包店放着的正是这档节目。
命运才是爱情的保护色。
一次偶然的相遇,让男女主角对彼此印象深刻,这才有了以后。
但是我一直对女主不信任男主的行为耿耿于怀,更加打击我的是美秀对贤宇说“我会在这里等你”,当然她并没有留下来而是选择了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的一条路。
在我所不能容忍的爱情价值观外的是现实生活写照,是吧爱情算什么。
“等遇到好事了,再联系你。
”人们总是这样子,总用一些理由来拖延见面,大多数人都没有自信会喜欢上一个状态不好的人吧?
但这个答案无疑是错误的,只有遇见对的那个人的时候你才能明白。
故事的结尾,是全开放的,两个人相视一笑,十多年的感情和思念都在其中。
而这时,伴随了他们十几年的音乐节目也开始了新的模式。
这部电影其实讲了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什么痛彻心扉,就是一对男女相遇,相爱,因为外界和自己的原因分分合合,像极了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贤宇在他们第一次相遇时收听的电台节目《柳烈的音乐专辑》中报上了美秀的名字。
在办公桌前收听着节目的美秀听到后毅然跑向了电台、跑到了贤宇身边。
在玻璃墙前,两人相视而笑,贤宇用相机留下了那个对他而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的笑容。
生命中的若干场相遇、离别、重逢,有些微不足道,有些却刻骨铭心。
不是每一场相遇都能延续,不是每一场离别都能重逢。
太多的偶然和注定都不过想告知我们——“珍惜”。
点进来,图文并茂哦
写这部的时候,虽然当时连续七周的票房冠军,首日就破韩影爱情片票房最高纪录。
然而,网上却评价:「清汤寡淡」。
用词偏颇吗?
似乎也不全是。
因为这样的爱情故事可能也只属于「从前」了。
毕竟,就像木心写的那首诗一样,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2005年的某个傍晚,天色渐暗。
穿着条纹polo衫的贤宇,背着摄影器材走在前面,后面是停下脚步的美秀她仰头望着他,忽然笑着问,结婚好吗?
彼时,距离他们初次相遇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这十一年里,他们分别了三次,相遇了四次,真正在一起的日子,其实都凑不满一个季节。
第一次,是1994年,冬。
准备大学升学考试的美秀,时不时会在家里的面包店帮忙。
临近圣诞的破晓时分,街道很冷清,穿着高中校服的贤宇推开玻璃门走进来,问,没有豆制品吗?
在韩国,进过监狱或者少管所的人,出来都要吃豆腐去晦气。
寡言又面无表情的男生,吓到了美秀,却没想到,当天傍晚对方就跑来应聘兼职。
面包店是美秀妈妈开的,妈妈去世,留下店里打工的姐姐和美秀两个人相依为命。
姐姐心善,也热情,没有人逼问贤宇为什么进去过,小小的面包店从此多了一个人的身影。
外面的天气很冷,面包店却弥漫着温暖又香甜的气息,然而,这一切都在圣诞节当天被击得粉碎。
贤宇曾经的狐朋狗友撞见他在这里,纷纷跑来,吵吵闹闹的一群人被姐姐严肃地「请」出去。
贤宇跟着一起出去了,临走前,预支了工资。
美秀望着窗外,对姐姐说,感觉他会走吧。
表情有点失落,又淡淡地接了一句,感觉不会回来了吧。
好像难过了,又好像就是送走了一个过客。
后来,贤宇真的没回来。
而美秀每个夜晚都会靠在门边,透过玻璃注视着外面,仿佛在等待谁从消失的街头出现。
第二次,是1997年,冬。
亚洲金融危机,面包店关了,姐姐嫁了个不怎么样的男人,在地下通道的小摊位上卖面疙瘩。
美秀留了长发,成了大学国文科的准毕业生,摆在面前的工作只有两个选择。
年薪稳定的印刷厂编辑人员,或者,电视台的兼职。
为了生计,美秀选择了印刷厂。
因为金融危机而沉重的日子似乎要慢慢变好了。
她跑去笑着跟姐姐报告这个好消息,晚上走到早就关门的面包店,默默地对妈妈说,再稍微等等。
然后,她遇见了贤宇。
有时候,「我喜欢你」并不需要太多语言,只是她和他眉眼间的欣喜就说明了一切。
可这次重逢却很短暂,因为贤宇说,他明天一大早就要入伍了。
她带他回住的地方,他们一个睡在床上,一个睡在地上。
屋子里很暗,只有暖气亮着橙红色的光。
她说,我其实想过你不会回来,但还是等你了。
他沉默了几秒,说,我是想回面包店的,很想很想。
只是那天离开后,跟喝醉的人起了争执,观察保护期被取消,又回到了少管所。
她叫他的名字,他们在黑暗中对视,握着彼此的手说晚安,却没想到这一道别又是数年。
第三次,是2000年,春。
粗心大意的美秀当年分别时,帮贤宇注册了一个邮箱,却忘记告诉他密码。
四年来,美秀不断地给一个无人开启的邮箱发邮件。
贤宇一有空就从部队出来,去她家敲门,却不知道为了工作她早早搬了家。
就像当年面包店关了,他找不到她,只能在面包店附近兼职打工。
这次,他选择租下了那个二楼的小房子,也因此机缘巧合下,知道了密码,打开了邮箱。
整个人高兴得像个傻子。
只是,这次他们连面都没有见到。
重新联系上的惊喜和幸福很快被现实击碎。
他们约好六点通电话,美秀坐在办公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拨打贤宇的手机,都无人接听。
原来朋友介绍给他打工的地方是个骗局,顾客跑来砸店,一堆人全都被拉去了警局。
晚上,贤宇被放出来,背对着前来接自己的朋友崩溃地大喊,我们能不能过点正常日子。
贤宇坐在电脑跟前,想跟美秀解释这一切,却收到美秀发来说「再见」的邮件。
美秀其实没有因为他的爽约而生气,她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就在等待电话的过程中,她忽然发现自己没有办法这样跟贤宇重逢。
因为她笑不出来,她的日子很糟糕。
姐姐还是在那里卖面疙瘩、面包店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手上,枯燥无味的工作除了定期拿到薪水,什么意义都没有。
她在黑暗中哭着写,等发生好事再联络吧。
第四次,是2005年,春。
生活就像电影的画面,越来越明亮。
美秀换了公司,做起了出版社的工作。
贤宇考上了大学,爱上了摄影摄像,跟着前辈在外面租房子搞社团创作。
前辈的前辈,就是美秀公司的老板。
他们就这样又相遇了。
他带她回自己租的房子,还是美秀曾经住过的那个二楼小屋。
分别五年,他和她,始终都没忘记过对方。
本来还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美秀,笑着张开双臂,扑向这个总在失而复得的男人。
他们腻在小屋里过日子。
牵着手一起买菜,交叠着一起看漫画。
阳光很好,他们笑得很幸福。
导演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想告诉大家,以前是有这种时代的,而且是很美好的。
牵手需要很长的时间,听着雨,互相对望就很幸福。
亲吻也是如此,就像贤宇入伍的那天破晓,他们站在小巷子里拥抱。
紧张的、害羞的,连初吻都像两只惊慌的蝴蝶。
纯情的、小心翼翼的、向往美好的,如同贤宇。
因为去了警察局而爽约的那天晚上,贤宇坐在电脑跟前给美秀写邮件,却又一个字一个字全删了。
他想说,不是我的错。
明明我什么都没有做错,为什么总是被一次又一次拖进沼泽。
曾经的朋友死于意外坠楼,他却背上了杀人的罪名。
进少管所、高中辍学,他的人生从此一塌糊涂,无论怎样挣扎努力,都得不到解脱。
因为没人在意真相也没人相信真相,哪怕他每年都去朋友的姐姐家,哪怕他一次又一次说不是我。
事故都已经发生了,姐姐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弟弟。
贤宇和美秀其实都有着沉重的人生,因此内心充满了不安,格外珍惜拥有的一切。
美秀的老板事业有成又有钱,喜欢美秀,也曾问美秀,为什么忙起来那么拼,高兴的时候却总是小心翼翼。
就像他永远不会懂,贤宇为什么要把美秀的照片粘在玻璃屋顶。
不懂始终被命运捉弄却又从来没有放弃的人,一次次被拖回黑暗,又一次次仰望着天空,爬出来。
漫长的分离岁月和怀旧气息,搭配上舒舒服服的金高银和丁海寅,的确有些「清汤寡淡」。
导演过多的留白以及剪辑方式,也容易让观众漏掉很多细节、隐喻和暗示。
但我却很喜欢,影片中的四次奔跑。
第一次,是1997年。
贤宇入伍前一晚,他们在面包店重逢。
贤宇怕美秀离开,送完了老板的奶奶,狂奔着跑回来,满头满脸的汗水。
第二次,是2000年。
通过邮件拿到贤宇电话的美秀,趁着工作间隙跑去给贤宇打电话,迫不及待的样子如同那天晚上狂奔的他。
第三次,是2005年。
也就是前文里,俩人重逢同居后没多久。
难得幸福了几天,贤宇和美秀,因为当年的事故发生了争执。
心怀不安的美秀,离开了贤宇家,之后,俩人应该很久没有见过面。
为了和美秀说话,贤宇追着美秀老板的车,跑过首尔一条又一条巷子。
美秀走下车,对远处的贤宇说,别跑了,贤宇,会受伤的,别跑了,贤宇。
然后转身,走向了老板的车子。
网上有人说,现实生活中的结局,可能会止于这里。
「满身是汗,狼狈而绝望的贤宇,哭了起来,整个世界崩塌了,那一刻,一切都死了。
」
但其实,据说,这段台词本来还有一句。
「求你别跑了,好吗,很伤自尊。
」是金高银说自己说不出口「很伤自尊」,所以最后导演把这句删了。
在我看来,这句删得太妙了。
她到最后关心的也只是他会不会受伤。
而不是两个贫穷又沉重的人,在富人(美秀的老板)面前的尊严。
也正是因为金高银这句说不出口,让这份爱情,没有在最后一刻沦落成穷人之间卑微的纠缠。
让这个故事迎来了第四次,也是最动人的一次奔跑。
结尾,克服了内心不安的美秀,奔跑着前往电视台。
背景音乐是Coldplay的《fix you》。
略微伤感的旋律,伴随着加速的吉他与鼓点将压抑的情绪一点点宣泄——And high up above or down below不论极至巅峰还是人生跌坠When you're too in love to let it go当你爱入骨髓放不下执迷不悔But if you never try you'll never know倘若从未尝试就永远无法领会Just what you're worth人生如此难能可贵Lights will guide you home灯光将指引你戴月而归And ignite your bones点燃了你热血腾沸And I will try to fix you而我将与你相随她站在玻璃外,满头大汗,大笑着对那头的他挥手。
贤宇曾经说,因为生命中快乐的东西太少了,担心就连那些都会失去,所以才要拍下来。
他望着玻璃外的她,拿起自己的相机,将这个瞬间永恒的记录了下来。
「爱你的人,会跑着来见你。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好呢?
J.2019年10月首发 微信公众号 K社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好细腻的电影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你知道她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没有告白 没有接吻 没有说喜欢或者爱你 即便忘记也没关系 是夏天的一部分 明白的 真实的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
好动人的电影啊啊啊啊啊啊,在那样真正亲密的时刻,倒下的酒瓶声其实是心跳声…高潮后又回到寂寞与无趣的日常…但当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就可以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尖的缝隙中流走,这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它都永远属于你。
心潮澎湃才是爱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这段感情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假期是美好的,但是也会有结束的那天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你会永远记住我吗?闭上眼睛,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俄语好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