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常见的犯罪剧情,但是也是罗曼蒂克的美的不真实的,留一颗星没给,缘于我没有在身边找到如此梦幻的爱情。
有犯罪电影司空见惯的审问、逃脱、谎言、贪腐、贩毒,抛去了爱情部分,本剧就是一部悲剧,女主作案失败了,还赔上了四条无辜的生命,特别是听到其中有两个女孩儿,女主直接崩溃。
这里面凯特·布兰切特的演技令人记忆深刻,特别崩溃时的哭戏。
但这部电影最美好的部分是爱情,两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没了你我就不完整。
男主理解女主的经历,是理解是同理心,不是同情,他愿意为她付出。
女主因为有了男主的支持有依靠,才能从过去家庭及学生的逝去阴霾中走出来,两人最后都剃了发,这是在女主从教堂自我忏悔以后发生的,我觉得他们是希望重新开始,特别是在去家乡教堂的路上,电影的色彩画面都变得明亮起来,但是女主不会忘记自己害了四条生命,她并不为此声辩。
电影里的男主对所有发生的事情过于平静,连逃脱的手段都无缝衔接,他抛开家庭同女主踏上回乡的道路,心态很平和,电影制造的那种氛围仿佛男主神一般的存在,到教堂看到别人结婚,主角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仿佛是一个人。
可以说,这电影也是女主从头到尾的自我心灵的救赎和释放。
电影结尾两人树下的画面,让人觉得电影只能是电影,当身体和灵魂都变得自由了,最后他们驾驶直升飞机飞向天堂,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直升飞机是不可以一直上升的,人生而不同,善良的人永远在谴责自己的过失,而罪孽深重的人却置若罔闻。
哪儿能裁决对与错,维护公平正义,大概只有天堂了。
导演好让人绝望,女王也只能背上炸药包了后半段很美很美!
除了简单的对话外没有多一点的声音。
一样的名字一样的生日,一样的动作一样的神态,一起走来,又一起离开...我想,结局是飞在了沙漠里,或是更远更远的地方,过着属于他们的天堂。
原来天堂不是一个地方,这里,天堂是两个人对视的瞬间跌入,是他果断而周密的释放,是她毅然决然的坚持是他们简单到透明的爱情。
《疾走天堂》名曰疾走,全片却是难得的静谧。
故事起于一场犯罪,转折于一个意外,因为一场特殊的语言交流,诞生了一见钟情的契合;两人由此谋划了利落的复仇,开始了远离喧嚣、释放原罪的逃亡。
从开始的剑走偏锋,到后来的转折、跌宕、沉溺,结尾收于高潮,情节一路富有张力却不失韧性。
这一次,凯特收敛了女王气场,一扫铅华,沉淀情感,扬抑张弛,收放自如。
她演绎的菲莉帕有坚持、有良知、有深情,却也单纯也直接,也理想主义。
在一个有所经历的女人眼中,你尚能看到纯真干净,能不怜惜?
我甚至沉溺了。
菲利普就是被这样的眼神一击即中的,他不脱稚气却坚持自我,虽然看起来有些局促笨拙,却思维灵活,推理严密。
他们的爱,没有电影一贯的激烈,却很彻底地颠覆了世俗,还原爱情的本色,深情而安静。
在干净到没有瑕疵的镜头里,男女主角诠释着最通透的感情,就那么不着痕迹地,让你相信,让你感动。
如果说让•吕可的“狂人皮埃尔”是狂热的法式放浪,那这部片子应该就是这个世纪初意大利🇮🇹收敛的狂浪。
相对法兰西,亚平宁的浪荡都会有所收敛,但是毕竟是欧洲法大陆两个最浪(漫)的民族,只能说各有千秋。
两个人在山顶树下,在夕阳的映衬中,进行了他们最神圣的仪式。
最后最烂漫的飞向天空,最高处直到无限。
不明所以不顾一切的会突然爱上一个人的冲动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会到,那必定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大魔王年轻的时候真的是不虚任何人,但是那种霸气真的是与生俱来。
真的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构图,超级漂亮啊,还有色彩,尤其是火车尽头的一个镜头,让我惊艳。
一开始,喜欢女主的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不得不说这是依赖性的爱情,自从他们相爱,就一直在疾走(逃亡,躲避),在天堂的边缘,但,人生不能一直疾走啊。
女主人公的经历让我感到同情,也为她感到愤慨,气愤于高官与毒贩的肮脏交易,气愤于女主人公的书信、呐喊都被隐藏,但她误杀了四个无辜的路人,我无法接受最后她和男主一起过生活。
一定程度上,这个结局我也可以定义为最终他们还是被逮捕了,毕竟最后一个镜头给的太虚幻了,可能对应了影片的名字,疾走天堂,人生不能一直疾走,所以他们最后去了天堂。
真的喜欢电影的色彩,构图,拍摄。
画面很美,尤其是两个人光头穿着白T恤黑裤子在一个意大利偏远的教堂那段。
欧洲影片有它自己的韵味及叙事结构,这部片子就不注重故事的合理性,而是通过剧情串连隐喻。
而爱情作为主线,真是欧洲人的人文最关注点。
看到小哥第一反应是瑞恩里牺牲的医务兵,一直对他的人中印象深刻。
但是又惊叹他的意大利语说的如此之好,看到演员名字瞬间了然了,原来是呆梨裔O(∩_∩)O。
影片本身来说,虽然结局跟期待的剧情发展落差较大,但依然不能抵消镜头的美感,真的太美了!
另外一直在观察是在意大利的哪个城市,最后知道是在都灵也在心里加了点好感,毕竟是我文的所在地啊。
2002年的电影《Heaven》(又译《疾走天堂》)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遗作,由Ton Tykwer完成。
故事的主要公是一个迫于无奈而愤起行使民间正义却不慎结束四条无辜生命的英国女犯人,另一个是在审讯期间充当翻译的意大利警察。
在警察Fillippo爱上了同时也是自己弟弟英文老师的Philippa之后,他协助Philippa枪杀了毒枭,并与之逃逸。
如果我先看到情节简介或者海报,我大概会将之归为滥情片或者烂大街的警匪片,我很庆幸并非如此。
在不设防的状态下,我先目击了影片的最后部分:当荷枪实弹的警察们包围了柔和阳光下平静的小农庄时,两个被通缉的人跳上警方的直升机,驾机离开混乱的现场,离开惊慌地射击的人群,离开明媚的小村庄,直升上那一小片无云的蓝天,在寂静中愈飞愈高。
我以为它将要在空中爆炸,但没有,银白色的飞机只是愈飞愈高,缩小成一个微渺的点,直到融入那一小方天空,消失不见。
这样的背影让我想起1992年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 Tour世界巡演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站时传奇的收场。
舞台上的MJ换上太空服、戴上面罩、背上“氧气筒”,吊着威亚腾空而起,飞越了尖叫着的人群,追光灯捕捉着他的身影,他在空中划过一个转角,转入舞台背面,把掌声、呐喊以及亢奋的人群留在了身后。
在这场被称为“电视转播史上的奇迹”的演唱会上,有无数激动的歌迷为他昏厥,但他,在我看来,是落寞的。
在最高潮的时刻,他迅速而孤独地离开了舞台,没有挥手致意,没有回头张望,更不用说安可,简直像动画片里的惯有收尾:“叮”地一声消失在茫茫夜空中,抛下原地的我们。
动笔之前想将题目定为“逃逸的姿态”,但这样的离开显然不同于“逃”。
逃离,大多有一种抗拒,而他们的却只是将一切决绝地抛诸身后,转身离去,这叫做:弃绝。
如张岱者,是逃离,于西湖畔自观人生最后的烟火,不过寻一个旧梦罢了。
而圣埃克絮佩里的迷航,带着他笔下飞行员的悲剧色彩,投入人类的大地,义无反顾地拥抱结局,便是弃绝的写照了。
将原本自身陷入的一切抛弃,弃绝从一开始便有“割裂”性质的悲壮。
新好莱坞始祖级老片子《邦妮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便令人唏嘘。
在这部开创了雌雄大盗经典模式的旧作结尾,邦妮与克莱德在车中相拥而亡,警方将愤怒与耻辱的子弹倾泻于两人身上。
两人先是抛弃了所谓“道德”,而后抛弃了亲情,最后是整个世界。
镜头从被射穿的车窗内向外拍摄远处的人们,惨烈地揭示了:活着的人依旧活在被自己整得千疮百孔的世界之中。
名为《Heaven》的影片也未给观众一个美好的天堂。
它以学警Fillippo驾驶模拟直升机开始这个故事。
直升上“高空”而遭遇“空难”的Fillippo被告知直升机不可飞太高,于是他便问:“那我可以飞多高?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结尾直升机消失后以字幕出现:“HEAVEN”这也许是某种美好的暗示,但也可能是一场悲剧的隐喻。
弃绝,这种离开的姿态,于我们而言,以其震撼而令人不住远观,但不忍近赏,更无法置身于此。
九月十八日
时隔多年,再回头来看着这部电影。
第一次看这电影时,还是个傻气的大学生,电影镜头里所有美的景致,男女主角义无反顾剃光头发,在机枪扫射中飞奔的坚决,在心里回响很久。
当时还会安慰自己,这是电影,绝美的景色有,绝美的逃离有,但不在现实,这电影不够残酷,结局如果是两个主角都被弹孔穿透才符合绝望美。
可是,多年后再回过来看,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它还是那个心底,爱情的模样,生活的模样。
从,爱,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收获颇丰!
爱,就是一种感觉;爱,就是无私的奉献;爱,就是只争朝夕!
1.演员太出彩。
凯特知道自己杀死四个无辜的人时的抽搐与崩溃(震惊绝不是面瘫脸)
“菲比弟弟”菲力在办公桌的暗箱里摸索磁带的急切、拿到磁带时长久的停顿
看电影的过程如同暗流在内心涌动,静默中自有其深沉。
演员的一呼一吸都扯动着人的神经。
2.没有配乐,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好的配乐。
旷野间的做爱,直升机越来越远,情感到了极致的高潮,便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情绪感强的电影,如果没有把握让配乐牵动观众的神经,和人物故事融为一体,配乐便不如沉默。
个人认为导演在这里很聪明。
3.必须单独夸凯特。
凯特年轻时和现在的气质完全不同,现在带着一丝温柔的电眼曾经却是掩饰不住的叛逆与坚毅。
疾走天堂也可以看出一些蓝色茉莉的影子,崩溃时的脆弱和略微神经质,除了祖师爷赏饭吃不知道说些啥。
最难能可贵的是凯特能够为了角色剃头(虽然这对于高中就剃头的大魔王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居然!
剃了头!!
还是好看!!!
4.结尾不太能接受。
前面凯特跑出来已经表面自己愿意为了无辜害死四人受到惩罚,后面又不停地一次又一次逃脱。
最后我都以为两个人要跳出来自首了结果跳上了直升机溜了???
凯特你开飞机的技术是在飞行家里面学的吗?
开始的时候很有气场 就是喜欢提克威这个狠劲儿 慢慢地气就接不上来了 他富有想象力的电影语言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面就是那个树下逆光镜头值得称赞了吧
你为什么突然改变计划,我的父亲常和我说,时机一到,你就得出人意料。
好几个镜头是珍宝。真心觉得瑞比西演得比女王还好,用个啥词好呢,差不多就是captivating。男主这个角色的表演太重要了,演不好这段爱情就完全不能让人信服。
略显罗索
从开始就预感他俩会死,果不其然
一见钟情的表现方式就是男的握了下女的手,当天晚上就梦遗。我的表情则是“地铁老人手机”,so freaking cringy😓
五星好评,分期付款,弱智啊我服了,最后还不忘坑一把朋友,你们爱情真牛批
一个复仇故事衍生的公路故事变成的爱情故事,有点硬伤,割裂的也比较严重,最后也不知道去哪儿,很开放的电影,最喜欢两个人在那颗树下的构影。
拍得着实云淡风轻,男主这张娃娃脸怎么看都像布兰切特的儿子而非恋人,短发好看。
不及《情狱》,虽然表演很赞
男女主颜值高出天际 这样的爱情可遇不可求 非常害怕却依然一路解救跟随 一个philippa一个filippo 同是523生日 你们注定要电光石火喜欢夕阳余晖中大树下两人赤裸相对的剪影 因为你们不再相信 于是直升机向上一直向上 通往天堂 终于明白了片头模拟机训练片段的用意
可以说是最浪漫的逃狱殉情电影了,基氏的遗作剧本有好多处编剧的快感,铺垫呼应设计置其更合理,提克威继承了他的那种宿命感人与人产生的爱意神性辅以钢琴曲全景俯拍,再加上自己凌厉的剪辑和一些类型娱乐性,比如出片名前超棒的片头。神秘的乔瓦尼和剃发的凯特是一对难忘的酷情侣组合。资料馆胶片版。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既是犯罪片也是浪漫的爱情片。竟然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未拍摄的遗作剧本,冷漠中有温情。汤姆·提克威执导又增添了一份动感酷炫。凯特·布兰切特的独特气质即使穿着大众的衣服,剃了光头,也丝毫无法掩饰。无论是哭到昏厥还是微笑向生,她的演技都让人叹为观止
半部审讯戏,半部亡命徒。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剧本放在提克威手中,让他玩花样的地方不太多,除了玩了个大全景剪影煽一煽,其他地方都比较中规中矩。后半部逃命戏有点太乏力了,结尾来一个直升机升天这样直白浅显的意象真的有点呆。
一句爱他,他就甘愿和她亡命天涯。题材很喜欢,但是拍得不够浪漫,结尾也是不痛不痒。
基耶斯洛夫斯基很简单的爱情故事,我依旧记得他十诫里的爱情短片,那个纯粹的故事,想起来还会引人落泪。
是个好故事啊!因为实在无法忽略的漏洞可惜了,你有看过逃犯还能在局子里走来走去的吗
恬静的爱恋,风轻云淡。★★★☆
分镜有多美,剧情就有多槽。男主放着大好仕途不要对一个女囚犯一见钟情,和她一起剃头逃亡;女主在接受男主突如其来的表白后给出的回复是“我爱你 但我更想结束这一生”,毁了男主的后半生不说,还要给好朋友留下个窝藏罪犯的罪名。够罗曼蒂克也够离谱。
简简单单宛如童话一般的爱情故事,俩演员真棒!每个眼神,举手投足各种小细节都可圈可点。俩人剃了光头一起吃冰淇淋亡命天涯的场景太经典了! Giovanni Ribisi 怪不得找了一女汉子当老婆,原来是好这口~~~PS 但总觉得两个角色应该性别互换更好看~~这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片子换成动画片形式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