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度日
Mal Viver,Bad Living,苦日方来(台)
导演:若昂·康尼
主演:安娜贝拉·莫雷拉,丽塔·布兰科,Madalena Almeida,克莱娅·阿尔梅达,Vera Barreto,努诺·洛佩斯,Filipa Areosa,里诺尔·森微娜,拉斐尔·莫雷斯,Lia Carvalho,比阿特丽斯·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法国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23
简介:在葡萄牙的北岸,五个不同世代的女人正共同努力经营着她们的家族酒店,试图将它从一个无可避免的衰败中解救出来。与此同时,这个家庭深陷在一个长久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她们都学不会爱自己的女儿,也因此她们都不懂要如何当一个母亲。外孙女Salomé(Madalena Almeida 饰)的突然到来搅乱了整个局面,所有的旧伤口..详细 >
回文
考究的画面却让人真实体会了什么叫做煎熬与度秒如年。一个小时的时候已经是第无数次想起身离开,但熬到最后一场才猛然串联起了关于Life is too hard的一切因果。没打差评可能是被斯德哥尔摩了。
像是舞台化且更强调空间感的《沼泽》。
占的是《西伯利亚》的位置,每年一部神神叨叨,自说自话的神棍片。跟着镜头看主角到处找狗,在泳池里来回游泳,在卫生间刮腿毛。会让人开始怀疑人生,电影之神是要给我等凡人什么启示。
2.5
Berlinale 2.25第三场 睡了一半醒来发现还有一半。一团乱麻,唯一能夸的是色调。
#Berlinale #ZooPalast #Competition 比姊妹篇强不少,单以本影片看算是伯格曼式的家庭伦理电影,但是不同于伯格曼的变焦走近角色内心提高观众带入感本片采用夸张人物关系,并让观众从一个更佳旁观的角度看这个残酷的故事。角色上也是类似于《秋日鸣奏曲》,不过扩充到了3代人。视觉上,基本采用固定镜头和慢摇镜头,不光在视觉上呈现出角色受困的状态还可以拉远角色和观众的距离。我本来在想这样的处理很难让观众带入,会让故事变得有距离感,但随后的角色关系塑造上让我感觉这可能就是导演故意为之,尽量不要让观众带入角色本身。不喜欢的点主要是群像戏的塑造,浅焦在群像戏多个家庭参与下还是不能提供更多信息,尤其导演还有另一部作品。结尾的处理不咋喜欢,有种讽刺回到现实的真实感。
+相当冷静的剧场,于场内人物产生交互。直到形成审视,才出现摄影机的位置。
🍑➕①⭐
3.5 待补度日勉强
-
一把火烧了算了。
因为看了姊妹篇Viver Mal觉得挺好就来看这部,结果反而要逊色一些。叙事节奏的确比较拖沓,但核心还是应该至少让一部分人有共鸣的。现场有人感谢导演拍出了抑郁症人群的感受。全片找不出一个好母亲也是一个特色吧,导演还承认为了拍这个自己开始做起了心理咨询。
已经是今年柏林看到现在尚且算是有点内容的一部了 我发现柏林今年主竞赛选的片子特别雷同 不是家庭撕逼就是刻意放慢节奏 这部的摄影是真的不错 也多少能看到点人物内心挣扎的点 偶尔的爆发也给了观众一点宣泄 但还是太慢太刻意了 浪费了不错的表演和编排
配搭上Viver mal,两部镜头充斥着男性凝视,Mal viver更是无病呻吟(导演到底是有多恨自己的妈…btw viver mal对最后一对拉拉执手相看泪眼的感觉实在是过于熟悉了…(但是这对拉拉做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一种导演的意淫在…
《勉强度日》主竞赛,酒店管理者一家;《度日勉强》奇遇单元,入住酒店的顾客。类伯格曼家庭精神控制,失败情感和糟糕母亲。卡尔维诺式结构,同一时空不同视角,镜像与重叠。音画不对位,窗外旁观。角色关系奇情有余,对话推进微妙不够。
婴儿般的睡眠
创作思路很有意思,阶级不同看似面临的都是人际的问题但是处在其中的人却是不同进化层次的
2.5,(如果你是一位失眠患者,那就去看柏林主竞赛的电影吧)这个题材有够无趣的,角色和叙事都很表面,摄影和视听技巧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啊。真的不懂这两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家庭片这么平庸,是怎么选进来的!
神经质电影,却莫名合我的胃口。设立在镜头和人物中间的隔阂,消失/渐进的话外音,相互交织且凌乱的“对话”,每两个人之间的糟糕关系 通过无尽偷听来维系,压抑的色调和镜头空间。各种源自于家庭的痛苦无法解决,最后酿成一种悲剧,却用最无情的方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