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认为反派人物并没那么坏,但是想要白帽子的方法错了。
我认为Egg的话很有道理,You made you.你是你,多简单的一句话。
本来对奶酪过敏,却为了挤入上流社会而冒着‘生命危险’去吃。
而最后的结局,是这个坏人(原谅我记不清他的名字)吃了这奶酪后爆炸了,最后死了?
不知道...没看见过的东西,在人云亦云的世界,总是容易把他们想坏。
You are the monster. 有时候人心才是monster.虽然此片里那个有钱爸爸有些不靠谱,但是最后为了女儿的安全还是把白帽子送给坏人了。
恩,天下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儿女的?
一部“借刀杀人”的电影。
看似是一部捎带黑色幽默的定格动画电影,但本意绝不是像其他美国传统动画一样,彰显美国式正义色彩、弘扬团结友爱,励志图强的向上精神。
盒子怪的形象让我想起了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杰出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虽说小说的主角跟盒子怪的们的定义还不太一致,但其中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一种令人作呕却不得不伪装的伪装。
盒子怪代表了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那些在金字塔低端的劳动人民,他们作为城市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劳动者和建造者,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等价权利,相反他们永远都是被顶端统治者不断的剥削压迫,永远都是生活在城市的阴影里,时而久之,他们自身得以保护的便是一个只能创造阴影世界的“盒子”,随着一代代体制化的形成,盒子怪们开始天生惧怕阴影外的世界,开始天生便自认为是统治阶级的奴隶,然而统治阶级也开始慢慢的更加享受这种嚼骨饮血的过程....整部电影暗地里充斥着血腥,暴力,反叛,种族阶级屠杀,只不过导演们很好的做了一个“文字游戏”把影片的性质定义为了动画电影,可能他们始终相信,真相一定会被人发现吧!
写到这不知怎么就想起娄烨那部反应8*年学生潮的《颐和园》了,难道是因为其中大胆出镜的郝蕾?
故事本身十分的童话向,感觉是一部反小黄人的作品,毕竟这些怪人都有一致的外表,都嘟嘟囔囔的说话,都善于机械,就是外表确实是怪物。
机械设定略蒸汽朋克。
这片子的惊喜是配音,居然是血与冰激凌双人组出演。
最辛苦的还算本爵士,他一个人贡献了大部分的台词和表演,还不惜男扮女装,工资估计最高。
男主角略微歪嘴怎么看怎么眼熟,看上去像《无敌破坏王》里那个小公主的哥哥,女主角就是一个洋娃娃,男女的搭配又是经典的怕生的男孩子和大胆强势的女孩子设定,欧美动画定律之一。
片尾的2D动画感觉不亚于本片3D,最后制作方的吐槽很有趣,也让人知道这样的动画需要多大的工程。
vocal的曲子不错,但是bgm就稍差些。
故事本身讽刺了虚假的等级社会,看这样的故事长大的欧美儿童确实幸福。
另外故事里基本没有母亲元素,男主角女主角的母亲都没什么作为,不知道当妈妈的人们看完之后怎么想。
奶酪确实好吃,嗯。
刚看了晓燕鼎力推荐的《盒子怪》,感觉很赞!
这部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好玩"的动画片,看起来可能稍微有些沉闷,但其犀利的讽刺却不是一般的动画所能及的。
电影用极具质感的动画表现力辛辣地影射出单纯、美好、自由的梦想与肮脏、腐朽、丑陋甚至黏腻恶心的现实世界的残酷对立,富有童趣却又发人深省—电影中人们对盒子怪的态度充满了一种所谓【庸众迫害】的意味,荨麻疹和最后出场的朋克风格的杀人机器,则秉承了传统经典童话中人类的【某种】恐惧。
从气质上而言,《盒子怪》和《玛丽与马克思》其实有些神似,也许是某种孤立与隔绝感吧。
8分推荐。
PS:卧槽男主角居然是布兰史塔克配的音,女主是《沉睡魔咒》里的睡美人配的音。
在看到最后:底层人红帽子snatcher满头大汗,踌躇不安地拿着叉子,听着eggs“不要吃那口cheese”的劝阻时,我真心实意地以为snatcher会放弃。
毕竟这是一部少儿动漫。
但是,snatcher就这样以滑稽可怖的样貌,狼狈不堪地死去了。
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当snatcher坚持着说“这是自己选择的命运”,毅然死去,我竟然感受到了一丝理想主义的悲怆。
当然,还不至于红了眼眶。
一个少儿动漫里无恶不作、不择手段的傻子反派,一点堂吉诃德的影子。
我很好奇,如果这不是一部少儿动画,故事又会以什么的姿态收尾落幕呢?
ps:不是美化、道德化角色啦!
我不否认snatcher在前片的罪恶。
我就是很感概最后的那份诗意。
此外,这部制作精美的定格动画,有一些思想(最后“理想主义者的殉道”,其他如“自由意志”、“阶级固化”的讨论等)真是超过了少儿的范围呐~
有趣。
从每个角色身上都能体会到含义。
盒子怪虽外表奇陋,却是发明能手,是builder,同时又胆小无比,生性躲藏而不反抗。
反派红帽子也是长相不悦,身份低而渴望权利与地位,同时苦苦追求与自己生性不和却代表“高贵”的cheese,他是单纯的愚昧还是自欺欺人?
男主角几次思考自己的身份,最终拥抱所有的自己。
男主角的父亲发现了被人称作怪物的盒子怪的才能,并乐于交往。
女主角的刻画稍微少些,可依旧能看出从娇气屈服到去理解去主动帮助。
城主爸爸痴迷代表权贵的白帽子和cheese,而最终还是在地位和女儿间做出了让人欣慰的选择。
当然,群众的被蒙骗与转变也是必然的。
片尾彩蛋再次激起我对这部片的敬佩。
这是一部由真正热爱着定格动画并坚持的一群人们所创作出的结晶。
你就是你,是别人替代不了的你。
很希望像小时候看动画片一样,单纯的简单的只是因为喜欢所以喜欢,只是因为好笑所以笑,但早已找不回那份天真,简单。
回想起来也觉得可笑,都是人们相信事实相信自己看到的,却不知看到究竟是不是真相,有时无辜的人被骂,真正该被骂的人确得到支持,见风使舵,真的好吗。
是现实太现实还是人们把它变的这么现实。
那顶白帽子就如同权利,金钱,真的就那么让人撒不开手挪不开眼?
甚至比亲人还要重要?
既然你们有这些权利有这些财富为何不去帮帮那些受尽折磨的人呢,为何要躲起来享受着你们所谓的"奶酪"。
无论在何时,孩子都是最善良的,可以说是人本该就有的吗?
干净纯洁的心灵,清澈的眼睛真的可以看透这世间所有的邪恶,她们跟着自己的心走,帮助别人,从来不会顾虑不会犹豫,为何我们长大了却连个孩子都比不上上了呢?
我不知当那些干劲坏事的人,你们偶然闯进那双无辜的眼眸时,心里最深的地方会不会被触碰到。
那些生活在城市最底端的"盒子怪"们,瑟瑟发抖,胆怯的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何不站起来,做一个真实的你。
不需要羡慕别人,或许你拥有的是别人没有的,不需要迎合别人,不需要勉强自己,开开心心的,记住这世界上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去找回那份原本的单纯善良吧。
这是如何做到的?课堂上老师常放一些古旧系列的定格动画如《橙人》《针织逃亡》《自画象》,但因为是自主兴趣制作的小作品,动作生硬且动作帧少,但也足以让人赏心悦目,发出赞叹“啊,多么有想象力的作品呀!
”之后到电影级别的《小鸡快跑》《圣诞惊魂夜》《鬼妈妈》和有引领品牌的《无敌掌门狗》,到现在的《盒子怪》。
即使有课程让我们亲身体验制作定格动画,一开始是很有兴趣且富有新鲜感的动画表现方式,但接触过了就深感这种定格动画成本高,摆设动作劳累。
且剧本不说,当时因为制作一只布偶喵,就已经花了很多时间,为了设计支架,修修补补也弄得满手是伤。
为了制作故事场景花了一大笔金钱但结果也令人亳不满意。
然而定格动画的人物动作,必须是动一下拍一照。
以一个举手动作为例,标准动画来说是四帧,于是就要摆四次,拍四张。
这看起来很容易,但一部动画并不会有这么多只有四帧的举手动作,为了动作流畅,为了动作创意,单有举手动作是不行的,这会显得动作生硬。
举手需要甚至全身,如臂部,脚,肩,头都要动才会显得流畅而动感而贴近人类动作。
然而,电影里不单都是一个人物全身都在动的动作,且多位群众人物一起在动,甚至镜头也在运动。
如果为了一个举手动作就要花费这么多心机。
他们,制作一部电影级别的定格动画到底是如何”熬“过来的。
电影最后,孑然一身的制作员一直在摆动两个人偶的动作,制作员为了摆这一段动作已经是换了不少十位数的衣服了。
但这一段人偶动作在动画播放却是只有短短几秒钟。
敬:制作定格动画的所有制作员
一电影的开头非常不吸引人。
大概前三分之一的部分非常的无聊,不知道是为了各位大牌配音的戏份还是其他,电影的多数时间都是这几位在自说自话,而作为主角的盒子怪们则在哆哆嗦嗦的秀自己不那么出众的闪避技能,闪避,躲藏,在恶势力的追捕下苟延残喘,完全没有异世界人物该有的那种出尘气质。
真是让人憋屈。
这股感觉一直在升级,期间虽然展现了盒子们生活的的异想世界,成熟范的萝莉,被捡走后长大为熊孩子的男主,但是本片的主角,那些本可以很丑却很萌的盒子却一如既往的畏缩,躲藏,隐蔽,以极其软弱的姿态面对着那些攻击者。
真是烦闷。
情绪的顶点出现在要烧死男主的那个瞬间。
狰狞着的那张反派的脸。
那个时候所有的剧中人物的脸都出现了一次,白帽子昏庸愚蠢守旧,革命
在纽约设计学院上学的时候,选修了定格动画(STOP MOTION),意外学习到了这种原始的动画制作。
在3D动画盛行的今天,似乎没人想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这种动画片。
我的定格动画毕业作品花了半年时间,但只有2分钟。
看到影片后面的彩蛋的时候忽然心里流过一种莫名的感动。
荧幕中大反派的两个小弟在大战后成为了扫地工,不经意的一边扫地一边聊天,讨论着会不会有更大的时间,别样的时空,我们眨一下眼睛都要花掉他们1天的时间?
镜头往后拉,我们看到一个工作人员一帧一帧的摆这两个人物的动作。
这时影院里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估计只有懂得制作有多艰辛的人才会真正欣赏它的美吧....看了一些国外关于制作公司Laika的一些新闻,工作人员们做1-2分钟的定格动画需要耗费他们1个星期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时长为97分钟的动画片要耗费他们近两年时间,还不包括道具的准备以及场景的建设。
上一部由Laika公司制作的动画片Coraline,制作费6千万美元,全球票房统计是1.2亿。
说他们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未免太过夸张,但是Laika公司坚持用费力费时传统精良的制作方法,确实颇叫人感慨。
很多人感慨定格动画都是题材阴暗的动画片,不适合小孩子观看。
其实因为定格动画本身的限制,做光线过强的镜头容易发现一帧一帧的些许变化;并且个人认为区别于定格动画和电脑3D动画的主要区别就是定格动画的影子效果非常好,在光线暗一点的情况下,人物的立体效果更为突出。
是时候说说电影本身了。
情节非常可爱,并且看得出场景设置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觉得小女主Winnie的表情非常可爱,老公总吐槽小男主长的像林宥嘉.....觉得有别于正常动画片路线的是结尾,因为小男主和盒子们并没有打败红帽子大叔(忘了名字了),反而是大叔因为自己对上流社会的虚荣心害了自己 - 明明吃Cheese是极过敏体质还偏要吃,最后终于自爆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做死就不会死的节奏么?
为了让这种不为寻常的艺术在电影院走下去,去看吧,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目前的年度最佳。情节虽无太多意外,但是故事流畅,角色个性鲜明。
看完才发现配音阵容里有Nick Frost和Simon Pegg=v= 这个动画的设定太萌了!这个电影英国这边有专门的autism friendly专场,看完才知道原因所在。以及虽然表面是黑暗风格,并不妨碍小朋友一样看得很高兴,别低估小朋友的理解力,虽然我看的这场家长们笑得更欢乐XD
这画风不适合我
以后尽量不花费时间看这种不走心的动画电影
没看
就配音差了点
剧情一般,画风喜欢
人设太吃藕
“别再躲藏,你们就是创造者”、“奶酪、帽子、盒子,这些不能代表你,你就是你” 2014版《泰山》&《科学怪狗》。片尾曲“Rooftop Chase”加分,彩蛋一万个赞:“我觉得他们投入好多,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时间,他们肯定还有别的工作,这更多是个爱好,就像集邮,闲暇时做的事情” 向定格动画致敬!
太丑了 不过小朋友还挺喜欢
原来定格动画真的是一格一格做出来的!
这个矛盾不够突出
也是回来的飞机上看的,Totally British!配音表太惊喜了,蒸汽朋克和定格动画萌。最后反派吃cheese而死也就你岛写的出来了XD
讲道理……有点闷……可能是因为我在飞机上看的缘故?
画风我直接没看下去
一直挺喜欢定格动画的。
怎么觉着那么像鬼妈妈的造型?彩蛋不错。
成年人智商都是负数系列,哥特版小黄人,布兰史塔克成为绿先知之后的那些日子,以及新一集高达剧场版(雾)。艾丽范宁同学严重棒读,请回去再修一学期戏剧表演与发声。虽然制作质量、诚意都很高,但叙事依然如前几年的那几部情怀动画一样比较苍白和乏力。
2.5,2015.02.22
艾格斯是个好名字