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看完,迫不及待想要喷,对!
冷静冷静!
首先这是我很喜欢的题材,okay,其次96年的作品给我很好的印象ps:现在才发现那种好印象大多来自史密斯。
寄予的期望值很大,自然期望越大可能失望就会越多。
但是我真的要求不是太多,能给我看的很开心的感觉就行了,可是我看到的是什么呢……前20分钟无下限无羞耻的加载广告,还有baby居然...那么多镜头那么多台词!
不是不喜欢baby不是排斥大陆演员,但是你最起码给我看到演技?
我们用心等用心花钱看用心熬夜,可是你连最起码的演技都没有,qq,蒙牛,居然还有快要入土的人临死搞基。
剧情俗套可悲,你特么的怎么不叫独立日plus?
ps:飞船武器防护罩敌舰战斗剧情都是升级版。
怎么史密斯死了还不够,老婆也要死,广告的植入怎么这么突兀,让我很快出戏,喝口水压压惊...为什么美国总统死了,人类为什么不撤离地球?
(ps:影片中人类的优点是换总统的cd比较短,按键比较冷静果断。
而异形的cd是20年,老妈死了第一件事情是先回家哭着找后妈。
zz)为什么地核就差一分钟死了个异形就放弃大好时机全军撤离?
为什么异形的牛逼球球敌人情商这么高(ps:牺牲自己保护人类)还被这群笨蛋异形屠杀。
说到这里,我作为一个观影人用词的确太粗鄙了。
的确,罗兰呈现给我的也是一个粗鄙不堪的圈钱烂片!
电影的节奏很急,感觉孩子要出生了的那种急,急的结果就是上下不顺畅,看的很难受。
还有就是这是我去电影院唯一没有笑一次的电影吧?
ps:漫威宇宙的幽默风趣看多了吗,呃表示喜欢那种电影的感觉就像是独立日1里面的史密斯一样。
显而易见史密斯没有参加续集是正确的!
yahoo!
让我们用U盘(ps:敌人的敌人的武器库)反击异形吧!
普罗米修斯与你同在!
1、女总统是在暗示希拉里,有政治片的嫌疑。
2、同性恋科学家在暗示奥巴马即将下台前再次支持他的同性恋法案。
3、为什么美国小白要追杨颖,你不知道她已经整容之后嫁小明先生了吗?
其实除了qq蒙牛,baby是整容广告!
4、总体平淡如水,乏味至极。
请左拐进入一一一中国大陆演员杨颖暗杀史密斯事件揭秘。
杨颖杀死史密斯后继位全民公敌5、那一巴掌真该打杨颖,因为是她暗杀了你粑粑6、广告宁缺毋滥?
其实我觉得广告可以有,但是让人分分钟出戏的广告意义可笑而至!
可想而知罗兰什么态度。
剧终旁边一铁粉:兄弟,有斯丁格吗?
啊?
什么还有彩蛋吗?
没有(就算有我也不看,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了看全场就他一个留下来执着的等)原创,转载文章请标明,谢谢。
卷土难重来,灰尘泪迷离,要问君是否,还去糟蹋钱。
码,评论里杨颖死粉快来骂死我知道吗,可是就怕你们没那本事,成天追着一个靠整容出来没演技还来毁大片的“大美女”,就觉得自己同步青云遥遥在上俯视吾等电影狂咯。
作品这东西,要么赞扬要么批判,我实事求是就当我是黑粉了?
幼稚
七月档应该是观众们近期热议的话题,进入七月份也已经三天了,翻看日历,才发现今天的日子不一般啊……今天是……美国《独立宣言》通过240周年的前一天!
也就是美国的独立日的前一天。
因此作为美国国庆献礼影片的《独立日2》也顺带着备受关注。
看了许多大V和公众号关于《独立日》的影评,发现各位大咖们都吐槽Angelababy 去好莱坞打酱油。
然后紧接着吐槽一下周杰伦在《惊天魔盗团2》里不到五分钟的表演,以及韩庚、范冰冰等在各大好莱坞影片中的酱油生涯。
不过有一点你们还真是猜错了——在独立日里打酱油的根本不是Anglababy,人家最起码有不止一句的台词,而且表演贯穿全片。
在《独立日2》里打酱油的实际上是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
与第一部完全不同,《独立日2》里面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但都是随口一提,完全比不过杨颖的重要性。
1、黄经汉听到这个人的名字相信你们肯定是陌生的,因为这压根不是中国演员。
他是新加坡籍的演员,而且经常活跃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比如《蝙蝠侠黑暗骑士》等等。
只不过在《独立日2》里他饰演的是一名中国人,而且还和Anglababy有几句中文的对白。
但是看过电影的小伙伴们听到“蒋叔叔”那几句对白肯定是无语的,中文说得如此生硬,也就能糊弄一下老美。
所以说好莱坞这次抓个亚洲人就扮演中国人的行为实在是引起了麻麻相当大的不满。
早期在《破产姐妹》里的Han其实是韩国人扮演的,但却硬是被说成是中国人,片中还有姐妹花调侃中国人个矮的台词,着实愤懑。
2、蒙牛在电影里居然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品牌!
不错,就是蒙牛。
当时我还诧异,蒙牛销量这么好?
都卖到月球上去了?
因为《独立日2》里给蒙牛的标签是——蒙牛月球牛奶。
甚至后来蒙牛还换了包装,变成了《独立日》主题的。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好莱坞为了在中国圈钱,亦或是说国内的品牌也想蹭着好莱坞的名气多捞金一把,也真是煞费苦心了。
之前《愤怒的小鸟》大电影上线后,红牛也换了小鸟主题的包装,还有乐事薯片等等。
还有《变形金刚》里的伊利舒化奶,所以蒙牛自然不甘示弱。
这些品牌是否投了赞助无从考证,但如此明目张胆蹭IP的行为却是有目共睹的。
3、月球基地在《独立日2》里首次出现了中国的月球基地,中国建筑了抵挡外星人的第一道防线,中国也成为了世界最后的希望。
其实将中国视为最后希望的电影也不只有《独立日》,《2012》、《地心引力》不都是这样吗?
中国力量拯救世界也早已成为了好莱坞向中国捞金的手段之一。
所以这一次《独立日:卷土重来》也会将中国的票房一并卷走吧。
所以中国在近几年是成为了好莱坞的酱油输出国吗?
菜不够咸就来中国?
也是有点讽刺。
20年后《独立日2》终于卷土重来了,在视觉、特效方面都完爆第一部。
不过剧情却远不如第一部有逻辑,但麻麻这个视觉犬仍然觉得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看太多。
《独立日》无非讲述的就是外星人突然不知道为什么开始侵略地球,然后轰炸各地的总统套房,导致死伤惨重。
总统在派出我方的战斗机攻击敌军的时候却发现人家都是有防护盾的,简直无坚不摧,派出去的战机最后就剩下一架了。
也就是只有一位幸存者——一位黑人(威尔·史密斯)。
所以第一部是黑人拯救世界的时代,这个黑人不但活着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外星章鱼供大家享用。
本来想BBQ一下,结果长发教授发现这个食材更适合做刺身,于是开始切片。
这个举动惹怒了外星人,于是教授被勒晕了。
这时候毕业于麻省理工的眼镜IT男在父亲的嘴炮下想出了一招对付敌人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植入病毒让他们生病,这样就没有防护盾了。
后来自然他们成功了,不过很显然没有完全消灭敌人,不然就不会有第二部了。
《独立日:卷土重来》就是也是同样一批外星人卷土重来打算消灭地球,最后仍然被打败了,还是用了同样的方法。
(喂,你们地球人能不能有点新意啊?
)这就要问编剧和导演了。
不过看好莱坞的科幻片有谁会在乎剧情精不精彩?
大家都是奔着特效去的。
时隔20年,走进电影院看的估计也不是视觉效果,更多的是童年的回忆吧。
(虽然我是没什么回忆的)
《魔兽》火了,玩的是情怀。
《独立日2》烂了,搞的是破坏。
当《独立日2》的片名定为“卷土重来”时,大部分前作的影迷都会心有戚戚焉——外星人又要来毁灭地球了。
可惜导演一等20年,毁得是自己的招牌!
从《哥斯拉》到《后天》,再到后来的《2012》,罗兰·艾默里奇成为了科幻灾难片的标志性人物。
据说他的电影爆炸越多,票房越好,所以到了《惊天危机》里,艾默里奇直接把白宫给炸了!
但这次,《独立日2》的大场面轰炸真的让人食不下咽。
因为它除了视觉刺激以外,基本让人一无所获。
吐槽一:请不要在广告期间插播电影刚一开场,男女主角月球和地球间的通话竟然靠QQ!
当你还在懵逼时,蒙牛又成了空间站御用奶!
这是在眼馋《变形金刚》里的舒化milk嘛!!!
吐槽二:baby用演技证明了和教主天生一对都知道Angelababy是去打酱油的,但没想到竟然这么不走心。
不管聊天、开会还是作战,一个表情打通关!
看完之后只想,Angelababy out!
吐槽三:没有威尔·史密斯,你让我看啥?
当威尔•史密斯宁愿去《自杀小队》里当群演,都不来《独立日2》挑大梁时,我们就应该把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调到最低。
艾默里奇曾说:“没有威尔·史密斯我不会拍《独立日2》。
”但最后发现只有其它几位老人给面子。
比尔·普尔曼饰演前总统,杰夫·高布伦饰演科学家,布伦特·斯皮内饰演的疯博士也回来了,同时也出现了新面孔。
雷神弟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从打酱油变身男主角,电影中将出现美国第一位女总统,难道导演支持希拉里?
但正是因为新老人物数量略多,没有突出的主角,基本每个人都是蜻蜓点水。
如果把戏集中在几个人身上,也许效果会更好。
吐槽四:与第一部的差距怎么那么大!
第一部里,开场时外星母舰飞过月球上空,逼近地球,整个城市被乌云笼罩,人们置身于危机里,末日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出来了。
可《独立日2》里,一下子亲人离去,一下子科学家又开始搞基。
人物关系太多,让观众没有代入感。
第一部里,前总统一副美国救世主的形象。
结果第二部直接怂掉了,嘴里不停念叨这次我们赢不了。
至于后面怎么又重振雄风了,也没交代清楚。
导演说:“如今的特效技术,让我有理由再重新启动这一经典电影。
”没错,这部续集的特效的确够足!
但20年前,在那个技术有限的年代,《独立日》依然获得第69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
而这集里的外星人更是奇葩。
上一秒还牛逼哄哄,下一秒就被全突突了。
难道他们横跨了大半个地球,只为和你们人类打打飞机???
艾默里奇在签订《独立日》续集的合同时表示——希望拍摄的不只是一个续集,更是影片在新时代的重启。
可惜在一个流行“反英雄”的时代,这么一部“主旋律”科幻灾难片很难吸引人们的眼球。
如果你还在猜测导演能不能兼顾新老观众,一举两得,那么我可以直接告诉你,这部电影,两边都不待见!
警告:本来写个东西自娱自乐的,结果来秀智商下限的太多,那种觉得自己从本电影里领悟了宇宙奥秘人类终极问题导演的宏大布局的,那种得了狂犬病看到和自己观点不一就咬人的,请在家长的陪伴下有序离开,切记不要往下看!
不!
要!
往!
下!
看!
一、外星人作为一种可以制造覆盖六分之一地球表面母舰的物种,社会组织形式简直low的令人发指,竟然还和蜜蜂一样搞个蜂后,蜂后死了就嘛都不干了直接撤退?
人类总统死了分分钟换个新的继续战斗你们外星人不觉得脸红?
打什么地球!
回家采蜜和你更配哦!
二、你说你一外星人蜂后,你那么大一母舰你呆着不舒服?
小的给你去钻地核五分钟搞定的事你就不能挨家里等会?
非得出去玩玻璃球?
人钻地核的一线工人容易吗?
地核到手了那破玻璃球还能奈你何?
你一高级智慧生物蜂后你这个弯转不过来?
累死累活半天都白干了…三、你说你们一群高智慧的外星生物怎么就非得长那么丑?
(人类这种低智慧生物都知道整容好吗?
)怎么就非得长那么多手?
(我非常怀疑美国是不是抓到过这种外观的外星生物)你长那么多手你多拿几把枪好么?
为何还是只有一把?
你懒成这样你不输谁输?
四、这部剧是我见过的主(配)角光环最强的一部,连个配角都不舍得死,开飞机的那几个,好歹死一个让观众也能强迫自己带感情的观看啊(总统倒是死了俩but who cares)…那么厉害的母舰,那么密集的火力,人家不但丝毫没事还各种聊天耍帅,真是够了!
每回jack要尝试危险动作时都有人惊慌地告诉他那样飞船会着火,第一回压根没着第二回着了但是感觉飞船因此而更好开了,纯属恶意恐吓观众,差评!
五、这电影的出场角色真心多,而且个个雨露均沾戏份都相差无几,剧情线索也是繁杂无绪,整一个四不像,那个反抗领袖大义凌然背后插两把刀最后你用枪合适吗?
害我一直揣测高精尖武器是不是最后都不管用需要返璞归真手刃外星人,还有那个教授出来就为切个玻璃球然后穿着透明内裤招摇过市?
还有那几个小朋友什么来头镜头那么多原来最后只是看热闹的?
总的说来前面110分钟接踵摩肩各类人物逐一出场亮相的差不多了,最后十分钟导演这才放心滴让蜂后安心闭眼了…六、这电影看的给我气的恶向胆边生,一直在祈祷外星人你赶紧灭了地球吧不然过几年等我忘的差不多了他们又会整出一部三我又会在电影院里边看边悔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推荐一些我认为写的到位的影评作者:CydenyLau(来自豆瓣)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7952309/作者:花式煎凯洛(来自豆瓣)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7950929/
二十年前的经典科幻大片《独立日》,当时看得热血沸腾惊心动魄,罗兰·艾默里奇敢为天下第一人在电影里炸掉美国白宫,他的特技电影从没让我失望过。
无论是《明日之后》还是《2012》里面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还是里面宣扬的的主流美国价值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全世界的观众。
可惜,今年这部严重期待的《独立日2》却让我倍感失望。
尽管找回了不少当年的原班演员,但是当年那种恢宏壮观的气势和雄心壮志的激情早已不知去向。
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膨胀的商业气息,老气横秋的叙事口吻,令人厌倦的政治正确信息。
似乎只剩下可供人津津乐道的看家本领:特技。
不过,连白宫自由女神像基督耶稣像等等几乎全世界的地标都炸毁过的导演,还有什么特技值得我们惊奇的呢?
确实,在这部续集电影里,特技的比例远不如以往的震撼。
最后高潮戏有点像孩童游戏里的终极闯关,在我看来过于雕虫小技了。
看完影片感觉智商被侮辱了。
前半部暂时不说了,主要就是说下外星人是为什么卷土重来的。
但后半部外星人连续毫无逻辑的表现让我严重怀疑编辑的智商。
第一,蜂后类似于星际争霸虫族主宰一个人控制着整个外星部队,但是在自身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强大防御力的情况下,在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侵略成功的情况下,自己开着旗舰就跑出来了。
难道不能等地球失去重力人类灭绝再回收白球?
就算要马上回收或者消灭白球以蜂后对整个族群的控制力,她为何要亲自到前线去?
第二,在她旗舰被击落后她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战斗机编成保护队列?非要等自己防护罩和枪都被打烂了,要知道自己死了整个侵略计划就失败了。
第三,再自己防护罩已破,被人类驾驶本族战斗机持续攻击的情况下,她还剩下那么庞大的机群,活生生被2个小飞机打死了,自己这边n大于1000的战斗机再围观自己女王怎么死的。
这部电影除了卖情怀一无是处。
距离独立日过去,已经20年了。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其实独立日电影可以算作少年时代的一种独特回忆,因为独立日正是我们正面开始接触好莱坞特效大片的时代。
比如那个一下毁灭一个城市的大炮,还有最后勇敢的驾驶员驾驶飞机相撞与敌人同归于尽。
某种程度上,算作一代人的集体潜意识。
就连《合金弹头2》后面那个飞向外星人飞碟出口的飞机,也是恶搞的这部电影。
可以说《独立日》这部电影,是第一次向所有的中国人展示好莱坞的特效电影是什么的范例之作。
所以对于那时的观众,其实是情怀满满的。
说说这片子的看点。
说到看点,没有威尔史密斯,还真的不算太多。
视觉特效其实是相当不错的,飞船覆盖地球的感觉确实呈现出来了。
Angelababy在里面确实担当了角色,而且还有感情戏,当然,普通话场景也非常多。
只是……只是……当里面少数几个华人用好莱坞编剧思路翻译过来普通话的时候,真的觉得有点尴尬。
不过好莱坞真的是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了,加入大量的普通话桥段。
感觉上比惊天魔盗团2还要多。
其他的就是情怀了,20年后的老总统比尔普尔曼,还有杰夫高布伦和他爸,原作众多人物都登场。
此外呢,情节上,不管从剧本结构,人物设置,主题,都像极了原来的那部独立日。
所以,如果你想冲着情怀看的话,应该还是有不少看点的。
说说导演,导演还是二十年前的罗兰艾默里奇,其实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他的《2012》,不过这是题外话。
说真的,在视觉上,这个片子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各种特效都很棒。
不过,现在已经是20年后的2016年了,特效早已经不是我们观影的首选要素,甚至不是主要要素。
所以抛开视觉,和第一部对比一下,可以看到的是,主创还是尽量想要做出一个那个年代的故事,但实际上观众的心已经改变了。
明明都有啊,总统演讲,众人参军,惊险逃生,有人自我牺牲,全世界转危为安。
为什么看起来,就是和之前不一样了呢?
1996年的时候,计算机知识还并不是一种普及类的知识,人们对于外星人和外星社会的想象,也不会那么丰富。
所以呢,劫持外星人飞机,美国人和外星人早有接触,深入母舰放病毒,并且用计算机病毒瓦解外星人护盾,三天讲完的故事,独立日成为全世界独立日,渲染美国总统的战前动员演讲等等,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前卫的想法。
而正是这种这种前卫,让人觉得剧本也极有新意而愿意看。
其实视觉震撼,说到底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那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就是《独立日》了)但是,如果用20年前的那种思路和梗,用到现在的观众身上,那么就还真的是有点老了。
现在的观众已经被诸多科幻片洗礼过,而且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他们会有一些出自直觉的问题自然问出来。
比如,外星人既然可以横扫许多星球,那么他们的作战技术为什么如此不发达?
以致于决定整个虫巢归属的王蜂,会如此随意暴露自己?
20年前,真的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看过的电影还少,我们只是注意特效,比较难想到这样的问题。
但看过许多战争片的观众,虽然不一定意识到,但是内心却会浮现出一点浅浅的怀疑:这里不太对吧……当然,这只是减了1分。
然后,为什么外星人可以进行星际旅行,却在信息技术上如此落后,以致于有主控电脑的飞船,可以不经过软件层面的改变就被地球人随意偷走驾驶?
二十年前这不是问题,但现在用过电脑的人,都知道用户权限的概念(因为要数用户名密码),也都知道计算机都联网。
所以这里又会出现一点:这里不太对吧……再扣一分。
好,然后到总统演讲了,总统讲的倒是挺对,但是,怎么感觉不是这时代的讲法了。
原来我们已经过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时代,现在打动我们的是个人主义的家长里短和人文关怀了。
于是心里又暗暗说:不太对吧……再扣一分。
于是扣着扣着,这些分就被扣得很低了。
对于主创团队来说,最关键的,是面对20年后的观众,仍然选择了和当年同样级别的梗。
比如当年的梗是1,现在可能是2。
但是20年后的观众,真正要看的可能是20,也可能根本不是数字,而是字母E,那么比起观众的期望来,这个2显然是不够的。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导演 7剧本 6.5特效与技术其实不错 7新时代的老梗 5总评 6.4看不看都行QQ乱入月球基地,蒙牛大家最爱喝,各种普通话,感觉很熟悉,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很出戏啊有没有话说……一旦接受这种设定……根本接受不了啊!
还有里面有对同性情侣啊!
<图片1>
20年前是一个外星飞船遮住一个城区,现在是一个外星飞船遮住一面地球20年前是一个中队的F18(我现在还不明白内陆为啥用F18而不是F15?)PK数不清的外星飞船,现在是一个中队的未来飞船(飞机看上去很多,人还是那么几个)PK数不清的外星飞船反正开局就告诉你,输定了20年前他们跑去51区找外星人的黑科技。
现在他们跑去黑非洲找外星人的黑科技(结果找了个黑军阀,不知道咋的能读外星文)20年前他们用原子弹轰没用,现在用原子弹轰也没用20年前他们找到了病毒去深入总部。
现在他们找到外星人的黑科技让外星人来深入总部20年前他们的总统要对全世界演讲,现在他们的总统还是要演讲(好烦啊,第一次是天才,第二次是傻逼好不好)20年前他们最终深入虎穴引爆核弹赢了。
现在是外星女皇本来坐在飞船里面喝杯茶钻了地核就赢了,非要来深入虎穴自杀赢了地球受了两次折腾,我本来以为最后大白球会说,大家赶脚收拾收拾和我跑吧!
没想到是大家跟我造武器和外星人拼了!
好吧,我欠你的电影票,我已经还了...我不得不说,该片就和BABY的全程的表情一样开会是这个表情,开飞机是这个表情,走路是这个表情。
咋一眼看上去很美,再咋就完了<图片9><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
目前的评论是压倒性的批判,其实这个片制作上没有什么问题,整体节奏比1还好点。
2最大的问题还是太多怀旧要素了。
1代是想全景式的反映这场全球灾难,所以加了方方面面的人物,2代完全没必要照一样的思路来做。
随着先驱者的出现,剧情已经扩展到HALO和星际争霸级别,框架比1要大的多,靠新剧情新人物完全可以撑起一个完整的故事。
典型的例子就是《异形2》,与1完全不同的作品类型,同样大获成功。
当然,让艾导去跟卡梅隆比可能太苛求了吧。
按理说1代也没几个大牌,最大的那个大牌这次又没上,没事你怀什么旧啊。
但是制片方打定主义要充分利用1代的情怀,把老人全都叫出来了,光给每个老人怀旧一段就花了很多时间,导致这个爆米花片居然显得剧情很紧凑,很多地方没能展开。
最典型的,老爸和小学生的剧情横插一刀,要么就再加半个小时,要么就全砍了,现在不上不下没什么意思。
而相对比较创新的进入敌人主基地抢飞机的过程因为时间不足被匆匆带过。
其实制作方完全误解了1成功的原因,1代的魅力80%都来自于外星人炸地球这个大噱头,2代要么就走星际争霸路线打个痛快,要么就按照1的思路把地球整个犁一遍。
现在炸地球的长度居然比1还少,真是爆米花失格。
现在人类已经获得终极技术要反攻敌人老巢了,3代无论如何不能再拍成灾难片了吧,除非把地球炸了。
这片有多情怀,看日版预告就能知道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xOTcxNTQ0MA==.html
诞生于20年前的《独立日》有着一种朴素的战争观,那就是:外星侵略者必然会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然而和次年的《星河舰队》相似,两者都犯了一个及其弱鸡的常识性错误,那就是——任何有能力进行宇宙空间航行的种族都不是傻逼。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类本来就是缺乏安全感的物种,总摆脱不了由上而下的优越感,这一点在勘察和殖民时期体现得尤为清晰:能讲一口外语的原住民,起码能保得了一时优渥;而连人模人样都算不上的渡渡鸟,就活生生地被吃光了。
所以任何外星生物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除非你长得像人,或者能说人话。
只要能说人话,哪怕你只是个球,都能豁出整个地球来保你。
这就是《独立日2》的世界观。
淳朴吗?
淳朴。
傻逼吗?
傻逼。
很难想象一个拥有高等智慧、能够进行数光年的宇宙航行的外星种族,在外观和组织形态上竟然和虫子处在一个能级。
集权到没有继任者的毒菜式统治,怎么就能够存活至今,这是一个比地球人类只花了20年竟然就能够搁下国家搁下宗教信仰同仇敌忾拧成一股绳同时还有地方军阀存在还要谜的谜。
什么领导便当了?
赶快撤退,啊不,直接宕机算了。
《明日边缘》好歹还有个三级体系,整个故事也还没有杀了一个Omega就随随便便成功。
20年后的《独立日2》,依然和20年前的《独立日》一样,干掉慈禧之后大清就亡了。
就连《复联》也想了个wifi的excuse,自称琢磨了20年的点子的《独立日2》,依旧是用着逗逼的经验,打败了傻逼的对手。
比卡通还要卡通,比漫画还要漫画,指的就是这种毫无诚意敷衍了事的东西。
<图片3>努力,友情,胜利——《Jump》系少年漫的三板斧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中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是剧本速成班的必杀技。
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总会有一个弱点,而我们的主角(们)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团结友爱,就一定能找到并且一击必杀——无论这个弱点是水,是病菌,还是神TM的USB接口。
外星入侵和种族灭绝到底应该怎么描绘?
不朽的史诗级游戏作品《质量效应》三部曲已经给出了一个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满分答案,而有的人宁愿去崇拜“大的就是好”,也不愿意花点心思弄一点真正有意思的剧情和人物设计——哪怕你来个《天元突破》式或者《质量效应》式的翻转呢?
比如外星虫族表面上是为了灭个球,其实是为了阻止更可怕的监控力量发现地球文明的崛起呢?
哪怕你把这个傻白甜的大白球切开就是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呢?
俗话说,XX越大,JJ越小。
俗话说,最好的剧作家其实都在游戏圈。
多年来坚持自己编剧的灾难片一霸罗兰·艾默里奇最不愿意承认的就是他捉襟见肘的编剧能力,不可否认,这些电影的视觉效果目前来看依旧无出其右,对地球本身摧枯拉朽的破坏欲望也只有他能一次又一次地违反科学定律也要做下去。
然而和《后天》《2012》这样纯粹的自然灾害流相比,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独立日》就更需要一个能立得住的角色。
1996年的《独立日》有正当年的威尔·史密斯扛下了这一大任,而在20年后的《独立日2》中,一味堆砌二三流过气咖和毫无演技可言的小明星,并不能发挥任何有效功能。
和同类的《环太平洋》相比,高下立判。
罗兰·艾默里奇用1.65亿美元几乎是任性地重拍了自己的前作,不幸的地方恰恰也是两者之间愚蠢而又懒惰的相似处。
无节制的大场面把电影变成了一场2小时的赶火车,愿意花上十几分钟炸烂地表,却懒得花上几分钟让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有更多的层次:利亚姆·海姆斯沃斯充分发挥了海姆斯沃斯的胸大无脑花瓶本色,整个角色是全片中最愚蠢的;同样是青年黑人演员,迈克尔·B·乔丹在《奎迪》中奉献了奥斯卡级别的表现,而杰西·厄舍空挂着“史皇之子”的名头,就像是个僵尸一样从头到尾被牵着鼻子走。
至于Angelababy的无厘头角色,配合着一张怎么挤都挤不表情的重症肌无力的脸,倒是充分展示了这个代表了中国式自恋自大的时尚idol和月球基地的蒋叔叔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深厚情谊——大约就是“老爸的一个见过两次的同事”那种关系了:哎呀蒋叔叔便当了回去怎么跟老爸说呀诶嘿。
岂止是滑稽荒诞,简直就是荒唐可笑。
时尚时尚最时尚的现代CG技术从未有效地将整个电影中凝聚起来。
从毫无想象力的战机光枪到激光炮,《独立日2》在展现人类思维惯性的慵懒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是用地球病毒攻略了外星电脑的种族。
在这部没有动力,没有悬念,甚至都没有像样的高潮的电影中,比尔·普尔曼的前总统形象得到了完完全全的浪费,简直是不可理喻。
叙事匆忙,掐头去尾,如果不是杰夫·高布伦和贾德·赫希饰演的父子档的话,整个电影几乎要闷到海底。
无论是合体还是单独出现,俩人出现的每个场景都成功地挽救了无趣的突突突和啪啪啪。
这是一种悲哀。
赶了个时髦的全球平等论深度比不了《守望者》,女性总统和女性飞行员是有了,戏份该砍还是砍,拯救世界的依然还是男人——除了被完全低估了的麦卡·梦露,她才应该打造成第一女主好嘛,几乎可以匹敌《指环王3:王者归来》米兰达·奥托饰演的伊欧玟了。
你瞧,这片子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但她的登场和谢幕,只不过是一场由平庸的人制作的盛大马戏中,仅有的几个不尴尬的时刻了。
<图片2>面无表情,没有灵魂,没有角色发展。
罗兰·艾默里奇只是试图让这部电影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以及插入荒谬和不必要的硬广告。
这是近期不断迎合中国大陆的观众的又一个典型的失败品,电影最终成为一场大混乱,不了了之。
任何新角色和旧人物都无法激起哪怕顶点好感。
对于这样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现在无比下作的外星人入侵电影系列,我希望第三部胎死腹中,然后把钱省下来去做《洛杉矶之战2》算了。
起码还能看到有脑子的巷战和米歇尔·罗德里格兹不是。
<图片1>
说看着特效视觉疲劳的你他喵的知道是科幻片还去看是犯贱吗?鸡蛋挑骨头真醉了。除了蒙牛qq酸硬广还讽刺了一把天朝特色关系户啊,ab和蒋干爹的后门关系隐喻到位。抛开这些,电影还是不错的!
蒙牛,qq和AB出来的时候全场唏嘘……剧情倒也没那么屎 但老套+支离破碎 当年奉为神作的第一部现在看起来也是五分特效……说像洛杉矶之战的 无聊程度确实差不多 说像末日崩塌的 显然末日好看很多好嘛
人物众多,并行多线推进,却没有主次之分,每段故事都是讲几分钟之后硬切,弄得像大家都在赶往集市凑热闹。外星人在这么讲了这么多年后依然采用蜂群式生活模式,了无新意,外形也没啥特点。连最该是高潮的空战也显得中规中矩的平庸,勉强及格。
干脆利落的无脑大片+一点点怀旧
20年前和20年后,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装满了种子的移动硬盘和来自中国的植入广告。
好傻的电影,广告及ab的植入傻透了,全片在自嗨,作为观众的我完全不知道看的是什么
港真我也不知道为啥给这么高分也许因为无聊到睡不着睡眼怒瞪中觉得gay doctor看着有点像透明家庭里的老爸让我想赶快回去看剧了。
20年过去,现在就连蒙牛milk的存在感都比这次来入侵的外星人强好嘛!!!
特效不错,没看过第一部,也没觉得跳戏看不进去。只是地球和月球的联系是腾讯QQ,宇航员指定牛奶是蒙牛也是没想到。
还行吧。打外星人都一个调调
故事走向基本无悬念的米国主旋律灾难片,特效华丽,毁天灭地,但是题材老旧,套路太多,堆砌的角色显得情节有些混乱,何况还少了史皇这味料!!!
去看IMAX就对了。看特效看场面看情怀看中国元素,至于20年过去外星人还是那个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傻大丑的问题,就表去琢磨了。越琢磨星星越往下掉。。。
服了qq和蒙牛……虽然不记得讲了什么,但记得feel,哈哈~
感觉跟第一部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英雄主义套路的中二情节
3.2星。没有继承第一部利落的节奏,第一部的剧情套路倒是用的挺溜。。。看完电影觉得人类真是多灾多难,美国总是扮演救世主角色,外星人科技那么发达智商却低到令人发指,外星女王傻不拉几跟一辆校车过不去,新任总统的演讲简直是东施效颦。太空员喝着蒙牛用QQ视频,我觉得挺low的
好好的情怀被外星人的弱智打败了
2016.10.19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35966/20年后外星人再次入侵,神秘符号一样的球形体来到月球,被地球击破,其实是来帮助地球的某文明反抗首领,于是在地球人的低劣原始技术下,虽然我们科技不如人,但我们有主角光环,和神没什么区别,北鼻和蒙牛中国元素其实还不行。抛掉那些尴尬癌的温
20年前是标杆,20年后是俗套。
简直没什么剧情,比起第一部来差远了。看的时候我嘀咕了一句夏洛特好美,吐槽了下剧情。旁边的男的斥责我不要说话。我不配学电影!我羞愧!
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