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变化的太快。一整季都是围绕着“I am a nobody”这个主题展开,讲述艾米丽迪金森为什么生前只发表了五首诗。如果仅说剧中给出的理由,从发表诗的激动到冷静,真正明白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成长,是合理的,Sue太爱Emily,而这种爱又是危险的,想反抗故而主动疏远,也是解释的通的,但是情节上不够流畅。最后一集明显看出来卖姬。偶像剧情节的一切玛丽苏,从争吵到自白,情绪激动下热吻,到脱衣,互相喂食物,一起洗澡,爱抚,完事了互相告白,都是很戏剧化的处理,不过不论剧情单看画面和颜值的话很漂亮的。问题是明明历史就是真的gl,即使演技差点,但选角我也挺满意,但是剧情走向太突兀了,不够有说服力。前九集我全程wtf!最后一集让观众磕糖的意图不要太!过!明!显!
33分钟前
momo
还行
完全是为了女主女二的颜值而看的
36分钟前
圆号
还行
things changes/ love dont /neither do u /my dearest sue
装神弄鬼地讲了一些很明显的大道理。Emily falling for the editor太强行了,关键是the editor也没有很attractive,还一副花痴脸观感很差,很崩敏锐人设。我不知道ED她本人的作品有没有tackle slavery问题,但是强行融合这条线也很别扭,对匿名的探讨那一段逻辑根本对不上,感觉像大杂烩,贪多嚼不烂。
更新:感觉走向逐渐玛丽苏和模式化,整体缺乏第一季的格局,但是依然非常好看!| 还没看完无法整体评价,但是当时出第一季的时候就被惊艳到了,这部作品是唯一一部即使不完全符合史实,而且还把摇滚流行乐和古代故事结合在一起还让人觉得毫不违和反而更好看了的电视剧,希望和不要高开低走,和第一季保持相似的水准
S1以艾米丽的诗歌为引,作为后世尝试窥看其私人生活、描摹其创作生涯的窗口。而当艾米丽关于死神与黄蜂的颅内幻想、总能与“女性不能写作”的习俗惯例发生正面冲突的强硬个性、昭示在日常相处与文字表达中那丰沛激烈的情绪在s1里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并顺势带出各种戏剧冲突之后,s2显得有些黔驴技穷,且这一季的叙事调度,即通过10集的体量仅仅讲述艾米丽对通过写诗换取名声这件事的动摇态度,有些过于冗长。且emisue之间的感情没有给到足够的笔墨,让最后一集的心声袒露重归于好显得像是要完成卖姬的kpi。只存在于艾米丽灵视中的nobody是一个设定亮点,狄金森家族成员的心事与成长也得到了更细腻多面的刻画,也将黑人平权运动、纸媒新闻业的繁荣、流行于贵族阶级妇人间的文化沙龙等历史事件自然地接合到故事中。败笔与亮点并存。
a little bit messy but it’s funny messy
整体不如第一季,第六集第十集还是我爱的sue
我都看不懂了,感觉把这个当个传记电影来看就是错误的,就当个虚构人物来看要好很多。我很真太迷惑了,编剧怎么老在屎里放糖啊,因为爱你所以要跟别人睡这到底是什么样奇怪的逻辑啊,就算21世纪我也理解不了。还有就是我真的不明白这一季要表达的重点在哪里,是受歧视人种的反抗,还是性少数群体对于自我的认同,还是对于成名之后的迷茫应该如何应对。感觉就像个水果拼盘,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好好讲。另外姬线真的像是骗为了看姬而来的人,两个人的感情就跟抽奖似的,今天抽到好的就好,抽到不好的就不好。虽然确实是靠颜值在最后一集拯救了这条线,但还是太虚了,Emily对于Sue的投入全靠台词,Sue对Emily的就更别说了。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角色性格ooc的像是写得超烂的同人
我感受到了制作人Alena强烈的磕姑嫂CP之心,她执笔的每一集几乎都在猛磕。每集的主题不比第一季的精打细磨,每集的金曲联唱也不再耳熟能详。失去了歌曲的诗好像也失去了灵魂和魅力。
如果说第一季主创还在摸索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将狄金森诗歌中死神的马车与欲望的光线可视化 本季开头鹅毛笔与印刷厂的对举已经在其成熟的美学基础上将主题落向了诗歌与现实的交界处 即 私人表达刺入公共场域的可能性与正当性 从时代局限性无法接受女诗人的存在 到拥有主动权的女性创作者自身如何进行取舍 狄金森究竟会选择有所求取的「名扬四海」还是享受过程的「心灵奇旅」期待她的答案
时间产生欲望,不可自拔却又不得不抗争,理智与妥协来回较量,为了一种叫名声的佳肴。
sue这个演员演的好尴尬。表情好丑,里面音乐和台词当代的有点不伦不类
人设变化的太快。一整季都是围绕着“I am a nobody”这个主题展开,讲述艾米丽迪金森为什么生前只发表了五首诗。如果仅说剧中给出的理由,从发表诗的激动到冷静,真正明白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成长,是合理的,Sue太爱Emily,而这种爱又是危险的,想反抗故而主动疏远,也是解释的通的,但是情节上不够流畅。最后一集明显看出来卖姬。偶像剧情节的一切玛丽苏,从争吵到自白,情绪激动下热吻,到脱衣,互相喂食物,一起洗澡,爱抚,完事了互相告白,都是很戏剧化的处理,不过不论剧情单看画面和颜值的话很漂亮的。问题是明明历史就是真的gl,即使演技差点,但选角我也挺满意,但是剧情走向太突兀了,不够有说服力。前九集我全程wtf!最后一集让观众磕糖的意图不要太!过!明!显!
完全是为了女主女二的颜值而看的
things changes/ love dont /neither do u /my dearest sue
套着Dickinson名义的青春喜剧?
第二季有点莫名其妙,注水严重,最后一集虽美但逻辑别扭。
节奏和配角人物变化很快的一季。虚幻和现实穿插,狄金森似乎也在快速成长。
有点下滑
我其实很喜欢这部剧的人文关怀,剥离掉搞笑剧的外表,我很难想象真实的狄金森怎样在一个男权的社会里活得轻松自由放纵。她的世界是黑蒙蒙的,她却给自己加上了一层七彩的滤镜
ooc和敷衍的fan service大概是百分之九十季播剧的归宿,只是没有想到来的如此之快。歌剧院和出名即透明那集还是挺奇思妙想的
差强人意,把女主塑造成拉拉不说,还老是纠结出不出名,发不发表……
装神弄鬼地讲了一些很明显的大道理。Emily falling for the editor太强行了,关键是the editor也没有很attractive,还一副花痴脸观感很差,很崩敏锐人设。我不知道ED她本人的作品有没有tackle slavery问题,但是强行融合这条线也很别扭,对匿名的探讨那一段逻辑根本对不上,感觉像大杂烩,贪多嚼不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