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说这电影本身情节演员场景,实在可以打到70分以上,如果我几年前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或许会努力打到90。
但很可惜现在的我已经是个内心阴暗猥琐女屌丝,依照我变态的口味,必须给它及格以下啊。
如果赵薇没疯,那就是导演是赵薇的高级黑,穿的像个橙子我可以原谅,但是我擦这是什么鬼角色啊,穿着土掉渣的红裙,擦着溢出嘴角的口红,跳一段杀马特艳舞,赵又廷那个角色真是太有素质了,他只是默默的走了,甚至还打了招呼。
这难道不是小清新电影么?
赵薇那段真心让我理解不能。
按说赵薇到这个年纪也该明白,自己根本不适合风骚啊越想越觉得导演必定是赵薇的高级黑,开始那些完全是无理取闹,泼妇发飙好么?
导演该不会以为那些是所谓“刁蛮”吧?
还有那个警察,是淫媒么?
是淫媒么?
是淫媒么?
叫俩陌生人为了小孩当场接吻的招都使出来,总之在二赵这段上导演智商down到最低点,如此恶俗的桥段都能拍出来,实在是太残忍了!!!!!
还有陈意涵那段,闺蜜和男友搞出了小孩,最后居然三个人在一起,说我还跟我男友和好,另外我还跟你做姐妹,我做你孩子的干妈,我们三人幸福生活在一起永不分开,我已无力吐槽。
我只能说导演智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如果我今年只有12岁我恐怕都不会相信这么狗血的情节。
导演,我已经想不到什么好词来形容他,每次他拍的片都被小清新们捧上了天,但看了又很失望。
这个长相略低于相貌平均水平线的中年男人,每次都爱出现在自己的作品里和美貌女猪脚来一手,我很难觉得他心智正常,少年时期想必是被女神伤害过的吧?
但就这样一个人偏偏有颗梦幻少女心,总结一下这部电影所有的组成部分,就是:1.王子爱上灰姑娘(二赵)2.女神追求呆萌男,富商有真爱(舒淇vs阮经天vs导演)3.少年狗血青春乱爱事件(陈意涵郭采洁彭于晏)当然也是有新发现,第一次发现郭采洁美过陈意涵啊,还有就是于美人,真的很可爱。
我仅剩的分数全给郭采洁于美人和众多配角我也不知道我在写什么,大概是今天开会太累了吧我恨我竟然看过这部电影
我不是一个爱看电影的人,所以即使这两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我进电影院的次数仍然少得可怜,于是这部阴差阳错才看到的片子就不幸成为我能够吐槽的为数不多的电影之一。
再加上我不是这部电影里任何一位演员的粉丝(看,这就是我说“阴差阳错”的原因),所以,要是伤害了您一片痴心,我也只能笑笑。
Anyway,I don’t care。
昨天从影院回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同样都是几个相互关联的爱情故事串烧,为什么《Love Actually》就能让我心心念念到现在还不时回味,而同样打着爱情旗号的这部片子却令我在电影开始1小时后就期盼着它赶紧结尾,别再挑战我的承受底线了。
是因为这里的爱情故事太不真实太过矫情太狗血了吗?
好像不是,《真爱至上》里面也有几个故事一看就知道是虚构出来的,可我还是照样感动得要命。
那是为什么?
想来想去,好像只有一个原因。
我被《真爱至上》所感动,是因为它的故事虽然短小精悍,却有足够的铺垫让我毫无保留地相信,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相爱的。
我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所有呈现出来的情节只能推向“爱”这个最美好的的结局。
而这部《Love》呢?
编剧大概是嫌所有的couple都进展太慢,一会儿一个拥抱一个kiss,还外带热舞勾引+台言告白等莫名其妙且突兀的桥段,竟然让我看出猥琐的感觉而全然没有了“爱”的意味。
能把好好的一个爱情轻喜剧题材写成这样,也挺不容易的。
最扯淡的故事。
其实我不大喜欢赵薇,但这部戏里我觉得有几个镜头还是把她拍得挺漂亮的,以前我从来没觉得赵薇长得漂亮。
可是这也挽救不了她和赵又廷的这个故事。
本来不想用这么粗鲁的词汇的,可我实在找不到一个更文雅的词能这么准确地概括这段剧情了。
赵薇一开始出现在台湾然后瞬间又回大陆的突兀转折我就不提了(= =好吧还是提了),关键是她一出场就好像又回到小燕子时代那种无理取闹神经兮兮的劲儿上去了,效果当然远不如10年前那么讨喜。
更让人崩溃的是赵薇说普通话还能隐隐听出口音,结果导演硬让她往外蹦京片子,这是故意要毁她吧,要不就是故意要毁我们北京的姑娘。
她演的那个卖四合院儿的导购说话有多没礼貌我也不提了(千万不要以为北京女孩儿说话都跟吃了枪药似的,尤其是她不认识你的时候),就说说她跟赵又廷从互不相识到最后干柴烈火的过程有多那啥(我不想更粗鲁,所以那俩字你懂得)。
你说编剧把他俩的故事写成一个欢喜冤家版的灰姑娘不是挺好,既能热热闹闹的又能浪漫,虽然老套可观众买账啊。
现在这个呢,为了让小孩从树上下来,人民警察还兼职当红娘让单亲妈妈和几乎陌生的男人在未成年人面前接吻,一亲还陶醉了还不能自己了还亲个没完了。
我们北京的警察叔叔招你惹你了,你这么破坏人家的高大形象。
当时在影院看到这个情节我同学都不行了,直在那儿小声喊“那还有小朋友呢”。
编剧是写“爱情”故事写得太多了连基本行为规范都写丢了么。
从这儿开始我就对这俩人的情节完全不感冒了,于是赵又廷抱着赵薇闻来闻去的时候我就腹诽“闻你妹啊”,俩人又情不自禁(你俩是寂寞太久了吗)地亲上的时候我就腹诽“亲你妹啊”,赵薇一巴掌打过去(不是你默许人家亲你的么!
)的时候我又腹诽“打你妹啊”,赵薇瘸着腿跳热舞(看来作为一个单身母亲你真的寂寞太久了)的时候我腹诽“勾引你妹啊”(我承认我笑了,但编剧都咯吱我了我还不笑说明我不正常)。
可后来我实在无力腹诽了,因为赵又廷一脸严肃认真地对一个7岁的小孩说“永远不要想念你无法拥有的”,因为赵薇说“每一个混蛋都有一颗受伤的心”,当时我真想拿块板儿砖拍死我自己啊。
编剧你是湾湾的小白文看多了消化不良么!!
而且对于赵又廷那个角色的设定也非常奇怪。
从各种情节可以看出编剧想把他写成一个缺乏家庭关爱于是冷淡无情的人,可不论是他的冷淡无情还是后来的一吻(或者一闻?
)倾心,我都没感受到十足的说服力。
想想也是,按照这种设定电视剧都能演20集才happy ending呢,你这几十分钟的戏份哪儿说得清楚。
所以说编剧还是小说看得虽然够多但不够透不够深,YY功力不足啊。
最无语的故事。
必然是彭于晏、郭采洁和陈意涵的那个,除了幼稚我真的没有啥可说的了,三个小盆友还是继续过家家吧。
当然最后彭于晏的成熟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总是忍不住把这样的故事投射到现实中,这样的成熟是否来得太晚了一些。
那一句“对孩子负责”,怎么听都觉得刺耳又讽刺。
最精分的故事。
钮承泽大概觉得自己拍这片子占了一个最大的便宜,那就是能和舒淇上演一段未遂的亲热戏。
但在我看那短短几十秒也没让我领略出任何美感,反而感受到绵绵不绝的猥琐。
不是说接受不了床戏亲热戏(电影里大叔和萝莉的故事多了去了,况且舒淇也不是玉女范儿),而是这一段从内容到氛围再到钮承泽的表现,怎么看怎么觉得,就是猥琐。
但这还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钮承泽饰演的富豪,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感情上的精分。
他有钱,所以身边不缺女人。
除了包养着舒淇演的那个方柔伊(这名字一听就是台湾小言看多了的结果),他到处拈花惹草,周末还要开各种超出我想象范围的不健康party。
你要说这种人知道舒淇背着他和其他男人搞到一起因为觉得伤自尊没面子而一怒之下甩了舒淇再去揍一顿阮经天然后拍拍屁股转身再去包养一个,我百分之二百相信。
可你要说他知道情妇跟别人跑了于是死乞白赖要跟舒淇结婚还说会保证对婚姻忠诚而且揍人未遂最后还来什么深情告白说你幸福就是我幸福,那我只能说编剧你赢了,在你面前我只有一头磕死的份儿了。
因为逻辑啊常理啊神马的在您面前都是浮云了,我这样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真心追赶不上您奔向火星的脚步。
最正常的故事。
整部电影看下来,好像也就阮经天和舒淇的那个故事最正常了,而且还带着些许小清新的味道,片中对我而言为数不多的几个笑点也都来自于口吃的阮经天。
由于这个故事太正常也太俗套了,以至于我没有什么可吐槽的,非要吐的话就是那句“我不接受包养,只接受爱”,实在是牵强。
不过我倒是对阮经天改观了不少,有一段印象挺深。
陈意涵第一次感受到宝宝在动的时候,阮经天那一副被吓到的模样着实自然可爱。
最没存在感的故事。
当属影片最开头舒淇和赵又廷那一段短暂的偷情,直到电影结束灯都亮了我也没明白安排这一段的用意是什么,是想说赵又廷演的那个人缺乏爱的能力?
那他后面被赵薇打动就显得更快更没说服力了。
不过这里倒是有个小小的插曲。
舒淇打开门的一瞬间,我惊呼一声:女鬼啊!
旁边的同学当时就笑喷了。
一路写到现在,我好像忽然有点儿明白开头的那个问题了。
为什么《真爱至上》更能够打动人心?
因为“爱”需要用爱的方式来表达。
同样是暗恋,《真爱至上》里的小伙子用一整部只有新娘的婚礼录影和一张张写满爱意的纸板告诉她,而《爱》则用一次不计后果的冲动来表达;同样是一见钟情,《真爱至上》里的首相有心动有纠结有不舍有坚定,而《爱》我只看到欲望。
而冲动和欲望,从来都不是爱情。
爱情故事可以千差万别,但沉浸在爱情中的心情和悸动却是相通的。
好的电影能够通过语言、画面唤起我们同样的心情和悸动,哪怕讲了10000个不同的故事,感动我们的理由只要一个就足够了。
从这一点看,《爱》显然算不上一部好电影。
写到这儿我发现应该点题了。
就跟这部电影一样,演着演着编剧和导演忽然发现自己跑偏了,然后就用那句“我不接受包养,我只接受爱”使劲把主题往回拉。
那我也不妨来一句紧扣题目的点题金句:如果这都能算爱, 也许我真的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
自认为不是一个刻薄的人,可回头看看我写的这一堆,我忽然惭愧了。
我对不起老爸老妈的培养,愧对组织的教育,辜负了同志们对我的期望。
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因为一部没水平的片子而降低了自己的水平。
我面壁去了。
1.长镜头不等于就"电影"了,<云水谣>不也长镜头了?2.编剧有老班底,怎么就不如<求婚事务所>了,认认真真拍偶像剧不好吗?小s演技是过了,总没赵薇过吧。
某位金马影后演偶像剧就一定演得好吗,还不如电视咖捏。
3.如果拍本土片,应该不会缺了李湘宜吧。
赵薇这一段当然是为了内地市场。
小燕子真的一辈子只能演弱智了吗?
台湾富商拯救北京脑残妹,这样的梗光腚部你们还通过啊。
4.作为专攻节日档期的小鸡片,狗血台词和剧情都可以忽略。
也难为一众大牌明星了,功成名就了还要继续拍mv。
巴特!
把台湾人包内地2奶的梗包装成偶像剧拍,这个有点过底线了吧。
5.赵又廷算本色演出吗,一直觉得这位少爷流氓气很重。
还别说,公子哥说文艺腔的狗血句子勾引女人其实挺真实的。
6.演小燕子儿子的小孩面目可憎。
7.2奶包小白脸挺现实主义吧,可为了童话效果让阮经天说出我不接受包养我只接受爱这样的台词就自相矛盾了吧。
要就现实主义到底要就认真的纯情,这么拧八何苦呢?
8.豆导每次都把最好的角色留给自己,这话只对了一半,不是“最好”,是最讨喜。
9.哦对了,郭采洁前一半不错,结尾一拔高又虚假了。
周末,跟家里妞去看这个小电影。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评论“两个女主角都是票房毒药,可能好看吗?
”关于“票房毒药”这么一说,我倒是分析过,其实毒药不毒药,根本不在演员身上,而是剧本本身。
但观众谁记得编剧啊,归根到底把这个东西赖在演员身上,枪打出头鸟嘛。
胡乱接片的演员,就容易被冠上毒药的头衔,就算你有浑身解数,一个三流剧本,你也演不出来一流体验。
当然,显然赵薇和苏琪也确实不属于表演一流范畴里的,但总不至于三流。
我个人还蛮喜欢赵薇,至少称不上反感,对苏琪也是。
我一直在想赵薇问题出在哪里,可能跟赵薇说话腔调有关,这个最真切的定义其实就像在《一个女人的史诗》里,刘烨评价赵薇的那样(剧中人叫什么记不住了),说伊演得太直,太硬,怎么看都不柔和。
赵薇说话腔调就是这样,所以让伊演疯癫的人,反倒闹得起来,但演委婉的,怎么看都觉得在装。
苏琪,永远是慵懒的大美女,似乎也一直在扮演这样的角色,过着富泽阔绰的日子,因为跟了一个有钱男人,但心底其实是少女的,总在憧憬一段干干净净的爱情。
所以,在她历来扮演的角色中,最后总是“私奔”了,找回了“自我”,去奔赴她那干干净净的小爱情,做一对柴米油盐的小夫妻。
我们的剧情必须这样安排,因为我们要让世人相信这世上光明美好之事,我们不允许一个漂亮姑娘为了钱为了虚荣跟一个糟老头子,我们总是要让她幡然醒悟良心发现,而真实的生活,当然并非如此。
但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觉得,对于那些穷小子来说,爱情是摸的着的,姑娘不是只爱钱的,不是只求被包养的,她求的是你的爱。
而真实点说,被包养惯了的姑娘,是没办法跟一个普通男人谈一段普通恋爱的,因为,那完全是两个世界。
导演在苏琪门前说出那段话时,还是有点小感动,虽然这是个老男人,虽然这种戏码其实永远不会在老男人身上发生,他们不愁结婚,不愁找不着下一个听话的姑娘。
我们能从中看到这个老男人内心缺失的部分,放诸现实,我们也知道这个男人现实缺失的部分,但你千万别以为自己就是掉的那个碴,他真不是为了等你,真的。
个人觉得这个戏中出彩的其实是阿宽和那个警察,观看时多半的笑声皆因二人而起。
真心觉得赵薇其实跟那个警察才登对。
但这是偶像剧。
以前从未看过阮经天演的东西,也从未关注过,我一直以为丫是花瓶,而这次则彻底改观。
回来后,妞跟我说人家是影帝好吧?
好吧,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之,这就是个挺清新温情但不文艺的片,让你看过之后,觉得人间自有真情在。
人间也确实是有真情在,不管你目前遇没遇到过,你都得这么相信着。
因为,除了相信,没有更好的办法。
(呸,这句真是大俗话)影片镜头感不错,一看就是台湾的调子。
挺美好。
PS:那对年轻小情侣的故事告诉我们,感情的事就是一个愿打一打愿挨,所以,旁观者千万别跟着搀和。
除非,你另有居心。
经此鉴定,凡是搀和别人两口子事儿的,都是表面维护的恐怖分子。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我这种内心灰暗的人去看爱情喜剧皆大欢喜片无异于自我毁灭。
这种片子就象镜子。
里面看着好漂亮,世界真美好,充满爱,一切矛盾都在爱面前都是浮云。
最后彼此原谅,找到真爱,皆大欢喜。
一照进现实里,真实无比丑陋,无比不堪。
一切都不存在。
爱不存在。
我脑中真实的世界,是她被她最好的朋友和男友背叛,然后她把她最好的朋友打到流产。
或者她爸爸操着球棍把那小子揍暴头顺便把贱人打到流产。
爱她却无法得到原谅,喜欢他自己却已经不配被爱。
小朋友也永远等不到爸爸。
有些伤害不会就这样被抚平。
有些错误犯下了就需要自己承担后果。
也一定会心痛。
但不会有那么多爱让人原谅别人。
我们都是凡人。
我不想看这样一味掩饰的喜剧片。
它让我觉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很灰暗。
所以看的时候不停的哭。
看完了之后还哭了好久。
心里闷的厉害。
马克·扎克伯格被女朋友甩了后创建了Facebook;阿黛尔被男朋友甩了后创作了新专辑,在格兰美获得六项提名并全部获奖;大丽花的男朋友劈腿后在豆瓣帖子上创作出了《失恋33天》的原稿;九把刀在暗恋高中女友多年后创作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是啊,爱情是一切存在的可能。
即便失去了爱情,或许是学会和懂得后的另一种灵感启示吧!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经典。
而这些只不过是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都带着面纱。
那么,这部《LOVE》是不是也有故事呢。
导演钮承泽最让人熟知的是那部经典的《艋舺》,在这部《LOVE》里导演更有本色出演,而出演的桥段多少有着真实的原型。
在刚刚同步上市的同名书中有一段时如此描写的——“钮承泽:2008年,一个我深爱的女子,我们经历分分合合,最终决定要在一起了。
我们决定生一个小孩,开始调养身体,结果她告诉我她爱上别人了。
那一刻,我听她讲。
我说,没关系,你就去,我说我要先走,然后一出去就吐。
我仍然经历了所有该经历的,比方愤怒、耍流氓、恳求她留下。
有一天,我遇到她跟那个男的,但我发现我不恨那个男的,因为她喜欢他,我甚至有点喜欢那个男的,因为那个男的可以让我爱的人快乐。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这才是爱啊。
”这个看过电影的童鞋是不是看到了重影呢!
虽然电影里男女主角都是台湾一线的明星,但其实真正的主角是导演演的那个角才对。
这个九把刀童鞋应该有深刻体会吧。
但是,毕竟九把刀童鞋不是演员出身,所以最后也只能在拍合照的时候露个脸儿。
而钮承泽导演可是演员出身的。
所以,自然要亲自上阵了。
其实,我真心羡慕这些人,他们可以把回忆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来分享,来得到共鸣,哪怕最后是一种痛苦,哪怕是少了一颗牙的囧样子也无所谓。
他们要的不是肯定,而是完成这件事。
关于电影中的爱,爱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更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无奈的事。
有的人可以轻易得到爱,但一辈子都不会明白这样的爱是不是真爱;有的人整天吵着离婚却是最最幸福的人儿。
有的人很混蛋,有的人很真实,有的人陷入透骨的错爱,有的人陷入爱情漩涡,有的人一夜后决定给自己第二人生。
其实,当每个人真正的面对爱情后,都会变得无知而勇敢起来,可以付出一切。
所有所有的后果,都可以不顾。
那样的感觉可能是一瞬间,也可能会是一辈子。
关于电影类型,此类按照故事分割而成的都市爱情类电影有很多。
从韩国的《悲伤电影》到《我爱你,巴黎》和《我爱你,纽约》,再到小清新的《恋人絮语》,黑马的《全城热恋》,不理想的《全球热恋》,到最后完全海报都山寨韩国的《倾城之泪》。
都是这样的模式!
一个城市(环境)里,几块爱情拼凑成的一个整体都市爱情拼图。
他们不能代表大多数,却在告诉人们这样的城市里到处潜伏着和流浪着的爱情,有的悲伤,有的隐痛,也有的是幸福和美满。
PS:天空阴霾,落着片片微小雨滴,带着冷风。
又是这样的天气在下班后一路冲去影院。
回忆上次这样的天气里没约到的女孩,不知道她现在是否真的快乐。
今天是2012年2月13日(就是2B节)。
所以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是情人节最开始的几个小时。
So,Hello,末日情人节 & Happy valentine day …
对《爱》这部电影早有关注,但上映前看了一下剧情梗概就不怎么抱有希望。
本来希望这是一部纯爱电影,却发现其中涉及一夜情、包养、未婚先孕、劈腿等吸引眼球的元素,恐觉会不可免俗成为物质化和快餐式的骗钱作品。
只不过情人节还是应景走进影院,看完后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印象。
这无疑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主题正如阿凯向女友道歉时所举得牌子:爱是勇气,爱是包容。
相比较,电影对后者着墨更多,也让内涵更加深化。
以前爱看那种纯纯的爱情电影,是因为它能带来对未来美好的幻想,现在去看这样类型的电影,却是为了躲避多变人心的复杂社会而寻求不切实际的安慰。
许多人的感情从偷偷递过小纸条的羞涩开始,从图书馆不经意的邂逅开始,从浪漫的音乐和玫瑰中牵手开始,纯净得没有声息却动人心魄。
然而这样的美丽往往成为昙花一现,现实中多少令人羡慕的金童玉女在羡慕的眼光中露出甜蜜的微笑,又在遗憾的叹息中彼此成为路人。
爱情并没有天作之合,月老系的红线再紧,也禁不住人们面对时间考验和物质诱惑所做出的挣脱。
所以这个社会,坚持和纯洁也成为稀罕物。
这部电影里所讲的每段感情,唯一“纯”的反而是小宽和宜珈的父母,经常埋怨唠叨的老妈与和顺开明的老爸,相濡以沫多年,将“爱”化作亲情。
除此以外,每个人都面临的是不“正常”爱情抉择。
被陆平包养的方柔伊与穷小子阿宽,阿凯、小霓和宜珈三角恋情、高帅富的马克和单身妈妈小叶,用世俗的眼光看都有违“和谐”,但电影却给与了最大的宽容,不是从批判的角度去审视这些社会现象,而是告诉观众,为了爱,向前看。
我们追求爱的目的是什么?
是获取理性的幸福。
当有一份可靠的感情能够带来长久幸福感,既要勇敢向前争取,也要包容以往过失。
比如宜珈的父母面对搞大自己女儿的阿凯,没有按照我们的理解,剑拔弩张要求他为女儿和孩子负责,因为他们知道,阿凯心爱之人并非宜珈,硬是撮合在一起只能让女儿一生不会幸福,而原谅是最理性、最正确、最伟大、却又最囿于常理的决定。
而方柔伊离开陆平之后没有立即去找自己所爱的小宽,也同样基于理性的判断,脱离一个男人而依赖另一个男人,是无法获取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唯有完全独立后才有能力把握住未来。
马克第一次想和小叶一起,完全处于生理需求,而当小叶主动后他却能够把持住,则是对未来负责的理智态度。
电影告诉我们,所爱的那个人无论曾经是别人情妇,亦或是背叛者,虽然犯过错,只要他(她)能够愿意抛开过去奉献真正的“爱”,都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现实中,我们很难拥有这样的胸襟去原谅自己所爱之人犯下的错误。
爱要勇敢,爱要包容,后者要比前者更加艰难。
一份爱情也许是用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气追来,却可能仅仅一场小的争吵就能终结。
没有包容的爱情无疑是脆弱的,只是包容的“度”如何把握需要具体衡量,电影中的这个“度”,应该是能够获取爱情的底线吧。
一部不够“纯洁”和“清新”的电影,也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说明爱情并非简单,学会勇敢和包容,也许就更懂得爱。
《LOVE》又是一部抢占先机的电影,暂不论情节到底是实是虚,情人节当天的票房铁定是妥妥的,比真金白银还靠谱。
原来半价的电影院都恢复了原价,原来没啥人光顾的偏僻影院也只剩第一排零星的几个孤单座位。
钮承泽从喜欢的一个演员转型为一个成功的编剧、导演、制片,他的努力有目共睹。
所以本来对这片还是报了很大希望,再加上剪接流畅的预告片,觉得给个四星一定不是什么问题,但结果只能给三星,冲着这卡司话就给个三星半。
彭于晏,郭采洁,陈意涵青春偶像演绎别样的三角关系。
好一句:我们只能是孩子的爸妈。
这无关爱情的一夜情产物终究是无辜的。
假如它是琼瑶片,那这里必定产生大奶奶二姨太。
可这是一部21世纪纯爱电影,只能跟好友说:我要做你孩子的干妈,做你一辈子的好姐妹。
看似温馨结局,考虑到遥远将来的现实问题恐怕上个什么情感访谈类节目也不为过。
看过<听说>再来看彭于晏和陈意涵这次的搭配就觉得超怪。
Btw,她这次的发型我倒是很喜欢,让我想到某人某段时期的某张照片。
哭起来那个委屈的样子也和某人假装委屈的时候一样可爱。
赵又庭和赵薇的故事也太戏剧了,感觉只能存在偶像剧中。
并不是每一个青年才俊都有一个不完整的童年,这样的前提下他才会对一个单身母亲在段时间内产生所谓爱情。
而现实世界中高富帅都完美到不行,基本也就找白美高。
没有拥有就不会想念,要是习惯了一个人的陪伴,就会担心有一天可能会失去这个人。
这是不是就和李大仁同学的"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相呼应?
我一直跟某人说即便有一天真的会失去,也不要放弃当下拥有的机会。
有些幸福是一辈子的,但也有些仅仅存在于某个片段某个章节。
就算没真的去拥有,也还是会想念。
舒淇一直是很欣赏的女演员之一,社会名媛这样一个游走富商款爷之间的角色信手拈来。
演起在小男生面前怀揣单纯爱情梦想的小女人也是驾轻就熟。
不得不承认她穿黑色真是好看,尤其偏爱梳向一边的刘海。
阮经天一刀平的头发配上口吃的特点,活脱脱一个纯情小男生。
完全摆脱了<锰钾>里古惑仔的影子,变得十分讨人欢喜。
拿冰棒塞富商脖子里,这个动作很是可爱。
这样的小男生恐怕是许多失足姐姐喜欢类型。
如电影一般,女子彻底脱离之前醉生梦死的浮华生活也是可能幸福的。
若不幸女子依旧惦记着灯红酒绿,那纯情小男生不过是偶尔的一杯解酒茶。
不是我崇洋媚外,但拿这片和<巴黎我爱你>一比较,孰佳孰劣片刻分晓。
钮承泽据说是出了名的脾气臭,架子大。
恃才傲物,外形又不够倜傥,人都中年却热情暴躁一如二十出头,写到这里,不免觉得叫他声大叔都嫌亲切。
几乎是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才慢慢从讨厌他到开始觉得有点可爱。
这部新作,这家伙一如既往,把最光鲜过瘾的角色留给自己:老帅富,好Daddy,玩咖外表玻璃心。
喝最好的酒,开最快的车,把最正的妹。
看起来不是活在奢侈品广告里,就是活在古龙小说里。
可是再往下看呢,他一下拎着球棒,气势汹汹地冲进情敌家里叫嚣人家“小狼狗”,一下又可怜巴巴的不肯进屋闹脾气到天亮;一下在舒淇纠结自苦的时候摸摸心脏,调侃说:“太酸了,老人家我受不了。
”下一秒却又掏出皱巴巴的稿纸念着更加肉麻的表白“我一直在原地,等你回来。
”;当然,还有他力不从心时却发现“常用药”刚好没了的尴尬表情,构成了全场男性最意味深长的一次笑点。
看到这些,我又忽然觉得,和他以前电影里那些才华洋溢的过气导演,财雄势大的黑帮大哥一样啊……演来演去,都多多少少在写实他自己:流氓的外表文青的心,想要证明自己有肩膀,却又脆弱的要命,以为自己能当个魂淡了,其实不过就是个男人而已。
还有,再强大,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
我就是喜欢这种男人的这一点,不管多少岁,都没丢掉那分孩子气。
然而喜欢是一回事,看戏却是另一回事,说得这样丰富这样深度,可肤浅如我,花钱买票进戏院,也不过是为了阮经天的裸体而已。
是啊阮经天,总觉得他五官也不甚精致,可胜在周身那种若有似无的性感,仿佛走近就可以嗅到一般,就算好端端穿着T恤长裤却依然有遐想空间。
挑剔如亦舒师太,也曾在专栏里盛赞他“英俊得荒谬“”最寻常的平头白衫军裤加一双人字拖鞋,可是每一吋肌肤却充满张力,像伺服在树上的猎隼。
”哈所以我一早就讲,真正好看的男生起码要经得起三项考验:一是圆寸头、二是白衬衫、三是……做得到前两项再说三。
《LOVE》里面的阮经天角色温柔腼腆,质朴可爱,没有考验演技的波澜起伏,大悲大喜,却总算卖腐卖萌,交足功课。
我喜欢他在阳光下一脸小心的问自己喜欢的女生:“要不要一起……养一只猫?
”跟着美艳的舒淇露出少女的表情忙不迭的点头。
远处坐在名贵跑车里的钮承泽看到这里,大概已经明白自己要输这一场。
是,这女人爱趴体爱名牌,看见别人染指钮承泽也会气势汹汹的骂骚货。
可换做是我,恐怕依然要选小宽。
不只是因为他年轻英俊,关键是他逗你笑,他能教你开心。
舒淇的角色没什么突破,前半场是《非常勿扰》里骄纵任性的笑笑,后半场是《不再让你孤单》里坚强独立的佩如。
然而第一个镜头她一开门,一枚似笑非笑的表情,拉过赵又廷的领带,全场便惊呼四起……这是魅力。
赵薇有些憔悴,可是她说话爽脆呱啦的样子又说不出的讨喜,小孩丢了她瘫倒在沙发上“哇!
”的哭出声。
影院里又异口同声响起惊叹“呀!
小燕子……”十年前舒淇和赵薇合作《夕阳天使》,统统是青春貌美,黄金年华。
然而十年后,观众依然记得她们最好的部分。
我觉得这样的厚爱,不失为一种幸运。
配角的阵容也很出彩,二百五兮兮的好心警察,眉眼酷似陈冠希的小正太豆豆。
惊喜的是《艋舺》里歃血为盟的太子帮也都全员到齐,俊美俏皮的凤小岳穿着修车工的衣服,神采飞扬,几个人聊天聊得好好的,就看见陈汉典刁着根鸡腿走进来,贼眉鼠眼效果十足。
不过我最喜欢于美人演的妈妈和康康演的赛车教练,完全在做自己,却比综艺节目上好笑十倍不止。
还有去年红遍台湾的全连先生。
《我可能不会爱你》里面大仁哥的上司,《那些年》里面沈佳仪的老公,那副天然呆的说话腔调几乎是他的独家标记,逗趣得不行。
《LOVE》片如其名,通篇爱爱爱不完。
说来说去,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总不会无缘无故就是了。
有的人爱上别人,是因为在她身上可以找到梦想。
就像幼稚的阿凯爱小霓,所有人包括小霓本人,都觉得自己机车,毒舌,公主病,不懂牺牲。
然而在阿凯眼中,她美丽,富有,才气横溢。
和他那个导演梦一样遥不可及。
阿凯说小霓是自己梦想的一部分,这是心声。
这家伙根本经不起考验,他爱上的只是追逐梦想的过程。
有些人爱上别人,是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期待。
宜珈爱阿凯,爱的是他对小霓的那种温柔姿态。
不然她不会把“如果他用那种眼光看我……”“如果这片子是送给我……”挂在嘴边。
她把自己带入小霓的角色,期望自己也能获得那种感情。
还有柔伊爱小宽,是在他身上能够找回自己,有信心去试试用自己本来的样子去过人生;mark爱上小叶,则多半是在她身上能找到自己没有的部分:热情、温暖、家庭感……总之,世上的那点感情,多半就像插曲里唱的:不是你爱我,就是我爱他,他爱她说不定也有可能是他爱他,或是他爱它。
可是不管谁爱谁,或是你想要在对方身上,在这段感情里面找到什么。
我想若有一个人,能让你感到快乐,就算这段感情不会怎样刻苦铭心,却已经是对一段关系的至大认可。
2012了,生活那么难,没什么比这更要紧的了。
情人节过去了,但愿所有正在相爱的人,每一天,都能在对方身上找到快乐。
钮承泽的电影看多了你会发现一个特点:在他的故事里相爱的人都是没有关系的,他们或许是快餐店送外卖的,或许是公司里的小职员,或许是大财团的英俊小开,蛋糕店女孩,作家,冲浪选手,摄影师,婚介经济,黑帮老大,名媛。。。
这些原本是平行线的人突然某一天在街头遇见,然后就开始了。
据说,一个人和另一人相遇可能性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是两亿分之一,一个人要爱上另一个人的概率是五亿分之一。
所以相遇,相知,相爱都是需要运气的。
试想一下如果失去了运气那么这一切会不会就变了样子。
柔伊是富商陆平的女朋友,在一次偶然遇见了做着洗车工人的小宽,然后相爱了。
试想一下,如果那天MARK没有放柔伊的鸽子,两人顺利上床,而小宽又真的是个势利的人将他在酒店下拍到的柔伊交给了狗仔,陆平答应了柔伊的求婚,没有在酒会上勾三搭四,两人没有在回家的路上争吵,小宽没有去便利店买东西,没有遇见被陆平拉扯的柔伊,没有误会拉起柔伊的手一阵奔跑,两人不是年幼时的朋友,而陆平如果是个狠毒的男人,他没有放手让他们去爱,而是像《杀之恋》一样,那么一切是不是就变了样子。
而MARK和小叶的故事也是充满可能性,一个单亲妈妈,一个年轻富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湾;一个冷漠还有洁癖,一个个性火爆大大咧咧,如此多的不一样,就如MARK自己讲的那样,我是“这种人”,你是“那种人”,这个世界上总有着很多不一样的世界,这些不一样的世界里住着不一样的人,他们长着不一样的脸,有着不一样的表情,说着不一样的语言,做着不一样的事。
至于阿凯,小霓,宜珈的故事更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当小霓在得知自己的男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有了一个小生命时她是发了飙,一边骂着“贱货”一边动手打宜珈,可是她终究还是个善良的人,不是国产家庭剧中的庸俗妇女,她发现自己在做一件伤害自己朋友的事时立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是一个好女孩,像所有的好女孩一样为自己想要杀死出轨的男友而感到内疚,站在镜子面前拼命说着“我很好”;宜珈作为一个不完全的第三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在我们年幼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故事,和自己好友同时遇见一个高高帅帅的男生,然后看着他们在一起,然后当着他们爱情的见证者,一边喜欢,一边内心祝福,一边想要嫉妒占有,可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离开,有时候真的友情比爱情要来的更加要珍惜;阿凯呢?
说实话我真的很不喜欢,但是他也是个好男孩,现实里在那样的年纪有多少男生敢如此但当下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的未来,敢勇于向自己的女友承认错误,敢见女孩的父母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阿凯小霓宜珈的故事不光是爱,还有勇气,遇见爱已经不容易了,何况还有勇气。
万芳有一首歌唱的很好-《相爱的运气》:我们都是很好的人 也难免要受打击 只是相爱啊 还需要运气。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音乐,不光是田喜碧小姐的《LOVE》,魏如萱的《飞鸟》《我们》,更喜欢林宥嘉的《傻子》:等爱的人很多 不预设你会在乎我 难道一生的时间 都用来换 和你一个误会 谁能真的让谁 幸福到故事的结尾 何必那么的慌张 有时清醒 才是错误的开始 我不需要 也不重要 做一个傻子多么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让我这样到老 谁能真的让谁 幸福到故事的结尾 何必那么的慌张 有时清醒 才是错误的开始 我不需要 也不重要 做一个傻子多么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让我这样就很好 没什么紧要 只需要你轻轻一个拥抱 就算不留下什么也无所谓 就算留下了什么也都珍贵 珍贵 珍贵 做傻子多么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让我这样到老 这样到老谁都会有那么一点相爱的运气,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与其机关算尽,倒不如安静的做一个“傻子”静静等待,总会有那么一天,一个好人,一个好的爱情。
很好看啊我喜欢~~~~~
只是为了陈意涵才去看的哟。一个人在影院看这个,是挺凄惨的。呵呵。
简单的偶像剧..本来就是用来让我们开心和相信爱情的陈意涵演的蛮好,其他都没感觉,舒淇为神马在哪个电影里都一样的。
太一般了太一般这片子、彭于晏那块还稍微好看点、阮经天舒淇钮承泽可看可不看、赵薇赵又廷真的太鸡比了、一个比一个作、赶着土
又哭又笑的非常轻松的观影感受 除了豆导其他演员都美死了 纪念二逼节
钮承泽就是个自恋狂。赵薇和赵又廷那段最好。我承认这部比起艋胛赵又廷比阮经天帅了~
不痛不痒。。总感觉这批演员还撑不起这种类型的电影。。。
国内近年特流行《真爱至上》款的爱情片,但豆导还是让俗套的模式变得真诚起来,比起坑爹的全X热恋,爱更像中国版《情人节》,富二代屌丝、大陆妹台湾佬,二奶小狼狗,不堪的题材因为演员变得无比有爱。小天的口吃,赵薇的大腿舞、舒淇&amp;豆导的眼泪都数次击中我。坐满情侣的放映厅昨晚全是有爱的笑声。
情人节档期一向水货居多,这部却确属诚意之作。能充分感觉出豆导的用心,没有虐心的纠葛,笑点/节奏都掌控得刚刚好,情侣携手观看太适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票友于美人,台词不多但个性灼然,睇过便知)
赵薇、舒淇等等在里面傻逼呵呵的演那种角色,好意思吗?就光顾着挣钱啊,节操呢!!!
人生蛾灭!发发慈悲!去用心爱吧!
太尼玛好看了!!!!!阮经天萌死爹了!!!各种露肉!!!舒淇正翻了!!!!还想再看一遍啊!!!
love,what should be?!
这哪里是爱?
灣灣我該拿你如何是好
靠,导演,拍点儿会吃饭会拉屎的真人可以么?让角色们,干点儿真人会干的事儿,说点儿真人会说的话可以么?
开篇的长镜头太华丽了!
剧情薄弱,错漏百出,但是开头10多分钟的长镜头补救了
三颗星给这么多演员。。。。
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