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剧情喜剧电影《 孝子洞理发师 | 효자동 이발사》要说的话很多,不知从何说起。
虽然在这个比较敏感的时期,看韩国电影确实不太好。
但是毕竟是好友推荐艺术是不分国界的。
大历史,小人物。
这几个字就可以总结剧情了。
独裁大总统和善良的理发师。
OK故事什么样子,大概就有轮廓了。
只是用喜剧方式,用小人物的视角,看那些荒唐的人,荒唐的事和荒唐的那段历史。
---有剧透了哦---开始还是要说一下这个总统,其实就是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的父亲,提到这个估计大家就都认识了。
不过这个总统是个大独裁者,虽然对南韩的经济作出非常大的贡献,也是“汉江奇迹”的关键。
但是对最底层人民的压迫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反过来说。。
韩国崛起了,从最贫穷的国家,变成发达国家。
韩国很多人认为这个独裁者还是非常好的。。
要不朴槿惠也不可能当上总统。
朴正熙是亲日派,还受过日本天皇接见,也积极反 共 。。
还与蒋介石会面过。
也杀过不少中国人。。
才爬上少将的位置。。
这对于天朝的人来说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了。。
题外话:慢慢你会发现,世界就是属于这些大人物的。。
比如三年内战,不也是同学校友之间的对决。。
历史事件,总是围绕着这些大人物。
他们推动者历史的洪流,小人物只是水中的小虾小鱼罢了。
回归主题电影用喜剧的方式来讲述,本来残酷的事情,来表现一些不能说的事情。
(4.19事变,四舍五入等等)可以说这种表现手法很隐晦,这是2004年的电影,到后来大叔的《汉江怪物》是用科幻的方式侧面表现,再到大叔的《辩护人》,就开始直接刀刀见血的批评政府了。
《隧道》《恐怖直播》也是如出一辙。
这就是韩国电影的成长。
但是反过来 看2004年的这部作品,就显得很隐晦,稚嫩。
这种用荒诞喜剧来表现的风格,不禁让人想起,早些时候的姜文的作品,用姜文的话就是,如果能说出来还拍什么电影。。
所以电影里总是隐晦的表现出很多不能说的东西。。
见仁见智吧。
这个电影里出现过类似神明的角色,他的话也是点名了这个电影的中心,病我治,心你治。
其实我个人感觉孩子的腿早就好了,只是内心里都是父亲弯着腰的形象。
直到父亲有一天直起腰板,不在为“政府服务”了,孩子的腿也就站直了。。
也象征着人民直起腰过日子了。
电影的结局也是已圆满的方式结束,其实就是想,“毒蛇”死了。。
人们可以直起腰板生活可以更加美好。
虽然心里舒服了。
但是电影也是瑕疵也在这里。。
讽刺的本来隐晦。
结局也不醒目。
此后人们的生活真的圆满了吗?
你们心里没有点*数吗?
ps:孝子洞。。。
我开始一直不明白这个电影名。
原来是个地名,这个电影名字翻译真是不走心。。
---我是医生兄弟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这个电影还是不太敢拍,不是很到位,所以并没有受到那么多关注,不过大叔确实见证了韩国电影的发展。
《孝子洞理发师》是一部具有浓厚社会性的滑稽喜剧片,它描写了象征平民阶层的理发师,在偶然的机会下成为总统专门理发师后发生的故事。
该片的部分片段会令人联想起韩国前总统朴正熙,而总统及其亲信们的喜剧化形象也引人关注,同时在影片中还出现了描写大国家党代表朴槿惠小时候形象的短发少女镜头。
因为片中涉及政治题材,该片也引起了许多政治人士的关注。
不过由于片中的总统是个带着专制色彩的角色,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他们认为该片通过成为政权牺牲品的理发师,太过尖锐的讽刺了绝对权力。
虽然电影内容是虚构的,但有些情节暗示了当事者正是朴正熙总统,而该片描述政权迫害理发师的情节,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歪曲历史行为。
前半段是喜剧,到儿子被韩国秘密警察刑讯逼供,开始变成悲剧。
宋康昊很好的演出了一个理发师,虽然给韩国总统剪头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害苦来儿子。
因为痢疾,孩子被怀疑是间谍,折磨到不能走路。
韩国敢于面对那段不堪的历史,对当时人物进行了辛辣讽刺,当韩国军政府的总统死去,理发师用小刀刮去他画像的眼珠,和菊花掺在一起,让儿子服下。
理发师拒绝为新总统剪发,他被打了一顿,儿子的腿好了。
从敬畏到鄙视,理发师对大人物有一个认识过程,这是人性的进步。
进步之后 儿子真正站起来了!
最近在微信阅读上买了《朴槿惠传》,完全是因为看了这部关于她爸的电影。
其实我是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的人,但是最近看的韩国电影让我觉得他们国家的政治,还挺曲折有趣的,当然是抱着事不关己的看客心态。
今天讲的影片叫《孝子洞理发师》或《总统的理发师》,又是宋康昊主演的,讲述韩国总统御用理发师的生平小故事。
影片中描述的总统,就是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
宋康昊饰演的理发师,叫孙韩茂(翻译问题,名字有很多版本)。
韩茂性格单纯温顺,从不惹事,相信政府,是个老实守本分的理发师。
在青瓦台附近的孝子洞经营着一家理发店,看上了学徒,与她结婚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南安。
因帮政府抓住了“间谍”,孙韩茂受到了朴正熙的接见,发生了人生的转折。
自那以后,孙韩茂成为了朴正熙总统的御用理发师。
第一次给总统理发,孙韩茂紧张到划伤了总统的脸。
伴君如伴虎,这份职业看上去很荣耀,但是韩茂心里忐忑得寝食难安。
总统办家宴,邀请孙韩茂一家参加。
韩茂的儿子南安与总统儿子起了口角动了手,孙韩茂牵连被揍,南安理解了父亲的不容易。
总统出访美国,邻居们在电视上看到了韩茂陪同出席,由此深受邻里爱戴,理发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朝鲜间谍携带的马克萨斯疾病在南韩蔓延,政府怀疑感染的人群接触过朝鲜间谍,于是下令逮捕所有疑似感染人员。
南安因痢疾拉肚子被怀疑得了马克萨斯病而抓,受到了电刑拷问,虽然最终安全回家,但双脚瘫痪无法行走。
韩茂一生胆小,不惹事,看到儿子瘫痪,他崩溃地拿着剪刀在街上大骂,哭着剪自己的头发,这段超级虐心,泪崩从那以后,韩茂背着儿子访遍名医,在荒山野岭处寻一隐居的大神,他可以治好南安的身体,但是他告诉韩茂,南安的精神需要韩茂来治愈。
大神指点韩茂:南安的命运如此痛苦,是因为河对岸的毒蛇变成了一条龙,过几年龙死去的时候,它会在葬礼上乘着菊花车离去,你要把它的眼睛挖出来,就着菊花用水烧开,喂给南安喝,就能好。
这时的韩茂,还没有明白这条龙是谁。
直到朴正熙总统因两个心腹下属长期不和而被其中一下属枪杀身亡,孙韩茂在总统的悼念会上明白了菊花车就是总统的灵车,那条龙就是指朴正熙。
于是孙韩茂冒着生死溜进青瓦台,用理发刀刮下灵车上肖像的眼睛部位。
朴正熙出殡那天,灵车在理发店前熄火很久。
孙韩茂按照大神的指点,让南安服下了偏方。
结束了18年统治的朴正熙时代后,全斗焕夺权上台,新总统要求孙韩茂为他理发。
一向顺从胆小的韩茂,面对地中海发型的全斗焕,说出了最大胆的话:总统先生,等你头发长出来,我再给你来理发。
就这样,韩茂被揍了一顿后回到了家。
已经成年的南安,终于在某一天可以离开拐杖直立行走了,渐渐地南安已经可以和韩茂一起骑自行车了,告别青瓦台的韩茂开心地享受着父子情深……这就是总统理发师的故事,平凡悲伤又温情质朴。
虽然网上说是韩国版《阿甘正传》,但让我联想到的却是任达华和吴君如演的香港电影《岁月神偷》。
也是通过小孩的视角,描述那个年代香港小市民家庭的悲欢与沉浮,与《孝子洞理发师》一样,《岁月神偷》也很值得一看。
用小人物的经历来表现当时历史大背景的,电影史上很多见。
《阿甘正传》、《悲情城市》、《霸王别姬》、《活着》等等等等都是以刻画小人物的经历来见证历史变迁的。
但这部电影却让人眼前一亮,导演用近似荒诞的幽默方式传达出小人物无望的愤怒,用粪便来解构、暗喻政治事件,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影片通过小人物“宋汉墨”的儿子“宋乐安”的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宋康昊饰演的宋汉墨没什么文化,绰号“豆腐”,是一个老实平凡的理发师,却稀里糊涂当上了总统的御用理发师,从此经历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个故事是以韩国50至70年代作为背景的,那时盲目的政治激情,弥漫在世界各地,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理发师宋汉墨作为一个对政治毫无判断力的普通老百姓,却深信政府的用意是美好的,听从崔先生的话,冒着巨大风险偷选票,然而单纯的宋汉墨是间接造成李承晚独裁连任的一名帮凶。
不久,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1960年4.19运动爆发,在宋汉墨的“四舍五入”思想下,小生命“乐安”诞生了,周遭示威的学生误以为推着孕妇的宋汉墨是医生,在混乱中恳求慌张失措的宋汉墨医治,场面实在滑稽。
导演有意安排“乐安”在学生与军队对峙的队列中出生,一来交代了时间背景,二来用滑稽的生活日常缓解了政治事件带来的沉重气氛。
而这里引入“四舍五入”的思想,恰恰也是交代了当时的背景—1954年韩国自由党提出修宪,要求首任总统可以连任一届以上,为了当上终生总统,不惜扯下民主的外衣。
最终表决结果:总票数203票中,投赞成票的是135票,如果达到总票数的三分之二(135.2票),修宪即可通过,由于还缺0.2票,国会否决了这一动议。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第二天,自由党发言人表示,通过“四舍五入”,该票数达到了修宪规定。
像理发师宋汉墨这种毫无政治判断力的单纯老百姓,自然而然地认为“四舍五入”是个先进正确的概念。
就这样,随着小生命的诞生,李承晚的独裁也结束了,宋汉墨给儿子取名“乐安”,是希望他一生快乐平安,但即便换了另一个总统,老百姓的生活也未必会变得安乐。
(后面的故事则在隐射韩国总统朴正熙与他的两个心腹--车智澈与金载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爸爸理发师的身份时常受到嘲笑,在孩子打架之后,宋汉墨本想着为孩子讨回公道,却发现打人孩子的父亲是当年碰到他偷埋选票的卖煤人。
懦弱的父亲口气随即变得和善,给钱给对方孩子买糖吃,还买下了对方多余的煤球,甚至说了一句很尼采的话语:“夏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回家后安慰儿子,其实理发师跟医生是一家人,因为我们都穿着白大褂,瞬间把自己卑微的形象往高大上靠拢,消除儿子的自卑心理。
这段对宋豆腐的刻画非常成功,把一个唯唯诺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小人物给勾勒出来了。
原本以为就这么平凡地继续做个小人物,没想到却稀里糊涂地再次卷入政治当中,成为了总统的御用理发师,成为了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
更没想到的是,当站在自己仰慕已久的政治领袖面前,那种喜悦感却瞬间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伴君如伴虎”的惶恐,这种来自权力阶层的无形压迫,使得他一回到家就瘫倒在地。
在后来与总统及其心腹相处的各种细节中,宋汉墨始终表现出小人物的低下与卑微,无不反映出在权威体制内,所谓的民主只是阶级关系中的童话。
主人公宋汉墨的巨大转变发生在政府借机对反对派、朝鲜间谍进行大清洗,由于当时入侵的刺客都在拉肚子,当局就把此间汉城内的所有腹泻者当做间谍嫌疑人抓起来,主人公的儿子,也被抓了进去。
至此,影片进入了最有趣的部分-以大便解构政治事件,以腹泻开始对这段历史,这种独裁压制进行讽刺批判。
主人公的儿子和所有成年的嫌疑犯一样,遭到政府残忍逼供,进行电击。
所有的成年嫌疑犯都被处于莫须有的死刑,而“乐安”却被侥幸地放了回来,但从此双脚便失去知觉。
身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时,主人公面对政治凌辱只是忍气吞声,但身为父亲面对儿子遭受的苦难时,他开始爆发了。
这是主人公宋汉墨第一次愤怒,他拿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理发刀,撞破玻璃,冲出青瓦台,对着总统府的方向,大声痛哭、怒骂、咆哮,却只能拿着手中的理发刀伤害自己,发疯似地剪自己的头发,最后无力地瘫倒在路边。
演员宋康昊的演技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小人物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
小人物终究是小人物,面对权力阶级,只能无力地愤怒。
几年后总统遇刺身亡,因曾有神医指点宋汉墨,必须用龙的眼睛加菊花熬药,才能治好“乐安”的脚。
主人公便怀着复杂的心情实施他的计划,把总统画像上眼睛部分的颜料给抠了下来做药引(本以为会去挖总统的眼睛…但无论怎样,这个情节都是极具荒诞气息的)。
这个情节设计非常有趣,极具黑色幽默风格,第二天总统灵车经过理发店时突然熄火,主人公正在厕所试图大便拉出昨晚误吞进去的药引盒子,镜头在总统车奋力踩油门与主人公痛苦排泄的表情间来回切换,实在滑稽至极、荒诞至极、讽刺至极。
我又一次回想起那位神医提到的神药配方“龙眼”、“菊花”……请允许我作一个不太文雅的解读:独裁的政治下,屁民必须通过痛苦的煎熬,“排泄”出愚昧的思想,才能真正觉醒,才能换来真正安乐的生活。
(其实还有另一个解读…独裁总统的龙眼,还不如百姓的菊花,总统生前被权利蒙蔽了双眼,伤害了无辜生命,电残了主人公孩子的双腿,死后用作药引,通过百姓粪便的洗涤,却能治愈乐安的双腿)影片最后主人公被新任总统邀请去为他剪发,主人公看着总统头发稀少的地中海,无从下手,冷静地说到:“等你头发长点的时候,再来找我吧。
”虽然他被对方胖揍一顿,却活着回到家中,从此过回平静平凡的小人物生活。
在结尾主人公一改以往低下卑微的姿态,第一次直起腰板,说出了心里话,这不能不说,通过一次漫长地“排泄”,痛苦地煎熬,小人物终于活出了应有的尊严。
有人说《孝子洞理发师》是韩国版的《阿甘正传》,我并不苟同。
《孝子洞理发师》是一部相对温和幽默的电影,虽然暗喻讽刺处处存在,可能主人公宋汉墨的憨厚老实让人联想到阿甘,也同样是以小人物的经历来刻画历史变迁。
但《阿甘》更注重强调个人的成长、坚持,充满着励志;而《孝子洞》却更着重通过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用荒诞诙谐的手法,来反讽当时的政治环境,更体现“以小见大”。
同样是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活着》和《霸王别姬》、《颐和园》等电影压抑很多,让人看后充满无奈、愤怒和绝望。
而《孝子洞》却通过诙谐、近似荒谬的手法去讲述一段令人无奈与愤怒的历史,绝望之后希望仍在,如同影片最后主人公与儿子一起欢乐地骑单车,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
前半部分其实比较沉闷。
也不是励志片,和《阿甘正传》完全不像。
这是一部韩国政治剧情片。
所有的转折从青瓦台事件开始。
影片正式进入伟大行列。
审讯理发师儿子这一段用魔幻超现实表现,非常赞。
有一丝《美丽人生》的影子,但我认为不输于《美丽人生》,甚至可能更强。
五光十色灯泡如晚会那般闪烁,审讯员化作摇滚明星唱歌摇摆。
这是残酷的审讯给孩童带来死亡前的幻觉,还是其他,影片没有交代。
但接下来被四肢捆绑蒙住眼睛随意扔在家门口似乎揭示了真实的答案。
没想到2005年间韩国电影就达到了如此高度。
理发师发现儿子无法站立,他拿起剪刀冲到街道,痛苦地剪头发,边嚎叫“我是总统府理发师”。
这一幕非常克制,没有出现以为的逆转和高潮。
但这是最好的处理。
因为真实,反而强大。
理发师背着儿子跋山涉水桥段,背景音乐非常赞。
低沉的鼓声持续不停,让人不安但仍然非常克制,如地火在搏动。
没有喧宾夺主,但预示后续的高潮即将到来。
韩国电影的崛起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导演、编剧、演员,还包括音乐。
中国电影差距也是全方位的,也许在某些方面差距不大,但在电影配乐上绝对是短板。
国内电影配乐拿得出手的很少。
很多电影配乐要么意境不符,要么没有推动剧情发展。
配乐这部分就好比国画中的书法。
没有多年的积累和底蕴,书法就把画家能力出卖了。
我注意到韩国电影音乐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有些是商业片的风格,如《登陆》之类。
也有一些品位相当不俗,如前段时间看的《小姐》,气氛阴翳潮湿,居然很有英伦风格。
这部片子的配乐也相当赞。
影片最后理发师以自己卑微的方式站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气壮山河,但更加可信,更加感人。
唯其弱小,方显伟大。
历史的改变,恰恰来自这些蚁蝼。
布衣之怒,可以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但也敢说道:等总统你的头发长出来后,再叫我过来!
2020年2月22日和母亲二刷,大概一年前自己看了第一遍。
第一次看的时候,好像对于父爱感受最深,而后是韩-国60、70年代如何如何政-治混乱,百姓压迫,重要的是用很有趣的方式记述那个年代的黑暗。
第二次看的时候,突然领悟到,儿子象征着走向开放和民-主的韩国,父亲象征着广大百姓 养育着这个渐渐成长的国家。
父亲一开始是愚昧的,政-府说什么就听什么,政-府做什么都是有理由的,有它的道理。
父亲在辅助国家的同时,也开始接触外来文化了,这个世界真的很大,生活或者说年龄让父亲也渐渐有了理性的判断。
但是“奴-性”难改,总统还是天一样大。
但是,这个国家,儿子,他真正的天倒了,受到了腐朽和独-裁-统-治的压迫,站不起来了,未来看不见光明,你们怎么敢让我的儿子变成这样呢?我可是总统的理发师。
父亲愤怒着,有什么东西开始萌芽。
他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不断寻找着治愈儿子的方法,就如同解救处于水深火热的国家。
最后当父亲敢于直面统-治阶级,敢于挑战权力的时候,这个国家又有了希望。
孩子也终于站了起来。
当他认为他与总统是处于统一地位的时候,他认识到了平等,这个国家算是开始正式成长了吧象征的国家或者民-主的韩国的儿子,在60年代因为“四舍五入”“活”了下来,在青年们于青瓦台前斗争时诞生,在受到欺负时会拼对父亲的爱反抗,在黑暗时期与人民也一起堕入了黑暗;可喜的是,他在人民渐渐有了自己做主人的思想,有了民主意识,敢于抗争时,又回到了人间。
这部电影就是用这样简单的人物,象征着韩-国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人,社会,国家。
非常质朴的故事也能体会到深度,非常感人的桥段也让人心疼,搞笑的片段总是让人思考。
非政治纯情感人性向切入,电影粗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父亲是个随风摇摆的市井小民形象。
阴差阳错做了总统的理发师,却也是在权势中唯唯诺诺连喘口气也是小心翼翼,哪怕面对的只是个卖煤的人也是如此。
在儿子眼中应该也只是个腰板都挺不直的父亲。
贯穿全篇的应该就是父爱了。
无论是怎么样的父亲都是在为儿子着想。
哪怕曾经糊涂。
转折点: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去深山看大夫。
大夫说:身体我能治,孩子的心却只有你能去治。
然后转折后的正式开始就是总统遇刺并换届了,也表示那个唯唯诺诺直不起腰板的父亲形象也随之换掉了。
先不说那个药方是否离谱是否有效。
但最终孩子站起来了,跟他父亲最终在新总统面前的蜕变不无关系。
父亲说:“总统,等你头发长长了我再来吧。
”说完这句话,一身舒坦,虽然被胖揍一顿,但是腰板好似也站直了,至于儿子,当然也站直了。
虽然看似不应该有关联的两件事却用这种荒诞的手法串联在一起,为的就是说明:父亲,你知道你可能会影响你孩子至少半辈子吗?
影片的部分拍摄手法借鉴了《阿甘正传》,将一个虚构的人物放入到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中。
影片以1956年到1980年李承晚末期到全斗焕初期的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一个小人物,住在青瓦台总统官邸附近孝子洞的理发店师傅宋汉默(宋康昊 饰)的儿子的视角,见证了李承晚第三次当选,被赶下台,朴正熙政变夺权,被部下枪杀,全斗焕上台等诸多历史事件。
喜剧的最高境界是黑色幽默,笑出的泪水代替了痛苦的哀嚎,笑过之后,继续品味人生百味。
本片是影帝宋康昊的中期作品,表演滑稽又感人,展现了其良好的喜剧功底。
搭档文素丽戏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只能算是配角。
宋康昊对于这种市井小市民的角色简直驾轻就熟,通过他演绎的时代缩影,总能提起对那个时期政治环境的兴趣。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南部口音给他大大地加分。
查了一下,果然,他大部分影视作品所处的时代,当政者们都是南部人。
像《辩护人》、《共同警备区》和这部《孝子洞理发师》……朴正熙:庆尚北道全斗焕:朝鲜庆尚南道卢泰愚:韩国大邱金泳三:韩国庆尚南道巨济岛金大中:全罗南道荷衣岛卢武铉: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一直都对韩国南部人和南部口音很有好感,他们很亲切,很热情,但不爽会马上表现在脸上,可很快就会忘记,好吃的东西会非常乐意分享,喜欢跟人交流……很像跟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相处的感觉……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小细节:1.宋康昊推着妻子在抗议人群中生产,很宋康昊2.吴达洙和宋康昊,因为彼此儿子,而再次相遇,承包韩式笑点3.初次给宋康昊儿子用刑的小军官对待他的方式4.得知儿子不能站立,自己给自己乱剪头发5.新总统上任,他听命去剪发,然后说,等你头发长一点,我再来,被暴打一顿后,终于可以不用去总统府剪头发,儿子的腿也神奇地好了……宋康昊简直就是韩国电影的宝藏大叔~~
荐片没有,优酷有,清晰度有点差,又名《总统的理发师》。男主把拉肚子的儿子送去警察局,结果就被当间谍抓起来了还严刑拷打,我也是醉了,国家做事这么不严谨这么荒唐的嘛。这哪是什么喜剧啊,明明是悲剧嘛。给总统剪过头也总归是底层劳苦大众,还是不能免于压迫。最后太搞笑了,总统都没头发还叫人家理发,男主一句等你头发长出来的时候我会再来的,虽然被打了一顿,但真的太牛了。
这片可以看,简单,小阳光。
隐喻 对政治题材不太有兴趣
如果对韩国历史一无所知,那么这部片的吸引力可能就只有宋康昊了。现在回看无力,可能就是韩国这种大历史小人物的类型片太多了。后IMF时代的男性悲剧叙事与重构男性权威;
我承认全程就是忍着连听带瞟完的。
可能不太了解韩国的政治氛围 不过从一个平民说一个社会这个角度还是不错的
温情中夹杂黑色幽默,用轻松的景框拍摄沉重的政治更迭,这在中国就类似于王府井开了家给中南海服务的理发店,从1955到1997历经了新中国历史的多次变迁,最后儿子重新站起来的地方寓意尤好,一个人从身体到身心乃至国家的隐喻,看了身心舒畅。宋大脸真是韩国电影的演技一哥。
以为是职人剧,还是逃不出家庭小人物时代命运这几个点。
剧情还是挺不错的,演员都还好,就是那个女演员,真的很拉垮,毁了整个剧
3.5可以和后面辩护人,老司机和1987串联成那个时代的宇宙,这一部时间轴最早的前传小品意味最足。
青瓦台不愧是韩国风水最差的地方,韩国电影总是喜欢用小人物来反应大历史,张勉贿选、朴正熙516政变、全小将1212政变,甚至还有金载圭射日的场景,滚滚大潮过去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最终也只剩下尘埃了。
用让观众舒适一点的方式处理了电刑部分,却反而让我频频回想难过万分。动荡的政治裹挟微不足道的个人飘荡,我的废柴爸爸也不得不流着泪去刮下龙眼。20190530
嘻嘻哈哈的表达方法,内容却非常心酸,结局特别傻逼,一下子觉得整部电影都是个笑话,你到底是想讲什么?
采用了阿甘正传的形式描述了在不同政治局势下的小人物的故事,有一些政治隐喻,饼叔的演技和现在相比还没那么老练,不过很呆萌,对喜剧片来说足已。其他角色很一般。个人最喜欢灯泡那一段。
这片子完全可以拍的更好,只是很多地方假了。除了宋康昊,其他人的演技显得差了。还有喜剧的方式拍摄并不是太好,会消磨掉影片的力量与气息。故事倒是不错,结尾还有些玄幻色彩。
棒!本来以为是阿甘正传式的喜剧片(前半部真的好好笑啊),到了后半部变成了对政治下的人情的描绘。也不是苦大仇深的揭露片,态度分寸拿捏的非常好。同样是从儿童角度出发的革命历史题材,比13X好出一条街,儿童视点之外的事件通通一笔带过。通电点灯泡 真的是残酷温情。还有宋康昊刮眼睛的哭演技啊!
拍这么个阿甘正传式的片子怀念朴正熙,踩一脚全斗焕咩。。。说反映时代变迁吧,理发师始终是局外人,儿子的戏份也只是为了煽情。一比较,国际市场确实有进步。。
看完这个决定了解一下韩国近代历史 - -
公审全斗焕标志着五共六共彻底倒台,世纪之交引发了迎接民主反思独裁的狂潮。片尾食眼去病的预言终告达成,拒绝权贵大快人心。只是在近两小时里,对这家人以及亲友邻舍的刻画不够深入。
三星半,通过居住在青瓦台隔壁街道的一位御用理发师,来描述韩国许多年来政治上的跌宕和民主的艰难进程,将政治,独裁对于民主的迫害写在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力又不乏温情。可以说是微笑之中看苦难到来,随意之间品专制流毒。故事的模式很好,属于韩国小市民的诙谐幽默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